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再也不能这样过

再也不能这样过

发布时间:2022-11-04 14:45:03 来源:网友投稿

能源和环境是跟我们每一个人都息息相关的问题,是为了我们国家的健康发展和民族复兴必须解决好的一个重大问题,也是全球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但是,这个题目很大,内容也很多。这里,我会尽量给大家提供一些全局性的信息和一些战略性的思考,其中也有一些我自己的提法和认识。

对发展模式的再认识

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国家的发展非常快,这一点是举世瞩目的。现在世界上大国的标志由几个主要的数字来衡量:一个是国家的GDP总量,一个是进出口贸易总量,再一个是它的外汇储备总量。就这3个数字来说,我国都发展得非常快,当然还有很多其他的标志。大好形势和重大成绩这里我就不讲了,我要着重讲一讲我们的问题。我认为讲问题不是对国家没有信心,恰恰相反,越是认识到国家存在的问题,并且去思考、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就越有信心,所以我今天要着重讲问题和如何解决问题。

我们需要冷静地分析一下,这个阶段的经济成就在很大程度上是依靠几个生产要素的大量投入:消耗了大量的自然资源,付出了沉重的环境代价,靠人为的投资拉动,靠大量引进国外的技术,靠国内廉价劳动力。我就列这5条,至少这5条因素是起了重大作用的。这5条可以说是一种典型的、粗放型的发展模式。

这种经济的本质特征,大家一听就会明白,它是不可持续发展的。或者说是一种低门槛的经济,很容易进入,在一段时间里面可以高速发展,但是长时间是不行的。形象地说,我们现在出口好几亿件衬衫才可以买回一架“空中客车”,也就是说我们的经济是低附加值的比较多。当然高技术也有发展,但非常不够。一旦像资源、环境、能源这些要素出现制约,我们的经济就会出现问题。大家的钱确实多了,人民普遍比较富裕了,但是污染导致人民生活品质、健康状况的下降,也是值得我们重视的问题。廉价劳动力的优势将逐渐丧失,现在已经开始感觉到了,“人口红利”会变为“人口负债”,再过些年,我们国家老龄化社会的负担会非常重,而成本的价格优势会导致对出口的依赖和贸易顺差。我们现在已经感到对本国货币升值的压力。

美国有一个经济学家叫布朗,他把现在这种经济模式称作“A模式”,他写了一本书叫《B模式》,他提倡B模式。他提出:“西方那种以化石燃料为基础、以小汽车为中心,一次性产品泛滥的经济模式,是一种应该被淘汰的,使人类文明陷入危机的模式。”美国人自己也有这样的认识,问题在于一个国家能不能及时而有效地改变发展模式,从所谓的“初级要素导向阶段”转变到“创新导向阶段”,这就是中央为什么提科学发展观、建设创新型社会的缘故。

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瓶颈就是能源和环境,如何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来分析和解决我们国家的能源和环境问题呢7下面讲第二部分,我们现在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我国能源、环境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从1978年~2000年,中国用能源翻一番支撑了国民经济翻两番,这是一个基本的事实。但我们的能源消费也在不断增长,这里面有一个标志,从1992年开始,中国的能源消费超过了能源生产量,就是说,我国的能源开始不能完全自给了。所以,我们的石油安全问题、石油储备问题不解决好,将来会是个大问题。

下面归纳一下我国能源存在的三个基本问题,给大家一点宏观的线条。

第一,人均资源少,供需有差距。现在我国的人均能源消耗约是美国的十分之一,所以我们的人均消费水平应该说还是低的。

第二,能耗强度高,效率低。我国发电、冶金、建材、化工、交通等产业消耗全部一次能源的80%左右,单位产品能耗平均高于国际先进水平20%~30%。农村能源形态还比较原始、比较落后,也有浪费,而且还污染环境。

第三,结构不良,污染严重。我国的煤炭很丰富,这决定了我国能源长期以来是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

总而言之,中国国情的最大特点是人口众多,因此尽管人均能耗还远远低于一些发达国家,但是能源需求总量大,而且随着我们的经济增长,能源总需求还在增加:加之我国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不良、能源效率低,结果对环境的污染日趋严重。这既影响人民的生活质量,又面临很大的国际压力。

我国能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的五大基本战略

发展战略一:节能、提高能源效率是一项巨大的、廉价的优质能源,是零污染的绿色能源

先给大家一个概念:需控制消耗总量,即“总量控制”。若总量控制不住,就必然导致很多问题。我想可以从以下4个方面入手。

一是要真正落实“又好又快”的方针,而不是“越快越好”。要转变发展模式,适当抑制GDP的增速,以更有力的措施防止“偏快变过热”。

二是要构建节能的制度体系。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标准、监督机制和问责制,运用经济的、行政的、技术的和思想舆论的手段,使节能走上法制的轨道,同时使节能成为深入人心的社会文化。

三是构建以技术保障体系为支撑的节能、高效的生产体系,转变增长方式。节能的具体办法很多,这里面有很多具体的技术问题。比如,要调整产业结构,要调整二产、发展三产,要开展工业节能,关、停高耗能、高污染的落后企业,淘汰落后生产力,改造锅炉、电机等,提高能效,发展循环经济。再就是注意建筑节能、交通节能、照明节能。而政府机构带头节能,具有重要的示范、表率作用。

四是在全社会倡导构建节约型的消费体系。要在全社会倡导“适度的物质消费、丰富的精神追求”的生活方式,反对“攀比奢华”的不良风气。归纳一句话:节约是一种发展,我们讲发展是硬道理,节约本身也是硬道理,节能是一种能源。提高全民节约、环境保护的意识和素质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大计。

发展战略之二:多元发展,加快发展可再生能源和核能,改善能源结构

发展可再生能源是国际趋势,为后石油时代及早作好准备是明智的。我国可再生能源资源丰富,一部分技术已成熟,有的将通过研发走向成熟。从长远看,洁净的可再生能源在我国能源中的比重将是举足轻重。发展可再生能源是我国能源与环境双赢的正确战略选择。

一是水电有发展潜力,我国到2020年可以达2,6亿千瓦。

二是风能,中国风能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大,可大幅度补充2050年所需电力的缺额。风力发电是目前中国最具有大规模产业化前景的可再生能源。

三是太阳能,太阳能资源丰富,而且洁净,有利于环境保护。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太阳能光热利用国家,太阳能热水器中国是世界第一。光热也可用于发电,建设上规模的光热电站。2008年,北京奥运村80%的路灯采用太阳能供电。中国正在西部实施大规模的光电计划,为边远地区的居民提供电力,已建立7座光电站。

四是生物质能,生物质能资源丰富,以非粮的农、林废弃物和荒地种植作物及垃圾为主。主要发展方向是:沼气、生物质发电、生物乙醇、生物柴油、生物质颗粒燃料等;垃圾燃烧发电或

以其他方式资源化也是一个重要的方向,用好了是一笔财富。国家已颁布“可再生能源法”和若干配套政策,扶植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发展可再生能源可以做到“不与人争粮,不与粮争地,不损坏生态环境”。

五是核能,国家已经明确了积极发展核能的方针,核能不属于可再生能源,因为它要消耗铀,但它是一种洁净能源,比火电要干净得多。现在我们国家目前主要发展基于核裂变的PWR电站,例如秦山核电站、大亚湾核电站等。同时,对未来的受控核聚变的前期研究给予了应有的重视。

发展战略之三:大力推进煤的洁净技术,使煤这个黑色能源绿色化

这既是能源战略又是环境战略,使这个可爱又可恨的“黑煤老大”变成人类绿色的好友。

具体怎么让它洁净化呢?有4个途径:一是在目前的火电站大力推广脱硫、脱氮技术、污染排放控制技术;二是提高燃煤效率,加强超临界和超超临界火力发电技术应用,淘汰落后的发电机组:三是加强煤燃烧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四是研发碳捕捉及封存和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技术及二者的结合。

煤的洁净化利用有多种技术途径,需要更有力的研发推广措施,制定具体定量的发展目标。

发展战略之四:加强国内资源勘探,利用国外资源作补充

国内资源勘查程度很低,目前探明储量占资源量:煤炭20%,石油20%,天然气6.5%,还有相当的潜力。

我们的石油是一个缺口,现在石油探明储量虽然只有20多亿吨,但是据估计有200亿吨的存储量有待开发,完全有开发前景。据专家估计我们天然气的探明率只有6%,所以还有很大的改善和发展的前景。我们解决石油的问题,一方面靠自己节约,一方面靠替代石油,然后适当地进口。

发展战略之五:强化环境保护。建设生态文明

“从一个号令自然的主人,到一个善待自然的朋友,是一次人类意识的深刻觉醒,也是一次人类角色的深刻转换。”要实现在环境方面三个历史性的转变: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要并重: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要同步发展,互相优化:从主要依靠行政手段,转变为综合运用经济、技术和必要的行政手段解决环境问题。实现“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目标:环境友好型社会要在环境文化的支撑下,实现经济与环境双赢,实现社会经济活动对环境的负荷最小化,将其控制在资源供给能力和环境自净容量之内,形成良性循环。

要建立节能减排优先的政绩考核制度。对各地和企业制定强制性的排污总量的控制目标和完成期限,并建立相应的监测、监管、预警和问责制度及执法体系。实施强化前端和中端减排的全过程减排战略。发展CDM,推动学、研、产、官的结合。采取更有力的生态保护与恢复措施,原则是:“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修复,谁受益谁补偿,谁排污谁付费。”从末端治理转向源头治理为主。污染防治的重点是:水、土、大气。对新技术的环境后果进行全生命周期的评价。在能源、环境、生态领域发展国际合作,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

中国能源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是有路可走的,但走好这条路并不容易,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在这个过程中,应在科学发展观的统领下,实现以下三个方面的转变:第一是从“高资源消耗、高污染排放、低经济效益”的“两高一低”发展模式,转变为“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小、经济效益高”的“两低一高发展”模式:第二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从对资源掠夺式开发、对生态环境严重破坏,向“人与自然和谐”转变;第三是通过有规模的生态建设,修复受损的生态环境,从“生态赤字”向“生态盈余”转变,走向生态文明。

(责任编辑 邓爱华)

推荐访问:再也不能

版权所有:袖书文档网 2002-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袖书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袖书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鲁ICP备2002646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