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海涅是德国历史上最著名的诗人之一,他的成名之作《诗歌集》渗透着海涅在青年时期的生活经历,充斥着海涅对爱情的渴望。海涅的感情生活也如艺术歌曲作曲家舒曼一样历经坎坷。海涅诗歌在舒曼艺术歌曲创作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从诗人与作曲家的情感因素共性、诗歌与音乐的浪漫主义共性以及二者在艺术歌曲体裁中的共性等方面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海涅 诗歌集 《诗人之恋》 艺术歌曲 影响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8)13-0006-03
海涅的第一部抒情诗集《诗歌集》渗透着海涅在青年时期的生活经历,充斥着海涅对爱情的渴望。海涅的感情生活也如舒曼一样经历过坎坷。大自然景物的描绘和诗中主人公悲伤的形象相互衬托,诗歌的魅力与作曲家对爱人思念之情产生了强烈的共鸣。
一、舒曼对海涅诗歌的选择
舒曼在《诗人之恋》的创作中对海涅诗歌《抒情的插曲》情有独钟,主要受到以下几点因素的影响:
(一)舒曼对浪漫主义文学的热爱,舒曼的青年时代正值德国浪漫主义思潮,家庭良好的文学底蕴和酷爱文学的他深受影响。通过对海涅诗歌的喜爱,使作曲家与诗人获得共鸣,诗歌和音乐在艺术上的结合,使诗歌展现艺术歌曲的感情基调,使音乐抒发诗歌的文学内涵。在音乐与文学上都有着强烈热爱的舒曼认为:作为艺术家首先应该成为诗人。①
(二)《詩歌集》是海涅早期的作品,诗集中几乎包含了海涅早期所有的抒情诗歌。舒曼的《诗人之恋》被称为他与克拉拉的“爱情日记”,《诗歌集》也可看作是海涅的“爱情日记”,在海涅的这部作品中基本上都是爱情的抒情诗,也是海涅的爱情生活写照。海涅把他在爱情中遇到的挫折和遭遇融入进了他的诗歌,和舒曼的出发点一致,都是为了借助诗歌来描述自己的困恼。
(三)舒曼在谱写《诗人之恋》这部套曲时,将他与克拉拉在爱情生活中遇到的挫折和幸福的体验,细致入微地渗透在作品的旋律与歌词之中。热恋时的幸福与离别时的痛彻心扉,这种纠结的内心的感情和带有幻想气质的性格,通过现实生活中舒曼的人生经历形象描绘了原诗歌主人公的情感路线。
海涅的诗词在舒曼的艺术歌曲中获得了完美地释放,如在舒曼声乐套曲《诗人之恋》中:
1.《在灿烂鲜艳的五月中》(Im wunderschonen Monat Mai)
诗人把对爱人的爱意全部寄托在了花开的季节里,毫无保留地倾诉着对爱情的渴望,带有疑问式的旋律又包含了诗人对爱情的疑虑。
2.《在我泪光中》(Aus meinen Tranen sprieβen)
诗人要将这大自然美丽的花朵献给心爱的人,在窗前歌唱有体现了诗人含蓄的内心,仿佛是诗人勇于追逐爱情的宣言。
3.《玫瑰、百合、鸽子、太阳》(Die Rose,die Lilie,die Taube,die Sonne)
舒曼用大自然可爱的动植物来寄托对爱人的心意,歌颂爱人的可爱胜过了大自然的一切,衬托出诗人初恋时兴奋激动的心情。
4.《当我凝视你的双眸》(Wenn ich in deine Augen seh’)
看似充满欢乐的歌曲,开头的愉悦到到结尾的悲哀和辛酸,在歌曲结尾处使用减七和弦,之后渐慢地唱出的“Ich liebe Dich”(我爱你)表现了诗人既想表达对爱人的爱意又充满惶恐的内心。
5.《我愿我的灵魂醉倒》(Ich will meine Seele tauchen)
这首流动性很强的歌曲表现了诗人正在热恋时的心情,当诗人沉浸在爱河之中,热恋中的诗人甚至愿意把自己的灵魂献给爱人。
6.《莱茵河,圣洁之河》(Im Rhein, im heiligen Strome)
诗人在科隆大教堂中见到的一幅老旧图画,画中女人的样貌与自己的爱人有些神似,诗人睹物思人,此时内心开始思念爱人。
7.《我没有怨恨》(Ich grolle nicht)
诗人掩饰着自己的内心,反复唱到我不怨恨,想要从夜莺和星星上获取安慰,但在歌词的最后却又迸发出了深藏在内心深处的呐喊,永远失去的爱。
8.《那小白花儿若知道》(Und wüβten’s die Blumen, die kleinen)
失去了爱情的诗人只能向夜莺和星星诉说自己爱情的悲伤,像是诗人在与花儿贴得很近,窃窃私语,诉说着自己爱情的不幸。
9.《笛子与提琴》(Das ist ein Floten und Geigen)
曾经的爱人与别人举行了婚礼,被欺骗的诗人在婚礼大厅外徘徊,婚礼上越是热闹场面,却越能衬托出诗人悲伤而无助的境遇。
10.《我听到那歌声》(Hor’ ich das Liedchen klingen)
诗人触景生情,当他听到曾经的爱人的歌声,透过歌声感受到了诗人对这份爱情如此难以割舍,久久不能忘怀,却又对爱人那么地失望。诗人想在大自然中获得安慰,泪也止不住心里的伤悲。
11.《一个青年爱上一个姑娘》(Ein Jüngling liebt ein Madchen)
诗人用欢快的旋律和节奏想用来表达事不关己的心态,讽刺爱人的背弃,在欢快的旋律背后却藏着一颗受伤的心。
12.《一个明朗的夏日早晨》(Am leuchtenden Sommermorgen)
诗人在这首诗歌中一直努力说服自己,不要再去想念曾经爱过的人。诗人在花园中徘徊,花朵也似乎在怜悯着诗人,也像是诗人在对爱情的叹息。
13.《我在梦中哭泣》(Ich hab’im Traum geweinet)
诗人一连做了很多个梦,梦里看到自己爱人的离去,止不住流泪,又梦到爱人回到了自己的身边,却发现一切都只是个梦,表现了诗人复杂纠结的心态。
14.《每夜在梦中》(Allnachtlich im Traume)
不同于第十三首的梦境,诗人虽然在梦中再次见到了曾经心爱的女人,但在梦醒之后并没有留下泪水,面对破碎的爱情,诗人开始选择忘记,走出这一段阴霾。
15.《古老传说》(Aus alten Marchen)
诗人在诗句中透露着具有神话色彩的语言,把忘记忧伤寄托在了神明的身上,可以看出诗人的内心是多么的失望。
16.《古老而邪恶的歌》(Die alten, bosen Lieder)
诗人决定忘记忧伤,忘记曾经深爱的情人。诗人此时就像歌句中演唱的一样,在歌手结束后的钢琴伴奏暗示着诗人将重新开始自己的生活,不再为爱而烦恼。舒曼将海涅的诗词融入了自己的音乐作品中,海涅的诗词也因为《诗人之恋》而得到更完美地诠释。海涅的诗词影响着《诗人之恋》的创作,为《诗人之恋》提供了故事发展的情感基础和音乐作品中的文学内涵。
二、《诗人之恋》中诗歌作品对早期浪漫主義特征的体现
在浪漫主义时期,作曲家们大都采用自然的音乐旋律和曲调来表达他们的情感,于是不同风格和体裁的浪漫主义音乐作品开始大量出现。
消极的浪漫主义在早期的德国占主导地位,但在海涅的早期诗歌中却充满了积极的浪漫主义情怀,舒曼的《诗人之恋》就是选择了他的早期诗歌。然而海涅在他的后期所创作的诗歌有着截然相反的风格,从一名浪漫主义诗人变成了革命民主主义诗人,海涅开始批判浪漫主义,在他的《论浪漫派》中就说到德国浪漫派“是中世纪文艺的复活”②不过海涅早期的《诗歌集》在德国浪漫主义文学中依然拥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
《诗歌集》作为海涅早期的作品,充分体现了早期浪漫主义风格特点,这部作品主要表现了诗人对爱情的渴望和失去爱情后的悲伤。爱情一词在浪漫主义中几乎是最常见的词语。海涅在诗中还描绘了许多宗教传说和神圣的神明,充满了浪漫主义中对中世纪神秘色彩的迷恋,与此同时,海涅在诗歌中也抨击和讥讽了一些社会黑暗的方面。充满幻想性质也是海涅早期浪漫主义特征的体现,在《诗人之恋》中,诗人总是借助幻想来抒发内心的情感波动,现实与幻想的鲜明对比能够从更深的角度来描绘诗人的情感内涵。
三、《诗人之恋》中诗歌作品与艺术歌曲的艺术共性
诗歌作品是诗人的思想意识形态的产物,往往会与所处的社会背景、时代背景有着密切的联系,而艺术歌曲是通过歌词旋律并带有特殊情感的演唱来表现一个时期的社会现象。海涅的《诗歌集》与舒曼的《诗人之恋》都是他们在文学艺术上获得的成功,也是他们在艺术追求道路上产生的共鸣。它不仅反映诗人和作曲家对爱情的痛苦与追求,也是浪漫主义时代精神的集中体现。音乐与诗歌的共性元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音乐旋律与诗歌的共性:《诗人之恋》的旋律优美且风格多样,海涅的诗歌也柔美且带有韵律,在艺术上也具有典型的早期浪漫主义色彩。舒曼作品中的旋律不仅仅是出现在人声上,钢琴上的旋律甚至有时多过于人声。艺术歌曲不仅仅是从演唱的角度来欣赏,更多的是要从整部作品中出发。音乐旋律随着诗词情感的变化而变化,使得音乐像文学作品一样被听者“读”出来,套曲中既包含咏叹调式的情感爆发也包含宣叙调式的诉说,使音乐中蕴含的形象生动地被描绘出来。
音乐节奏与诗歌的共性:舒曼在创作中运用丰富多样的节奏型,为了和诗歌相结合,节奏中与诗歌的韵律也是息息相关的,舒曼采用了弱起的节奏型和三十二分音符节奏型以及切分音节奏型。同时,附点和大附点的节奏也经常出现在他的作品当中。在诗中,诗人内心的变化是及其容易转变的,而最能够生动地表达诗人情感变化的方式就是使用不同节奏,能够让听者最直观的感受到作品所想表达的情感。
音乐中和声调式与诗歌的共性:在浪漫主义作曲家中,舒曼在创作中重视诗歌对情感的表现,在和声上不受约束,特别在套曲中经常能够见到在歌曲结束时并没有进行解决,而是为了引出下一首歌曲,不协和的和弦常常暗示着情感的转换。在海涅诗歌中出现转折性词语的时候,舒曼的作品中调性调式也会随之变化。和声与调式的变化始终围绕着诗歌的韵律,形象地表达人物的内心情感。
注释:
①孙雨丰:《谈舒曼声乐套曲<诗人之恋>的艺术特点及演唱》,《音乐生活》,2016年第4期.
②[德]海涅:《论浪漫派》,张玉书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6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