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高血压联盟副主席、中国高血压联盟主席刘力生教授日前披露:21世纪将是发展中国家心血管病的高发期,以心血管病为主的非传染性疾病将占发展中国家人口1990年至2020年总死亡原因的79%。她呼吁:控制高血压,应引起中国医学界及全社会的重视。
刘力生说,90年代初与80年代初相比,我国的高血压患病率上升了45%,病人数增加了80%。尽管高血压需终生治疗,但据我国对12万人的一项调查,只要把控制高血压的知识教给百姓,病人收缩压降低5毫米汞柱、舒张压降低3毫米汞柱,就可使脑卒中的发病率下降30%。然而,我国大约1.2亿的高血压病人中的控制率尚不足5%。
俄罗斯人造心脏研究即将进入临床
俄罗斯人造器官与移植科研所很早就开始了人体心脏埋入术的研究,目前取得突破。这意味着在心脏病患者体内埋人人造心脏的设想即将成为现实。据称,这种人造心脏能在人体内工作10年以上,在这段时间里,患者的心脏完全可以得到治疗并恢复正常。当患者心脏恢复功能后,可以停止人造心脏的工作并把它取出来。
这种人造心脏还可以作为心脏移植供体。有关专家说,现在,每年全世界有上百万的人由于心脏供体不足而被夺去生命,而人造心脏完全可以作为心脏供体解决这一问题。
中国科学家首先发现烟草可致癌
“吸烟致癌”人人皆知。而第一个提出这一科学结论的科学家是武汉同济医科大学著名药理学家、国家二级教授吕富华。
1933年,26岁的吕寓华赴德国留学。当时保险公司在对死亡者进行赔偿的过程中发现,在所有死亡的人中,吸烟者的死亡率比其他人要高。于是他把实验动物改为家兔,把烟草中含有的烟焦油一类的物质反复涂在家兔的耳朵上,反复观察。经过一段时间,家兔耳朵涂了焦油的部分,皮肤细胞和组织真的发生了癌变!
吕富华把动物实验结果写成了论文《关于家兔涂抹烟草焦油致癌的研究》。第二年,他用德文撰写的这篇论文发表在《法兰克富病理杂志》上。
CT有望替代钡餐
日前,南京铁道医学院附属医院放射科副主任、留英回国的青年专家陈峰副教授,欣喜地收到欧洲放射学会主席发来的通知,他所从事的CT仿真胃镜的影像比较研究获得了该学会的项目资助,从而成为中国放射医学界获得欧洲放射学会资助第一人。
CT仿真胃镜的影像比较研究表明,CT影像检查有望逐步替代传统的钡餐检查及部分胃镜检查,这对提高胃癌术前诊断水平有着重要意义。
“细胞刀”治疗帕金森病取得成功
日前,天津医大总医院、环湖医院专家联手首次运用“细胞刀”,治疗帕金森病获得成功。这标志着我国对帕金森病的治疗跨入了国际先进水平。
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的老年性疑难疾病。是由于神经递质传导通路的病变而造成多巴胺减少的一种锥体外系神经疾病。
“细胞刀”即微电极导向立体定向手术系统。该系统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即立体定向手术头架、微电极导向系统和射频治疗仪。该手术是一种微创手术。不仅不必开颅,而且根治病灶的准确度极高。现年55岁的患者王某为采用这一先进设备进行手术治疗的首例受益者。他自1995年开始手颤,病情进行性加重,被诊断为帕金森病。术后患者症状随即消失。这种新的手术方式,提高了手术的准确性和安全性,避免了术后的合并症和后遗症。
男性避孕研究有了新发现
英国科学家的一项最新研究显示:若能阻碍雄鼠体一种基因发挥作用,则可使鼠生育能力降低约90%。科学家们说,这一发现将有助于研制出适用于人体的新型男性避孕药物。英国科学家普里查德等在英国《自然》杂志上介绍说,他们在研究中运用基因工程手段,使雄鼠体内“P21”受体的控制基因失去了效用。出此培育出的实验鼠虽能正常交配,但其导致雌鼠怀孕的成功率仅为13%。研究中还发现,鼠体内缺损“P21”控制基因后,除血压略有升高之外,并不产生其他副作用。“P21”受体存在于输精管细胞表面,能在神经系统信号的控制下,促使输精管收缩而输送精子。研究人员分析说,当“P21”控制基因失去效用后,实验鼠体内无法产生这种受体,其输精管收缩能力显著降低,精子因此难以输送出去。这样,鼠交配过程中基本没有什么精子可供与卵细胞结合,从而导致生育率大幅下降。
我国克隆人体器官获重大突破
我国在“治疗性克隆”研究领域获得重大突破,已经把病人的体细胞移到去核的卵母细胞并经一系列的处理发育至囊胚取得成功。上海市转基因研究中心近日称,3~5年内有望成功克隆人体器官。“治疗性克隆”课题被列为国家级重点基础研究项目。此课题分为上、中、下游三块,上海市转基因研究中心成国祥博士负责上游研究,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盛惠珍教授和曹谊林教授分别主持中、下游的研究工作。其整体目标是,用病人的体细胞移植到去核的卵母细胞内,经过一定的处理使其发育到囊胚,再利用囊胚建立胚胎干细胞,在体外进行诱导分化成特定的组织或器官,如皮肤、软骨、心脏、肝脏、肾脏、膀胱等,再将这些组织或器官移植到病人身上。利用这种方法,将从根本上解决同种异体器官移植过程中最难解决的免疫排斥反应,同时还使得组织或器官有了良好的、充分的来源。
癌症患者慎用维生素A和E
科学家建议,正在接受化疗或放疗的癌症患者应该慎用维生素A和维生素E,这将有助于癌症的治疗。
美国卡罗琳大学的研究人员最近介绍说,他们对患有恶性脑瘤的实验鼠连续进行了四个月的化疗和放疗,结果发现,那些在治疗过程中加服大量维生素A和维生素E的实验鼠的脑瘤在接受治疗后没有任何变化,而且寿命有所缩短。相反,那些没有服用维生素A和维生素E的实验鼠在接受治疗后肿瘤有了明显缩小。研究人员认为,这说明维生素A和维生素E有阻碍癌细胞消亡的作用。
维生素旧称维他命,是人和动物所必需的有机化合物。美国科学家表示,一般情况F,维生素A和维生素E有抗氧化和抗衰老作用,对人体的生长健康非常有益。但对于正在接受化疗和放疗的癌症患者来说,如果大量服用维生素A和维生素E,则会直接影响治疗效果。
我国科研人员实现血型转变
中国军事医学科学院输血研究所最近采用酶解法,实现了B型血向O型血的转变。这对缓解血源紧张,以及在自然灾害、突发事件和战争等特殊环境下的血液供应具有重要意义。近两年来,在国家“863”计划支持下,该研究所科研人员,利用基因工程,采用α-半乳糖苷酶将B型血红细胞表面糖链上比O型血多余的糖分子切掉,从而把B型血的结构改造得与O型血一致。经临床抗血清和高滴度的抗B单克隆抗体检测。酶解的B型红细胞与抗B血清凝集反应消失,证实B型血转变为O型血的技术途径是可行的。该所科技人员还采用化学物质修饰法在AB型血的血型改造中取得重要进展,目前正努力进行A型血向O型血转变的研究。
高科技的“生命衬衫”
美国加州生命衬衫公司最近研制出一种装有6个传感器的高科技衬衫,它可将使用者的身体状况通过随身携带的微型电脑经互联网随时传给医生。
“生命衬衫”上共有6个分别织入领口、腋下、胸骨至腹部位置的传感器,与佩带在腰带上的微型电脑连接,将使用者的心跳、呼吸、心电图及胸、腹腔容积变化等指标,通过微型电脑经互联网传至分析中心,再由分析中心将结果通知用户的医生。
由于“生命衬衫”既可像普通衣物那样进行洗涤。又可使医生及时了解病人的体能状况,尤其对防止心绞痛、睡眠性呼吸暂停等突发性衰竭比较有效,因此受到西方医疗界的高度评价,誉为“医疗护理业未来发展趋势的路标”。
“生命衬衫”是首次将监视系统制成微型化的产品。此前,这种监视技术已应用于医院的观察病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