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湖北省农业结构调整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分析

湖北省农业结构调整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分析

发布时间:2022-11-03 15:35:04 来源:网友投稿

zoޛ)j馝}MqjxNzjxjڞFz]
tӭ:}םt]ӏGyl '.۫jT.ٞ'z&x(Zqm迦P(^D4fax?k8h� '.۫jU'+rZZӽD/춶+)j^uZ~&4xZz{yاzjb'ڗ+报告中指出:要坚持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以推进农业现代化为根本目标。进一步加大结构调整力度,增强发展后劲,不断巩固农业基础。继续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实现粮食产量“十一连增”、农民收入“五连快”。

国外学者从理论方面对农业结构调整探讨了产业结构演变的规律:如德利希﹒李斯特等提出的经济增长阶段理论,阿瑟﹒刘易斯提出的经济增长结构变革理论,美国经济学者盖尔﹒约翰逊从农村居民就业结构角度观察农业结构的调整和变化来观察农业结构的调整和变化。日本的田岛俊雄提出要素结构的调整比品种结构调整更重要。国内文献主要集中于三方面的研究:(1)农业结构调整的发展;(2)农业结构调整驱动力的研究;(3)农业结构调整与农民收入关系研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结构经历三次阶段性调整,第一次是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进;第二次是80年代末期取消棉粮统销,掀起农业结构进一步调整;第三次是在我国粮食生产状况供过于求的背景下,为避免“谷贱伤农”挫伤农民积极性,新的一轮农业结构调整也随之进一步加快步伐。湖北省作为中部农业大省,近年农业总产值稳步提高,湖北省农业总产值占全国比例在2006~2013年间逐年递增,良好的外部环境是农业发展历史进程中前所未有的机遇,应抓住时机,及时调整农业产业组织结构,合理配置生产要素等资源,是发展现代农业重要途径。

1 数据来源及方法说明

数据来源于《湖北省农村统计年鉴》以及《新中国60年统计资料汇编》,选择研究时期为1980~2013年。农林牧渔中的农业单指种植业,自变量为湖北省1980~2013年种植业、林业、牧业以及渔业总产值的时间序列,因变量为湖北省农民人均纯收入;考虑到涉及时期跨度较大,根据物价指数做平减来剔除价格因素影响;农林牧渔业产值单位为(亿元),农民纯收入单位为元,考虑到单位不一致的影响,因此对数据均做无量纲化处理。

关于农业结构调整与农民收入关系,专家学者从多视角进行分析,从理论上研究农业机构调整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通过对湖北省农业产业结构变动对农民收入影响机制,采用灰色关联度法并运用计量软件eviews8.0计算结果,依据实证分析结果并结合湖北地区实际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2 实证分析

2.1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与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产值关联度分析

灰色关联分析在各研究领域有着广泛的运用,诸如,评价地区国民经济各相关部分的投资收益、分析区域经济发展比较优势、评价技术经济差异性方案、调整产业结构比重以及分析微观影响因素等方面。此处采用灰色关联度定量分析农业结构与农民收入之间关系。

2.1.1 指标的选取和说明 设因变量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以下简称农民人均收入)为参考数列Y(K),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产值为Xi(K);其中:i为各种指标,在本文中有4个分别是农、林、牧、渔,i=1,2,3,4;k代表分是年份的指标,受统计资料限制,取1980~2013年数据,k=1,2…34。考虑到所选取数据跨越年度较长,对数据按照湖北省农村消费指数做平减。

2.1.2 无量纲化处理 采用初值化法做无量纲化处理,根据公式(1),分别得到对应序列Y(K)和Xi(K):

(1)

2.1.3 求差序列、最大值、最小值

(i=1,2,3,4;k=1,2,…34) (2)

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记为M、m,见公式(3)和公式(4)

(3)

(4)

分别可以得出计算结果为:m=0,M=119.48

2.1.4 关联度计算 求出比较序列与参考序列的关联数列,见公式(5):

(i=1,2,3,4;k=1,2…34) (5)

其中ρ称为分辨系数,用来消减最大值过大而使关系系数失真的影响,目的在于使关联系数之间的差异,ρ∈(0,1),在文中取ρ=0.5,若关联度大于0.6,则表明二者关联性较为显著。按照公式(5)可以得出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的关联度分别是0.987 7、0.955 9、0.738 0、0.901 2。

2.1.5 结果分析 依据以上分析数据可得出:一是农林牧渔业与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关联度均超过0.6,即湖北省农林牧业的发展状况与农民纯收入联系紧密。二是根据计算数值排序显示:其关联度排序依次是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说明在湖北省种植业与农民纯收入联系最为密切,这与湖北省作为种植业大省的现实是相符合的,因为从宏观状况了解,农民种植业收入占据农民纯收入的主要部分,其次分别是林业和渔业,其中林业与渔业的相差程度不大,牧业与农民人均纯收入关联度最小。

2.2 单位根检验

采用eviews8.0软件,运用ADF检验法针对确定各变量的平稳性进行单位根检验,为了减轻数据的波动幅度以及避免异方差,对湖北省农民人均纯收入无量纲化之后取对数,用序列A表示,序列B1、B2、B3、B4分别为农林牧渔业产值经过无量纲化处理之后取对数的序列,取对数的目的是避免异方差的存在,下文所涉及数据处理方式均与单位根检验相同。

单位根的检验是为避免出现伪回归问题。平稳性检验的结果如表1,原时间序列的ADF显示,各变量的t统计量大于临界值,说明原序列是非平稳,对其一阶差分序列进行单位根检验,得到的t统计量是小于5%的临界值,这表明在95%的置信水平之下拒绝原假设,即一阶序列不存在单位根,即是平稳序列。是具备协整检验所要求的条件。

表1 变量单位根检验结果

变 量ADF统计量5%临界值Prob结 论

A0.213 697-2.957 1100.969 3非平稳

△A-3.297 518-2.957 1100.023 4平 稳

B10.178 634-2.954 0210.967 0非平稳

△B1-4.142 046-2.957 1100.002 9平 稳

B20.814 376-2.954 0210.099 28非平稳

△B2-4.737 105-2.957 1100.000 6平 稳

B3-2.372 532-2.954 0210.156 9非平稳

△B3-4.629 057-2.960 4110.000 8平 稳

B4-2.954 021-2.187 3240.214 4非平稳

△B4-3.832 490-2.950.006 4平 稳

2.3 协整检验

Johansen协整检验法是一种基于向量自回归模型的检验回归参数的方法,适用于多变量的协整检验,该理论是20世纪80年代发展起来的新的建模理论,依据经济变量的数据所显示的关系,确定模型中包含的变量间是否具有长期均衡或稳定的关系。通常一些非平稳的经济时间序列往往表现出共同的变化趋势,而这些时间序列间并不一定具有直接的关联关系,仅表明存在相同的趋势,回归分析所得出的拟合度没有任何实际意义,不能说明二者之间的经济学关系,存在虚假回归的现象,包括t检验和F检验均是无效。结果如下(表2):

表2 协整检验结果

零假设:协整向量的个数特征值迹统计量5%临界值结 论

0**0.652 76786.452 4169.818 89拒 绝

至多1个0.541 22952.604 1147.856 13拒 绝

至多2个0.471 85127.669 5629.797 07接 受

至多3个0.192 5167.241 47915.494 71接 受

至多4个0.012 3860.398 8423.841 466接 受

由Johansen协整检验结果(表3)可以得出,A、B1、B2、B3、B4之间可能存在多个协整关系。其中一个标准化的协整方程,如公式(6)下:

A=0.005+0.995 8B1+0.302 2B2+0.511 9B3

-0.3489 00B4 (6)

表3 格兰因果检验结果

零假设最优滞后期样本数F统计值概 率

B1不是A的格兰因果原因13310.217 40.003 3

A不是B1的格兰因果原因1331.066 190.310 1

B2不是A的格兰因果原因1334.830 610.035 8

A不是B2的格兰因果原因1333.763 500.061 8

B3不是A的格兰因果原因5291.051 910.418 5

A不是B3的格兰因果原因5291.313 960.302 2

B4不是A的格兰因果原因3311.488 710.242 8

B4不是A的格兰因果原因3312.360 440.096 6

从长期来看,种植业、林业、牧业与湖北省农民纯收入之间存在正向的作用关系,渔业与农民纯收入之间存在负向的作用关系。

2.4 格兰因果检验

从表3中可知,在1980~2013年的样本区间中,种植业、林业以及渔业在10%的置信度都是湖北省农民纯收入变化的Granger原因,在滞后阶数为1的情况即显著,表示种植业、林业以及渔业对农民纯收的影响作用十分明显,说明在湖北省,种植业、林业以及渔业对当地农民纯收入有着长期其稳定的影响作用,而牧业在滞后1~5期均与农民纯收入不存在Granger原因,其中牧业与农民纯收入不存在格兰因果关系,即牧业的前期变化不能有效解释农民收入的变化,格兰因果关系不是通常所理解的因果关系,强调的是统计上的时间先后顺序。湖北省无论粮食作物产量还是经济作物产量都在全国处于领先位置,种植业是大多数农民历年收入的重要来源。依托江汉平原的种植业和渔业发展十分迅速,在林业资源方面,以神龙架林区的林业发展也是具有相对优势,而湖北省牧业本来具有先天不足的特点,无论是地理环境还是气候方面都不具有比较优势,因此,牧业对农民收入的影响甚微,并不能对农民收入起到主导作用。

3 政策建议

农业结构调整逐渐成为我国农业发展的另一个增长点,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往往不是简单依靠投资的增加,而是要依托产业结构的优化和科学技术创新,实现产业结构向更高层次发展。农业结构调整是指依据现实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对农林牧渔业的内部结构和相互关系作出合理的调配。根据文章的实证部分研究结果及农业结构调整相关理论给出如下政策建议。

3.1 因地制宜促进农业多元化发展,优先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

据分析结果可以看出,农业结构调整对农民收入具有一定影响作用,应根据比较优势发挥农业结构调整对农民增收的潜力作用,比较优势的经济学意义在于用最小的机会成本来组织生产经营,实现有效率的分工和贸易,应根据湖北省区域经济环境特点,在充分尊重农户的意愿选择和决策行为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市场调节和政府引导机制,并深入调查研究,切合实际以鼓励农业生产为主导,尽量避免使用价格管制及打压市场价格的举措造成农产品增收、农业增效的双重积压,切实保障农民权益。发挥比较优势,创建新品牌和培育大型龙头企业引领农业发展,根据湖北省地理气候特点发展优势产业。依托江汉平原地理优势,在种植业方面积极推进规模化、机械化以及集约化,有效降低人工成本,扩大种植业比较优势。在确保大宗农产品能够基本满足本省口粮需求基础上,瞄准市场需求;在林业发展方面,合理开发神龙架林区各种林业资源,大力打造以森林公园和自然保护区为主题的旅游人文产业;扩大水产养殖面积,提供技术、资金等支持,发展特色养殖,为农民收入提高增加新途径;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变,实现科技化、自动化以及规模化养殖。促进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协调可持续发展,建立农产品信息发布制度,及时公布市场信息,为农户自主生产决策提供必要依据。

3.2 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为农业结构调整提供技术支撑

在市场的引导之下,通过调整生产结构满足市场需要,目前,农业产业化、规模化和集约化是大势所趋,也是走向现代农业的发展重要手段。根据湖北省的农业特点,促进农产品结构优化,通过龙头企业与农民建立长期稳定的购销关系,确保农民收益稳定,把农业机构调整方向引导到依靠市场配置农业资源上来。

农业结构调整工程具有系统性、长期性的特点,离不开政府的指导协调,政府在财政上应给予农业科研机构支持,在科技创新方面也必须充分依托科研院校资源和社会服务结构支撑,一是体现在农业产业组织模式的创新以及生产要素的配置,二是生产品种多元化以及生产品质的提高。合理安排农林牧渔业比例,既是实现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也是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多元化物质需求的要求,利用现代农业科技调整种植业结构,重视发展“精准农业”、“无土栽培农业”等,通过加快农业科技进步,以技术扩大优势品牌农业,提高农业的资源综合利用程度,加快我国农业结构调整。

3.3 提高补贴精准性与指向性,引导农业结构调整方向

面对我国长期处于城乡二元结构的现实环境,财政支农是国家有效支持农村的必要手段,也是目前农村发展的切实之需。农业结构调整措施执行方向,应从政策宣传引导转向为资金与技术支持,通过提高补贴精准性,达到提升财政支农资金使用效率目的,落实资金使用情况,保障宏观政策有效准确执行。根据湖北省农业结构状况、以及农业各产业对农民收入增长效果,进而对农林牧渔业补贴程度以及发展次序做出合理布局,重点补贴对农民收入增长影响较为明显的种植业、林业和牧业,以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和农村发展的长远目标。

参考文献:

[1] 格立芬. 可供选择的经济发展战略[M].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2.

[2] 载鲜祖德. 农民收入增长问题研究[M]. 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1.

[3] 陈锡文,杜 鹰,唐仁建,等. 论新阶段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战略性结构调整[J]. 管理世界,2000,(1):146-160.

[4] 刘丽辉,吴彩容. 农业结构调整成效及其影响因素的协整分析[J]. 经济问题,2014,(7):85-89.

[5] 林治安,赵秉强,孟庆光,等. 我国南四湖流域种植业结构变迁与农业投入产出的特色分析[J]. 作物杂志,2007,(5):7-11.

[6] 杨立勋,刘媛媛. 中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效果测度及评价[J]. 农业经济,2013,(1):12-14.

[7] 王萍萍. 农民收入与农业生产结构调整[J]. 战略与管理,2001,(1):85-94.

[8] 李国祥. 农业结构调整对农民增收的效应分析[J]. 中国农村经济,2005,(5):12-20.

[9] 李 文. 贫困地区农业结构调整对农民收入的影响——重庆五区县实证分析[J]. 农业经济问题,2005,(S1):47-51.

[10] 王 洋,王新江. 吉林省种植结构演变的驱动机制研究[J].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2005,(1):33-36.

[11] 霍丽娅. 从农民个人收入变化看农业种植业结构调整——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转龙村个案调查研究[J]. 农村经济,2006,(6):39-41.

[12] 谢正勤,钟甫宁. 农村劳动力的流动性与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源的关系研究——基于江苏农户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J]. 农业经济问题,2006,(8):28-32,79.

[13] 樊端成. 农业结构调整:人力资本制约与缓解路径[J]. 前沿,2011,(5):134-137.

[14] 穆之秀,李 鑫,李俊丽. 对河北省旅游产业的灰色关联分析及预测[J]. 价值工程,2008,(10):131-134.

[15] 赵宇飞. 河南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对其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D]. 西安:西安科技大学,2013.

[16] 刘媛媛. 中国农业结构调整效果的测度及评价[D]. 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13.

[17] 侯丽薇. 中国农业结构调整的效应研究[D]. 北京:中国农业大学,2005.

(责任编辑:肖彦资)

推荐访问:湖北省 结构调整 农民收入 影响 农业

版权所有:袖书文档网 2002-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袖书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袖书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鲁ICP备2002646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