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童年的记忆

童年的记忆

发布时间:2022-11-06 18:55:04 来源:网友投稿

可能有读者以为是出版社把"上"打成"唱"了,我现在告诉你没有错,就是唱算术课。过去我还没有觉得,直到现在,我念书念到这个什么音乐人类学,才发现我生长在大山里的那些在大自然中的"野生"经历,就像一本永远也读不够的经典童话。

我的母亲解放初期读了师范,然后就回山里教书,父亲在外地工作,母亲带我们兄弟辗转乡村各地,这里三年那里四年,是一个典型的乡村女教师,母亲也是剪的短发,直到退休还没有变。自打我记事,母亲要上课,怕我在外面玩被狼或者野猪叼走了,就放一个小板凳,让我坐在教室的前面,当然如果母亲不制止,我一直可以在教室里乱窜。什么影响正常教学,有时候那地方就我妈一个教师,我妈就是校长。学生也是复式班,就是几个年级在一起上课,我上一年级就同我大哥坐在一张桌子上,他四年级。你们想一想,大大小小的孩子都在一起上课,自己的孩子别人的孩子都在一起,就像一个大家庭一样。不过一间教室里也就十几个学生,教室现在想起来很破,却也是当地最好的了。教学最有意思,这年级讲课,那年级做作业,高年级也可以辅导低年级,低年级的学生"拣耳朵",时间长了,居然有时候也能插嘴,聪明的孩子也能说对,但装聪明的就不行了,比方说,指着乘号告诉老师:"老师,你的加号写歪了。"大家哄笑。

怎么还没有扯到"唱算术"的事呢?好吧,我现在把这个故事讲了。在那个漫山是黄土的袁家坡学校,学校有两名教师:母亲与另外一个杨老师,同母亲的年龄差不多,也是女老师,那个杨老师,教一年级算术,就是教数数和加减法。杨老师嗓子很亮,鼻音较重,她教孩子们数数完全是唱出来。

演唱的风格是:每一字的音头是夺口而出,然后拖腔很平缓,音尾有时闭口很干净,但有时略带一点下滑音。是很典型的吟唱,她的这种腔调总使我想起格里高里圣咏的唱法,音头重音尾弱,而且是很短的一两个音节。可是我们那时候唱的根本不是宗教的内容。而是上算术课在唱数字,特别是那些加法口诀也全部都唱出来,节奏方面数数的简单是每个字一拍半。但背口诀就有节奏变化了,加法口诀如:

一加一等于二,其他每字一拍,等于两字是一

里的老师都是这样教的,只不过,杨老师的嗓子有特点,在我的记忆中留下的印象更深刻一些,这说明,某一种音色具有特点有特征会更容易被记住。那时候的早读课,全班的学生都在唱,有的唱语文,有的唱算术,唱成一片。每天一大早孩子们就自由自在地唱上一个小时,对身心健康的好处还用说吗。现在想起来,冬天的时候,晨读通常是在室外,一边晒太阳,一边唱。相信现在许多乡村的学校还是这样,上次我去武当山吕家河民歌村作田野调查,就看见村里的孩子们在河边一边晒太阳一边晨读,仍然是唱读语文课本,河水从身边流过,鸭子在河里嘎嘎同他们一起唱歌。沉醉之余,我觉悟到我们现在的许多所谓社会文明的努力,就是要将这种状态改造掉,说不定哪天分去一个校长就会说,学校教学要正规化,就不让老师这样做了。

我现在单说这种唱歌式的读书方法一定可以唤醒儿童先天的音乐潜质。吟唱或者说读唱是拖长和夸张了语言的音韵和声调,可以说是一种准歌曲了,是语言和歌曲的一个中间带。现在我觉得这种吟唱读书方法,对于儿童的智力发展会有多方面的好处,因为它既可以发展儿童的语言能力,"唱读"夸张语言的音节和声调,又可以练习儿童准确的发音,字头、字腹、字尾仔细地念出来。

回过头来看中国的教育问题,的确是现代教育为了让儿童出人头地,为了让国家不至于落后再挨打,实际上我们的教育就是牺牲了太多教育对于人性应有的关照。那些能够体现人性自由的教育范式,因为不符合科学理性的全球潮流,被理所当然地剪除掉了。

我们讨论人与艺术的关系时,会引起我们对人与科学的关系的反省。

臧艺兵 香港中文大学音乐系

推荐访问:童年 记忆

版权所有:袖书文档网 2002-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袖书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袖书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鲁ICP备2002646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