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对中药熏洗疗法治疗骨科创伤性疾病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骨科创伤性疾病的患者, 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 对照组仅采取常规治疗运动治疗, 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中药熏洗治疗。结果 治疗8个月后观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5%)高于对照组(49%),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用中药对骨科创伤性疾病进行熏洗, 可以明显提高治疗的效果, 对比观察治疗过程中未发现副作用,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中药熏洗疗法;骨科创伤性疾病;临床分析
在外伤性疾病中, 骨科创伤性疾病是最常见的疾病之一。由于患者受到创伤后, 患者因疼痛比较抵抗进行患肢功能锻炼, 容易引起一系列的并发症导致患者关节功能障碍。研究表明[1], 中药熏洗疗法辅助常规的运动治疗可以明显提高治疗的效果, 本文回顾性分析广东广州花都区花东镇中心卫生院中药熏洗疗法治疗骨科创伤性疾病的临床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本院2009年~2013年200例骨科创伤性疾病的患者, 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 每组100例。其中研究组有男性患者65例, 女性患者35例, 年龄均在16~80岁, 平均年龄(45.5±3.5)岁;对照组男性患者55例, 女性患者45例, 年龄均在17~81岁, 平均年龄(44.5±3.0)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合并症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对照组 采取常规治疗即运动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用中药熏洗进行治疗。药物配方主要为:伸筋草12 g, 透骨草12 g, 红花12 g, 丹参12 g, 乳香12 g, 没药12 g, 当归10 g, 川乌10 g, 草乌10 g, 地骨皮10 g, 五加皮10 g等。上肢受伤患者加用:桂枝 8 g, 桑枝8 g;下肢受伤患者加用:牛膝 12 g。将以上药物浸泡30 min, 再煎熬15 min, 待温度下降至40℃左右进行药液淋洗, 每天2~3次, 每次持续进行40 min。
1. 3 疗效判定标准 当患者肢体肿胀以及疼痛症状完全消失且患者运动功能恢复视为显效;当患者肿胀疼痛症状基本得到缓解, 同时功能也有恢复视为有效;当患者肿胀疼痛以及功能恢复均没有显著的改善视为无效[2]。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对数据进行处理,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中药熏洗是中医外治法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用中药煮沸后产生的蒸气薰蒸患者全身或局部, 利用药性、水和蒸汽等刺激作用来达到防病治病的一种方法, 通过药物的热辐射作用, 使患部血管扩张, 血液循环改善[3]。同时, 药物经熏蒸之后能够更好的发挥药物药效, 更好的改善患者的血管通透性与血液循环, 并加快代谢产物排泄, 提高机体防御及免疫能力、促进功能恢复具有积极的作用[4]。
本组中应用的伸筋草、透骨草、红花、丹参、乳香、没药、当归、川乌、草乌、地骨皮、五加皮等中药具有较好的活血化瘀、凉血消肿、通经止痛的效果。其中, 伸筋草具有除湿消肿、舒筋活络功效;透骨草、草乌具有散风祛湿、消炎止痛功效;红花、乳香、没药、丹参、川乌具有活血通经、去瘀止痛、凉血消痈功效;当归具有补血活血功效;地骨皮和五加皮具有壮筋骨、补精髓功效。并且治疗过程中, 采取的上下肢同治的方法, 有效的达到君臣佐使的效果。且熏蒸治疗能够有效的将药物的药学成分发挥到最佳的效果, 并将其渗透到患者的组织中, 从而有效的达到脉络调和与血气调畅以及消肿止痛的效果[5]。同时, 也能够更好的加快局部血液的循环、疏通腠理、行气活血化瘀, 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 用中药对骨科创伤性疾病进行熏洗, 可以明显提高治疗的效果, 无副作用,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其方法简单, 疗效显著, 尤其适宜在医疗条件较差的基层医院推行。
参考文献
[1] 关健儒,彭建华,司徒丹媚.62例中药熏洗疗法治疗骨科创伤性疾病的临床分析.中国医药指南, 2013, 11(4):16-17.
[2] 刘永胜.200例中药熏洗疗法治疗骨科创伤性疾病的临床分析.中医临床研究, 2012, 4(2):102-102.
[3] 李正红,刘学华.中医熏洗法在骨伤科中的运用研究进展.中医外治杂志, 2009, 18(4):55-55.
[4] 廖烨纯.中药熏洗和足跟垫协同治疗跟痛症37例疗效观察与预防保健.中医外治杂志, 2008, 17(1):12-13.
[5] Lusha, Xiang,Silu, Lu,William,et al. Impaired blood pressure recovery to hemorrhage in obese Zucker rats with orthopedic trauma. American journal of physiology. Am J Physiol Healt Circ Physiol 2012, 302(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