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谁为“虫虫致病”埋单

谁为“虫虫致病”埋单

发布时间:2022-11-06 15:45:03 来源:网友投稿

“蜱虫”这种并不为大众所熟知的昆虫,一夜之间充满2010年夏季的末尾。

其身长不超过35mm,随身携带的病毒却高达83种。人被叮咬后可引起登革热、出血热及脑炎,甚至致死。

今年以来,河南蜱虫感染致死病例、海南恙虫病例、广东肝吸虫病例等进入公众视野,人类被这些“小虫”着实吓了一跳。接连发生的“虫虫致病”事件,让我们对这种生物突然关注起来。一些读者问:“虫虫”可以致哪些病?为什么以前没有听说过?怎样预防这些疾病?

山西省古县病媒生物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兼技术总监任赤说:“其实这些‘虫虫’一直生活在我们身旁,并不像今天看来那么突兀和陌生,‘虫虫’的足迹遍布世界各个角落。”

从目前流行病学来看,虫媒传染病已经向人类提出挑战,拉响了疾病控制的警报。

什么是虫媒传染病

什么是虫媒传染病?山西省古县媒生物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兼技术总监任赤说:“虫媒传染病是通过蚊虫叮咬而在人群间相互传播的一类传染病,常见虫媒传染病有乙脑、疟疾、登革热、流行性出血热、鼠疫等。这类传染病在我国每年传染病总发病病例中约占5%~10%,但其死亡数字却占到传染病总死亡数的30%~40%。常见的病媒昆虫有蚊子、苍蝇、蟑螂、臭虫、虱子、跳蚤、蚂蚁等,此外还包括蠓、蚋、虻、白蛉、蜱、螨等。不同虫媒传染病的传染源和传播媒介是不尽相同的。”

虫媒可致哪些传染病

媒介生物在传染病发生中起了难以估量的作用,也是引发许多新传染病的“元凶”。那么,虫媒可致哪些传染病呢?

乙型脑炎

由乙型脑炎病毒引起的以脑实质炎症为主要病变的急性传染病,通过蚊虫叮咬传播,7 ~ 9月为高发期,潜伏期一般为10~14天。临床表现为高热、恶心、嗜睡等,症状逐渐加重出现意识障碍、抽搐甚至呼吸衰竭至死亡。对儿童和少年危害最大,病死率较高,后遗症严重。

预防消杀:消灭蚊子是预防乙脑的关键,搞好室内外卫生,使用蚊帐,接种乙脑疫苗。乙脑病毒不耐热,56℃ 30分钟即可灭活。

流行性出血热

以鼠类为主要传染源、以发热、出血倾向及肾脏损害为主要临床特征的急性病毒性传染病。流行广,病死高,危害大。每年11月至次年1月是高发季节,潜伏期1~2周。起病急,发热(38℃~40℃)、三痛(头痛、腰痛、眼眶痛)以及恶心、呕吐、胸闷、腹痛、腹泻、全身关节痛等症状,皮肤黏膜三红(脸、颈和上胸部发红),眼结膜充血,口腔黏膜、胸背、腋下出现大小不等的出血点或瘀斑。随着病情的发展,继而出现低血压、休克、少尿、无尿及严重出血等症状。

预防消杀:灭鼠是关键,以药物毒杀为主。接种疫苗,注意卫生,吃剩饭时一定要加热,尽可能减少接触潮湿的草皮和绿地。在疫区投放鼠药,用敌敌畏进行环境消毒。

弓形虫病

由弓形虫引起的人畜共患病。临床表现复杂,其症状和体征缺乏特异性,易造成误诊,主要侵犯眼、脑、心、肝、淋巴结等。孕妇受染后,病原可通过胎盘感染胎儿,直接影响胎儿发育,致畸严重,其危险性较未感染孕妇大10倍、影响优生。成为人类先天性感染中最严重的疾病之一。

预防消杀:孕期避免接触猫及其粪便,注意卫生消毒,严防猫粪污染食物。不要让猫吃生肉,定期给家养猫投喂璜胺类药物,用84消毒液、漂白粉溶液对猫舍消毒。

黑热病

由利什曼原虫寄生在人体的肝、脾、骨髓和淋巴结等内脏组织的巨噬细胞中引起的一种疾病,白蛉是传播媒介。5 ~ 9月为高发期。主要症状为长期不规则发热,脾脏随之肿大,并伴有咳嗽及腹泻,恐惧和失眠。婴幼儿除有发热和腹泻等症状外,还会有夜啼、烦躁等现象。妇女患者早期常有月经过多或闭经等症状。

预防消杀:灭蛉,灭蚊灭蝇的措施都可以杀灭白蛉。睡觉时使用蚊帐、蚊香。外出时在身体暴露部分涂抹风油精、清凉油等。用敌敌畏、敌百虫等喷洒环境。

疟疾

由按蚊叮咬而感染疟原虫所引起的虫媒传染病。在热带及亚热带地区一年四季都可以发病,并且容易流行。临床以周期性寒战、发热、头痛、出汗和贫血、脾肿大为特征。儿童发病率高。

预防消杀:除药物预防外,关键做好防蚊、灭蚊。清除垃圾、杂草、填平污水坑。晚上睡觉时用蚊帐,用敌敌畏、灭蚊灵喷洒环境。

登革热

由伊蚊叮咬人而传播的急性传染病,6 ~ 10月是高发季节。主要症状为发热,起病急,寒战,发热时伴全身症状,如头痛、腰痛,尤其骨关节疼痛剧烈,严重者影响活动。食欲下降,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脉搏加快,严重者疲乏无力。为斑丘疹或麻疹样皮疹,皮疹分布于全身。25~50%病例有不同程度出血,如牙龈出血、鼻衄、消化道出血、咯血、血尿等。

预防消杀:灭蚊,防止积水,清除伊蚊孳生地。使用蚊帐,高疟区人员必要时进行预防服药,在外露的皮肤及衣服上涂蚊虫驱避药物,使用家用杀虫剂杀灭成蚊。

肝吸虫病

由摄入华支睾吸虫囊蚴的淡水鱼(虾)致华支睾吸虫病,寄生于人体肝内胆管,引起胆汁淤滞,肝损害的寄生虫病。潜伏期为1个月左右,临床主要表现为纳差,疲乏、腹胀、腹泻、上腹隐痛及肝肿大,常有心悸、失眠、眩晕等神经衰弱症状,可并发胆管炎、胆囊炎、胆石症,少数患者甚至发展至肝硬化和门脉高压。严重感染的儿童,出现营养不良和生长发育障碍。

预防消杀:不食鱼生、虾生,切鱼、虾的砧板、菜刀和其他器皿,要生熟分开洗净。寄生虫高温可以灭杀,洗涤用具要高温消毒。

恙虫病

由恙虫病立克次体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7 ~ 9月多见,潜伏期4~20天。突然起病、发热、畏寒、全身酸痛、疲乏嗜睡、食欲不振、颜面潮红,结合膜充血,严重者出现谵语、烦躁、肌颤、听力下降、脑膜刺激征、血压下降,并发肺炎、肝脾大、心肌炎、间质肺炎、睾丸炎、阴囊肿大、肾炎、消化道出血、微循环障碍等。叮咬处有焦痂或溃疡,淋巴结肿大及皮疹。

预防消杀:灭鼠。避免在溪边草地上坐卧,在杂草灌丛上晾晒衣服。用硫化钾和苯甲酸进行环境消毒。

莱姆病

由伯氏疏螺旋体所引起,经硬蜱为主要传播媒介的自然疫源性疾病。发病季节为5 ~ 9月,潜伏期3~32天。临床表现为慢性炎症性多系统损害,除慢性游走性红斑和关节炎外,常伴有心脏损害和神经系统受累等症状。大部分患者在潜伏期出现“流感”样症状,疲惫、头痛、发热发冷、肌肉痛、关节痛等,局限性或全身淋巴结肿大。

预防消杀:灭鼠。对感染的家畜及宠物应进行治疗,发病季节避免在草地上坐卧及晒衣服。在流行区及野外时,扎紧袖口、领口及裤脚口,防止硬蜱进入人体内叮咬。野外作业时,用药物喷洒地面。

“虫虫”背后的焦虑

很多人不解,为什么近年来“虫虫”频繁地袭击人类?

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新发传染病几乎以每年一种的速度增长,这种趋势和生态环境的改变,以及人类活动的增多有关。全世界的新发传染病迄今已达40余种。

事实上,由于大量开垦荒地、兴修水利、森林砍伐和野外工程建设等人类活动,导致生态环境改变,并增加了人与动物接触的机会,从而引起一些新的疾病流行。另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是国际交流的增多,人们通过交通工具、人员往来和商品交换使全球人流和物流快速、大量流动,增加了人群的感染和疾病暴发流行的机会。艾滋病在全球的快速传播便是其中最令人刻骨铭心的例子。

除此之外,全球气候变暖是导致虫媒传染病发病不断增多的一个重要原因。新出现的明显趋势是,一些原有的虫媒传染病再度暴发,新的虫媒传染病流行范围不断扩大。病媒消杀的作用也越来越受到广泛的重视。

推荐访问:致病 虫虫 埋单

版权所有:袖书文档网 2002-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袖书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袖书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鲁ICP备2002646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