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讨认知行为疗法治疗失眠症的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7年9月我院收治的90例失眠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予以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认知行为疗法,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睡眠障碍及睡眠质量评分。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SDRS评分、PSQI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治疗后的SDRS评分、PSQI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的SDRS评分、PSQ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药物治疗基础上予以认知行为疗法有助于减轻失眠症患者的睡眠障碍,提高睡眠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失眠症;认知行为治疗;睡眠障碍;睡眠质量
[中图分类号] R74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8)7(a)-0066-03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 in the treatment of insomnia,and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clinical treatment.Methods Ninety patients with insomnia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March 2016 to September 2017 were selected as the subjects,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with 45 cases in each group.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drug therapy,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cognitive behavior therapy on the basis of the control group.The sleep disorders and quality of sleep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Results After treatment,the SDRS score and PSQI score in the two groups were lower than those before the treatment,and the SDRS score and PSQI scor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SDRS scores and PSQI scor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treatment (P>0.05).Conclusion Cognitive-behavioral therapy based on drug therapy can reduce sleep disorders and improve sleep quality in insomniacs,which is worthy of clinical application.
[Key words]Insomnia;Cognitive behavior therapy;Sleep disorders;Quality of sleep
失眠症(insomnia)属于一种常见的睡眠障碍性疾病,临床症状主要包括入睡困难、早醒或睡眠维持困难等。既往研究指出,约1/4的成年人存在睡眠问题,约8%为慢性失眠症患者[1]。持续失眠可导致充血性心竭、高血压、焦虑、抑郁及自杀等不良事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及时、有效治疗失眠症具有重要意义[2]。目前临床上常采用唑吡坦、地西泮等药物治疗和认知行为治疗,其中认知行为治疗是针对患者认知行为的一种综合治疗手段,包括刺激控制疗法、睡眠限制疗法、睡眠卫生教育、认知及放松疗法。本研究探讨认知行为疗法治疗失眠症的临床效果,旨在寻找理想的治疗方法,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3月~2017年9月我院收治的90例失眠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3](第3版,CCMD-3)中相关诊断标准。纳入标准:①年龄18~60岁,性别不限;②近1周内未服用过镇静催眠类药物;③患者依从性好,家属知情同意。排除标准:①伴有认知功能损伤者;②合并精神分裂症、抑郁症及器质性脑疾病者;③妊娠及哺乳期妇女。全部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即对照组(n=45)与观察组(n=45)。观察组男20例,女25例;年龄26~58岁,平均(37.5±7.3)岁;病程3~29个月,平均(13.5±7.3)个月;对照组男19例,女26例;年龄28~59岁,平均(37.2±8.6)岁;病程5~27个月,平均(12.9±7.8)个月。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患者或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予以苯二氮类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认知行为疗法[4-5],具体措施如下,①睡眠卫生教育:通过改善不利于睡眠的环境和控制干扰睡眠的行为提高睡眠质量和延长睡眠时间,如指导患者在睡前5~7 h禁止喝浓茶及咖啡,同时禁止饮酒;睡前不宜进食过饱及剧烈运动,以适中进食为宜;睡眠环境需安静,同时保证光线、温度及湿度适中。②矛盾意向法:即使患者经历害怕、担心的行为,随时间的延长,患者发现并未出现直接伤害,因而对失眠症无所谓,进而减轻患者心理负担;用于缓解患者对失眠的焦虑感,避免过度关注和担心失眠的影响。③行为疗法:包括睡眠刺激控制法、限制疗法及放松疗法,睡眠刺激控制法即将恢复卧床作为诱导睡眠信号,仅在产生睡意情况下才能睡觉,如卧床15 min后仍无法安睡,则及时下床做其他事,且在床上不要与睡眠无关的事;限制疗法是一种简要的行为疗法,即严格控制患者每晚卧床时间超过5 h,防止白天产生困意,同时保证每天在同一时间段睡眠,养成好的作息规律;放松疗法即协助患者有意识放松,缓解肌肉紧张,降低机体唤醒水平,经过一段时间的放松训练,习惯于自我放松,避免因焦虑、紧张而影响睡眠。④认知疗法:即直接改变患者习惯性错误、思维方式及扭曲的认知,搭建患者情感与行为之间的桥梁,同时对失眠的治疗树立足够信心。量化评估患者的睡眠错误认知,了解错误认知的根源,并以积极、正确的认知进行替换,减少患者對治疗的心理负担,降低对药物治疗的依赖性。
1.3观察指标
观察指标包括两组治疗前后睡眠障碍及睡眠质量,其中睡眠障碍评分采用睡眠障碍量表(SDRS)进行0~4级评分,该量表包括10个条目,即早段失眠程度、早段失眠频度、中段失眠程度、中段失眠频度、末段失眠程度、末段失眠频度、睡眠充分与否、睡眠长度、醒后不适感及睡眠质量,重度症状记为4分,中度症状记为3分,轻度症状记为2分,偶尔出现症状记为1分,无症状记为0分,得分越高表明睡眠障碍越严重[6]。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PSQI)判定睡眠质量,包括睡眠障碍、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质量等,总分为21分,得分越高表明睡眠质量越差[7-9]。
1.4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所得数据采用SPSS19.0进行处理分析,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的形式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SDRS评分的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SDR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SDR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的SDR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1)。
2.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PSQI评分的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PSQI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PSQI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的PSQ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2)。
3讨论
失眠症属于一种最常见的睡眠障碍,是指入睡或持续睡眠困难导致睡眠时间及质量不能满足正常生理需求,进而影响社会功能的主观性体验[10-11]。失眠症使我国多数人群处于“亚健康”状态,长期失眠可引起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及认知功能降低等不良后果,严重者甚至出现强迫症、焦虑症及抑郁症等,增加对疼痛的敏感性,对正常生活及工作造成严重影响[12]。失眠症多数存在恶性循环过程,即患者因过度担心失眠的不利影响而造成的生理及心理反馈,进而进一步加重失眠症状。因此,科学、有效治疗失眠症具有重大意义。目前临床上常采用西药干预治疗失眠症,治疗药物包括苯二氮类药物(三唑仑、安定等)、非苯二氮类药物(唑吡坦、佐匹克隆等)、抗抑郁药(多塞平、米氮平等)及褪黑色素类药物等,上述药物虽具有起效快、见效快等特点,但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机体依赖性,易产生失眠反弹和戒断综合征[13]。药物治疗产生的宿醉现象可影响患者日间生活状态,导致恶性循环,同时不能改变患者对睡眠的错误态度与认知,不利于长期治疗。
近年来,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逐渐转变,人们越来越重视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过程。认知行为疗法由此被广泛用于临床治疗,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认知行为疗法的形成是建立在整合放松疗法、认知疗法、睡眠卫生教育及睡眠限制疗法等基础之上,用于治疗失眠症一般在治疗4周后起效,适用于长期治疗[14]。既往研究指出,作为一种非药物治疗手段,认知行为疗法治疗失眠症的疗效及安全性得到普遍认可[15]。其通过改变患者对睡眠的错误认知及不良生活习惯,进而改善患者睡眠状况,提升睡眠质量。本研究对失眠症患者在药物治疗基础上予以认知行为疗法,包括睡眠卫生教育、睡眠限制疗法、矛盾意向疗法、刺激控制疗法、放松疗法及认知疗法等,即指导患者睡前至少1 h不做易于引起兴奋的事,避免高强度锻炼,早起接受太阳光照射,养成科学、规律作息时间;控制入睡前卧床时间,建立持久睡眠-觉醒时相,保证每晚总卧床时间在5 h及以上;有困意方可睡觉,不建议经常看时钟;以放松疗法辅助治疗,降低全身肌肉紧张度,有效调节因紧张而睡眠紊乱的机体;通过睡眠伴侣制睡眠相关行为,提高身体适应能力,营造良好睡眠环境[16-17]。失眠症属于生理及心理紊乱过程,该类患者因出现焦虑、抑郁等情绪而存在长期睡眠障碍,本研究结果提示,观察组治疗后SDR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实施认知行为疗法有助于缓解睡眠障碍;观察组治疗后PSQI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认知行为疗法可提高睡眠质量,提升生活质量。其可能机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在生理水平上降低患者自主神经节律,加快入睡所需时间;②在行为水平上重建患者睡眠行为,减少睡眠觉醒。
综上所述,在药物治疗基础上予以认知行为疗法可互相弥补不足,在纠正患者对睡眠错误认识,促进良好睡眠习惯养成的同时改善心理健康状况,提升睡眠质量及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沙中玮,徐建.失眠症的认知行为治疗[J].广西医学,2015, 37(8):1145-1147.
[2]叶圆圆,刘娟,李训军,等.失眠症的网络化认知行为治疗疗效研究[J].解放军医学杂志,2016,41(4):307-311.
[3]刘海波,吴小容,易炼,等.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认知行为心理治疗对失眠症患者的治疗作用[J].中国民康医学,2016, 28(12):10-15.
[4]刘红侠,马萍,刘军华,等.认知行为治疗对失眠症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J].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2016,50(6):545-547.
[5]孙宝民.认知行为疗法与药物治疗失眠症的临床研究[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9(7):161-163.
[6]林琳,史继波,应慧敏,等.小柴胡汤加减联合认知行为干预对失眠症患者睡眠质量、结构的影响[J].新中医,2016, 48(11):16-18.
[7]庄晓勇.认知行为疗法与药物疗法治疗失眠症的临床效果比较[J].临床合理用药,2016,9(9A):56-57.
[8]皮燕,唐源,王政研,等.针刺治疗原发性失眠对匹兹堡睡眠质量量表各因子的影响[J].四川中医,2017,35(11):188-191.
[9]段莹,孙书臣.睡眠障碍的常用评估量表[J].世界睡眠医学杂志,2016,3(4):201-203.
[10]黄益军,冯碧英,叶莲盛.综合护理干预联合耳穴贴压法改善失眠症患者睡眠质量的临床研究[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7,14(24):146-148.
[11]唐今尧,唐光钰.肾寐足浴汤联合耳穴贴压法对慢性肾脏病合并失眠症的干预作用[J].世界睡眠医学杂志,2014, 1(3):165-168.
[12]计峰,李长安,骆加文.认知行为疗法在失眠症患者中的应用[J].现代实用医学,2014,26(12):1481-1482.
[13]赵洪.简析失眠症的诊断和药物治疗现状[J].临床医药文献杂志,2016,3(58):11684.
[14]叶圆圆,杨信举,蒋晓江.失眠症的网络化认知行为治疗[J].中国临床神经科学,2015,23(5):580-584.
[15]伍轶群.认知行为疗法(CBT)对失眠症患者睡眠质量和心理健康水平疗效的影响[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2,25(7):758-759.
[16]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睡眠障碍学组.中国成人失眠诊断与治疗指南[J].中华神经科杂志,2012,45(7):534-540.
[17]郎莹,蒋晓江,马国重,等.光照疗法对轮班睡眠时相障碍患者昼夜节律恢复作用的疗效观察[J].中国临床神经科学,2013,21(3):284-288
(收稿日期:2018-01-25 本文編辑:闫 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