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浅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精选推荐】,供大家参考。
浅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作者:马文达
来源:《文存阅刊》2018 年第 04 期
摘要:党的十九大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重要论断首次写入党代会工作报告之中,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民族工作中的全新体现,同时赋予了新时代民族工作的重大历史使命。
关键词:中华民族;共同体;铸牢
一、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史渊源
纵观我国历史的发展脉络,历朝历代都是由统一的多民族构成的大一统国家。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了秦王朝,完成了华夏的大一统,并使秦王朝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制国家。随后出现了汉唐盛世的局面,总体上国家繁荣发展,老百姓安居乐业。在我国,汉民族也不是一蹴而就形成的,而是在我国不同的历史时期中,由少到多、由点到线,最后由线到面,像滚雪球一样开发虚怀、兼收并蓄融合了其他各民族的充分形成的民族。不论是汉族政权入驻中原还是其他民族入驻中原,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都认为是中华的正统“血脉”。在历史进程的水乳交融中,这些由多民族构成的国家政权都或多或少的面临着一些民族问题,在华夏大地上,有的民族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中,有的民族则继续繁衍生息,与此同时也有过分崩离析和多个政权鼎立的局面,但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仍然是发展的主流。民族间的经济、政治、文化等交流活动促成了我国各民族的发展,比如“茶马互市”、“和亲政策”、典籍翻译等等。在这一养育了各民族生息的华夏大地上孕育出了璀璨的中华文化。自从“鸦片战争”至“抗日战争”,华夏大地上世世代代居住生活的各族人民众志成城共同抵御外来侵略,并且更进一步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认同感。也正是如此,中华民族从此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而最早提出“中华民族”一词的是梁启超,他在《历史上中国民族之观察》一文中指出:“中华民族自始并非一族,实由多数民族混合而成。”梁启超对于“中华民族”概念的解释充分说明了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孙中山在中华民国成立之初提出“五族共和”论,主张将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结合起来。抗日战争结束后,“中华民族”被我国各族人民广泛认可,即指我国境内各民族的统称。费孝通提出了著名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观点。
自从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也多次强调要“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和“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将马克思主义共同体思想继承并发展到一个新的历史高度,同时也为我国今后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指明了前进方向。
二、新时代的中华民族共同体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①在这个“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是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是我国日益走进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②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要求我们既要回顾过去总结历史,也要放眼未来开拓进取。
进入新时代,我国各民族的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流日益增多,各族人民群众对于中华民族的认同感不断增强,与此同时我国积极倡导“一带一路”建设,我国各民族也随之与其他国家的民族产生密切交流,在打造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以及责任共同体的同时,更加铸牢了中华民族共同体。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这一新时代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了各族人民的力量,携手各族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面临的挑战
随着全球一体化的不断发展,今天的世界俨然已是一个地球村了,各国之间的交往非常频繁,当然我们也应该清楚地意识到,在这种频繁合作交流的背后,其实是各种激烈的竞争。各个国家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有优势,都在不断地完善自身,整合各方资源。当然,我国也不例外,纵观古今我国自古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大一统国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可以积极有效的协调“多元”与“一体”的关系,进而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但是,我们还要看到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过程中所面临的一些挑战,其主要分为内部和外部挑战。
(一)内部挑战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事业得到了跨越式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但是从微观上看,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现象依然存在。西部地区的发展滞后于东部地区,尤其是我国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比东部沿海地区发展缓慢,这种差距带来的结果便体现在人民的收入水平上,很明显东部地区人均收入要高于西部地区人均收入。久而久之,这种局面如果得不到有效的改善,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的经济等方面的类比会使人们产生心理失衡现象,这不仅会影响地区关系,甚至还会极大地影响民族关系,不利于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在思想意识形态方面,当前一部分人受到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影响,冲击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建设。这是由于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转型阶段,传统的思想主流意识受到多元思想意识的冲击,但是新的思想主流意识还尚未完全成熟。因此,个别历史虚无主要者不顾中华民族发展的悠久历史以及各民族在历史长河中的和谐共生,肆意歪曲中华民族发展历史,试图以重新评估历史为由来否认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在政策方面,国家为了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出台了一些优惠政策,但是一部分人却以此为手段来作为争取特殊“好处”的工具,从而产生反向歧视的现象,这种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民族认同感,而忽视了“多元”与“一体”的关系。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根据历史及现实依据,基于少数民族地区落后于其他非少数民族地区的事实,以民族平等为基础制定了相关民族政策,但是个别人由于缺乏对历史的了解和对国家政策的解读,以至于主张取消现有的民族政策。这些都不利于民族共同体的建设,甚至产生“副作用”。
(二)外部挑战
当今时代,后殖民主义不断蔓延。所谓后殖民主义是 20 世纪 70 年代西方世界产生的一种学术思潮。主张西方中心主义,并通过一系列语言和修辞提出“二元对立”论,如先进与落后、文明与野蛮等等,以此对世界进行他们认为的描述。同时后殖民主义倡导的西方中心主义还抱有西方文化的情结,而且这种西方文化情结普遍存在,西方中心主义利用种族优越论把其“自我”的规则强加于“他者”。后殖民主义理论主义包括“文化霸权”、“民族文化”、“话语”与“权力”,文化霸权既是一个政治、文化方面的问题,同时也是一个经济问题,也就是说西方国家因其自身的政治权力而对东方的重构过程中,东方究竟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在话语与权力方面,简单来说就是知识体系的构建,通过自身的文化观念使“他者”产生一种被强制认可的文化认同感,从而接受西方国家的思想体系。
如今,全球化不断发展,世界各国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其中不乏一些西方国家通过现代媒体来强势输出和推销本国理念,包括文化、经济、政治等方面,源源不断的冲击着东方的传统文明,使得曾经璀璨的东方文明变为“灰姑娘”,让人们摒弃传承了几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而去仰慕西方国家的文化理念。美国和加拿大曾经效仿西方的文化价值观念,从而提升了本国的民族凝聚力,但是我们应该清楚地看到,西方国家的文化理念形成于它自身独特的文化观和价值观之中,中国的政治文化理念不同于西方国家的状况。所以,一味地照抄照搬显然是无益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甚至还会消解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产生不利影响。
四、如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党的第四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强调民族工作就是要“长远和根本的是增强文化认同,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积极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要在情感上彼此认同,心理上去除隔阂,各民族之间在互相尊重、包容、理解的基础上形成的多元一体文化格局,在这其中既有岁月沉淀的作用,又有国家政府的积极助推作用,只有这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才能落到实处。
(一)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要求我们要建设好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因为这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之基。所谓民族精神,“它是上升的思想体系的民族共同心理,是民族共同的世界观、价值观。”④纵观各国历史不难发现,凡是取得民族解放和民族独立的国家,都有一个共同之处,那就是这些国家的各族人民团结一致、同仇敌忾共同抵御外来侵略。而我国也不例外,在抗日战争中我国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万众一心并且最终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实现了中华民族和国家的独立。
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同时我国的民族事务领域也随之出现了一些新变化。对此,“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充分肯定了民族工作取得的巨大成就,同时指出,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实行对外开放的历史条件下,我们的民族工作面临‘五个并存"的阶段性特征,即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并存,民族地区经济加快发展势头和发展低水平并存,国家对民族地区支持力度持续加大和民族地区基本公共服务能力建设仍然薄弱并存,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趋势增强和涉及民族因素的矛盾纠纷上升并存,反对民族分裂、宗教极端、暴力恐怖斗争成效显著和局部地区暴力恐怖活动活跃多发并存。”⑤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五个并存”为我国新时代的民族工作指明了发展方向。如果要保持国家长治久安以及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繁荣昌盛,就必须认真贯彻落实好“五个认同”,通过“五个认同”在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中汇聚凝聚力、向心力,使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发挥基础性作用。
(二)文化自信与认同
随着时代的发展,西方国家不断地进行文化意识的输出,使其他非西方国家的传统文化受到冲击。在这种背景之下,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重要场合谈到我国的传统文化,表达了自己对传统文化、传统思想价值体系的认同与尊崇,展现了中国政府与人民的精神志气,提振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回顾历史,我国各民族在历史发展中不断地交流与学习,使其自身的文化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兼收并蓄,最终创造了璀璨的中华文化,可以说中华文化是我国五十六个民族共同缔造的智慧结晶。要正确处理好各民族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多”与“一”的关系,进一步提升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加强民族内文化自信,加强各民族对中华文化自信,不断提高中国文化自信的魅力。
华夏大地上孕育了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珠江流域等不同的文明,伴随其出现了诸如龙山文化、良渚文化、仰韶文化等等这些在华夏大地上孕育的文明文化是“多元”的起源,大一统的结局。中国历史中统一占主流,正是各民族在统一的向心力的驱动之下,使得中华文化既“多元”又“统一”,中华文化已经在各民族的文化中打下了深深地烙印,成为各民族共有的纽带。“中华优秀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根植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法和行为方式。”⑥因此,提升中华民族文化自信与认同,有助于中国在参与全球治理体系中传递中国声音、更好地建言献策。文化自信高了,各民族的文化认同感更加强烈,对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思想保障。
(三)加快发展经济建设
大力发展经济有助于促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毛泽东曾指出:“我们国民经济没有少数民族的经济是不行的。”⑦民族地区能否按时建成小康社会,这直接关系到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整体大局。同时,习近平总书记也多次强调,只有包括民族地区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国才能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通过一系列的对口支援、精准扶贫等政策,加快民族地区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改善人民生活水平;通过西部大开发战略,增强了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的人员流动性,不断地深化和巩固各民族经济共同体的密切联系。因为“如果民族地区发展差距长期得不到根本扭转,就会造成心理失衡,乃至民族关系、地区关系失衡。”⑧党的十九大再次强调,各地区要精准发力、因地制宜,与此同时还要加快发展,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使各民族共享发展成果,并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同步,从而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打下坚实的经济基础。
(四)继续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之一,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重要内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就是在统一的祖国大家庭里,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以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为基础,建立相应的自治机关,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自主管理本民族、本地区的内部事务,行使当家做主的权利。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也是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形式,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创新与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全,增强了中华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