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社区五级公共就业服务网络建设不断加强。全区共有300家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基本形成了城乡全覆盖的人力资源市场体系,市场在人才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不断增强。六是人才发展环境进一步改善。大力推进竞争性选拔干部,健全从基层一线培养选拔干部机制,积极实施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创业的扶持政策,“基层长才干、一线出干部”的用人导向和培养导向愈加鲜明,党政机关和国有企业、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取得新进展。全社会的人才意识显著增强,北部湾人才开发深入推进,具有广西特色的人才政策法规体系逐步健全,人才创新创业的环境不断改善。
(二)“十二五”人才发展面临的新形势
“十二五”时期,我区将围绕实现“富民强桂”新跨越为目标,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推进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深化改革开放,保障和改善民生,保持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加快建设区域性现代商贸物流基地、先进制造业基地、特色农业基地和信息交流中心,构筑国际区域经济合作新高地,打造我国沿海经济发展新一极。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区人才发展还不能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突出表现在:一是人才差距较为明显。2009年,全区人才资源总量仅占全区总人口的4.12%,人才密度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50%左右。我区每万从业人口中拥有科技活动人员32人,仅相当于广东省的四分之一。二是经济建设所需的高尖人才缺乏。2009年,我区共有高级专业技术人才约6万人,“两院”院士仅1名,长江学者2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404人,仅占全国的0.89%;“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7名,仅占全国的0.5%,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水平的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自主创新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人才短缺。三是人才的行业、区域、城乡分布不平衡。表现为我区各产业从业人员当中,第一产业人员比例偏高,第二产业从业人员比例偏低,第三产业从业人员素质偏低,适应现代产业发展需要的人才非常缺乏;在人才的区域分布上,70%的高层次人才集中在南宁、柳州、桂林3个中心城市,且大部分集中在教育、卫生等事业单位,企业人才相对不足。四是人才发展投入不足。2010年我区人力资本投资占GDP的比例不足9%,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相比,人才开发投入需进一步加强。五是人才政策创新相对滞后。人才引进、培养、评价、使用、激励、保障制度还不完善,人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尚未消除,人才干事创业的环境还不够理想。因此,必须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坚定不移地实施人才强桂战略。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与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
“十二五”期间,我区的人才发展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更好实施人才强桂战略,坚持党管人才原则,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树立科学的人才观,以提升人才核心竞争力为主线,以提高人才创新创业能力为核心,以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高技能人才开发为重点,加强人才体制机制改革和政策创新,统筹推进城乡、区域、产业、行业的人才资源开发,大力激发人才活力,不断增强人才凝聚力,努力提升人才汇集力和辐射力,把我区建设成为开放程度较高、市场化程度较高、国际化程度较高、整体效用较高的区域性国际人才新高地,成为人才向往、人才辈出之地,为我区实现“富民强桂”新跨越目标提供坚强的人才保证和广泛的智力支持。
(二)基本原则
“十二五”期间,我区的人才发展应当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坚持以提升人才核心竞争力为主线,努力打造我区人才竞争新优势。要围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广西,加强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和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适应发展现代产业体系需要,加强重点工业产业、现代服务业人才和特色农业人才开发;按照区域协调发展的总体部署,继续调整人才结构,进一步优化人才布局;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深化区域人才交流与合作;适应社会事业不断发展的需要,推进社会发展重点领域人才开发。
——坚持以“四个优先”为导向,把推动人才优先发展作为赶超先进的基本路径和重大战略举措。坚持人才资源优先开发、人才结构优先调整、人才投资优先保证、人才制度优先创新,把人才资源开发摆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优先地位,尽快形成与发展方式转变、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相适应的人才结构,加大人才发展投入力度,通过人才制度创新最大限度地激发各类人才的创新活力和创造智慧。
——坚持以实施重大人才工程为抓手,推进人才资源开发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实施重大人才工程,是加快人才资源开发的重要举措,是构建我区人才竞争比较优势的战略途径。“十二五”期间,要以实施重大人才工程为载体,更好体现人才工作服务“富民强桂”新跨越的战略定位,更好体现人才工作的整体效益,推动人才队伍建设整体上水平。
(三)主要目标
到2015年,我区人才发展的主要目标是:着力培养造就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结构合理、富有创新活力的人才队伍,建立适应人才发展的新的人才发展体制、机制,逐步缩小与发达省市的人才差距,积极打造具有自身特点的人才竞争优势,努力建设西部地区重要的人才聚集区和面向东盟的区域性国际人才高地。
——人才总量稳步增长。全区人才资源总量达到270万人,其中党政人才19.5万人,企业经营管理人才17.5万人,专业技术人才103.8万人,高技能人才28万人,农村实用人才37万人,社会工作人才2.8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