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风险防护式护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择2015年3月—2016年3月在该院儿科接受治疗的患儿12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63例)和研究组(n=6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管理,研究组给予风险防范式护理管理,比较护理管理效果。结果 对照组和观察组护理风险发生率分别为17.5%和4.8%,患儿家长对护理的满意度分别为76.2%和92.1%,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儿科护理管理中运用风险防范式护理管理可有效预防儿科护理中的风险,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也可显著上升,值得在护理管理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 风险防范式护理管理;儿科;护理管理;效果
[中图分类号] R4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7)01(c)-0022-03
Research on Application of Risk Preventive Nursing in the Nursing Management in the Department of Paediatrics
LI Xiao-ling
Jiang’an People’s Hospital, Jiang’an, Sichuan Province, 6442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risk preventive nursing in the nursing management in the department of paediatrics. Methods 126 cases of children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March 2015 to March 2016 were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with 63 cases in each, the control group adopted the routine nursing management, while the research group adopted the risk preventive nursing management, and the nursing management effect was compared. Results The incidence rate of nursing risks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respectively 17.5% and 4.8%, and the satisfactory degree of children’s family to nursing was respectively 76.2% and 92.1%, and the difference between groups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P<0.05). 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of risk preventive nursing management in the nursing management in the department of paediatrics can effectively prevent the nursing risks and obviously improve the nursing satisfactory degree of patients, which is worth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in the nursing management.
[Key words] Risk preventive nursing management; Department of paediatrics; Nursing management; Effect
护理风险事件主要指在护理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一切不安全事件,对患者疾病的治疗会产生严重不良影响,甚至对患者造成再次伤害。儿科是临床中比较特殊的科室,患儿对疾病的阐述较为困难,自我控制能力较差,护理风险的发生也会显著上升[1]。导致护理风险发生的原因有多种,包括护理方面、患者方面以及患者家属方面。护理风险一旦发生会对患儿身体和心理产生不良影响,容易导致护理纠纷的发生。该次研究以在该院儿科治疗的126例患儿为研究对象,探讨风险防范式护理在其中的运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3月—2016年3月在该院儿科接受治疗的选择126例患儿作为该次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无严重肝、肾等器质性起病、无先天性智障、无药物过敏情况。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63例,男35例,女28例;年龄2~14岁,平均年龄(8.3±1.1)岁;体重7~45 kg,平均(23.5±3.4)kg;消化系统疾病25例,神经系统疾病23例,呼吸系统疾病15例。观察组63例,男34例,女29例;年龄2~13岁,平均年龄(8.1±1.4)岁;体重7~43 kg,平均(22.5±3.6)kg;消化系统疾病24例,神经系统疾病22例,呼吸系统疾病17例。两组患儿性别、年龄、体重、疾病类型等基线资料比较具有均衡性(P>0.05),患儿家长均知晓该次研究并同意患儿参与。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患儿住院期间每天监测患儿体温、心率等基本生命体征,对患儿日常饮食和用药等进行指导。给予观察组和对照组相同的常规护理,另给予风险防范式护理。①评估风险因素。护理风险评估由护士长组织进行,对以往发生的护理风险进行回顾并进行认真探讨,总结出应对方案。患儿方面常见的护理风险因素包括感染、摔倒、碰撞、忘记服药、用药方法错误等。护理人员需充分重视这些可能发生的风险因素,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进行应对。对风险因素按照主客观划分可分为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客观因素方法儿科患儿一般年龄较小,自主意识较为薄弱,对自身病情无法进行准确的描述,通过家长和医护人员的观察方可准确判断。另外儿童病情一般变化较快,患儿接受治疗过程中容易发生意外情况,护理风险因素会显著增多,不确定性也显著增加。主观因素主要指护理人员在护理工作中的失误以及护理技能的低下。比如在患儿护理中护理人员对无菌技术操作掌握度低,导致患儿发生感染。②制定各种护理风险的应对措施[2]。通过风险因素评估,护理人员对常见的风险因素有一定的了解,为做到防患于未然,在风险因素评估的基础上制定对护理风险的应对措施。患儿住院后需仔检查床位栏杆是否稳固,稳固的栏杆可有效避免患儿坠落,同时也可确保患儿四肢不受挤压。患儿病床周围不应有小刀、热水壶、玻璃等容易割伤和烫伤皮肤的物品。患儿病床周围不应有插座,防止患儿触电。患儿住院期间应选用棉质束带,束带松紧应适当,避免发生缠绕等风险因素。患儿用药护理人员需加强指导,服用片剂或粉剂药物应用开水融化,水温适当。住院期间应避免患儿出现剧烈哭闹。护理人员需和患儿家属及时进行沟通,确保患儿能够更好配合治疗[3]。对住院患儿需加强巡查,发现存在的危险因素及时消除。具有沟通能力的患儿,护理人员可与其直接进行沟通,了解患儿的实际情况。③健全护理风险管理制度。管理制度的健全和完善可有效降低护理风险。护理人员需严格遵循已有规章制度,避免护理差错和护理事故发生[4]。对专科一仪器管理制度、应急预案及流程、严格消毒隔离制度、藥品的管理和发放规范等进行完善和改进,确保这些制度能够对护理工作起到良好的规范作用。④加强护患间的沟通协调。护患间的良好沟通和交流能够其护理人员及时掌握患者的基本情况,患者对自身病情也可以有更准确的认识。患儿住院初,护理人员需向患儿及其家长进行必要的病理宣传教育[5]。患儿接受治疗的过程中,护理人员需及时向家长介绍疾病治疗情况,将治疗方案以合适的方式向家长介绍,努力争取家长的配合。护理人员在与患儿及患儿家长交流的过程中语气应轻缓、态度需和蔼,争取取得患儿和家长的信任。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护理风险的发生情况。另外采用该院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表对患儿家长做护理满意度调查,满意程度共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护理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总例数×100%。
1.4 统计方法
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 17.0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用[n(%)]表示,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风险发生情况比较
对照组护理风险发生率为17.5%,观察组护理风险发生率为4.8%,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43,P<0.05)。
2.2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对照组和观察组家长对护理的满意度分别为76.2%和92.1%,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943,P=0.015)。
3 讨论
风险防范式护理是一种防范医疗风险的一种护理方式,实施风险防范式护理可有效减少医疗风险,护理的安全性可得到有效提高。儿科患儿由于年龄较小对疾病不能准确描述,这就导致护理风险增加,给护理工作带来一定难度,医疗纠纷也更容易发生。儿科护理管理中运用风险防范式护理对减少护理风险的发生具有重要作用。风险防范式护理开展过程中需严格遵循医院已有制度开展,在护理过程中严格实行三查七对制度,确保患儿所接触到的医疗设备等均符合要求,避免因医疗设备等不合格对患儿身体造成伤害[6]。正式实施护理前对风险因素进行评估具有较高的必要性,通过风险因素评估可以对可能发生的风险有足够的认识,可以提前做好防护措施。风险因素评估也是下一步开展护理工作的前提和依据。在风险因素评估的基础上制定各种护理风险的应对措施[7]。患儿接受治疗期间面临的风险因素包括摔伤、烫伤、锐器割伤、感染等因素,这些护理风险一旦发生容易对患儿造成再次伤害,患儿原有疾病的治疗难度也会增加。对患儿实施护理期间需和患儿家长进行积极有效的沟通,部分家长由于对孩子疾病的担心会出现焦虑、情绪低落等不良情绪,这对患儿的正常治疗会产生不利影响[8]。对于这种情况护理人员需和患儿家长进行积极沟通,向家长介绍治疗的基本情况,让家长放心并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争取患儿早日康复。护理工作中部分护理风险的发生多因护理人员操作不当所导致,这就需要护理人员不断加强自身技能的提高,定期进行学习,降低护理风险发生率。该次研究中,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和风险防范式护理,护理結果显示观察组护理风险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儿家长对护理的满意度也显著高于对照组。这充分说明风险防范式护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运用的有效性。
综上所述,风险防范式护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效果显著,护理风险发生率可得到有效管控,家长对护理的满意度也得到显著提高,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张艳华. 细节管理与风险防范式护理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与效果比较[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6, 22(10):1476-1479.
[2] 吴志枚. 风险防范式护理在降低儿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方面的应用价值研究[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 2016, 16(55):339.
[3] 叶秋云, 叶延玲. 风险防范式护理用于儿科护理管理的价值分析[J]. 医学信息, 2013,26(3):298-299.
[4] 叶训琴.儿科护理风险管理与防范措施[J].中外医疗, 2013, 32(24):163.
[5] 郑翠萍. 新型护理管理模式在儿科护理示范病房中的应用[J]. 中国医药指南, 2013,11(31):559-560.
[6] 李尕梅, 刘小玲. 风险管理在儿科系统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 中国误诊学杂志, 2012, 12(10):2474-2475.
[7] 钟雪琼, 叶翠婷, 曾柳清. 风险预防理论在儿科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 中外医学研究, 2014,12(16):82-83.
[8] 刘霞. 浅谈降低儿科护理风险的防范措施和管理体会[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4,14(34):389-390.
(收稿日期:2016-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