摘要:以前海合作区苗圃工程项目为例,按照景观生态学和生物多样性的原理,通过必要性分析、苗圃规模推算,提出了“以科学化管理为特色,集苗木生产、景观欣赏、休闲游憩、科普教育等功能于一体的新型苗圃”的目标定位;结合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的实际发展情况进行规划探析,设计出了含有0.56 hm2综合管理区和37.27 hm2生产区的总体平面布置、三级道路网、屯苗树种选择,以及管理与服务配套设施工程等规划设计要素的新型苗圃规划方案。
关键词:苗圃;规划建设;绿化苗木
中图分类号:TU 9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500(2014)04-0072-06
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以下简称“前海合作区”)是以粤港现代服务业合作示范区为发展定位,将会成为深圳市提高城市竞争力的重要核心地区。在其建设过程中,部分地段在环境质量、景观效果等方面存在一定的“脏、乱、差”现象,因此,提出了3~5年的环境的综合整治项目。而临时苗圃工程项目是前海合作区环境综合整治中提出的一项重要内容。
通过在前海合作区选合适规模的地块进行未建设用地临时绿化及预备苗圃工程建设,一方面可以利用地块开发周期中闲置的土地,陆续培育一批3~5年可出圃的绿化优质苗木,满足合作区后期地块开发中道路及景观绿化的需求;另一方面,可以美化环境、降低噪音、改善空气质量,提升目前正在施工建设中的前海整体城市形象,使其在市容形象、景观环境及施工场景等方面与粤港现代服务业合作示范区及新的城市中心区的建设发展定位相适应,增强前海合作区对高端投资商及人才的吸引力,促进前海新中心区的高标准建设。
1 项目必要性分析
1.1 高起点规划建设,保证苗木供应
通过对后期绿化建设所需乔木有计划的囤积,能有效保证前海合作区景观建设的苗木品质。由于过渡的临时苗圃、苗木对土壤和周边环境已经适应,移植到附近环境相似的地块中适应能力非常强,成活率和景观效果能达到最佳状态。所需大规格苗木能做到当年建设当年形成景观效果,提升前海合作区的形象。
1.2 打造生产、游憩、科普多功能新型苗圃典范
国内目前生产苗圃存在生产品种大同小异、管理粗放[1,2]、商品苗档次低等问题,因此,设计力求充分发挥深圳的管理和技术人才优势[3],吸收国外科学管理的经验,对苗圃进行标准化、精细化管理,严格控制生产标准,提高苗木质量。并拓展苗圃功能,在生产功能的基础上,结合市民参观、游览、科普等功能于一体,配套相应的设施,力争打造华南地区新型苗圃典范。
1.3 前海合作区建设成为节约型苗圃
通过初步预测,前海合作区仅主干道道路绿化和滨海滨河绿化就需要乔木7万余株,需求量巨大。通过本苗圃建设,5年内陆续培育几批可出圃的苗木,适当地假植一批大规格、1~2年内能成型的主调开花乔木,能满足周期内前海合作区道路绿化的主要需求,为未来建设节约苗木采购成本。
1.4 提升前海合作区的景观生态环境品质
前海合作区目前仍处于建设期,施工场地的尘土、噪音等降低了前海合作区的环境品质。应用40 hm2的“森林”发挥树木吸尘、降噪功能的规模效应,可改善其生态环境及空气质量,同时,苗圃离施工地近,乔木能做到移交一块补充一块,快速增加绿色。通过美观的盆苗或摆置苗,营造可供参观体验的生态环境和秩序井然的绿化环境,对前海合作区的景观和生态环境品质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
1.5 为填海区的种植试验,筛选出适宜的绿化品种
前海合作区位于滨海填海区,种植环境较为特殊,风大,海风含盐高,对植物的抗风、防尘、抗盐碱、适应性等要求高,目前,园林绿化中常用的苗木不适合前海合作区种植。因此,通过项目建设,筛选适宜前海绿化的品种,为未来更大规模的绿化工作奠定基础,更能将经验推广到其他滨海或盐碱化地区,为园林绿化事业做一份贡献。
2 项目定位分析
2.1 场地概况
项目位于前海合作区北片区(桂庙渠南侧),临近鲤鱼门入口,主要包括G1地块和桂庙渠沿线,总占地37.8 hm2。
项目地处深圳市南山半岛西部,伶仃洋东侧,珠江口东岸。气候条件优越,属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干旱稍冷。常年平均气温22.5 ℃,极端气温最高38.7 ℃,最低0.2 ℃。其地带性植被为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主要土壤成份是软基处理后回填的沙壤土和临海的盐碱土,土质不适宜苗木种植土需求,需根据苗木需要进行适当的土壤改良措施。水系包括双界河、桂庙渠、铲湾渠和十二号明渠,河水水质较差,渠道两侧驳岸过于硬质化,景观效果不佳。
前海地区现尚未有系统的道路规划,场地东侧、北侧临市政路,基地北侧的桂庙路(鲤鱼门入口)是目前人流到达观景平台和填海区的一条必经之路。苗圃选址中央有一条施工便道,将予以保留利用。由于场地为填海区,正在进行软基处理工程,处理后的场地平整,易于施工建设。生产用地相对方正,有利于场地内的交通及给排水系统的组织。
2.2 目标定位
项目的目标定位是以保证前海合作区近远期建设所需要的苗木供应为前提,以科学化管理为特色,集苗木生产、景观欣赏、休闲游憩、科普教育等功能于一体的新型苗圃。
2.3 苗圃规模预算
项目的苗圃规模依据苗木需求量推算。前海合作区的苗木需求量主要以规划道路的行道树及滨河滨海绿地的乔木两部分需求量进行估算。
2.3.1 规划道路苗木需求量推算 规划道路包括主、次干道和支路,规模预算只考虑规划主、次干道的苗木需求量。干道道路总长59 827 m,桥总长2 933 m,实际道路绿化长56 894 m,乔木间距按6 m/棵,按道路宽窄估算栽植行数(振海路一侧规划有50 m的绿化带,乔木按栽植5行;沿江高速北段两侧规划有20 m的绿化带,乔木按栽植2行),因此,乔木总需求量为36 600株。
2.3.2 规划滨河滨海绿化苗木需求量推算 滨海滨河绿地总面积为820 130 m2,规划滨河滨海绿地乔木需求量为35 800株。
2.3.3 苗圃规模推算 前海合作区建设乔木总需求量约为规划道路乔木总需求量和规划滨河滨海绿地乔木需求量的总和,即72 400株。大苗按照平均一年半出苗,中苗按3年出苗,小苗按5年出苗,按照5年周转计算,大、中、小苗的屯苗量按2∶4∶4估算,则大苗数6 435株,中苗12 870株,小苗12 870株。计算按照大苗株距5 m/株,占地20 m2/株;中苗株距3 m/株,占地7 m2/株;小苗株距2 m/株,占地3 m2/株,推算出苗木种植面积约需257 400 m2。按照生产用地不低于总面积75%的要求,因此,苗圃总面积推算约343 200 m2可基本满足需求。
3 项目规划建设方案
3.1 总体平面布置
苗圃包括综合管理区0.56 hm2,生产区37.27 hm2。综合管理区位于苗圃中部,包括管理建筑、生态停车场、建筑前道路广场等内容,考虑均为临时用地用房,建设标准均较低;生产区包括集中苗圃区与植物展示区,共37.27 hm2。(1)集中苗圃区:32.1 hm2苗圃是主要作业区。为了合理利用土地,便于生产和管理,根据本地气候条件、树种生物特性要求、育苗方法与管理水平等综合因素进行作业区区划。主要分为大苗区、中苗区、小苗区、棕榈植物区、防护林绿地。
防护林绿地布置在苗圃的南、北、西三侧,宽度约10 m,苗木挑选一些较为便宜、易于养护的品种,旨在起到围合、警示作用,兼考虑苗圃的安全和便于管理,主要树种选择木麻黄(Casuarinn equiestifolia)、台湾相思(Acacia confusa)等;(2)植物展示区:设置时主要考虑苗圃用地范围内区位特殊、景观要求较高的地段,对苗圃进行景观化设计。景观展示区共5.17 hm2,包括桂庙渠施工路沿线绿地 2.70 hm2和苗圃及展厅旁绿地 2.47 hm2。主要挑选树形优美、观赏价值相对较高的假植苗品种,摆放的位置及布局均进行相对精心的园林设计,以形成优美环境,提升前海合作区的综合形象。考虑景观、休闲功能,适当建设园路及广场,配置景观小品。
3.2 道路网设置
项目基地东侧、北侧临市政路,其中,北侧的桂庙路是人流到达观景平台和填海区的一条参观路。综合考虑交通、人流及运输条件设置3个出入口。苗圃内的道路网由三级路网组成,包括一级园路、二级园路和景观步道。
一级园路贯穿苗圃中心呈十字,宽6 m,路面两侧设排水沟,路面抬高20 cm,共长1 728 m。
二级园路联系各耕作区,宽4 m,全长5 622 m。其中,场地内有原施工便道835 m长,予以留用,纳入二级路网。新建4 787 m,路面抬高20 cm。在十字交叉口需考虑设置会车区。
景观步道步行游览道,主要位于植物展示区,宽1.2 m,长1 312 m。
3.3 屯苗树种选择
苗圃的存量只占总需求量的很少一部分,大部分苗源自珠三角苗圃,综合考虑气候、土壤、水分等条件,苗圃屯苗的品种选择偏重于(1)地带性树种:① 保健功效树种(芳香植物)[4,5]:香樟(Cinnamomum camphora)、黄樟(Cinnamomum porrectum)、阴香(Cinnamomum burmannii)、白兰(Magnolia denudata)、中国无忧花(Saraca chinensis)、非洲桃花心木(Khaya senegalensis)、麻楝(Chukrasia tabularis)等。
② 花果奇特树种:洋蒲桃(Syzygium samarangense)、木菠萝(Artocarpus heterophyllus)、黄皮(Clausena lansium)、樱花木棉(Bombax malabaricum)等。
③ 吸收有害气体树种:小叶榕(Ficus microcarpa)、高山榕(Ficus altissima)、紫薇(Lagerstroemia indica)等吸收二氧化硫强的树种[5];秋枫(Bischofia javanica)、香樟、尖叶杜英(Elaeocarpus apiculatus)等吸收氯气强的树种。
(2)耐盐碱、抗风树种:耐盐碱乔木,如水黄皮(Sophora tomentosa)、小叶榄仁(Terminalia mantaly)、盆架子(Winchia calophylla)、人面子(Draecontomelon duperreanum)、麻楝、黄槿(Hibiscus tiliaceus)、鸡冠刺桐(Erythrina crista~galli)、水翁(Cleistocalyx operculatus)、小叶朴(Celtis bungeana)、海红豆(Adenanthera microsperma)、木麻黄和台湾相思等[6],此类树种一般苗圃较少种植。
根据前海合作区的植物景观愿景,为营造热烈的景观氛围,展现片区的城市活力,苗圃选择绿量足的乔木及暖色调的开花乔灌木为主进行屯苗,力求打造“一树一花”、“四季可赏”的优美景观。
3.4 管理及服务配套设施工程
项目的配套设施包括管理服务建筑、停车场、门卫、灯光工程、垃圾箱、标识系统、座椅等。
(1)作为临时性苗圃,服务建筑的使用期为5~8年,约600 m2。秉着环保节约原则,服务建筑选择临时板房,造价较低,施工快捷,易回收再利用。
(2)停车场综合考虑管理单位、考察单位使用需求及生产用车需求,按20个停车位进行预估,面积约为275 m2。采用生态停车场,停车场铺装使用嵌草砖铺地。
(3)应管理及安全运营需求,设置门卫3处,购置成品。
(4)考虑苗圃的休闲游憩、科普教育等功能需求,设置少量垃圾箱、标识系统、坐凳等景观小品,以服务游客。
(5)灯光考虑管理建筑用电及少量苗圃夜间照明,不做景观照明考虑,但应具备临时拉线照明的要求。
4 项目综合效益评价
4.1 经济效益分析
苗圃之所以被称为“绿色银行”[1,2,7,8],是因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以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项目的经济效益体现在苗木增值、降低购苗成本、规避市场风险、降低运输损失成本、提高地块经济价值等。
(1)将地苗培养成假植苗,降低购买成本。根据市场行情,地苗经过1~2年的培养转变为假植苗,同一个品种的假植苗其市场价比同规格地苗高出40%~50%,3~5年基本保证每年有10%~15%的价格增长。本苗圃12%的用地为地苗,约620万元的投资计算,按12%的年均增长率,5年后出圃时假植苗价格预估能达到2 314万元,增值1 694万元,增值幅度达273%。
(2)近距离囤积养护假植苗,提高苗木成活率和冠幅效果。本苗圃88%的用地为假植苗,经过苗圃2~3年的精心养护,再加上用苗的地点就在苗圃附近,苗木的离土时间很短,蒸发量很小,种植区的土壤结构和周边环境也基本一样,因此,保证了苗木的成活率和冠幅效果,降低损失。成活率高出10%~35%,而且冠幅效果均可大为提高,由此达到苗木的增值,又节约经济成本。
(3)有计划性的囤积所需苗木,规避市场风险,降低成本。国内苗木供给市场存在“新品种热一阵风、常规苗木随风倒”等一系列问题,苗木价格受供需关系影响较大,而市场供给又受苗木价格走向影响。前海未来建设苗木需求量巨大,建设起点较高,对苗木的标准要求也较高,以临时苗圃的方式有计划性的购苗屯苗,能有效规避市场上买苗需承担的风险。如所需品种难以保证、质量参差难以控制、价格不稳定等,从而降低成本。
(4)充分利用闲置土地,提升地块经济价值。前海正处在大开发阶段,填海区土地平整后有大量闲置土地等待开发建设,建设临时苗圃,能避免开发前的资源浪费,又提供新区建设所需苗木,一举两得。同时地块景观环境的改善,对周边地块的经济价值起到提升作用,从而更有效的促进前海片区的发展。
(6)培养管理人才。在营建苗圃的过程中培养了绿化技术管理人才,在以后新区绿地建成后可以积极参与绿地的养护管理工作,增加一份长期稳定的收益,是打造现代化苗圃、提高苗圃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9]。
4.2 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项目建成后,为市民提供了一处新颖的集景观欣赏、科普教育和休闲游憩场所,提高了市民生活品质。同时苗圃的科学管理实践也将对未来苗木生产新技术推广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另外,通过项目建设,大力提升景观配套,改善环境水平,提升前海合作区的综合形象,能一定程度上增强大众对深圳未来美好发展前景的信心。
项目建设在裸露填海区土地上的苗圃及绿化,生态效益显著。苗圃中的小苗经过两年定植开始快速生长,达到绿树成荫、鸟语花香的生态效果。
40 hm2地块的绿地,降低周边施工地块的噪音干扰,吸收尘土,改善空气质量,提升生态环境质量[10];通过对施工地深沟、桂庙渠的绿化,起到减少水土流失、固土、涵养水源等的作用,有效改善水质,并能够提高防洪和蓄水的功能;大面积的集中绿化,对改善地区小气候、增加空气湿度等方面均起到一定的改善作用。经过苗圃建设,项目基地将快速从城市化地区转化为类森林景观,生态效益将大为增加。
5 讨论与结论
5.1 讨论
国内普遍存在大片已有规划但尚未开发利用的闲置土地,既造成了资源浪费,又因沙化、或被堆放垃圾等污染环境。针对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暂为闲置土地设计成新型苗圃;拓展传统苗圃功能,将苗圃生产与休闲游憩、科普教育等功能融为一体;利用闲置土地提升地块经济价值;将地苗培养成假植苗以降低苗木生产成本等一系列设计思路,是园林规划设计的应用创新。
应用景观生态学理论和整体效应原理[11-14]作指导是项目规划设计的基本理念,例如根据填海造地的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各种要素进行规划设计,使其具有合适的空间构型;根据系统论整体功能大于个体功能之和的原理,利用各系统各组分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反馈机制对填海造地开发区整个生态系统进行调控,通过合理调控,提高了系统的整体功能与效率。
5.2 结论
(1)前海新型苗圃规划设计的目标定位是以保证前海合作区近、远期建设所需要的苗木供应为前提,以科学化管理为特色,集苗木生产、景观欣赏、休闲游憩、科普教育等功能于一体的新型苗圃。
(2)主、次干道乔木总需求量为36 600株,滨河滨海绿地乔木需求量为35 800株,需要苗木种植面积为257 400 m2,苗圃总面积为343 200 m2;总体平面布置含0.56 hm2综合管理区,37.27 hm2生产区。前者包括管理建筑、生态停车场、建筑前道路广场等内容,后者包括集中苗圃区和植物展示区。
(3)道路网由三级路网组成,包括一级园路、二级园路和景观步道。
(4)屯苗树种选择应侧重于地带性树种(保健功效树种、花果奇特树种、吸收有害气体树种)和耐盐碱、抗风树种。
(5)管理及服务配套设施工程主要包括管理服务建筑、停车场、门卫、灯光工程、垃圾箱、标识系统、座椅等。
参考文献:
[1] 薛晓蕾.园林苗圃生产现状及发展趋势[J].科技风,2009(8):202.
[2] 黄国学.北方园林苗圃现状及发展趋势[J].辽宁林业科技,2012(2):43-45.
[3] 韩玉林.现代化园林苗圃建设需重视解决的几个问题[J].安徽农学通报,2008,14(17):153-154.
[4] 胡静.华南地区芳香植物及其园林应用[J].华章,2010(7):159-160.
[5] 刘铭.岭南植物景观设计及应用研究[D].广州:广东工业大学,2011.
[6] 林广思.华南滨海区主要抗风耐盐碱园林绿化植物及其种植要点[J].林业调查规划,2004,29(3):78-81.
[7] 林春奎.陈立民.园林苗圃生产现状及发展趋势[J].吉林蔬菜,2011(4):69-70.
[8] 朱利明,庄鸿雁.浅谈园林苗圃发展方向[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8):92.
[9] 刘丽君.苗圃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分析[J].民营科技,2013(3):101.
[10] 王娟,蔺银鼎.城市绿地生态效应[J].草原与草坪,2004(4):24-27.
[11] 傅伯杰,陈利顶.景观生态学原理及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134.
[12] 靳永峰,周彦平.包头市黄河湿地保护与建设探讨[J].内蒙古农业科技,2010(1):88-89.
[13] 李金松.运用系统论整体效应原理实现教师工作安排最优化[J].云南教育,1986(1):4-5.
[14] 程冬兵,蔡崇法,孙艳艳.退化生态系统植被恢复理论与技术探讨[J].世界林业研究,2005,19(5):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