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型发展已经成为当今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常态,喀什大学地理科学专业3S课程教学体系为适应基础教育师资教学制图能力提高的要求和测绘地理信息行业技能需求,由单一的基础教育师资培养转向师资和测绘地理信息行业技能人才并重培养.符合高校转型发展的要求。将学生培养为“一专多能”的技能人才,既有利于基础师资教学制图能力的提高,也有利于解决地方测绘地理信息行业人才的不足。
关键词:地理科学:测绘:转型发展;技能人才
2014年6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标志着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正式成为国家战略,进入政府引领下的主动探索阶段。喀什大学作为一所培养基础教育师资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地方本科高校,同样面临从传统师范教育向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转型。当前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主要面临着观念转型等问题,促进高校形成开放融合、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新型发展观是目前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所面临的现实需要。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需要以学生就业质量提高为导向、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核心,而主要实现途径是实行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和建设特色学科。
3S课程体系包括遥感(RS)、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以及测量学和地图学等课程。喀什大学3S课程主要在地理科学专业开设,该专业传统的就业方向为中小学教师,但传统师范生教育的就业口径较小,随着高校毕业生人数的不断攀升,毕业生就业压力日趋增大。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大众教育阶段,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喀什以及周边新疆南部地区少有地理科学本科专业,因此,“一专多能”的应用型、复合型地理科学人才培养不仅符合喀什大学的转型發展要求,也能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喀什大学地理科学专业与社会测绘地理信息行业联系紧密,且新疆南部地区3S技术人才明显不足,因此以面向测绘地理信息行业就业为导向的转型发展具备行业人才需求和自身专业基础条件,与3S技术紧密相关的课程也面临着为适应学校转型发展和办学定位变化而进行教学体系调整的问题。
一、相关理论课程开设现状与调整
为满足喀什及新疆南部地区3S技术人才的社会需求,喀什大学地理科学专业3S课程内容设置应有所调整,对理论性较强而工程实践中较少涉及的课程不予开设,而在工程实践中应用较多的基础理论课程适当增加课时量。目前喀什大学地理科学专业开设的3S必修理论课程有遥感概论课程、地理信息系统课程、测量与地图学课程等。这几门课程课时量较少,能够兼顾师范生教育类教学技能培养的课程设置需要,这三门课程的基础理论也在测绘地理信息行业应用较为普及,能够基本满足毕业生从事测绘地理信息行业发展需要。但如果开设较多地理信息科学和测绘工程专业的其他必修专业课程,则会造成学生修读的总学时量过多、学业压力增大,而开设一定学时的更具市场指向性的行业选修课程可以兼顾学生学业压力和技能培养。
目前喀什大学地理科学专业测量学和地图学作为一门课程开设,不利于学生深入理解测量学、地图学的基本理论,测量仪器操作课程也相对较少。地图制图也是中小学地理教师完成教学制图和考试用图设计的一项基本技能,与测绘地理信息行业相似度较高,但因为单门课程的总课时量限制,学生的制图实践学时较少,制图能力普遍不高。将目前长期开设的测量与地图学一门课程分为测量学和地图学两门课程开设,学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测量学和地图学的基本理论,也有更多的课程时间开展课程实践,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测量技术和制图能力。测量学的理论和技能培养课程能让地理科学专业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地图制图前期的数据来源和制作过程,能够满足中小学基础教育教学和考试用图制图技能的需要,也是测绘地理信息行业的一项基本技能需要。新疆南部地区开设遥感课程的本科高校极少,而喀什大学地理学专业具有30多年的办学历史,具有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教学实验室以及测量与地图制图实验室,其实验室和教学仪器不仅能够满足培养地理学科基础师资的需要,也能满足培养社会所需3S技术人才的需要。
地图制图是毕业生从事中小学基础教育工作的一项基本能力,而目前新疆南部地区能够掌握地图教学和考试用图制图技能的中小学教师极少,多数教师的教学用图和试题编制用图主要通过网络搜索、拷贝或购买完成,不能制作学校周边学生熟知的、易于接受理解的地图素材,这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和动力的培养。在相关测绘地理信息行业中地图制图是很多工程项目不可避免的环节和内容,因此,将测量与地图学一门课程分为测量学和地图学两门课程开设,不仅有利于培养基础教育师资的教育和考试用图制图能力,也能拓宽学生就业途径,补充地方测绘地理信息行业的人才缺口。
喀什及周边地区测绘行业技术人员对测绘技术掌握较好,但缺少3S理论基础,承接行业综合性业务能力较差,派驻喀什地区技术人员的流动性也比较大。同时,因喀什地区本地相关人才较少,造成企业申请丙级以上测绘地理信息资质困难,而中东部其他省份或新疆北部派驻喀什地区的分公司常驻人员数量也相对较少,加之新疆南部具有地方面积大、人口密度小,传统的资源调查方式效率较低、成本较高等特点。这些因素均不利于地方经济社会的长远发展。
二、相关实践课程开设现状与调整
目前与3S技术相关的各门理论课的配套实践课受总课时量限制,每门实践课程通常不超过18学时(每周1次课,一次2学时),将一定数量的单次2学时实践课程调整为单次4学时的方式不仅有利于学生更好地交流和掌握软件、仪器操作,也有利于学生完成具有一定工作量的实践作业,提高学生课程学习兴趣和成就感。
3S实践课程内容设置不仅要结合理论课程内容,也要结合当前测绘地理信息行业常用软件和仪器现状并加以利用。测绘地理信息行业具有仪器设备和软件更新速度快的特点,而高校教材通常较为稳定,短期内变化较小,仪器设备和教学软件更新速度慢,和行业应用不接轨的现象较为突出.因此需要适当拓展一定学时的地方行业主流仪器和软件操作的授课内容。
目前高校地理科学专业本科教学中使用的主流3S软件有Arcgis、Mapinfor、EN.VI和ERDAS等,但国内测绘地理信息行业企事业单位主要使用的软件为国产Mapgis和CASS。因此,可引入行业技术骨干在学校开设少量学时的行业应用软件操作拓展课程,引导学生了解当前地区行业使用主流软件的基本操作,减少高校教学与行业技能需求的不接轨问题,便于拓展毕业生的就业口径。
在仪器设备操作课堂上,教师除介绍教学常规仪器设备外,也可以引导相关仪器公司技术人员到校讲授最新的仪器结构和原理。通过寻找地方行业公司作为实习实训基地,由单一的校园课程实习向校园实习和实践基地联合培养转变。除外聘地方行业技术骨干到校兼职或和本校教师联合授课外,加强本校“双师型”教师的培养也是有效的方法。但处于转型发展的应用型本科高校“双师型”教师数量较少,因此专兼职结合的“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也是目前地方本科高校应用型专业转型发展面临的现实需要。
三、实践教学基地建设调整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和协同育人”是目前高校人才培养改革发展的路径,但企业参与高校实践教学训练课程的积极性普遍较低,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高校课程内容与行业应用的脱节,这也造成承担学校实践教学基地的企业利用效率较低、效果较差。和多数地方本科高校相同,喀什大学地理科学专业3S课程教学内容与行业应用联系不紧密,教师缺少技术转移平台,学校也没有承接社会订单的资质,这些都不利于提高教师从事技术应用研究的积极性。因此,喀什大学地理科学专业3S课程目前仍然面临着如何更好地融合产业需求、开展校企实质合作来协同培养地方需求人才的问题。教学内容与行业需求靠近是吸引行业企业承担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一条重要的途径,高校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双向兼职的“双师双能型”师资培养也是面向行业需求转型发展的有效途径。同时,调整一定学时以行业技能需求为实践课程内容的措施,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行业企业参与承担实践教学基地任务的积极性,也有利于面向社会需求转型发展的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