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辽宁现代农业示范区发展探讨

辽宁现代农业示范区发展探讨

发布时间:2022-11-03 15:50:02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通过研究盘山、庄河、辽中、台安和海城5个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情况,总结示范区建设的主要做法,探讨建设发展中遇到的主要问题,提出下一步解决对策,以更好地发挥以奖代补资金的撬动引领作用,服务辽宁现代农业发展。

关键词: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区;成效;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3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61(2018)04-0077-03

设立现代农业示范区,主要是为了探索现代农业发展的道路,通过政策扶持、创新机制、集聚要素、集中力量,打造一批现代农业发展的先行区。多年来,辽宁省围绕水稻、玉米、设施蔬菜、水产养殖、畜牧养殖等优势产业建设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成为全省现代农業生产的样板区、农业科技成果和现代农业装备应用的展示区,带动全省现代农业发展整体上水平、上规模、上档次。

1 辽宁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情况

1.1 示范区农业产业布局合理

盘山县大力推广“稻田、河蟹、泥鳅鱼规模化生态养殖”新模式,发展设施蔬菜标准园,建设蔬菜工厂化育苗中心;庄河市调减玉米种植面积,发展蓝莓、草莓、番茄、矮化苹果等产业;辽中区实施旱改水,发展花卉、中草药、花生及设施蔬菜等产业;台安县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林果、设施蔬菜、花卉、食用菌等产业;海城市发挥财政资金撬动作用,建设10个标准化设施蔬菜园、10个南果梨标准园和10个标准化畜禽养殖园。

1.2 示范区农产品加工业稳中有升

到2017年底,5个示范区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增幅达4.00%,农产品质量安全抽检合格率达99.50%以上,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9家,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86家,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45家。

1.3 现代农业集成技术有效推广

5个示范区共引进推广各类新技术69项、新品种73个,加速了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了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71.00%,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长2.60%,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65.00%以上,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7.06%。

1.4 农业农村改革进展顺利

5个示范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面积占耕地面积比重达32.80%,专业化统防统治面积达26.17万hm2;农业组织化程度进一步提高,农民专业合作社入社农户比重为45.00%;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

15 796元,本级财政支农投入增长2.02%。

1.5 示范区农业绿色行动开始起步

5个示范区共培育和打造名牌农产品数量66个,其中省级以上名牌农产品品牌35个;培育农家乐、休闲农庄等旅游项目约64个;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比重达41.95%;生猪规模化养殖比重达54.20%,水产标准化健康养殖比重达38.54%;秸秆综合利用率达85.00%,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75.00%,农膜回收率达到80.00%;化肥农业实现零增长,设施农业、林果产业农药化肥实现负增长。

2 示范区建设主要措施

2.1 以加快改革建设为契机,打造突破点

农村土地确权全面展开,农用地确权完成比重达44.50%。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各示范区重点加大土地流转等产权改革力度,组建土地流转服务中心等新机构,拓展新职能。海城市被农业部确定为全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规范流转10个试点县之一。构建多元化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各类新型规模生产主体44家。农村金融改革取得新突破,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及地上(地下)附属设施抵(质)押贷款业务,林权、水域滩涂使用权和“四荒”使用权融资业务,共设计涉农金融产品14个。

2.2 以建立体制机制为支持,寻找立足点

创新管理新机制,海城市成立农业和农村经济规划委员会(简称农规会),强化项目平台建设,加速现代农业示范建设步伐。改革松散型管理机制,盘山县、绥中县、台安县成立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领导小组,组织、指导和协调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工作。创新生产经营机制,庄河市加大专业化生产专业村扶持力度,培育新的专业合作组织,使标准化生产产品商品率达90.00%以上。创新金融服务平台,各示范区多次沟通协商与国家开发银行辽宁省分行合作。

2.3 以农产品服务体系建设为推动,打造支撑点

建立1+X社会化服务体系,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多种服务。加大农资市场监管力度,累计出动农业行政执法人员3 000多人次,查处农资案件357起。继续加大抽检频率,特别是节日期间安排专项监测。与相关部门加强沟通,结合各乡镇区产业布局、产品结构及病虫害发生情况,合理安排落实防治任务。

2.4 以农村全产业链融合为引领,打造切入点

重点推进果树、设施蔬菜、畜禽等产业,在种养加、休闲采摘等环节开展一二三产业融合试点示范。探索家庭农场主导型、合作社主导型、龙头企业主导型、“互联网+”等融合发展新模式,创新“股份公司(合作社)+农户”“龙头企业+股份公司(合作社)+农户”等利益联结新机制。探索农林结合、农牧结合、农水结合3个区域循环生态农业发展模式,为示范区绿色农业发展提供推广模式。

2.5 以推进农业品牌行动为手段,寻找增长点

在推进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开展“三证一标”认定工作,着力实施农业品牌战略。辽中县16.67万hm2农产品生产基地被认定为出口示范基地,荣获国家质检总局颁发的“国家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称号,成为东北唯一一家获此殊荣的地区。围绕“辽中鲫鱼”“辽中寒富苹果”“辽中玫瑰”“辽中大米”“辽中葡萄”5个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及“辽中白酒”“辽中蔬菜”“辽中肉牛”“辽中淡水鱼”等多个地方特色农产品,开展品牌化建设,加强媒体宣传、农业会展、名优特农产品推介会等多形式推介,提升农业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庄河市把发展有机、绿色、无公害食品作为发展绿色经济和农民增收的着力点来抓,打造“蓝莓之乡”“草莓之乡”“大骨鸡之乡”“苹果之乡”“东方蚬库”,创建食用菌标准化生产和蔬菜无公害生产示范县、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借此逐步完善构建示范区服务体系。

3 示范区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农业基础设施标准尚需加强

示范区部分玉米生产依赖雨养条件,农业基础设施滞后,农田水利设施覆盖面积不足。部分农业基础设施老化、失修现象严重,排灌能力下降,历史欠账较多,抗御灾害能力偏低。

3.2 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尚需完善

农户分散经营占半,农产品加工能力偏低,农产品高附加值产业链条短,新产品研发、生产相对滞后,加工、物流环节发展不平衡。農业新兴产业发展较慢,农村社会事业依然脆弱,公共保障体系尚不健全。

3.3 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总产值比重亟待提高

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上升幅度慢。受整个经济形势及市场供给等因素影响,农业企业与农户订单增量减少,企业融资难问题依然突出。

3.4 新型职业农民供给不足

农村劳动力资源匮乏和素质不高问题突出,农业产业市场化、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和品牌化程度与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相匹配的农业属性不强;一家一户的种植模式与规模化生产的矛盾依然存在。

3.5 农产品加工区带动效应需提高

示范区农产品加工区订单农业发展极不稳定,订单农业合同兑现率较低;较大规模和中等规模集聚区偏少,农产品品种多而不优,精深加工产品少,加工转化和增值率低,农产品加工技术标准与国际接轨尚不紧密。

3.6 农业示范区对外开放力度不够

示范区“一带五基地”对外开放思路不明确,缺少农产品对外贸易平台。与农业科研院所交流合作不紧密,农产品出口创汇水平需进一步提升。

3.7 粮食总产年均增幅普遍下降

示范区受严重干旱、农业生产方式转变、种植结构调整等因素影响,导致粮食生产功能区作物产量增幅严重下降,示范区监测评价结果受到相应影响。

4 示范区发展建议

4.1 成立示范区建设产业发展集团,引领产业发展

集团牵头负责产业规划、技术指导和市场销售。推进城乡统筹发展,通过农业企业的产业优势整合涉农资源要素,推动城市资源和要素向农村地区合理流动、有序配置,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升级。引入现代农业科学化、商品化、集约化和产业化理念,创新农业经营体制、组织制度和社会化服务体系。

4.2 发展示范区“互联网+现代农业”,搞活线上线下交易

发展数据农业、精准农业、智慧农业,全方位盘活农村闲置资产。推进示范区智慧农业创新示范园建设,引进“智慧旅游”“网上融资”等互联网创业项目,建设“智慧农业”项目和“农产品特产馆”等传承项目。

4.3 加大政策支持,完善公共保障服务体系

研究制定财政金融扶持政策,加快发展农村新型金融组织。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农产品质量监管体系和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率先把示范区建成农业现代化先导区、新农村建设成果展示区和“四化”同步发展试验区。

4.4 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推进新兴产业发展

引导示范区龙头企业向优势产区集中,形成相互配套、功能互补、联系紧密的企业集群;推进农业生产经营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建设与龙头企业有效对接的生产基地;培育产品竞争力强、市场占有率高、影响范围广的知名品牌;加强全产业链建设,强化龙头企业社会责任,提升辐射带动能力和区域经济发展实力。

4.5 实施品牌提升行动,把品牌树起来

开展示范区农业品牌提升行动,强化品牌质量管控,建立品牌目录制度。积极支持品牌建设,建立健全激励保护机制,严厉打击假冒行为,鼓励媒体为优质品牌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环境,着力搞好品牌营销活动。

4.6 强化现代要素集成运用,让产业强起来

强化现代科技装备支撑,推进农业智能装备示范运用,推进科研成果转化,提高设施农业发展水平,推动设施装备升级、技术集成创新、优良品种推广,促进农业优质高效。

4.7 加强行政执法监管,把农产品安全管起来

加快推动法律法规制修订,严格投入品使用监管。建立农业生产信用档案,深化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建立举报奖励制度,畅通投诉渠道,加强行业监督自律。

参考文献

[1] 朱绪荣,李靖,付海英.现代农业示范区总体规划理论与实践[J].农业工程学报,2013(6):223-231.

[2] 张媛,郑红维,赵邦宏,等.河北省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3):461-465.

[3] 梁耀明.农业经营方式转型: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发展的对策[J].科学与管理,2017(3):11-16.

[4] 李洁.关于辽宁省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的调查和思考[J].农技服务,2016(16):131-132.

推荐访问:示范区 辽宁 现代农业 探讨 发展

版权所有:袖书文档网 2002-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袖书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袖书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鲁ICP备2002646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