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在胃肠外科中损伤控制性理念的应用效果

在胃肠外科中损伤控制性理念的应用效果

发布时间:2022-11-06 15:10:04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目的 为了进一步探究在胃肠外科治疗中损伤控制性治疗理念的应用效果,完善临床胃肠外科重大病情的救治方法。方法 根据我院2011年10月~2013年10月所收治的74例胃肠外科患者,有意识地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比组,其中治疗组有患者44例,行损伤控制性治疗术,对比组有患者30例,采用常规外科治疗术,对比两组患者的康复情况以及治疗效果。结果 对比组:治愈11例,治愈率为36.67%;有效12例,有效率为40.00%;无效7例,无效率为23.33%;总有效率为76.67%;死亡2例,死亡率为6.67%。治疗组:治愈27例,治愈率为61.36%;有效15例,有效率为34.09%;无效2例,无效率为4.55%;总有效率为95.45%;死亡0例,死亡率为0%。另外,对比两组患者术后体温、体制、疼痛、血氧饱和度、凝血功能恢复等基本体征的恢复情况,治疗组均优于对比组,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 损伤控制性外科治疗理论是一种高效、实用的治疗理论,不仅可以控制患者病情的进一步发展,而且治疗有效率高、患者恢复快、承受痛苦少,特别适用于较严重的胃肠外科疾病。

关键词:损伤控制性理念;胃肠外科;临床治疗;分期治疗;手术治疗

损伤控制性外科治疗理论是一种基于当代医学理论而衍生出的外科治疗理论,它涵盖了微创手术、高效治疗、急救治疗以及较为先进的分期治疗。损伤控制性治疗理论的特点是利用最小的创口达到控制病情的目的,并且根据患者病情的发展制定分期治疗计划[1]。这样的治疗方式不仅能控制住患者病情发展,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最大程度地降低患者死亡率。胃肠疾病发病率高,外科治疗风险高[2],尤其是在重大胃肠疾病的急救治疗中,一次性手术容易造成术中猝死,酿成悲剧。本文以损伤控制性治疗理论在胃肠外科治疗中的应用效果为论点,进一步证明损伤控制性治疗理论的高效性、实用性以及低损伤性。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资料来自我院2011年10月~2013年10月所收治的胃肠外科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共74份。我们有意识地将全部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比组,其中对比组患者30例,男性17例,女性13例;年龄23~68岁,平均年龄为(38.2±2.1)岁。根据患者病情分类:7例为急性胃出血、12例为消化道穿孔、4例为肠梗阻、3例为腹膜炎、2例为十二指肠损伤、2例为结肠损伤。治疗组患者44例,男性27例,女性17例;年龄20~74岁,平均年龄为(40.1±2.7)岁。根据患者病情分类:7例为急性胃出血、20例为消化道穿孔、5例为肠梗阻、6例为腹膜炎、4例为十二指肠损伤、2例为结肠损伤。对比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性,P>0.05,可作对比实验组。

1.2方法 对比组采用常规外科治疗术,即常规性外科手术。治疗内容包括:术前检查,包括血常规、内镜等基本检查项。对于急性胃出血患者采取急救措施。制作切口,去除坏死组织,肠胃外科手术应选择部分切除、全部切除或结扎止血。术中及时清理血块、血肿,降低血液淤积给胃肠组织带来的压力,清除肠梗阻塞物。做好术中应激性反应的应对措施,准备好血浆。手术末期反复冲洗腹腔,缝合创口。术后置入引流管,做好院内护理措施,观察患者伤口愈合、感染情况,适当使用抗生素。

治疗组采用损伤控制性外科治疗术,内容包括:术前检查,包括血常规、内镜等基本检查项。术中对患者行小创口手术,并借助胃镜和腹腔镜提升手术精准度以及治疗效果。术前需对清理淤血、放血,以降低胃肠组织的压力,利用X光影像检测结果确定损伤区域,并借助引流导管放血,以保证最佳的治疗环境。对于急性胃出血者采用急救措施,以止血为首次治疗的目的。对于消化道穿孔患者,需先确定穿孔的主要位置,并在穿孔处附近制造切口,做修补术。或是在穿孔处远端、小肠末端制造切口,做结扎术。对于腹膜炎患者,需先确定可疑的病变组织,之后做双切口,注意术中降压。对于肠部损伤患者做部分肠道切除术或结扎术,微创术中以腹腔镜为主引导手术流程。对于肠梗阻病患主要行减压术,切口于肠道梗阻处或是小肠末端。术后全部患者需置于ICU内行优质护理。护理中保证患者饮食营养,控制患者机体水电解质的平衡,为患者补充血容量,准确用药,等。根据患者的病情发展和康复情况做进一步治疗计划。

1.3评价机制 痊愈:手术顺利,患者病情、病症得到控制,无相关体征反应,无并发症,可出院并独立进行社会活动。有效:手术相对顺利,无严重术中反应出现,患者病情、病症好转,相关体征反应减少,并发症少,但仍需一段时间的持续治疗。无效:手术受阻,或患者术中、术后死亡。

1.4统计学分析 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11.0对两组患者的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用"±"表示数据结果,用x2检验两组患者的计数数据,将P<0.05作为具有统计学差异意义的检验标准。

2结果

见表1。

另外,对比组中死亡2例,死亡率为6.67%。治疗组中死亡0例,死亡率为0%。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结果,治疗组优于对比组,其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性,P<0.05。对比两组患者术后体温、体制、疼痛、血氧饱和度、凝血功能恢复等基本体征的恢复情况,治疗组均优于对比组,其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性,P<0.05。

3讨论

根据本次研究结果,我们发现损伤控制性外科治疗理论是一种高效、实用的治疗理论,与传统一次性外科手术相比,损伤控制性外科治疗具有治愈率高、患者恢复快、死亡率低、病情控制效果好等特点。对于急救患者、老年患者、心肺功能不全者易造成生命威胁[3]。或是易使患者在术中出现应激反应,导致手术失败,甚至造成患者死亡。应激性胃穿孔就是常见术中反应,致死人数约占胃肠外科手术死亡人数的15%[4]。损伤控制性外科是一种先进的外科治疗方法,这种治疗理论要求最大程度地降低手术给患者机体造成的损伤,联合微创、内镜等治疗方法,做小切口治疗[5,6]。并且将手术过程分期,根据患者每一次的手术结果和病情恢复结果制定下一期的治疗内容,从而提高治疗结果[7]。在王道荣[8]等人的研究中显示,对其院内54例胃肠外科患者进行医疗比对,其中27例患者采用传统手术方法,另外27例患者采用损伤控制性外科。结果:传统手术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8.12%,术中死亡2例。损伤控制性外科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77%,术中死亡0例。两组患者的治疗结果与病情的恢复情况对比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性,P<0.05。该研究结果与本次研究结果不谋而合。总而言之,损伤控制性外科治疗法是一种理想的外科治疗方式,尤其对于胃肠外科患者而言具有十分深远的治疗意义。

参考文献:

[1]徐应臣,谢勇,李尔.损伤控制策略在严重创伤救治中的应用价值[J].西部医学,2013,25(07):1044-1047.

[2]刘连新,尹大龙,姜洪池.微创时代的损伤控制外科[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8,28(01):20-21.

[3]沈伟锋,江观玉,于建薪.创伤急救一体化的实践与探索[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6,22(02):411-414.

[4]李宁.损伤控制性外科中凝血功能障碍的治疗[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12,32(01):2-4.

[5]黎介寿.克罗恩病外科治疗的特点[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7,27(03):181-182.

[6]黄骞,赵允召,任建安.负压网片筋膜牵引技术在腹腔开放术后晚期筋膜关闭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13,33(01):66-69.

[7]朱维铭,李宁,吴性江.急性肠系膜血管闭塞时肠道的处理[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6,26(10):780-782 .

[8]王道荣.损伤控制性手术在胃肠外科中的应用[J].国际外科杂志,2007,34(10):649-651.

编辑/许言

推荐访问:控制性 胃肠 损伤 外科 理念

版权所有:袖书文档网 2002-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袖书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袖书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鲁ICP备2002646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