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销联社关于推进农产品营销情况的汇报材料 供销联社关于推进农产品营销情况的汇报材料主任、各位副主任:我受县人民政府的委托,向本次主任会议作关于推进我县农产品营销情况的汇报,请于审议。一、我县农产品流通体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供销联社关于推进农产品营销情况的汇报材料 ,供大家参考。
供销联社关于推进农产品营销情况的汇报材料
主任、各位副主任:
我受县人民政府的委托,向本次主任会议作关于推进我县农产品营销情况的汇报,请于审议。
一、我县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基本情况
近年来,我县积极完善以新型园区、新型主体、新型市场、新型农业为主要内容的现代农业发展体系,按照“做精农业增效益”的基本思路,高度重视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建设,有力地促进了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发展,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效。
(一)传统流通市场三级网络初步形成。近年来,我县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发挥供销社在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建设中的主导作用,积极推进“县有综合市场、镇有农贸市场、村有收购点”的三级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xx县蔬菜果品有限公司位于xx物流园区,占地50亩,建筑面积3.3万平方米,总投资1.2亿。拥有果品、粮油、名特优农产品三大交易区,设置冷冻保鲜、餐饮住宿、银行储蓄、食品检测、信息发布中心等配套功能区,是xx及周边县市果品、粮油和名特优农产品的主要交易平台,也是我县唯一一家农业部定点大型综合性市场。公司经营业务已扩展至象山、奉化等周边6个县市,年成交量达16万吨以上,成交金额突破10亿元。由供销社参办的胡陈、越溪、茶院、岔路等乡镇农贸市场已完成改造升级,在中心区域进行农产品市场流通,对促进村容村貌整治,方便农民群众买菜购物,改善环境,提升农村消费层次,有着很好的示范效应。长街、力洋、一市等乡镇村级综合服务社增设农产品收购点,进行桔子、水蜜桃、猕猴桃等地产特色农产品收购,夯实了农产品流通体系基层基础。
(二)农产品流通主体多元发展。近年来,全县上下通过大力培育农产品市场流通主体,保障了大多数农产品销售顺畅。一是农产品经纪人。农产品经纪人作为穿梭于农村和城市之间专门从事农产品销售中介、信息服务、销售代理等业务的组织和个人,近年来为我县农产品拓市场、打品牌、增效益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目前,我县获得农产品经纪人职业资格证书的共有260多人,并且随着影响力的不断扩大,将有更多的农产品生产加工者加入经纪人队伍。二是农民合作组织。随着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的发布,农民专业合作社逐渐在我县农产品流通领域扮演了重要角色,“内通基地、外联市场”的桥梁纽带作用明显。目前,全县运作较为规范的专业合作社已有300多家,一批专业合作社发挥自身优势,走特色发展之路,在带动农户增产增收同时,自身实力也不断壮大。海山丰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率先打响农产品电商品牌,利用网络销售模式,2021年实现生鲜农产品网上销售额超1500万元,合作社理事长更被媒体誉为“中国网上销售青蟹第一人”;
三是龙头企业。近年来,我县坚持“扶大做强”,加快农业龙头企业流通载体建设,全县共有30家县级龙头企业、4家流通型企业、8家成长型企业,龙头企业实现销售34.17亿元,增长2.0%,据不完全统计,约占全县农业销售总额83%。
(三)新型农产品流通业态朝气蓬勃。以网上销售为主导的农产品电子商务有了跨越式发展,据初步统计,我县从事农产品网上销售的店商已有50家以上,销售模式以B2C为主,直接面向消费者。2021年12月12日,由供销社搭建的宁波地区首个县级电子商务项目—特色中国宁波馆xx分馆在xx首届农博会活动期间正式开馆,上线运营仅3天,实现名特优农产品销售额200余万元。近年来,通过政策支持以及行业协会引导,农超对接、农批对接、农旅对接、连锁经营等新业态已有初步发展,部分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营销主体与三江、乐购、联华等知名超市开展农超对接,与上海、金华、湖州、杭州等地农批市场实现农批对接,淘宝xx分馆与县森林温泉度假区开展线上线下的农旅对接活动,供销社下属公司县名特优购物中心在上海、杭州等地开设10余家名特优连锁门店。(四)行业协会带动作用逐渐显现。近年来,随着我县农产品营销队伍的不断壮大,行业协会在制定产业政策、行业发展规划、教育培训、组织产销方面发挥积极作用。由县供销联社牵头成立的县农产品经纪人协会邀请种养植专家通过现场授课和基地实践,开展各类农产品种养殖技术培训1000余人次,组织参加农产品经纪人职业资格考试10期,共培养初、中、高级农产品经纪人260余人;邀请上海、嘉兴、杭州、金华等华东地区大型综合市场、农产品连锁超市、龙头企业、餐饮连锁企业负责人先后助推县首届农业博览会、一市白枇杷节“华东地区农产品经纪人论坛”、“胡陈水蜜桃长三角推介会”等活动,为我县特色农产品与大市场的有效对接提供了更为便捷的舞台,2021年实现助农增收3000余万元。截止目前,我县农产品经纪人协会已成功发展白枇杷、猕猴桃、香榧经纪人等分会组织3家,发展会员达150余个。
(五)品牌化、规范化建设初见成效。2021年全县新增国家级示范农民专业合作社3家;新增市级示范合作社3家,总数达24家;新增县级示范合作社5家,总数达26家;新增县规范合作社15家,总数达206家。全县共评出30家县级龙头企业、20个优秀购销大户。推进“三品”认证工作,新申报无公害农产品21个,总数132个;绿色食品新获证3个,总数达到17个;有机食品新增2个,总数达到10个,“三品”认证面积达到40余万亩,占全县种植总面积的60.1%。由此可见,我县在农业发展品牌化、规范化建设上已初见成效。
(六)政府平台作用愈发明显。近年来,我县不断加大投入强度和工作力度,持续推动农业稳定发展。供销社作为为农服务的重要部门,利用覆盖全面的基础网络优势,通过落实农资淡储旺供、组织承接统防统治、深化“智慧农资”等工作,全面保障我县农业初级生产有序进行;通过建立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平台,积极打造网上交易、仓储物流、终端配送一体化经营,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电商体系;通过组建农产品经纪人协会、农副产品流通协会、农资流通协会等组织,规范行业自律、积极推动各类经营主体向生产标准化、营销市场化、品牌大众化发展;通过举办农博会,组织农展、农旅、农超、农企等产销对接活动,促进我县农产品流通高效化;通过创办农产品综合性市场、参办乡镇农贸市场、发展村级农副产品收购点,打造传统市场三级网络。
(七)农产品流通体系发展呈现新趋势。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发展现代化农业成为我县保障农业发展、农村繁荣、农民增收的必要途径。而以新型园区、新型主体、新型业态、新型农业、综合服务为内容的“五个集中”建设将成为我县强农业促和谐的重要抓手。一是农业生产向新型园区集中。三门湾现代农、渔业园区作为我县示范工程将致力于高标准建设、宽视野招商,积极引进大企业集团发展现代种养业,为我县农业产业的品牌化发展、标准化生产、市场化运作提供坚实基础。二是农产品经营向新型主体集中。以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为主体的新型经营主体通过抱团经营、联合发展、拓市场、树品牌、增效益,逐渐在农产品流通流域占据重要地位。三是农产品流通向新型业态集中。以电子商务为代表的农产品销售新业态必将对农产品流通领域产生巨大的渗透力和影响力,加快传统经营模式的转型升级,随着淘宝“千县万村”计划的试点落户将翻开我县电商平台网络式发展的新篇章。四是创新要素向新型农业集中。以科技创新、流通方式升级、可持续发展、资源整合、金融制度健全等为词眼的创新要素将成为现阶段我国适应经济新常态的政策导向,也是我县强化农业基础地位、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强力保障。五是综合服务功能向部门集中。以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决定》为起点供销社综合改革行动,提出将供销社打造成全国性为“三农”提供综合服务的骨干力量,将加快形成我县集“农资供应、农产品流通、农村服务”为重点领域的综合性、规模化、可持续的为农服务体系。
二、存在问题
我县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由于部分工作仍处于探索阶段,依然存在市场服务功能不强、流通业态发展不快、物流配送体系不健全、农产品品牌化程度低等问题,仍需政府和市场共同努力。
(一)农产品市场功能不够健全。批发市场基础设施在近年来虽有较大发展,但仍停留在提供经营场地、出租摊位、自由成交和收取管理费的初级市场经营管理阶段,批发市场价格辐射功能还未形成,仍存在设施不完善,物流、信息服务功能不齐全、专业化程度不高等问题。以本地市场为例,县级综合市场现有价格指导功能尚未形成,信息服务功能
尚处于初级阶段,多数乡镇农贸市场仍停留在提供基本的摊位出租和收费管理阶段,村级农副产品收购点也只是进行简单的买卖交易。
(二)农产品流通信息化水平程度较低。仍处在供求信息简单发布的初级阶段,统计信息不准、获取困难的问题成为发展瓶颈,还未能形成从生产到流通全过程的信息体系,不能很好地发挥对农业生产的指导作用,局部农产品“卖难买贵”现象时有发生。如我县柑桔、白枇杷、水产品等,因市场供求及价格信息掌握不全面,曾出现过滞销现象。
(三)新型农产品流通业态发展还不快。新型农产品流通业态虽已起步,但发展不快,电子商务、农超对接、农旅对接、连锁配送等新型农产品销售方式还不多,流通效率不高,还跟不上现代高效农业的发展步伐。以农产品电子商务为例,目前,我县从事农产品网上销售的商家只有50多家,80%左右的商家仍处于亏损或持平状态,电子商务产业的氛围尚未形成,大多数生产经营主体仍处在观望状态,且品牌化意识较低,对于生产、加工、包装、销售、物流等环节所适用的标准尚未在实践中规范运用。
(四)农产品物流配送体系不健全。当前,物流尤其是冷链物流依然是制约农产品跨区域流通的一大瓶颈。大多数农产品的特点是水分多、容易腐烂,特别是蔬菜、瓜果,在物流作业过程中存在包装难、装卸难、运输难、仓储难、成本高等问题。物流公司如对农产品的运输采取与其他工业产品相同的分拣、存储、运输制度就会使消费者在收到产品的时候会有一定的破损,从而降低了消费者的购买期望;如对农产品采取专门的运输、保鲜、分拣制度,必然会导致物流成本的增加,致使这部分农产品跨区域销售过程中虽然在销售价格上有优势但是运费成本的增加使得消费者所得的实惠就不是很明显,也减弱了消费者购买的期望。因此,如何整合现有物流模式,改善冷链物流、中转物流、城市仓储等基础设施,完成“最后一公里”的物流配送,从而解决生鲜产品跨区销售难、保鲜难、成本高等问题,成为健全物流配送体系必须重视的课题。
(五)农产品标准化品牌化程度低。我县农业发展虽然在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因传统小农经济生产方式长期存在,还是出现了小规模、分散种植的格局缺陷。这种缺陷不仅容易产生农业小生产与现代大市场大流通之间的矛盾,容易造成局部滞销、“买难卖难”问题,也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提出了更大的挑战。同时,因农业生产者的知识结构和品牌意识较低,造成同类产品品牌多、规模小,各自为阵的现象,进而导致品牌资源没有得到有效整合,竞争力不强的困境出现。
(六)经营主体融资难度大。农产品经营主体在长期的市场化运营过程中,一方面受市场需求和价格变化因素的影响,生产效益存在不确定性;另一方面前期投入大,产后(产品收购)资金需求集中,销售产品资金回笼慢,融资困难凸显,两方面因素共同影响造成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流动资金短缺问题突出。
三、下步工作
面对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应当高度重视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坚持以体系建设为抓手促进我县农业产业化、现代化发展。下一步工作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积极措施,进一步加快推进我县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建设的力度。
(一)建立多方联动的高效管理体制。一是成立县级农产品流通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多部门联席会议制度。由县政府农业分管领导为组长,发改、农办、科技、财政、农林、商务、海洋渔业、供销、市场监管、国土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进一步理清相关部门在农产品流通中的职责,建立综合协调机制,统筹全县财政资源,形成合力,提高综合效益,确保实现政府的调控目标。二是建立信息共享机制。打破生产、流通信息分割局面,明确信息服务体系主管单位,加快现有资源整合,建设统一的信息服务平台,打造农产品生产流通全过程信息服务体系,以农产品生产、流通的先行指标为基础,加强信息预测预警,完善调控体系。三是明确供销社在农产品流通领域的工作职能。最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决定》指出:推动供销社由流通服务向全程农业社会化服务延伸,加快形成为农服务功能更完备、市场化运作更高效的服务农民生产生活的综合服务平台。因此,必须夯实供销社在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只有固本强基才能更好的开拓发展。
(二)制定多元化的农产品流通主体的扶持政策。继续加大对农产品流通主体的扶持力度,在市场准入、用地、用电、用水、项目审批、税费收取、信贷、物流、人才引进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和扶持,特别是对于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联合社)、购销大户等新型农产品经营主体在购销贴息、金融贷款、税费减免等方面给予必要的重视。充分运用政策性财政资金的引导和带动作用,多渠道、多形式吸纳社会资金投入,鼓励具有资金优势和技术优势的企业投资农产品市场建设。积极为我县市场体系建设引进培育专业优秀人才,鼓励机关、企事业单位人员及高等院校毕业生从事农产品流通业。
(三)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规划。按照“统筹布局,因地制宜,彰显特色”的原则,在科学调研、严谨论证的基础上,结合我县农业发展规划,围绕“传统流通市场三级网络”布局要求,对目前已经发现的存在问题,积极加以改造完善,以充分发挥传统市场
应有的功能作用。要根据产业特点和农产品流通规律,防止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逐步构建与我县现代农业发展相适应,结构优化、功能齐备、制度完善的现代化农产品市场体系,形成地域特色鲜明、生产规模合理、品牌价值凸显的产业结构带,使我县成为覆盖宁波地区、辐射华东地区、连接国内市场的农产品供给基地。
(四)积极发展新型农产品流通业态。鼓励扶持电子商务、农超对接、农展对接、农旅对接、连锁配送等现代流通业态发展,加快实现农产品交易方式的多元化和现代化。特别是在特色中国淘宝宁波馆xx分馆这一政府自建平台上,需努力做到“四个要”:要在食品安全体系建设方面,主动联合相关部门,以行业协会为主要监管力量,做好农产品质量检测,并形成长效机制,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要在品牌化建设方面,积极扶持地方优势产业优先发展,以产品标准化、产业规模化、商品品牌化为指引,有效整合特色资源,帮助地方打造特色农业品牌。要在支持转型升级方面,通过引导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购销大户以网店直销、平台代销、供应分销等方式,促进地方涉农企业转型升级。要在电子商务生态圈打造方面,积极争取合理的政策支持,及时引进和培养电商人才,大力支持电商基础较好的企业发展电子商务,努力探索健全成功的物流配送模式,为我县农产品电子商务生态圈的建设不懈奋斗。
(五)建立品牌,发展特色农产品。政府应加大资金扶持力度,以乡镇、街道为重点,积极践行“一镇一品”的发展思路,充分体现xx得天独厚的自然禀赋,集中力量培养和推介产业优势,打响原产地品牌,树立地标性优势,积极推动农业产业转型升级,通过电子商务平台带动更大的品牌效应和地区特色效益,推动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
(六)完善农产品物流配送体系。一是鼓励农产品经营主体与物流公司、大型连锁超市以合作共建的形式,建设跨区域、跨行业、跨所有制的农产品物流配送体系,通过共享各经营主体的物流资源,改变现有的单一的区域农产品物流方式,形成健全的农产品物流配送体系,减少运营成本,提高运作效率。二是加快培育农产品第三方冷链物流。重点培育一批发展潜力大、经营效益好、辐射带动力强的农产品冷链物流企业,鼓励大型零售企业加快生鲜食品配送中心建设,在做好企业内部配送的基础上发展为社会提供服务的第三方冷链物流中心。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