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漫议新闻与历史

漫议新闻与历史

发布时间:2022-11-02 16:45:03 来源:网友投稿

似乎有许多人对历史与新闻存在着南辕北辙的误解,究其原因在于历史与新闻各自的特性。所谓特性,意指提到这个词大部分人所想到的关于他的第一个描述,例如历史,提到它,首先浮现的是古代;而提到新闻,则会首先想到实时,对比这两个名词我们不难发现:误解并非没有道理,一个讲古,一个讲新,看起来确实是南辕北辙的,但是深究二者,却会发现其实他们是殊途同归。

林晓平曾在《春秋战国史官职责与史学传统》中提到过“史的本意,就是‘记事者’”[1];泰斗级著作的《史学》中指出“泰西不立史馆,盖报馆即其史馆也”、“盖今日之报章,即异日之史料”;穆青在其新闻工作中提到没有历史知识的积淀、没有当前的文化以及史学背景作为基石,新闻是无法深入人心、一针见血的。而作为历史巨作《春秋》的记述原则的“常事不书”,也恰恰是任意时代的所有新闻工作者的工作准则。由此得出其本质,即二者存在的目的或者是说二者存在本身即为事实的记载,从这一点上说,二者是完全相同的,只是鉴于二者时间脉络的不同,我们必须将他们区别对待,但是严格来说,完全区分是做不到,原因在于究其本源,新闻即是当前的历史,历史是过期的新闻。就像百川汇聚东海,任意两条河流都没有相通,但是到最后他们都会汇聚到大海中。新闻与历史也是这样,虽然从某一时间段来看当前的新闻于过去的历史都没有任何相通之处,但当最后二者汇聚在历史的长河中时,你会发现,其实二者是相同的,即当你站在2050年的时光中看待2014年的新闻时,你会发现这些新闻与2014年的历史是完全相同。

当你基于此种对新闻与历史的理解再去看待目前新闻工作或是历史相关工作中出现的两种轻微变化时,便会豁然开朗了。首先是新闻的变化,新闻不再是单纯的新闻,即其不仅只是叙事文,而是有背景、有文化也有延伸的,不再将某个行为或是某件事单纯的只当作动作或是事件而对待,而是包含了这个行为或是事件在当前的历史、文化背景下的行为意义,将新闻向历史靠近;第二是历史研究的变化,历史也将不再仅仅是局限于500年前、1000年前,而是将古代史拉近到近代史,将近代史连接在当下。这种微妙的变化恰恰佐证了二者是相通甚至本源相同这一结论;当然将这种变化从历史与新闻两个角度对待,你会发现这是一种信号,不仅仅是新闻与历史间进行相互包容、靠近的信号,更是新闻与历史在未来进行结合的一种预示。

当然也有许多人认为这种认知只存在于理论上,现实中二者的相同是基本不可能的。当然我们不能否认二者的相同之路还有许多路要走,但是要说完全不可能发生也是不正确的。其实前文中我们也提到过,仅从当下来看,新闻记者其实已经不仅仅是一个新闻记者了,纯粹的新闻记者的角色应当只是一个观察者、报道者,而从当前的新闻报道中我们不难发现新闻记者还扮演着解释者与评论家的角色;同样地,当前研究历史的人也不再只是单纯将各个历史事件记录下来,以期帮助当下或是后来的人们回忆历史,而是在其中会添加对该事件的解释或是评论。由此看来,新闻记者与历史研究者都兼任解释者与评论家,不得不说这也是新闻与历史在靠近、融合的一个强有力的证据,当然关键的佐证是不管是新闻记者的解释还是史学研究者的评论都包含两样或是一样东西,即历史意识与新闻意识。当然也会有许多人提出这也仅仅是个理论,大部分的新闻工作者在写新闻报道时都不会结合、回顾历史,这一点我并不否认;但是大家也必须意识到这一点,所谓历史意识,是一种意识,是抽象的,其直接作用于精神层面的,虽然新闻工作者在写报道时并没有特意查阅、回顾历史,但是其实当他在采访新闻、编写报道时,历史意识对他进行了潜意识的暗示,可能并没有特意去做,但是实际上他已经将其采访的对象或是某个事件局限于其规定好的某个历史的框架中,当然他也会以该种框架中的历史的眼光去观察、评价这一新闻事件。所以说,新闻工作者本身的报道或是某些新闻观念就已经是其自身历史观的直接作用产物,已经不再需要其他的佐证。

综上所述,在思想高度开放的当今社会,新闻与历史的进一步融合将成为时代进步的必然趋势,从某种意义上看,新闻与历史是相辅相成的,没有历史知识积淀的新闻,其新闻本身的价值或意义也将不复存在;而没有新闻资料帮助的历史,有可能会对其所研究时代的了解与认识产生偏见,甚至出现偏离。

【参考文献】

[1]林晓平.春秋战国史官职责与史学传统[M]//瞿林东,主编.文明演进源流的思考:中国古代史学史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76.

[2]王也扬.论王韬的史观与史学[J].史学理论研究,1993(4):70-79.

[3]李大钊.史学要论[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

[4]孙尚扬,郭兰芳.国故新知论:学衡派文化论著辑要[M].

[责任编辑:汤静]

推荐访问:历史 新闻

版权所有:袖书文档网 2002-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袖书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袖书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鲁ICP备2002646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