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2023年度《丝绸之路》教学反思五年级语文下册3篇

2023年度《丝绸之路》教学反思五年级语文下册3篇

发布时间:2022-12-30 18:25:03 来源:网友投稿

《丝绸之路》教学反思五年级语文下册1  这一篇略读课文,生动再现了两千多年前*与安息古国交流的一幕,再现了西部辉煌灿烂的历史文化。让学生对丝绸之路有个较深刻的印象,对其中叙述的故事产生兴趣从而加深对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度《丝绸之路》教学反思五年级语文下册3篇,供大家参考。

2023年度《丝绸之路》教学反思五年级语文下册3篇

《丝绸之路》教学反思五年级语文下册1

  这一篇略读课文,生动再现了两千多年前*与安息古国交流的一幕,再现了西部辉煌灿烂的历史文化。让学生对丝绸之路有个较深刻的印象,对其中叙述的故事产生兴趣从而加深对丝绸之路的了解。

  教学这一课,我从“为什么这是一条伟大的路?伟大体现在哪里入手,让学生先整体感知,再具体读文,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讨论学习。从文章的叙述看来,课文不仅历史和现实交错,而且其时的历史相对遥远。鉴于此,我把对课文主要内容的概括放在对课文的理解后进行,结合板书让学生进行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就出来了。整个教学思路较清晰重点突出。而在领悟丝绸之路的重要作用时,由于学生在理解上有一定的难度,教师讲解过细,没有放开手让学生通过朗读自悟。这点是教学本课中的一处败笔。另外学生在课前查找的资料有限,所以对这节课内容的理解有难度。今后,在教学中要注重课前预习。

《丝绸之路》教学反思五年级语文下册2

  这篇课文是“走进西部”这一主题中的第二篇课文,而且是一篇略读课文,课文所述的内容很好理解,但对于“西部”这一概念不是很了解,学习这篇课文时,我课前让学生搜集有关西部的资料,上课时,在讲解课文的同时,穿插所搜集的资料,如讲有关西域的使者的故事,我国传入外国的文化,外国传入我国的文化等,学生兴趣很浓,激发了学生对丝绸之路和西部历史的了解的兴趣,及对西部的热爱,而且有些学生课后还兴致勃勃地找到老师问这问那。

  我感觉,这种充分利用教育资源发挥其作用的方法很好。


《丝绸之路》教学反思五年级语文下册3篇扩展阅读


《丝绸之路》教学反思五年级语文下册3篇(扩展1)

——五年级语文下册《丝绸之路》教学设计5篇

五年级语文下册《丝绸之路》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了解丝绸之路的来历及其开辟的意义,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2、运用金钥匙介绍的方法默读课文,为复述课*准备。

  3、通过理解,体会过渡段的运用。

  教学重难点:

  通过对丝绸之路的来历及其开辟意义的了解,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教学准备:教师:课件、相关资料;学生:收集资料

  一、谈话导入

  1、

  你知道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一些什么路?在2000多年前,一位伟大的探险家、外交家就为我们开辟了一条千古不朽、享誉世界的路——丝绸之路。(板书课题)

  2、

  释题,读“金钥匙”,用金钥匙的方法说说你想了解丝绸之路的哪些问题?

  (老师板书:什么叫丝绸之路?为什么要开辟丝绸之路?是怎样开辟的?有什么意义?)

  3、浏览课文,看看这些内容都在文中的哪些自然段在讲。

  二、学习课文

  1、课文中哪一个自然段在告诉我们丝绸之路是一条什么样的路?默读。

  (学生交流,课件出示第4自然段。)

  2、你对丝绸了解多少?学生谈收集的资料。(可结合学生带来的丝绸直观感受)

  课件展示(看到这么华丽的丝绸,你想说些什么?,瞧,罗马帝王身着丝绸的高贵)

  3、丝绸不仅在*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在世界上也有很高的知名度。浏览课文,看看文中哪些自然段在写丝绸在世界上也有很高的知名度?

  4、默读1、2自然段,找出能体现*丝绸在国外有很高的知名度的词语和句子。

  (交流:“目瞪口呆”“赞不绝口”……“最时髦”“最讲究”“最珍贵”“和黄金等价”……)

  5、此时,作为丝绸发源地的*子孙,你的心情是怎样的?读出这种骄傲的语气。

  (二)学习第3自然段。

  1、欧洲的罗马帝国在我们国家的什么位置?(课件展示地图)

  2、去罗马帝国的路到底是一条什么样的路?文中哪一个自然段在讲?

  (女生读,男同学思考:找出一个词语概括路的特点,你是如何体会到的?

  课件展示地图,段落,理解这条路环境恶劣,充满艰辛与危险。)

  3、鲁迅先生说: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那这样一条危险的、远隔万里的道路是谁开辟的呢?(板书:张骞)哪句话在写?哪些段落又在详细写?

  4、再读第四自然段,看看第四自然段的内容与前后的内容有何联系?是如何联接的?

  (像这样把前后的自然段连接起来的段落叫做过渡段,它的作用是承上启下

  (三)学习5———7自然段

  1、张骞开辟这条道路的过程容易吗?同学们在品德课上对这个故事已有所了解,谁能说一说?

  2、课文中都是怎么介绍的?默读5————7自然段,思考:张骞在开辟丝绸之路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他是如何面对的?你是如何体会到的?用——勾画出来。

  3、学生交流:

  (1)“他渡黄河、过沙漠……日夜兼程……当了俘虏。”体会刚开始的条件的恶劣都不是真正的困难,遇到匈奴才是真正的困难。板书:日夜兼程当了俘虏

  (2)“他耐心地、不露声色地等待着、准备着……”他的意志坚定,时刻都想着未完成的事业。板书:等待准备

  “……逃走……忍受着炎热和干渴的煎熬……”板书:逃走

  “终于到达……”板书:到达

  (5)哪一个词语最能概括他的这一路历程?板书:“历尽千难万险……”

  (6)面对这长达13年的困难,张骞为什么还是那么坚定?是什么在支持着他?学习到这儿,你想对他说些什么?

  一趟,张骞除了收获面对困难的信心,还收获了什么?

  (四)学习第8自然段。

  1、默读思考:丝绸之路的作用是什么?在文中找一句能概括它作用的话,用——画出来。

  (“丝绸之路”成为促进东亚欧交流和人类文明发展的纽带。读,“丝绸之路”是什么的纽带?板书:交流与发展)

  2、自由读:交流与发展在这一段中是如何体现的?交流的什么?(物产与文化)

  3、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这样的交流吗?如果没有交流社会会怎么样?(不会发展、停滞不前)因此,有了交流才有发展,才有我们今天的美好生活。

  三、情感升华

  1、丝绸的出名源于“丝绸之路”,*在世界上举世闻名也源于“丝绸之路”。在古代,它是传播友谊的道路,在今天,人们把丝绸之路看作是连结东西方文明的纽带。近年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丝绸之路研究计划”,把丝绸之路称作“对话之路”,以促进东西方的对话与交流。对于*人民来讲,今天的丝绸之路,是开放之路,是奋进之路,是通向二十一世纪的光明之路。

  2、你还知道哪些与丝绸之路有关的知识,向同学们说一说?

  3、学习了《丝绸之路》,请你当一当导游,把丝绸之路的故事介绍给周围的人听。

五年级语文下册《丝绸之路》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认识本课的12个生字,学写8个字;参照“我的词语库”自主积累好词好句。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我国古代灿烂的文化。3.通过读文,知道张骞是怎样开辟丝绸之路的。

  [教学重点与难点]

  1.自主识字写字。2.了解“丝绸之路”的历史。

  [教学准备]

  师:查找与丝绸之路有关的资料;*地图。生:搜集阅读有关丝绸之路的资料。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初读课文: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板书课题。

  2.教师范读课文。

  1.学生自由轻读课文,画出生字词拼读。

  2.生字词正音。

  二、自主识字: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选择喜欢的识字方法自主识记生字。

  2.汇报交流:

  ①检查字音。

  ②疏通难字。

  ③扩词比赛。

  3.巩固识字。

  1.读准音,记清形,组组词。开火车游戏。

  2.交流记忆方法,集体解决难字。

  3.字、词游戏;生字回文。

  三、指导书写: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认一认。

  2.记一记。

  3.说一说。

  4.看一看。

  5.写一写。

  1.认读会写字8个。

  2.自主观察汉字,记忆字形。

  3.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

  4.观察教师范写难字。评议。

  5.独立练习书写。共同评议。

  四、分层作业:1.认读生字和词语;把生字漂漂亮亮地写一写。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充实“我的词语库”。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生字词语。

  二、导入: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交流与丝绸之路有关的话题。

  2.板书课题。

  1.畅所欲言。

  2.读题。质疑。

  三、感悟课文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感知课文主要内容。

  2.细读感悟课文。

  ①出示自读提纲,自读交流。

  ②结合找出的句段进行朗读训练。

  ③想象说话——朗读指导。

  3.出示与西域地理环境有关的图片或推荐影片。

  1.选择喜欢的方式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默读课文,画出描写自然条件艰苦的句子读一读。

  3.想一想:张骞是怎样克服困难开辟丝绸之路的?

  4.练读;范读;互读;评读。张骞受到哪些屈辱?逃出来遇到哪些困难?

  5.欣赏感受。

  四、延伸:鼓励学生结合课外的知识讲一讲张骞开辟丝绸之路的故事,以巩固理解课文。

  板书设计:

五年级语文下册《丝绸之路》教学设计3

  [设计理念]

  1、从兴趣出发,引导学生感悟。兴趣是学习的内驱力,只有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浓厚兴趣,他们才会积极主动地去学习。所以,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是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前提。因此,我设计了由欣赏丝绸的风采导入,并引起学生思考“丝绸是怎样被世界认识的”。

  2、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教师因势利导。采用探究性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筛选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自己去进行阅读实践,自己去感受、思考,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教师只给以适当点拨、引导。

  3、发散学生的思维,开阔学生的眼界。让学生搜集、整理、运用资料,让学生宏观地看丝绸之路。激发学生学习探索的欲望。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反复读课文体会过渡段的作用。

  3、体会张骞的爱国情怀,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4、了解丝绸之路的来历及其意义,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教学重点]

  了解丝绸之路的来历及其意义,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教学难点]

  体会张骞的爱国情怀,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教学准备]

  课前学生搜集有关张骞出使西域和开辟丝绸之路的资料。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直入课文

  1、导入。

  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礼物,你们看——

  学生(齐说):丝绸(板书“丝绸”)

  (播放课件,展示各种华美的丝绸面料,过渡到丝绸面料的衣服)

  2、积累运用词语。

  看了这些礼物,你是什么感受?用一个成语来形容一下。

  预设学生会说出:赞叹不已、赞不绝口、瞠目结舌、目瞪口呆……

  [设计目的:让学生用成语形容自己的感受,一来培养学生积累、运用成语的能力;二来帮助学生理解文中新词“赞不绝口”、“目瞪口呆”;三来可以由此引入课文。可谓一举三得]

  3、引入课文。

  *的丝绸不但在今天受到全世界的青睐,早在古代就赢得了众多的喝彩!历史上就曾经记载过这样一件事:……请同学们读文。

  4、学生读课文第1、2自然段,了解丝绸在国外知名度很高。

  二、发现矛盾,产生疑问

  1、课件出示地图,显示罗马和*之间的距离有七千多公里。

  2、学生介绍当时的交通条件:没有公路铁路,没有汽车飞机。罗马位于*西边七千多公里的地方,中间还隔着沙漠、高山和荒原,沿途还有强盗和野兽。

  [设计目的:让学生结合地图和课文感受罗马和*之间的距离远,交通不便、自然条件恶劣,为学生产生疑问作铺垫,同时也为后面体会张骞出使西域的艰难作铺垫]

  3、学生自发产生疑问。

  罗马和*之间的距离远,交通不便、自然条件恶劣,那么*的丝绸究竟是怎么运到欧洲去的呢?

  [设计目的:虽然文中也有这个问题,但让学生直接看到问题,远不如让他们亲自发现问题感受深刻,这样解决问题的欲望也更加强烈,让学生真正做学习的主人]

  4、引出“路”,体会过渡段的作用。

  (1)学生很快自己找到了答案:原来有一条横贯亚洲、以丝绸贸易为主的古代商路。(板书“路”)

  (2)为了开辟这条路,汉代探险家、外交家张骞献出了毕生精力。

  (3)教师和学生一起总结:第4自然段巧妙地把开辟丝绸之路的意义和开辟丝绸之路的过程衔接起来,即前半部分回答上一段提出的问题,后半部分则和下面的自然段有关。我们把这样的自然段称之为“过渡段”,它就像一座小桥,把前后的自然段连接了起来,所以我们说过渡段的作用是承上启下。《丝绸之路》教学设计 相关内容:《将相和》教学反思《把铁路修到*去》课文理解《珍珠鸟》课堂实录20珍珠鸟简案猴王出世《半截蜡烛》教案小学语文第十册《凤辣子初见林黛玉》教学案例《草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3查看更多>>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

  三、精读课文,理解感悟

  1、课中质疑,直指重点。

  课文学到这里,你还想提出哪些问题?

  预设:开辟丝绸之路为什么会献出了毕生精力?

  张骞是怎样开辟丝绸之路的?他都遇到了哪些困难?

  [设计目的:课中质疑,问题质量较高。问题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体现以学生为主体]

  2、默读课文,结合课前所查资料思考问题,边读边作批注。

  [设计目的:锻炼学生独立阅读、思考的能力;作批注让孩子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阅读习惯;安排学生结合资料回答问题,锻炼他们处理运用资料的能力,同时还能丰富课文的内容]

  3、小组交流。

  张骞是怎样开辟丝绸之路的?他都遇到了哪些困难?

  4、全班交流。

  根据学生交流情况随时指导朗读,并让学生明确以下内容:

  (1)从“交通不便,没有公路,没有汽车和飞机……”能看出丝绸之路上困难重重。

  (2)从“依靠太阳和星星辨别方向”、“日夜兼程”体会出张骞为开辟丝绸之路不辞辛劳。

  (3)“牧草由绿变黄,又由黄变绿;燕阵向南飞去,又从南方飞回,一转眼就是十一年过去了。”“他耐心地、不露声色地等待着,准备着。”引导大家想象:在这十一年中,张骞可能遇到了哪些困难和诱惑,他是怎么想的。

  [设计目的:通过想象,体会张骞的内心世界,理解他深深的爱国情怀。突破教学难点]

  (4)从“忍受着炎热和干渴的煎熬……”“历尽千难万险,出使西域十三年”等语句中,体会张骞开辟丝绸之路的坚定信念以及他的爱国情怀。

  (5)从“张骞向汉武帝介绍了西域各国的方位、人口、兵力、风俗、物产、相互关系以及对汉朝的态度”中我们能感受到张骞此行虽历尽艰辛,却不辱使命、收获颇丰。

  四、情感升华

  1、丝绸之路的开辟对于*乃至全世界来说有着重大的作用。

  学生结合资料和课文最后一段谈丝绸之路的作用。

  2、谈自张骞出使西域后丝绸之路的发展。

  (课件出示:①张骞出使西域地图。②丝绸之路的发展图)

  [设计目的:激发学生了解丝绸之路、探索丝绸之路的欲望。一节语文课的结束,正是新的学习的开始]

  3、总结:丝绸之路是连接古代东方与西方文明的纽带和文化走廊,将四大文明古国串联起来,组成一个横亘亚非欧三大洲的历史文化大舞台;丝绸之路有恢弘壮丽的自然景观,丰富多彩的文化交流,以及波澜壮阔的宗教民族融合,给后人留下了无数激动人心的历史画卷和不尽的历史之谜。

  丝绸之路在等待着我们去了解,去探索……

五年级语文下册《丝绸之路》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1、了解丝绸之路的来历及其开辟的意义,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2、运用金钥匙介绍的方法默读课文,为复述课*准备。

  3、通过理解,体会过渡段的运用。

  教学重难点:

  通过对丝绸之路的来历及其开辟意义的了解,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教学准备:教师:课件、相关资料;学生:收集资料

  一、谈话导入

  1、

  你知道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一些什么路?在2000多年前,一位伟大的探险家、外交家就为我们开辟了一条千古不朽、享誉世界的路——丝绸之路。(板书课题)

  2、

  释题,读“金钥匙”,用金钥匙的方法说说你想了解丝绸之路的哪些问题?

  (老师板书:什么叫丝绸之路?为什么要开辟丝绸之路?是怎样开辟的?有什么意义?)

  3、浏览课文,看看这些内容都在文中的哪些自然段在讲。

  二、学习课文

  1、课文中哪一个自然段在告诉我们丝绸之路是一条什么样的路?默读。

  (学生交流,课件出示第4自然段。)

  2、你对丝绸了解多少?学生谈收集的资料。(可结合学生带来的丝绸直观感受)

  课件展示(看到这么华丽的丝绸,你想说些什么?,瞧,罗马帝王身着丝绸的高贵)

  3、丝绸不仅在*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在世界上也有很高的知名度。浏览课文,看看文中哪些自然段在写丝绸在世界上也有很高的知名度?

  4、默读1、2自然段,找出能体现*丝绸在国外有很高的知名度的词语和句子。

  (交流:“目瞪口呆”“赞不绝口”……“最时髦”“最讲究”“最珍贵”“和黄金等价”……)

  5、此时,作为丝绸发源地的*子孙,你的心情是怎样的?读出这种骄傲的语气。

  (二)学习第3自然段。

  1、欧洲的罗马帝国在我们国家的什么位置?(课件展示地图)

  2、去罗马帝国的路到底是一条什么样的路?文中哪一个自然段在讲?

  (女生读,男同学思考:找出一个词语概括路的特点,你是如何体会到的?

  课件展示地图,段落,理解这条路环境恶劣,充满艰辛与危险。)

  3、鲁迅先生说: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那这样一条危险的、远隔万里的道路是谁开辟的呢?(板书:张骞)哪句话在写?哪些段落又在详细写?

  4、再读第四自然段,看看第四自然段的内容与前后的内容有何联系?是如何联接的?

  (像这样把前后的自然段连接起来的段落叫做过渡段,它的作用是承上启下

  (三)学习5——7自然段

  1、张骞开辟这条道路的过程容易吗?同学们在品德课上对这个故事已有所了解,谁能说一说?

  2、课文中都是怎么介绍的?默读5——7自然段,思考:张骞在开辟丝绸之路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他是如何面对的?你是如何体会到的?用——勾画出来。

  3、学生交流:

  (1)“他渡黄河、过沙漠……日夜兼程……当了俘虏。”体会刚开始的条件的恶劣都不是真正的困难,遇到匈奴才是真正的困难。板书:日夜兼程当了俘虏

  (2)“他耐心地、不露声色地等待着、准备着……”他的意志坚定,时刻都想着未完成的事业。板书:等待准备

  “……逃走……忍受着炎热和干渴的煎熬……”板书:逃走

  “终于到达……”板书:到达

  (5)哪一个词语最能概括他的这一路历程?板书:“历尽千难万险……”

  (6)面对这长达13年的困难,张骞为什么还是那么坚定?是什么在支持着他?学习到这儿,你想对他说些什么?

  一趟,张骞除了收获面对困难的信心,还收获了什么?

  (四)学习第8自然段。

  1、默读思考:丝绸之路的作用是什么?在文中找一句能概括它作用的话,用——画出来。

  (“丝绸之路”成为促进东亚欧交流和人类文明发展的纽带。读,“丝绸之路”是什么的纽带?板书:交流与发展)

  2、自由读:交流与发展在这一段中是如何体现的?交流的什么?(物产与文化)

  3、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这样的.交流吗?如果没有交流社会会怎么样?(不会发展、停滞不前)因此,有了交流才有发展,才有我们今天的美好生活。

  三、情感升华

  1、丝绸的出名源于“丝绸之路”,*在世界上举世闻名也源于“丝绸之路”。在古代,它是传播友谊的道路,在今天,人们把丝绸之路看作是连结东西方文明的纽带。近年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丝绸之路研究计划”,把丝绸之路称作“对话之路”,以促进东西方的对话与交流。对于*人民来讲,今天的丝绸之路,是开放之路,是奋进之路,是通向二十一世纪的光明之路。

  2、你还知道哪些与丝绸之路有关的知识,向同学们说一说?

  3、学习了《丝绸之路》,请你当一当导游,把丝绸之路的故事介绍给周围的人听。

五年级语文下册《丝绸之路》教学设计5

  设计理念:

  让学生以一位导游的身份介绍丝绸之路、交流资料等,以此来创设生动的情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全程参与、人人参与,让学生在有效的参与中自主阅读,不断探究;在感兴趣的具体语言实践活动中,感受课文意境、积累课文语言,积累和文章有关的诗句等。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掌握要求会写、会认的7个生字。

  3、了解丝绸之路的来历及其开辟的意义,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4、运用“金钥匙”介绍的方法默读课文复述课文。

  5、通过反复读文,体会过渡段的作用,并学习运用这一写法。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张骞与丝绸之路》资料;选用诗句的投影;推荐阅读的文章《茶马古道》等。

  2、学生搜集和丝绸之路的相关资料(故事、常识性知识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话说丝绸之路

  引入新课,交流资料。

  1、师板书课题提问:读了课题你有哪些疑问?生质疑。

  2、交流有关丝绸之路资料。知道有关丝绸之路的哪些知识?(小组交流,教师巡视指导;全班交流,各组互相补充,教师随机评价、筛选有用信息;教师补充信息:海上丝绸之路)

  走近丝绸之路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生自读课文交流所获。

  2、检查自学情况:生字词语的朗读和书写;重点段落的朗读。

  第二课时

  走进丝绸之路

  古诗引入,积累语言。

  学生读背描写西域的诗句:“劝君更饮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羌笛无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

  感悟内容,解决问题。

  问题一:这是一条怎样的路?

  问题二:张骞在开辟丝绸之路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从哪儿能体会到?

  情感升华,体会艰辛。

  1、教师出示资料《张骞与丝绸之路》。使学生更深刻地体会到张骞是位伟大的探险家、外交家。

  2、做小导游,复述课文。(小组内互相练习说 全班交流,根据学生交流情况,随时提醒学生要抓住关键词句来复述课文。)

  延伸丝绸之路

  1、学完了课文《丝绸之路》,你有什么想说的吗?把你想说的写下来。

  2、想想:现在的我们能为“丝绸之路”做些什么?

  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做一个关于“丝绸之路”的调查小报告或者搜集资料做一份关于“丝绸之路”的介绍。


《丝绸之路》教学反思五年级语文下册3篇(扩展2)

——五年级语文《 丝绸之路》教学反思3篇

五年级语文《 丝绸之路》教学反思1

  本篇课文篇幅较长,主要通过张骞这一人物的事迹向读者介绍了丝绸之路的开辟过程和意义。

  教学本课时我依据课后的问题“课文主要写张骞和丝绸之路的故事,为什么还写恺撒大帝看戏?”和金钥匙:“很多课文的题目很精彩,不但简洁、鲜明,而且能启发读者联想到很多事情。”这两点入手,让同学感悟写作中的一些技巧。写恺撒大帝目的是对后面的故事起铺垫、烘托的作用,我们回忆一下所学课文还有哪些有类似的特点,接着让同学也打开自身的习作本,有没有用到这样的方法?针对某一篇作文你是否可以修改一下?针对题目的确定同样采用这样的方法,同学们兴趣盎然,局部同学的作文题目修改明显有新意,但文中曲幽通径的境界一时还无法达到,但我想至少给他们一个暗示,作文原来可以这样处置,相信以后的学习中也会关注作者的写作手法。


《丝绸之路》教学反思五年级语文下册3篇(扩展3)

——五年级语文《 丝绸之路》教学反思

五年级语文《 丝绸之路》教学反思1

  本篇课文篇幅较长,主要通过张骞这一人物的事迹向读者介绍了丝绸之路的开辟过程和意义。

  教学本课时我依据课后的问题“课文主要写张骞和丝绸之路的故事,为什么还写恺撒大帝看戏?”和金钥匙:“很多课文的题目很精彩,不但简洁、鲜明,而且能启发读者联想到很多事情。”这两点入手,让同学感悟写作中的一些技巧。写恺撒大帝目的是对后面的故事起铺垫、烘托的作用,我们回忆一下所学课文还有哪些有类似的特点,接着让同学也打开自身的习作本,有没有用到这样的方法?针对某一篇作文你是否可以修改一下?针对题目的确定同样采用这样的方法,同学们兴趣盎然,局部同学的作文题目修改明显有新意,但文中曲幽通径的境界一时还无法达到,但我想至少给他们一个暗示,作文原来可以这样处置,相信以后的学习中也会关注作者的写作手法。


《丝绸之路》教学反思五年级语文下册3篇(扩展4)

——《丝绸之路》优秀教学设计3篇

《丝绸之路》优秀教学设计1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丝绸之路”的历史意义,激发学生向往古代文明,热爱祖国西部的情感。

  2、认识本课9个生字,积累新词和优美的句子,搜集、交流有关丝绸之路的故事。

  【课前准备】

  带着自己感兴趣的问题,通过上网或者去图书馆等方式,查询丝绸之路名称的由来、历史变迁或人物故事等相关信息。

  【教学过程】

  一、激导入

  出示丝绸之路的相关风景图片,配乐介绍:丝绸之路在《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中被称为是“上无飞鸟,下无走兽,复无水草”的蛮荒之路,可是自汉代张骞冒死开拓之后,这条崎岖荒僻的道路上却出现了队队商旅,悠悠驼铃。从此,东方的文明古国和西方的许多国家便开始了不绝如缕的联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近年来发起的“丝绸之路研究计划”,把丝绸之路意味深长地称作“对话之路”,当代的*人称它为“开放之路”。为什么称它是“对话之路”“开放之路”呢?今天,我们就沿着这条丝绸之路,察看一番,感受一番。

  二、再读课文,理清思路

  1、激疑: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丝绸之路称为“对话之路”,当代的*人称它为“开放之路”,那么,文中所写的*使者称它为什么呢?

  2、学生寻读课文,回答老师的提问。

  3、齐读*使者的话──没想到,一条道路将远隔千里的我们联系在了一起,这真是一条伟大的路呀!

  4、进一步激疑:

  听了这句话,你有什么想问的吗?启发学生多层面追问:为什么说这条道路将远隔千里的我们联系在一起了?联系我们的仅仅是一条路吗?*使者为什么称它为“伟大的路呢”?伟大体现在哪里?

  5、小组合作讨论,要求:

  摆出观点,层次清晰地罗列事实以证明。

  6、鼓励各小组陈述自己的观点,教师在和学生的对话中相机梳理思路──友谊之路、商贸之路、文化之路、科学之路……

  三、深入读文,把握主旨

  1、感受“友谊之路”:

  ⑴自由读课文描写大汉国和安息国使节见面的部分,在原来小组同学发言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掘:

  两国人民友谊体现在什么地方?

  ⑵交流,教师在对话中点拨:

  安息国(今伊朗)方面:

  迎候之远──边境线上;迎候之众──感受“浩浩荡荡”的意思,读出浩荡的气势,然后引史实以佐证:20000多人;迎候之热──表情、语言、动作、礼物、节目。

  大汉国方面:

  谦逊有礼──没有盛气凌人的傲慢;薄礼不薄──史料记载:西方宫廷皇族和贵族以穿丝绸服装为时尚,丝绸与黄金在当时几乎等价;罗马国和安息国交战,见安息帝国士兵身上穿的丝绸服装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宛如天神,吓得不知所措,结果溃不成军。教师同时注意鼓励学生不仅要理解正确,而且要读出人物当时的感情。

  ⑶小结:

  一条路,打通了隔膜,增进了了解,加深了友谊,这怎能不是一条伟大的路呢?有感情地再读*使者的话──没想到,一条道路将远隔千里的我们联系在了一起,这真是一条伟大的路呀!

  2、感受经济(科技)之路:

  ⑴丝绸之路是伟大之路,除了因为这是一条友谊之路,还因为这是一条经济之路、科技之路。

  ⑵读课文第十三自然段。

  ⑶为什么说这是一条经济之路、科技之路?

  ⑷交流,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可以向深层探究:

  为什么说将*的养蚕、冶铁等技术带向国外,将国外的葡萄、核桃等食品带到*,就会促进经济或者科技的发展呢?

  ⑸有感情地朗读。

  3、感受文化之路:

  ⑴丝绸之路的伟大还体现在它是一条文化之路。

  ⑵齐读“我国音乐、舞蹈、绘画,由于吸收外来文化的长处,变得更加丰富多彩,美轮美奂。”

  ⑶你是怎样理解这一句的?

  (杨贵妃是唐玄宗最宠爱的妃子,其善跳胡旋舞,说明了这种舞蹈在当时的风行。已故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向达先生曾撰有长篇论文《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我们可以从这篇史学名作中,一览唐代长安的种种胡化景象。)

  ⑷小结:

  丝绸之路犹如一条彩带,将古代亚洲、欧洲、非洲的古文明联系在了一起,促进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在延绵的丝绸之路古道上,遗留下大量的文明古迹,传达给人们的却是超越国界和民族差异的精神共鸣,这怎能不是一条伟大的路呢?再次有感情地再读*使者的话──没想到,一条道路将远隔千里的我们联系在了一起,这真是一条伟大的路呀!

  四、总结升华,领会现代意义

  1、教师有感情地激疑:

  望着这座群雕,作者就仿佛看到了当年丝绸之路上商旅不绝的景象,仿佛听到了飘忽在大漠中的悠悠驼铃声;望着这座群雕,作者情不自禁地引起了对往日商贸繁荣的遐想。同学们,从这些首尾似乎重复的话语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2、交流:

  丝绸之路对古代经济、文明的巨大贡献;深情的民族自豪感;丝绸之路对现代西部人的一种感召力──西部大开发。

  3、激朗读。

  五、作业

  1、结合课文上所讲的内容,说说“为什么丝绸之路是一条伟大的路”。

  2、有条件的,可以开一个“丝绸之路故事会”。

《丝绸之路》优秀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认识本课的12个生字,学写8个字;参照“我的词语库”自主积累好词好句。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我国古代灿烂的文化。3.通过读文,知道张骞是怎样开辟丝绸之路的。

  [教学重点与难点]

  1.自主识字写字。2.了解“丝绸之路”的历史。

  [教学准备]

  师:查找与丝绸之路有关的资料;*地图。生:搜集阅读有关丝绸之路的资料。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初读课文: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板书课题。

  2.教师范读课文。

  1.学生自由轻读课文,画出生字词拼读。

  2.生字词正音。

  二、自主识字: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选择喜欢的识字方法自主识记生字。

  2.汇报交流:

  ①检查字音。

  ②疏通难字。

  ③扩词比赛。

  3.巩固识字。

  1.读准音,记清形,组组词。开火车游戏。

  2.交流记忆方法,集体解决难字。

  3.字、词游戏;生字回文。

  三、指导书写: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认一认。

  2.记一记。

  3.说一说。

  4.看一看。

  5.写一写。

  1.认读会写字8个。

  2.自主观察汉字,记忆字形。

  3.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

  4.观察教师范写难字。评议。

  5.独立练习书写。共同评议。

  四、分层作业:1.认读生字和词语;把生字漂漂亮亮地写一写。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充实“我的词语库”。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生字词语。

  二、导入: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交流与丝绸之路有关的话题。

  2.板书课题。

  1.畅所欲言。

  2.读题。质疑。

  三、感悟课文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感知课文主要内容。

  2.细读感悟课文。

  ①出示自读提纲,自读交流。

  ②结合找出的句段进行朗读训练。

  ③想象说话——朗读指导。

  3.出示与西域地理环境有关的图片或推荐影片。

  1.选择喜欢的方式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默读课文,画出描写自然条件艰苦的句子读一读。

  3.想一想:张骞是怎样克服困难开辟丝绸之路的?

  4.练读;范读;互读;评读。张骞受到哪些屈辱?逃出来遇到哪些困难?

  5.欣赏感受。

  四、延伸:鼓励学生结合课外的知识讲一讲张骞开辟丝绸之路的故事,以巩固理解课文。

  板书设计:

《丝绸之路》优秀教学设计3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丝绸之路”的历史意义,激发学生向往古代文明,热爱祖国西部的情感。

  2、认识本课9个生字,积累新词和优美的句子,搜集、交流有关丝绸之路的故事。

  【课前准备】

  带着自己感兴趣的问题,通过上网或者去图书馆等方式,查询丝绸之路名称的由来、历史变迁或人物故事等相关信息。

  【教学过程】

  一、激导入

  出示丝绸之路的相关风景图片,配乐介绍:丝绸之路在《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中被称为是“上无飞鸟,下无走兽,复无水草”的蛮荒之路,可是自汉代张骞冒死开拓之后,这条崎岖荒僻的道路上却出现了队队商旅,悠悠驼铃。从此,东方的文明古国和西方的许多国家便开始了不绝如缕的联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近年来发起的“丝绸之路研究计划”,把丝绸之路意味深长地称作“对话之路”,当代的*人称它为“开放之路”。为什么称它是“对话之路”“开放之路”呢?今天,我们就沿着这条丝绸之路,察看一番,感受一番。

  二、再读课文,理清思路

  1、激疑: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丝绸之路称为“对话之路”,当代的*人称它为“开放之路”,那么,文中所写的*使者称它为什么呢?

  2、学生寻读课文,回答老师的提问。

  3、齐读*使者的话──没想到,一条道路将远隔千里的我们联系在了一起,这真是一条伟大的路呀!

  4、进一步激疑:

  听了这句话,你有什么想问的吗?启发学生多层面追问:为什么说这条道路将远隔千里的我们联系在一起了?联系我们的仅仅是一条路吗?*使者为什么称它为“伟大的路呢”?伟大体现在哪里?

  5、小组合作讨论,要求:

  摆出观点,层次清晰地罗列事实以证明。

  6、鼓励各小组陈述自己的观点,教师在和学生的对话中相机梳理思路──友谊之路、商贸之路、文化之路、科学之路……

  三、深入读文,把握主旨

  1、感受“友谊之路”:

  ⑴自由读课文描写大汉国和安息国使节见面的部分,在原来小组同学发言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掘:

  两国人民友谊体现在什么地方?

  ⑵交流,教师在对话中点拨:

  安息国(今伊朗)方面:

  迎候之远──边境线上;迎候之众──感受“浩浩荡荡”的意思,读出浩荡的气势,然后引史实以佐证:20000多人;迎候之热──表情、语言、动作、礼物、节目。

  大汉国方面:

  谦逊有礼──没有盛气凌人的傲慢;薄礼不薄──史料记载:西方宫廷皇族和贵族以穿丝绸服装为时尚,丝绸与黄金在当时几乎等价;罗马国和安息国交战,见安息帝国士兵身上穿的丝绸服装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宛如天神,吓得不知所措,结果溃不成军。教师同时注意鼓励学生不仅要理解正确,而且要读出人物当时的感情。

  ⑶小结:

  一条路,打通了隔膜,增进了了解,加深了友谊,这怎能不是一条伟大的路呢?有感情地再读*使者的话──没想到,一条道路将远隔千里的我们联系在了一起,这真是一条伟大的路呀!

  2、感受经济(科技)之路:

  ⑴丝绸之路是伟大之路,除了因为这是一条友谊之路,还因为这是一条经济之路、科技之路。

  ⑵读课文第十三自然段。

  ⑶为什么说这是一条经济之路、科技之路?

  ⑷交流,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可以向深层探究:

  为什么说将*的养蚕、冶铁等技术带向国外,将国外的葡萄、核桃等食品带到*,就会促进经济或者科技的发展呢?

  ⑸有感情地朗读。

  3、感受文化之路:

  ⑴丝绸之路的伟大还体现在它是一条文化之路。

  ⑵齐读“我国音乐、舞蹈、绘画,由于吸收外来文化的长处,变得更加丰富多彩,美轮美奂。”

  ⑶你是怎样理解这一句的?

  (杨贵妃是唐玄宗最宠爱的妃子,其善跳胡旋舞,说明了这种舞蹈在当时的风行。已故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向达先生曾撰有长篇论文《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我们可以从这篇史学名作中,一览唐代长安的种种胡化景象。)

  ⑷小结:

  丝绸之路犹如一条彩带,将古代亚洲、欧洲、非洲的古文明联系在了一起,促进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在延绵的丝绸之路古道上,遗留下大量的文明古迹,传达给人们的却是超越国界和民族差异的精神共鸣,这怎能不是一条伟大的路呢?再次有感情地再读*使者的话──没想到,一条道路将远隔千里的我们联系在了一起,这真是一条伟大的路呀!

  四、总结升华,领会现代意义

  1、教师有感情地激疑:

  望着这座群雕,作者就仿佛看到了当年丝绸之路上商旅不绝的景象,仿佛听到了飘忽在大漠中的悠悠驼铃声;望着这座群雕,作者情不自禁地引起了对往日商贸繁荣的遐想。同学们,从这些首尾似乎重复的话语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2、交流:

  丝绸之路对古代经济、文明的巨大贡献;深情的民族自豪感;丝绸之路对现代西部人的一种感召力──西部大开发。

  3、激朗读。

  五、作业

  1、结合课文上所讲的内容,说说“为什么丝绸之路是一条伟大的路”。

  2、有条件的,可以开一个“丝绸之路故事会”。


《丝绸之路》教学反思五年级语文下册3篇(扩展5)

——丝绸之路文章-丝绸之路的文章3篇

丝绸之路文章-丝绸之路的文章1

  总是想起那满载辉煌的古道。跟着汉使张骞的驼队,从长安出发,饮一杯送元二使安西的酒,西出阳关。一路走来,歪歪斜斜的足迹,印满岁月里不寻常的邂逅。

  抚摸着那段孟姜女哭倒的长城,看枯草在暮色中抖动秋天的根须,却在仰天一瞥时看到了远天的归鸿,我听到了昭君出塞时那凄婉的琵琶声,看到了苏武牧羊时紧握的汉使旌节;目睹了李广自刎前愤怒成一团燃烧的火焰。

  心上有一堵斑驳的城墙,永远地横亘着。楼群中的西域,西域中的丝绸路,像一颗疲倦的星辰,在银河里沉浮,落落孤寂。温柔的绿死了,潺潺的流水干了;大厦古雕楼的飞禽走兽,凝望着惨白的月亮。站在寒意深深的魔鬼城前,只有几堵断壁残垣在风沙中演绎着一个古城的兴衰荣辱。

  遥想大漠丝绸路,孤傲地悬着它世纪的心思。就这样独步在砖石构成的丰碑上,已经枯死的沙柳,伫立着怪影,印证着千年前的繁华。没有尽头的巷子啊!无数的门,无数声“吱呀”,无数人们的身影。来了一拨又一拨,在未曾干涸的溪石上,捶打浆洗的麻衣,难掩的一串渐远的蹄声……叮叮当当的咏叹里,有多少魂魄穿过黑夜的隧道,敲打历史的回音壁。晨雾里睁开眼,丝绸之路的商人都闲坐成罗汉,无法酣眠。我真想走上去摸摸雪白的胡子,不——是雪一般的沙砾。客栈中一曲《高山流水》,留下一张张黑白胶片,留下狂风中隐约的冷笑。

  沉默是积蓄,是力量,丝绸之路在向天空接近着,一队无声的骆驼带着永久的繁华,消失在风沙的后面。风沙大啊!多少钱庄、店铺、货栈、作坊,还有多少舞榭歌台、酒楼客舍,就这样不经意地被风吹散了。多少重大的历史事件,就这样不经意地被风掩埋了。暮色古道变成一堆熄了火的`红炭,伴随着满东方散步的佛,留下一座座洞窟,演绎着一幕幕哑剧。望着那金灿灿的沙砾,我忘记了日落照着大旗的豪迈,忘记了来自草原“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无限惬意,甚至忘却了什么叫做草肥水美,而这里曾经是帝王将相的行宫猎场。

  想象着人们没有私心,但人们不可能没有私心;想象着风沙不吹,但风沙不可能不吹;想象着古道依旧繁华,但古道不可能依旧繁华,所以这一切注定发生。悠悠的骆驼依旧在耳边回萦,丝绸古道,我希望下次在梦中与你相遇。

  后记:

  西部大开发的步伐已经启动,而生态的步伐却没有以相应的速度推进。我希望我们的西部,不要成为丝绸之路。绿意全无,黄沙漫漫……

丝绸之路文章-丝绸之路的文章2

  今年春天,科学老师给我发了二十多条小蚕宝宝,叫我们拿回家去精心喂养。我高高兴兴拿回家,拜爷爷为师,知道我养蚕。我们找来一个有盖的大纸盒,用手帕将内外擦得干干净净,在纸盒底和盖的四周密密麻麻锥上小孔。爷爷说:“要有盖是为了不让老鼠等伤害它,擦干净是因为蚕这东西爱清洁,钻孔是为了通风。”

  小蚕放进盒后,我们就去采桑叶。爷爷说:“玉合山公园过去就是农田,里面肯定有桑树。”爷爷分析得很正确。我们在公园里找到不少桑树,上面长满了嫩绿的桑叶。爷爷告诉我:“我采叶有三要,一要靠枝头的嫩叶,二要无虫咬的好叶,三要无脏物污染的干净叶。”一会儿,我们就采了一大包,我还想多采一些,但爷爷说:“采多了没用,枯萎后蚕宝宝就不爱吃了。”回到家,我迫不及待地就往纸盒里放桑叶。爷爷说:“不行,要用干帕把桑叶一片一片地擦干净,还要用剪刀把桑叶剪成细条。水分重了或不干净蚕宝宝吃了会拉稀,生病。叶子太大了,蚕宝宝小无法咬烂,长大后就可以不剪了。以后每天早晚各喂一次蚕,喂前要把盒里的残渣,粪便打扫干净。”就这样,坚持为了两个多月,小蚕宝宝已经长成大蚕了,足有五厘米长,又白又胖,身上似乎逐渐变亮。爷爷说:“蚕要结茧了,快去找些小树枝,放在盒里做支架。”果然几天后它们不吃桑叶了,爬上了树枝,开始吐丝结茧。


《丝绸之路》教学反思五年级语文下册3篇(扩展6)

——五年级下册语文《丝绸之路》教案3篇

五年级下册语文《丝绸之路》教案1

  教学目标:

  1、了解丝绸之路的来历及其开辟的意义,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2、运用金钥匙介绍的方法默读课文,为复述课*准备。

  3、通过理解,体会过渡段的运用。

  教学重难点:

  通过对丝绸之路的来历及其开辟意义的了解,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教学准备:

  教师:课件、相关资料

  学生:收集资料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你知道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一些什么路?在20xx多年前,一位伟大的探险家、外交家就为我们开辟了一条千古不朽、享誉世界的路——丝绸之路。(板书课题)

  2、释题,读“金钥匙”,用金钥匙的方法说说你想了解丝绸之路的哪些问题?

  (老师板书:什么叫丝绸之路?为什么要开辟丝绸之路?是怎样开辟的?有什么意义?)

  3、浏览课文,看看这些内容都在文中的哪些自然段在讲。

  二、学习课文

  1、课文中哪一个自然段在告诉我们丝绸之路是一条什么样的路?默读。

  (学生交流,课件出示第4自然段。)

  2、你对丝绸了解多少?学生谈收集的资料。(可结合学生带来的丝绸直观感受)

  课件展示(看到这么华丽的丝绸,你想说些什么?,瞧,罗马帝王身着丝绸的高贵)

  3、丝绸不仅在*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在世界上也有很高的知名度。浏览课文,看看文中哪些自然段在写丝绸在世界上也有很高的知名度?

  4、默读1、2自然段,找出能体现*丝绸在国外有很高的知名度的词语和句子。

  (交流:“目瞪口呆”“赞不绝口”……“最时髦”“最讲究”“最珍贵”“和黄金等价”……)

  5、此时,作为丝绸发源地的*子孙,你的心情是怎样的?读出这种骄傲的语气。

  (二)学习第3自然段。

  1、欧洲的罗马帝国在我们国家的什么位置?(课件展示地图)

  2、去罗马帝国的路到底是一条什么样的路?文中哪一个自然段在讲?

  (女生读,男同学思考:找出一个词语概括路的特点,你是如何体会到的?

  课件展示地图,段落,理解这条路环境恶劣,充满艰辛与危险。)

  3、这样一条危险的、远隔万里的道路是谁开辟的呢?(板书:张骞)哪句话在写?哪些段落又在详细写?

  4、再读第四自然段,看看第四自然段的内容与前后的内容有何联系?是如何联接的?

  (像这样把前后的自然段连接起来的段落叫做过渡段,它的作用是承上启下

  (三)学习5---7自然段

  1、张骞开辟这条道路的过程容易吗?同学们在品德课上对这个故事已有所了解,谁能说一说?

  2、课文中都是怎么介绍的?默读5----7自然段,思考:张骞在开辟丝绸之路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他是如何面对的?你是如何体会到的?用——勾画出来。

  3、学生交流:

  (1)“他渡黄河、过沙漠……日夜兼程……当了俘虏。”体会刚开始的条件的恶劣都不是真正的困难,遇到匈奴才是真正的困难。板书:日夜兼程当了俘虏

  (2)“他耐心地、不露声色地等待着、准备着……”他的意志坚定,时刻都想着未完成的事业。板书:等待准备

  (3)“……逃走……忍受着炎热和干渴的煎熬……”板书:逃走

  (4)“终于到达……”板书:到达

  (5)哪一个词语最能概括他的这一路历程?板书:“历尽千难万险……”

  (6)面对这长达13年的困难,张骞为什么还是那么坚定?是什么在支持着他?学习到这儿,你想对他说些什么?

  (7)一趟,张骞除了收获面对困难的信心,还收获了什么?

  (四)学习第8自然段。

  1、默读思考:丝绸之路的作用是什么?在文中找一句能概括它作用的话,用——画出来。

  (“丝绸之路”成为促进东亚欧交流和人类文明发展的纽带。读,“丝绸之路”是什么的纽带?板书:交流与发展)

  2、自由读:交流与发展在这一段中是如何体现的?交流的什么?(物产与文化)

  3、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这样的交流吗?如果没有交流社会会怎么样?(不会发展、停滞不前)因此,有了交流才有发展,才有我们今天的美好生活。

  三、情感升华

  1、丝绸的出名源于“丝绸之路”,*在世界上举世闻名也源于“丝绸之路”。在古代,它是传播友谊的道路,在今天,人们把丝绸之路看作是连结东西方文明的纽带。近年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丝绸之路研究计划”,把丝绸之路称作“对话之路”,以促进东西方的对话与交流。对于*人民来讲,今天的丝绸之路,是开放之路,是奋进之路,是通向二十一世纪的光明之路。

  2、你还知道哪些与丝绸之路有关的知识,向同学们说一说?

  3、学习了《丝绸之路》,请你当一当导游,把丝绸之路的故事介绍给周围的人听。

推荐访问:

版权所有:袖书文档网 2002-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袖书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袖书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鲁ICP备2002646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