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新能源汽车专业实训教学现状与改进措施

新能源汽车专业实训教学现状与改进措施

发布时间:2022-11-05 13:20:03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本文论述新能源汽车专业实训教学现状与改进措施,分析新能源汽车专业实训教学中实训场地供应不足、专业实训师资缺乏、专业设备供应存在困难、教材难以指导实训教学的现状,并从设立相应岗位进行对应训练、利用各种设备加强学生模拟实训、合理安排课程、为学生实训配备足够的师资、加强安全知识普及等方面提出改进措施。

【关键词】新能源汽车  实训教学  现状  完善措施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9)02C-0155-02

当今时代,创新和实践成为发展的主要基调,推动新科技的产生和创造也成为社会的重要任务,同时在倡导环保的今天,新能源的研制开发成为社会关注的主要话题,因此目前社会对新能源方面的专业人才有较大的需求。近年來,随着新能源汽车的逐渐普及,社会对新能源汽车专业人才的需要也越来越大。为了满足社会的需要,教育界开始注重新能源汽车专业方面的教学,以期培养出一批新能源汽车专业技能人才,从而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在新能源汽车专业人才培养中,实训教学具有必要性和重要性,然而当前实训教学还存在较多的问题,对此必须予以改善,以培养更多具有较高专业素养的新型对口人才。

一、新能源汽车专业实训教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不同于语文、数学等以书本知识为主的理论偏向型学科,新能源汽车专业的学科教学中更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所以学校在进行新能源汽车专业的教学中在理论知识的传授之外,更要加强学生实践操作方面的能力。这就需要学校加强新能源汽车专业实训教学,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学习的机会。通过新能源汽车专业实训教学,学生能将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结合起来,用理论支持实践,以实践巩固理论。因此,实训教学是新能源汽车专业学生学习和创造的基础和关键。

二、新能源汽车专业实训教学现状

虽然目前社会对新能源汽车有着极高的关注度和社会需求,但由于我国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新能源汽车专业实训教学仍有所欠缺。同时由于新能源汽车在我国的发展时间较短,学校对于新能源汽车专业的教学重点和培养方向的选择不够明确,导致新能源汽车专业实训教学存在较多问题。

(一)实训场地供应不足

新能源汽车的生产实训对场地有着较高的需求。研制一台功能完善的新能源汽车的相关实训,需要进行知识传授和学生讨论的教室、摆放加工机床等设备的机房、进行物品收纳的仓库、实训整车的场地以及进行成车展览的展厅,对此,学校需要提供至少600平方米的空闲场地,而且根据学生数量的多少,还要进行场地的服务区增设。但是,当前很少有学校能够提供这样大面积的场地以供学生实训。

(二)专业实训师资缺乏

由于新能源汽车属于高新技术的发展范畴,相关专业实训需要专业的师资才能到达最优的教学指导效果。然而,虽然当前新能源汽车专业得到了较大的关注,但是由于之前对新能源专业发展的不重视,导致该方面专业指导人才较少,难以在短时间内提供大量的专业指导人员对学生进行实训指导。许多教师的专业素养存在较大的缺陷,没有相关的实践经验,难以为学生就新能源汽车的研制提供专业的指导,学生的问题和疑虑得不到解答,阻碍了学生专业能力的提升,也限制了该专业教学的发展。

(三)专业设备供应存在困难

新能源汽车制造和研究的实践性较强,学生往往需要进行实践操作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而且,学生的实践操作对专业设备的依赖度较高,为了保障学生的操作可实现性,需要为学生提供一批可操作的专业设备和器具,以满足学生加工制造方面的需要。但由于新能源汽车研制相关专业设备经费较高,要引进一整套完备的设备对学校的资金储备有着较大的挑战,因此大多数学校目前在设备供应上存在短缺,学生的实地操作受到限制。

此外,新能源汽车领域缺少统一的制作要求,从而导致市面上存在各种不同的汽车制造技术。每个地区和公司对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都有不一样的标准,为了适应社会对新能源汽车的要求,每个制造公司都对自己的汽车制造技术做出不同程度改进和完善,这就导致对设备的型号和种类存在各异的要求,增加了设备的供应难度。

(四)教材难以指导实训教学

由于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属于新领域,因此在制造方面缺少可以借鉴的经验,而已有的汽车制造领域的技术都是各科技公司的核心内容,对外具有保密设权,不能实现共享。同时从社会上已有的教学资源来看,大多数的教材都是简单讲述汽车制造领域的表面问题,对于关键技术则是一笔带过,因此能提供的专业知识满足不了新能源汽车制造的需要,对于新能源汽车实训起不到应有的参考和指导作用。

三、新能源汽车专业实训教学改进措施

(一)设立相应岗位进行对应训练

在新能源汽车专业实训教学中,可从实际行业出发,为学生提供多个工位进行专业培训。一辆功能完备的新能源汽车的生产加工,包括设计、生产、组装、保养、销售和售后服务等多个组成部分,每一个部分都对汽车的成功使用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在进行新能源汽车专业实训教学时要从每一个部分出发,保障每一个岗位专业人才的培养。这要求学校根据目前每个部分所占的比重安排学生的人数,同时根据学生的兴趣定向培养每个岗位的专业人才,从而完成新能源汽车的研制。

(二)利用各种设备加强学生模拟实训

在目前的新能源汽车教学中,由于学生对这个领域接触不多,对于部分设备存在使用方法和功能对应知识的不足,对此学校要构建新能源汽车专业实训教学平台,利用其中的各种设备对学生进行教学,填补学生的知识漏洞。比如建设动力电池的模拟教学平台,帮助学生了解每个动力电池的内部构造,了解每个部位的功能,从而能够进行每个电池的拆卸和组装,并对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系统进行创新开发研究。学校也要组织相关的高压安全模拟课堂,实现学生高压电方面的技能学习,使学生能为新能源汽车生产提供高压配电方面的完善和急救措施,避免高压带来的安全问题。此外,整车控制方面的模拟训练也是学校必须提供的,整车控制是新能源汽车投入使用所必须拥有的功能。因此这是每个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操作技能,学校要完善整车操作方面的知识体系和技能训练。

(三)合理安排课程

在新能源汽车专业教学中,要做到合理安排课程,突出学生技能训练,以满足学生的全面发展。目前新能源汽车专业课程分为基础课、专业课和技能操作课,其中基础课教授所有学生都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因此在基础课的安排中学校要适当增加课时,以满足学生的基本技能学习需求。而在专业课中,高压电安全操作、电池动力的组装与维护、电驱动的操纵等是学生要掌握的技能,因此学校要保证在设备齐全并且安全的情况下对主攻该方向的学生进行专门培养,增强学生的专业技能。而在技能操作课中,由于专业性较强,学校要重点安排时间,满足学生的操作需求,同时要重点关注学生的操作技巧,避免学生因为操作失误而导致的设备损坏甚至是人员损伤。

(四)为学生实训配备足够的师资

在目前新能源汽车专业实训教学中,师资力量的短缺是学校面临的主要问题,导致专业知识讲解不到位,学生不能深层次掌握知识,从而影响了学生相关技能的提升。对此,学校必须加强师资力量,根据学生的数量安排教师人数,基本保证每15个学生有一个教师进行专业指导,从而保证学生的问题都能得到解答,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同时在教师的专业技能素养上,学校要有更高的要求,教师要具有新能源汽车制造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对学生的问题要能做出专业的解答。学校也可以聘请汽车制造专家做专门的课堂讲座,使学生学习到成熟的专业技能,提高自己的操作技巧。

(五)加强安全知识普及

由于学生对新能源汽车制造方面的知识掌握不足,在目前的操作加工中,可能因为操作不当而导致出现安全问题,因此在新能源汽车专业实训教学中,学校必须保障学生的安全。对于安全系数不高的器材,学校要做到尽量不使用,保证学生的操作安全,同时对于学生在操作方面的技巧,学校要做到提前通知注意事项,避免意外的发生。

在新能源产业迅速发展的今天,新能源汽车制造产业得到了广泛的发展,为了适应社会对新能源汽车专业人才的需求,学校应加强和改进新能源汽车专业教学特别是实训教学。但是由于目前新能源汽车专业仍处于发展的初始阶段,实训教学还存在较多方面的问题,如教学场地限制、设备供应不足和师资力量较弱等,对此,学校要从自身和学生的学习特性出发,整合新能源汽车专业知识体系,从而培养出具有专业素养的人才,促进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美多,韩明.新能源汽车专业实训教学平台建设体系的研究[J].时代农机,2017(9)

[2]陈美多,韩明,张禹.新能源汽车专业区域性实训教学平台共享机制的研究[J].时代农机,2017(10)

[3]段敏,石晶,张丽萍.新能源汽车工程专业方向实验(实践)教学体系[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2)

[4]张甲瑞,邓长勇,汤贵庭.高职院校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实训室建设研究——以重庆工商职业学院为例[J].汽车实用技术,2017(15)

[5]潘丽琼.车辆工程专业新能源汽车内涵方向实验教学的改革与实践[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30)

[6]陈柱峰.基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汽车电子技术专业教学改革[J].时代农机,2017(9)

【基金项目】2018年度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双创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践——以新能源汽车专业为例”(GXGZJG2018B018)

【作者简介】张 强(1985— ),男,辽宁朝阳人,广西理工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汽车新结构新技术、汽車专业教学改革。

(责编 苏 洋)

推荐访问:新能源 实训 改进 现状 措施

版权所有:袖书文档网 2002-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袖书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袖书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鲁ICP备2002646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