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介绍了重庆市潼南区现代农业发展新机遇,分析其面临的挑战,并提出发展对策,以期促进潼南区现代农业发展。
关键词 现代农业;机遇;挑战;对策;重庆潼南
中图分类号 F3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17-0268-03
新常态下,潼南区现代农业面临着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需要牢牢抓住。潼南区作为一个农业大区,要立足资源优势,强化现代农业基地建设,全面提高农产品品质,加快实施农业品牌战略,为全区经济社会快速协调发展提供动力,为加快城市发展新区“示范窗口”建设做出更大贡献。
1 潼南区现代农业发展新机遇
1.1 重庆自贸区建设机遇
重庆自贸区基础方案已获中国中央政府相关部委初步审定。在重庆修改后的现行方案中,自贸区面积大约为120 km2,其中有2/3(80 km2)在两江新区内。两江新区将依托空港保税区、水港保税区来进行延展。重庆市有大量的农村、农产品的生产,与国内国际市场的衔接,通过进出口、物流来实现,对于农产品的流通(包括线上、线下)会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会给农民带来红利,同时也为潼南区现代农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1-2]。
1.2 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建设机遇
2015年11月7日中国政府和新加坡政府同意选择重庆直辖市作为项目运营中心,将金融服务、航空、交通物流和信息通信技术作为重点合作领域,确定项目名称为“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重庆项目是以“现代互联互通和现代服务经济”为主题的产业合作,该项目将以重庆为核心,集聚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推动跨区域、大范围、宽领域合作,向中西部地区乃至全国范围辐射。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建设有利于潼南区产业布局和农产品加工业的创新与发展[3-4]。
1.3 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建设机遇
成都天府国际机场位于成都简阳市芦葭镇附近,距成都市中心51 km,是“十三五”规划建设的我国最大民用运输枢纽机场项目,定位为中国第4个国家级国际航空枢纽,丝绸之路经济带最大的航空港,将负责成都出港的全部国际航线。未来将成为中国面向欧洲、东南亚、南亚、中东和中亚的国际空中门户;成为国际客货西进东出、东进西出、西进西出我国大陆的重要中转站。潼南区到简阳,从安岳到成都高速大约60 km,为潼南农产品出口打开了另一条通道。
1.4 成渝城市群发展的新机遇
2016年5月4日,《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正式发布,提出成都以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为目标,提升成都核心功能,包括增强成都西部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科技中心、文创中心、对外交往中心和综合交通枢纽功能等。规划要求壮大装备制造、生物医药、农林产品加工等优势产业集群,发展商贸物流、旅游、文化创意等现代服务业,有序承接产业转移。同时,规划还要求统筹城乡发展,以工促农,以城带乡,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脱贫攻坚和民生改善。努力打造产业优化、生活优质、环境优美的“新成渝”。无论是城镇布局、产业发展,还是公共服务一体化,都将充分实现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互促共进,带动沿线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释放充分的发展空间,对潼南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十分有利。
1.5 潼南撤县设区的发展机遇
潼南作为成渝经济区中心地带、成渝城市群核心板块、重庆向西开放的重要通道,区位优势更加凸显;渝遂高速公路、快速铁路和规划建设的南泸高速、合安高速、兰渝高铁穿境而过,区域间更加便捷畅通,集聚和辐射功能增强;境内天然气、水电等资源富集,生态环境优良,用地条件良好,农旅资源得天独厚,人力资源丰富,为加快建设工业化、城镇化主战场提供了有力保障。特别是撤县设区后的优势和潜力将持续释放,潼南在功能定位上深度融入主城,产业承载和人口集聚能力进一步增强,在资金、项目、人才引进等方面更具吸引力,区域潜力必将随着发展的推进不断彰显。
2 面临的挑战
2.1 农产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问题
以前人们关心的是能否吃饱饭,而现在人们更关心的是能否吃好饭,关心碗里的饭是不是健康、绿色。居民人均大米、小麦等谷物消费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就开始呈下降趋势,而畜产品、水产品和蔬菜水果等高附加值农产品占食物消费的比例持续快速增长,出现牛羊肉、奶类、优质高端苹果等高品质产品需求增大。从表面上看,这是农产品过剩导致的结果,或者农产品流通环节出了问题,实际上病根却在供给端:农民提供的农产品都是中低端农产品,一方面这类产品的消费需求日益萎缩,另一方面彼此之间形成了同质化恶性竞争。比如四川安岳县、重庆潼南区近年来柠檬收成好,2015年安岳柠檬总面积由2014年的3.2万hm2增加到3.33万hm2,总产量由42万t增长至60万t,产量增幅约42.86%,结果2015年柠檬价格大跌,上门收购的商贩收购价格为青柠檬0.4元/kg、套袋柠檬2元/kg。由于前2年柠檬价格高企,安岳、射洪、乐至、潼南乃至南充、广安、巴中等区市县纷纷发展柠檬产业,原栽的柠檬陆续挂果,对市场造成了冲击。柠檬产业必须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绿色发展,采取潼南、安岳等地纳入集团营销,不能单打独斗,统一打造品牌、统一开拓国际市场,实现产地定价权,实现潼南、安岳柠檬可持续发展。
2.2 农产品品牌战略的紧迫性问题
农产品品牌建设是潼南开拓川渝农产品市场,依托重庆自贸区走向国际市场,加快现代农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目前,潼南已通过无公害蔬菜产地县整体认证,认证无公害产品153个、绿色产品37个,认证“潼南萝卜”“罗盘山生姜”地理标志,注册“潼南绿”商标。其中,“赐康果蔬”成为重庆市鲜菜类首个“著名商标”。潼南新胜罗盘山种出来的生姜香、脆、无筋,在市场上要比一般的生姜贵,这种特色农产品在川渝两地声誉日盛,但与发达地区相比,潼南区农产品品牌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品牌强农的观念不深、意识不强、措施不多,品牌培育的长效机制缺乏等问题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和影响了潼南区特色农产品的发展。潼南作为农业大区,必须适应新形势发展要求,牢牢抓住新机遇,立足资源优势,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强化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全面提高农产品品质,加快实施农业品牌战略,开发一批“名、优、特、绿、新”的高效农产品,为全区经济社会快速协调发展提供动力。
2.3 现代农业规模化较小问题
现代农业首先要解决规模化和集约化的问题。潼南现代农业最少的单元为一户2.00~3.33 hm2,而目前只有人均0.1 hm2,集约起来比较困难,而且农业产业链特别粗放、低效、原始。新胜镇2015年种植生姜333.33 hm2以上,养殖黑猪1 000余头,从数量上讲,规模化比较低,打造先进的农业产业链还十分困难。同时,潼南区大量农民外出务工,家里仅剩老人和孩子。部分家庭的土地无人耕种或无力耕种,造成一部分农村土地荒废,全区估计在30%以上。新胜镇2015年引进了兴三星农业、益丰源农业公司和华昇农业等公司,流转农村闲置土地266.67 hm2以上,发展有机蔬菜种植、核桃种植和柠檬种植,但土地荒废仍较严重。农村土地荒废严重实际上也是现代农业规模化和集约化不足的问题。农业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规模小,设施差,人员少;部分农民小农意识根深蒂固,农业生产模式仍然以户为单位、分散经营为主,缺乏集体合作意识。产品科技含量低,产品属于粗放型、传统型、低层次的加工,初级产品居多、精制产品比率小,带动力受限。
2.4 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区基础设施建设的问题
“十二五”期间,全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虽取得了显著成效,但维护资金不到位,老化、失修需修复、重建。农业环境污染不容乐观。生产方式的粗放、治理污染设施滞后等因素,全区农业环境问题仍然突出,集中表现在畜禽排泄物、水产养殖废水未达标排放和农田化肥、农药的过度使用上。
农业与旅游融合的景区或基地有待进一步发展。拓展农业在休闲观光、生态保护等方面的发展空间不够,目前,景区有太安以农业园区为依托,把精品生产、现代农业设施、生态景观和市民参与农事活动等融为一体,寻找生产过程与休闲观光的结合点不够,为市民提供休闲观光场所,提高城乡居民文化品位。融合的旅游环境需要进一步改善。老城街面不整洁,群众乱丢垃圾现象突出,毛家巷污水严重;老城的建筑视角不美,绿化率低,对外形象不佳。现代农业景点一线农村环境需要整治,一些脏乱差现象也比较突出。
3 发展对策
3.1 高起点、高标准、大手笔构筑现代农业产业新格局
3.1.1 高点定位大目标。面向未来,着眼长远,提出做大做强绿色蔬菜、优质粮油两大优势产业,培育壮大优质生猪、生态渔业、经济林果三大特色产业,加快农业旅游、农产品加工两大增效产业的战略思路,制定了实现农业总产值100亿元,建成中国西部绿色菜都、国家优质粮油保供示范基地、国家种养循环农业示范基地、国家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国家农产品保供基地、西部地区特色效益农业高地和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的奋斗目标,为现代农业推进指明了方向。
3.1.2 科学规划大园区。立足区情,因地制宜,潼南区实施100 km2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核心区建设。核心区涵盖太安、柏梓、崇龛、梓潼4个镇街,40个行政村,幅员面积178 km2,耕地面积1.39万hm2。计划总投资44.3亿元,重点打造“一带三片一环线”,即琼江河流域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带,柏梓—太安标准化绿色蔬菜示范片、崇龛稻油轮作高产示范片、太安特色“渔—菜—花—果”生态高效农业示范片,韦家—罐坝—柏梓—崇龛—双江公路生态观光旅游示范环线。
3.1.3 实施打造大基地。以农业综合开发为先行军,通过琼江流域国家农业综合开发现代农业园区试点项目、新型现代农业综合开重点项目等实施,园区建成罐坝、渔溅、中渡、临江等8个高标准万亩级蔬菜基地,白沙、龙口、羊堡等7个优质粮油基地,金盆、黎嘴、汪坝等7个特色经果基地,翰霏、荣大、温氏中渡和崇龛4个规模生猪养殖基地。吸引科光、农龙、帝安、朴真、弘艺等20余家企业入驻;建成太安蔬菜主题公园、崇龛油菜花景区两大农业旅游景区。
3.1.4 建设推动大产业。农业综合开发在示范园区的建设,有力助推了潼南蔬菜、粮油、生猪、渔业、特经五大产业发展。目前,全区年产蔬菜200万t、粮食40万t、油料5万t、生猪100万头、水产品4万t、经果40万t,蔬菜、油菜、柠檬种植面积和产量位居重庆市第一。潼南区已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西部绿色菜都、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区、重庆市产油大区、全国生猪调出大区、全国农产品主产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农业综合开发做出了重要贡献。
3.2 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加快现代农业发展
按照“山上开花结果、山下蔬菜粮油,科学间作套作、推动种养循环”的总体要求,把全区概略划分为6个相对集中的区域,即现代农业示范区核心展示片、潼北丘陵经果杂粮产业片、涪江北岸立体农业示范片、渝遂高速沿线产业带、琼江下游稻藕水产示范片和南部山地姜椒产业带。
3.2.1 做精优质粮油产业。按照稳定粮油面积、主攻单产、调整结构、提升效益,以持续提高粮油综合生产能力为主攻方向,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和提高地力建设,将粮食产能落实到田头地块。全面推进粮油高产创建,着力提高单产和提升品质。加快构建国家粮食安全保障体系,全面落实粮食安全行政首长责任制,推进“粮安工程”实施,发展绿色储粮和粮油加工,促进粮油产业持续稳定发展。
3.2.2 做强蔬菜产业。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优化完善基地布局,加强蔬菜基地基础设施、市场流通体系、质量安全体系建设,深度开发蔬菜产业多功能,形成集蔬菜种植、加工、品牌经营、配送、物流、质检、信息、休闲观光、市场化营销、社会化服务等多功能为一体的蔬菜产业新格局,建成全国闻名的西部绿色菜都。
3.2.3 做大特色经果产业。重点发展以柠檬为主的柑橘类加工水果、以玫瑰为主的集观光和深加工花卉、以黄精和黄柏为主的加工中药材、以果桑为主的集观光和深加工,改扩建现有茶叶基地,适度发展特色高端精品设施园艺,突出林下立体循环经济发展,大力推进精深加工,加快品牌创建和运营,着力推动与休闲农业乡村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构建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现代特色经果产业经营体系。
3.2.4 做特生态渔业。以发展生态健康养殖、强化水产品质量安全、渔业生态安全为着力点,进一步调整渔业结构,拓展渔业多功能,增殖渔业、休闲渔业等新兴产业取得长足发展,现代渔业发展新格局基本形成。
3.2.5 做优畜牧产业。以现代畜牧业示范区建设为主线,大力发展优质生猪、节粮型草食牲畜、禽蜂三大产业,建立以畜禽加工为主导、蛋奶加工为补充的畜产品深加工业发展集群。
3.3 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提升现代农业装备水平
3.3.1 强化统筹规划建设高标准农田。将国土整治、农业综合开发、现代农业生产发展、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等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纳入全区统筹,实行整镇(街)整村推进建设,建设区域化、规模化、集中连片的粮食生产基地,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3.3.2 全面提升设施农业装备水平。充分利用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拉动作用,全面提升设施农业装备水平,加快推进设施农业技术装备普及应用,建立健全运行高效、服务到位、支撑有力、充满活力的农业机械化推广体系。大力培育发展壮大农机专业合作社等服务组织和农机大户,支持引导开展跨区作业等产前、产中、产后农机社会化服务,发挥农业生产主力军作用。
3.3.3 加强农业科技自主创新,深入推进农业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加快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条件建设,强化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支撑,加强与市农科院、中农大、西南大学等科研院校合作;着力提升农业科技推广能力,健全多元化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全面造就新型农业农村人才队伍,着力构建多渠道农民教育培训体系,鼓励和支持符合条件的涉农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及其他培训机构参与农民培训工作。
3.3.4 加强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开展“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实施农村电子商务工程,围绕五大产业优势特色农产品、农产品加工、现代农业物流为重点,加快建设集生产、流通、交易、拍卖、竞价、网上超市、结算等服务于一体的农业电子商务平台,积极发展以电子商务为导向的配送物流,构建以农产品批发市场、商贸中心、物流配送中心和商品集散地为依托的农业电子商务服务体系。
3.4 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强农产品现代流通
3.4.1 全面推进农业标准化建设。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产地环境评价、标准化管理、检验检测、全程监管、信息体系等“五大”体系建设,全面推进农业标准化,大力推进和实施农产品名牌战略,实现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监管能力显著提升。
3.4.2 加强农产品现代化流通基础建设。积极创新发展现代流通方式,形成以功能集聚的农产品批发市场为中心、以绿色便捷的农产品零售市场为基础的高效畅通、安全规范、竞争有序的农村现代流通体系。进一步优化完善全区农产品物流设施网络布局和功能,加强农村配送设施建设,促进农村地区商品双向流通,实现城乡一体化配送。大力推行农批对接、农超对接、社区直销菜店等产销对接模式,实现规模化基地全覆盖,大力发展订单农业,提升农产品流通“最后一公里”和上市“最初一公里”组织化水平。
3.4.3 大力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大力培育以农民为主体,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龙头企业为骨干和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通过实现土地适度规模流转,带动劳动力、资金、技术等要素的最佳和优化配置,加速推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和集约生产,不断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坚持公益性服务与经营性服务相结合、专项服务与综合服务相协调,着力构建覆盖全程、综合配套、便捷高效的立体式复合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3.5 坚持农业与旅游融合,全面推进现代农业发展
把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深度融合到现代农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为促进农民就业增收的重要新型渠道,深入挖掘乡村深厚的农耕文化和民俗文化资源,融现代农业、生态景观、乡土风情、休闲度假、文化娱乐、科普教育和农事体验于一体。把潼南区建设成为全国知名的品牌魅力乡村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区。
3.5.1 建好示范基地。开展全区休闲农业旅游示范基地建设和示范景区、景点创建,力争到本届末再开发1~2条有规模、上档次的农业旅游线路,培育10个以上综合性休闲旅游景区景点。加快现代农业示范区核心区基础设施建设,注重引进推广适宜旅游发展的农业项目,改善现有农业旅游企业、农家乐服务设施。开展旅游产品创建活动,力争到本届末培育1个以上国字号、3~5个市字号节会品牌。分类开展 “潼南农家”创建活动,力争将太安、柏梓、桂林、新胜四镇五村打造成全市乡村旅游品牌,到本届末全区农家乐达到100家以上,星级农家乐达到50家以上。
3.5.2 推出一批旅游产品。以现有的现代农业旅游环线为重点,以涪江水体旅游、城周屏障公园和万亩桃花山旅游、马鞍山和高碑村森林旅游为新增点,分期开发、分步推出农业旅游四大环线。推出冬令营、夏令营、科技观光游、乡村自驾游和垂钓大赛、休闲农场等旅游载体。以培植太安、崇龛、桂林、新胜四镇五村“潼南农家”乡村旅游品牌为重点,推出“花海人家、森林人家、水乡人家”等“潼南农家”系列品牌。
3.5.3 办好一批节会活动。采取市场运作方式,继续办好菜博会、菜花节等农业旅游节会,兴办潼南狮舞、彩龙、扯扯灯等民俗文化表演会。同时,可以开发“重庆市潼南区新胜镇黑猪斗猪节”,吸引川渝两地人到新胜镇吃黑猪肉,品黑猪肉,看“斗猪节”。
3.5.4 建设一批旅游项目。建设景区依托型农家乐休闲旅游、“田园经济”现代农业旅游、观光型乡村旅游、森林旅游、“水乡潼南”旅游五大项目。
3.5.5 培育一批农业与旅游融合发展的市场主体。以资本、项目为纽带,采用招商引资、联合重组等方式,引进培植一批综合性农业旅游企业。加大政策扶持,补充完善农业旅游产业链条,鼓励引导一批农业生产企业转型农旅融合企业。利用乡村扶贫搬迁、农民新村建设成果,培育一批“农家乐”。
3.5.6 研发一批旅游商品。挖掘地方特色的菜品,开发“农家菜”“土菜”,打造“太安鱼”一条线;依托优质、生态、安全农产品品牌优势,搞好农业旅游特色农产品开发;加强“土特产品”营销,进超市、进商店、进农家。
4 参考文献
[1] 刘荣章,吕姗,李建华,等.特色农业视角下福建现代农业发展路径研究[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2(5):544-547.
[2] 陈晓华.现代农业发展与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J].农业经济问题,2012(11):4-6.
[3] 刘喜波,张雯,侯立白.现代农业发展的理论体系综述[J].生态经济,2011(8):98-102.
[4] 柳百萍,胡文海.安徽省现代农业发展模式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11(10):1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