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攀西经济区,资源高度富集,是四川省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交通条件和现代工业基础和人口布局基础相对不足的区域发展问题,用现代经济发展理念和现代经济管理知识对这样的区域发展战略思路和规划思路进行研究,在充分认识攀西经济区资源状况、现代产业发展状况和区域人口状况的提前下,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为攀西经济区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关键词:高质量发展;一干多支;五区协同;產业发展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我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构建“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区域发展新格局的重要抓手,为攀西经济区(四川省攀枝花市和凉山彝族自治州)勾画了未来农业农村发展的战略要点和政策重点。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要着力推进的一项重要任务。攀西经济区(四川省攀枝花市和凉山彝族自治州)是四川省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地理位置看,攀西经济区是四川与云南密切经济联系的纽带,对于发挥好云南向中南半岛的开放作用也非常重要。近年来,攀西经济区因地制宜,探索创新,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优势特色产业,生成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农业农村保持了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当前,在大力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攀西经济区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机制体制方面还面临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为了贯彻省委“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发展战略,推动四川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解决攀西经济区资源能源合理利用节约利用高效利用的时代课题,课题组对攀西经济区发展状况和对策进行系统的调查研究,在充分认识攀西经济区资源状况、现代产业发展状况和区域人口状况的提前下,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为攀西经济区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一、发展现状
第一,农业供给质量和效益逐步提高。一是,优势产业布局不断优化。凉山州实现烟叶种植94.95万亩、收购烟叶261万担,蔬菜115万亩,冬春和夏秋蔬菜分别新增2万亩、5万亩,新建大棚蔬菜1万亩,新增水果5.34万亩,新建核桃基地360万亩、华山松45万亩、青(红)花椒50万亩、油橄榄5万亩。猪、牛、羊、禽出栏分别达到467.78万头、32.18万头、313.62万只、1783.15万只,肉、蛋、奶产量分别达到46.35万吨、2.8万吨、4.94万吨。水产养殖面积达到2万公顷、产量达3万吨。二是,优势产业发展水平逐步提升。建设30个粮油绿色高产高效创建万亩示范区,稳定水稻面积,优化玉米结构,调减小麦生产,扩大马铃薯生产,种植马铃薯238万亩、鲜薯总产375万吨,贫困县适宜种植覆盖率达到80%以上。发展国标三级以上优质稻60万亩,其中二级优质稻30万亩,确保全年粮食总产量稳定在217万吨。三是,“三产”融合促进优势产业集聚发展效果显著。加快实施乡村旅游精品工程,争创省级乡村旅游强县1个、特色乡(镇)2个、精品村寨3个,培育星级农家乐(乡村酒店)20个和休闲农庄、养生山庄、花果人家、生态渔庄、民族风苑等乡村旅游特色业态经营点17个,精品特色业态经营点8个,培育休闲农业专业村3个,打造全国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136个。深入研发康养产品,打造森林康养地域品牌,逐步形成了环冕宁灵山寺、邛海泸山、普格螺髻山、昭觉谷克德湿地、木里洛克900里的森林康养集聚区,户均收入突破10万元。
第二,农牧资源保护和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改革不断强化。一是,农牧资源环境保护建设力度逐步加大。完成营造林120万亩、重点区域绿化30万亩、人工种草400万亩,草原综合植被覆盖度达到85.4%。二是,优质畜种和渔业资源保护力度不断加大。加强良繁科研育种和州内马铃薯、杂交玉米、荞麦等制种基地建设,建成国家级、省级种子基地3个,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91%以上,不发生重大种子质量事故。开展畜种改良工程,积极推广现代养殖技术,加强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集约化发展牦牛、藏猪、藏鸡、藏羊、中蜂等特色畜禽产业。三是,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力度逐步加大。累计登记认证“三品一标”农产品180个,无公害农产品产地整体认定达17个县,生产基地面积达115万亩,“圣洁甘孜”生态特色农产品走进一路一带。
第三,农业生产经营服务体制改革逐步推进。一是,基层技术服务创新深入推进。培训新型职业农民1200人次,开展农民实用技术培训30万人次。编制完成全省首个市(州)级中藏医药产业规划,种植中藏药材5.6万亩,生产制剂193吨。二是,农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稳步推进。引导支持各主体积极开设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专销店、网店、微店,农产品网络交易额在2亿元以上,农产品总体保持价稳畅销态势,提升服务能力。三是,金融支持力度不断加大。通过企业贷款贴息、财政金融互动奖补,设立中小微企业贷款风险补贴资金等方式,进一步缓解“融资难、融资贵”难题。还启动新建改建特色农业产业基地59万亩,启动了20个标准化养殖小区、25个集体牧场建设。中国人民银行凉山州中心支行出台了《关于完善金融精准扶贫支持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建立完善财政金融互动机制,大力推广“政银企保护”互动模式,强化金融支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第四,农业农村的发展活力不断释放。一是,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基本完成。全面推进农村产权“多权同确”,深入推进经济林木(果)林权抵押贷款改革试点,启动西昌、德昌2个县市非国有公益林地政府赎买试点,承包土地确权登记基本完成,农村土地流转5.7万亩。二是,农牧新型经营主体培育持续加强。当前,新增重点农业龙头企业4家、家庭农场260个、农民合作社200个。不断发展和丰富“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产业大户+贫困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累计引进培育涉农企业142户、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6796个、建成特色农林产业基地167万亩、登记认证“三品一标”农特产品175个,首次实现蔬菜供港直销。三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明显。建成通乡油路1464.7公里,实现100%的乡镇通油路,通村通畅路3500公里,完成新增480个建制村、500个退出贫困村、188个极度贫困硬化路建设。
二、存在的问题和困境
第一,自然地理条件约束依然严峻。小区域气候明显,耕地碎片化严重且分布零散,土壤肥力不均衡、质量参差不齐、土壤修复难度大,有效灌溉面积不足,现有耕地中,中低产地占73%以上,有效灌溉面积仅占耕地面积的36%。大部分耕地都具有水土流失易发多发,耕地地力等级基本在六级以下,农作物难以形成规模性经营的普遍性特征。另外,在牧区资源承载能力已经达到上限,大部分地方草原草场“超载过牧”情况时有发生,一些地方的草原草场退化、沙化问题还没有得到有效遏制,人、草、畜之间的矛盾没有从根本上化解,草原草场生态保护建设任重道远。
第二,基础设施滞后仍然是制约因素。调研发现,道路、水和电灯基础设施建设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在较长一段时间内难实现根本性的改变,具体表现为:一是,道路的通组入户总里程不高,比重还需要进一步提高,覆盖范围还需要进一步扩大。二是,道路通组入户的等级较低,大部分道路等级多在四级以下,而且道路狭窄、弯道多、错车道严重不足,已经建成的机耕便民道路技术等级不高,道路承载能力远远不足以满足现实的需要。三是,自然灾害频发,防灾减灾等基础设施严重缺乏,农业“靠天吃饭”的传统生产方式还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加强农牧区基础设施建设,改变传统粗放的农业牧业生产方式和经营方式的任务十分紧迫而繁重。
第三,产业结构调整难度大。由于受自然条件的影响和传统思想观念、宗教信仰等因素的制约,在高山、高半山、河谷以及边远牧区在产业结构调整中普遍面临着“找不到”“吃不准”产业发展的方向和路径,尤其是在培育民族地区特色产业、支柱产业上严重缺乏有效的手段和切实可行的方式方法。深受自然地理条件和人民传统思想观念以及人的本身素质的双重因素制约;而河谷地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则主要受人自身素质因素的制约。介于此,在相对较为宽广的河谷地带,民族地区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在空间布局、品牌战略、品质结构等方面还不够优化,原有产业和品牌还需要进一步做大做强,新品种新技术试驗示范推广和更新换代的进程缓慢,后备特色产业储备严重不足。在产品结构调整上,大部分地区存在着“盲从跟风”,过度追求“一村一品”执行的一致性,没有因地制宜,一些优势产业在不适宜其生产的地区进行大规模的发展,良莠混杂、有效资源浪费严重。
第四,发展要素保障滞后。产业链条短小,产品附加值利用不充分。调研发现,西昌市西乡乡凤凰村的万亩葡萄园依然采取当地农民收取中间商服务费来进行销售,葡萄价格很容易被中间商进行人为压低,缺乏有效的产品营销平台和销售渠道,个体农户的利益受损。在这种情况下,产品生产经营分散有余、集中不足,产销加链条“断线”情况易发多发,虽然有丰富的农产品资源,但没有形成产地型农产品交易中心、集散中心、价格形成中心,只能是单纯的农牧产品供应基地,更难以获得经济效益,不能有力促进民族地区农牧产品外销、农牧民增产增收。另外,休闲农业设施配套不完善,经营模式单一,与文化旅游业等第三产业的融合不足,带动优势产业转化升级还不显著。电子商务基础薄弱,向城郊、乡村落地困难,产品集散处理、冷链物流、专业配送、服务营销等新业态发展缓慢,产品增值链短小,难以形成气候。
第五,资金投入和科技人才总量不足。调研发现,资金和人才问题是长期制约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科技人才总量不足与大部分农牧民思想观念、交通信息闭塞、平均受教育水平不高有着密切的影响,很多人还停留在原始的、靠天吃饭的水平、传统反对杀生观念和财富观念影响,对新科技养殖技术的接受能力较差,不能按照科学方法对农牧业生产进行科学有效管理;受农牧业发展基础薄弱影响,科技人才断层现象十分明显,农牧业科技推广体系建设不健全,乡镇一级的技术人员较少,大部分科技人员还承担着其他工作,科技人才培养激励措施有待进一步完善,极大影响了科技人员在农牧业产业发展、科技服务和宣传引导等方面的作用发挥。另外,农牧产品包装销售人才严重缺乏,特色农牧产品利用错季优势,走市场“填缺补位”之路,主要以规模扩张占领市场,重点仍然停留在扩大初级销售端口,在农牧产品品牌包装上重视不够、创新不足。调研发现,大部分鲜销农牧产品没有经过商品化处理和品牌包装,产品有品质缺包装、产品区别度不明显、“小农户与大市场”特征非常明显。还有一些农牧产品虽然有包装,但包装设计不精美、制作粗糙,不适应市场需要,优质没有实现有价,产品增值空间严重缩水。调研还发现,民族地区特色农牧产品进大型超市难,品牌整合联动不够,区域性公共品牌应用不广泛,与小品牌融合度不高,“农超对接”还处于低水平运行。这与各经营主体、经营人才缺乏、品牌经营意识不强、品牌小而多,品牌经营效果不突出关系密切。
三、对策建议
第一,建立政府投入为主导的多元投入机制。一是,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力度。要加强集中产品加工、农机作业、预冷贮藏等配套服务设施建设,扩大对农业物联网、大数据等信息化设施建设的投资。二是,要建立优势特色产业发展专项资金。要着力优化金融服务,重点帮扶困难企业“爬坡过坎”走出困境,重点支持标准化、基地建设、品种改良、精深加工、品牌打造、产品研发等项目,特别是要对每一个县市每年给予1000万元资金支持新型主体培育,带动特色优势产业发展。三是,扩宽政策性农业保险范围。要开发保险品种,提高财政补贴额度,重点支持早市蔬菜、特色水果、中药材等特色产业。
第二,建立和完善农牧产业发展技术创新、质量追溯、物流、营销体系。一是,加强农牧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要大力实施科技创新引领行动,重点组织实施优质农牧品种的培育和引进、优质优势特色农牧产业瓶颈技术创新、农业机械化和信息化创新、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和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工程,不断整合民族地区内外资源,建立和完善产业发展技术创新联盟和平台,加大农牧业产品生产和加工新技术和新品种的引进试点示范推广力度。二是,加快质量追溯体系建设。要重点围绕加快建立民族地区牦牛肉、菌类、水果蔬菜等特色农产品的行业标准和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集中力量推进特色农牧产品生产标准化、服务标准化、数据标准化等基础建设工程,尽快打造公开透明、可追溯、品质优良的原产地商品,赢得市场的认可和消费者的信赖。三是,加快物流配送体系建设。进一步推进现代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具有条件的物流节点、工业园区和商贸中心加快建设物流信息平台和电子商务物流服务平台,积极吸引大型物流企业入驻,引导物流快递企业在乡村设立服务站点;加强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建设农产品冷链物流配送中心和畜产品冷链物流配送中心;重点完善农副产品进入大城市和进入大型超市的流通渠道,加快构建“链接城乡、渠道畅通、平急共用、融合发展”的现代流通体系,实现商家、农牧民和消费者共赢。
第三,建立健全和优化科技人才培养评价激励机制和服务保障体系。一是,加快推农技人才体制机制顶层设计。组织人事部门要从总体要求、管理体制、培养、评价、流动、激励、引才用才、保障机制等方面明确具体措施,健全考核机制,完善考核办法,用好考核结果,充分发挥考核的刚性约束作用,确保人才工作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二是,创新人才评价机制。要重点突出能力业绩导向,优化岗位责任考核,科学设定工作内容、服务对象、量化工作指标和任务要求;加快推进农技系列职称制度改革,下放事业单位职称评审权限,适度增加职称职数,完善职称评聘、职务晋升、工资倾斜等支持政策,畅通农技人才职业成长通道,进一步调动基层特别是边远艰苦地区农技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三是,不断加大人才激励力度。要探索股权和分红激励等方式的积极作用,明确农技人才科技成果以股权形式给予科技人员的个人奖励,依法享有个人所得税优惠。深入实施“三区”科技人才专项行动,用好用活激励科技人才创新创业政策,让广大农牧科技人才更好地服务于经济发展。
基金项目:
中共四川省委省直机关党校2019年一般调研项目:“攀西经济区高质量发展的调研及对策研究”(项目编号:SCJD2019DY02)
作者简介:
傅铭,中共四川省委省直机关党校副教授,研究方向:哲学和经济学。四川 成都 610017。郝儒杰,中共四川省委省直机关党校讲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四川 成都 610017。张元黎,中共甘孜州委党校讲师,研究方向:公共管理。汤红蒂,中共甘孜州委党校高级讲师,科研科长,研究方向:经济管理。四川 康定 626000。
(作者单位:中共四川省委省直机关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