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用心灵去倾听》课文教学设计3篇

《用心灵去倾听》课文教学设计3篇

发布时间:2023-01-01 13:25:04 来源:网友投稿

《用心灵去倾听》课文教学设计1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了解我和苏珊的交往过程,感受真情。  3、能够运用自己掌握的读书方法,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4、感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用心灵去倾听》课文教学设计3篇,供大家参考。

《用心灵去倾听》课文教学设计3篇

《用心灵去倾听》课文教学设计1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了解我和苏珊的交往过程,感受真情。

  3、能够运用自己掌握的读书方法,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4、感受真情的美好,在生活中学会关爱他人。

  课前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揭题

  1、教师:生活贫困的桑娜和渔夫,有着乐于助人的美好心灵;一位残疾青年善意的谎言背后,只是为了能让我安心看书;清晨的树林中,一位倾听我拉琴的陌生老人,给了我信心。人间处处有真情啊!今天,我们要学习另一个关于倾听的真情故事。

  2、出示课题:用心灵去倾听

  怎样的听是倾听?(细心地听)用心灵怎么去倾听?请打开课本,让我们走进课文去用心感受。

  二、初读感知

  1、大声朗读课文,注意把课文读通顺、读正确,读得不畅的地方做个记号,再读一遍。自己特别有体会的句子可以划下来。

  2、指名轮读课文,正音。

  3、课文写了一个怎样的动人故事?(引导了解我和苏珊的交往过程)

  4、你画出了哪些句子,能给大家读一读吗?并说说自己的体会。(学生自由发言)

  三、研读感悟

  1、苏珊,一个普普通通的接线员,我还没有见过她时,已把她当作──(学生:我的第二个母亲)

  (1)出示句子:但是我非常想认识苏珊,认识这个从未谋面却如同我第二个母亲的人。(齐读)

  (2)母亲,那是我们最熟悉、最可亲近的人哪!而我,却把从未谋面的苏珊当成了我的第二个母亲,这是对苏珊多么高的评价啊!

  你能说说为什么吗?让我们从课文中去找答案。

  (3)学生交流谈感受。

  (4)接线员工作是非常繁忙的,面对我的求助,如果换了其他人,可能会怎样做?(不予理睬、粗暴打断)苏珊却不是这样,面对一个从未谋面的小孩,她付出了母亲般的爱心。

  (5)再次齐读:但是我非常想认识苏珊,认识这个从未谋面却如同我第二个母亲的人。

  2、那么,苏珊是怎么看待我和她之间的交往的?

  引读:苏珊对我说,她也要感谢我。她说她没有孩子,我的电话使她感受到了做母亲的幸福。

  同学们,生活就是这样,当你用心付出的同时,不经意间也能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

  3、同学们,苏珊对我母亲般的关爱一直到她离开人世之前,细心的孩子,不知你发现了没有?

  出示苏珊留言:汤米,我要到另一个世界去歌唱。

  讨论:苏珊为什么要留言?你怎么理解她的留言内容?(怕我伤心、难过;要我乐观对待生活)

  4、请同学们想一想,苏珊在写留言前会想些什么?

  小练笔:就要离开了,苏珊想:_____________________。

  5、交流练笔。

  四、总结深化

  1、同学们,让我们再次读课题,齐读:用心灵去倾听。

  用心灵去倾听的是什么?

  一根电话线让我们心灵相通,有一首歌写得好(课件出示):

  接受我的关怀,期待你的笑容!人字的结构就是相互支撑!走进我们的视野,从此不再陌生,人类的面孔就是爱的表情!告诉你一个发现,你和我都会感动,世界很小,是个家庭!

  2、同学们,让我们用爱心去对待生活,让爱在我们的心灵深处扎根!


《用心灵去倾听》课文教学设计3篇扩展阅读


《用心灵去倾听》课文教学设计3篇(扩展1)

——《用心灵去倾听》教学设计3篇

《用心灵去倾听》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悦耳、耐心、沉默”等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和作用。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和方法:在自主、探究的研读过程中,通过教师的引领、感悟,了解苏珊对我的关爱。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关爱他人的`精神,懂得帮助别人自己也在享受幸福。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审题

  1、示题:倾听:什么意思?

  2、看来课题你想问些什么?或者你有哪些疑惑?

  3、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来大声朗读课文,看看你是否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或者你还有新的疑惑?

  二、初读课文,确立探究问题

  1、简单说说你理解的一些问题的答案。

  2、提一提新的问题,板示:

  3、进行归纳:(1)问题集中的重点所在(2)确立需要解决的问题重点

  三、研读课文,抓住重点问题进行探究

  1、按照问题,自己进行探究讨论:给学生一定时间,进行研究。

  2、自己选择性回答

  3、抓住下列语言文字:

  (1)我发现在这奇妙的电话机里,住着一个无所不知的小精灵。

  (2)小精灵总是耐心的回答我的问题,一遍遍地向我解释。

  (3)苏珊想了想,对我说:“你知道吗,这只可爱的小鸟,它要到另一个世界去歌唱。

  (4)长大以后,我离开家乡,也知道了电话是怎么回事。

  (5)但是我非常想认识苏珊,认识这个从未谋面却如同我的第二个母亲的人。

  (6)她沉默了一会儿,说:“我希望你的手指已经好了。

  (7)我们一起大笑起来。

  (8)随后,她给我读了纸条上的留言:汤米,我要到另一个世界去歌唱。

  四、拓展阅读,升华情感

  1、感悟苏珊和我的那份互相依恋的母子情深。

  2、感悟人与人之间的那份真诚和帮助别人后的愉悦。

  3、明白和享受那心灵份倾听所带来的快乐和幸福。

  板书

  用心去倾听

  帮助

  苏珊——“我”

《用心灵去倾听》教学设计2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了解“我”和苏珊的交往过程,感受真情。

  3、能够运用自己掌握的读书方法,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4、感受真情的美好,在生活中学会关爱他人。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用心灵去倾听能给人带来快乐与幸福。体会“我”对苏珊的深切怀念之情。

  2.领会文章的写作手法,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教学准备

  学生利用双休日等休息时间,就近观察车站、医院、商场、银行的问讯处,了解问讯处的服务时间与服务内容,实地感受问讯处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并就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与问讯处工作人员交流。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题解题,激发兴趣

  1.出示课题,学生齐读课题:用心灵去倾听

  2.读题后你想知道什么?(谁用心灵去倾听?我想知道怎样才能用心灵去倾听的?)

  [评:引导学生解题质疑,直奔主题。]

  二、初读课文,质疑解疑

  1.请同学们将课文自由地、快速地读几遍。

  2.用自己的语言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3.说说苏珊给了小时候的“我”哪些帮助?

  [评:把握全文大意,了解“我”与苏珊是怎样进行交往的,有助于理解“我”对苏珊的依赖之情是怎样产生,有助于下文提炼苏珊有耐心有爱心地帮助孩子的品质。]

  三、精读课文,交流感受最深的地方

  1.课文的哪些内容让自己感动,把感动自己的语句画下来,和大家交流

  2.交流最受感动的地方(重点关注描写人物言行、心理的语句)

  ①我找到了听我说话的人,不由得放声大哭。

  (找到听“我”说话的人,其实就是找到了希望,非常希望得到帮助,把希望寄托在那个叫“问讯处”的小精灵身上。听到苏珊的温柔的嗓音,“我”孤独的心灵一下子得到了抚慰,终于放声大哭。这既是伤痛带来的痛苦的哭,更是在孤独中找到了希望的.幸福的哭。)

  ②小精灵总是耐心地回答我的问题,一遍遍地向我解释。

  (苏珊就像一位母亲那样“耐心地回答我的问题,一遍遍地向我解释。”在一次次心与心的交流中,两个人的心走在了一起,结成了母子般的情谊。这句话形象地写出了苏珊的爱心,语言虽然朴实,读来却令人十分感动。)

  ③你知道吗,这只可爱的小鸟,它要到另一个世界去歌唱。

  (心爱的金丝雀突然死了,“我”不仅痛苦,同时对死亡充满了恐惧。苏珊采用了更美好的一种说法。是啊,小鸟到另外一个世界去唱歌了,这是多么美好的事啊!听着这样的话,笼罩在孩子心头的阴影立刻消散了,快乐又回到了孩子的身边。苏珊善良、乐观。)

  ④但是我非常想认识苏珊,认识这个从未谋面却如同我第二个母亲的人。

  (“谋面”就是见面的意思,用“如同我第二个母亲”来形容苏珊,看得出“我”对苏珊的爱。苏珊不是“我”的母亲,我们也从没见过面,是电话线把两个人紧紧地连在一起:苏珊就像母亲那样,耐心倾听“我”的心声,困难时给予帮助,痛苦时予以安慰。)

  3.品读令自己感动的句子。

  4.用自己的语言说说你心中的苏珊

  苏珊是一名普通的工作人员,工作中一丝不苟,尽心尽力做好服务工作。苏珊像母亲不仅用心灵倾听,更用心与孩子交流,抚慰孩子幼小的心灵,做孩子健康成长的心灵守护神。

  5.你是一个好的倾听者吗?在这个大千世界中,值得我们用心灵倾听的有些什么?

  [评:“用心灵去倾听”,是对苏珊工作的高度概括与肯定,同时也点明了文章的中心。抓住令自己最感动的词句来学习课文,感受苏珊的美好心灵,让孩子明白用心灵倾听能给他人带去帮助,教会孩子在生活中学会当一个倾听者。]

  四、总结全文

  虽然苏珊是问讯台里普通的工作人员,但是她能用心灵去倾听,能给人带来快乐与幸福。希望孩子们也学会用心灵去倾听给人带来快乐和幸福。目前,我国有相当数量的声讯台,这些声讯台良莠不齐。有的确实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也有不少声讯台以赚钱为目的,希望大家能在家长的指导下正确利用现代信息渠道。

《用心灵去倾听》教学设计3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了解“我”和苏珊的交往过程,感受真情。

  3、能够运用自己掌握的读书方法,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4、感受真情的美好,在生活中学会关爱他人。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用心灵去倾听能给人带来快乐与幸福。体会“我”对苏珊的深切怀念之情。

  2、领会文章的写作手法,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教学准备

  学生利用双休日等休息时间,就近观察车站、医院、商场、银行的问讯处,了解问讯处的服务时间与服务内容,实地感受问讯处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并就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与问讯处工作人员交流。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题解题,激发兴趣

  1、出示课题,学生齐读课题:用心灵去倾听

  2、读题后你想知道什么?(谁用心灵去倾听?我想知道怎样才能用心灵去倾听的?)

  [评:引导学生解题质疑,直奔主题。]

  二、初读课文,质疑解疑

  1、请同学们将课文自由地、快速地读几遍。

  2、用自己的语言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3、说说苏珊给了小时候的“我”哪些帮助?

  [评:把握全文大意,了解“我”与苏珊是怎样进行交往的,有助于理解“我”对苏珊的依赖之情是怎样产生,有助于下文提炼苏珊有耐心有爱心地帮助孩子的品质。]

  三、精读课文,交流感受最深的地方

  1、课文的哪些内容让自己感动,把感动自己的语句画下来,和大家交流

  2、交流最受感动的地方(重点关注描写人物言行、心理的语句)

  ①我找到了听我说话的人,不由得放声大哭。

  (找到听“我”说话的人,其实就是找到了希望,非常希望得到帮助,把希望寄托在那个叫“问讯处”的小精灵身上。听到苏珊的温柔的嗓音,“我”孤独的心灵一下子得到了抚慰,终于放声大哭。这既是伤痛带来的痛苦的哭,更是在孤独中找到了希望的幸福的哭。)

  ②小精灵总是耐心地回答我的问题,一遍遍地向我解释。

  (苏珊就像一位母亲那样“耐心地回答我的问题,一遍遍地向我解释。”在一次次心与心的交流中,两个人的心走在了一起,结成了母子般的情谊。这句话形象地写出了苏珊的爱心,语言虽然朴实,读来却令人十分感动。)

  ③你知道吗,这只可爱的小鸟,它要到另一个世界去歌唱。

  (心爱的金丝雀突然死了,“我”不仅痛苦,同时对死亡充满了恐惧。苏珊采用了更美好的一种说法。是啊,小鸟到另外一个世界去唱歌了,这是多么美好的事啊!听着这样的话,笼罩在孩子心头的阴影立刻消散了,快乐又回到了孩子的身边。苏珊善良、乐观。)

  ④但是我非常想认识苏珊,认识这个从未谋面却如同我第二个母亲的人。

  (“谋面”就是见面的意思,用“如同我第二个母亲”来形容苏珊,看得出“我”对苏珊的爱。苏珊不是“我”的母亲,我们也从没见过面,是电话线把两个人紧紧地连在一起:苏珊就像母亲那样,耐心倾听“我”的心声,困难时给予帮助,痛苦时予以安慰。)

  3、品读令自己感动的句子。

  4、用自己的语言说说你心中的苏珊

  苏珊是一名普通的工作人员,工作中一丝不苟,尽心尽力做好服务工作。苏珊像母亲不仅用心灵倾听,更用心与孩子交流,抚慰孩子幼小的心灵,做孩子健康成长的心灵守护神。

  5、你是一个好的倾听者吗?在这个大千世界中,值得我们用心灵倾听的有些什么?

  四、总结全文

  虽然苏珊是问讯台里普通的工作人员,但是她能用心灵去倾听,能给人带来快乐与幸福。希望孩子们也学会用心灵去倾听给人带来快乐和幸福。目前,我国有相当数量的声讯台,这些声讯台良莠不齐。有的确实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也有不少声讯台以赚钱为目的,希望大家能在家长的指导下正确利用现代信息渠道。


《用心灵去倾听》课文教学设计3篇(扩展2)

——用心灵去倾听教学设计 (菁选2篇)

用心灵去倾听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基础知识积累】

  学会6个生字。正确读写“神圣、悠悠、庄重、仪式、抱歉、溜走、介意、追问、荒唐、声望、割舍、大吃一惊”等词语。

  【方法与能力】

  领会文章的写作手法,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情感与思想】

  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用心灵去倾听能给人带来快乐与幸福。体会“我”对苏珊的深切怀念之情。

  【拓展与延伸】

  课后思考并讨论“一个人进步的力量来自哪里?”这个问题。

  【重、难点突破】

  理解老教授的话的真正含义以及对于“我”提高琴技的作用,感受老教授爱护年轻人、培养年轻人的美好品质。

  【教学手段】

  本课采用多媒体flash课件进行教学。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唯一的听众》这篇课文,懂得了耐心地听也是对人的一种爱护与帮助。今天,我们来学习另一篇关于耐心听别人说话的课文,希望我们能够从中更加深刻地理解“倾听”的意义。

  板书: 用心灵去倾听

  解题:你知道题目是什么意思吗?

  心灵:指内心、精神、思想等。 倾听:细心地听取(多用于上对下)。

  题目的意思:集中全部精神用心地听。

  下面我们就紧紧围绕课文题目来学习这篇文章。

  二、初读课文,思考:

  谁在用心灵倾听?倾听什么?围绕“用心灵去倾听”课文写了哪些内容?

  教学提示:前两个问题非常简单,要求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自己解答,第三个问题实际上是在考查学生对课文分层理解的能力,要求学生抓住“我”与苏珊交往过程这条主线来理解。

  三、找出含义深刻的句子与大家交流。

  教学提示:这是在要求学生交流他们预习时的所得与所疑,帮助他们顺利地理解课文。找到的句子可以是自己有所收获的句子,也可以是自己不太理解的句子。主要让学生自己来表达自己的见解,教师在学生理解困难或有误的时候予以指导。要对学生的理解多给以鼓励性的评价。

  教学参考:

  对课文重点句子的理解:

  ①我找到了听我说话的人,不由得放声大哭。

  找到听“我”说话的人,其实就是找到了希望。那天,“我”在玩耍的时候,手指被锤子砸伤了,非常希望得到帮助,可是“家里没有人,哭也不会有谁听见”,“我”显得多么的孤独无助。只好把希望寄托在那个叫“问讯处”的小精灵身上。听到苏珊的温柔的嗓音,“我”孤独的心灵一下子得到了抚慰,终于放声大哭。这既是伤痛带来的痛苦的哭,更是在孤独中找到了希望的幸福的哭。

  ②小精灵总是耐心地回答我的问题,一遍遍地向我解释。

  在“我”的记忆中,苏珊是个无所不知的小精灵。苏珊面对“我”一个个简单而幼稚的问题,就像一位母亲那样“耐心地回答我的问题,一遍遍地向我解释。”在一次次心与心的交流中,两个人的心走在了一起,结成了母子般的情谊。这句话形象地写出了苏珊的爱心,语言虽然朴实,读来却令人十分感动。

  ③你知道吗,这只可爱的小鸟,它要到另一个世界去歌唱。

  心爱的金丝雀突然死了,“我”不仅痛苦,同时对死亡充满了恐惧。如何化解“我”心中的伤痛,不让死亡留给“我”太多的恐惧呢?苏珊采用了更美好的一种说法。是啊,小鸟到另外一个世界去唱歌了,这是多么美好的事啊!听着这样的话,笼罩在孩子心头的阴影立刻消散了,快乐又回到了孩子的身边。苏珊的善良、乐观由此可见一斑。

  ④但是我非常想认识苏珊,认识这个从未谋面却如同我第二个母亲的人。

  “谋面”就是见面的意思,用“如同我第二个母亲”来形容苏珊,看得出“我”对苏珊的爱。苏珊不是“我”的母亲,我们也从没见过面,是电话线把两个人紧紧地连在一起:苏珊就像母亲那样,耐心倾听“我”的心声,困难时给予帮助,痛苦时予以安慰。这就是“我”长大后,离开家乡,知道电话是怎么回事后想见到苏珊的真正原因。文章这样写,也为下文“我”回到家乡后主动与苏珊联系作了铺垫,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四、有感情地朗读最能感动你的部分,体会作者的情感。

  教学提示:这两个问题其实是一个问题,目的在于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并从中体会文字所蕴含的感情。要求学生先读,然后说一说自己体会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是从什么地方体会到的,自己有没有读出这种感情,要以情促读,读中悟情。采用学生互评与教师指导的方法。

  教学提示:

  课文真实地记录了“我”与问讯处工作人员苏珊交往的过程,赞美了苏珊用心灵倾听孩子的心声、用爱心帮助孩子的善良品质,表达了“我”对苏珊的深切怀念之情。

  五、讨论:

  你明白题目的意思了吗?你从中受到了什么启发?

  教学提示:通过这个问题,让学生体会作者的写作目的,并且要明白其实作者也是在教育我们要学会用心灵倾听别人的诉,这一点是很重要的。

  教学参考:

  课题“用心灵去倾听”,是对苏珊工作的高度概括与肯定,同时也点明了文章的中心。苏珊作为问讯处一名普通的工作人员,尽心尽力做好服务工作。对于文中的孩子,苏珊不仅用心灵倾听,更用心与孩子交流,抚慰孩子幼小的心灵,做孩子健康成长的心灵守护神。

  六、你能发现在篇文章在写法上有什么特别之处吗?

  教学提示:意在培养综合运用所学到的写作知识,通过分析文章的写法来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学生结合以前学过的写作方法解答即可,如有疏漏,教师可作适当补充。

  教学参考:

  全文围绕“我”与苏珊的交往过程这条主线展开,脉络清楚。课文采用儿童的视角观察事物,选取一些*凡的琐事来表现人物品质,语言朴素自然,*凡中包含深情,读来真实可信,生动感人。课文多处运用了前后照应的手法。如,第十四自然段“苏珊?你能告诉我‘修理’这个词怎么拼写吗”与第七自然段“‘修理’这个词怎么拼写”照应;第十五自然段“她沉默了一会儿,说:‘我希望你的手指已经好了’”与第五自然段“我对小精灵说:‘我一个人在家,我的手指被锤子砸伤了……’”照应;最后一段“汤米,我要到另一个世界去歌唱”与第十自然段“你知道吗,这只可爱的小鸟,它要到另一个世界去歌唱”照应。这样写,使得全文层次分明,结构严谨。

用心灵去倾听教学设计2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了解“我”和苏珊的交往过程,感受真情。

  3、能够运用自己掌握的读书方法,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4、感受真情的美好,在生活中学会关爱他人。

  课前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揭题

  1、教师:生活贫困的桑娜和渔夫,有着乐于助人的美好心灵;一位残疾青年善意的谎言背后,只是为了能让“我”安心看书;清晨的树林中,一位倾听“我”拉琴的陌生老人,给了“我”信心。人间处处有真情啊!今天,我们要学习另一个关于“倾听”的真情故事。

  2、出示课题:用心灵去倾听

  怎样的听是“倾听”?(细心地听)用心灵怎么去倾听?请打开课本,让我们走进课文去用心感受。

  二、初读感知

  1、大声朗读课文,注意把课文读通顺、读正确,读得不畅的地方做个记号,再读一遍。自己特别有体会的句子可以划下来。

  2、指名轮读课文,正音。

  3、课文写了一个怎样的动人故事?(引导了解“我”和苏珊的交往过程)

  4、你画出了哪些句子,能给大家读一读吗?并说说自己的体会。(学生自由发言)

  三、研读感悟

  1、苏珊,一个普普通通的接线员,我还没有见过她时,已把她当作──(学生:我的第二个母亲)

  (1)出示句子:但是我非常想认识苏珊,认识这个从未谋面却如同我第二个母亲的人。(齐读)

  (2)母亲,那是我们最熟悉、最可亲近的人哪!而我,却把从未谋面的苏珊当成了我的第二个母亲,这是对苏珊多么高的评价啊!

  你能说说为什么吗?让我们从课文中去找答案。

  (3)学生交流谈感受。

  (4)接线员工作是非常繁忙的,面对我的求助,如果换了其他人,可能会怎样做?(不予理睬、粗暴打断……)苏珊却不是这样,面对一个从未谋面的小孩,她付出了母亲般的爱心。

  (5)再次齐读:但是我非常想认识苏珊,认识这个从未谋面却如同我第二个母亲的人。

  2、那么,苏珊是怎么看待“我”和她之间的交往的?

  引读:苏珊对我说,她也要感谢我。她说她没有孩子,我的电话使她感受到了做母亲的幸福。

  同学们,生活就是这样,当你用心付出的同时,不经意间也能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

  3、同学们,苏珊对“我”母亲般的关爱一直到她离开人世之前,细心的孩子,不知你发现了没有?

  出示苏珊留言:汤米,我要到另一个世界去歌唱。

  讨论:苏珊为什么要留言?你怎么理解她的留言内容?(怕我伤心、难过;要我乐观对待生活……)

  4、请同学们想一想,苏珊在写留言前会想些什么?

  小练笔:就要离开了,苏珊想:_____________________。

  5、交流练笔。

  四、总结深化

  1、同学们,让我们再次读课题,齐读:用心灵去倾听。

  用心灵去倾听的是什么?

  一根电话线让我们心灵相通,有一首歌写得好(课件出示):

  接受我的关怀,期待你的笑容!“人”字的结构就是相互支撑!走进我们的视野,从此不再陌生,人类的面孔就是爱的表情!告诉你一个发现,你和我都会感动,世界很小,是个家庭!

  2、同学们,让我们用爱心去对待生活,让爱在我们的心灵深处扎根!


《用心灵去倾听》课文教学设计3篇(扩展3)

——用心灵去倾听教学反思

用心灵去倾听教学反思1

  《用心灵去倾听》是一篇略读课文,篇幅很长,也很感人,讲述了接线员苏珊用心灵倾听“我”的困难,用一颗慈母般的爱心帮助“我”的真情故事。苏珊用自己极好的耐性、一次又一次的心灵倾听,以她那富有诗意的语言使一个孤寂、无助、对死亡充满恐惧的男孩变得快乐、自信,她影响了男孩的一生,成就了男孩的一生。

  一、课堂教学中的反思。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我在引导学生阅读感悟时,紧紧抓住“心灵”和“倾听”两个词,体会苏珊是怎样用心的,又是怎样有耐心地倾听?这样做给他人带来了什么好处?由此,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做一个用心的倾听者。除此之外,还可以引导学生注意苏珊对死亡的乐观主义态度,她对待鸟儿和自己的死亡都很从容,“到另一个世界唱歌去了。”多么美好的意境,这种态度是值得我们每个人称道的。在这堂课中,我主要紧扣一点:“我”把苏珊当作自己的母亲,苏珊具有母亲般的爱心。让学生发散,找到重点句子,进行朗读感悟,感悟到她的乐观、耐心善良、温柔、细心、她就像母亲一样在关心我、爱我。从而提升到,苏珊是在用爱心在倾听,用心在歌唱一首爱的歌曲,回归到课题,点题。学生能够紧跟老师思路进入文本,和文中主人公一起欢笑、伤心,有时会有惊喜。

  二、教育艺术中的反思。

  苏珊在面对一个陌生男孩的倾诉时保持的是一份亲切,一份*和,一份耐心,正是这份亲切、*和、耐心,使小男孩拥有了最善良、最纯真、最澄澈的心灵。是啊,倾听就是一项技巧,是一种修养,甚至是一门艺术;对于我们教师来说,学会倾听更是一种责任,一种追求,一种职业的自觉。可就在这份责任、这种追求之中,我反思自己的工作:当学生触犯纪律时,我是痛心疾首无休止的所谓教导;当学生没有完成作业时,我是恨铁不成钢的所谓的谆谆教诲;当学生之间发生矛盾时,我是不分青红皂白的各打五十大板;当学生羞涩地走近

  我欲言又止时,我是自作聪明的循循善诱……我何曾考虑到了学生们当时的感受?我又何曾注视到了他们当时的`眼神写满了茫然!失措!厌烦!无畏!心不在焉……

  当学生犯了错误的时候,我为什么不能静下心来听听他的解释呢?没有哪个孩子是存心想犯错误的;当学生气喘吁吁的跑进你的办公室,想对你说点什么的时候,我为什么不能停下手中的活儿,注视着他的眼睛,静静地听他说完呢?当学生在路上兴冲冲地和你打着招呼想和你分享他的快乐的时候,我为什么不能停住自己匆忙的脚步呢……让我们学会用心灵去倾听!这样,你会听到学生心灵的诉说,你会享受到教育的最大快乐与幸福。


《用心灵去倾听》课文教学设计3篇(扩展4)

——《恐龙》课文教学设计3篇

《恐龙》课文教学设计1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写的是一种曾经是地球的主人,但今天已不复存在的爬行动物,请同学们猜一猜,这是什么动物?

  2、这篇课文是以这种动物的名称为题的。当看到这个题目的时候,你想知道些什么呢?

  二、初读指导

  1、自学生字词。

  (1)自由轻声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语。

  (2)会读会写田字格中的生字;会读田字格前面的生字。

  (3)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或观察插图,理解词语的意思。

  2、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生字新词,指名读、齐读。

  (2)指导观察字形,弄清每个生字的结构及各部分之间的比例关系,然后让学生有重点的书写。

  (3)指名结合上下文解释词语。

  (4)齐读生字词语。

  3、各自试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4、分自然段指名朗读课文。

  5、理清层次

  (1)理解每个自然段的内容。

  (2)给文章分段。

  第一段(1节)交代了恐龙的生活年代、生活环境的优越、活动范围广、数量多。第二段(2——5节)介绍了恐龙以及近亲的种类和生活习性。

  第三段(6节)恐龙消失了,但其原因至今还是一个谜。

  6、师总结:

  恐龙是两亿年以前地球的主人,属爬行动物,它们与神话传说的“龙“无关。恐龙的种类繁多,一般体大个小,生活在陆地或者水中。约在6000千年前消失了。文章直截了当地以“恐龙”为题,既可突出文章描写的对象,又可引发对读者的阅读兴趣。

  三、导读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

  (2)说一说,从这一自然段中,你知道了什么?

  (3)引导学生抓住“两亿年”、“大片大片”、“密密”、“到处漫游”、“遍及整个世界”等词语来感悟恐龙生活年代之久远,生活条件之优越,活动范围之广及数量之多。

  (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5)齐读。

  四、布置作业

  1、出示生字。

  2、讲解生字要领。

  3、学生描红。

《恐龙》课文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介绍的五种恐龙的样子和生活习性。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探究大自然奥秘的精神。

  2、认识13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3、初步掌握理解词语的几种方法,并能用这些方法理解本课词语。

  4、初步了解说明事物的几种方法:打比方、列数学、作比较。

  教学重点:

  1、了解课文中介绍的五种恐龙的样子和生活习性。

  2、初步了解说明事物的几种方法:打比方、列数字、作比较。

  教学难点:

  初步了解说明事物的几种方法。

  教学过程:

  一、欣赏图片,导入新课。

  课件出示几张恐龙的图片。

  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动物吗?(恐龙)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关于恐龙的课文。

  板书课题:恐龙、齐读课题

  谁能说说你所了解的有关恐龙的知识?指名汇报自己收集的资料。

  大家了解的知识真不少。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注意字音。

  2、生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查找工具书解决。

  3、学习生字。强调“占”是多音字,还有一个读音“zhān”。

  4、读词语,理解意思。(完成课后练习1)

  漫游、锋利、遍及、占领、凶猛、鞭长莫及

  栋梁、脑袋、部分、移动、神秘、庞然大物

  三、再读课文,初步了解。

  指名读课文,思考:每一段都介绍了恐龙的什么?指名回答。

  四、自主合作,理解内容。

  1、理解第一自然段。

  指读第一自然段,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指名回答,引导学生结合“到处漫游”“遍及”来理解“主人”一词。

  2、理解第二自然段。

  (1)、课件出示本段介绍的四种恐龙,观察:了解它们的名称及每一种各有什么特点。指名回答。书中哪一段介绍了这些内容?(第二自然段)

  (2)、指名读第二自然段,看看书中介绍的和我们说的一样吗?师课件出示书后第二题的表格,让学生小组合作完成前四种恐龙的特点,把自己喜欢的一种恐龙的特点读给小组中的人听。

  (3)、汇报,师用课件出示正确的答案。

  (4)、师结合句子来说明介绍每种恐龙时所使用的说明方法:鱼龙和雷龙是作比较;翼龙是打比方;梁龙是列数字、作比较和打比方。

  (5)、齐读第二自然段。

  3、理解第三自然段。

  除了第二自然段介绍的这四种恐龙,课文还向我们介绍了哪种恐龙?(霸王龙),那么霸王龙有什么特点?自学第三自然段,指名汇报,师课件出示学生概括出的霸王龙的特点,并强调采用了哪种说明方法。

  我们了解了各种恐龙的特点,你能在书中找到它们吗?快把它们的名字写在图片中的空白处。

  4、理解第四自然段。

  恐龙是怎样繁衍后代的呢?默读第四自然段,指名回答。

  5、理解第五自然段。

  雄霸地球的恐龙约在6500万年前突然神秘地消失了,你们知道是什么原因吗?请学生谈谈自己了解恐龙灭绝的原因。

  这些原因只是人类猜测的结果,真正的原因,就在留给你们在未来的日子里做出答案。


《用心灵去倾听》课文教学设计3篇(扩展5)

——《离骚》课文教学设计3篇

《离骚》课文教学设计1

  第一步营造氛围:

  1、结合屈原两次被贬的原因及经过,突现其才华和正直的品格:

  屈原“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有旷世之才,却被小人陷害,不仅是个人的悲剧,也是社会的悲剧,有震撼人心的悲剧力量。正直的人遭到不幸,同样有深刻的震撼力。突出渲染诗人的才华和正直,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对小人的憎恨,对诗人的景仰和惋惜之情,为与文本对话作好准备。

  2、介绍后人凭吊屈原的对联,进一步渲染悲剧气氛,为学习文本蓄势:

  向学生介绍后人凭吊屈子的几副对联,如“天问千声悲故国,江咽万语吊斯人”、“沉思高举洁白清忠,汨罗江上万古悲风”、“何处招魂,香草还生三户地;当年呵璧,湘流应识九歌心”等,让学生从对联中概括凭吊者的感情。学生很快从对联中抓住“悲”字,体味到后人的悲叹和惋惜之情。

  3、介绍屈子名句,展示诗人情怀:

  让学生将课下搜集的屈原的名句拿来互相交流。如“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众人皆醉我独醒,众人皆浊我独清”等,通过这些名句的介绍、玩味来让学生感受诗人的崇高人格。在营造足了氛围之后,开始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

  第二步披文入情:

  首先,采用问题发现法,鼓励学生自主认知。

  鼓励学生将文中自己喜欢的句子讲给大家听,讲句意,讲自己的感受、理解或句中的情感,目的在于督促学生主动去探讨课文内涵。因为分析对象为自主选择,避免了被动状态。在师生互动的状态中完成对诗句内涵的理解。

  其次,整合学生认知,梳理诗人情感。

  要求学生找出诗中表现情感的词,并总结每一种情感针对的对象及产生的原因。内容概括如下:哀——民生多艰

  怨──君王不察

  悔──相道不察

  忧──国运艰难

  愤──奸佞当道这一步,就是对学生自主认知的进一步整合。通过这样一个整合,照顾自主认知不主动的一部分同学,也照顾善于课后领悟、复习的同学,同时,让学生更深入地体味诗人的情感,做到以“情”领起,以“情”贯穿。

  第三,披文入情,品味人情美。

  在整合文本中蕴涵的情感之后,顺势引导学生鉴赏诗歌的人情美,将教学深化一步。

  这段引导不妨这样设计:“人情美是指融注在诗歌意境中的人的感情所产生的美感,是真挚、纯洁、高尚、无私、诚实、善良的,而这首诗中诗人表达了强烈的忧愤、怨恨之情,那么它的人情美是怎么体现的?”这样就由抓文中直接表露的情感深入到思考产生这种情感的原因,引导学生理解诗人的高尚情怀,忧愤、怨恨之情不是仅因个人遭遇产生的,更是因为楚国民生的艰难,那一声“长太息”中蕴藉了诗人太多的忧和痛。??

  第三步沿情寻志:

  1、探究人格:

  在对诗人的情感加以定位后,继续深入,鉴赏诗中蕴涵的人格美,达到沿情寻志的目的。在此,可设计这样的问题:“屈原‘入则与王图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有这样的才华,不被楚怀王重用,何愁找不到重用他的君王,为什么选择汨罗江作为他的归宿?”关键在于诗人的清高、忠心、执著决定了这样一个归宿。清高使他不愿向世俗低头,他不违背为臣的原则,执著的信念,使他对理想不言放弃。在理想不能实现的时候,他选择了汨罗江。?

  2、追寻理想:

  这一步的实施,先引导学生借助文前的阅读提示,学生很快就抓住了“美政”,这时,老师向学生介绍屈原的“美政”思想:“圣君贤相”和“民本”。整个教学过程,层层递进,以情贯穿,以美提升,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将人文精神落到实处。再回味悼念屈子的`对联:“湘流应识九歌心”。整个教学用三个课时,重铺垫,重设疑,精心设计导语,注重步步深入,既让学生理解诗句的内涵,感受悲剧色彩,又让学生接受一次心灵的净化。


《用心灵去倾听》课文教学设计3篇(扩展6)

——用心灵去倾听优秀教学设计 (菁选2篇)

用心灵去倾听优秀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流利,有感情地读课文,了解“我”和苏珊的交往过程,感受真情。

  2、在自主、合作、探究式的研读过程中,感悟真情,理解用心灵去倾听能给别人带来快乐,还能让自己感受到幸福。

  3、领悟文章前后照应的写作手法,体会好处。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懂得用心灵去倾听能给人带来快乐与幸福。

  教学难点

  进一步领会文章的写作手法,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书写“人”字,走进真情。

  1、谈话导入:共同书写“人”字,感受人性*,这节课我们共同走进一个充满真情的西班牙故事《用心灵去倾听》

  2、师生写课题。

  3、齐读课题。说说你从课题中能锁定的关键词是什么?你认为倾听是一种怎样的听?

  二、检查预习,梳理文意

  1、课件出示生字词,齐读并理解“问讯处”和“从未谋面”的词语意思。

  2、问讯处是什么地方?(总结学生答案,介绍有关问讯处的小知识)

  3、也就是声讯台,把谁和谁联系在了一起?

  4、谁能用简洁的语言说说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三、研读感悟,体会真情。

  (一)苏珊,一个普通的接线员,而我只是一个小孩子,虽然我们没有见过面,但是她已经在我心中有了很重要的地位。你能从文中的那句话可以看出。

  出示句子:但是我非常想认识苏珊,认识这个从未谋面却如同我第二个母亲的人(齐读)

  母亲,那是我们最熟悉亲近、最爱我们、可以依赖的人哪!而我,却把从未谋面的苏珊当成了我的第二个母亲,这是对苏珊多么高的评价啊!

  (二)出示句子:

  但是我非常想认识苏珊,认识这个从未谋面却如同我第二个母亲的人(齐读)

  母亲,那是我们最熟悉亲近、最爱我们、可以依赖的人哪!而我,却把从未谋面的苏珊当成了我的第二个母亲,这是对苏珊多么高的评价啊!

  (三)【合作探究】:

  速读文章5——11自然段,苏珊给了小时候的“我”那些帮助?这些帮助重要吗?

  独学:用简短的语言概括苏珊为“我”所做的事;

  对学:哪件事最让自己感动,用笔圈画关键词(人物言行,心理描写),与同桌交流呀。

  群学:组内组织交流,派一名代表发言。

  1、交流展示:

  小结:“我”手指受伤了,她教我自救;

  “我”学习上遇到难题了,她教我解答难题;

  “我”的金丝雀死了,她安慰、鼓励我;

  重点体会“这只可爱的小鸟,它到另一个世界唱歌去了。”

  小结:小时候无论在生活上,学习上,心理上遇到困难时,我都会求救苏珊,每一次,她都犹如母亲一样细致耐心的为我排忧解难,让我快乐成长。

  2、引读“但是我非常想认识苏珊,认识这个从未谋面却如同我第二个母亲的人(齐读)

  3、苏珊怎样待我和她的交往的?

  苏珊对我说,她也要感谢我。她说她没有孩子,我的`电话使她感受到了做母亲的幸福、)

  【合作探究二】:

  我的电话让苏珊感受到做母亲的幸福,从哪里看出来?

  独学:快速浏览课文,画出相关语句,品读。

  对学:同桌相互交流感受、

  1、展示交流:

  2、分角色朗读:

  电话里传来了我熟悉的声音,我说“苏珊?你能告诉我‘修理’这个词怎么拼写吗?”

  她沉默了一会儿,说“我希望你的手指已经好了。”

  (我们一起大笑起来。)

  3、(沉默了一会儿,说明了什么?她的幽默回答,是我带给了它童真,让她感受到做母亲的幸福。)

  4、小结:的确,在生活中,我们既是倾听者也是被倾听者,愿我们在生活中能用心灵去倾听别人,你也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可谓是是“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5、最终,我没有见到这个从未谋面的第二个母亲,却只看到了一张纸条:“汤米,我要到另一个世界去歌唱。”此时汤米会有什么感受?想一想苏珊为什么要这样说呢?你会对去世的苏珊说些什么?请写几句话感激她对你的倾听和安慰。

  四、领会写法,体会作用

  生活中,我们不但要做一个善于用心灵去倾听的人,还要做一个善于用心灵去发现的人,这篇课文不少地方运用了前后照应的"写法,谁来说说你找到的句子。

  前后照应的作用:

  1、使文章层次分明,结构更严谨。

  2、增强语气,突出作者要表达的情感。

  五、倾听寄语,升华情感。

  “我”快乐着、幸福着,因为有了像苏珊这样未曾谋面的慈祥的母亲,在我成长的路途中为我排忧解难;苏珊快乐着、幸福着,因为“我”这样调皮的小鬼让她感受到母爱的伟大,这一切都是彼此用心灵去倾听的结果。

  1、出示卢梭名言

  2、请大家围绕“帮助别人,快乐自己”创造一句格言

  3、小结:让我们都像苏珊那样用心灵去倾听,帮助别人,快乐自己!

  六、作业布置,发扬真情。

  1、摘抄文中前后照应的句子,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2、课外推荐:

  《绿山墙的安妮》—加拿大作家蒙格玛丽

  《根鸟》——*作家曹文轩

  《窗边的小豆豆》——日本作家黑柳彻子

  《小海蒂》——瑞士作家

用心灵去倾听优秀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读课文中的二类生字,以及由生字组成的新词。

  (2)感受真情的美好,在生活中学会关爱他人。

  (3)了解“我”和苏珊的交往过程,感受真情。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拼读、组词等达到掌握本课生字与新词。

  (2)通过多读、有感情朗读,达到熟读课文的目的。

  (3)通过理解课文,了解“我”和苏珊的交往过程,感受真情。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本科教学,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真情的美好,在生活中学会关爱他人,进而教育学生要关心身边的每一个人。

  重难点、关键:

  1、进一步领会文章的写作手法,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2、通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我”对苏珊的深切怀念之情。

  课时划分:

  一课时

  教学设计

  一、导入

  1、师:前面我们学习了《唯一的听众》,文中的老妇人用倾听给了我信心。今天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一篇有关倾听的真情故事。

  2、板书课题:用心灵去倾听

  (1)指名读课题

  (2)理解“倾听”

  二、读阅读要求,明确学习目标

  1、齐读阅读要求。

  2、 指名说要求。

  三、初读课文,了解大致内容

  1、请同学们将课文自由地、快速地读几遍。

  2、扫清文字障碍。

  3、理解词语的意思。

  4、用自己的语言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5、 说说苏珊给了小时候的“我”那些帮助?

  四、精读课文,品词悟情

  1、课文的那些内容让自己感动,把感动自己的语句画下来,和大家交流。

  2、交流最受感动的地方。(重点关注描写人物言行、心理的语句)

  3、品读令自己感动的句子。

  (1)我找到了听我说话的人,不由得放声大哭。

  (2)小精灵总是耐心地回答我的问题,一遍遍地向我解释。

  (3)你知道吗,这只可爱的小鸟,它要到另一个世界去歌唱。

  (4)但是我非常想认识苏珊,认识这个从未谋面却如同我第二个母亲的人。

  4、用自己的语言说说你心中的苏珊。

  5、在课文中找出与这些句子相对应的句子。说说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五、总结全文

  六、拓展延伸:人与人之间相处最重要的是什么?为什么?

  七、作业布置:写一写,学了这篇课文你心中的感受。


《用心灵去倾听》课文教学设计3篇(扩展7)

——用心灵去感受大自然作文

用心灵去感受大自然作文1

  依偎在春风的怀抱,享受那轻柔的抚摸;散步在夏夜的小路,感受那静谧的丛林;徜徉在秋日的丰收,聆听那凋零的音律;投入在寒冬的祝福,幻想那冰雪的奥秘……这就是大自然的美妙,这就是幸福。

  自然,要用心灵去歌颂。

  我们生活的地方——大自然,她用甘甜的乳汁哺育了我们,为我们营造了一片美好的天地。

  一天清晨,我独自走在乡间的小路上,在我的视线里,有一片方形的田野。小麦露出了头,探望周围的景象,像出生的婴儿,在母亲的滋润中一点一点地成长。当太阳撒下第一道光辉,禾苗上顿闪耀眼的光芒。“那是什么?”我惊奇地问。走近一看,“哦,原来是露珠”。晶莹透亮的露珠从禾苗上顺着叶面滑到叶芯,顿时,我的心底感到一丝清凉,仿佛那露珠滴在了我的心里,滋润了我的心灵。我不由自主地想歌颂泥土、歌颂家乡、歌颂自然。那一刻,我感到无比幸福,因为我懂得了如何爱这片土地。

  自然,要用双耳倾听。

  来自自然的声音:树叶凋落的沙沙声、田间的蟋蟀的声、林间鸟儿的啾啾声……都是大自然竖耳即闻之声。然而,其他无声之信息仍有待我们去探索。

  你曾经听过花开的声音吗?有人会问:“花开无声,怎会听到声音呢?”其实,花开的声音是要用心灵去倾听、去感受。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一夜的滋润,唤醒了花茎的春芽,次日清晨,相继开放了。虽然比喻的是冬雪,但春天的意境已跃然纸上。春天来时,繁花如锦,百花昂首挺胸,穿插在百草之间,排列得竟那样井然有序,沐浴在这灿烂的阳光下焕发光彩。花儿含苞欲放时,是无声的,但“无声胜有声”,这娇艳流露在其中。

  自然,要用双手去拥抱。

  我独自走在沙滩上,看着那一望无际的大海,浩瀚而又碧蓝,脚下踩着金黄色的沙滩,静静地向前走着。捡起一片贝壳,细看它的纹理,是那样精巧、那样别致。我想,它们需要公*,上帝让它们身体渺小,但应该更加美丽。

  我站在沙滩上,回头望去,一个个脚印停留在那儿,但我想,不久,那脚印将会被泥沙覆盖。然而,我很高兴,因为,我懂得了拥抱大海、拥抱自然。

推荐访问:课文 教学设计 倾听 《用心灵去倾听》课文教学设计3篇 《用心灵去倾听》课文教学设计1 《用心灵去倾听》课文教学设计1分钟

版权所有:袖书文档网 2002-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袖书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袖书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鲁ICP备2002646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