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良知学视阈下的高职学生德育教育研究

良知学视阈下的高职学生德育教育研究

发布时间:2022-11-05 11:15:04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 党的十八大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如何在新形势下为高职学生德育教育找到正确路径,有效提高高职学生德育教育实效越来越成为新时期高校德育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 良知学    高职教育    德育教育

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主要是技能型人才,面向行业为导向,是行业技术人才储备基础。高职学生在进入行业后对大是大非的分辨、对纷繁复杂网络信息的甄别及对个人道德素质的提升要求都必须在学校阶段打下基础,可见,高职学生德育教育尤为重要。本文在良知学视域下,研究阳明良知学关于德育教育的内涵,以及良知学中“知行合一”的德育观给高职学生德育教育研究带来的启示,从人的主体性建立上解决当代高职学生德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高职学生德育教育问题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明确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必须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要实现党和国家的人才培养目标,高校就必须把德育放在第一位。

高职学生德育受社会环境、学校、家庭和个人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社会环境对高职学生德育教育的影响主要在于转型时期的一些不良思潮负面影响学生的德育水平。面临新媒体时代的挑战,某些高职院校普遍没有及时适应。高职院校对于德育教育目标缺乏层次性,德育教育内容伴随“90后”新生代学生入学而显得脱离学生的认知实际,德育教育方法因为缺乏灵活性而对学生缺乏吸引力。高职学生家庭普遍属于社会普通家庭,在德育教育方面正向导向相对薄弱,无论是家庭教育内容和方法都处于德育教育较低的层面。当然,无论社会、学校、家庭对于高职学生德育教育都是外在因素,根本的是在学生的德育意识、自我德育认知及德育践行。现在某些高职学生存在德育意识淡薄、德育认知模糊和践行能力偏弱的情况,这是当前高职德育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二、良知学德育教育的内涵

良知学是王守仁一生思想的总结,是其晚年所经历险象环生政治生涯中得出来的,因此“良知”是从“百死千难中得来”,即“良知”来源于践行,是阳明一生践行出来的。良知学的教化内涵就在于“修道之谓教”,从人的本性本源出发外化人的行为,从而实现德育教育的目标。良知是“知是知非”且人人具有的“昭明灵觉”,良知才具有内在的德育功能。良知正是一个人道德的本体,把良知作为道德本体,就必然要“发散流行”,因为良知在于致,不致则无良知。而良知之所以要致,是因为人心时而被私欲所蔽,需要通过“致良知”的过程来使得“良知”显现。“良知”和“致良知”恰是一体之两面,是德育内化和外化在本体和功夫两个方面的体现及落实。也就是阳明所一直讲的“知行合一”,“真知必能行,真行必能知”,这就把德育的内化和外化统一到个体本身。阳明良知学使得我们可以从个体道德的角度来考察德育教育,给高职学生德育教育研究提供新的视角。

高职德育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在德育修养上“知行合一”,也就是个体道德意识能够道德外化成道德行为,而这种道德行为必然是个体道德意识的真实体现,也就是说学生的道德外化和道德内化在“知行”层面始终体现出“良知良能”。阳明良知学在德育教育上最重要的作用在于把学生德育观念从内向外实现贯通,并由外返内提升学生德育修养。正如学生个体本是一太极,德育的内在和外在恰是太极之阴阳两端。要使学生德育外化行为符合德育教育观念就必须由阴而阳转化,只有外化的德育行为才能内在地影响学生的德育素质。这个德育的转化过程恰恰需要良知的保驾护航,正是由于良知在致中存在,方才有德育内化和外化的贯通,使得学生作为道德主体在德育转化中不会滑向言行不一、前后不一、表里不一、行为异化,人生目标变得庸俗和低级。

三、良知学对高职学生德育教育的启示

部分高职学生存在德育水平低下,缺乏基本的爱岗敬业、尊师重道、学以致用等德育问题,恰在于其既没有把德育内化为人“天然之良知”,又没有把德育外化为“真知必能行”的自觉践行。高职部分学生以物质追求为目标,失却德育根基,把本是求学阶段追求技术真理背道而驰外化为逐物。阳明良知学对高职学生德育教育的启示莫过于教导学生“立志用功,如种树然”,打好根基,方才成才。高职学生德育理念中最需要的是从德育角度踏实用功、勤奋学习、钻研技术、立志成为技师、大国工匠。

高职学生德育教育普遍是从外在环境,比如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及学校环境入手,以提出提高德育教育实效的方法和途径。从外在环境而言,首先要明确德育教育的价值取向,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积极加强德育评价,大众媒体正向导向功能。家庭德育教育一方面受社会环境的影响,一方面取决于家庭成员的德育水平,只有家庭成员德育水平和道德修养不断提升才有利于学生的德育教育。相比于社会环境和家庭环境,高校是学生德育教育的主阵地,高职学生的德育水平与高校德育工作息息相关,这就要求学校不断革新德育教育内容,不断改进德育教育方法,并经常评估学生德育教育实效,从而不断加以改进。

德育教育最终是要落实到教育对象本身。在良知学视域下,笔者建议应该创新地从学生个体主体性入手,从个体内在建立道德良知主体,使学生知是知非,行良知良能,从而在根本上增强高职学生德育教育效果。没有良知作为道德主体,则道德主体就不会行良知。高职学生本是以技能培养为侧重,如果不躬身践行,只是停留于纸面,则失却人才培养目标的本意。技能不能践行,于行业实践中不能证明真理则技能只是虚,此处须深入高职学生德育教育内容。高职学生德育教育必须从学生道德主体的知和行两方面入手,一方面让学生建立自身的道德良知主体,另一方面要让道德良知发散流行,从而避免目前一些高职学生要么“冥行妄作”,要么“揣摸影响”的德育教育误区。“良知”要在“致良知”中方能体现,只有“良知能致”方成“良知”,高职学生德育教育就必须从德育践行中发生出来。也就是说,必须在高职学生主体性下建立良知本体,才可能把德育真正融入其内在,才能使通过德育教育的学生成为具备德行的人。要实现德育教育的最终培养目标,学校只有不断革新德育教育内容和方法,务必使德育教育内容是实践的事例而非“悬空”理论,德育教育方法是紧紧围绕践行而非“知行不一”。

参考文献:

[1]曾勇屏.王阳明“知行合一”思想及其对高校德育的启示[D].湖南科技大学,2009.

[2]尹锡珉.王阳明的教育观——“知行合一”的淵源和意义[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上旬),2012(05).

版权所有:袖书文档网 2002-2025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袖书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袖书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鲁ICP备2002646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