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昌都历史文化的特点及其成因

昌都历史文化的特点及其成因

发布时间:2022-11-06 14:15:05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 本文通过在西藏昌都地区的长期实地调查,并结合大量文献资料对昌都历史文化的特点以及成因进行剖析,提出把握昌都历史文化的特点在于了解昌都特殊的封建割据地的特点和多元文化交汇与融合的特点,这也正是昌都文化多姿多彩、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原因所在。

[关键词] 昌都文化;封建割据地;多元文化

[中图分类号] K281“21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557(X)(2006)01—0060—10

五千年前,勤劳、勇敢、智慧和富于开拓创新的昌都先民,凭着自己劳动的双手创造了令世人称道的昌都卡若文化。随后,卡若文化又经过4000多年的发展,不断吸收周边各民族的文化营养,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昌都文化,并呈现出多彩多姿而且有震撼力的藏区地域文化——昌都文化。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会对昌都历史文化得出不同的结论。这也是由昌都积淀深厚的历史文化本身的特点所决定的。但我认为要想准确地了解和把握昌都历史文化的特点,关键是要把握好昌都特殊的封建割据地的特点和多元文化交汇与融合的特点。把握好这两大特点,昌都复杂多样历史文化现象就不难理解了。

一、特殊的封建割据地的特点

昌都地区自吐蕃王朝统治崩溃以后,一直处于部落众多、头人林立、自主称王的特殊地区。自元明清以来,历代中央王朝虽在昌都设置过军政机构,任命过政教头领,但其内部始终未能有效地统一起来。清末赵尔丰的改土归流,所委任流官并没有取代当地的政教头领,原有的封建农奴制度并没有从根本上得以触动。西藏地方政府统治昌都地区后,仍未打破封建割据状态,政令还是不能上通下达。这里依然保存着既有政教合一、自成一体的地方政权势力,又有非政教合一的世俗部落、土司统治的领地;既有西藏地方政府管辖的宗一级地方政权机构,又有所谓“无官无法”、以父系血缘纽带组成的“帕措”等宗族势力控制的三岩等地。

1、拉多土司

据藏文本《拉多世系》记载:拉多土司是护送文成公主进藏所运释迦牟尼像的车夫吉拉嘎的后裔。同书记载:为了表彰拉多头人的功绩,藏王赤松德赞授予拉多头人“英雄猛虎”称号,拉多王是百姓的神,是藏区大统一后的功臣,故赐名为“拉多王”,意为第一神王。此后,拉多王借助于这一封号,扩大自己的势力和地盘,一时誉满康区,成为昌都一带势力最大的部落之一。1374年(明洪武七年)拉多王封为纳竹千户。1729年(清雍正七年)又封为安抚司。解放初期,拉多土司管辖930户,4650人。

2、三十九族部落

三十九族是指曾由蒙古人统领过地方头领的39个藏族部落的简称。约14世纪前期,蒙古人古润乌伦台吉统治了霍尔德地区,成为第一代霍尔王。以后历经霍尔王八代人的扩张,到第九代霍尔王衮秋加时期,形成了霍尔三十九族自成一体的统治体系。据一份抄自1723年(清雍正十年)的藏文文告记载:三十九族部落共设有13个百户、20个百长,总户数4816户,每年缴纳赋税386两5钱3分。

三十九族最初包括在青海南部等处蕃民七十九族内。1732年(雍正十年),由青海、四川、西藏三方派出官员勘定。靠近西宁的40个部落归西宁,靠近西藏的三十九个部落归西藏管辖。1763年(乾隆二十八年),三十九族正式归驻藏大臣直接管辖。1912年(民国元年)驻藏大臣及清军被藏政府驱逐,1916年(民国5年),噶厦政府在丁青设立“霍尔基”,专管三十九族地区。1942年(民国31年),噶厦政府撤销“霍尔基”,将三十九族划归那曲“羌基”管辖。

3、政教合一的四大呼图克图

由于清朝政府的扶持和赏赐,加之历史的原因,昌都四大呼图克图在各自所执掌的封地内,实行着典型的政教合一制度。他们既是各自封地内最高的宗教领袖,也是最高的行政长官,集政教首领于一身,在各自辖区内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力。故在昌都有“格仓日西”之称,意为有独立管辖权的四个地方。

(1)昌都帕巴拉呼图克图 帕巴拉活佛是昌都强巴林寺(简称昌都寺)的第一大活佛,也是康区历史最早、地位最高的格鲁派活佛世系。 自1792年(乾隆五十七年)实行“金瓶掣签”制度以来,帕巴拉活佛世系是西藏最早经“金瓶掣签”认定的大活佛。他的驻锡寺庙是建于1444年(明正统九年)的昌都寺”。

帕巴拉活佛世系形成于16世纪初。1594年(明万历二十二年),三世帕巴拉被聘任为昌都寺的第十四任法嗣,从此历代帕巴拉正式成为昌都寺的第一大活佛世系,标志着帕巴拉活佛世系的形成。”但帕巴拉作为著名的诺门汗一级的大活佛,是1719年(清康熙五十八年)清朝中央政府正式册封的。之后,诺门汗名号升为呼图克图。

1676年(康熙十五年),以五世帕巴拉·帕巴甲娃甲措创建拉让为标志,形成了昌都政教合一的统治体制。帕巴拉呼图克图政教合一的机关叫“孜拉让”,下面设有称之为“孜勒空”和“雪勒空”的两个机构。孜勒空主要管理帕巴拉管辖范围内的所有寺庙,雪勒空主要管理帕巴拉管辖范围内的5个小宗、18个甲本头人。清代,帕巴拉所管大小寺庙50座,僧人4500人,百姓7635户。

(2)察雅罗登西饶呼图克图 察雅罗登西饶呼图克图的驻锡寺庙是建于1621年(明天启元年)的烟多扎西曲宗寺,简称察雅寺。1652年(清顺治八年),二世罗登西饶·阿旺四朗伦珠被迎请到寺庙举行坐床典礼,标志着察雅罗登西饶活佛世系正式形成。1719年(康熙五十八年),清朝政府正式册封了四世切仓罗桑朗结。

从第四世切仓开始,逐渐形成了察雅政教合一的地方组织机构——察雅拉让。其最高统治者是玛贡切仓罗登西饶活佛。察雅拉让机构分别由政权机构和宗教机构两部分组成。“谢佐”是拉让的最高行政长官,听命于切仓罗登西饶执行政务。解放前,察雅拉让所辖寺庙44座、13个“打桑”区(本意为驿站或信使,后演变为察雅的相当于区一级的行政区划)、72名“果孜”头人。

(3)类乌齐帕曲呼图克图 类乌齐最大的寺庙叫扬贡寺,俗称为类乌齐寺。扬贡寺是由桑吉温于1277年(宋景炎二年)创建的,属达垅噶举派寺庙。该寺最初实行家族世袭法嗣的办法来继承法台。17世纪始实行活佛制。1723年(雍正元年),清朝正式赏赐给第一世帕曲·阿旺扎巴称勒为“诺门罕”名号。1731年(雍正九年),清朝皇帝封帕曲为呼图克图,并封类乌齐为其采邑。在扬贡拉让下面有一个称之为“吉苏康”的办事机构。类乌齐寺势力最盛时僧人多达6000人、户数超万户。

(4)八宿达察济隆呼图克图 达察活佛最初的驻锡寺庙是建于1473年(明成化九年)的八宿桑珠德青岭寺,简称八宿寺。后来,随着达察活佛地位的上升,逐渐将驻锡地移至拉萨的功德林。而桑珠德青岭寺,也随之成为功德林所属的一座寺庙。1632年(明崇祯五年),五世济隆阿旺曲吉旺秀应邀前往达察桑珠德青岭寺正式升任法座,标志着济隆活佛世系主持八宿寺。到1703年(清康熙四十二年),八宿寺及达察济隆受到康熙帝的册封。1676年(康熙十五年),五世达赖赐给第六世达察济隆八宿寺及所属

推荐访问:昌都 成因 历史文化

版权所有:袖书文档网 2002-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袖书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袖书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鲁ICP备2002646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