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文章介绍了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LEC)在油田修井作业中的应用,结合油田修井作业各工序中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应用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LEC)确定了危险级别,找出油田修井作业中易发生的生产安全事故以及危险有害因素,并提出了安全对策措施和管理手段,为油田企业修井作业安全生产技术支持和本质安全化工作提供借鉴。
关键词:LEC法;修井作业;危险辨识;风险控制
中图分类号:X91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2945(2019)14-0172-02
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application of likelihood, exposure and consequence (LEC) in oilfield workover operation. In view of the risk and harmful factors existing in each working procedure of oilfield workover operation, the risk level is determined using LEC method. This paper finds out the production safety accidents and dangerous and harmful factors that are easy to occur in workover operation in oil field, and puts forward the safety countermeasures and management means, which provides reference for the technical support and intrinsic safety work of workover operation in oilfield enterprises.
Keywords: LEC method; workover operation; risk identification; risk control
随着油田开发的不断深入和细化,修井作业工艺的复杂性不断增加,伴随的作业风险也越来越大。根据其作业特殊性主要反映在生产方式的特殊性:野外分散作业、劳动繁重、工作条件恶劣、自然环境差,常受自然灾害侵扰;工序复杂、设备多、作业施工技术要求高;流动性作业、易发生安全事故。
由于修井作业的特殊性,选择合适的评价方法,对该系统潜在的危险性进行定量或定性的评价,既可以帮助现场作业人员规避风险,又可以帮助企业全面查找生产过程安全隐患,降低作业队伍安全生产的风险程度,指导企业、作业队伍采取不同的对策方法,有针对性的制订防范措施,确保人身安全和企业平稳运行。
1 修井作业过程及事故分类
修井作业工序包括了前期搬迁、安装、洗井、起下管柱、试压、冲砂、射孔、压裂、注灰、打捞、防砂、酸化解堵、抽吸、放喷、测试等过程、按照修井作工序,参照“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參照事故类别”和“职业健康的方法”,综合考虑起因物,引起事故的诱因,致害物,伤害方式等因素、修井作业过程中的事故可分为: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械伤害、起重伤害、触电伤害、灼烫、火灾爆炸、高处坠落、容器爆炸、中毒和窒息、井喷等。
2 评价方法的选取
评价方法常通过定性和定量的方法对系统中存在危险有害因素进行分析辨识。主要有:安全检查表法、预先危险性分析(PHA)、道化学火灾爆炸指数法、危险性与可操作性研究、事件树(ETA)、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LEC)等方法。通过比较笔者认为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法具有较好的普遍适应性,其三个指标直观反映施工作业场所的风险情况,简单易学,对修井作业过程进行风险评价具有较好的适用价值。
3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LEC)介绍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以下简称LEC法,是由美国的格雷厄姆(Keneth.J.Graham)和金尼(Gilbert.F.kinney)提出的。此方法是将评价的作业场所和参考的场所进行对比,采取打分的方法,通过L(事故或危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E(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率)、C(发生事故或危险事件的可能结果)三种因素作为自变量来确定作业场所危险性D(D=L·E·C)的评价方法。然后根据作业场所危险性D值与规定的作业条件危险性等级相比较,从而确定出评价场所作业条件的危险程度。一般情况下,为了简化评价过程,常采取半定量的计算方法,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给L、E、C三种因素确定不同的分值,再以三个分值的乘积D的值,来评价作业条件危险性的大小和等级。
4 基于LEC法的作业危险性分析
4.1 修井作业工序风险性分析
4.1.1 搬迁过程中的风险分析
搬迁过程中存在的主要危险因素有:挂值班房拖钩时,易发生挤伤、碰伤手指事故;拖运过程中,易造成拖钩开扣,人员掉下事故;紧急刹车时,车上物与人相互挤压造成伤亡;颠簸路面行驶时,易造成值班房颠覆;交叉作业,容易发生人员伤亡事故;吊装作业,易发生人员砸伤挤伤事故;立放井架易发生倒塌伤人事故;特种设备搬迁易发生倾覆或交通事故。
4.1.2 洗压井过程中的风险分析
洗压井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危险因素有:施工时高压管线易弹起伤人;出砂井、稠油井、高压井施工时压力升高,管线崩开伤人;由壬对接不紧固,刺漏造成污染;洗(压)井管线堵,造成压力升高,管线崩开,造成人身伤害和污染环境;洗(压)井开(关)闸门时,操作人员站在闸门对面,闸门丝杠飞出伤人;洗井时,出口和值班房在同一方向上,天然气喷出,造成人身伤亡和火灾事故。
4.1.3 起下管柱過程中的危险因素分析
起下管柱过程中存在的危险因素有:油管未上满扣或扣未卸完时,司钻上提或下放油管造成油管扣崩脱,使油管落井,吊卡销子弹出,吊环打开,吊卡、油管掉下砸伤人;起管柱时,井口人员和司机配合不好,出现单吊环造成人员伤害;起下油管时,活门、月牙及销子不灵活,使吊卡固定不住油管,造成油管掉落砸伤人;加厚油管和平式油管吊卡错用,造成吊卡卡死或油管落下砸伤人;液动滑车在起吊油管过程中,不用管钳咬住油管,使油管移动碰井口、井架,造成油管跌落伤人或油管挑人。
4.1.4 钻水泥塞或冲砂过程中的危险因素分析
钻水泥塞或冲砂过程中存在的危险因素有:由壬对接不紧固,刺漏造成污染;水龙带未系安全保险绳,水龙带脱开掉落砸伤地面人员及损坏设施;弯头不灵活,上油管扣时由壬松扣,刺漏造成伤人及污染事故;出口用水龙带,水龙带跳动造成污染或砸伤人员;出口管线有90°直弯或未固定,管线跳起造成人员伤害或污染事故;管柱连接太高,提升时游动滑车顶天车断大绳造成人员伤害和设备损毁。
4.1.5 射孔过程中的危险因素分析
射孔时存在的危险因素有:射孔过程中,井口大螺丝不全或未上紧,井内压力突然升高,容易发生井喷失控事故;射孔炮弹搬运不当,发生碰撞,易爆炸伤人;负压射孔措施不当,液柱压力无法平衡地层压力,也易发生井喷事故。
4.1.6 压裂酸化过程中的危险因素分析
压裂酸化过程中存在的危险因素有:高压施工区由壬、地面管线受高压后产生强烈振动(长距离管线未固定),管线连接不牢固,施工中刺漏,造成人身伤害;井口法兰没坐平、钢圈损坏、井口螺丝未上全,井口未固定或施工时井口刺漏,造成人员伤害;上岗人员未穿戴防护用品,被酸液灼伤;配酸时,施工人员站在下风头,酸液沾在脸上,造成伤害;开(关)闸门时,操作手站在闸门对面,闸门丝杠飞出,造成人员伤亡。
4.1.7 打捞解卡施工过程中的危险因素分析
打捞解卡过程中存在的危险因素有:冲洗打捞时,加压过大,使水泥车憋压,造成水龙带蹩坏; 打捞时,不听从指挥,盲目上提,造成人员受伤及设备损坏;拉力计失灵,解卡时不能准确掌握上提负荷,造成设备损坏或人员伤亡; 解卡时,地锚、绷绳、死绳、绳卡、大绳未检查,上提解卡时固定处断开,造成设备损坏或人员伤亡。
4.2 应用LEC法对修井作业风险分析
根据对修井作业前期搬迁、安装、洗井、起下管柱、试压、冲砂、射孔、压裂、注灰、打捞、防砂、酸化解堵、抽吸、放喷、测试等过程中容易发生事故的作业过程作为评价对象,根据以上分析和危险性等级划分标准,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在修井作业过程中,射孔、洗压井、压裂酸化、打捞解卡、钻水泥塞或冲砂是高度危险作业环节,这些工序容易引发高压伤害、井喷和中毒事故,而高压管线、井口破裂、闸门刺漏、井涌、明火也是修井作业过程中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必须引起修井作业队伍的高度重视;搬迁、安装、起下管柱、防喷等过程中,机械伤害、起重伤害、物体打击、车辆伤害、坍塌、触电等是其修井作业过程中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也必须高度重视,制定有针对性的预防对策和措施。同时加强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操作技能培训,不断提高作业人员的标准化操作技能,规范操作,加强对其进行监督和管理也是必不可少的。
5 结论
(1)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法具有较好的普遍适应性,
L、E、C三个指标能够直接反映作业环节存在的各类风险,简单明了、形式直观,比较适用于基层修井队对作业现场进行危险危害风险评价,但三个指标的取值范围较广,对评价人员的工作经验要求较高。
(2)在做现场评价时,根据类似工序发生的事故调查进行取值,评价结果接近工作现场的实际情况。
(3)LEC法和其它评价方法如安全检查表、预先危险性分析法结合使用,互相弥补,相得益彰,评价效果会更好。
参考文献:
[1]徐明,等.企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M].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2006:206-207.
[2]王卸云.浅谈LEC法在非煤矿山安全评价中的应用[J].金属矿山,20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