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要介绍义和团运动爆发的经过5篇简要介绍义和团运动爆发的经过 义和团运动教学目标通过本课内容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义和团的成员、组织形式和活动地区。平原大捷。扶清灭洋的斗争口号。义和团势力在京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简要介绍义和团运动爆发的经过5篇,供大家参考。
篇一:简要介绍义和团运动爆发的经过
义和团运动教学目标通过本课内容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义和团的成员、组织形式和活动地区。平原大捷。扶清灭洋的斗争口号。义和团势力在京津地区的发展。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的斗争。中外反动势力对义和团运动的镇压。《辛丑条约》的签订及其对中国社会造成的严重危害。通过义和团扶清灭洋口号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民族矛盾,因此口号的核心是灭洋,是义和团反帝爱国性质的具体表现。扶清’说明义和团对清政府的反动本质认识不清,反映了农民阶级的阶级局限性。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通过学习、分析《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对中国社会造成的严重危害,以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能力。通过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的教学,让学生认识到义和团运动是波澜壮阔的农民反帝爱国运动。它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表现出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中国人民前仆后继、不屈不挠的反抗斗争是使中国免于沦为完全殖民地的主要原因。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教学建议地位分析19世纪末爆发的义和团运动,是帝国主义侵略加剧、民族矛盾空前激化的产物。它沉重地打击了八国联军的侵华活动,粉碎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迷梦。是甲午战争后,中国人民反侵略、反压迫斗争的英勇表现,表现出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义和团运动在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下失败,清政府同帝国主义国家签订《辛丑条约》,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重点分析义和团反对八国联军的斗争是本课重点之一。这是认识义和团运动性质的重要依据,义和团运动始终把斗争矛头指向帝国主义,反对八国联军的斗争是义和团反帝斗争的具体表现,显示了中国人民不畏强暴,英勇斗争的精神。《辛丑条约》的内容和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是另一重点内容。
《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形成了。难点分析扶清灭洋口号的提出,是本课难点之一。它涉及到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以及19世纪末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的关系,学生理解起来有困难;扶清灭洋口号的含义学生也不易理解。这一口号的提出,正是当时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矛盾尖锐的集中反映,具有朴素的爱国意识,能够吸引和动员广大群众参与到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中来。但这个口号带有笼统的排外性质,也导致义和团对清政府放松警惕。清政府同义和团的关系是另一个难点问题。清政府对待义和团的政策,从镇压到招抚再到镇压,其目的是一样的,就是控制、利用,最终消灭义和团,只不过是手段不同而已。而义和团由于受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对清政府的反动本质认识不清,一开始就提出了扶清灭洋的口号,对清政府放松了警惕。重点、难点突破方案1.导入新课可以联系所学知识提问。让学生回忆19世纪末,帝国主义加紧侵略中国,中国的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为了挽救民族危机,民族资产阶级发动了维新变法运动。然后教师指出,紧接着农民阶级又发动了轰轰烈烈的反帝爱国的义和团运动。
2.义和团的兴起①义和团运动在山东兴起结合课本内容和多媒体课件,讲清义和团的活动地区、组织形式和主要成员,指出平原大捷是义和团从兴起到壮大的转折点。②扶清灭洋口号的提出这是本课的难点之一,首先教师要讲清扶清灭洋的含义,然后引导学生认识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特别是19世纪末,帝国主义侵略加深,外国资本主义同中华民族的矛盾是当时社会的最主要矛盾。而扶清灭洋口号的提出正反映出中外民族矛盾异常尖锐,这一口号的核心是灭洋。最后以课堂讨论的形式引导学生认识这一口号的进步性和局限性。3.反对八国联军的斗争这是本课重点之一,要充分利用教材和多媒体资料,讲清以下几个问题①帝国主义为什么要侵略中国?其目的是什么?与以前的侵华战争相比有何不同?②义和团在天津、北京地区的英勇斗争。③义和团运动的失败引导学生了解清政府对待义和团策略上的变化,认识到不管采取何种策略,清政府的目的是要控制、利用直至消灭义和团,充分暴露出清政府的反动本质。④八国联军的暴行通过教学,是学生认识到帝国主义是中国人民最凶恶的敌人。激发学生的爱国意识。
4.《辛丑条约》这是本课另一重点。通过师生共同参与探讨的方式进行教学。首先,教师帮助学生从经济、政治、军事等几个方面掌握条约的主要内容;然后引导学生逐条分析条约的危害性;最后得出结论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教法建议本课学习完以后,学生完整地学习和认识了中国是如何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这时,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把这个过程用一种方式简单的展现出来,可以以列表、图示、问答、列举等各种方式。内容应该包括历次侵华战争、不平等条约、对中国的影响等。主要想通过这个活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对历史问题的概括能力;培养学生进行单元小结的意识。示例如下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简表战争时间条约危害鸦片战争1840——1842《南京条约》及其附件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瑷珲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进一步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中法战争1883——1885《中法新约》法国侵略势力深入到西南地区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辛丑条约》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教学设计示例重点义和团反对八国联军的斗争;《辛丑条约》的内容和影响难点"扶清灭洋"口号及清政府与义和团的关系。教学思想
本课内容较多,而且在中国近代史上占有非常突出的地位,有些内容学生理解起来有困难,在教学上要遵循"学生为主体"的原则,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通过师生、生生互动的方式,让学生在体验和感悟中学习历史。这一课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以及培养学生概括、分析历史问题能力的好素材。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9世纪末,帝国主义加紧侵略中国,为了挽救民族危机,中国人进行了哪些斗争?学生回答略在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民族资产阶级发动了维新变法运动。紧接着农民阶级又发动了轰轰烈烈的反帝爱国的义和团运动。二、义和团运动的兴起1.义和团在山东兴起屏幕显示《义和团运动的形势》示意图①从义和拳到义和团根据教材讲明义和团的名称、组织形式和主要成员;然后,请学生看书,进行师生问答师19世纪末,义和团为何把斗争矛头从反清转向了反帝?生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加深了。生帝国主义是中国人最直接、最主要的敌人。师很好,那么义和团运动为什么首先在山东爆发呢?生思考后山东受侵略最严重。师都有哪些国家侵略过山东?生思考、议论日本、德国、英国。
②"扶清灭洋"口号的提出解释这一口号的含义,然后进行师生问答。师我们都知道清政府是反动的,义和团为什么还要"扶清"呢?这说明了什么问题?生义和团不想同清政府以及洋人同时作战。中国人不打中国人。生义和团对清政府抱有幻想。生说明义和团和愚昧,没有认清清政府的反对本质。师同学们回答得很好,"扶清"虽然有扶国、保国的含义,但也很容易让人们对清政府丧失警惕,后来,清政府果然在背后给了义和团一刀,是镇压义和团的刽子手之一。那么,"扶清"和"灭洋"义和团更侧重哪方面呢?生"灭洋"。师为什么?生因为当时中外矛盾是最主要的矛盾,义和团最恨洋人。师很好,"灭洋"是要消灭一切洋人的东西,这么做是完全正确的吗?生不完全正确,洋人也有先进的东西。比如武器,科技,这些我们应该学习。师非常正确。我们对待洋人的事务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扶清灭洋"口号的提出突出的反映出中华民族同帝国主义的矛盾十分尖锐,表现了广大人民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深恶痛绝,它能够有效的发动和组织广大农民积极参加到这场反帝爱国运动中来,但是也反映出农民阶级
的局限性,对清政府和洋人的认识还停留在表面。2.平原大捷略。3.义和团发展到京津地区先指导学生看书,并演示《义和团运动的形势》示意图,然后进行师生问答。师清政府对义和团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生以前是镇压,现在承认义和团为合法团体。师清政府为什么这么做呢?生义和团强大了,清政府感到害怕。生它要利用义和团抵抗外国侵略者。师很好,那么,清政府的目的是什么呢?生控制、利用,最后消灭义和团。师谁能用成语来概括?生借刀杀人、一箭双雕。三、反对八国联军的斗争这是本课重点,利用书中小字、插图和多媒体资料,讲清以下几个问题1.八国联军为何发动侵华战争?其目的是什么?2.义和团的英勇抵抗突出义和团的英勇抗争精神。比如廊坊狙击战、攻打四国使馆和西什库教堂等。3.义和团运动失败的原因清政府在利用义和团打击帝国主义的企图破产后,决定绞杀义和团,义和团运动在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下失败。
清政府的反动面目暴露无遗。4.八国联军的暴行利用书中小字部分和多媒体资料中的图片,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四、《辛丑条约》1.《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略。2.《辛丑条约》的严重危害根据条约内容逐条分析。师为了支付巨额赔款,清政府会采取什么措施?生加重对人民的剥削;向帝国主义贷款。师对,这样会带来那些危害呢?生是人民负担加重;帝国主义会进一步控制中国的政治、经济等各方面。师条约中规定"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这说明了什么问题?生说明清政府已经成为帝国主义的走狗,是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其它内容也像这样分析,最后由学生得出结论《辛丑条约》使中国完全陷入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小结义和团运动是19世纪末帝国主义侵略加剧,中外民族矛盾尖锐化的产物,它是鸦片战争以后中国人民反抗侵略斗争的又一次高潮,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及其走狗清政府,粉碎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计划,也加速了清政府的灭亡。义和团将士们的英勇斗争精神将激励着中国人民继续革命。不久爆发的辛亥革命就推翻了清政府的反动统治。
《辛丑条约》是帝国主义对中国进行穷凶极恶敲诈勒索的又一个不平等条约。它的签订,使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篇二:简要介绍义和团运动爆发的经过
一、简介:义和团本来是长期流行在山东、直隶(今河北)一带的民间秘密会社,义和团原称,其参与者被称为“”,贬称则为“拳匪”。清人有人认为与白莲教等传统民间秘密团体有关,这一观点为现今大多数人所接受;然而也有部分人认为义和团源于一种勤王的民团组织。
他们利用设立神坛、画符请神等方法秘密聚众,称为“义和拳”,其中掺杂有大量教授信众“刀枪不入”的愚昧成分。
最初义和拳同当时清朝大部份秘密团体一样,反对满族统治,以“反清复明”为口号,遭到镇压。随着中国近代史形势的发展,以帝国主义侵略为先导的西方势力的冲突代替华夷之辩满汉之争成为主要历史矛盾,义和团开始支持清朝抵抗西方,改名为“虎神营”,口号也改为“扶清灭洋”。
二、义和团运动的起源:就义和团运动的起源有多种说法,
1、白莲教说,这一看法的代表是劳乃宣的《义和拳教门源流考》。认为义和团起源于白莲教。白莲教是中国民间宗教。渊源于中国佛教净土宗。北宋时,净土念佛结社盛行,多称白莲社或莲社,主持者既有僧侣,亦有在家信徒。南宋绍兴(1131~1162)间,吴郡昆山(今江苏昆山)僧人茅子元(法名慈昭)在流行的净土结社的基础上
创建新教门,称白莲宗,即白莲教。而后劳乃宣所着《义和拳教门源流考》一卷,《庚子奉禁义和拳汇录》一卷,《拳案杂存》三卷合为《拳案三种》。
2、大刀会说,大刀会是清代华北由贫苦农民为主的一个团体,成员演练“金钟罩”,认为可以刀枪不入,也被认为是义和团的起源之一。
3、乡团说,也有部分人认为义和团起源于民间的乡团组织。4、拳会说,在清代有许多传播武术的民间团体,如义和拳、梅花拳,特别是义和拳在长期发展中蒙上了浓厚的民间宗教色彩。被认为是义和团的前身
三、义和团运动经过:义和团运动起初与其他秘密团体无异,打着“反清复
明”的大旗,反对满清的统治,政府也不断镇压。然而随着中国近代史的推进以帝国主义侵略为先导的西方势力的冲突代替华夷之辩满汉之争成为主要历史矛盾,义和团开始支持清朝抵抗西方。
1897年,山东冠县梨园屯村民与教堂因历史上的土地纠纷引起冲突。威县梅花拳师赵三多应村民阎书勤等的邀请,前往援助。后赵三多将梅花拳改名为义和拳。
1898年6月,山东巡抚张汝梅上奏朝廷,认为义和拳本属乡团,建议“改拳勇为民团”。并明确说义和拳就是“义和团”,在清朝官员中首次提出了“义和团”的概念。
同年10月赵三多等人在冠县蒋家庄竖起“扶清灭洋”的旗帜“起义”,遭清军镇压而失败。
次年(1899年),山东平原县知县蒋楷镇压义和团,当地义和拳首领李长水请求荏平、高唐等地的义和拳首领朱红灯支援,朱红灯在杠子李庄整齐队伍正式竖起了“天下义
和拳兴清灭洋”旗帜。10月11日,蒋楷率领勇役数十人前来镇压,被义和拳打败。这次事件后来被称为“平原起义”。
后来清廷加派袁世敦等人前来镇压,在森罗殿战斗中击败义和拳。其后清军游击马金叙活捉义和拳首领朱红灯、心诚和尚等人。
当时的山东巡抚是毓贤,他仇视外国侵略者,对民众反洋教斗争比较同情。他罢免了蒋楷、袁世敦等,对义和拳采取剿抚兼施,以抚为主的措施,有说法指出正是毓贤改拳
为团,还向朝廷上奏将民教矛盾的责任归结于教会一方。1899年冬,山东肥城发生英国圣公会传教士卜克斯被杀案件,在西方各国连续抗议后,毓贤被清廷免职。新任巡抚袁世凯带领北洋新军在山东大力镇压义和团。
毓贤离职后到北京觐见慈禧太后,向她提出招安义和团;之后获得调任山西巡抚,戊戌政变后完全控制朝廷的慈禧,对西方反对她废黜光绪感到十分不满。
1900年1月,慈禧不顾西方外交人员的抗议,发布维护义和团的诏令。直隶总督裕禄于是由本来剿灭义和团,转变成扶助义和团。除了向团民发放饷银外,裕禄还邀请义和团的首领大师兄到天津开坛聚众。于是山东的拳民涌入直隶。由天津至涿州、保定都有拳民起坛请神、烧教堂、杀洋人、杀清军、并到处毁坏铁路及电线杆等洋物。涿州知府更被三万名拳民占据。慈禧派军机大臣协办大学士刚毅和顺天府尹赵舒翘到涿州调查。结果刚毅回京后,向慈禧报告“拳
民忠贞,神术可用”。朝中庄亲王载勋、端郡王载漪、辅国公载澜亦主抚义和团,向洋人开战。1900年6月20日,德国驻华公使克林德代表各国前去总理衙门要求保护,途中被清兵伏击,酿成战争的导火线。
1900年6月21日,清政府以光绪的名义,发布《对万国宣战诏书》,向英、美、法、德、意、日、俄、西、比、荷、奥十一国同时宣战。
事件最终演变为国际军事冲突,在事件平息之前,约有45,000名来自日本、美国、奥匈帝国、英国(英军中包括英在威海卫训练的由中国人组成的中国兵团)、法国、德国、意大利及俄国的八国联军以及反抗拳乱的中国军队与义和团拳民对战。
1900年7月14日,联军占领了天津,1900年8月14日凌晨,联军来到北京城外,经两天的激战,到15日逐步攻占了北京各城门,随即与清军在京城各处展开巷战。1900年
8月16日晚,八国联军已基本占领北京全城。慈禧及皇室在北京陷落之后立即仓皇离开,逃到西安。而清朝皇室逃往西安途中,就已命令各地官兵剿灭义和团。1900年9月7日,清廷发布上谕,称“此案初起,义和团实为肇祸之由,今欲拔本塞源,非痛加铲除不可”。中外势力的联合导致了义和团运动的失败。同时,清政府派庆亲王奕匡及李鸿章为全权特使,与各国和谈。慈禧在出走时发布上谕,将战争的责任推到义和团头上,并命令各地清军予以剿杀。义和团迅猛的发展部分得益于清廷的支持,在清廷态度变化后,许多义和
团组织迅速消亡。
篇三:简要介绍义和团运动爆发的经过
第8节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第8节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阅读材料:早在鸦片战争前,西资本主义国家就叫嚣用“十字架征服中国”。鸦片战争后,到19世纪末,西方来华传教士达3300多人。传教士以传教为名,成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侵略中国的急先锋。美国驻华公使田贝承认“这些先锋队所搜集有关民族、语言、地理、历史、商业以及一般文化的情报,将其送回国内,对于美国的贡献是很大的。”请回答:◎材料反映了什么信息?▲列强对中国进行宗教、文化侵略;◎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是如何在中国获得宗教特权的?▲过《望厦条约》、《黄埔条约》和《天津条约》获得;总结过渡:面对西方宗教侵略的不断深入,中国人民的反洋教斗争此起彼伏,到了19世纪末达到了高潮——义和团运动爆发。一、义和团运动1、义和团运动的兴起之因※阅读下列材料:
☆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劝奉教,乃霸天,不敬神佛忘祖先。……天下雨,地发干,全是教堂止住天;兵法易,助学拳,要摈鬼子不费难……☆最恨和约,误国殃民。上行下效,民冤不伸。☆义和团起山东,不到三月遍地红。由材料信息分析可见,义和团运动兴起的原因在于:(1)根本原因:帝国主义侵略加深,民族危机空前严重;(2)具体原因:中国人民反洋教斗争高涨:★背景:①西方传教士充当侵略中国的侦探和元凶;②教会势力猖狂,人民与教会之间矛盾激化;③官府“袒教抑民”,以至于民冤难伸,积怨成仇;★实质:中国人民自发的反侵略斗争;<v:imagedatatitle=义和团旗src="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msohtml1\01\clip_image001.jpg"cropb★焦点:德国强占胶州湾,刺激了山东各地人民反洋教斗争风起云涌;2、义和团运动的兴起★标志:冠县起义;(1)时空:1898年秋;山东冠县蒋家庄;
(2)首领:鲁西北义和拳首领赵三多;(3)影响:揭开了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的序幕;★口号:扶清灭洋;如何评价“扶清灭洋”这一口号?请阅读下列材料:☆最恨和约,误国殃民。上行下效,民冤不伸。☆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挑铁道,把线砍,旋再毁坏大轮船。大法国,心胆寒,英吉、俄势力萧然,一切鬼了都杀尽,大清一统庆升平。(1)具有反帝爱国性质:①反映了当时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已经成为社会的最主要矛盾;②打击对象是帝国主义,触及了时代的救亡主题;(2)具有局限性和落后性:①扶清:有利于争取官兵,却又放松了对清政府的警惕;②灭洋:有利于动员群众,却又笼统盲目排外,混淆了西方科技与西方列强侵略;3、义和团运动的发展(1)山东义和团的转移:★原因:1899年底,山东巡抚袁世凯血腥镇压义和团;
★方向:转到直隶,开展联合斗争;(2)清政府对义和团政策的变化:※阅读材料:此次义和团民之起,数月之间,京城蔓延已遍,其众不下十数万,自兵民以至王公府第处处皆是,同声与洋教为仇,势不两立。剿之则即刻祸起肘腋……只可因而用之,徐图挽救。——清政府致各省督抚电文请回答:◎材料中“因而用之”表明清政府对义和团政策有何变化?为什么?▲变化:由“镇压剿灭”到“招抚”;原因:1900年春,山东、直隶义和团势力发展到京津地区,危及清朝统治。◎材料中“徐图挽救”反映了什么实质意图?▲企图控制利用义和团,等待时机再行剿灭,以维护清朝统治。◎清政府政策的变化产生了什么影响?▲清政府默许义和团为合法民团,促使义和团发展壮大,达到高峰;(3)北京战斗:☆背景:1900年6月中旬,外国侵略者枪杀义和团
战士;☆事件:义和团与爱国清军围攻“西什库教堂和东交民巷使馆区”;☆影响:标志义和团运动达到高峰;(4)抗击八国联军侵略:廊坊狙击战;天津保卫战;4、义和团运动的失败(1)清政府政策转变:由“招抚”转变为“铲除”;☆政策演变:剿灭招抚铲除;☆根本目的:维护清王朝的统治;(2)义和团运动的失败:☆标志:1900年8月,慈禧太后下令清军“铲除”义和团☆原因:①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没有先进政党的领导和科学理论作指导;②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剿杀;5、义和团运动的历史意义(1)性质:农民阶级反帝爱国运动;※阅读材料,分析其表达的含义:瓦德西在写给德国皇帝的报告中承认:“中国群众……尚含有无限蓬勃生气”,“无论欧美各国、日本,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
设问:◎从材料中你能得到哪些信息?回答:▲①列强看到了中国人的不屈斗志;②中国人民的反抗粉碎了帝国主义的瓜分计划;③列强对华侵略采取“以华治华”政策;(2)作用:①显示了中国人民的巨大力量;②粉碎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妄计划;(直接作用)③无法阻止中国在半殖民地的浪潮中继续沉沦;④打击动摇了清王朝,加速了其灭亡;二、八国联军侵略华战争1、战争爆发:★时间:1900年6月初;★统帅:西摩尔(英)瓦德西(德);★原因:(1)根本原因:夺取更多的侵略权益;(2)直接原因: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2、侵华特点:(1)近代史上第5次,规模巨大的武装侵华战争;(2)主要目标是镇压义和团运动,消灭中国人民革命;3、军民抵抗:★廊坊狙击战:
(1)爱国清军配合义和团在廊坊、杨村一带重创八国联军;迫使其逃回天津租界;(2)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的第一次重大战役;★天津保卫战:(1)义和团与清军配合作战,清军将领聂士成阵亡;(2)天津陷落,联军成立“都统衙门”,实行殖民统治;4、北京沦陷:(1)1900年8月,八国联军侵占北京,实行分区占领;(2)联军统帅瓦德西在紫荆城设立司令部,统治北京城;5、八国联军的暴行:三、《辛丑条约》1、签订:1901年9月,英、俄、德、法、美、日、意、奥、比、荷、西11国;2、内容:主要内容严重危害巨额
赔款
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本息共计9.8亿两
空前大勒索,人民更加贫困,社会更加凋敝;划使
馆界
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界内不许中国人居住,由各国派兵保护
“使馆界”实际是“国中之国”,成为列强策划侵略的大本营拆毁
炮台
拆除北京至大沽的炮台,准许各国派兵驻守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
对清政府进行武装监督,使清政府完全处于外国军队的控制之下;
禁止
反帝
惩办参加反帝斗争的官吏;永远禁止中国人民成立或加入反帝性质的组织,对反帝运动镇压不力的官吏,“即行革职,永不叙用”;
说明清政府已经完全沦为“洋人的朝廷”,成为帝国主义的帮凶;设外
务部
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位居六部之上
反映清朝中央机构完全半殖民地化,中国民族危机不断加深;修订商约
将各条约中通商行船的内容加以修订
便利了列强扩大对中国的侵略※链接高考:◎(06,全国文综Ⅰ,12)从总理衙门的设立到其改为外务部,这一变化反映了()A、清政府中央权力的削弱过程B、民族危机不断加深的过程C、洋务运动的兴衰过程D、维新变法运动兴败的过程(答案:B)◎(06,江苏单科,7)戊戌变法期间,一位西方外交官来到中国。此时,他能够…()①到北京拜访中国外务部②在上海看到外国商人租赁土地开设工厂③在南京去外国传教士建立的教堂祈祷④在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发现外国军队驻守A、①②③B、②③C、②③④D、③④(答案:B)◎(06,广东单科,9)“天津临时政府委员会”第299次会议记录显示,该委员会支付给公共工程局的下列款项用于履行这一项条约。这一条约是………………………()
拆除山海关炮台10000元拆除大沽南炮台1000元拆除大沽北炮台3000元………………………………
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答案:D)◎(07江苏单科6)下列图片中的情景应出现在哪两次战争期间?……………()①鸦片战争②第二次鸦片战争③甲午中日战争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④◎(07全国文综Ⅰ19)图5是北京某街道老路牌照片,路牌外文是“RUEHART”,RUE是街道的意思,HART指担任近代中国海关总税务司的英国人赫德.此路牌设立的时间应该是…………………………………………………………………………………………()A.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B.洋务运动时期八国联军占领时期D.北洋政府统治时期◎(07上海A组7)慈禧曾说:“我本来执定不同洋人破脸的,中是一段时期,因洋人欺负太甚了,也不免有些动气。虽是没拦阻他们,始终总没中他们十分尽意的胡闹。……我若由他们尽意的闹,难道一个使馆有攻不下来的道理?”慈禧所称的“他们”是指…………………………………………………………()A、顽固派B、洋务派C、太平军D、义和团
3、影响:(1)这是帝国主义列强强加给中国人民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2)重新确立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清政府为其“以华治华”的代理人;(3)清政府彻底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4)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统治秩序完全确立;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成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社会最基本的社会特征);
篇四:简要介绍义和团运动爆发的经过
.一、简介:义和团本来是长期流行在山东、直隶(今河北)一带的
民间秘密会社,义和团原称义和拳,其参与者被称为“拳民”,贬称则为“拳匪”。清人有人认为与白莲教等传统民间秘密团体有关,这一观点为现今大多数人所接受;然而也有部分人认为义和团源于一种勤王的民团组织。
他们利用设立神坛、画符请神等方法秘密聚众,称为“义和拳”,其中掺杂有大量教授信众“刀枪不入”的愚昧成分。
最初义和拳同当时清朝大部份秘密团体一样,反对满族统治,以“反清复明”为口号,遭到镇压。随着中国近代史形势的发展,以帝国主义侵略为先导的西方势力的冲突代替华夷之辩满汉之争成为主要历史矛盾,义和团开始支持清朝抵抗西方,改名为“虎神营”,口号也改为“扶清灭洋”。
.
..
.
二、义和团运动的起源:就义和团运动的起源有多种说法,
1、白莲教说,这一看法的代表是劳乃宣的《义和拳教门源流考》。认为义和团起源于白莲教。白莲教是中国民间宗教。渊源于中国佛教净土宗。北宋时,净土念佛结社盛行,多称白莲社或莲社,主持者既有僧侣,亦有在家信徒。南宋绍兴(1131~1162)间,吴郡昆山(今江苏昆山)僧人茅子元(法名慈昭)在流行的净土结社的基础上创建新教门,称白莲宗,即白莲教。
.
.
而后劳乃宣所著《义和拳教门源流考》一卷,《庚子奉禁义和拳汇录》一卷,《拳案杂存》三卷合为《拳案三种》。
.
.
2、大刀会说,大刀会是清代华北由贫苦农民为主的一个团体,成员演练“金钟罩”,认为可以刀枪不入,也被认为是义和团的起源之一。
3、乡团说,也有部分人认为义和团起源于民间的乡团组织。4、拳会说,在清代有许多传播武术的民间团体,如义和拳、梅花拳,特别是义和拳在长期发展中蒙上了浓厚的民间宗教色彩。被认为是义和团的前身
.
.
三、义和团运动经过:义和团运动起初与其他秘密团体无异,打着“反清复
明”的大旗,反对满清的统治,政府也不断镇压。然而随着中国近代史的推进以帝国主义侵略为先导的西方势力的冲突代替华夷之辩满汉之争成为主要历史矛盾,义和团开始支持清朝抵抗西方。
1897年,山东冠县梨园屯村民与教堂因历史上的土地纠纷引起冲突。威县梅花拳师赵三多应村民阎书勤等的邀请,前往援助。后赵三多将梅花拳改名为义和拳。
.
.
1898年6月,山东巡抚张汝梅上奏朝廷,认为义和拳本属乡团,建议“改拳勇为民团”。并明确说义和拳就是“义和团”,在清朝官员中首次提出了“义和团”的概念。
同年10月赵三多等人在冠县蒋家庄竖起“扶清灭洋”的旗帜“起义”,遭清军镇压而失败。
次年(1899年),山东平原县知县蒋楷镇压义和团,当地义和拳首领李长水请求荏平、高唐等地的义和拳首领朱红灯支援,朱红灯在杠子李庄整齐队伍正式竖起了“天下义和拳兴清灭洋”旗帜。10月11日,蒋楷率领勇役数十人前来镇压,被义和拳打败。这次事件后来被称为“平原起义”。
.
..
.
后来清廷加派袁世敦等人前来镇压,在森罗殿战斗中击败义和拳。其后清军游击马金叙活捉义和拳首领朱红灯、心诚和尚等人。
当时的山东巡抚是毓贤,他仇视外国侵略者,对民众反洋教斗争比较同情。他罢免了蒋楷、袁世敦等,对义和拳采取剿抚兼施,以抚为主的措施,有说法指出正是毓贤改拳为团,还向朝廷上奏将民教矛盾的责任归结于教会一方。1899年冬,山东肥城发生英国圣公会传教士卜克斯被杀案件,在西方各国连续抗议后,毓贤被清廷免职。新任巡抚袁世凯带领北洋新军在山东大力镇压义和团。
毓贤离职后到北京觐见慈禧太后,向她提出招安义和团;之后获得调任山西巡抚,戊戌政变后完全控制朝廷的慈禧,对西方反对她废黜光绪感到十分不满。
1900年1月,慈禧不顾西方外交人员的抗议,发布维
.
.
护义和团的诏令。直隶总督裕禄于是由本来剿灭义和团,转变成扶助义和团。除了向团民发放饷银外,裕禄还邀请义和团的首领大师兄到天津开坛聚众。于是山东的拳民涌入直隶。由天津至涿州、保定都有拳民起坛请神、烧教堂、杀洋人、杀清军、并到处毁坏铁路及电线杆等洋物。涿州知府更被三万名拳民占据。慈禧派军机大臣协办大学士刚毅和顺天府尹赵舒翘到涿州调查。结果刚毅回京后,向慈禧报告“拳民忠贞,神术可用”。朝中庄亲王载勋、端郡王载漪、辅国公载澜亦主抚义和团,向洋人开战。1900年6月20日,德国驻华公使克林德代表各国前去总理衙门要求保护,途中被清兵伏击,酿成战争的导火线。
1900年6月21日,清政府以光绪的名义,发布《对万国宣战诏书》,向英、美、法、德、意、日、俄、西、比、荷、奥十一国同时宣战。
事件最终演变为国际军事冲突,在事件平息之前,约有45,000名来自日本、美国、奥匈帝国、英国(英军中包
.
.
括英在威海卫训练的由中国人组成的中国兵团)、法国、德
国、意大利及俄国的八国联军以及反抗拳乱的中国军队与义
和团拳民对战。
1900年7月14日,联军占领了天津,1900年8月14日
凌晨,联军来到北京城外,经两天的激战,到15日逐步攻
占了北京各城门,随即与清军在京城各处展开巷战。1900年
8月16日晚,八国联军已基本占领北京全城。慈禧及皇室在
北京陷落之后立即仓皇离开,逃到西安。而清朝皇室逃往西
安途中,就已命令各地官兵剿灭义和团。1900年9月7日,
清廷发布上谕,称“此案初起,义和团实为肇祸之由,今欲
拔本塞源,非痛加铲除不可”。中外势力的联合导致了义和
团运动的失败。同时,清政府派庆亲王奕劻及李鸿章为全权
特使,与各国和谈。慈禧在出走时发布上谕,将战争的责任
推到义和团头上,并命令各地清军予以剿杀。义和团迅猛的
发展部分得益于清廷的支持,在清廷态度变化后,许多义和
团
组
织
迅
速
消
亡
。
.
..
..
..
..
..
篇五:简要介绍义和团运动爆发的经过
义和团的起源和爆发原因在中国近代史上,没有比义和团运动更加持续时间长,褒贬辩论激烈,评价不一,纷争不断,总是随着新材料的出现和新的分析而引发问题不断的历史事件。义和团洋教案真正起于1872年山东冠县梨园屯(值得注意的是,梨园屯并不在山东冠县范围之内,而是处于山东直隶交界的留边地)教案到1900年八国联军侵入北京,慈禧太后出逃途中将战争罪责推到义和团身上,命各地清军对其进行剿灭,虽之后仍有义和团余部进行小范围内的抗争和战斗,但总体来说,曾经席卷了山东直隶以及北京的轰轰烈烈声势浩大的义和团运动已然趋于没落,毫无死灰复燃之迹象,那么,这前后长达18年之久的义和团运动以及洋教案运动,若究其真正的起源,则要追溯到更久远的范畴,其原因则更加复杂。一、义和团的起源在说明义和团的起源之前,我们先来简单看一下义和团团员的构成以及“义和团”这个名称的演变,义和团在称之为义和团之前,分散在各地曾有过很多名称,例如,以山东曹州府曹县的烧饼刘庄为核心的大刀会,红拳会;还有以东昌府冠县梨园屯为核心的梅花拳;还有在以荏平高唐为核心的神拳,之后又叫做义和拳,还有就是河北境内的梅花拳,义和拳,由此看出各地名称不一致。在这些之中,山东曹州府曹县的大刀会入会有一条规定:自行购买武器。就当地的农民生活水平,这一点显然把普通百姓排斥在外,也就是大刀会基本组成人员是富户,目的很简单:防御盗贼,保护资产。而到了梅花拳,则基本面对对象转化成了广大的劳苦大众,这样,受众层面就扩大了,而到了梨花屯教案时候,赵三多(梅花拳第14代传人)则为了给梅花拳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则改运动中的队伍梅花拳为——义和拳,他也成为义和拳的首领,要注意,赵三多此举意在将教案中的队伍与梅花拳撇清关系(毕竟,在梨花屯教案中,破坏教堂,与教民起冲突最后多多少少在一定程度上与官府发生了一些摩擦)。而位于鲁西北的朱红灯的大刀会他则直接改名为“义和团”,并宣扬“刀枪不入”“助清灭洋”。所以说,整体来看,义和团在形成这个名称之前,各地曾用过各种各样的不同称呼,梅花拳、义民会、神拳、神团、义合团等等,最终,各地汇成了一个形式上统一的名称:义和团。关于义和团起源,目前学界有两种不同说法,一是当时时任直隶吴桥县令的
劳乃宣所著的,《义和拳教门源流考》在书中说“义和拳一门,乃白莲教之支流,为离卦教之子孙卦党也”“其为邪教,行迹显然”的义和团起源于白莲教之说,一是明恩缚(A.simth)①和G.N.师达格②最早提出的“团练起源”说,近年来又逐渐发展为是民间文化的作用下,由乡团逐渐发展为义和团。我们首先来看第一种说法,首先应该明确劳乃宣的立场,劳乃宣是封建官僚统治阶级。统治阶级内部对于义和团拳民的态度,可以分为三种:一是定义拳民为逆民邪教,要求坚决镇压,代表人物就是袁昶,袁世凯,在地方上就是劳乃宣;二是把义和团当做义和团,允许其发展;三是区别对待义和团中的“良”和“莠”,剿抚并用,当时山东地区的大部分官员都是持此种态度,比如山东巡抚李秉衡,张汝梅,以及后继者毓贤,还有当时平安县令蒋楷。虽然说从情感态度上讲师认可第二种看法的,但是作为统治阶级的话考虑,不得不说,态度三才是最明智的,当然前提是利用得当的话,这其实也是义和团最终悲剧的原因所在,从一开始,义和团本身的命运就不曾在发起运动的平民百姓手中,而是在于统治阶级的态度。但应该明了的是,第三种态度在倾向于剿的时候就和一站在了一起,其实镇压的态度在统治阶级内部也是占很大比例的,一向习惯了顺民,当遇到敢于找麻烦的逆民(也应该叫做义民),姑且不论逆民这称呼是否正确,反正最终是给统治阶级找了麻烦,那么,他最大想做的事无可厚非:镇压他。这也是劳乃宣所想到的,决不能在自己的境内,在自己的统治范围之内爆发教案,不能沾染外国教会问题,谁都明白,那是在1840年之后最敏感的神经了。所以,很明了,立场产生偏见,劳乃宣站在统治阶级的角度看到的拳民就是闹事的逆民,所以,在他的著作中就会有很明显的偏见和对于义和团的污蔑轻视。我们再从劳乃宣的书中所记叙的内容来看,劳乃宣判定义和团是白莲教支流,是邪教,主要是两则依据:《仁宗圣训》③卷99“嘉庆十三年七月戊寅上谕军机大臣”全文和嘉庆二十年十一月初三日的文毅公那彦成④的奏疏。第一则嘉庆十三年圣谕中提及“义和拳”并有奉旨查禁的明文,第二则文毅公奏疏内记载了义和拳教派源流以及历次拿办成案。此两则材料仅能证明嘉庆年间的“义和拳”是邪教,但更无直接材料证明光绪年间的义和拳民就是由嘉庆年间的“义和拳”发展而来,也不能直接证明这两处的义和拳是同一源流,而劳乃宣显然是附会之词,将二者混淆。再者,我们单纯分析白莲教和义和团。闻香教、八卦教、红阳教、白阳教、红莲教、青莲教、
黄莲教、天理教等等都是白莲教的别名或演绎,白莲教是假借“弥勒下生”的民间秘密宗教团体,这句话要值得注意,一是它的信仰是单一的弥勒佛,二是它是秘密的组织。这两点是白莲教的根本特点,我们再来看义和团,义和团的信仰并不单一,与白莲教相反,它的信仰是多种多样的,大致包括四类,一类是道家神仙,例如玉皇大帝、八仙等等;一类是忠义之士,例如关羽、孔明;一类是小说中除暴安良的侠客,例如黄三太、黄天霸⑤;一类是英勇的武将,例如西楚霸王、托塔天王。这四类可以很明显的看出来并不信仰弥勒佛。义和团从产生到逐渐发展壮大,从没有丝毫的隐秘性,与白莲教的“秘密”性完全不符,白莲教的秘密性在于它是反对政权的,它是具有政治野心的八卦团体,他的目的是夺取政权,而义和团则大大不同,他的政治口号:扶清灭洋。宗旨开始是保卫身家,防御盗贼,守望相助到后来的辅助政府,反抗外人。而且,由义和团所信仰的神仙和人物就可看出,其大多是忠义人士,丝毫没有反抗当权政府的忠义之士。其次,就义和团的组织来讲,义和团,团有团首,或称会首,练习义和拳者称大师兄、二师兄、三师兄,管事者称大先生、二先生、三先生,并且,他们定期公开亮拳,约期聚会,叫做“亮拳”,所以,很明显,义和团是一个公开的团体。再者,我们看白莲教讲究八字真言:真空家乡,无生父母⑥;而义和团是讲究降神附体,刀枪不入。最后我们看白莲教教主是世袭的,而且白莲教很大的一个特点就是聚众敛财,这些都是义和团没有的。所以,综上所述,无论是从信仰还是组织结社还是仪式宗旨上白莲教都和义和团有着很大的不同,或者可以说截然相反的区别,所以,二者的传承关系基本可以说是否定的。所以,劳乃宣的义和团来源于白莲教之说纯属附会之言。那么,义和团是怎么来的呢?刚刚在上面已经叙述了义和团名称的由来,义和团最初只是以保卫身家为宗旨的松散的各地单独存在的乡团组织,而随着列强侵略压迫的刺激,教民的欺凌,天灾不断加剧了矛盾,政府在最初对于民团的鼓励,种种因素,最终都促使了义和拳正式成为声势浩大影响逐渐扩大的义和团。我认为,在这里面非常值得注意的一点,就是统治阶级也就是政府对于义和团的态度,可以说是导致之后洋教案频发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也是之后义和团遭到扼杀的悲剧所在,但归根结底,统治阶级发展到19世纪末已经趋于没落,对于民间力量,既不能好好利用来抵御外敌,又不能完全控制达到三方平衡的状态,
推荐访问:简要介绍义和团运动爆发的经过 义和团运动 简要 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