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信息化迅速发展的今天,经济活动记录的处理技术已经向电子化、集成化、数字化和无纸化的方向发展。会计工作的技术手段也相应发生变化,会计电算化已得到广泛推广应用。会计电算化是会计发展的必然方向,这又使审计工作面临新的挑战,需要我们研究和采取相应的对策,以达到审计的目的,切实有效地防范审计风险。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 审计准则 内部控制
一、会计电算化实施现状以及对审计工作的影响
(一)会计电算化实施现状
会计电算化是一种融合了电子计算机科学、信息科学、管理科学和会计科学的实用技术,它是指在管理信息系统中,利用电子计算机技术对会计信息实施管理的人工和电子计算机结合的控制系统,这个系统是基于计算机网络的、服务于会计业务一体化的全新会计信息系统。
首先,财务人员需要大量的计算数据,归类原始凭证,手写记账凭证,然后登账,做报表等,工作强度大,工作效率低;其次,财会人员在手工记账时存在不规范、不统一、易出错、易遗漏等问题;最后,公司在手工记账的过程中,工作量大,使会计信息的产生具有滞后性,公司的管理层和其他部门无法及时掌握公司的财务情况,对公司的管理造成一定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公司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减轻财会人员的工作强度,使会计信息的提供更加及时,实行了会计电算化。其会计电算化的实施给自身带来了管理上的高质量和高效率,得到了山西焦煤集团会计行业的肯定,同时也使西山集团的软件管理得到了实质性的发展。实施会计电算化将繁琐、单调的会计核算工作由计算机代替进行处理,提高了会计核算的准确性、规范性和工作效率,减轻了财会人员的劳动强度。会计电算化的广泛运用,不仅改变了会计核算的手段,也促进了会计方法、会计处理程序、稽核手段的变化, 突破了企业传统的会计信息处理模式,使会计数据从收集到加工、处理及存储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 对审计工作产生了重大影响。
(二)煤炭行业会计电算化条件下对审计工作的影响
1.对审计线索的影响。
在手工条件下,从编制记账凭证、登记账簿到编制报表,每一步的记录即审计线索比较清楚。在电算化条件下,从经济业务数据输入到报表输出,中间的全部处理都集中由计算机按程序自动完成,数据的存储介质和形式,数据的生成和传递都发生了变化,审计人员很难通过肉眼跟踪会计业务的处理,也无法用传统的方法考查会计档案数据的安全性、完整性和准确性。如果让审计人员凭算盘来检验计算的结果,时间、成本都是不允许的。
2.对审计内容的影响
会计电算化的特点以及固有的风险决定了审计的内容包括对计算机处理和控制功能的审查,因此,电算化会计系统的审计内容,应当包括系统的开发与设计、会计软件的程序、数据文件以及内部控制的设计等。在会计信息系统的设计和开发阶段,煤炭企业审计人员应积极参与系统的调试、检验和验收整个过程,检查系统的规范、合法、安全等方面是否存在问题、更应从煤炭企业自身特殊的角度去审查系统的可审性、审计线索的设置等状况。
3.对审计技术要求的改变
对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审计,如果仍然采用常规的手工系统的那一套技术,就不可能达到审计目的,由于审计的内容扩展到电算化系统程序、系统的设计与开发、数据分析与内部控制等方面,客观要求煤炭企业审计人员在采用传统审计各种审计技术的同时、采用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用日益先进的计算机审计软件去应对单机、网络、多用户等各种工作平台下的会计软件。
二 、煤炭行业会计电算化条件下审计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电算化审计法规建设滞后,无法满足电算化审计的要求
财政部从1989 年开始先后发布了《会计核算软件的几项规定》等多项法规规范电算化会计工作,这些法规中虽然提到了关于保留审计痕迹和不能有人工修改报表功能的要求,但因上述法规主要是针对电算化会计工作而发布的,远远不能满足电算化审计的要求。因此,有必要对电算化审计从定义、原则、方法、要求到评审都进行规定,使人们在开展电算化审计工作时有章可循并尽量使该类法规与电算化会计法规相互配合。随着会计电算化的快速发展,手工审计中所制定的审计标准与审计准则已经略显不足,需要建立一系列新的审计标准和准则与电算化审计相适应。
(二)会计电算化使审计可视线索隐蔽化,导致审计难度加大
在传统手工审计环境下,审计线索都是以纸质形式存储的,审计人员通过这些审计线索来检查被审计单位财务活动的合法性等。会计电算化条件下,会计信息存储在计算机中,需要时必须通过人机对话从会计信息系统中调出,传统的审计追踪审查已不适用。会计信息存储的隐蔽性导致信息取得的复杂性,而审计的切入点更多的是依靠自己的经验和判断,导致检查难度增大。
(三)利用计算机舞弊形式更为复杂,更为隐蔽,难以识破
随着会计电算化的普及,计算机舞弊和犯罪越来越严重,已给企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会计信息是煤炭企业经营决策的重要依据,关系到煤炭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会计电算化的应用使煤炭企业的会计信息从纸质存储形式转变为数据存储形式,这种形式的转变,一方面可以实现信息资源共享,提高会计信息利用率,另一方面由于网络安全、人为操作、系统维护管理等因素的影响,极易造成信息数据丢失、被窃取和篡改,致使会计信息面临着不可避免的安全风险。从审计角度看, 利用计算机舞弊较手工系统, 形式更复杂、更隐蔽, 并且难以识破。例如, 在网络系统中, 人们可以在异地非法进入系统, 调用或更改程序和文件, 造成企业资产损失和会计数据差错。这类舞弊不仅难以控制, 而且发生后往往不留痕迹, 不易发现。目前, 计算机病毒的漫延对企业会计数据的正确性也是一个很大的威胁。
(四)审计人员计算机知识缺乏
专业审计人员应具备计算机知识,掌握数据处理和管理技术。不仅要掌握审计软件的操作方法,还应当能够根据审计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及时编写出各种测试、审计程序模块。但煤炭企业审计人员总体水平远远未达到这一程度。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审计人员队伍老龄化比较严重,大部分审计人员虽然有丰富的财会审计知识和经验,但计算机知识欠缺。另一方面一些年轻的审计人员虽然掌握一定的计算机知识,但因为是非计算机专业毕业,只掌握浅层次的计算机知识和运用技能,缺乏深层次的计算机系统设计、程序编译检测技能,不能有效分析系统结构。所以审计人员在运用计算机软件完成难度较大的实质性审计程序时,需专业计算机技术人员的协助,这又造成审计人员独立性减弱。因此,审计人员除了应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外,还应具备一定的计算机知识和应用技术,才能有效地进行审计工作,完成审计任务。
对审计技术方法的影响。
在电算化条件下,会计资料的归集和反映与手工处理方式相比,发生了很大变化,使审计工作需要依靠新的审计辅助软件的帮助。审计辅助软件与会计电算化系统,二者既有联系又相互独立,会计电算化系统主要是为企业内部的管理人员提供财务信息,审计辅助软件主要是辅助审计人员完成内部审计工作。二者的服务对象不同,但内部功能有联系,并相互影响。
三、提高会计电算化环境下审计工作有效性的对策
(一)内部审计应规范化。
审计部门应对企业财务软件运用情况进行登记备案,做到有备而查,纳入规范化管理。研究具有可操作性的审计工作程序、方法,完善电算化审计标准与准则,这是衡量审计工作标准、提高审计质量的保证。会计数据处理的真实性、正确性、可靠性,直接影响到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正确性和可靠性,所以这一部分的审计是至关重要的,审计人员可采用抽查原始凭证与机内凭证相对比,抽查扫印日记账和机内日记账相核对等力法,同时也可采用利用计算机辅助审计软件的功能来完成审计.从而降低审计风险。
(二)审计部门要加强对会计电算化内控的审计。
在会计电算化开展后,整个审计工作的基础,仍然是内部控制制度。只有内部控制制度可信时,审计风险才能确认为较低水平。计算机数据处理易于篡改而不易留卜痕迹,审计人员应给予处理数据的系统和数据本身更多的关注。健全的管理制度、职权和责任的分配制度、授权控制制度等,都是保证财务系统安全运行的基础;对计算机文档及时备份维护、防止病毒侵害,可以保障计算系统的安全性;操作密码设置必须健全,防比出现意外;各岗位人员的素质是否确实能够满足开展电算化工作的需要,是否定期轮换岗位等。通过确定内部控制制度对审计工作的影响程度,帮助确定合理的审计程序,决定审计工作的重点和范围,减少和防比电算化系统的审计风险。
(三)加强法制化建设,规范审计程序,是开展审计工作的保证。
会计电算化的发展促使了审计对象、审计技术也相应地发生了变化,尤其是利用计算机技术辅助审计工作已经成为现代审计的特征,因此,我们要加强计算机审计法规的建设,进一步规范审计程序,保证审计工作规范有序的进行。之前出台的《审计机关计算机辅助审计方法》、《计算机信息系统环境下的审计》等审计标准和准则已略显小足,必须根据环境的变化对各项准则适时地进行修订,制定具体准则时应侧重对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的评价,要对系统的健全性、符介性、控制功能的有效性、各项初始化工作的准确性与介理性加以规定,同时对审计人员应具备的资格、计算机审计过程和相关审计技术以及证据收集等方而做出规范。
(四)完善内部控制制度,提高计算机舞弊的审计力度
电算化会计系统数据的存在一般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会计数据存储在磁性介质上;一种是将有关的会计资料打印出来,形成分类的书面会计账簿资料。电算化系统下会计数据输入、处理和输出的程序变化,导致手工条件下许多的审计线索不再清晰可见,这要求审计人员在进行实质性测试时,要深入到系统的内部进行测试审核,充分利用计算机独有的功能,达到控制检查风险的目的。此外加强会计电算化内部控制还应该做到强化风险意识、完善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的内部控制机制法规、加强计算机舞弊的审计。
在对账、证、表进行审计时,除了结合通常手工条件下惯用的方法和手段外,煤炭企业每次审计工作开始时,还需要在测试系统程序控制的基础上,进一步检验被审单位电算化会计系统各项程序的可靠性,利用模拟数据测试被审单位的系统程序,将测试的结果与正确的结果进行核对。
(五)提高审计人员的电算化审计水平
会计电算化条件下开展审计工作,对审计人员的最基本要求就是对会计信息系统有一定的了解,能够熟练地运用计算机进行审计,这样审计信息化才能与审计实践相结介,审计工作才能顺利开展。但是,现阶段审计人员的传统观念和欠缺的业务能力已经小适应会计电算化的发展。因此,如何转变审计人员观念,提高其业务能力,成为了开展审计工作的关键。一是要以转变审计人员的传统观念为先导,通过宣传教育使审计人员准确地理解开展信息化审计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认识到会计电算化的必然趋势,审计人员若还想凭借传统的审计方法工作,将难以适应审计发展的要求。二是全而提高审计人员的业务能力,首先应加强对审计人员的专业知识培训,小断更新审计人员的知识结构。其次应加强计算机应用技术、数据处理技术和网络知识的培训,培养复介型的审计人才。信息时代,会计电算化发展非常迅速,我们的审计人员必须要小断地学习掌握计算机技术,才能更好地适应审计环境的变化,力争出色地完成审计任务。
参考文献:
[1]李爱君.简析煤炭企业会计电算化档案管理[J].中国总会计.2011,(1).
[2]吴青等.信息系统审计人才知识结构的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0,(12).
[3]王振武.信息系统审计技术研究[J] .《东北财经大学学报》. 2009,(4).
[4]胡晓军.浅谈煤炭企业会计电算化平台的构建[J].煤炭经济研究,2008(2).
[5]孔春玉.浅谈会计信息系统审计.赤峰学院学报,2008,29(1).
[6]郑英雪.互联网环境下对会计信息系统审计的探索.会计之友,2007,(10).
[7]彭建平.关于计算机审计人才资源管理的思考.中国注册会计师,2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