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如何在中国建立和发展音乐人类学

如何在中国建立和发展音乐人类学

发布时间:2022-11-04 10:55:05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在中国建立发展音乐人类学是很有必要的,建立是基础,发展是关键。目前,人类学在中国的发展还很薄弱,音乐人类学是文化人类学的分支学科。要使音乐人类学在中国得以很好的发展,必须得有一批研究者重视它,更要科学的规划发展它,这样在不久的将来,才能使中国音乐人类学在国际学术界占有一席之地。

【关键词】音乐人类学旧音乐新音乐音乐人类学

【中图分类号】J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646(2009)01(a)-0022-01

本世纪初,在历史变革大背景下的中国音乐文化发生了新、旧音乐此长彼消,相互吸收又相互排斥的大转型运动。在某种意义上完全改变了中国音乐的面貌,我们可称之为“世纪之变”。

所谓“旧”音乐,即自古就有并一直保存下来的中国传统音乐;所谓“新”音乐,则是指受西方音乐影响的各类音乐作品的总称。1900年,中国大地还是传统音乐的一片净土。民间歌曲、曲艺、歌舞、社火、器乐、庙掌之乐、文人琴乐及词调酬唱,依靠其千百年来的自然传承布满了中国的每一个角落,成为中国人生活中习以为常的精神伴物。但在此之后,随着学堂乐歌兴起,一批接受了西方专业音乐教育的音乐家运用西方作曲技法开始创作各种体裁的作品,诸如艺术歌曲、群众性进行曲、队列歌曲、歌舞剧、交响乐、大合唱等,由少到多汇成一股不小的潮流。与“旧乐”相比,它们的创作观念、方式方法、技艺、音乐语言、表演形式、传播手段等都体现了一个“新”字。曾经有人称它为“近现代音乐”、“革命音乐”、“新民主主义音乐”、“社会主义音乐”等,但似乎都不如“新音乐”鲜明、简要、包容面宽。显而易见,20世纪的中国音乐生活最不应忘记的就是“新音乐”的产生。它不仅改变了中国音乐的内在格局,也改变了中国人的音乐生活。

人类学作为一门世界性的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在中国已有近百年的历史。在学术规范化与学科本土化关系的处理过程中,人类学在中国曲折地发展。

目前人类学在学科内容上包括体制人类学、文化人类学、考古人类学及语言人类学四大分支学科。

一般来说,中国音乐可分为:宫廷音乐、民间音乐、文人音乐、宗教音乐、中国新音乐。音乐艺术作为人类生活文化的构成部分,其发展亦随着人类生活形态的变化而变化。在题材、内容、形式及依存发展的生态上,伴随着不同年代社会生活的转变而变化。

音乐人类学是运用一般文化人类学的方法和观念研究人类音乐文化,把音乐学与民族学结合起来研究世界各民族文化中的音乐,主要是音乐概念、文法、行为和音乐价值观的研究。音乐人类学是文化人类学的分支学科,也可以称为音乐民族学,要用文化人类学的方法研究音乐人类学,把民族文化看成是有机系统,音乐联系着民族文化的各个方面。声音的艺术与一个民族的物质、精神文化及制度文化密切相关,比较是音乐人类学最一般的方法论,音乐人类学既不是针对西方音乐学,也不是西方人类学,本学科超出有限文化的研究,而包含全部人类社会的音乐。音乐人类学既研究不发达社会的音乐文化,也研究欧洲音乐文化;既研究传统音乐文化,也研究现代音乐文化,但更重要的是研究文化中人们的音乐声音感知特点,音乐概念的构成,音乐要素的形成。音乐人类学涉及人类学、语言学、民俗学、教育学、心理学等诸多学科范畴。其最早研究对象是非欧洲音乐文化,后逐渐扩展到全球各民族、各地区的音乐文化。近几年来,在新的学术理念、认知方式以及研究方法的影响下,音乐人类学被赋予更重要的意义和责任,尤其是在中国,音乐人类学更需要新的启蒙。尽管我们的音乐人类学有少数精英,但发展尚不完善,只有全面认识中国音乐的文化个性、充分学习传统音乐的精髓、才能更好的发展我国音乐人类学。

学习音乐人类学可以增进我们对世界各民族音乐文化的理解;深入了解不同音乐行为的内在含义;建立音乐与人类物质、精神文化及制度文化的合理关系;分析音乐文化与自然、社会、心理环境的社会联系,开阔观察人类音乐文化的事业,基于了解、尊重、学习、交流上的多元音乐价值观,通过学习音乐人类学,建立关于音乐的文化观;即音乐是后天可得的,是一种对自然、社会、心理环境的适应性行为。因此音乐人类学将为这种适应性行为提供理论模式和理论解释。学习音乐人类学要掌握一种方法,要把自己的音乐理解建立在实际考察的经验上,对民族音乐的学习,考察、实践是音乐人类学家的基本要求;把文化人类学理论的学习作为自己研究民族音乐的必要思想条件,不了解文化人类学的成果,不可能有世界性的眼光,把方法论学习作为获得研究手段的必要途径。一般方法与特殊方法,人文学科方法与自然科学方法结合起来使用。

那么我国的音乐人类学在当代应当如何发展呢?我认为,首先应当跨文化研究:由单一文化向全人类多元文化研究方向发展,注意人类音乐的概念构成,认为任何音乐都是以人的方法组织的印象;其次要进行共性研究;再次要进行比较研究;进行音乐变迁的研究,注意文化变迁对民族音乐的影响,要注意文化变迁的原因和模式是什么等问题的研究;更次要进行结构注意研究。要开展具体的研究:第一,进行田野考察,实地观察音乐行为,收集音响材料,记载乐谱,绘录相关图像,口头问卷记录,注意文化环境,地理历史材料,要手、眼、身、法、步、脑并用。第二,进行文献研究:把握相关文献,研究前人成果,注意不同观点,收集同类课题材料,联系其她相关学科。第三,分析材料:拷定对象真伪、分析音乐构造、乐器行为和特点,表演意识和特点、前人观点的采信程度,可能的学术价值。第四,形成观点与结论:正确客观的反映对象的内涵,得出符合事实的结论,总结有价值的学术观点,形成自己的特殊思想。第五,注意听取同行专家的意见,尤其是注意文化承担人的看法,注意社会反馈,修订可能的错误。

如今,我国的音乐人类学在不断的完善与发展。音乐人类学研究的是音乐中的文化,文化中的音乐。在我国建立和发展音乐人类学要注意:以往我们研究音乐大多从旋律、节奏等形态方面着手,但现在我们说音乐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与各地文化、民俗、历史等因素有关。只有从这些方面入手,才能获得更深入和本质的认识。当然音乐人类学还是一门非常有发展前途的学科,音乐是一门艺术,所谓艺术必须有形念,因此对形态研究仍是主要研究手段。如果脱离具体音乐形态,只谈文化,那对于音乐人类学来说未免有些空洞。不过,随着学术界的理论反思愈来愈深入,音乐人类学愈来愈向全球化方向发展,前景是比较乐观的。近些年来,一些来自第三世界的人类学家已经在国际学术舞台上站住了脚。其中最有名的要算我国曾经任教于美国西北大学的许良光教授。

要想在我国建立和发展好音乐人类学不是件容易的事,在学术发展过程中,总会不断遇到新问题。我认为:如果我们中国音乐人类学家能够走出国门,进行田野调查研究,对中国音乐人类学进一步成长和完善以及在国际学术圈中位置的提高会有很大帮助。我相信,中国音乐人类学的前途是光明的。目前,在老一代学者的带领下,已经有一批初步掌握国际音乐人类学理论与方法的中青年研究者。总的来说,在21世纪,中国的音乐人类学会更加普及,会进行更多的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与国际学术界的对话会越来越经常化和规范化,学术研究水准会不断提高。也就是说,在学术发展的广度和宽度上都会有所进展。

推荐访问:人类学 何在 中国 建立 发展

版权所有:袖书文档网 2002-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袖书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袖书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鲁ICP备2002646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