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新时期教育人的责任与使命12篇

新时期教育人的责任与使命12篇

发布时间:2022-11-20 10:40:03 来源:网友投稿

新时期教育人的责任与使命12篇新时期教育人的责任与使命  立德树人——教育的使命与责任  古人说,“立德”、“立功”、“立言”为“三不朽”,而“立德”之所以被摆在首要位置,就是因为无论什么时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新时期教育人的责任与使命12篇,供大家参考。

新时期教育人的责任与使命12篇

篇一:新时期教育人的责任与使命

  立德树人——教育的使命与责任

  古人说,“立德”、“立功”、“立言”为“三不朽”,而“立德”之所以被摆在首要位置,就是因为无论什么时候,道德永远是一个人安身立命的根本。所以,立人先立德。但立德树人不仅仅是班主任和德育老师的事情,它是所有教师共同肩负的重要使命。

  教育,从来就不应该窄化为“教知识”、“教文化”、“教技能”,它包含着更为重大、深远的使命。儒家思想中提出了“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待人之道;“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处事之道。更有中国传统道德文化中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救世情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精神状态;将这些道德品质融入自己的生命中,发扬光大,使中华民族始终傲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在这个高速发展的时代,教师教育学生,不仅要教给他们知识和智慧,更主要的是要对他们进行教育感化,立德树人。结合我的实际工作经验,我将从下面三个方面阐述立德树人是教育的使命与责任。

  一、课堂是德育发展的内心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中心,是学生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培养的主要途径。因为课堂中学生精力最为集中,因此,德育工作只有渗透在各项课程教学中,融入学习中,才能达到最佳的效果。

  在教育教学中,教师应热爱学生,关心学生,不断在课堂中渗透德育知识。贵为人师,应以德为先。始终坚持爱岗敬业,为人师表的基本原则。平等对待,不抛弃、不放弃每一个学生,以心换心,学生也会形成尊师的好习惯。

  去年我在四合原中心小学开启了我的教学生涯。班里曾有一位沉默寡言的男同学,成绩一直很差,家庭条件也不好。从一年级到三年级,乘法口诀表都没有背过,上课让他回答问题时,说话声音小的像蚊子,怕说出来有错误,被老师和同学当做笑话。了解到这个原因,我在课堂中鼓励他勇敢回答问题,并且一点一点学习,先从乘法口诀表背起,一段时间后,该学生不但背会了乘法口诀,也愿意在课堂上回答问题。因此在课堂中,教师应认识到,教学不仅仅是在教书,关键是要怎样育人。如果脱离了饱含生动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课堂教学就只能停留在知识层面,育人的效果会大打折扣。在特定的教育教学情境中,应贯穿德育知识,注意以境育情,以情育情,也为学生做一个好榜样。

  二、课外是德育发展的重心

  如果说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的骨架,那么课外教学便是学校教学的血肉。在校园文化活动中,可以举办一些德育实践活动,使学生参与丰富有趣的德育实践活动,感受生活,积极探索,引导学生学思结合,知行并重。德育实践活动应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可以围绕着树立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养成高尚的思想品质和良好的

  道德情操展开。让学生多经历一些真实、生动、活泼的德育活动,不但能拓宽学生的视野,还可以在这种交互式实践中学习其他学生的优秀习惯和良好品质。

  小学生的心智并没有发展成熟,当我成为三年级的一名数学老师时,发现学生的知识水平不一,良莠不齐。大部分学生都可以掌握当天所学的知识,一小部分学生理解较慢,需要课后再次学习。当这些学生去问掌握了知识的同学时,有几个不太愿意耐心的说明,了解到这个情况,我便成立了一个互帮互助小组。在大多数同学课后都愿意帮助其他同学的氛围下,这几名同学也渐渐被感染,学会文明有礼、团结友爱、乐于助人。

  三、家庭是德育发展的外心

  立德树人是一项系统工程,学生的全部时间都是在学校和家庭度过的,所以德育是学校、家庭共同承担的任务。教师和家长可以多进行沟通,共享信息,掌握学生近期学习状况以及生活习惯。根据学生状态的变化制定策略,建设学生健康成长的大课堂。努力构建以学校教育为主导、家庭教育为基础德育工作格局,学校、家庭合力育人,共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新发布的《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提出了“六大实施途径”。一是课程育人;二是文化育人;三是活动育人;四是实践育人;五是管

  理育人;六是协同育人。我在本文中阐述的观点也包含了这六种途径,

  体现了十八大的精神。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我们要明确自己的使命和责任,以爱立德,立德树人。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教学中,不断提高师德修养,力行师德规范,淡泊名利,志存高远,用教师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持续发展,并且努力钻研业务,以高超的教学艺术塑造学生,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一支粉笔,两袖清风,三尺讲台,四季奔波。当我们开启教学生涯的那一刻,我们就要明白自己的使命和责任。教育是塑造人类灵魂的伟大事业,是“心灵与心灵的沟通,灵魂与灵魂的交融,人格与人格的对话”。立德树人,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塑造学生纯真完美的心灵。

  

  

篇二:新时期教育人的责任与使命

  新时期中国高等教育的责任与使命

  一、大学在履行教学、研究和服务社会的传统使命时,也负有引领社会文化的使命

  《世界教育信息》:人们一般认为大学肩负着教学、研究和服务社会的使命。胡锦涛总书记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讲话中提出大学在履行传统使命和职能的同时,还应肩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使命。十七届六中全会更是吹响了我国建设文化强国的号角,人们对大学在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强中肩负的使命更是寄予深切的厚望。作为新中国高等教育研究的重要开创者和奠基人,您如何看待现阶段的大学使命?

  潘懋元:大学肩负的使命,也就是全面地、卓越地实现大学的社会职能。你所说的教学、研究和服务社会是中外教育史上所形成的大学社会职能,也就是大学应当完成的使命。胡锦涛总书记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讲话中提出的“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必须大力提升人才培养水平、必须增强科学研究能力、必须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是对大学三个职能的强化和发展。尤其是,讲话中特别提到,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必须大力推进文化传承创新,指出“高等教育是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我的理解,一方面它揭示了大学使命的本质含义,因为教学(培养人才)的本质意义就是文化传承,而研究(发展科学)的本质意义就是文化创新;另一方面它又昭示了大学负有引领社会文化的使命,大学是社会的学术文化中心,应当负起引领社会文化的职责任务,发挥文化育人作用,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胡锦涛总书记的讲话,虽然是在清华大学说的,我认为对所有高等学校都有普适性。即使是高职院校,也具有教学、研究与服务社会的使命,只不过具体的任务有所不同。高职院校的教学,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主,也要进行人文素质教育;高职院校的研究,以应用性、开发性为主;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更讲求密切与具体。当然,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上,建设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批高水平大学,对建设人才强国和创新型国家具有特殊战略意义。

  二、大学按人才培养类型可分为研究型大学、应用型大学和职业技术院校三类《世界教育信息》:对于不同类型的大学来说,比如研究型大学、教学研究型大学、教学型大学、教学应用型/实践型大学、职业技术/技能型大学,您认为前面提到的这些使命和职能能够合理并存、整合为一体吗?您觉得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到底孰先孰后,在实践操作中是否可以有所侧重,或者区分对待?请结合您正在研究的“做强地方本科院校”的课题进展谈一谈对上述问题的看法。潘懋元:现在大家流行将大学进行分类,比如卡内基分类方法按学位授予的层次和多少将大学分为研究型、教学研究型、教学型,等等。我是不太同意这种分类的。它实际应用起来非常勉强,也易生歧义,使人误以为有的高校只需搞教学、不必搞研究。高等学校的社会职能是所有大学都应具备的。地方大学要不要搞研究?高职院校要不要搞研究?我认为地方大学如果只顾教学不搞研究,是错误的;认为高职院校只要搞教学不要搞研究,也是错误的。人们往往有如下误解:地方大学不是研究型大学,搞好教学就行了,不用搞研究;不是应用型大学就不用承担社会服务的职

  能。其实不然,大学所要培养的人才类别不同,所做的科学研究也不同。研究型大学主要培养搞理论研究和基础研究的科学家;应用型大学则要培养把理论转化为实践的人才,主要搞应用研究;高职也要做研究,主要做技术开发和改革的研究。

  为了研究这个问题,我曾带一批研究生到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调研了一个多星期。文理学院的教师都是北大、人大派去的年轻教师,生源和办学条件没有办法跟北大和人大比。一开始学校照搬北大和人大的那套科研体系,后来很多教师认识上发生转变,认为应该培养为北京市服务的应用型人才。比如单单一个北京市的交通问题,就需要进行无穷无尽的研究;北京市有很多文化古迹,随之附设了很多博物馆和展览馆,需要相关方面的管理人才。在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进行调研之后,我发现应用型大学无论在科学研究,还是社会服务方面,都是大有可为的。

  按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归类,高等学校大致分成两大类:5A类和5B类。5A类相当于普通高等学校,5B类相当于高职院校。5A类又可以分为两类,我们称之为5A1和5A2,5A1指研究型大学,主要做基础研究,培养研究型人才;5A2也是开展理论性教育,但是它主要从事理论应用研究,研究如何将理论转化为生产实践和生活实际,培养应用型人才。我认为高等学校可以根据其人才培养的类型分为三大类:一类是研究型大学,即我们所说的985高校及大部分的211高校,主要从事基础理论研究,培养学术型人才;一类是应用型大学,大部分的地方高校及一些211高校应归为此类,主要从事应用型研究,培养应用型专门人才,如工程师、医师、律师、教师和管理干部等;第三类是职业技术院校,相当于

  《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中的5B,主要以学习各行各业职业技能为主,培养不同层次的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的技能型人才。

  一般的地方性高等学校要定位为应用型大学,面向地方,培养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开展为地方需要的应用性研究,更好地为地方服务,更好地在地方文化上起引领作用。这是我开展“做强地方本科院校”课题的重要原因。

  三、要办好一所大学,领导必须善于“沉思”《世界教育信息》:大学之大,非在大楼也,在乎大师也。当今时代是呼唤大师的时代,钱学森关于拔尖创新人才之问更是激起了社会各界的热议。您是如何看待“钱学森之问”的?您认为大学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整个过程中到底能发挥多大的作用?潘懋元:的确是这样,有很多知名大学并没有什么大楼,许多世界著名大学都只有一些不太起眼的两层楼或三层楼,但学术型大学需要大师。“钱学森之问”主要是讲国家创新人才。我很赞成有些人的解读,“钱学森之问”实际上已经包含了他的答案,不是他不懂,而是懂得的,彼此心照不宣而已。既然他不说,我们也就不说。如果用两三句话说清楚的答案,他为什么不说?因此我们应该学习钱老,将这一现象作为问题来思考。我最近给一位大学校长写的《大学运筹沉思录》作序,这本书对大学办学的问题,从理念到很多实际问题,包括科学管理怎么搞、学生管理怎么搞等都作了详尽的阐述。我在序中说,我所重视的并不只是校长所讲的一些经验、方法,而是他当校长的“沉思”。现在能够沉思的校长太少,很多校长只靠经验办事,没有沉思。经验当然很可贵,但经验有局限性,只

  有实际与理论结合,局部跟全面结合,才能看到问题的实质,抓住根本性的要害。还有不少的学校领导连经验都没有,只凭文件规定办事,上面怎么规定,我就按照这个办,或者只是按照职能部门的行政人员或秘书意见办理。通过那本《沉思录》我最重要的受益是,理解了要办好一所大学,领导必须善于“沉思”。

  四、精英教育理念与大众教育路线并不相悖《世界教育信息》:大学从精英阶段走向大众化乃至普及化阶段,上述有关大师、杰出人才培养等精英教育理念似乎与我们现在所走的大众化、普及化路线相悖。比如,现在社会上有一种声音,认为进入国内重点大学的贫寒家庭的大学生比过去减少了。在兼涉教育质量效率与教育公平公正面前,您认为我们应如何客观、理性看待并处理好大学精英教育与大众教育之间的关系?在关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和为更多贫寒家庭子弟接受高等教育方面,您更倾向于哪一点?潘懋元:我们大学现在从精英阶段走向大众化阶段,乃至于将来还要走向普及化阶段,精英教育的理念跟我们高校的大众化理念好像越来越远,跟大众化、普及化道路相悖。社会上有这个担忧,我们一提大众化、普及化发展,都不敢提精英教育了,这两个关系感觉上好像有矛盾,事实上应该是一体的。从精英教育阶段走向大众教育阶段以至普及教育阶段,这是提高生产力水平和社会生活水平的必然发展趋势。但在大众化以及普及化阶段,精英教育仍然存在并有所发展。中国在走向大众化阶段初期,的确存在削弱了精英教育的现象,许多研究型大学也大量扩招,除了扩招前已办的成人高教、自学考试之外,又增办高职学院、网络学院、二级学院,以致优质

  资源稀释,质量下降。我在2003年一次重点大学规划会议上,就提出“必须保护精英教育”,这篇发言后来以《大众化阶段的精英教育》为题刊于《高等教育研究》2003年第6期。后来虽有所控制,但现在许多研究型大学仍然过于庞杂。如果分类正确、措施得当,发展精英教育与大众教育路线并非相悖,而是相得益彰。

  至于国内重点大学的贫寒家庭出身的大学生比例越来越少,这个是事实,而且减少得厉害。过去像清华大学这类重点大学,一半的学生来自城市,其中许多是低收入家庭的,一半学生来自农村,现在恐怕不到10%。当然,这一方面是因为当前农村青年比较少,过去农村人口是总人口的70%以上,现在只有50%;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是现在这种招生制度不利于录取农村青年。教育机会的公平,应当包括三个方面:入学的公平,培养过程的公平,以及毕业后的公平。入学的公平,应该说目前基本上已经实现,中国的义务教育普及率相当高,高中阶段的普及率也达到80%以上,高招在统一考试分数面前人人平等。但这些公平不能够代表教育过程的公平,大部分农村学校教学质量很差,进清华北大的农村学生越来越少就是因为教育过程不公平。

  “精英”在一般意义上指的是研究型的科学家,一直以来,社会上把培养精英人才看得很高,把培养应用型人才看得很低,这是不公平的。我们应该提倡行行出状元,哪一个部门都能够有拔尖人才。科学家是拔尖人才,工程师也是拔尖人才。我们中国出了个袁隆平,他是科学家还是农民工程师?恐怕不能完全说他是科学家,他为人类作了这么大的贡献,但是还拿不到诺贝尔奖;现在我们中国十几亿人口,从一个很穷的国家,变成

  一个经济总量在世界上排名第二的国家,但是我们没有一个经济学家拿过诺贝尔经济学奖。应用人才的贡献不一定比科学家小,社会需要大量的而且是高水平的应用型人才,就像袁隆平这样。高职院校培养出来的技能型人才也能出状元,应该说不同类型的人才只是分工不同,而不存在社会地位的不同。

  五、教育的均衡发展,千万不能搞平均主义《世界教育信息》:针对上述这种现象,您有何改进的建议?潘懋元:我认为不要再搞重点中学、重点小学了,这并不是否定历史上搞重点小学、重点中学的正确性。“文革”后我们与国外的差距太大,所以邓小平提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这是发展的策略。我认为当时搞重点大学、重点中学、重点小学同时也兼顾公平是正确的。以当时的经济建设来说,邓小平时代提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带动后富,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如果当时没有重点,所有资源都平均分配,就很难有效率。原来我们主要搞三线建设,建设西部,如果改革开放之初我们也把投资都集中到西部,西部底子薄,搞到哪年哪月才能赶上人家?后来邓小平把建设重点放在东部,先是搞特区,搞特区还是觉得不够,作用有限,后来又转到上海去,强调先把上海建设起来。到今天东部发展起来了,才有力量支持西部,即优先发展起来的地方支持相对落后的地方。现在来说,对于教育要如何均衡发展要有正确的理解。教育的均衡发展,千万不能搞平均主义,现在有的地方就搞平均主义,搞一步到位的均衡。把城市的好校长调到农村去,好教师调到农村去,把农村的调过来,这个不是均衡发展。均衡发展不是把先发展的拉下来,而是把后发展的推上去。如果把优秀的学校拉下来,这是不利于教育发展的平均主义。要考

  虑在不影响学校总体水平之下,如何把质量低一些的学校推上来。就学校的建设和发展而言,要在保持原来的投资之下,今后要多对那些弱势学校增加投资。

  至于大学,目前还不敢把重点大学拉下来,因为影响太大了,于是先将重点大学改叫“985”、“211”。现在来说,有985和211是可以的,但是对非985和211的院校也应该大力扶持。尤其对高职,现在高职是拨款少,收费高,念高职比念清华北大花钱多,这是有历史原因的。1999年大扩招后就不得不办高职了,但经费有限,就只好出台高收费的政策。当时作为权宜之计是可以理解的,但十几年过去了,还是存在高职收费高、本科收费低的现象,这个就不公平了。现在许多地方学校拼命要专升本,一升本,拨款就随之增加。当前怎么办?也不是说把本科的拉下来去投到高职,而是要将新增加的经费尽可能扶助弱势群体。要加强对高职院校、地方院校的经费投入。另一个需要提及的弱势群体是民办高校,它是弱势群体之中的弱势群体,民办高校的贡献是相当大的,它的学生数量占全国高校学生总数的21%左右,政策不应该歧视,而应该大力扶持。

  六、终身教育包括所有教育形式,而不仅仅是继续教育或非正规教育《世界教育信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早在上世纪60年代就提出了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的概念,过去半个世纪以来对整个世界教育的走向产生了重大影响。您怎么看待我国目前终身教育发展的情况?在我国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走向学习型社会的过程中,您认为正规教育应如何融入终身教育体系?

  潘懋元:我现在正在做一个课题,研究在终身教育平台上各种教育如何发展,也就说在终身教育理念和策略之下,对各种各样的教育进行反思。

  目前对终身教育体系有两种不同的看法,一种认为终身教育体系包括正规教育和非正规教育;一种认为终身教育体系只是指国民教育体系之外的非正规教育,同国民教育体系是并列两个体系。后一种认识是错误的,国民教育体系应该是终身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不能把终身教育体系只看作非正规的成人教育。《教育规划纲要》的教育战略目标提出要“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构建体系完备的终身教育。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协调发展,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相互沟通,职前教育和职后教育有效衔接”。也就是说,在战略目标里终身教育是包括所有教育形式的。但是在后面具体规划的时候,终身教育变成继续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只在继续教育中谈终身教育,把高等教育、中小学教育都排除在终身教育之外,就是对终身教育的理解不全面,这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这个问题我曾经请教过《教育规划纲要》的一位拟稿者,他说当时也考虑到把正规教育纳入到终身教育的范围内,但不知如何操作,所以只把“构建灵活开放的终身教育体系”摆在继续教育这一章,具体列举了非正规教育的许多办学形式。那么正规教育怎么体现终身教育呢?跟大学不同,处于中小学阶段的学生不能去打工,只能念书,这个阶段也是学生最好的念书时间,是绝不能打破的。那怎么把中小学教育跟终身教育联系在一起呢?那就要把终身教育的理念,也就是终身学习的理念跟能力融入中小学,使得中小学生从小就具备终身学习的理念和能力。大学生则跟中小学

  生不同,他们可以进入社会工作,也可以念书,因此大学学习阶段应该打破这个门槛,允许条件适合的大学生进进出出,至少原则上应该允许,这也是第一次世界高等教育大会所提出的大学融入终身学习体系的理念。更重要的是,在大学时期,要让大学生认识到终身学习的重要性,不是大学毕业就“毕业”了,即使已经念到博士,也要培养终身学习的理念,培养自己不断地寻求知识,不断地学习技能,以及学习他们自己所爱好的东西,不断地提高思想道德水平。要在终身学习的理念、能力、修养等方面培养他们。

  世界各国都有终身教育,也很强调终身教育,根据收集的材料来看,有许多国家只在成人教育、继续教育、网络教育上做文章。目前做得比较好的有美国、英国、瑞典、韩国以及我国的台湾地区,其终身教育体系建设是明确包括正规教育的。在我国大陆,福建省在全国第一个出台了《终身教育法》,现在上海也有个《终身教育法》,不过所制定的终身教育法都是指非正规教育,即国民教育体系之外的教育。

  我最近正在审核有关教育学名词的词典,其中有一条说终身教育是一种教育思潮,这样理解是不够的。终身教育已不仅仅是一种思潮,早已是各国具体的教育改革实践,而且已经成为我国的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目标。

  七、教师既要重视学习知识,又要重视职业道德与职业能力的培养《世界教育信息》:大学教师作为公共知识分子,是践行大学使命和目标的决定性因素,他们也因此赢得了社会广泛的尊重。但如今社会上对部分大学教师出现了诸如“砖家”、“叫兽”之类的戏称,大学教师及大学自

  身的声望较之以前,可能有较大幅度的下降。您认为问题出在哪里?大学能够在多大程度上承担起思想启蒙与文化理解的作用?

  潘懋元:大学教师因其承担着传承与创新文化的使命,因而赢得社会的尊重,往往也招来某些社会人士的指责甚至贬损。但作为其基本使命与核心价值来说,是贬损不了的。即使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教授成为被打击、打倒、冷嘲热讽的“臭老九”之首,社会上正直的群众、追求进步的青年,内心里对教授还是敬佩的。如今社会上出现的戏称,应该看作是对大学教师的鞭策与期望。问题出在哪里?出在扩招太快,优质教育资源准备不足。在人、财、物中,特别是人的资源准备不足。现在全国普通高校的教师130多万,是扩招前1998年的3倍多。许多教师在入职时,当教师的思想准备和能力准备都不足。教师是一种崇高的职业,其职业道德与职业能力是“为人师表”,如何为人师表,许多教师缺乏必要的培养与修炼。虽然许多大学对教师队伍建设很重视,但所重视的只是提高学术水平,疏忽了提高职业道德与职业能力的培养,这就是问题所在。大学要更好地培养人才和发展科学,承担引领社会文化的作用,必须像中小学教师的培养那样,既重视学习知识,又重视职业道德与职业能力。

  八、高等教育研究要在解决现实问题中促进高等教育及其学科的发展和成熟《世界教育信息》:随着社会以及新媒体的发展,大学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象牙塔,大学里出现的各种现象也逐渐成为大众讨论的热点,比如自主招生问题、大学排名问题、大学生就业难问题、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等等。那么,我国高等教育研究能够在多大程度上为上述问题的思考和解决发挥作用?您认为高等教育学科和研究在新时期,特别是为《教育规划

  纲要》提出的高等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的各项任务和目标方面,可以有何作为?我们应如何促进新时期高等教育学科发展?

  潘懋元:2010年颁布的《教育规划纲要》与以往的政策文件不同的特点之一,是在制订的过程中,曾广泛听取各方意见,包括教育研究工作者的意见;在规划中,提出十大改革试点,分别由各地组织有关人士包括教育研究工作者进行探索。全国和许多地方教育部门也围绕《教育规划纲要》拟出研究课题,自上而下下达任务或自下而上申请承担改革研究。应该说,研究工作在解决问题上的作用,受到一定程度的重视。但是有两点值得注意:其一是有些地方的教育部门,仍沿着过去凭文件、凭经验办事的老轨道,不经研究就下达文件,以“紧跟”和大跃进的姿态,提前实现《教育规划纲要》中2015甚至2020年的发展目标,比如幼儿园的入园率、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因此有的做法违反教育发展规律,甚至违反社会发展规律;其二是有些理论工作者,只凭理论、凭“教条”,提建议、定方案,不顾中国实情。例如,把民办教育简单地一分为二,即营利性与非营利性,凡投资办学而要取得合理回报的,都要作为营利性企业对待,否则都应将所投资金、资产改为捐资。这不但违反《民办教育促进法》,而且引起投资办学者的不安。我最近和邬大光、别敦荣教授合写的论文《民办高校发展需要有更多的路径》,就是针对这种不顾国情,照搬教条和美国经验的现象而写的。

  大学走出象牙塔,走进经济社会中心,是必然的趋势;进入社会之后,为大众所关心,大家就会提出许多问题。社会就是在不断地解决问题中发展的,高等教育也是如此。高等教育研究就是要在不断地解决现实问题中促进高等教育的发展,也促进高等教育学科的发展和成熟。

  九、高校去行政化要看领导的决心、行政人员的自觉和学术人员的争取《世界教育信息》:近年来对于高校“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讨论非常热烈,在您看来,应当如何理解这两种权力的关系?这种冲突有没有解决的可能?潘懋元:高等学校是一个社会机构,任何社会机构运行都需要一定的行政权力,尤其是高等学校规模越来越大,内外部关系越来越复杂,科层制与行政权力的出现与加强是必然的趋势;高等学校又是一个学术机构,它的任务是学术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学术机构必须具有学术权力,对学术活动起领导、引导和协调的作用。因而,高等学校的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双元并存是合理的,也是近现代高等学校制度的基本特征之一。这种双元权力结构,如果分工明确、各司其责,可以起到相辅相承、相互支持的作用。现在的问题是行政地位高居于学术地位之上,行政权力凌驾于学术权力之上,甚至代替学术权力,高等学校中学术权力似有若无,学术组织形同虚设,在行政化的管理下,缺乏宽松的学术环境和学术自由精神,严重制约了创新人才的培养和学术的创新。但在中国,行政对文化的管理根深蒂固,去行政化,远不是取消行政级别而已,而是要看领导的决心,行政人员的自觉,以及学术人员的争取。把它放在一个时代背景下来考察,去行政化将是一个艰巨的长期的过程,但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我们必须做到,也能够做到。十、多样化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世界教育信息》:英国高等教育家纽曼曾强调,大学最好设在城市,因为这里是文化活动、文化场所和文化名人的聚集处,是无法取代的

  知识媒介。但是现实情况中,越来越多的大学开始往城市的边缘甚至是完全的郊区转移,您如何看待这种现象?大学创建分校、很多大学汇集在大学城等现象对人才培养和大学发展有什么影响?

  潘懋元:现在已不是纽曼时代,城郊交通的便利和信息网络的发达,大学的学术活动、文化交流没有必要像哥伦比亚大学、英国的众多大学那样,聚集在繁华的闹市中;但也不应像中国“文革”中那样,把许多大学赶往边远的地方。由于高等学校扩招,许多大学在郊区设置新校区或分校,在管理上增加了困难。汇集在一起建成大学城,有利于合作办学。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后期以及普及化阶段,高等教育还将向外、向下延伸,中小城市和社区也将出现更多高等学校和高等教育的培训机构。多样化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十一、高等教育国际化不仅要引进来,更要走出去《世界教育信息》:《教育规划纲要》提出要“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提升我国教育国际化水平”。我国近来在高等教育国际化领域进行了一些尝试,如华东师范大学与美国纽约大学合作共建上海纽约大学,以及宁波诺丁汉大学、西交利物浦大学等。您如何看待这些尝试在实现国内高校建成世界知名研究型大学的目标上的作用?您对立足中国、面向世界的高等教育国际化战略是怎么看待的?潘懋元:现在全国大概有5所与国外有一定知名度的大学合作办学的大学。最早的是宁波诺丁汉大学,最近的是上海纽约大学。这仅仅是国际化合作办学的一种,更多的是国内外院校各种各样的合作项目,发展很快,形势很好,起着推动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作用。但这些基本上属于

  “引进来”的国际文化教育交流。真正的国际化应当包含“引进来”和“走出去”。拿经济的全球化来说,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强调“招商引资”,现在中国已经不仅仅是“招商引资”了,经济力量增强了,就可以而且应当“走出去”,向国外投资、收购、参与控股,等等,在国际经济论坛上有中国的话语权,参与讨论国际上的重大经济问题,对推动世界经济的改革和发展发挥作用。但在高等教育国际化上,基本上还停留在“引进来”的阶段。5所合作办学的大学和许多合作办学的项目是着眼于“引进来”的,我们主持的所谓国际化论坛基本上也是“引进来”的。例如,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每年召开一次国际论坛,讨论的差不多都是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热门话题,请了几位外国教育家来谈经验、提意见,在国内颇有影响。但因讨论的不是世界上的共同问题,很难体现国际论坛上的话语权。

  世界和中国所共同面临的高等教育问题很多。例如,世界高等教育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每10年大学生数量差不多就翻一番,到2008年已达1.6亿。学生数量剧增导致优质资源严重不足,进而又导致教育质量下降,这是世界和中国共同面临的挑战,因而高等教育质量的提高与保障是世界性的共同问题;而优质教育资源保障最重要的是师资队伍建设,因而大学教师专业发展也成为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共同问题。当然,国际上的共性问题还有很多,如合作办学、学位与学历互认、弱势群体教育、妇女教育,终身教育体系建设,等等。我们应当在这些国际化论坛上有中国的话语权,才能体现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不仅是“引进来”,而且也能“走出去”。

  我们的合作办学有没有走出去的?有!孔子学院就是走出去的,而且

  这一步很成功。但孔子学院现在只是教外国人学习中国的语言和传统文化,还没有到国外去合作开办工科、医科、理科,也就是让中国的工、医、理也能“走出去”。厦门大学正在准备去国外办一所“分校”,预示综合性研究型大学的许多学科也可以推到国际讲台上。总之,高等教育国际化应该有宽阔的国际视野,不仅是“引进来”而且要“走出去”;不仅是中国的语言、传统文化要走出去,而且中国的科学、技术在国际论坛上也应有话语权。

  《世界教育信息》:中国对外开放,教育是先声;教育对外开放,信息是基础。伴随着中国教育对外开放战略的推进,特别是小平同志关于“三个面向”教育方针的提出和实施,《世界教育信息》自上世纪80年代创刊以来,至今已经走过25年的历程。25年来,杂志始终坚持立足中国、面向世界,追踪国外教育发展最新动态,报道国际比较教育前沿研究成果,为国人开眼看世界、促进本土教育改革提供参考借鉴,服务于我国教育对外开放战略,服务于教育事业改革发展,服务于国家人文交流和公共外交。最后,请您对杂志的未来发展提一提宝贵看法和建议。

  潘懋元:25年来,《世界教育信息》作为我们了解世界教育发展动态、世界教育研究成果的窗口,起了重要的媒介作用;希望今后更好地为中国教育如何“走出去”提供信息和建议,也把中国的教育信息输出去。

  《世界教育信息》:是的,在兼顾可读性和针对性的基础上,我们也在思考和探索将杂志分成上下半月刊,一本聚焦学术研究,一本聚焦新闻资讯,同时也希望在条件成熟的时候办英文版,专门聚焦中国教育,把中国教育经验输出去,真正走向世界。期待着这一天早日实现。

  潘懋元:是的,我们不能自大,但也不要自卑。我们应当有更为宽阔的国际视野、眼光和胸怀,一步一步往前走。

  

  

篇三:新时期教育人的责任与使命

  新时代教育工作者的责任

  蚌埠第一实验学校孟凡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确立了教育事业发展的新方位与新坐标: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必须承担起“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职责与使命,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面对这样的责任,面对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面对人民群众对教育事业的期待,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就变得至关重要。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真正做到关注每个孩子的不同特质,努力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全面成长。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需要妥善处理好几对关系:首先是全面发展和学有特长之间的关系。全面发展是指学生具有广泛的文化修养,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均衡发展,致力于一生的可持续发展并最终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学有特长指的是,每一个学生都能有自己喜欢且擅长的领域。这一对关系是针对人的个体差异而提出的。学校教育要认识到学生之间的差异性,认识到不同人的不同发展目标。为实现这样的目标,学校在课程设置上应当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设计不同的课程体系,不断探索不同类型人才发展的需求和培养规律。同时,对同一学科的教学也要分不同的层次,搭建不同类型的丰富的教育平台供学生选择,让不同能力、不同兴趣、不同愿望、不同目标的学生在学

  校寻找到适合自身发展需要的教育机会与教育资源。还有中国传统文化与国际视野之间的关系。中国传统优秀文

  化的学习和传承旨在帮助学生树立文化自信,并在未来走向国际舞台的时候自觉成为继承、创新、输出中华文明的文化使者。国际视野的培养旨在帮助学生认识到不同国家和民族对人类文明做出了怎样的贡献,不同文明成果如何促进全世界的发展繁荣,认识到要为人类发展承担起各自的责任与使命。学校通过课堂教学、学校社团活动等方式妥善处理好这一对关系,对于学生成长为可堪大任的时代新人十分必要。

  还要处理好会做人、会求知、会办事、会生活四者之间的关系。这是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的师生常常提到的一组词。四“会”之中,“会做人”放在最前面,是因为立德树人是学校的根本使命,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激发和引导学生的自我发展之路,帮助每一个学生发现自己、发展自己,帮助他实现其个体生命的价值,培养“完整的人”。“会求知”不仅指会学习课堂讲授的知识,也指能在大自然、社会生活实践以及人际交往中学习。这是一种开放的学习,强调学习不是为了获得系统化的知识,而是借助知识掌握认识世界的方法与手段。强调自主地实践所学的知识,并能够对所处的环境产生积极的、建设性的影响。“会办事”与“会求知”是“行”与“知”的关系,前者是后者的实际应用,“知”的目的在于认识世界,而“行”则旨在改造世界。“会生活”,是希望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不仅能拥有高远的志向、

  独特的能力,成为社会公共生活积极的领导者、主动的建设者,还能在回到个人生活空间时,成为一个有着丰富生命内涵、生活情趣、艺术审美能力的人。

  当然,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知易行难。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需要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用科学务实的方法做教育,怀着对教育的敬畏之心,本着科学精神,借助科研手段动脑子、想办法,踏踏实实推动学校教育工作的不断发展和进步。

  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全面成长,才能在成就学生的过程中,成就教师,成就学校,承担起新时代教育工作者肩上沉甸甸的责任。

  

  

篇四:新时期教育人的责任与使命

  新时代教师职责和使命

  教师自古以来都身负建国君民、教化人伦的责任,新时代教师的社会担当必然有新的内涵,身处新时代的教师需要认识到自身的教育职责是为人民服务、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是经师与人师的统一。

  01.教师要践行立德树人根本使命立德树人是教师的本职工作,是教师的使命根本。教师工作关键在于“传道”,在于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透过教育教学活动浸润到学生心田之中,积极传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把学生培养成为党和人民需要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新时代教书育人工作不能只限在课堂中、课本上,更需要扎根大地、扎根学生的日常生活,要把学校教育与家庭、社会联结起来,让价值观教育落到学生的日常行为中去。学校和教师一方面要创新多元公益活动、服务学习、感恩教育,去播撒社会责任意识的种子,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社会,从小我走向大我。另一方面,教师更要尊重学生“社会小公民”的身份角色,真正的达师应在尊重学生性情、经验和生活的基础上使学生受到人格的感化,赋予学生更多参与社会实践的自主权,不断点燃学生对真善美的向往。

  02.教师要身先垂范社会责任担当有学者曾经指出:“人师是指那些能体现道义,能用人格感化学生,能以己身为学生、为社会民众作表率的教师。”教师要做好引路人的角色,必须要身先示范。美国教育家吉鲁就曾指出:如果教师要把学生教育成为积极的、批判性的公民,那么他们自己首先就应该成为转化性知识分子。因此要培养学生的社会担当,教师必须首先要做良好社会公民的表率,要肩负知识分子这一社会角色。从这一

  意义上讲,教师不仅要在教书育人工作中体现价值,更要在公共生活领域中实现社会价值。

  03.教师要在使命担当中求成长承担社会职责、广泛参与公共生活对于教师而言不只是一种责任,其背后也蕴含着丰富的发展机会和资源。教师的工作容易陷于日复一日的工具性活动中,在教学技术化陷阱中,逐步成为只能授业解惑的经师。而传统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更多关注知识和技能的提升,只是不断帮助教师在技艺层面臻于极致,但却忽视了教师作为全人、作为知识分子的发展。

  因此,使命担当本身给予教师新的生长机遇。一是教师在参与公共生活的过程中,能更为深入地探讨伦理、社会和政治尺度上的一般性、根本性问题,从而能超越一己之得失而在更广泛的制度体系层面去审视教育活动,从而浮现和彰显教师工作的德性维度;二是教师在承担社会责任过程中,能帮助其保持教育活动的开放性和创新性,并了解不同人群的教育立场,日本等国在教师专业发展活动中就安排有社会研修,目的就是让教师从社会其他部门需求来思考教育目标与功能;三是教师在践行服务国家使命过程中,能更深化对教师专业的身份认同,追问教育的意义及其终极价值。如果说教师的工作是去唤醒学生的生命感和价值感,那么使命担当则能唤醒教师的本真德性和精神主体。教师唯有在践行使命担当中不断认识自己、觉察自我并实现价值自觉,才能真正担负起学生引路人的角色。

  

  

篇五:新时期教育人的责任与使命

  新时代教育肩负新使命

  1

  编者按为深入学习、领会党的十九大精神,教育科学版自今日起开辟“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专论·教育篇”栏目,邀请专家、学者深入阐释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有关教育的论述,以期引导教育界形成共识,以党的十九大精神指引新时代教育改革与发展。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描绘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宏伟蓝图,强调我们党以为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宗旨,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明确把教育事业作为民生之首,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增进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指明了新时期教育工作的发展方向,点出了打造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升级版的时代主题。

  5年来的教育成就与挑战党的十九大报告用“教育事业全面发展,中西部和农村教育明显加强”高度概括和精准评价了教育5年来的巨大变化。这是建设教育强国的5年,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部署一系列重大教育改革、政策措施等,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例连续5年保持在4%以上,各级各类教育全面提质增效,教育事业取得了历史性

  2

  进展,总体发展水平跃居世界中上行列,培养了一大批高素质人才,提高了全民素质,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民生改善作出了重要贡献。

  这5年也是人民的教育获得感不断增强的5年,在“一个都不能少”的原则指导下,加强对农村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扶贫,没有一个孩子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的目标基本实现,视力、听力、智力三类残疾儿童义务教育入学率达90%以上,在公办学校就读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比例稳定在80%左右,30个省份实现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流入地参加高考,15万名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流入地报名参加高考,留守儿童关爱体系建立,贫困地区农村学生上重点大学的人数显著增加,建立健全了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覆盖各学段的资助体系,应助尽助,保障了不让一个孩子因为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

  党的十九大报告深刻揭示了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与发展不协调、不充分之间的矛盾,这个主要矛盾同样反映在教育领域,群众在教育等方面还面临不少难题,社会大众的教育需求已向教育质量转变,从能上学到上好学,从能成人成才到就业创业,需要深入研究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表现形式,主动回应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新期待,贯彻落实好十九大精神,以质量和效益为中心深化教育供给侧改革,在新的起点上、在更高水平

  3

  上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切实增进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努力满足对更好更公平教育的需求。

  新时代教育要增进全体人民更多获得感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保证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就教育而言,获得感是提高受教育机会、增加受教育年限、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分享更普及、更公平、更优质的教育红利,让每个孩子享受公平而又有质量的教育,让13亿人享有更好、更公平的教育。一是扩大教育资源,提高受教育机会,让全体人民接受更多的教育,使更多的人民接受教育,提高人均受教育年限。通过办好学前教育、特殊教育、网络教育、继续教育,通过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和加快高等教育普及化,到2020年,学前教育毛入园率达到85%,普惠性幼儿园占80%以上,全面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90%以上,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50%,实现高等教育基本普及,使绝大多数城乡新增劳动力接受高中阶段教育、更多地接受高等教育,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0.8年以上,从幼有所育到老有所学,实现教育总体发展水平接近发达国家目标。二是更加注重面向人人,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实现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推进义务教育城乡一体化发展,加快东西部教育协调发展,帮助民

  4

  族地区和边远贫困地区义务教育阶段控辍保学,义务教育巩固率从93.4%提高到95%,在新技术条件下加快建设学习型社会,人人时时处处都能受教育,实现有教无类和学有所教目标。

  三是更加注重以学习者为中心,因材施教,提高教育质量,到2020年,消除义务教育阶段“大班额”,有条件的地方推进小班化教学,健全教育质量标准,加快课程教材教学改革,解决学生学业负担过重问题,制定相关政策措施,识才、爱才、用才、容才、聚才,吸引优秀人才长期从教,培养更优秀的学生,实现教有良师,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目标。

  新时代教育要增进人民更多幸福感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幸福感是一种长久的、内在的、坚定的心理状态,并非短暂的情绪体验,幸福指数是社会发展状况及其问题的“风向标”和“晴雨表”。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教育发展并不一定必然提升幸福感,有时反而会与幸福感提升形成“幸福悖论”。不忘初心,教育的本质是增进人类的幸福,教育幸福感是指人类基于自身的满足感而主观产生的一系列欣喜与愉悦的情绪,幸福教育的样子是拥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提供可选择的多样化优质教育,是学有所得、学有所成的教育,

  5

  是奠定学习者事业成功走向人生幸福的重要基石,是美好生活的重要内容。列格坦研究所(LegatumInstitute)的研究人员曾甄选出世界上最具幸福感的国家,诸如挪威、丹麦、芬兰、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其共同特点都是教育良好,能够满足学习者个性化发展要求。

  为此,一是要有力保障人民对教育的知情权、表达权、监督权、参与权,参与教育事业的共建共享。

  二是要全面增强人民对中国教育的信任度和自豪感,通过开放包容和互学互鉴,使素质教育理念得以全面贯彻,教育资源更加丰富多样,中国教育优势特长全面发挥,中国教育的质量得到社会广泛认可,中国教育的社会贡献得到普遍承认,中国教育的国际竞争能力显著提高,成为世界富有吸引力的留学目的地国。与更多的国家和地区签署学历学位互认协议,培养出一批又一批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三是要维护人民受教育合法权益,全社会尊师重教,依法教学,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能够相互聆听和尊重,发挥更大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享有更多的发展机会。

  四是要满足人民受教育的美好需求,为每个学习者提供适合的教育,搭建纵向贯通、横向衔接的教育立交桥,保障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让人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五是要幸福的教师培养更幸福的学生,传递正能量,传

  6

  播主流价值观,传授科学知识,传输创新、创造、创业能力,为学生一生幸福奠基,让学生走上人生幸福之路。

  新时代教育要增进人民更多安全感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安全”一词共出现了50多次,涉及国家安全、生态安全、网络安全、食品安全等方面,足见其重要性。生命第一,安全的需要是人类最重要的需要,也是决定身心健康的最重要因素。维护正常的教学和生活秩序,保障学生人身和财物的安全,促进身心健康发展是教育部门的职责所在。安全感是衡量教育运行机制和人们教育生活安定程度的标志,安全感的需要是实现人类更高层次需求的基础,安全感是走向幸福生活的支撑。增进安全感,源自人和物的可靠感,对于形成个体的信任感是极其重要的。而对于外在世界的信任感,既是个体安全感的基础,也是个体抵御焦虑并产生主观幸福感的基础。我国社会总体安全形势良好,但学生安全现状不容乐观,交通事故、溺水、自然灾害是威胁学生安全的三大杀手。据调查,涉及学校青少年生活和学习方面的安全隐患达20多种,包括食物中毒、体育运动损伤、网络交友、交通事故、火灾、溺水、黄赌毒等,这些都危害着青少年身心健康。学生在校受到伤害事故中,相当一部分是由于学校防范意识不

  7

  强、安全管理措施不到位、设施条件差造成的,也有由于学生自身行为不当造成的。

  保护好每一个学生,使发生在他们身上的意外事故减到最低,让他们健康安全成长,是学校、社会的共同责任。

  为此,一是要从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出发,把学生人身安全放在首位,担当学生安全的主体责任,安全管理工作和安全教育相结合,织密安全保护网络,全面提高广大师生安全意识和安全素养,努力创造学生健康安全成长的环境。

  二是预防为主,人防、物防、技防相结合,保障校园环境安全,防范公共安全事件,消除安全隐患。

  三是确保教育教学设施设备安全,保障教育教学过程安全。

  四是安全防范、有效应对和妥善处理校园欺凌(暴力伤害)事件,防止校园暴力,禁止从身体、心理、经济等方面惩罚学生。

  五是加强安全教育,学校要把安全教育真正纳入教育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树立安全意识、法制意识,有效开展逃生演练,熟练掌握基本的自救自护技能,养成良好的安全行为习惯,主动遵守各项安全行为规范,做到“人人懂安全、人人讲安全”,掌握安全知识,培养及学会自我保护,提高自保自救逃生能力,远离溺水、交通、灾害危险及良好的应急心态。通过“教育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最大

  8

  限度提高全民消防安全素质。六是注重对学生的心理咨询和疏导工作,增强师生安定

  感、归属感,帮助学生克服各种心理障碍,防止因心理障碍而发生的自伤、自残事故,培养出具有安全感的下一代。

  打造人民满意教育升级版循序渐进方得始终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的教育是新时代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升级版,体现在教育机会、过程、结果的有机结合,体现在公平、质量、个性多个方面,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统一、主观和客观的统一,人民受教育权益都能够得到完全的维护,受教育的美好需求都能够得到满足,都能够向着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目标迈进。为此,一是要不忘初心,永不懈怠,坚持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坚持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坚持教育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坚持把更好、更公平的教育服务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教育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二是要尽力而为改革创新,一切以人民福祉为中心,发展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以教育现代化支撑国家现代化,为决胜全面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做出更大贡献,建成世界教育强国,增强教育国际竞争力,使中国教育占据世界教育舞台中央,引领世界教育潮流,从跟跑者、并行者变成领跑者。

  9

  三是要量力而行循序渐进,合理引导群众预期,稳中求进,不要超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而急功近利,不要盲目攀比而追逐虚荣,以知足的心态面对生活,着重补短板、强弱项、兜底线、保基本,保障全体人民对教育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10

  

  

篇六:新时期教育人的责任与使命

  新时期教师的责任与使命学校是传知育人的沃土,是文化散播的阵地,是思想再造的渊薮。

  一、社会良知的代言人教师按照定义,就是指受过专门训练,掌握专门知识,以教书育人和知识创造为职业,具有强烈地社会责任感的群体。真正有社会责任感的教师,必然能够反映公众心声,代表社会良知,引领社会风尚,维护社会秩序,滋润社会关系,推动社会进步。正因为如此,大学才能培养出真正意义上的“大写的人”。对社会责任的担当,是教师的生存之道,也是教师长远发展之道。所谓社会良知,即是指人类精神的基本价值,如理性、自由、公平、正义等等。高校教师应该是这些基本价值的维护者,他们一方面根据这些基本价值来批判社会上一切不合理的现象,另一方面则努力推动这些价值的充分实现。教师除了献身于教书育人地工作之外,同时还必须深切地关怀着国家、社会以至世界上一切有关公共利害之事,而且这种关怀又必须是超越于个人,包括个人所属的小团体的私利之上的。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是灵魂的工程师,在公众的眼里,具有崇高的社会地位。社会风气的好坏,知识创造的良否,人才培养的臧否,追根溯源,都会以高校教师为最终滥觞。一个教师,就是一颗正义的火种,人们正是从教师身上,看出人才培养的性质,看出未来社会的走向。教师应该是社会良知的守护者。作为一个人民教师,他是社会良知的载体,他的言行影响所及,绝非限于自己,而是扩展到社会和国家。因此,不管高校教师发展到哪个层次,都应是社会良心所在,它应该向社会传递民主、公平、理性、正义的基本价值理念。二、社会道义的承担者

  不论我们生存于怎样的时代,总要和社会思潮发生林林总总的交集,一个普通人的思想态度、政治选择往往难以引人注目,但高校教师则大不一样,他们一旦表达出某种思想倾向,就可能产生巨大社会效应,相应的,也必须承担相应的社会后果。因此,教师除了具备知识渊博之外,更应该道德高尚,应该自觉守住底线,承担道义,用自己的人格支撑起一片理想的天空。对于社会的不公平和阴暗面,应该坚定地予以抵制,并用自己的精神良知,传递正能量,来引导更多的人迈向光明之途。

  学校担负着为社会、为国家培养人才的重大历史责任和使命。作为教师,应该自觉秉承大学的使命,以培养人才是第一要务,因而,教育工作者,应有高尚的道德,渊博地知识,“德高才能为师,学高才能为范”。尤其是教师的道德人格是学生成长地奶汁,只有具备崇高地道德人格地教师,才能感化学生,从而立德树人,真正受到学生的爱戴。诚如爱因斯坦所说:“学者必须德才兼备,与美善为邻。学者必须了解人类地渴望、理想,以及痛苦,这样才能在群体与社会当中找到安身立命之所”。

  教学工作是一种敬业奉献、爱与责任地境界。学生学习的,并不仅仅是静态的知识,更是教师传授知识的方式,即受教师自身道义力量的感染。作为新时期的教师,要勇敢地担当岗位所赋予的历史责任,面对社会的不良习俗和丑恶现象,重新树立信心、迎接挑战,要端正态度,自我完善、不断提高、实现超越。教师作为教学工作的践行者和检查者,既是科学的研究者和促进者,又是育人艺术的探索者和设计者,尤其是在社会人才德育方面,教师具有重大的历史使命和责任。

  三、社会思想的风向标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社会思潮越来越呈现多元化倾向。在当今社会,信息的狂轰滥炸、信息意义的消解、文化的娱乐性包装,时常让社会大众掉入柯勒律治(英国著名作家、思想家)所说的“到处是水却没有一滴水可以喝”的汪洋大海,人们不知该游向何方。教师是专业知识的拥有者,具有比一般公众更深刻的分析眼光,教师不应该仅仅是被动的传授知识,应该把自己的眼光和思想投向社会,除了以其专业的视角和特定的方式对社会解释和分析,还应以其正确价值观影响和引导社会及公众。应该正确传递正义思想的声音,起到公众与政府互动的桥梁作用;应该传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起到文化的启蒙者和传承者的功效;应该继承、扬弃、整合和创造文化形态,潜移默化地影响和塑造社会大众的精神操守,提升民族文化的层次和品位。

  “独立之人格,思想之自由”是蔡元培先生为五四时期知识分子所下的定义,这也应该成为当今高校教师的基本做人准则。教师是社会各种高级人才的培养者,只有自身具有正确的思想、高尚的道德、渊博的知识,才能培养出真正意义上社会人才,而一个愤世嫉俗、唯利是图、浅薄无知的教师,最终会制造出像自己一样卑劣的庸才。或许,教师也会有命途多舛、突如其来的不测,会有感情的无奈与失意、抉择的为难与悔恨、生活的要挟与威逼,但是只要一直秉持着最初的信仰,坚定地恪守着社会的道义和良知,履行新时期教师的社会责任,勇于担当,那么教师就能发挥自己人性的价值,就能成为社会进步不可或缺的力量,就能为社会培养出真正意义上的“大写的人”!

  

  

篇七:新时期教育人的责任与使命

  教师的责任和使命

  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好多年了,我始终觉得教师对学生的真挚深厚的情感,是开启学生智力和美好心灵的钥匙,是激发学生追求真理的动力,更是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关键。教师积极的教学情感,能够使教学活动别开生面,生机盎然。所以,作为教师的我经常在情感教育研究上下功夫。我的一个微笑,一个亲切的动作,一句赞扬的话,都会使学生情绪振奋、学习兴趣油然而生。我在上课时精神抖擞,带着极大的教学热情去感染学生,将使学生感到亲切、自然,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他们的心理处于最佳状态。

  教师被称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平凡而又伟大,要无愧于本职工作,理应有强烈的责任意识,时刻牢记重任在肩。“我是人民教师”,一句普普通通的话,却理应掷地有声。没有责任就当不好教师。人民教师使命崇高,责任重大。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教师是园丁,无论是高贵的牡丹,还是艳丽的玫瑰;无论是香冷的寒梅,还是娇媚的桃蕾;甚至是那名不见经传的卑微的小草,教师皆以自己相同的爱心去精心栽种,精心呵护,精心浇灌,精心栽培,这既是一种责任,也是一种使命。教师每天辛勤的工作,迎着清晨的薄雾,送走天边最后一抹夕阳的余辉,几十年如一日的默默耕耘,没有精神的寄托,责任的支撑是做不到的。由于责任,所以无怨无悔,三尺讲台就成了教师书写不平凡人生的舞台。深重的责任,莫过于肩负民族的未来,祖国的希望,担此重任,爱与责任不可或缺。让爱与责任同行,已成为我们每个教师无声的诺言。

  我认为,教育就是一种无私的爱,一种高尚纯洁的爱,是教师和学生心灵间的一条通道,是开启学生智能的钥匙,是用以点燃照亮学生心灵的火焰。教师,是一个用爱书写的称谓;教师,是一个用责任支撑起的身躯。我坚信,只要心中那团“爱与责任”的火焰熊熊燃烧,就能托起祖国更加美好的明天。

  

篇八:新时期教育人的责任与使命

  或许教师也会有命途多舛突如其来的不测会有感情的无奈与失意抉择的为难与悔恨生活的要挟与威逼但是只要一直秉持着最初的信仰坚定地恪守着社会的道义和良知履行新时期教师的社会责任勇于担当那么教师就能发挥自己人性的价值就能成为社会进步不可或缺的力量就能为社会培养出真正意义上的大写的人

  新时期教师的责任与使命

  学校是传知育人的沃土,是文化散播的阵地,是思想再造的渊薮。

  一、社会良知的代言人

  教师按照定义,就是指受过专门训练,掌握专门]知识,以教书育人和知识创造为职业,具有强烈地社会责任感的群体。真正有社会责任感的教师,必然能够反映公众心声,代表社会良知,引领社会风尚,维护社会秩序,滋润社会关系,推动社会进步。正因为如此,大学才能培养出真正意义上的“大写的人”。对社会责任的担当,是教师的生存之道,也是教师长远发展之道。所谓社会良知,即是指人类精神的基本价值,如理性、自由、公平、正义等等。

  高校教师应该是这些基本价值的维护者,他们一方面根据这些基本价值来批判社会上一切不合理的现象,另一方面则努力推动这些价值的充分实现。教师除了献身于教书育人地工作之外,同时还必须深切地关怀着国家、社会以至世界上--切有关公共利害之事,而且这种关怀又必须是超越于个人,包括个人所属的小团体的私利之。上的。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是灵魂的

  工程师,在公众的眼里,具有崇高的社会地位。社会风气的好坏,知识创造的良否,人才培养的臧否,追根溯源,都会以高校教师为最终滥觞。一个教师,就是一颗正义的火种,人们正是从教师身上,看出人才培养的性质,看出未来社会的走向。教师应该是社会良知的守护者。作为一个人民教师,他是社会良知的载体,他的言行影响所及,绝非限于自己,而是扩展到社会和国家。因此,不管高校教师发展到哪个层次,都应是社会良心所在,它应该向社会传递民主、公平、理性、正义的基本价值理念。

  二、社会道义的承担者

  不论我们生存于怎样的时代,总要和社会思潮发生林林总总的交集,一个普通人的思想态度、政治选择往往难以引人注目,但高校教师则大不-样,他们一旦表达出某种思想倾向,就可能产生巨大社会效应,相应的,也必须承担相应的社会后果。因此,教师除了具备知识渊博之外,更应该道德高尚,应该自觉守住底线,承担道义,用自己的人格支撑起一片理想的天空。对于社会的不公平和阴暗面,应该坚定地予以抵制,并用自己的精神良知,传递正能量,来引导更多的人迈向光明之途。

  学校担负着为社会、为国家培养人才的重大历史责任和使命。作为教师,应该自觉秉承大学的使命,以培养人才是第一要务,因而,教育工作者,应有高尚的道德,渊博地知识,“德高才能为师,学高才能为范”。尤其是教师的道德人格是学生成长地奶汁,只有具备崇高地道德人格地教师,才能感化学生,从而立德树人,真正受到学生的爱戴。诚如爱因斯坦所说:学者必须德才兼备,与美善为邻。学者必须了解人类地渴望、理想,以及痛苦,这样才能在群体与社会当中找到安身立命之所”。

  教学工作是一种敬业奉献、爱与责任地境界。学生学习的,并不仅仅是静态的知识,更是教师传授知识的方式,即受教师自身道义力量的感染。作为新时期的教师,要勇敢地担当岗位所赋予的历史责任,面对社会的不良习俗和丑恶现象,重新树立信心、迎接挑战,要端正态度,自我完善、不断提高、实现超越。教师作为教学工作的践行者和检查者,既是科学的研究者和促进者,又是育人艺术的探索者和设计者,尤其是在社会人才德育方面,教师具有重大的历史使命和责任。

  三、社会思想的风向标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社会思潮越来越呈现多元化倾向。在当今社会,信息的狂轰滥炸、信息意义的消解、文化的娱乐性包装,时常让社会大众掉入柯勒律治(英国著名作家、思想家)所说的“到处是水却没有-滴水可以喝”的汪洋大海,人们不知该游向何方。教师是专业知识的拥有者,具有比一般公众更深刻的分析眼光,教师不应该仅仅是被动的传授知识,应该把自己的眼光和思想投向社会,除了以其专业的视角和特定的方式对社会解释和分析,还应以其正确价值观影响和引导社会及公众。应该正确传递正义思想的声音,起到公众与政府互动的桥梁作用;应该传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起到文化的启蒙者和传承者的功效;应该继承、扬弃、整合和创造文化形态,潜移默化地影响和塑造社会大众的精神操守,提升民族文化的层次和品位。

  “独立之人格,思想之自由”是蔡元培先生为五四时期知识分子所下的定义,这也应该成为当今高校教师的基本做人准则。教师是社会各种高级人才的培养者,只有自身具有正确的思想、高尚的道德、渊博的知识,才能培养出真正意义上社会人才,而一个愤世嫉俗、唯利是图、浅薄无知的教师,最终会制造出像自己-

  样卑劣的庸才。或许,教师也会有命途多舛、突如其来的不测,会有感情的无奈与失意、抉择的为难与悔恨、生活的要挟与威逼,但是只要一直秉持着最初的信仰,坚定地恪守着社会的道义和良知,履行新时期教师的社会责任,勇于担当,那么教师就能发挥自己人性的价值,就能成为社会进步不可或缺的力量,就能为社会培养出真正意义上的“大写的人”!

  

  

篇九:新时期教育人的责任与使命

  新时代,教师的使命与担当

  教师自古以来都身负建国君民、教化人伦的责任,新时代教师的社会担当必然有新的内涵,身处新时代的教师需要认识到自身的教育职责是为人民服务、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是经师与人师的统一。

  01.教师要践行立德树人根本使命立德树人是教师的本职工作,是教师的使命根本。教师工作关键在于“传道”,在于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透过教育教学活动浸润到学生心田之中,积极传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把学生培养成为党和人民需要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新时代教书育人工作不能只限在课堂中、课本上,更需要扎根大地、扎根学生的日常生活,要把学校教育与家庭、社会联结起来,让价值观教育落到学生的日常行为中去。学校和教师一方面要创新多元公益活动、服务学习、感恩教育,去播撒社会责任意识的种子,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社会,从小我走向大我。另一方面,教师更要尊重学生“社会小公民”的身份角色,真正的达师应在尊重学生性情、经验和生活的基础上使学生受到人格的感化,赋予学生更多参与社会实践

  的自主权,不断点燃学生对真善美的向往。02.教师要身先垂范社会责任担当有学者曾经指出:“人师是指那些能体现道义,能用人

  格感化学生,能以己身为学生、为社会民众作表率的教师。”教师要做好引路人的角色,必须要身先示范。美国教育家吉鲁就曾指出:如果教师要把学生教育成为积极的、批判性的公民,那么他们自己首先就应该成为转化性知识分子。因此要培养学生的社会担当,教师必须首先要做良好社会公民的表率,要肩负知识分子这一社会角色。从这一意义上讲,教师不仅要在教书育人工作中体现价值,更要在公共生活领域中实现社会价值。

  一方面教师要积极参与社会公共生活,包括基本政治活动、社会治理活动和基层公共生活等。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多元主体参与社会公共事务,尤其是充分发挥社区社会组织在基层社会治理与公共服务过程中的积极作用。教师作为知识分子代表更加需要在社会公共生活中发挥引领和组织功能,促进社区整合,促进政治团结,维护社会稳定。另一方面教师要积极参与社会组织志愿公益活动,更好地促进形成积极广泛的民间力量,培育公民的公共精神,进一步提高民众参与公共生活的积极性。教育工作者对于社会公共生活和志愿公益活动的参与,对于学生来讲是一种榜样,对于

  其他民众也是示范,教师以自身行动来赢得全社会的尊重,这才是尊师重道之风得以形成的内核所在。

  03.教师要在使命担当中求成长承担社会职责、广泛参与公共生活对于教师而言不只是一种责任,其背后也蕴含着丰富的发展机会和资源。教师的工作容易陷于日复一日的工具性活动中,在教学技术化陷阱中,逐步成为只能授业解惑的经师。而传统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更多关注知识和技能的提升,只是不断帮助教师在技艺层面臻于极致,但却忽视了教师作为全人、作为知识分子的发展。因此,使命担当本身给予教师新的生长机遇。一是教师在参与公共生活的过程中,能更为深入地探讨伦理、社会和政治尺度上的一般性、根本性问题,从而能超越一己之得失而在更广泛的制度体系层面去审视教育活动,从而浮现和彰显教师工作的德性维度;二是教师在承担社会责任过程中,能帮助其保持教育活动的开放性和创新性,并了解不同人群的教育立场,日本等国在教师专业发展活动中就安排有社会研修,目的就是让教师从社会其他部门需求来思考教育目标与功能;三是教师在践行服务国家使命过程中,能更深化对教师专业的身份认同,追问教育的意义及其终极价值。如果说教师的工作是去唤醒学生的生命感和价值感,那么使命担

  当则能唤醒教师的本真德性和精神主体。教师唯有在践行使命担当中不断认识自己、觉察自我并实现价值自觉,才能真正担负起学生引路人的角色。

  

  

篇十:新时期教育人的责任与使命

  教育的使命与责任

  首先要有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就是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以实现学生的全面、和谐的发展为终极目标,充分尊重和满足学生主体性的发展,让学生的学校生活和日常生活有机统一,实现其主体地位,以及校内外生活的和谐统一。

  人的教育无处不在,可以说日常生活中所发生的、所思考的、所获得的,都可以算作广义的教育。但是,教育的主要场所还是学校,人们主要还是在学校中接受教育,学校的主要职能也是对人们进行教育和培养。人们在学校教育中主要获得科学知识,而在日常生活中获得常识性知识,但二者是相互交融、对立统一的整体。正像伟大的哲学家、教育学家杜威所提出的教育哲学命题“教育即生活”,我国教育家陶行之提出的“生活即教育”的主张,都说明学校教育与日常教育的紧密结合,而不是日常生活与学校教育的分离。缺乏教育的生活是盲目的、迷失的、低层次的生活;缺乏生活的教育,是无根的、脆弱的、干涸的教育。所以教育与生活的联系是本质的、必然的,这不仅表现为教育是生活的准备,更表现为教育原本就是一种生活方式,是生活本身,而不仅仅是生活的手段。让生活走进课堂,让教育从书本到人生,才能使人从狭隘到广阔,这是一种生活教育观,不仅消除了学校教育与日常生活的割裂,使学校和日常生活有机沟通和融合,给学生一个完整的生活世界;同时,也使日常生活这个无穷尽的教育资源走进课堂,学会以现实世界的视野去建构知识框架。所以,基于以上论述在现实教育中应该做到,加强教育与生活的联系,教育的本

  质力量才能得到完全释放;强调教育对生活的引领,生活中获得的常识,需要在科学和哲学的超越中获得提升;发掘生活的教育蕴意,充分挖掘生活的意义和价值,实现生活本身的教育功能。

  但是,无论是日常生活还是学校教育都离不开哲学性质的知识对二者的反思。哲学的反思活动无所不在,任何人在任何领域自觉地提出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这个前提性问题,并试图对这些前提问题进行理论的反思和解释,就超越了自己特定的研究领域,而进入到哲学的问题领域,进行哲学的反思活动,所以说哲学有着非常广阔的反思领域。哲学对学校教育与日常生活的反思,是一种人生对全部世界的回归与把握。具体表现为:在教育价值取向上,确立人本意识和生命意识,注重人的动态生成过程;在教育方法上,强调教育联系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强调学生的理解、体验、感悟、交往和实践活动等;在教育过程上,强调情景和情境的作用,注重教育过程的本体价值。

  综上述,要实现常识、科学、哲学三层次知识的和谐发展,在现实教育中要努力实现日常生活与学校教育的有机统一,同时,在哲学对二者的不断反思过程中。

  

  

篇十一:新时期教育人的责任与使命

 新时期教师的职业责任与责任感职业责任,就是指从事职业活动的人必须承担的职责任务.一个人能否履行职业责任,是一个职业工作者是否称职、能否胜任的问题。有责任感的人才是值得依赖的人,才能感受到自身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教师的责任,是指每一个从事教师职业活动的人对其职业所应当承担的职业责任。一个教师能否履行自己的职业责任,是这个教师是否称职,是否胜任,是否有道德责任感的问题.“人民教师有两层深刻的含义:第一是为人民服务的教师,第二是让人民满意的教师"(教育部部长周济)。要做到这两个要求,仅做一个传授知识的“经师"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做一个关注学生精神成长,又能成为学生精神成长师范者的“人师”。高尚的师德是成为“人师”最重要的素质,而高尚师德的核心就是职业责任感。教师面对的是一群天真可爱、有着自己想法的孩子,而不是没有生命力的物体,因此,教师需要对学生、对教育事业付出更多的爱心与责任,才能坚持下去。教师责任感的强弱直接制约着其尽职程度,而教师的尽职程度又直接关系到培养学生的质量.增强教师的职业责任感,提高教师的师德水平,对于学生、学校乃至国家和民族的未来都有举足轻重的意义。一、当今教师面临的三项主要责任(一)岗位责任。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这是教师职业的本职特征。学生生理成长的不可逆性决定了学生是输不起的。我们作为教师,一定要担负起教育学生的重任,对全体学生负责,对学生的全面负责,对学生的终身负责,要让学校成为学生完美人生的起点。老师要让学生自豪的咏唱:“我有两次生命,一次是出生,一次是遇见您-——我亲爱的老师!”(二)社会责任。家长把孩子送到学校,就是把家庭美好的希望寄托在了学校,教师就有责任把学生教育好、保护好、培养好。对于教师来说,放弃一个学生也许只是1%,但对于一个家庭来说,放弃的这个学生就是他们的100%。所以我们教师要尊重家长,不推卸责任,协同家长、社会,齐心协力,满足学生受教育的特殊需求。(三)国家责任。我国有13亿的庞大人口,现代化建设和各项规划目标的实现要求把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巨大的人力资源,这个任务责无旁贷的落到了1/4页教育和教师身上.我们教师要不负使命,努力工作,为国家培养出合格的、高质量的人才。以上三项主要责任其实就是要求我们教师在自己的工作中必须自觉的做到对学生负责,对家庭负责,对社会负责,进而对民族负责,对未来负责。

  二、教师职业责任感的要求责任感是教师个体对于自身所应承担的责任及其要求的觉察与认识。在教育实践中,教师不断理解、体验和把握社会赋予自己的责任,形成了职业责任感。良好的责任感是教师教育工作的基石和动力。如何培养责任感呢?要从现在做起,从小处做起,从基本做起。(一)爱岗敬业.人与本职工作有五种境界:无心无意;三心二意;半心半意;一心一意;舍身忘我.育人的特殊性不允许教师在岗不爱岗、从业不敬业。作为教师,就要努力建设爱岗敬业的精神家园。(二)乐于奉献。奉献一直是人们倡导的传统美德。高尔基说:“给”永远比“拿”快乐。教师承担着“培养人、塑造人”的重任,社会对其提出的要求很高且永无

  止境,而知识无价,难以用金钱衡量,对教师的劳动也很难准确计算,所以要求教师付出比别的职业更多的时间、精力和心血,从事教师这一职业必须富有奉献精神.正如陶行知所说“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以教为志,以教为荣,在奉献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三)关爱学生。托尔斯泰说过“如果一个教师仅仅热爱教育,那他只能是一个好教师;如果一个教师虽然读过许多书,但却不热爱教育事业,也不热爱学生,也算不上一个好教师;如果教师把热爱事业和热爱学生相结合,他就是一个完善的教师”.一往情深的热爱学生是所有优秀教师的共同品质,它集中体现了教师对职业的态度和责任感。(四)人格魅力。教师的人格是师德的有形表现,高尚而富有魅力的人格能产生身教重于言教的良好效果,甚至可能影响学生的一生.美国学者所罗门教授说:“在学生的人格发展方面,教师的影响仅次于父母。一个孩子如果说拥有甜蜜的家庭,享有父母的爱,又得到一个身心健康的老师,那是无比幸福的”。正是由于教师是以人育人,直接用自己的人格影响学生的人格,所以教师无论何时何地都必须在思想品德、学识才能、言语谈吐、生活方式和举止风范等方面“以身立教”,打造高尚的人格魅力,引导学生的人格向健康、全面、和谐的方向发(五)教育良心。我们平时常说“教师的职业就是一种良心的职业,教师是份良心活儿”,的确如此,只有我们真正做教师的人才能体会到这一点。教师的工作不能用简单的时间来衡量,学生占据你的不只是时间,还有你的思想和灵魂。而且要想教育好学生,你面对的不只是这名学生本身,还有他的整个家庭背景,他的成长环境,你要操心的不只是他们的学习还有他们的精神。这就是教师的职业良心,即教育良心.教育良心可以表现在每一个工作环节上,其主要内涵有四个方面:恪尽职守,自觉工作,爱护学生,团结执教。它们分别反映了教师与社会、教师与自身、教师与学生、教师与同事之间的道德关系,同时又共同反映了教师对教育事业的责任意识和道德情感等。三、教师职业责任感的体现(一)在爱中体现。教师工作的源头活水就是“爱”。有爱才有教育,有爱才有责任。正象霍懋征老师所说:“爱是阳光,可以把坚冰融化;爱是春雨,能让枯萎的小草发芽;爱是神奇,可以点石成金。”教师对学生的爱可以使学生开心健康的成长,可以转化为学生进步的内在动力.教师越是满怀觉悟、真心实意的去爱学生,就越能赢得学生对自己的爱,良好的师生关系就越能够迅速建立起来并得到健康的发展。这样就能把学生完全吸引到教育过程中来,从而得心应手、灵活自如地运用各种教育形式和手段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取得较理想的教学效果。(二)在转变教育观念,实施素质教育中体现。传统教学思想历史悠久,根深蒂固,其中有一些束缚了学生的发展,尤其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这一目标相悖。作为教师应更新观念,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充分认识传统教学中的某些弊端及其危害,本着对学生未来高度负责的精神,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为每一个学生将来在开放的竞争环境中具有较强的生存能力、立于不败之地奠定坚实的基础。这是当代教师的任务,也是衡量教师职业道德水准的集中表现。(三)在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中体现。一个人在学校学习的时间和记忆力是有限的,教师不可能把所有的知识都教给学生,所以课堂教学的

  立足点应由“知识灌输”转向“方法指导”、“能力培养",逐步地使学生从“学会知识”转向“会学知识”,主动的把学到的知识化成能力和素质。世界著名植物学家季米良捷夫说过这样一句话:“教师不是传声筒,把书本的东西口头传达出来;也不是照相机,把现实复呈出来,而是艺术家、创造者。”所以教师要变革课堂教学方式,优化课堂教学,让我们的课堂焕发生机和活力,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益.这也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四)在身教中体现。身教是教师的特有功能。教师要对学生负责,必须正视自己的言行.以身作则,才能为人师表.如果言行脱节,说做不一,或者是要求学生这样做,而自己却那样做,只能引起学生反感,造成恶劣影响。只有身体力行,率先垂范,才能使学生感到可敬可佩,可亲可信,形成威信和凝聚力.\

  (五)在教师的自我学习和发展中体现。教师的职业责任感,对教师而言,不仅要对学生的发展负责,同样也要对自己的发展负责.新课程强调以“人"为本,这里的“人”不仅包括学生,同样包括教师。教师发展自己是对学生最好的负责。一个贫困山区的穷困父亲,他不是不想望子成龙。他也想送孩子去上学,他也想让孩子走出大山,去看看外面精彩的世界,可他实在没这个能力啊。没有能力,即便有爱心,那“爱”也只能是“爱莫能助”之“爱”。老师对学生最大最好的责任感,就是尽快的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使自己成长为一名成熟的、具有专业本领的教师.在新课程中和学生共同成长,师生双赢,是职业责任感全面的要求和体现.在教师的素质中,责任素质起到了核心和统领的作用。责任教育就是帮助教师提高责任意识(即责任感),认识自己的责任;培养教师的责任意志和信念,坚定的履行责任而不是遇到困难逃避责任,最终使教师养成习惯,主动尽职尽责。

  教育是提高人民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事业。教师是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职业之一,也是最伟大、最神圣的职业之一。人们常说:“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崇高的职业。”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有尊师重教、崇智尚学的优良传统,正所谓“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贵师而重傅,则法度存”。在古代,孔子被推崇为“大成至圣先师”,被誉为“万世师表”。在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发展史上,英雄辈出,大师荟萃,都与一代又一代教师的辛勤耕耘是分不开的。

  第一,做好老师,要有理想信念。陶行知先生说,教师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学生是“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老师肩负着培养下一代的重要责任。正确理想信念是教书育人、播种未来的指路明灯。不能想象一个没有正确理想信念的人能够成为好老师。唐代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传道”是第一位的。一个老师,如果只知道“授业”、“解惑”而不“传道”,不能说这个老师是完全称职的,充其量只能是“经师”、“句读之师”,而非“人师"了。古人云:“经师易求,人师难得。”一个优秀的老师,应该是“经师”和“人师”的统一,既要精于“授业”、“解惑”,更要以“传道”为责任和使命。好老师心中要有国家和民族,要明确意识到肩负的国家使命和社会责任。……第二,做好老师,要有道德情操.老师的人格力量和人格魅力是成功教育的重要条件。“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者也。"老师对学生的影响,离不开老师的学识和能力,更离不开老师为人处世、于国于民、于公于私所持的价值观。一个老师如果在是非、曲直、善恶、义利、得失等方面老出问题,怎么能担起立德树人的责任?广大教师必须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引导和帮助学生把握好人生方向,特别是引导和帮助青少年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师者,人之模范也。"教师的职业特性决定了教师必须是道德高尚的人群。合格的老师首先应该是道德上的合格者,好老师首先应该是以德施教、以德立身的楷模。师者为师亦为范,学高为师,德高为范。老师是学生道德修养的镜子。好老师应该取法乎上、见贤思齐,不断提高道德修养,提升人格品质,并把正确的道德观传授给学生。师德是深厚的知识修养和文化品位的体现。师德需要教育培养,更需要老师自我修养.做一个高尚的人、纯粹的人、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应该是每一个老师的不懈追求和行为常态。好老师要有“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奉献精神,自觉坚守精神家园、坚守人格底线,带头弘扬社会主义道德和中华传统美德,以自己的模范行为影响和带动学生。好老师的道德情操最终要体现到对所从事职业的忠诚和热爱上来.好老师应该执着于教书育人.我们常说干一行爱一行,做老师就要热爱教育工作,不能把教育岗位仅仅作为一个养家糊口的职业。有了为事业奋斗的志向,才能在老师这个岗位上干得有滋有味,干出好成绩.如果身在学校却心在商场或心在官场,在金钱、物欲、名利同人格的较量中把握不住自己,那是当不好老师的.……第三,做好老师,要有扎实学识。老师自古就被称为“智者"。俗话说,前人强不如后人强,家庭如此,国家、民族更是如此.只有我们的孩子们学好知识了、学好本领了、懂得更多了,他们才能更强,我们的国家、民族才能更强.扎实的知识功底、过硬的教学能力、勤勉的教学态度、科学的教学方法是老师的基本素质,其中知识是根本基础。学生往往可以原谅老师严厉刻板,但不能原谅老师学识浅薄.“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知识储备不足、视野不够,教学中必然捉襟见肘,更谈不上游刃有余。国外有教育家说过:“为了使学生获得一点知识的亮光,教师应吸进整个光的海洋."在信息时代做好老师,自己所知道的必须大大超过要教给学生的范围,不仅要有胜任教学的专业知识,还要有广博的通用知识和宽阔的胸怀视野。好老师还应该是智能型的老师,具备学习、处世、生活、育人的智慧,既授人以鱼,又授人以渔,能够在各个方面给学生以帮助和指导.陶行知先生说:“出世便是破蒙,进棺材才算毕业。"这就要求老师始终处于学习状态,站在知识发展前沿,刻苦钻研、严谨笃学,不断充实、拓展、提高自己。过去讲,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要有一桶水,现在看,这个要求已经不够了,应该是要有一潭水。第四,做好老师,要有仁爱之心.教育是一门“仁而爱人”的事业,爱是教育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好老师应该是仁师,没有爱心的人不可能成为好老师.高尔基说:“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教育风格可以各显身手,但爱是永恒的主题。爱心是学生打开知识之门、启迪心智的开始,爱心能够滋润浇开学生美丽的心灵之花。老师的爱,既包括爱岗位、爱学生,也包括爱一切美好的事物。有人说,好老师的眼神应该是慈爱、友善、温情的,透着智慧、透着真情。好老师对学生的教育和引导应该是充满爱心和信任的,在严爱相济的前提下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好老师要用爱培育爱、激发爱、传播爱,通过真情、真心、真诚拉近同学生的距离,滋润学生的心田,使自己成为学生的好朋友和贴心人.好老师应该把自己的温暖和情感倾注到每一个学生身上,用欣赏增强学生的信心,用信任树立学生的自尊,让每一个学生都健康成长,让每一个学生都享受成功的喜悦。有爱才有责任。好老师应该懂得,选择当老师就选择了责任,就要尽到教书育人、立德树人的责任,并把这种责任体现到平凡、普通、细微的教学管理之中.正是因为爱教育、爱学生,我们很多老师才有了用一辈子备一堂课、用一辈子在三尺讲台默默奉献的力量,才有了在学生遇到危难时挺身而出的勇气,才有了敢于攻克新知新学的锐气.老师责任心有多大,人生舞台就有多大。老师还要具有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宽容学生的品质。离开了尊重、理解、宽容同样谈不上

  教育。“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教也多术,就是要求老师具有尊重、理解、宽容的品质.这本身就是一种伟大的教育力量.受到尊重、得到理解、得到宽容,是每一个人在人生各阶段都不可缺少的心理需要,儿童和青少年更是如此。一些调查材料反映,尊重学生越来越成为好老师的重要标准。好老师应该懂得既尊重学生,使学生充满自信、昂首挺胸,又通过尊重学生的言传身教教育学生尊重他人。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老师面对的是一个个性格爱好、脾气秉性、兴趣特长、家庭情况、学习状况不一的学生,必须精心加以引导和培育,不能因为有的学生不讨自己喜欢、不对自己胃口就冷淡、排斥,更不能把学生分为三六九等。对所谓的“差生"甚至问题学生,老师更应该多一些理解和帮助。老师在学生心目中具有重要位置,老师无意间的一句话,可能造就一个天才,也可能毁灭一个天才。好老师一定要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理解学生的情感,包容学生的缺点和不足,善于发现每一个学生的长处和闪光点,让所有学生都成长为有用之才.我看了不少优秀教师的事迹,很多老师一生中忘了自己、把全部身心扑在学生身上,有的老师把自己有限的工资用来资助贫困学生、深恐学生失学,有的老师把自己的收入用来购买教学用具,有的老师背着学生上学、牵着学生的手过急流、走险路,有的老师拖着残疾之躯坚守在岗位上,很多事迹感人至深、催人泪下。这就是人间大爱。我们要在广大教师中、在全社会大力宣传和弘扬优秀教师的先进事迹和高尚品德。好老师不是天生的,而是在教学管理实践中、在教育改革发展中锻炼成长起来的。衷心祝愿每个教师都能成为符合党和人民要求、学生喜欢和敬佩的好老师,希望每个孩子都能遇到好老师.

  

  

篇十二:新时期教育人的责任与使命

 新时代教师初心和使命

  新时代教师的初心和使命教师是以教书为生的职业,是人类社会最古老的职业之一。新时代教师的初心和使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是党中央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我们党始终把人民放在最高位置的体现,是深化党内教育的实践。9月9日上午,全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是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重要举措,是激励我们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作为一名工作在教师岗位上的普通党员,如何铭记初心、实践初心、实现初心,是我一直思考的问题。

  教育教育,育人为本,育人应该是我们教师永恒不变的初心。如果我们忘记了初心,我们在教学之路上就会走得十分茫然,就会忘记为什么来,要到哪里去;就会以灌输为基本方式,少了去仰望教育这个广阔星空;就会以分数去衡量一个学生,以致让学生的心灵物化和精神枯萎。

  作为教师,要为人师表,这就要求我们时时处处要为学生做出榜样,包括我们言传身教的一切行为,即使在细微处也应表现出为人师表的风范。因此我们作为教师应该具备比常人更高尚的道德情操。所以,既然我们选择了教育事业,就必须坚守理想信念,提高道德修养,丰富专业知识,牢记育人使命,让教育回归常识、回归本分、回归初心、回归梦想,在教育这条点亮他人希望与智慧之灯的光明坦途上,一步一个脚印去做好自己的育人工作。

  作为新时代的教师,承担着教书育人的神圣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我们要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努力争做新时代的深受学生欢迎的新型教师,合格教师。

  新时代教师的初心和使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这是十九大会议的主题,也是总书记代表中国和中国人民发出的时代强音。如今,十九大精神已在中国大地落地生根,影响着社会发展和生活的方方面面,中国梦的理想也愈发丰满起来。今年恰又迎来了新中国成立70周年,这必将使得中华儿女民族自豪感和荣誉感愈发强烈,激励着全国人民砥砺前行,艰苦奋斗,向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上我们的深情厚礼。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激励和传承之言。什么是初心?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但初心之于我们个人,之于我们教学工作者,又将如何呢?初心是我们为家庭美好生活辛勤奋斗的真心,初心是我们对待学生尽心尽力的耐心,初心也是我们为学生解决问题的善心。

  

  那么如何才能不忘初心总书记多次强调不忘初心,是告诫我们坚持本真,信守承诺。在工作和生活中,时刻牢记自己的工作职责,自觉奉献工作的耐心和激情,时刻保持对荣誉感和自豪感的渴望,以模范行动树立好形象、立起好样子。

  初心不忘,始终以真心待之。严华经说:“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无论身处何地、无论从事何种职业,始终牢记

  自己的职责、使命,并将之贯穿在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方能求得圆满。著名爱国将领冯玉祥也说:“对人以诚信,人不欺我;对事以诚信,事无不成。”无论是对群众、对学生、对同事还是领导,始终以真心相待,不自恃清高、不虚以委蛇;待人处事谦逊为本,既不因与自己无益而怠慢,也不因与自己有裨益而优待。这样的话,工作中必能以友善之心对待学生,竭诚服务学生;以平常之心对待同事,齐心只为工作;以尊敬之心对待领导,潜心做好交代事务。无论何人,以真挚之心对待;无论何事,以公平、公正之心处理,方是不违本心、不忘初心。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作为一名新入职教师,在工作和生活中,我时刻坚持“四有”: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基础、有仁爱之心。很多老师认为留给我们印象深刻的学生要么是成绩优异,要么是惨不忍睹,但是1314班这位学生因为叛逆让我记住了他。那是一节习题课,在评讲到书面表达的时候我给学生提出了坚持练习英语书法的要求,并介绍了字体写好的优势,绝大多数学生表示信服,几个学生表示不想但也必须练,只有他直接告诉我不练,理由很简单:暑假里练过两个月证明没有用。他的原话是“我爹看着我练都没用,你让我练就有用吗?”当时我很生气,不仅是因为他当着全班学生的面顶撞了我,还因为他那句毫无教养的话,这句话让我很受伤。当时我的决定是对这种目无师长

  的学生放弃治疗,他明显感觉到了我对他的忽视,开始在课堂上捣乱或者睡觉,之前虽然他听课也不认真但多少会学一点,突然我也意识到因为自己的疏忽可能影响到这个孩子今后的学习,后来我尝试课堂上去关注他,提问他一些简单的问题,例如讲到sportsstars那一课,猜想到男生会对体育运动感兴趣,所以我提问到他喜欢的篮球明星,点到他的时候,他显然出乎意料,在我的鼓励下站起来,开始侃侃而谈,提到了姚明、詹姆斯、科比,仿佛这些都是他的老朋友,他的精彩演说带给了全班同学极大的快乐,同时也给我上了一课,世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

  

版权所有:袖书文档网 2002-2025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袖书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袖书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鲁ICP备2002646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