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调研成果转化,怎么奏好“三部曲”

调研成果转化,怎么奏好“三部曲”

发布时间:2022-08-17 10:25:05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调研成果转化,怎么奏好“三部曲”,供大家参考。

调研成果转化,怎么奏好“三部曲”

调研成果转化,怎么奏好“三部曲”?

 

 

调研成果是在深入一线、摸清实情、深度思考、潜心研究基础上形成的智慧结晶。调研成果转化是整个调研活动的“最后一公里”,事关调研工作质效。近年来,我们积极探索创新调研成果转化“三部曲”,重点在“转什么”“怎么转”“怎么转好”上求突破,大幅提升了调研成果转化率,有效助推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提纯成果含金量,解决好“转什么”的问题

面对每年大量的调研成果,我们按照“符合实际、择优而转、量力而为、能转尽转”的原则,认真做好遴选工作,确保把有价值的调研成果选出来,增强调研成果转化的针对性、实效性。

首选领导批示和专业权威的调研成果。对于领导批示肯定的调研成果,以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专家学者的经验类、建议类、对策类的调研成果,第一时间组织学习研究,作为首批转化成果和重点督办事项进行交办,全力推动转化落实。

优选利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其他调研成果。建立调研课题征集遴选机制,收集梳理紧扣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打好三大攻坚战、破解经济社会发展难题等方面的调研成果,将其列入年度计划优先进行转化,让调研成果真正成为助推高质量发展的务实举措。

精选保障和改善民生的调研成果。树牢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调研成果转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结合每年谋划实施的“为民实事工程”,聚焦教育、就业、医疗、住房保障等百姓反映强烈、关注度高的民生问题,精心选择一批调研成果并整合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集中进行转化,及时回应群众关切,让“民生大礼包”惠及百姓。

激活转化动力源,解决好“怎么转”的问题

在推动调研成果转化过程中,党委办公室勇于担当负责,持续激活动力源,多渠道、多形式、多手段推动调研成果深度转化,使之真正落地见效。

善于借势转化。紧跟时代发展大势、紧盯国家大事、紧贴工作大局,借势推动,顺势而为,及时转化紧跟党和国家大政方针的调研成果,确保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有效贯彻落实。

精于借智转化。调研成果为领导科学决策提供了有力支撑,而调研成果转化也需要领导支持推动。将智库专家、特邀咨询员、企业家调研中收获的真知灼见,充分吸纳到党代会报告、政府工作报告、领导会议讲话中,通过会议精神的学习贯彻推动转化;
将市、县领导和市直部门主要领导调研中形成的理论成熟、务实管用的调研成果,积极吸收到党委和政府出台的政策文件之中,固化为制度机制,强化刚性约束,确保稳定转化;
将带有全局性、普遍性的调研成果,及时纳入党校(行政学院)教学培训内容,借助课堂启迪党员干部思维,传授技巧方法,转化为开展工作的思路和办法。

巧于借力转化。调研成果转化为实际的“生产力”,离不开方方面面的密切配合、热情参与,应着力营造同频共振、通力协作的良好氛围。借助新闻媒体大力宣传可推广的调研成果,让点上的经验在面上铺开,达到“一花引来百花开”效果;
办好用好内部刊物,定期刊登有价值、有深度的调研成果,编辑《调查研究与决策咨询优秀成果集》印发县区和市直部门交流,为各级党委和政府以及领导干部科学民主决策提供有益参考;
注重发挥基层和群众主观能动性,支持鼓励探索创新实践,努力在成果转化中创造新的工作成果。

用好问效检验尺,解决“怎么转好”的问题

调研成果是否真正转到位、转得好,关键要有评判问效的标尺,需要进行多方面检验、多角度衡量,从而确保善作善成、善始善终。

坚持全过程督导问效。实行菜单式分解、契约化管理、审计式验收、公开化奖惩的“两式两化”督查机制,对需要转化的调研成果进行细化分解,列出清单,建立台账,督促责任单位抓好落实、定期反馈,对转化好的单位进行表扬,对不认真的单位曝光批评,增强各级推动调研成果转化的责任感和主动性。

坚持绩效式成果考评。建立调研成果等级评定制度,年初建立台账,年底进行总结,依据成果转化程度、领导批示分量和推动工作力度,将调研成果分为特别贡献成果、突出成果、重要成果和鼓励成果四级,按级别给予相应物质和精神奖励,调动调研人员积极性。把党员领导干部开展调查研究情况纳入绩效考评,用硬指标压实责任,激发转化调研成果的内在动力。

坚持多维度数据分析。着眼掌握调研成果转化情况,定期搜集互联网等媒介上的相关情况,运用统计学、大数据对相关数据信息进行分析处理,为验证调研成果转化率和贡献率提供数据支撑。

坚持群众满意标准。始终把群众满意作为检验调研成果转化的重要标准,虚心倾听群众意见建议,根据群众反馈的信息及时调整修正工作思路,保证成果转化切合实际、符合民意。

 

版权所有:袖书文档网 2002-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袖书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袖书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鲁ICP备2002646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