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李逵形象的嬗变

李逵形象的嬗变

发布时间:2022-11-04 17:55:05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李逵形象的产生与发展有一个曲折复杂的过程,由南宋历史记载、传说故事到元代话本杂剧,到明代小说,再到明代的杂剧传奇,清代的京剧等戏剧,李逵的形象在继承和批判中不断变化,呈现出了不同的特点。从元杂剧到明代小说,李逵形象发生了重大的嬗变,基本定型。

关键词:李逵形象 元杂剧“水浒戏” 明小说《水浒传》 嬗变

《明容与堂刻水浒传》卷首《梁山泊一百单八人优劣》第一句就说:“李逵者,梁山泊第一尊活佛也。”①209 金圣叹亦在《读第五才子书法》中说:“《水浒传》一个人出来,分明便是一篇列传”,在这一百零八篇人物列传中,“李逵是上上人物”。①249-250 直到今天,黑旋风李逵的名号依然妇孺皆知,其典故故事也仍为大家津津乐道。那么,这样一个深入人心的人物形象是如何产生、发展和演变的呢?

李逵形象最早出现在民间故事和宋代说话中,宋朝王偁的《东都事略》卷一百三《侯蒙传》提到作乱的“宋江以三十六人”,①3 宋朝周密《癸辛杂识续集》记载:龚圣与所作《宋江三十六人赞》中李逵的名字第一次明确出现:“黑旋风李逵:风有大小,不辨雌雄。山谷之中,逢尔亦凶。”①21-23南宋时说书艺术兴盛,李逵等三十六人的故事已经开始形成并流传。

李逵三个最生动有趣、广为人知的典型故事(杀四虎、杀李鬼、斧劈罗真人)在南宋初年的志怪小说集《夷坚志》中(《舒民杀四虎》《朱四客》《陈靖宝》)都已出现原型,虽然不够细致,却分别凸现出李逵孝顺勇猛、“健勇有智”、粗鲁莽撞而又不失可爱的特点,极大地丰满了李逵形象。

一、元代话本和元杂剧中的李逵形象

宋人旧编元代增益的话本《大宋宣和遗事》②可谓小说《水浒传》的雏形,但李逵只是一个出现的名字而已,不能提供什么形象发展的线索。真正能展现李逵丰满生动的形象的是元杂剧中的“水浒戏”。元杂剧中专门以水浒人物和水浒故事为题材的剧目称为“水浒戏”。李逵就是“水浒戏”中最为生动活泼的一个人物。

元人高文秀写有八种水浒戏,分别是:《黑旋风双献功》(完整)、《黑旋风斗鸡会》、《黑旋风穷风月》、《黑旋风乔教学》、《黑旋风借尸还魂》、《黑旋风诗酒丽春园》、《黑旋风大闹牡丹园》、《黑旋风敷衍刘耍和》;康进之有两种:《梁山泊李逵负荆》(完整)、《黑旋风老收心》;杨显之有《黑旋风乔断案》;红字李二有《板踏儿黑旋风》。另有几部戏李逵只是配角,但是也能反映出他的形象、个性,如李致远的《大妇小妻还牢末》(完整)、无名氏的《鲁智深喜赏黄花峪》(完整)等。③68我们就根据这些宝贵的资料来分析元杂剧中的李逵形象。

元杂剧中,对李逵的外貌描写已经非常详尽出彩,特点鲜明,甚至已经形成了一系列套语。也许正是因为受到百姓的接受和欢迎,这种外貌特点很好地保留到今天,几乎没有改变。李逵相貌的第一个特点是凶恶。《黑旋风双献功》一剧中,孙孔目夫妻去泰安州上香,上梁山请求宋江派人保护,李逵跳出请命:“(孙孔目惊科,云)是人也那是鬼!”宋江只好安抚他说:“这人相貌虽恶,心是善的。”④552第二个特点是“面黑须黄”。《梁山泊李逵负荆》中他自称“抖擞着黑精神,扎煞开黄髭鬁。”⑤351第三个特点是身材魁梧,衣着剽悍。每次李逵下山执行任务,宋江总会说他“虽然更了名改了姓,你这般茜红巾,腥衲袄,干红褡膊,腿绷护膝,八荅麻鞋,恰便似那烟熏的子路,墨染的金刚。休道是白日里,夜晚间揣摸着你呵,也不是个好人”,要求他乔装改扮成庄稼汉或者卖货郎再下山。④554李逵还有一个标志性道具就是他的两把夹钢板斧。在《黑旋风双献功》第一折【滚绣球】中,李逵有一段非常全面生动的自我介绍:“我这里见客人,将礼数迎.把我这两只手插定。哥也,他见我这威凛凛的身似碑亭,他可惯听,我这莽壮声?唬他一个痴挣,唬得荆棘律的胆战心惊。(带云)哥也,他不怕我别的,(唱)他见我风吹的龌龊是这鼻凹里黑,他见我血渍的腌臜是这衲袄腥,审问个叮咛。”④554

从性格上说,元杂剧中的李逵性格丰富多样,还不是高度统一的。不同的作家笔下,有不同的李逵形象。下面,我总结出具有代表性的六种性格特点。这六种特点甚至可以视为相反的三组性格,由此也足以看出元杂剧中李逵性格形象的驳杂多样。

第一组:性烈如火的“急先锋”和细心沉稳的“智多星”。

不论是战场对阵、运粮跑腿,还是搦战打探、保驾护航,李逵永远是自告奋勇、主动请战的“急先锋”。只要宋江传下令去:“兀那三十六大伙,七十二小伙,半垓来小偻儸,那个好男子……去?可是有也是无?”传令官三声之内,正末必扮李逵上,高喊:“有、有、有,我敢去!我敢去!”“有山儿李逵来了也!”④553元杂剧中,李逵就是这样一个人,既不辞劳苦,又不畏艰难,既不怕在众兄弟面前做“出头鸟”,也从来不担心自己的本事不足以制敌或完不成任务。

元杂剧中,李逵可不是“粗鲁汉子”那么简单。在《黑旋风双献功》一剧中,他领宋江之命护送孙孔目一家上香,途中孙妻串通白衙内私奔,孙孔目又在告状时被白衙内打入牢房,李逵没有鲁莽劫牢,而是对自己说“事要前思,免劳后悔”,④568计划周详后,乔装打扮成庄稼汉,在牢子面前装傻充愣,编出一大套滴水不漏的谎话混入牢中,又对牢子百般戏弄讽刺,最后诱牢子喝下一罐放了迷药的羊肉汤,救走了孙孔目。他又混入白衙内府中,扮作伺候酒菜的人,伺机杀死二人为孙孔目报仇。在这部戏中,李逵毫无莽撞粗鲁、不用脑子的痕迹,反而处处在细节中表现出机敏干练和智慧沉稳的特点。这一点需要特别注意。

第二组:粗鲁暴躁的“黑旋风”和儒雅风流的“李山儿”。

粗鲁暴躁是李逵的典型特点,元杂剧中的李逵也表现出这样一面。《黑旋风双献功》和《鲁智深喜赏黄花峪》中,宋江要李逵乔装改扮,问李逵从哪来衣服,李逵的第一反应就是去“借”:“ (宋江云)可那里得这衣服鼓儿来?(正末云)有,有,山寨在那官道傍边,躲在一壁等着,那做买卖的货郎儿过来。兀那货郎儿,借与我鼓儿使一使。说个借时呵,万事罢论,若说个不借,一只手揪住那厮衣领,一只手掐住脚腕,滴溜扑捽个一字交,阔脚跚住那厮胸脯,举我这夹钢板斧来,觑着那厮嘴缝鼻凹里,磕叉!我恰待要砍。哥也,休道是鼓儿,他连担儿也与了您兄弟。”③88

在《梁山泊李逵负荆》中,李逵在王林的酒铺了喝酒,一听王林哭诉说女儿被“一个贼汉夺将去了”,就怒道:“你道是贼汉,是我夺了你女孩儿来??(唱)【金盏儿】我这里猛睁眸,他那里巧舌头,是非只为多开口。但半星儿虚谬,恼翻我怎干休!一把火将你那草团瓢烧成为腐炭,盛酒瓮摔成碎瓷瓯。(带云)绰起俺两把板斧来,(唱)砍折你那蟠根桑枣树,活杀您那阔角水黄牛。(云)兀那老王,你说的是,万事皆休;说的不是,我不道的饶你哩。”⑤347听王林说是宋江和鲁智深干的,李逵怒回梁山,不问三七二十一就砍倒大旗,与宋江立下了赌头的军令状。

在《黑旋风双献功》中,李逵听说孙妻被白衙内诱拐,焦躁之下把一切算在店小二头上,要打他出气:“则俺这拳起处如刀切,恨不得打塌这厮太阳穴。”④564

如果说李逵粗鲁暴躁人所共知,那么大家能不能接受一个风流儒雅的李逵呢?元杂剧中,李逵还真有文人的诗情雅兴。《黑旋风穷风月》《黑旋风诗酒丽春园》虽然已经散轶,但是从题目上就能看出李逵“诗酒风流”的侧面,而从目前尚存的《梁山泊李逵负荆》中,我们可以看到李逵文绉绉地赏景唱曲:清明时节,宋江放众人下山上坟祭扫,李逵踏青赏玩途中唱道:“【混江龙】可正是清明时候,却言风雨替花愁。和风渐起,暮雨初收。俺则见杨柳半藏沽酒市,桃花深映钓鱼舟。更和这碧粼粼春水波纹绉,有往来社燕,远近沙鸥。 (云)人道我梁山泊无有景致,俺打那厮的嘴。(唱)【醉中天】俺这里雾锁着青山秀,烟罩定绿杨洲。(云)那桃树上一个黄莺儿,将那桃花瓣儿啗阿啗阿,啗的下来,落在水中,是好看也。我也曾听的谁说来?我试想咱。哦!想起来了也。俺学究哥哥道来,(唱)他道是轻薄桃花逐水流。(云)俺绰起这桃花瓣儿来,我试看咱,好红红的桃花瓣儿。(做笑科,云)你看我:好黑指头也!(唱)恰便是粉衬的这胭脂透。【油葫芦】往常时酒债寻常行处有……则你这杏花庄压尽他谢家楼……我则待乘兴饮两三瓯……可正是一盏能消万种愁。”⑤346李逵这赏景、观花、看鸟、唱曲、沽酒等一系列动作唱白,无不透着浓浓的文人情致和细腻感受,在元杂剧中显示了不一样的形象。

需要注意的是,李逵这种风流儒雅的文人气质更多是源于“元杂剧”的文体特征。李逵作为戏曲主角,必须以唱白表达感情,即使他本身目不识丁,也要唱得煞有介事。另外,作者也可能是接人物之口表表才情。学者罗书华曾在《中国叙事之学:结构、历史与比较的维度》中将这种在文体影响下表现出的人物性格称为“文体性格”。⑥

第三组:率直淳厚忠义当头的“好兄弟”和滑稽赖皮的“狡顽童”

水浒戏中,李逵对宋江恭敬顺从、忠心一片。《鲁智深喜赏黄花峪》中,李逵说:“咱虽然不结义在桃园内……俺仿学那关、张和刘备。(宋江云)你可似谁?(正末唱)您兄弟一似个张飞。(宋江云)有衣呵呢?(正末唱)有衣呵同穿着,(宋江云)有饭呵呢?(正末唱)有饭呵同吃,(宋江云)有马呵呢?(正末唱)有马呵不剌刺大家同骑。(宋江云)兄弟也,我使唤你,可肯去末?(正末唱)哥哥你使唤着我怎敢不依随?”③86宋江要求他下山后要乔装打扮、凡事忍让,他件件都依、言听计从,完不成任务第一个想的就是:“对不住宋大哥”。这是一个“忠”字,那“义”呢?李逵自有他的一套标准,比如“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为民除害、伸张正义”“知恩图报,仗义疏财”等等。《梁山泊李逵负荆》中他帮助平民王林抢回女儿;《黑旋风双献功》中他一路保护搭救孙孔目;《鲁智深喜赏黄花峪》中他只身潜入十八层水南寨打探消息解救李幼奴;《大妇小妻还牢末》中他教训了欺负老弱的年轻人……如果别人触犯了他的原则,即使是宋江,他也会发怒。《梁山泊李逵负荆》中他误会宋江强抢民女后他上山砍旗,说:“他(王林)道俺梁山泊水不甜人不义”,“原来个梁山泊有天无日,恨不砍倒这一面黄旗!”⑤352

除了忠义当头,李逵在元杂剧中还有狡狯耍赖、滑稽可爱的一面。《黑旋风双献功》中,李逵扮作庄稼汉混入牢中,牢子看他呆头傻脑,有意作弄他,就叫他走在前面,准备一脚踢得他滚下去取乐。李逵却说:“(正末云)叔待,你先行波。(牢子做不走科,云)我腿转筋。(正末云)叔待,你休怪呆厮说,俺家里个老驴也是这么抽蹄抽脚的。”后来他又借口说:“俺娘与了我一贯钞,着我路上做盘缠,我就揣在怀里,怎么的吊了?俺大家寻一寻还我。”等牢子低头找钱的时候将其蹬倒,将其戏耍了一番。④571

《梁山泊李逵负荆》中,王林祥李逵诉说宋江的罪状,李逵回去找宋江之前还不忘叮嘱王林:“我如今回去见俺宋公明,数说他这罪过,就着他……同着鲁智深一径离了山寨,到你庄上。那时节我若叫你出来,你可休似乌龟一般,缩了头再也不肯出来。”⑤348回到梁山泊他拿腔拿调地模仿王林的哭腔,非常滑稽。宋江和鲁智深陪他下山时,他紧跟其后,生怕二人逃走,宋江走得快了,他讽刺说:“你也等我一等波,听见到丈人家去,你好喜欢也。”鲁智深和宋江走得慢了,他又说:“花和尚,你也小脚儿,这般走不动,多则是做媒的心虚,不敢走哩。”“宋公明,你也行动些儿。你只是拐了人家女孩儿,害羞也不敢走哩。”⑤356-357到了王林家门口,他还长着心眼,怕宋江鲁智深把王林吓得不敢作证,就自己去叫门,还吩咐二人:“他是一个老人家,你可休唬他。”王林认人时,李逵一会儿埋怨宋江:“哥也,你等他好好认咱,怎么先睁着眼吓他?这一吓他还敢认你那?”一会儿又因为鲁智深说了句“你快认来”而埋怨道:“你这秃厮,由他自认,你先吆喝一声怎么?”他本是个粗莽汉子,这样突然细心“精明”起来,反而憨态可掬,让人忍俊不禁。⑤358

发现自己错怪宋江,他只好回山寨领罪。他一面砍荆条一面居然打起了小算盘:“到山寨上,哥哥不打,则要头”,所以要尽量把杀头换成挨打。在山寨门口,他偷偷观察了一下,说:“我来到辕门外,见小校雁行排。往常时我来呵,他这般退后趋前,怎么今日的。他将我佯呆不睬。(做偷瞧科,云)哦!元来是俺宋公明哥哥和众兄弟都升堂了也。”上堂之后他先是乖乖承认了错误,说自己没见识,希望宋江看在兄弟情分上饶他一回。见宋江不为所动,就向众人求情:“学究哥哥,你劝一劝儿!智深哥,你也劝一劝儿!”李逵居然也口甜起来,引人发笑!“(学究同鲁智深劝科)(宋江云)这是军状。我不打他,则要他那颗头。”李逵装傻:“哥,你道甚么哩?”“(宋江云)我不打你,则要你那颗头。”李逵见好求不行,就开始胡搅蛮缠、东拉西扯:“哥哥,你真个不肯打?打一下是一下疼,那杀的只是一刀,倒不疼哩。(宋江云)我不打你。(正末云)不打!谢了哥哥也。(做走科)(宋江云)你走那里去?(正末云)哥哥道是不打我。”最后宋江还是不肯饶恕,李逵又开始苦肉计,要拿自己曾经献给宋江的剑自刎,想打动宋江逃脱惩罚。⑤362-363这一系列语言油滑赖皮、像一个狡狯胡缠的顽童地痞,情态丰富,生动可笑,具有强烈的喜剧色彩。

特别令人吃惊的是,在回山寨的路上,李逵还曾出现过“畏罪自杀”的念头:“有心待不顾形骸,(带云)这碧湛湛石崖不得底的深涧我待跳下去,休说一个,便是十个黑旋风也不见了。(唱)两三番自投碧湛崖。”⑤362这哪里是我们心中那个天不怕地不怕的黑旋风呢,就是一个真真实实的普通人啊。

综上所述,元杂剧中的李逵形象可谓“千姿百态”,各尽其妙,有些方面还与现在我们心目中业已成型的李逵形象差距很大。可见,李逵形象在形成的过程中,也曾出现过一个“百家争鸣”的时期,此时的李逵,不论是鲁莽还是机智,是粗暴还是儒雅,是憨直还是滑稽狡狯,其思想行为、心理性格都很生活化、世俗化,甚至带有文人的气质,符合人民的期盼,满足人民的需要,是剧作家和下层民众心目中理想的民间英雄和救世者。在下一个阶段,他的形象又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

二、明代小说《水浒传》中李逵形象的嬗变

明初《水浒传》问世以后,出现过许多版本,但不论是繁本中的100回本、120回本、71回本,还是简本中的102回本、110回本、115回本、124回本,李逵的形象都变得更加鲜明。经过作者对已有的性格特点的筛选、增删和整合,一个统一、浑融、完整、立体的李逵形象基本定型。

先来谈谈李逵形象在小说中得到的继承和发展。在《水浒传》中,李逵的外貌,还有他性急暴躁、莽撞率直、忠义淳厚等性格特点都被比较完整地继承下来,由于小说在叙事和描写上更为便利,这些特点得到了更为生动丰富的诠释,并在不同的章回中反复强调渲染、对比衬托,给人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更让我们感兴趣的是,小说中李逵形象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第一,元杂剧中“儒雅风流”的形象完全没有了。一方面,这是由于文体的改变:小说已经不需要通过唱曲来表情,作者也不必通过人物之口来炫耀才情。文体变了,依附于文体的“文体性格”也就消失了;另一方面,作者在整合李逵形象时一定发现李逵的“儒雅”不符合人物的性格逻辑,会破坏人物形象的统一性和鲜明性,所以作此删改。

第二,元杂剧中沉稳精明、办事干练、机制聪敏的特点被大大削弱。小说中的李逵的确偶尔粗中有细一次,偷奸耍滑半回,但是这样的描写也只是更加衬托出其朴质粗直。金圣叹在《水浒传》评论中说:“李逵朴至人,虽极力写之,亦须写不出。乃此书但要写李逵朴至,便倒写其奸猾,写得李逵愈奸猾便愈朴至,真奇事也。”⑦324“写李逵粗直不难,莫难于写粗直人处处使乖说谎也。”⑦303可见,沉稳精明被削弱淡化后,不仅没有导致李逵形象的弱化,反而更使李逵在108好汉中性格鲜明突出,其天真憨直的典型性格更加受到百姓的欢迎且更深入人心、妇孺皆知。

第三,淡化了李逵刻意插科打诨的滑稽搞笑色彩,更多地表现为一种因朴质率真而自然流露出的喜感。这也与文体有很大关系。因为作者不需要通过喜剧中夸张滑稽的唱白直接刺激观众,愉悦观众,满足其审美需要,而可以在小说中用更自然、更细腻的方式,通过行为心理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

第四,淡化了“伸张正义”的民间英雄色彩,更多地表现了强盗的暴戾和破坏性。在元杂剧中,李逵杀的是假扮宋江强抢民女的地痞,是诱拐妇女害人性命的恶霸,是不守妇道与人私奔的妇人,是欺负老弱的混混。他是一个为民除害、铲奸除恶的英雄。但小说中的李逵则更富有“强人”色彩:江州劫法场、东京闹元宵、放火攻凌州,李逵总是“轮两把板斧,一味地砍将来……当下去十字街口,不问军官百姓,杀得尸横遍野,血流成渠”;攻打祝家庄时,“李逵杀得手顺,直抢入扈家庄里,把扈太公一门老幼,尽数杀了,不留一个。叫小喽啰了有的马匹,把庄里一应有的财富,捎搭有四五十驮,将庄院门一把火烧了,回来献纳”;为了逼朱仝上梁山,他将沧州知府年仅四岁的小衙内的头一劈两半;为了逼公孙胜上山,他又斧劈罗真人;在四柳村地太公庄上,他不问青红皂白,闯入闺房就杀掉与小姐交好的小伙子,得知两人私情后连小姐也杀了;抓住黄文炳后,李逵将其片片活割下酒,开膛取心煮汤;杀掉李鬼后直接割大腿的肉烤来吃,这种不问青红皂白的杀人狂徒,这双不问军官百姓“一味排头砍去”的夹钢板斧,这种野蛮恐怖的妖魔化的行径,代表的已经不仅仅是反抗社会黑暗的以暴制暴,更多的是痛快淋漓的欲望追求和非理性的、蔑视生命的破坏力量。李逵的愤怒除了来源于道义,更多的是一种原始的、具有破坏性的暴力和冲动。这些容易被读者遗漏或者在潜意识中淡化的描述,实际上深刻地反映了李逵形象的巨大变异,也使《水浒传》这部小说具有了更丰富的内涵。

综上所述,水浒故事的产生与发展有一个曲折复杂的过程,由历史记载、传说故事到舞台戏剧(创作),又由舞台戏剧到小说(定型),再由小说到舞台戏剧(改编)。李逵的形象就在这个过程中,随着各种艺术形式本身的特点、政治土壤、思想渊源和社会环境的变化,呈现出了不同的特点。而从元杂剧到明小说,李逵形象经历了最为巨大的嬗变,最终定型,为我们留下了一个深入人心、不可磨灭的文学形象。

注释

① 朱一玄,刘毓忱.水浒传资料汇编[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81.

② 新刊大宋宣和遗事[M].北京:中国古典文学出版社,1954.

③ 傅惜华.元代戏剧全目[A]//朱一玄,刘毓忱.水浒传资料汇编[C].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81.

④ 王季思.金元戏曲(第一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

⑤ 宁希元,宁恢,选注.中国古代戏剧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

⑥ 罗书华.中国叙事之学:结构、历史与比较的维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9.

⑦ 金圣叹.水浒传回评[A]//朱一玄,刘毓忱.水浒传资料汇编[C].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81.

推荐访问:李逵 嬗变 形象

版权所有:袖书文档网 2002-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袖书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袖书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鲁ICP备2002646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