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根据市政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结合新的测量仪器与技术的发展,以及用人单位的需求,从教学改革的实际出发,对工程测量教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实践证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工程测量;教学改革;实践教学
一、前言
非测绘专业的工程测量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专业基础课程,要求学生掌握“测量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测量仪器的操作技能,在土建施工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地方性本科院校土建专业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学生毕业后很多从事一线施工工作,而在施工中经常会接触和使用工程测量的知识和技能,如操作仪器进行测量并进行相应数据的处理,这就要求学生掌握相关仪器的操作,故工程测量又是以实践为主的课程。随着电子计算机技术和测绘软件的快速发展,土建行业对工程测量理论方面的要求相对弱化,而实用性和实践性的要求却越显突出,这就要求学生牢固掌握工程测量的核心技能——精操作、懂计算(手算或电算)。为达此要求,需要进一步深化工程测量的课程教学改革。伴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近几年来项目式教学成为了热门的话题。而工程测量作为类似于工作体系下的课程,很适合采用项目式教学法。
二、课程现状
工程测量课程教学一般包括理论课教学(含课内实验)与测量实习两部分,课程内容基本兼顾了传统与现代测绘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目前,在工程测量教学过程中存在着学时偏少、部分内容过时陈旧、实验和实习的实践性不强、施工测量教学过于理论化、忽视数据电算的教学等问题。
三、工程测量项目式教学的构建
1.在课堂理论课教学中,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我们将课程的全部内容都制作了PPT课件,以多媒体课件为基础平台,另穿插现场演示教学、录像教学等。PPT课件具有制作简单、修改方便、兼容性好、界面精美、超链接内容丰富等优点,对工程测量课程中的一般性内容,用PPT课件授课,学生感觉新颖,注意力集中,上课效率也明显提高。对于操作性要求较强的内容(如经纬仪、水准仪的使用,水平角、竖直角测量,四等水准、全站仪的使用等)运用现场演示和录像教学的方法,有利于学生模仿,通过反复观看操作录像,使学生领会操作要领,这对于规范操作程序、培养良好的工作习惯,提高学生们的专业素质很有帮助。
2.实践教学的改革
测量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深化理论知识的重要环节,通过实践使学生能巩固和掌握所学的测量技术,并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在工程建设中遇到的各种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重视并搞好测量实践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旧的教学体系中,实践教学的分量微乎其微,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而且仪器落后、场地不规范等因素也制约着测量课程的发展。经过大量调查研究,我院对实践教学作出如下改革。
(1)更新仪器。大部分旧仪器已经不适应现在的施工需要,如:旧水准仪与经纬仪是倒镜,在对点、读数与记录时特别容易出错,现在的施工现场已不再使用,取而代之的是正镜的新型仪器。而随着科技的发展,电子仪器和光学仪器一起占据着施工场地,这两种仪器对学生是十分重要的,缺一不可。为此我院购进了一定数量的新型光学仪器与一系列施工中常用的电子仪器。如,激光水准仪、电子经纬仪(J6、J2)、全站仪及GPS全球定位系统。
(2)增删实践项目。随着一些旧仪器的更换,新仪器仪表的补充,与之相应的实验项目或退出或进入了测量教学。
(3)增加实践教学时数。旧的测量教学体系中,实践教学时数只有8学时,远远不能满足学生学习与应用的需要,现在已经将实践课时数调整为36学时,按实际情况分配给12个实验项目。
3.考核方式的改革
市政专业开设测量学,其目的不是培养专门从事测绘任务和测绘科研人才,而是使学生通过对测量学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的学习和测、绘、算等基本功的训练,掌握各种常规测绘仪器的操作,正确地识读和应用地形图,熟悉与工程相关的施工测量、土石方计算等技术和能力。现行的考试方式不利于学生的能力培养。考试只是一种手段,而最重要的是学生如何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生产实践中去。以往考试是按大纲要求选出一些填空、选择、判断、简答等题目,进行闭卷考试。这种考试方式偏重书本知识,没有注重知识运用和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三、结论
对于市政工程专业的测量学课程教学,要面向社会需求的人才市场,培养学生应用测绘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必须以让学生掌握地球空间信息采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术方法,熟悉测绘科技成果的应用,了解先进的方法及其在土木工程领域的应用和未来发展前景为基本要求,培养学生全方位、多方法地解决在工程施工、设计、管理以及科学研究方面问题的能力,从而适应社会对毕业生能力的需求,使学生成功迎接跨学科择业的挑战。
参考文献:
[1]宋占峰.土木工程测量[M].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2]王兆祥.铁道工程测量学[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1998.
[3]赵宝锋.工程测量实践教学的改革与实践[J].矿山测量,2005.
[4]周俭清.工程测量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与探索[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