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语文蕴含着伟大的民族精神、灵魂和较高的文化素养,这是职业素质不可或缺的部分。现代教育体制经历了深刻的变革,学生对传统文化有了全新的认知。引导学生主动接触和学习传统文化,增加文化素养,让他们成为传统文化的接班人和传承者,这是十分必要的。
关键词:中职语文 传统文化教育 教育策略
引言
中国历史悠久、内涵丰富的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来说是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于中职语文教学来说亦是如此。由教师孕育出的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教学相结合的新模式,较以前的教学模式而言,新的模式更加符合当代的素质教育观。然而,这就是中职教育的基石所在。本文先展开了中职生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的讨论,之后着重论述了传统文化的教学策略。[1]
一、中职生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
中职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向他们灌输专业技能,同时还要重视传统文化教育对其未来发展的重要性。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下,教师在帮助中职生树立健康向上的道德品质的过程中具有非常有效的作用,在教师潜移默化的影响下,中职生的人文素养和个人品格呈现跨越式的提高。但是我们必须要意识到,相较于传统的学生,中职生在学习文化知识上较为吃力,学习压力较大,稍有不慎就会产生严重的厌学情绪,同时中职生的自律性较差,对学好文化知识信心不足,以往养成的一些不良习性对其文化成绩的提高起到了阻碍作用。究其根本,这是由缺乏责任意识所造成的。我国的传统文化中的很多关于品德修养的文化对于提高中职生的文化素养具有很大的帮助。比如儒家思想中始终将“仁、义、礼、智、信、忠、孝、悌、节、恕、勇、让”作为他们的主要思想,墨家向来秉承“兼爱、尚贤、节用”的基本理念,道家则强调“少私寡欲、道法自然”,法家将“废私立公”的思想延续了下来。这些思想经过近千年的沉淀与传播,对于规范中职生的行为处事和学习习惯、树立良好的品德具有强大的现实意义。
除此之外,中职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越多,步入社会后就越能够快速的适应[2]。相较于传统的学生,中职生能够熟练的掌握专业技能,不怕吃苦受累,用人单位对于这种人才还是比较欣赏的。但是中职生自身文化知识的缺乏往往限制了他们的发展。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者取得一席之地,形成独特的企业文化是必不可少的,而这一切都是在员工素质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因此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员工的综合素质能力是决定员工升迁的关键。中职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能够有效地提高综合素质,使其能够灵活的适应市场的变化。
二、中职语文中的传统文化教育教学策略
1.开拓学生传统文化的学习途径
为了使传统文化能够快速完美的融合到语文教学课堂中,教师应该要在课内课外同时进行。在授课过程中有意识的向中职生灌输传统文化,在课外通过结合各种课外活动,帮助学生学以致用,例如定期举办话剧、歌舞剧等演出活动,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更加深入的了解扮演角色的特点,同时通过查阅相关资料,进行知识延伸,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在寒暑假期间,教师要求中职生阅读一定量的传统文化书籍,通过写读后感的方式将个人体会保存下来,在阅读中思考,充分探索传统文化的魅力,促進中职教学目的顺利实现。
2.联系古今来拉近文化距离
中国传统文化不仅对我们的先辈们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我们的很多行为习惯都留下了传统文化深深的烙印。因此,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是要学会灵活应变,不要照本宣科,注意观察我们的生活细节,以此为突破口向学生教授知识,同时还要进行知识延伸,将其导入到传统文化中来。例如教师可以通过向学生引入“名字”这一常见的概念,让学生思考名字的由来,以此为切入点向学生普及一些古代关于名字的内容。古书有云,自我们呱呱坠地开始,及至三月大小由父亲给孩子取名,通常男子二十及冠。由德高望重的长者取字,女子十五及笄后取字。就当时的现状而言,直呼其名是一件非常失礼的行为,即使两者之间仇深似海也不会如此。众所周知,三国的马超与刘备是敌对关系,马超在提及刘备时只会说“刘玄德杀我全家”,而不是讲“刘备杀我全家”。[2]
为表谦虚,向别人介绍自己,大多是直呼名字。若为尊对卑,可直接称名。举个例子:孔子在和弟子之间进行交谈时,会直弟子呼季路、冉有的名字。他们属于师生关系,该种称呼和古代礼法也比较符合。中职语文教师依据前文所说进行对照,可以发现古今对于称呼的差异,缩短学生和古代文化之间的距离,提升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感悟和认知,给学习的过程加持亲近的氛围。
3.创设学习情境
创设学习情境,即通过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构建知识,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创建相应的环境,帮助学生良好的氛围中进行个人意义上对传统文化的感知与学习。教师可以通过描述、想象、以及借助多媒体等方式方法去构建学习情境,然而,推行创设学习情境的教育教学模式也必须要依据当前的情况而定,做到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样才能够强而有力的延长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知识的鲜期。在教学《念奴娇·赤壁怀古》这一文章时,通过语言的独特魅力描述出“大江东去、浪淘尽”的磅礴气势,引导学生去想像一幅生动的画面从中体验诗人的喜怒哀乐,获得心灵上的升华,引导学生联想出“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的情景。鼓励学生将情景中的所悟所感用言语表达,让大家感受到作者真实的情感,与其共勉。
4.发挥教师引导作用
教师要做到为人师表,在学习研究古代文学知识时,不应因其内容繁琐枯燥而放弃,而是加倍认真探索,追求其精髓所在,争当学生群体的榜样,让他们对传统文化保持足够的兴趣,提升个人的文化素养。
结语
从以上的讨论可知,教育作为传承以及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精华部分的基本载体,对广大的青少年儿童有着深远而持久的影响。语文教师要有善于发现传统文化中的优质部分并将其与现代教学完美结合的巧技,在更大程度上提升中职学生的职业素养进而优化其综合能力。总的来说,中职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进一步融合是十分有必要的。
参考文献
[1]杨婷.地方文化引领下中职语文实践教学研究[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6.
[2]王惠.中职语文教学中有效渗透传统文化的教学策略研究.职教通讯.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