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以煤炭产业周期发展为背景,以煤炭资源丰富的S市为例,以煤炭价格波动作为分析基础,总结资源价格波动与银行资产质量之间的影响及其特点,提出加强煤炭产业的预警和监测分析,促进煤炭产业转型升级,提高金融创新和风险管理水平以及强化担保体系建设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银行资产质量;宏观经济;资源型经济
中图分类号:F83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0017-2017(8)-0024-05
一、文献综述
国外主要针对资源型发展模式與宏观经济发展关系展开研究。“资源诅咒”概念第一次被Auty(1993)提出,分析了自然資源对经济增长的约束效应。随后大量学者展开了这项领域的研究,如Sachs和Warner(1997,2001)等人通过模型寻找资源富裕程度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提出自然资源聚集程度高,反而会对经济增长带来一定制约影响的研究观点。此外,部分学者还针对资源型经济发展中的金融特性,尤其是银行部门运行特点来展开分析,如Kuronen(2015)研究了近140个国家资源发展特征与银行规模增长在1995-2009年间的相互影响,显示资源富裕程度较深的国家银行规模较小,而且资源的逐步发展还对银行带来一些负面影响。目前,国外几乎没有研究煤炭资源型经济发展模式特别是受到经济周期影响的银行运行特点。
国内主要针对四方面展开研究:一是关于煤炭资源型经济的产生机制、发展路径及导致的最终产业结构,主要以煤炭资源型经济的单一产业结构及损害、转型升级的困难等研究为主。这方面主要有光文亮(2015),张复明、景普秋和赵康杰(2008、2014),郭丕(2013),程锦良(2013)等。二是关于能源价格波动导致整体经济面发生的变化,论证了微观能源价格波动对整体宏观经济的影响程度,如林永生(2008),原鹏飞和吴吉林(2011)等。三是关于金融业尤其是银行视角之间与资源型经济发展模式优化升级之间的内在影响。如李赟鹏(2015)在分析金融功能基础上,阐述其对资源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影响路径。李利华(2014)研究了金融业转型方向选择和资源型经济的银行信贷路径依赖效应。四是资源价格对经济金融的影响方面。如杨明基(2006)以甘肃省为例,分析了冶金行业和石化工业的价格波动对甘肃省经济金融运行冲击力较强的影响。李永军(2015)则以D省为例,刻画了资源型经济、宏观经济周期与银行资产质量之间的波动机制及变动关系。
二、煤炭资源型经济波动机制分析
(一)S市煤炭工业发展情况
S市因煤迅速成长发展,凭借独特的资源优势,发展煤炭、电石化工和冶金等优势产业,是我国活性炭和碳基材料重要生产基地之一。但长期以来,工业占地区生产总值、煤电行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重工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均超过50%,其中重工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达到90%,已经严重影响到区域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以2015年为例,全市煤炭开采和洗选行业增加值仍占规上企业增加值的45.3%,受煤炭价格低位运行、低价进口煤冲击、市场需求不足等因素影响,煤炭市场依然未走出“寒冬”期。上游煤机装备需求进一步萎缩,行业内竞争激烈、产品价格下滑、资金不足、应收账款增加,行业整体下滑严重。
(二)S市煤炭价格与区域经济分析
2003—2013年是煤炭行业十年黄金发展期,2003—2008年为煤炭价格上升期,2008—2009年煤炭价格短期调整,2009年—2012年煤炭价格迈入持续上行期,2012年后,煤炭价格又逐步呈现下降态势。与此相应S市GDP和财政增速均下降,因此,煤价波动是煤炭资源型区域经济发展受阻的主要原因之一。受此影响,煤炭资源型地区经济波动幅度较其他非资源型地区经济更为明显,对增长的平稳性和持续性带来严重影响。煤炭资源型经济运行模式的显著特征就是,宏观经济发展进程受微观资源价格波动影响较大。具体来说,就是煤价上升阶段,经济增长或经济复苏也较快,各种经济运行指标高涨或明显好转;煤价下跌阶段,经济增速有所回落,经济增长也较为不稳定。
(三)煤炭价格波动对区域经济影响分析
煤炭行业属于上游行业,集中服务于电力、化工、建材和冶金等下游行业,上述主要行业煤炭需求量达到总需求的八成左右,其中仅电力一项就消耗煤炭全年产量的一半以上。所以,煤炭价格变动一般会先向电力、冶金、建材和化工行业传导,抬高上述行业运行成本尤其是电价成本,而电价的上升往往会影响所有行业产品价格。在价格传导过程中,下游产品市场的竞争程度决定着煤炭等能源价格波动是否向下游传导顺畅。当下游产品是卖方市场时,传导过程就较为顺利,当下游产品是买方市场时,下游产业会通过缩减其他成本的方式进行抵扣。煤炭价格向下游传导途径为:煤炭价格变动-PPI变动-CPI变动。在现实经济中,电煤价格市场化程度没有完全达到,煤价通过电价对CPI传导还存在障碍。而且,煤炭价格还会受PPI和CPI影响,即使这种影响并不显著。
S市主要资源就是煤炭,该行业占工业生产比重较大。2015年,全市煤炭开采和洗选行业增加值仍占规上企业增加值的45.30%,占全年GDP的22.72%。形成了以煤炭行业为支撑的典型资源型经济,导致资源行业周期性变动引发地区宏观经济同向波动的运行特征。
三、煤炭资源型地区银行资产质量
(一)煤炭行业外源性融资主要来源于银行贷款
内源性融资一直占据我国煤炭行业融资的主导地位,以2013年为例,煤炭企业自筹资金占到资金来源的84.2%。从外源性融资渠道来看,银行贷款则是煤炭企业的主要资金来源,2013年由于煤炭行业景气程度不断下滑,银行授信额度萎缩,煤炭行业获得的国内贷款投资数额有所萎缩,较上年同期下降0.63个百分点,但银行贷款仍占到煤炭行业外源性融资的68.81%。在煤炭行业整体效益不佳的背景下,加之去产能的进一步推动,煤炭行业信贷风险加大。
(二)煤炭资源性地区贷款特点
S市资源型经济运行特点和产业结构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该地区的银行信贷结构,信贷行业分布明显体现了其高度依赖能源消耗型的工业结构。以2015年为例,该市煤炭开采及采矿业、化工等行业贷款余额为102.3亿元,占全部贷款余额的20.4%,行业集中度较高。
(三)煤价波动是银行资产质量下滑的主要原因
在2012年至今的煤炭价格下降周期中,该市经济增速连续下行,且波动幅度较大,导致银行业资产质量不断下滑,不良率由1.38%增至5.06%。
四、实证分析——以S市为例
(一)变量选取和数据来源
本文选取三个变量:煤炭价格、工业增加值和不良贷款余额,均为月度数据,样本期限为2013年4月至2016年4月。其中煤炭价格来自Wind数据库;规模以上工业利润来自当地统计局,不良贷款余额来自人民银行监测数据。表3是三个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二)实证方法
考虑如下P阶VAR模型
(三)实证结果
每個变量都是单数且相同阶数是协整检验必要不充分的前提,先采用ADF确定阶数。根据表4得出,所有变量序列是一阶单整的I(1)。Johansen的迹和最大特征值协整检验表明了不良贷款余额、工业增加值和煤炭价格三者之间存在长期的协整关系。脉冲响应函数也证明了煤炭价格与工业增加值、不良贷款之间的关系(见图2、3)。图2表明不良贷款对来自煤炭价格的冲击响应为负数,这不仅与实际相符,而且与李永军(2015)的研究结论一致,即当煤炭价格出现上升,当地银行的不良贷款在前3期出现下降之后在第4期达到最高点;从第6期开始不良贷款达到稳定水平。这表明不良贷款受煤炭价格的冲击后,经市场传递给银行业,使银行业收到负面并且明显的和持续的影响。这与上述(VECM)模型检验相对应。
从图3可以看出,工业增加值对来自煤炭价格的冲击为正数,但总体不显著,而且冲击幅度不是很大。
根据上述VAR结果,本文利用贝叶斯方法对传统的VAR和VEC模型进行修正,并对估计结果进行预测(见图4)。图中的绿色表示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的不良贷款余额、工业增加值、煤炭价格的预测值。从预测结果看,煤炭价格与不良贷款的反方向变动趋势比较显著,表明煤炭价格下降确实导致了不良贷款余额的上升,而且这一趋势长期持续下去。
总体来说,实证结论如下:一是S市2013-2016年期间煤炭价格与银行不良资产之间存在一个长期的协整关系,是一個稳定的动态响应。二是煤炭价格波动是银行不良贷款波动的主要原因之一,而且这一影响存在滞后性,只有经过6个多月以后才会逐渐在当地银行业的不良贷款余额中显现出来。主要体现为:煤炭价格上涨,不良贷款下降;煤炭价格下跌,则反之。三是煤炭价格波动对不良贷款的影响较为显著,而对工业增加值的影响相对不显著,隐含了资源性城市发展应体现差别化政策的理念,而不能一味地追求全国一盘棋。
五、启示及政策建议
加强煤炭产业的预警、监测和分析。煤炭资源型地区应加强煤炭行业监测分析和研判,及时掌握经济周期变化下煤炭价格波动对区域经济带来的冲击,强化应对措施的敏感性和前瞻性。密切关注煤炭行业政策变化、重点关注大型煤炭企业及区域关键煤炭企业运行状况,加大对煤炭市场分析研判和反映力度。
促进煤炭产业转型升级。避免“去产能”变为“停产能”,挖掘或延长产业链,整合优势、优化结构、强化竞争,实现循环经济,增强自身化解过剩产能能力。立足资源优势、产业优势和区位优势,助力煤炭企业树立国际视野,开拓海外市场。加快要素价格市场化改革步伐,加大技术改造人员、资金等各方面投入,切实推动企业优化升级。营造公平合理的市场竞争环境,维护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积极建设企业经营发展的优良外部环境。
提高风险管理水平。金融机构应增强国内外经济形势分析研判的前瞻性和敏感性,加强对资源型经济产业转型和升级的研究,提升金融服务的综合化和专业化水平,加大产品和业务运营模式创新力度。分析研判企业流动性和偿债水平,全面掌握其资金链和现金流,切实防范企业经营风险传导至银行。积极通过现金清收、债务重组、核销等多种方式妥善处置损失,探索创新不良资产处置方式,提高风险应对水平。
加大担保体系建设力度。建立并完善政策性担保体系,将担保基金纳入预算管理,加大小微企业担保力度。推动商业化担保机构互助型方向的转型步伐,增强有担保需求中小企业入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效分散风险。增强担保机构专业化、分层次和针对性,切实增强风险抵御能力。
参考文献
[1]程覃思,徐小杰.对西部资源型城市煤基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分析——宁夏石嘴山煤炭产业调研的启示[J].中国能源,2015,(8):28-29。
[2]李永军.资源型经济、宏观经济周期与银行资产质量变迁——以D省为例[J].金融监管研究,2015(9):74-76。
[3]林勇,禄兴能.经济增长与金融发展:来自中国的时间序列经验证据[J].华北金融,2010,(2):14-16。
[4]王晨.新常态下煤炭产业发展战略思考[J].中国能源,2015,(3):30-31。
[5]于励民.我国煤炭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J].煤炭经济研究,2008,(8):3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