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佳节期间,亲朋好友聚餐便是最重要的活动了,而互致“年年有余”的祥和祝福,便使鱼儿跃然桌上,成了家家户户必不可少的一道佳肴。以往,人们都习惯红烧或清蒸,要不就做成熏鱼,如今,随着“砂锅鱼头汤”、“剁椒鱼头”大行其道,大家对鱼头的兴趣也越来越浓厚了,都说吃鱼头不仅能补脑,对心脑血管也大有好处;可一些媒体却爆出“猛料”:鱼头是各种病菌、寄生虫乃至毒素的积聚地,吃了有损健康……凡此种种,莫衷一是。本文将为读者诸君拨开重重迷雾,助你吃鱼头“吃出”健康来。
优点:鱼头富含人体必需脂肪酸
缺点:蛋白质含量不及鱼肉
日常吃得比较多的是淡水鱼的鱼头,如青鱼、草鱼、鲢鱼和鳙鱼。尤其是鳙鱼头,几乎占了体长的1/3甚至更多,而且肉质肥厚,故有“胖头鱼”之称。人们通常认为“吃什么补充什么”,吃鱼头自然也补脑。从现代医学角度来看,这还是有一定道理的。研究发现,鱼头含有丰富的磷脂类物质,还有22碳六烯酸(DHA)和20碳五烯酸(EPA),后两种物质对清理和软化血管、降血脂以及健脑、延缓衰老等大有裨益。其实DHA和EPA在鱼的全身都有分布,只是在脑中的含量更高些而已。从这个意义上说,吃鱼头确实对健康有帮助,特别是那些处于脑及神经组织发育期的幼儿,多吃鱼头可以显著增加神经细胞间的联系,对智力发展很有好处。
但不能就此认为鱼头是“全能营养”的食品。由于骨头所占的比例高,鱼头蛋白质的含量明显不及鱼肉。而蛋白质对健康的重要性也无须多言。此外,数年前给炒得沸沸扬扬的鱼眼睛也是如此。吃过的人都知道,鱼眼实在没什么味道,甚至还有些涩。即便从营养学角度来看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只是一些矿物质而已。真正口感佳、营养好的是鱼眼周围的组织,富含多种微量元素和胶原蛋白,适当摄入有助于人体受损组织的修复。
洗净煮透——避免病菌和寄生虫的侵袭
胖头鱼等生活在腐殖质含量较多的淡水中,鱼体易受各种微生物乃至寄生虫的侵袭,特别是放线菌,更是淡水鱼产生严重土腥味的“元凶”。鱼在呼吸时,大量的水通过嘴和腮,所以,鱼头确实是藏污纳垢的所在。在烹调之前一定要洗干净,除了彻底去除腮之外,鱼口腔内表面附着的“黑衣”也要小心地刮去,最后,再用清水浸泡一段时间。由于鱼头的体积较大,往往不容易烧透,最好在下锅之前用刀劈开,这样就能充分加热,可以彻底杀灭其中的寄生虫卵或幼虫。
吃鱼头时要对货源有所了解,不吃来自污染严重地区的鱼头;不吃头大、身瘦、尾小的畸形鱼的鱼头;不吃眼睛浑浊、向外鼓起的鱼头;不吃变质鱼以及搁置太久死鱼的鱼头等。烹调或食用时,若发现鱼头有煤油味、火药味、杏仁味以及类似氨水味、农药味等不正常的气味时,一定不能食用,如果觉得弃之可惜,那就反受其害得不偿失了。
最佳鱼头烹饪方法——煮汤
时下比较流行的吃法是剁椒鱼头或干煎鱼头。这样做虽然口味鲜嫩,但烹调中加油太多,而且加热的时间也短了些,会带来一定程度的健康隐患。相比之下,熬汤才是最佳的烹饪方法。当然,配料也是很讲究的,豆腐就是不错的选择。
豆腐和鱼搭配,具有营养互补的作用。很久以来,豆腐就是食药兼备的佳品,具有长肌肤、益容颜、填骨髓、增力气、补体虚等多方面的功能。但豆腐中的蛋氨酸含量较少,而鱼类的这种氨基酸含量非常丰富,相对苯丙氨酸却比较少,而豆腐中则含量较高。两者合吃,可取长补短,相辅相成,提高营养价值。另外,豆腐含钙量较多,而鱼中含维生素D,两者合吃,借助鱼体内维生素D的作用,可发挥营养素的联动作用,使人体对钙的吸收率提高,因而也特别适合中老年人、青少年、孕妇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