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发观与再现

发观与再现

发布时间:2022-11-05 10:40:08 来源:网友投稿

zoޛ)j馝y׽iם{M?iמ^=iםxםxMxߍxͷ׏|׏|m5iy׎u^;^=]5^=^tiם4uNum7^z^{^z׭z׭{׽{u^F人物形象。老布劳的《美洲新图》代表了当时欧洲地图绘制的最高水平,在欧洲产生了深远影响,此后的美洲地图多以他的地图为基础。1625年,荷兰地图学家扬颂绘制的《美洲地图》基本继承了老布劳地图的内容,但增绘了更多的印第安地名和两极投影的小图。到1678年,荷兰地图学家德威特在其绘制的《最新精准美洲地图》中,增绘了五大湖、北美洲内陆的其他地理情况以及荷兰在北美的殖民地,但仍将佛罗里达绘制为独立的岛屿。这说明欧洲对美洲的地理认知并非总是呈线性发展的。探索“未知的南方大陆”

在新大陆被西班牙发现以后,欧洲传说中神秘的南方大陆成为荷兰人探索的重点。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南半球存在一个“未知的南方大陆”,以用来平衡北半球的大陆。16世纪的欧洲世界地图,往往都在非洲和南美洲的南端绘出这片未知的大陆,探险者也常常将在南方新发现的岛屿指认为“未知的南方大陆”。随着太平洋航路的开拓,太平洋上的岛屿逐渐被认知。1526年,葡萄牙的探险者发现了巴布亚新几内亚。这些新发现在奥特柳斯1589年所绘的《太平洋图》中得到了表现。1576年,西班牙人发现了托雷斯海峡。1606年,西班牙探险家望见了澳大利亚大陆,并向西班牙国王报告,称其为“圣灵南方之地”。1606年,荷兰探险家扬颂在今澳大利亚昆士兰州的约克角半岛西岸登陆,揭开了发现澳大利亚的新序幕。1642年至1644年,荷兰探险家塔斯曼绕澳大利亚大陆环行,并将其命名为“新荷兰”,此次航行证明了澳大利亚并非神秘的南方大陆。塔斯曼还发现了塔斯马尼亚岛、新西兰、汤加群岛和斐济群岛,并与其船员一起绘制了澳大利亚、新西兰和太平洋部分岛屿的地图。

荷兰人虽然在大洋洲的探险中取得许多重要的成果,但并未在此建立殖民地。大洋洲与其他大陆尚未建立起稳定的联系,因而并未完整地出现在17世纪的世界地图中。直到18世纪中期,英国探险家库克船长才完成了对大洋洲及太平洋诸多岛屿的考察与测绘。至此,大洋洲完整地呈现在18世纪后期的世界地图中。

此外,荷兰和俄罗斯在16世纪、17世纪对北冰洋进行了考察,俄罗斯对西伯利亚进行了探险和殖民,这些成果都在17世纪的地图中得到了反映。1772年12月,库克船长经过精心策划和准备,率领船队从南非出发,吹响了人类探索南极大陆的第一声号角。但他的3次南极大陆探索,终因冰山阻挠,无法前进。不过,欧洲人的远洋探索并未就此终结。一些错误的地理知识尤其是“未知的南方大陆”仍然出现在当时的世界地图中,许多世界地图上关于亚洲、非洲和美洲内陆地区的认识仍不够清晰。

直到18世纪和19世纪,欧洲人又开始探索世界内陆和地球南北两极,世界才被完整地呈现在地图上。英国人赫内尔与奥腾斯于1730年所绘的《新绘精准世界航海图》、法国人拉特尔于1781年所绘的两极投影《新世界地图》和法国人罗特于1782年所编的《世界地图》,分别采用不同的投影和图式表现了大洋洲和南北两极,反映了18世纪强调地图的科学性而淡化地图的装饰性的时代特征,表现了欧洲人对世界的最新认识。

世界地图的完善

15世纪和16世纪,因大航海而成为当时欧洲国际都会和制图中心的里斯本,是欧洲各色人等寻求名利、各国搜集海外情报的场所。葡萄牙则为了垄断航海贸易而严格限制地图的外流。1502年,意大利费拉拉公爵的代表康蒂诺将一幅世界地图从里斯本走私到意大利。这幅以康蒂诺名字命名的世界地图,全面反映了葡萄牙人在非洲、印度洋和新大陆的探险成果。其中非洲大陆和印度洋北岸的轮廓以及大西洋中的岛屿绘制得较为准确,而东南亚和东亚的海岸轮廓却表现得较为失真,这表现了当时葡萄牙人在亚洲的探险边界。该图是最早标绘出非洲和巴西两地天文观测纬度的世界地图,反映了欧洲航海图绘制技术的巨大进步。不过,此图未能绘出尚未被探索的美洲西海岸,因而也未能将新大陆与亚洲明确区分开来。

1519年,西班牙国王派遣葡萄牙探险家麦哲伦率船队向西穿越大西洋寻找通往香料群岛的新航路,船队发现了南美洲最南端的火地岛并通过了麦哲伦海峡。随后麦哲伦船队穿越由其命名的大洋“太平洋”,于1521年经马里亚纳群岛到达菲律宾。麦哲伦因介入土著内讧而丧命,其船队则继续西行,并于1521年11月6日登上香料群岛进行贸易。此后,麦哲伦的船队横穿印度洋到达好望角,最终于1522年回到西班牙的塞维利亚港,实现了首次环球航行。

麦哲伦环球航行的实现,证实了“地圆说”,发现了太平洋,开辟了新航线,也推动了世界地图的进一步完善和美洲地图的绘制。从1517年开始,葡萄牙制图学家里贝罗进入西班牙王国贸易局掌理地图,并主持了西班牙与葡萄牙分割全球的《萨拉戈萨条约》的谈判。从1526年起,他在塞维利亚绘制了多幅“皇家海图”,而1529年绘制的《里贝罗世界地图》就是其中较为著名的一幅。该图是根据之前的皇家海图和麦哲伦、艾尔卡诺船队环球航行及戈麦斯1525年北美探险的新资料绘制而成的,较为准确地绘出了五大洲尤其是南美洲的轮廓,标绘了他参与制定的《萨拉戈萨条约》所规定的西葡两国势力范围的分界线。不过,该图所绘制的北美洲并不完整,印度次大陆的比例偏小,澳大利亚和南极洲仍未被绘出,它所反映的世界仍不完整。

16世纪30年代以来,探索时代的地理大发现成果在欧洲广泛传播,推动了欧洲地理学和地图学的迅速发展与更新。欧洲的地理学家和制图学家极其关注各国探险家带回的地理信息,并不断地探索如何在地图上更为精确地描绘世界。在此背景下,各种投影和图式的世界地图便应运而生。这其中有法国地图学家芬内采用“对称心形投影”绘制的以南北两极为中心的世界地图、法国地图学家罗茨绘制的两半球图式的世界地图以及墨卡托绘制的世界地图。

“墨卡托世界地图”的图名是《适用于航海的最新精确世界地图》,表明该图是一幅根据最新的地理大发现的成果绘制而成的世界地图,其目的是纠正之前航海图中的画法,以使其更好地为航海者所用。全图由墨卡托雕刻于18块木板之上,拼接为202厘米×124厘米的图版。墨卡托在图中采用了他所创立的“墨卡托投影法”,即“正轴等角圆柱投影法”,使得图上所有经纬线在任何位置都垂直相交,从而把世界地图绘制成长方形。这种投影法可以在图上表现任两点间的方位和距离,南北极地区被平铺成与赤道相同的度数。水手们按图中的罗盘线径直航行即可到达目的地,对航海极为有利,因此该图及其投影法成为托勒密之后的地图学上最为重要的成就。“墨卡托世界地图”上还附有大量的说明文字、图例和装饰,其说明文字阐释了“墨卡托投影法”的原理和世界地理知识。可以说“墨卡托世界地图”是一幅16世纪的百科全书式的集大成之作。由于绘制精确,便于航海,该图对16世纪末期以后的航海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结语

15世纪到17世纪的地理大发现,与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科学革命一起改变着欧洲,进而改变了世界。直观反映了欧洲人的世界知识和观念的世界地图,在航海实践、知识革命、观念革新、绘制技术进步和印刷术改良等因素的驱动下,发生着急剧的改变。雕版刻印的纸本取代了手绘羊皮卷,成为地图的主要载体,具有同一体例的地图集开始大量出现。在绘制技术方面,实测和观测数据取代了宗教文献和神学观念,成为绘制地图的基础,各种投影、经纬线使得欧洲地图脱离了随意性和示意性。在内容方面,欧洲人所绘制的世界地图中的世界轮廓日趋完整和清晰,地理要素和地图要素不断丰富,使其不但具有极高的科学性,而且还具有极高的文物价值。

地图从来都不是地理景观的完全反映,而是绘图者个人地理观念的表达。总体来看,探索时代的欧洲人所描绘的世界地图经历了一个从粗疏到准确、从模糊到具体、从时空交错到统一即时的演变。但欧洲人所绘的世界地图上的不同区域,因依赖不同的资料而呈现出不同的准确度。在欧洲、西亚、北非以及各大洲海岸线上,欧洲人所绘的地图表现得较为精准,而其他地区,尤其是内陆地区,则绘制得较为粗疏,甚至仅绘出海岸轮廓而在内陆留出空白。这一方面表明欧洲人对世界的探索并未完成,另一方面则体现出欧洲人对异域知识具有很强的猎奇性、象征性和装饰性,其内容的即时性和准确性并不重要。

随着欧洲的海外扩张,欧洲人所绘地图也传播到当时以中国为中心的儒家文化圈和以土耳其为中心的伊斯兰文化圈。欧洲天主教耶稣会士在中国编绘《坤舆万国全图》(1602年),将“地圆说”、“气候带”、“四大洋”和“美洲”等地理知识以及地图投影传入中国,推动了新地理知识在东亚的传播,进而加速了世界的近代化和一体化进程。

推荐访问:再现

版权所有:袖书文档网 2002-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袖书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袖书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鲁ICP备2002646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