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人类文明赋予了现代教育“生命高于一切”的丰富内涵。对于一个人的成长与发展,生命质量低下,社会贡献微小,则一切都是空话;平安健康不存,生活幸福有虞,生命的意义又在哪里呢?所以,未成年人的生命教育就是要解决孩子们如何善待生命、感悟幸福,怎样在更安全、健康的环境里更好地获得身、心、灵全面发展的问题,是关爱未成年人幼小生命安全健康成长的重中之重,是我国教育所要共同关注和解决的重要问题。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首次明确了重视开展“安全教育、生命教育”的紧迫任务。《吉林省“十二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也明确提出了要“切实加强生命与安全教育,提高师生对生命的认识和安全防范意识。”2011年2月吉林省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强调政府要全力办好的“全省十大民生实事”之首件大事,即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及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校、幼儿园安全保卫设施建设。近期,国家有关部委对我国青少年生命教育与校园安全保护工作,对如何建设好让孩子们在学校快乐学习、全面发展的安全与健康环境,陆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可以预见,在这样一个全社会共同关注并倾力建设未成年人生命关怀与安全保障设施的良好氛围里,学校乃至全社会应该负担起怎样的教育责任、怎样科学有效地尽好这些责任,怎样把学校建设成世界上最安全、最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地方,已经成为当前教育科研和学校实践的重中之重。这是新时代教育使命的急切呼唤,是办让人民满意教育的根本要求,也是全社会赋予我们教育工作者的殷切重托。
未成年人生命与安全教育工作的科学开展,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近10年来,全国各地纷纷开展了相关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积极探索,吉林省中小幼的生命与安全教育研究,侧重在以安全教育为主线的生命教育上,独树一帜,也取得了长足的进展。我们认为生命与安全教育之有效开展,首先要确立系统、合理、符合发展实际的科学构想,建立起有效完善的科研和教学体系,形成规范、可行的社会教育机制,以达到创新进取的教育目的。
基于此,我们提出了“吉林省未成年人生命与安全教育系统工程建设”的科学构想,描画出了吉林省未来“生命与安全教育”的发展蓝图。
一、结合课程建设,深化生命与安全教育科学研究
1. 开展主导课题研究,全面提升成果质量和应用实效。“十一五”期间,吉林省教育科学院就成立了专门的院级研究机构,也是我国第一个省级“生命与安全教育研究中心”。目前,我省中小学“生命与安全教育”的科研基地校已近360所,科学形成了作为“十二五”吉林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研究体系的合理布局。“吉林省教育科学院生命与安全教育研究中心”的主要任务,就是组织、引领吉林省各市县区教科所、中小学(幼)的科研骨干与广大教师,从相关课程建设与课堂教学入手,加快研究学校从生理、心理和伦理等多方面,对学生进行系统、科学的生命与安全教育,引导学生懂得如何善待生命与护卫生命,帮助学生在相对安全的成长环境中完善人格、健康成长,为强化学校安全设施建设与安全教育管理、营造出安全的校园教育环境探索新路。同时,注重为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提供政策、决策参考和科学依据,努力发挥教育科研的积极作用,最终形成具有鲜明吉林特色的科学研究系统,总结提升出切实有效的优秀成果与先进经验。
2. 确立吉林省十二五生命与安全教育研究的总体目标与指导原则。
初级目标:分类别确立我省实验研究区域和实验学校教育基地;提升社会各界对生命与安全教育的关注和重视。
中级目标:建立适合省情、相对完善的课程体系;探索教材编写运用、教师培训的科学内容、方法和途径。
高级目标:为教育行政部门提供的有关政策规划、决策参考和建议得到有效应用,形成学校、家庭、社会各界相得益彰的生命与安全教育结构体系;未成年人生命与安全知识和技能普遍增长,其健康成长因此广泛受益。
最终目的:带动全省中小学(幼)生命与安全教育教学的有效开展;推动全社会积极协作,全面提升青少年生命品质与健康素质。
指导原则:抓实研究过程、注重特色培植、探索课程建设、发掘教学资源、提高教师素质、开展实践活动、结合社会力量、打造区域品牌。
3. 开展好全省360所中小学(幼)课题研究实验基地的建设。“十二五”期间,我省将按系列、分梯次构建起更为完善的研究体系,建立全省中小学(幼)生命与安全教育基地实验校360所,以此为实验研究基地,带动区域性优秀科研成果的深化研究、推广普及和有效应用,让生命与安全教育成为我省教育科研的特色与亮点,多出成果、多出优秀典型,惠及全省基础教育,大踏步走在全国生命与安全教育研究和实践的最前列。
4.树立吉林省教育典范,推广区域先进教育经验。
(1)2012年5月,全面推出长春市朝阳区全国生命教育典型范式:全面综合发展典型范式,“用科学的生命教育塑造学生的精神世界”。
(2)2012年8月,全面推广白山市长白县马鹿沟乡吉林省生命教育典型范式:农村乡镇学校典型范式,“让教育关爱每一个生命”。
(3)2013年将陆续推出全省首批5个、第二批7个省级生命教育典型特色区域,确立30个优秀示范校。
二、推动吉林省统一开设“生命与安全”课程,出版专项教材
1. 吉林省中小学“生命与安全”课程的设置,大势所趋,迫在眉睫。目前,全国许多省市已经全面开展了生命教育课程,取得了丰硕的教育成果。上海、江苏、辽宁、黑龙江、云南、重庆、长春等省市的中小学,都已开展多年并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教育教学体系。现在吉林省中小学范围内还没有相关统一课程的设置,尚未形成系统有序的教育教学体系,在课程建设、教材完善、教育实践、教学探索等方面,均已相对落后于许多省市在生命与安全教育领域里迅疾前进的脚步,吉林省学校里的多数未成年人,也没有普遍获得“生命与安全”专项课程的系统教育。
2. 吉林省中小学已经具备了开设“生命与安全教育”课程的基础。经过五年多的艰苦努力,我省目前的生命与安全教育研究以及实践探索已经走在全国的前列,全国其它省市的经验积累,我省实验基地学校的教育探索,都为在吉林省开设科学、系统的生命与安全教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为我们践行国家教育规划,开设全省专项课程、编写统一教材、深化科学研究、推广科研成果、开展教育培训、组织有益实践活动、完善社会教育体系等等,提供了较为有利的科学积奠。面对社会环境和教育现状中的巨大隐忧,迫切需要我省的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尽快制定切实可行的必要措施,系统开设生命与安全教育课程,以尽到我们创平安校园、育健康学子、办人民满意教育的重大责任,跟上新时期教育发展的时代步伐。
3. 全面开展“生命与安全”统一课程教学实验,2013年全省开设统一课程。目前,我省只有长春地区的中小学校开设了尚待完善的生命教育课程,其它地区均未统一规划与开设,整体教学实施上多为一片空白。我们将在2012年9月新学期开始,选择吉林省中小幼生命与安全教育部分实验基地校,开展中小学“生命与安全教育”课程教学实验,并力促于2013年9月全省统一开课(或区域性开设),编入正式教学序列,每学年16节(双周一节),每学期8节,使用全省统编教材,列入学校教学考核项目。
4. 统一教材与科普读物的编写、出版。历经“生命与安全教育研究中心”组织的几十位专家和一线优秀教师们近2年的努力,首套吉林省生命与安全教育的统一教材包括教师指导用书(修订版),2012年8月已经由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其它系列科普读物也将于近期陆续出版:
(1)全省统编《生命教育》实验教材(2012年8月出版(试行版),2013年6月修订再版(推广版)。
(2)编绘出版学校班级用“生命与安全教育”系列挂图。
(3)编写出版“生命与安全教育”系列科普读本。
教材、挂图、科普读物,都将学习借鉴相对国际化的中小学“生命与安全教育”先进理念及实践经验,参照国内外优秀读教材和出版物精华,以安全教育为主线,以中小学生的“自然生命与人文生命”、“平安健康快乐成长”等为主要学习内容,以中小学生乐于接受的灵动形式,进行“珍爱生命,安全成长”之科学常识与实际技能方面的教育培养,编辑出版切合我省中小学校实际的课内外科普读物,造福吉林一方,树立我省品牌,走出吉林,创建特色,让所有中小学生都能由此而终生受益。
三、分批开展教育培训,提高生命与安全教育的管理和教学实效
1. 分类集中培训。
“生命与安全教育”管理培训【校长班】
“生命与安全教育”教学培训【教师班】
“珍爱生命,呵护健康”家长培训【家长班】
2. 会议、研讨、进修、考察。以省内外考察学习及现场会等形式,结合课题培训,分阶段进行学校生命与安全教育经验研讨和成果交流,发现、总结、树立和推广典型。
3. 电视与网络专项学习。通过电视、网络等信息媒介,获得生命与安全教育系统知识,增长相关信息源,扩大学生、教师和家长生命与安全教育的咨询渠道。
四、构建生命与安全教育信息宣传平台,大力开展全方位的科学普及与社会实践活动
1. 建立科学完善的生命与安全教育网络学习交流空间——“生命与安全教育网”。目前,全国首个省级专业化的“生命与安全教育网”,已由我中心开设启用并独立系统维护。其主要任务为:宣传政策法规、推广学术成果、交流先进经验、沟通研究信息、传播教育智慧、普及科学常识。网站将链接国内最权威的基础教育网站、生命与安全教育专业网站,为我省的教育科研人员和中小学师生提供系统科学的网络学习与交流平台。
2. 开辟具有吉林生命与安全教育品牌特征的推广途径——图书、期刊的编创出版。近期,由吉林省教育科学院生命与安全教育研究中心、基础教育期刊出版中心,联合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共同组建的吉林省“青少年生命与安全教育读物编创出版中心”即将成立,我们将组织国内最优秀的生命与安全教育研究专家、学者和省内一线教学名师,有计划开展系列教材、教学读物、图绘、课件、音像等教育科研成果的研究开发、策划编写、出版推广。同时,为加快我们实验课题的深化研究及其优秀成果的出版发表,扩大积极影响,由吉林省教育厅主管、吉林省教育科学院主办的几大教育名刊(国内外公开出版发行),均将计划出固定版面,开设“生命与安全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专栏,为实验学校阶段性优秀科研成果的及时交流推广,提供最佳、最便捷的学术出版媒介。
3. 全方位积极开展全省中小幼学生“珍爱生命,安全成长”科学普及社会实践活动。
(1)注重实效,狠抓各主要项目安全演练。自2011年9月始,结合生命与安全教育教学内容,对安全演练做出详细计划,按季节、分类别在校园内外、多形式、持续性地进行实地安全演练。以学校为单位,每学期至少一次;以班级为单位,每学期至少两次。要在所有中小学开展专项实用性安全防护与自救实地演练,把认识与保护生命同安全教育知识学习及其具体实践有机结合起来。
(2)多渠道并行,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普活动。2012~2013年开始,陆续在全省开展“生命与安全教育60天”科学知识普及活动,(校、县、市、省选拔赛,每年一届);第四届中小学生优秀短作品创作评选(生命与安全教育专题,隔年一届);学校“生命与安全教育活动”大赛(学科融合、专业提高、校园活动、社会实践)等等。
总之,要让师生们的思想和行动都活跃起来,提供多种渠道,让“生命与安全教育”的科学知识与保护技能,充溢广大师生的生命空间。
五、协同全社会积极开展生命与安全教育实践活动
赢得政府、家庭、医院、社区、媒体等社会机构的广泛认可与支持辅助,填充其对未成年人生命与安全教育的指导空白。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离不开人民的大力支持。关爱未成年人珍爱生命与安全成长,尤其要动员全社会的力量,有效探索和推进政府、家庭、社会各界与学校共同关注和扶持“生命与安全教育”,并给予全方位配合。开设家长学校专题培训;社会相关部门联动协作,联合公共安全、交通、防火、防洪、防御地震、卫生防疫、医疗体育保健、心理健康诊询等机构,开展巡回讲座、公开课堂、课外演练等公益性活动。
1. 首先要取得各级政府有关机构和部门的支持和推动。我国云南、上海、辽宁、黑龙江等20余省市生命教育之开展,均由该省市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组织制定行政措施、设立系统课程、编写统编教材、培训专任教师,同时有效开展社会和家庭的安全知识普及活动,将中小学生命与安全教育作为一项重要的行政工作来推动,而非仅限于学术上的“课题研究和学术研讨”。世界上生命教育开展先进国家和地区,美国、日本、台湾等,其首要经验就是政府重视,措施得力。
目前,在国内较大范围里生命教育的积极影响正在逐渐扩大的环境中,吉林省的专项课程教学还没有确立,相关教育发展仍有比较严重的缺失和诸多误区,推动政府对生命与安全教育工作的重视,制定相关有效措施,实乃当务之急。
2. 要赢得家庭、公共安全、医院、社区、媒体、企业等爱心社会机构的广泛认可与大力支持。
(1)组建社会科普团体并开展科普工作:
文化传播、报刊出版、网络阅读、家长培训。
(2)开展科学普及社会公益活动:
科普阅读、网络学习、实践活动、知识竞赛等等。
(3)建立社会综合评价宣传平台:
公益评选,典型宣传、表彰优秀等等。
(4)取得学生家长的充分理解和积极配合。
综上所述,“十二五”期间,以建立、完善、推广我省未成年人“以安全教育为主线的生命教育”体系,是一项内涵丰富、结构严谨的系统工程建设,必将为引导我省青少年学生掌握真爱和保护生命的知识与技能,理解青春期生理、心理成长的科学规律,正确认识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生命价值观带来丰厚成果,为探索未成年人教育中具有我省鲜明特色的“生命与安全教育”的发展之路起到重要作用,让更多的青少年充分享受到生命与安全教育的温暖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