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焦耳定律》说课稿3篇【优秀范文】

《焦耳定律》说课稿3篇【优秀范文】

发布时间:2023-01-11 11:10:05 来源:网友投稿

《焦耳定律》说课稿1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焦耳定律是重要的物理定律,它是能量守恒定律在电能和热能转换中的体现,本节在电学中是重要的概念之一。学生学好这节知识是非常必要的,同时也为学生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焦耳定律》说课稿3篇【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

《焦耳定律》说课稿3篇【优秀范文】

《焦耳定律》说课稿1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焦耳定律是重要的物理定律,它是能量守恒定律在电能和热能转换中的体现,本节在电学中是重要的概念之一。学生学好这节知识是非常必要的,同时也为学生升入高中打好了坚实的基础。

  A、重点:理解焦耳定律,用实验让学生总结出计算公式。

  B、难点:帮助学生认识电流做功和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热量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是本节的教学难点,防止学生乱套用公式。

  c、关键:本节的教学关键是做好通电导体放出的热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在得出了焦耳定律以后介绍焦耳定律公式及其在生活、生产上的应用。

  2、教学目标:

  A、知识目标:理解焦耳定律(内容、公式、进行一些计算),知道电热器的工作原理(电热器的发热体为什么是由电阻率大、熔点高的合金丝绕在绝缘材料上制成?)。

  B、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创新、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说教法:

  采取一边实验一边讲解、边讨论、启发诱导的教学方法。通过实验教学、日常生活中的实例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

  三、说过程:

  1、引入新课:

  教师利用日常生活的用电器(热得快、电热杯、电烙铁、电饭锅、电风扇、电视机、电灯等)引入新课,让学生讨论: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物品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来工作的?

  2、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请同学们猜想一下,通电导体放出的热量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让学生猜想、讨论,告诉学生科学家们也经常使用“猜想”这种方法来研究有关问题。

  教师、学生共同确定因素:电流的热效应——所以有电流(I);因导体的电阻影响电流的大小,所以应该有电阻(R);根据日常生活经验不难知道导体放出的热量还与时间(t)有关。

  在I、R、t三个量的情况下如何研究呢?先让学生讨论,并设计研究的方案。利用控制变量法,结合人教版第115页可设计如下实验:

  (1)I、t不变,甲的电阻大于乙的电阻观察实验,此时我们看到了什么?说明了什么?

  (2)当温度计降回原来温度,加大电流、用与(1)同样的时间,

  同学们又看到了什么?这说明了什么?

  (3)I、R不变,时间越长电流放出的热量越多。

  教师先让学生归纳,然后教师总结出焦耳定律内容、公式,让学生自己搞清Q、I、R、t各个量的单位,进行公式变形。

  3、课堂练习:

  利用课本上的例题、练习题(预先制成投影片以加大课堂容量)、课堂达标题,采用多种方式进行分层次练习。在练习中讲清Q=IRt与w=UIt的区别(在何种情况下才可以用w=UIt)。

  4、最后教师简单介绍电热器,并解释课堂开头提出的问题。

  5、教师利用板书小结本节内容。

  影响电流产生热量的因素:I、R、t

  焦耳定律:内容:焦耳定律公式:Q=I2Rt应用:电热器

  四、说手段:

  根据具体情况利用小黑板或投影仪显示实验中温度生高的情况,利用投影仪做练习、例题以提高课堂效率。学生动笔做的课堂达标题可以用一体机印制。可以出示较多的用电器给学生看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说作业设计:

  作业的设计要体现有趣、有层次并设计社会实践题以体现学以致用,且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六、说学法指导:

  1、让学生认真观察实验,掌握研究物理的方法——控制变量法。对公式应理解透,不要乱套公式。

  2、为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可以引导学生参观工厂、熟悉日常生活中的电热器来加深对课本知识的理解。

  3、让学生养成认真阅读课本的良好习惯(让学生自己阅读课本上介绍电热器的内容)。

  当然,说课不同于真正的上课,在上课时还可以灵活的变换各种方法,使学生更好的掌握科学知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焦耳定律》说课稿3篇扩展阅读


《焦耳定律》说课稿3篇(扩展1)

——焦耳定律教案5篇

焦耳定律教案1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电流的热效应、

  2、理解焦耳定律的内容、公式、单位及其运用、

  能力目标

  知道科学研究方法常用的方法等效替代法和控制变量法在本节实验中的运用方法、

  情感目标

  通过对焦耳生*的介绍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勇于克服困难的信念、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教材从实验出发定性研究了电热与电流、电阻和时间的关系,这样做的好处是体现物理研究问题的方法,在实验过程中学生能更好地体会的一些科学研究的方法,避免了一开始就从理论上推导给学生造成理解的困难和对纯电阻电路的理解的困难、在实验基础上再去推导学生更信服、同时启发学生从实验和理论两方面学习物理知识、

  做好实验是本节课的关键、

  教法建议

  本节课题主题突出,就是研究电热问题、可以从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热量入手,可以举例也可以让学生通过实验亲身体验、然后进入定性实验、

  对焦耳定律内容的讲解应注意学生对电流*方成正比不易理解,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数据帮助他们理解、推导中应注意条件的交代、定律内容清楚后,反过来解决课本中在课前的问题、

  教学设计方案

  提问:

  (1)灯泡发光一段时间后,用手触摸灯泡,有什么感觉?为什么?

  (2)电风扇使用一段时间后,用手触摸电动机部分有什么感觉?为什么?

  学生回答:发烫、是电流的热效应、

  引入新课

  (1)演示实验:

  1、介绍如图9—7的实验装置,在两个相同的烧瓶中装满煤油,瓶中各装一根电阻丝,甲瓶中电阻丝的电阻比乙瓶中的大,串联起来,通电后电流通过电阻丝产生的热量使煤油的温度升高,体积膨胀,煤油在玻璃管里会上升,电流产生的热量越多,煤油上升得越高、观察煤油在玻璃管里上升的情况,就可以比较电流产生的热量、

  2、三种情况:

  第一次实验:两个电阻串联它们的电流相等,加热的时间相同,甲瓶相对乙瓶中的电阻较大,甲瓶中的煤油上升得高、表明:电阻越大,电流产生的热量越多、

  第二次实验:在两玻璃管中的液柱降回来的高度后,调节滑动变阻器,加大电流,重做实验,让通电的时间与前次相同,两次实验比较甲瓶前后两次煤油上升的高度,第二交煤油上升的高,表明:电流越大,电流产生的热量越多、

  第三次实验:如果加长通电的时间,瓶中煤油上升越高,表明:通电时间越长,电流产生的热量越多、

  (2)焦耳定律

  英国物理学家焦耳做了大量的实验于1840年最先精确地确定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二次方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正比、跟通电时间成正比,这个规律叫做焦耳定律、

  焦耳定律可以用下面的公式

  表示:Q=I2Rt

  公式中的电流I的单位要用安培(A),电阻R的单位要用欧姆(Ω),通过的时间t的单位要用秒(s)这样,热量Q的单位就是焦耳(J)、

  例题一根60Ω的电阻丝接在36V的电流上,在5min内共产生多少热量、

  解:I=U/R=36V/60Ω=0、6A

  Q=I2Rt=(0、6A)2×60Ω×300s=6480J

  在一定的条件下,根据电功公式和欧姆定律公式推导出焦耳定律公式如果电流通过导体时,其电能全部转化为内能,而没有同时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也就是电流所作的功全部用来产生热量、那么,电流产生的热量Q就等于电流做的功W,即Q=W、W=UIt,根据欧姆定律U=IR推导出焦耳定律Q=I2Rt,

  (3)总结

  在通电电流和通电时间相同的条件下,电阻越大,电流产生的热量越多、

  在电阻和通电时间相同的条件下,电流越大,电流产生的热量越多,进一步的研究表明产生的热量与电流的*方成正比、

  在通电电流和电阻相同的条件下,通电时间越长,电流产生的热量越多、

  探究活动

  【课题】“焦耳定律”的演示

  【组织形式】学生分组或教师演示

  【活动方式】

  1、提出问题

  2、实验观察

  3、讨论分析

  【实验方案示例】

  1、实验器材:干电池四节,玻璃棒,若干电阻丝,蜡烛,火柴棒、

  2、制作方法

  把同一根电阻丝分别绕在玻璃棒的两端,绕线匝数比例为1∶8,两线圈相距5cm左右,然后在这两个线圈上滴上同样多的蜡,使线圈被蜡均匀地包住、点着火柴立即吹灭,靠其余热将两根火柴杆粘在两个线圈上,如图1所示、

  图1

  3、实验步骤

  (1)用两节干电池给玻璃棒上的电阻丝通电,可看到匝数多的线圈(电阻大)上的火柴杆比匝数少的线圈(电阻小)上的火柴杆先掉、这就表明:在电流强度和通电时间相同的情况下,电阻越大,电流产生的热量就越多、

  (2)经过较长时间后,匝数少的线圈(电阻小)上的火柴杆也会掉下来、这就说明:通电时间越长,电流产生的热量越多、

  (3)用四节电池(增大电源电压)重做上述实验,可看到两根火柴杆都先后很快掉下来、在线圈的温度不太高时,可认为总电阻不变,电压增大时,通过它们的电流增大、这就表明:电流越大,电流产生的热量越多、

焦耳定律教案2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电流的热效应。

  2、理解的内容、公式、单位及其运用。

  能力目标

  知道科学研究方法常用的方法等效替代法和控制变量法在本节实验中的运用方法。

  情感目标

  通过对焦耳生*的介绍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勇于克服困难的信念。

  教材分析

  教材从实验出发定性研究了电热与电流、电阻和时间的关系,这样做的好处是体现物理研究问题的方法,在实验过程中学生能更好地体会的一些科学研究的方法,避免了一开始就从理论上推导给学生造成理解的困难和对纯电阻电路的理解的困难。在实验基础上再去推导学生更信服。同时启发学生从实验和理论两方面学习物理知识。

  做好实验是本节课的关键。

  教法建议

  本节课题主题突出,就是研究电热问题。可以从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热量入手,可以举例也可以让学生通过实验亲身体验。然后进入定性实验。

  对内容的讲解应注意学生对电流*方成正比不易理解,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数据帮助他们理解。推导中应注意条件的交代。定律内容清楚后,反过来解决课本中在课前的问题。

  教学设计方案

  提问:

  (1)灯泡发光一段时间后,用手触摸灯泡,有什么感觉?为什么?

  (2)电风扇使用一段时间后,用手触摸电动机部分有什么感觉?为什么?

  学生回答:发烫。是电流的热效应。

  引入新课

  (1)演示实验:

  1、 介绍如图9—7的实验装置,在两个相同的烧瓶中装满煤油,瓶中各装一根电阻丝,甲瓶中电阻丝的电阻比乙瓶中的大,串联起来,通电后电流通过电阻丝产生的热量使煤油的温度升高,体积膨胀,煤油在玻璃管里会上升,电流产生的热量越多,煤油上升得越高。观察煤油在玻璃管里上升的情况,就可以比较电流产生的热量。

  2、 三种情况:

  第一次实验:两个电阻串联它们的电流相等,加热的时间相同,甲瓶相对乙瓶中的电阻较大,甲瓶中的煤油上升得高。表明:电阻越大,电流产生的热量越多。

  第二次实验:在两玻璃管中的液柱降回来的高度后,调节滑动变阻器,加大电流,重做实验,让通电的时间与前次相同,两次实验比较甲瓶前后两次煤油上升的高度,第二交煤油上升的高,表明:电流越大,电流产生的热量越多。

  第三次实验:如果加长通电的时间,瓶中煤油上升越高,表明:通电时间越长,电流产生的热量越多。

  (2)英国物理学家焦耳做了大量的实验于1840年最先精确地确定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二次方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正比。跟通电时间成正比,这个规律叫做。

  可以用下面的公式

  表示: Q=I2Rt

  公式中的电流I的单位要用安培(A),电阻R的单位要用欧姆(),通过的时间t的单位要用秒(s)这样,热量Q的单位就是焦耳(J)。

  例题 一根60的电阻丝接在36V的电流上,在5min内共产生多少热量。

  解: I=U/R=36V/60=0。6A

  Q=I2Rt=(0。6A)260300s=6480J

  在一定的条件下,根据电功公式和欧姆定律公式推导出公式如果电流通过导体时,其电能全部转化为内能,而没有同时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也就是电流所作的功全部用来产生热量。那么,电流产生的热量Q就等于电流做的功W,即Q=W。 W=UIt,根据欧姆定律U=IR推导出Q=I2Rt,

  (3)总结

  在通电电流和通电时间相同的条件下,电阻越大,电流产生的热量越多。

  在电阻和通电时间相同的条件下,电流越大,电流产生的热量越多,进一步的研究表明产生的热量与电流的*方成正比。

  在通电电流和电阻相同的条件下,通电时间越长,电流产生的热量越多。

  探究活动

  【课题】的演示

  【组织形式】学生分组或教师演示

  【活动方式】

  1、提出问题

  2、实验观察

  3、讨论分析

  【实验方案示例】

  1、实验器材:干电池四节,玻璃棒,若干电阻丝,蜡烛,火柴棒。

  2、制作方法

  把同一根电阻丝分别绕在玻璃棒的两端,绕线匝数比例为1∶8,两线圈相距5cm左右,然后在这两个线圈上滴上同样多的蜡,使线圈被蜡均匀地包住。点着火柴立即吹灭,靠其余热将两根火柴杆粘在两个线圈上,如图1所示。

  3、实验步骤

  (1)用两节干电池给玻璃棒上的电阻丝通电,可看到匝数多的线圈(电阻大)上的火柴杆比匝数少的线圈(电阻小)上的火柴杆先掉。这就表明:在电流强度和通电时间相同的情况下,电阻越大,电流产生的热量就越多。

  (2)经过较长时间后,匝数少的线圈(电阻小)上的火柴杆也会掉下来。这就说明:通电时间越长,电流产生的热量越多。

  (3)用四节电池(增大电源电压)重做上述实验,可看到两根火柴杆都先后很快掉下来。在线圈的温度不太高时,可认为总电阻不变,电压增大时,通过它们的电流增大。这就表明:电流越大,电流产生的热量越多。

焦耳定律教案3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电流的热效应。

  2,理解焦耳定律的内容、公式、单位及其运用。

  能力目标

  知道科学研究方法常用的方法等效替代法和控制变量法在本节实验中的运用方法。

  情感目标

  通过对焦耳生*的介绍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勇于克服困难的信念。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教材从实验出发定性研究了电热与电流、电阻和时间的关系,这样做的.好处是体现物理研究问题的方法,在实验过程中学生能更好地体会的一些科学研究的方法,避免了一开始就从理论上推导给学生造成理解的困难和对纯电阻电路的理解的困难。在实验基础上再去推导学生更信服。同时启发学生从实验和理论两方面学习物理知识。

  做好实验是本节课的关键。

  教法建议

  本节课题主题突出,就是研究电热问题。可以从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热量入手,可以举例也可以让学生通过实验亲身体验。然后进入定性实验。

  对焦耳定律内容的讲解应注意学生对电流*方成正比不易理解,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数据帮助他们理解。推导中应注意条件的交代。定律内容清楚后,反过来解决课本中在课前的问题。

  教学设计方案

  提问:

  (1)灯泡发光一段时间后,用手触摸灯泡,有什么感觉?为什么?

  (2)电风扇使用一段时间后,用手触摸电动机部分有什么感觉?为什么?

  学生回答:发烫。是电流的热效应。

  引入新课

  (1)演示实验:

  1、介绍如图9—7的实验装置,在两个相同的烧瓶中装满煤油,瓶中各装一根电阻丝,甲瓶中电阻丝的电阻比乙瓶中的大,串联起来,通电后电流通过电阻丝产生的热量使煤油的温度升高,体积膨胀,煤油在玻璃管里会上升,电流产生的热量越多,煤油上升得越高。观察煤油在玻璃管里上升的情况,就可以比较电流产生的热量。

  2、三种情况:

  第一次实验:两个电阻串联它们的电流相等,加热的时间相同,甲瓶相对乙瓶中的电阻较大,甲瓶中的煤油上升得高。表明:电阻越大,电流产生的热量越多。

  第二次实验:在两玻璃管中的液柱降回来的高度后,调节滑动变阻器,加大电流,重做实验,让通电的时间与前次相同,两次实验比较甲瓶前后两次煤油上升的高度,第二交煤油上升的高,表明:电流越大,电流产生的热量越多。

  第三次实验:如果加长通电的时间,瓶中煤油上升越高,表明:通电时间越长,电流产生的热量越多。

  (2)焦耳定律

  英国物理学家焦耳做了大量的实验于1840年最先精确地确定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二次方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正比。跟通电时间成正比,这个规律叫做焦耳定律。

  焦耳定律可以用下面的公式

  表示:Q=I2Rt

  公式中的电流I的单位要用安培(A),电阻R的单位要用欧姆(Ω),通过的时间t的单位要用秒(s)这样,热量Q的单位就是焦耳(J)。

  例题一根60Ω的电阻丝接在36V的电流上,在5min内共产生多少热量。

  解:I=U/R=36V/60Ω=0。6A

  Q=I2Rt=(0。6A)2×60Ω×300s=6480J

  在一定的条件下,根据电功公式和欧姆定律公式推导出焦耳定律公式如果电流通过导体时,其电能全部转化为内能,而没有同时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也就是电流所作的功全部用来产生热量。那么,电流产生的热量Q就等于电流做的功W,即Q=W。W=UIt,根据欧姆定律U=IR推导出焦耳定律Q=I2Rt,

  (3)总结

  在通电电流和通电时间相同的条件下,电阻越大,电流产生的热量越多。

  在电阻和通电时间相同的条件下,电流越大,电流产生的热量越多,进一步的研究表明产生的热量与电流的*方成正比。

  在通电电流和电阻相同的条件下,通电时间越长,电流产生的热量越多。

  探究活动

  【课题】“焦耳定律”的演示

  【组织形式】学生分组或教师演示

  【活动方式】

  1。提出问题

  2。实验观察

  3。讨论分析

  【实验方案示例】

  1,实验器材:干电池四节,玻璃棒,若干电阻丝,蜡烛,火柴棒。

  2,制作方法

  把同一根电阻丝分别绕在玻璃棒的两端,绕线匝数比例为1∶8,两线圈相距5cm左右,然后在这两个线圈上滴上同样多的蜡,使线圈被蜡均匀地包住。点着火柴立即吹灭,靠其余热将两根火柴杆粘在两个线圈上,如图1所示。

  图1

  3,实验步骤

  (1)用两节干电池给玻璃棒上的电阻丝通电,可看到匝数多的线圈(电阻大)上的火柴杆比匝数少的线圈(电阻小)上的火柴杆先掉。这就表明:在电流强度和通电时间相同的情况下,电阻越大,电流产生的热量就越多。

  (2)经过较长时间后,匝数少的线圈(电阻小)上的火柴杆也会掉下来。这就说明:通电时间越长,电流产生的热量越多。

  (3)用四节电池(增大电源电压)重做上述实验,可看到两根火柴杆都先后很快掉下来。在线圈的温度不太高时,可认为总电阻不变,电压增大时,通过它们的电流增大。这就表明:电流越大,电流产生的热量越多。

焦耳定律教案4

  【课题】

  焦耳定律 编号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一、知识与技能:

  初步了解焦耳定律,并能进行有关计算

  课前预习学案

  二、预习内容

  1.电流做功的多少等于 转化为其他形式能的数量;所谓电流做功,实质上是导体中的恒定电场对 的 力在做功,电荷的 减小,其他形式的能在增加;公式:W= ,P= 。

  2.电流通过用电器时把 能全部转化为 能,这样的电路叫做纯电阻电路。

  三、提出疑惑

  课内探究学案

  一、学习目标

  1.理解电流热效应的本质

  2.掌握焦耳定律,并能进行有关计算

  3.理解电功和电热的关系,能区分纯电阻电路和非纯电阻电路中的电功和电热

  二、学习过程

  1.电功和电功率

  (1)电功是电流通过一段电路时,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电场能、机械能、化学能或内能等)的量度。

  (2)W= qU=UIt是电功的普适式, P= UI是电功率的普适式,适用于任何电路。

  2.焦耳定律和热功率

  (1)电热则是电流通过导体时,电能转化为内能的量度.

  (2)Q=I2Rt是电热的计算式,可以计算任何电路中电流I 通过电阻R时在t时间内产生的热量(电热);P=I2R是热功率的计算式,

  3.电功和电热

  (1)在纯电阻电路中:电流通过用电器以发热为目的,例如电炉、电熨斗、电饭锅,电烙铁、白炽灯泡等这时电能全部转化为内能,电功等于电热,即W=UIt=I2Rt= .同理P=UI=I2R= .

  (2)在非纯电阻电路中:电流通过用电器是以转化为内能以外的形式的能为目的,发热不是目的,而是难以避免的内能损失。例如电动机、电解槽、给蓄电池充电、日光灯等.?这时电路消耗的电能,即W=UIt分为两部分,一大部分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例如电流通过电动机,电动机转动,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另一小部分不可避免地转化为电热Q=I2R t(电枢的电阻生热).这里W=UIt不再等于Q=I2Rt,应该是W=E其他+Q.?

  (3)电功和电热是两个不同的物理量,只有在纯电阻电路中,电功才等于电热,W=Q=UIt=I 2R t= ;在非纯电阻电路中,电功大于 电热,W>Q,这时电功只能用W=UIt计算,电热只能用Q=I2Rt计算,两式不能通用。

  例1 一台电风扇,内阻为20 Ω,接上220 V电压后,消耗功率66 W,问:?

  (1)电风扇正常工作时通过电动机的电流是多少??

  (2)电风扇正常工作时转化为机械能的功率是多少?转化为内能的功率是多少?电动机的效率是多少??

  (3)如果接上电源 后 ,电风扇的风叶被卡住,不能转动,这时通过电动机的电流, 以及电动机消耗的电功率和发热功率是多少??

  三、当堂检测

  1. 用电器两端电压22 0V,这意味着()

  A.1A电流通过用电器时,消耗的电能为220J

  B.1C正电荷通过用电器时,产生220J的热量

  C.1A电流通过用电器时,电流的发热功率为220W

  D.1C正电荷从电势高端移到电势低端时,电场力做功220J

  2. 一灯泡标有“220V,100W”字样将其接到110V的电源上(不考虑灯泡电阻的变化),则有()

  A.灯泡的实际功率为50W

  B.灯泡的实际功率为25W

  C.通过灯泡的电流为额定电流的

  D.通过灯泡的电流为额定电流的

  3.下图电路中,电灯L1、L2都标有“220V,100W”;电灯L3、L4都标 有“220V,40W”.将A、B两端接入电源,最暗的灯是 ( )

  A.L1 B.L2 C.L3 D.L4

  4.把两个相 同的电灯分别接在图中甲、乙两个电路里,调节滑动变阻器,使两灯都正

  常发光,两电路中消耗的总功率分别为 和 ,可以断定()

  A. 〉 B. 〈 C. = D.无法确定

  5. 输电线总电阻为r,输送的电功率是P,送电电压为U,则用户得到的功率为()

  A.P B. C. D.

  6.一个直流电动机所加电压为U,电流为 I,线圈内阻为 R,当它工作时,下述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电动机的输出功率为U2/R

  B.电动机的发热功率为I2R

  C.电动机的输出功率为I U-I2R

  D.电动机的功率可写作IU=I2R=U2/R

  7.有一个直流电动机,把它接入0.2V电压的 电路时,电动机不转,测得流过电动机的电流是0.4A,若把它接入2V电压的电路中,电动机 正常工作,工作电流是1A。求:

  (1)电动机正常工作时的输出功率 ;

  (2)如在正常工作时,转子突然被卡住,此时电动机的发热功率多大?(提示:电动机在电路中转子不转动时为纯电阻用电器)

焦耳定律教案5

  一、 学习目标:

  1、 理解电功和电功率的概念及公式,能进行相关运算。

  2、 理解焦耳定律,了解焦耳定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3、 能结合实际问题区分电功和电热,进一步体会能量守恒的意义和普适性。

  二、 问题导读:

  1、 当电路接通时,电路内就建立起了_____,自由电荷在_____作用下____运动而形成电流,这时电场力对自由电荷做了功,就是我们常说的_____,计算公式:____。

  2、 电流做功的快慢用_____表示,它等于电流在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计算公式为_______________。额定功率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焦耳定律的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式为____________,在纯电阻电路中,电流所做的功与产生的电热_____,电热的计算公式还有:________________;而在非纯电阻电路中,电流做功所消耗的电能除部分转化为内能外,还要转化为机械能、化学能等。这时电功用公式______________计算,产生的电热只能用公式______________计算,此时,电功W___(填“大于”或“小于”)电热Q。

  4、 焦耳定律的微观解释:当导体内的电子在_____作用下做_____运动时,会与金属离子不断碰撞,碰撞时把一部分动能传递给离子,使离子的热运动____,导致导体发热。显然,电流越大、电阻越大,碰撞就越频繁、剧烈,发热就越___。

  5、 电动机是将电能转化为___能的设备,电动机通电后,电流做的功_____(填“大于”或“小于”)产生的机械能,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举例说明电流的热效应的广泛应用和危害。

  三、实例引领:

  例一、 1、电动机的额定电压为U,额定电流为I,线圈的电阻为R,则此电动机的额定功率(输入功率)为_____,正常工作时的热功率为______,输出的机械功率为______,电动机的效率为______。三者的关系可表达为____________________。当电动机突然卡住不转,此时输出的机械功率为________,电动机消耗的电能全部转化为_____能,此时的电流为______,热功率为__________。

  2、如图所示,一台直流电动机所加电压为110V,通过的电流为5A。该电动机把一个质量为50kg的物体以0.9m/s的速度匀速提高,求①电动机的电功率和电动机线圈的电阻(不计摩擦);②如果电动机突然卡住,通过线圈的电流是多少?电动机的功率是多少?

  例二、 关于电功率和热功率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功率就是热功率

  B、统一电路中,电功率可以大于等于热功率,也可以小于热功率

  C、电功率就是电路中电能转化为内能的功率

  D、热功率就是电路中因发热而消耗的功率

  四、 同步达标:

  1、 课本P59:1—3题

  2、 一只普通的家用照明白炽灯泡,正常发光时,通过它的电流值与哪一数值较为接近?

  A、20A B、2A C、0.2A D、0.02A

  3、 一台电风扇,内阻为20Ω,接上220V的电压后,正常运转时它消耗的电功率是66W,求:⑴转化为机械能和内能的功率各是多少?电机的效率是多大?

  ⑵如果接上电源后,扇叶被卡住不能转动,这时通过电动机的电流为多大?电动机消耗的电功率和发热功率又各是多少?

  4、 微型吸尘器的直流电动机内电阻一定。当加上0.3V的电压时,通过的电流为0.3A,此时电动机不转。当加在电动机两端的电压为2.0V时,电流为0.8A,这时电动机正常工作,则吸尘器的效率是多少?

  五、 能力提升:

  同步训练P69---70,能力培养1----7题。


《焦耳定律》说课稿3篇(扩展2)

——中学物理课件:《焦耳定律》3篇

中学物理课件:《焦耳定律》1

  一、教材分析

  焦耳定律是重要的物理定律,它是能量守恒定律在电能和热能转换中的体现,本节在电学中是重要的概念之一。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电功的概念,知道电功是指电场力对自由电荷所做的功,理解电功的公式,能进行有关的计算。

  2、理解电功率的概念和公式,能进行有关的计算。

  3、知道电功率和热功率的区别和联系。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推导电功的计算公式和焦耳定律,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电能与其他形式能量的转化和守恒,进一步渗透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

  三、教工作总结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电功、电功率的概念、公式;焦耳定律、电热功率的概念、公式。

  【教学难点】电功率和热功率的区别和联系。

  四、学情分析

  学生学好这节知识是非常必要的,

  A、重点:理解电功和电功率和焦耳定律。

  B、难点:帮助学生认识电流做功和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热量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是本节的教学难点,防止学生乱套用公式。

  C、关键:本节的教学关键是做好通电导体放出的热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在得出了焦耳定律以后介绍焦耳定律公式及其在生活、生产上的应用

  五、教学方法

  等效法、类比法、比较法、实验法

  六、课前准备

  灯泡(36V,18W)、电压表、电流表、电源、滑动变阻器、电键、导线若干、投影仪、投影片、玩具小电机

  七、课时安排

  八、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

  (二)情景引入、展示目标

  教师:用电器通电后,可以将电能转化成其他形式的能量,请同学们列举生活中常用的用电器,并说明其能量的转化情况。

  学生:

  (1)电灯把电能转化成内能和光能;

  (2)电炉把电能转化成内能;

  (3)电动机把电能转化成机械能;

  (4)电解槽把电能转化成化学能。

  教师:用电器把电能转化成其他形式能的过程,就是电流做功的过程。电流做功的多少及电流做功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呢?本节课我们学习关于电功和电功率的知识。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播

  1、电功和电功率

  教师:请同学们思考下列问题

  (1)电场力的功的定义式是什么?

  (2)电流的定义式是什么?

  学生:

  (1)电场力的功的定义式W=qU

  (2)电流的定义式I=qt

  教师:投影教材图2.5—1(如图所示)

  如图所示,一段电路两端的电压为U,由于这段电路两端有电势差,电路中就有电场存在,电路中的自由电荷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发生定向移动,形成电流I,在时间t内通过这段电路上任一横截面的电荷量q是多少?

  学生:在时间t内,通过这段电路上任一横截面的电荷量q=It。

  教师:这相当于在时间t内将这些电荷q由这段电路的一端移到另一端。在这个过程中,电场力做了多少功?

  学生:在这一过程中,电场力做的功W=qU=IUt

  教师:在这段电路中电场力所做的功,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电流所做的功,简称电功。电功:

  (1)定义:在一段电路中电场力所做的功,就是电流所做的功,简称电功。

  (2)定义式:W=UIT

  教师:电功的定义式用语言如何表述?

  学生:电流在一段电路上所做的功等于这段电路两端的电压U,电路中的电流I和通电时间t三者的乘积。

  教师:请同学们说出电功的单位有哪些?

  学生:

  (1)在国际单位制中,电功的单位是焦耳,简称焦,符号是J。

  (2)电功的常用单位有:千瓦时,俗称“度”,符号是kWh。

  教师:1kWh的物理意义是什么?1kWh等于多少焦?

  学生:1kWh表示功率为1kW的用电器正常工作1h所消耗的电能。

  1kWh=1000W×3600s=3。6×106J

  说明:使用电功的定义式计算时,要注意电压U的单位用V,电流I的单位用A,通电时间t的单位用s,求出的电功W的单位就是J。

  教师:在相同的时间里,电流通过不同用电器所做的功一般不同。例如,在相同时间里,

  电流通过电力机车的电动机所做的功要显著大于通过电风扇的电动机所做的功。电流做功不仅有多少,而且还有快慢,为了描述电流做功的快慢,引入电功率的概念。

  (1)定义:单位时间内电流所做的功叫做电功率。用P表示电功率。

  (2)定义式:P=W=IUt

  (3)单位:瓦(W)、千瓦(kW)

  [说明]电流做功的“快慢”与电流做功的“多少”不同。电流做功快,但做功不一定多;电流做功慢,但做功不一定少。

  教师:在力学中我们讲功率时有*均功率和瞬时功率之分,电功率有无*均功率和瞬时功率之分呢?

  学生分组讨论。

  师生共同总结:

  (1)利用P=W计算出的功率是时间t内的*均功率。t

  (2)利用P=IU计算时,若U是某一时刻的`电压,I是这一时刻的电流,则P=IU就是该时刻的瞬时功率。

  教师:为什么课本没提这一点呢?

  学生讨论,教师启发、引导:

  这一章我们研究的是恒定电流,用电器的构造一定,通过的电流为恒定电流,则用电器两端的电压必是定值,所以U和I的乘积P不随时间变化,也就是说瞬时功率与*均功率总是相等的,故没有必要分什么*均功率和瞬时功率了。

  [说明]利用电功率的公式P=IU计算时,电压U的单位用V,电流I的单位用A,电功率P的单位就是W。

  2、焦耳定律

  教师:电流做功,消耗的是电能。电能转化为什么形式的能与电路中的电学元件有关。在纯电阻元件中电能完全转化成内能,于是导体发热。

  设在一段电路中只有纯电阻元件,其电阻为R,通过的电流为I,试计算在时间t内电流通过此电阻产生的热量Q。

  学生:求解产生的热量Q。

  解:据欧姆定律加在电阻元件两端的电压U=IR

  在时间t内电场力对电阻元件所做的功为W=IUt=I2Rt

  由于电路中只有纯电阻元件,故电流所做的功W等于电热Q。

  产生的热量为

  Q=I2Rt

  教师指出:这个关系最初是物理学家焦耳用实验得到的,叫焦耳定律,同学们在初中已经学过了。

  学生活动:总结热功率的定义、定义式及单位。

  热功率:

  (1)定义:单位时间内发热的功率叫做热功率。

  (2)定义式:P热=Q2=IRt

  (3)单位:瓦(W)

  [演示实验]研究电功率与热功率的区别和联系。

  (投影)实验电路图和实验内容:

  取一个玩具小电机,其内阻R=1。0Ω,把它接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

  (1)先夹住电动机轴,闭合电键,电机不转。调整滑动变阻器的阻值,使电压表的示数为0。50V,记下电流表的示数,算出小电机消耗的电功率和热功率,并加以比较。

  (2)再松开夹子,使小电机转动,调整滑动变阻器的阻值,使电压表的示数为2。0V(此电压为小电机的额定电压),记下电流表的示数,算出小电机消耗的电功率和热功率,并加以比较。

  [实验结果]

  (1)电机不转时,U=0.50V,I=0.50A,

  P电=UI=0.50×0。50、W=0.25W

  P热=I2R=0.502×1.0、W=0.25W

  P电=P热

  (2)电机转动时,U=2.0V,I=0.40A,

  P电=UI=2.0×0.40、W=0.80W

  P热=I2R=0.402×1.0W=0.16W

  P电>P热

  学生:分组讨论上述实验结果,总结电功率与热功率的区别和联系。

  师生共同活动:总结:

  (1)电功率与热功率的区别

  电功率是指输入某段电路的全部功率或在这段电路上消耗的全部电功率,决定于这段电路两端电压U和通过的电流I的乘积。

  热功率是在某段电路上因发热而消耗的功率,决定于通过这段电路的电流的*方I2和电阻R的乘积。

  (2)电功率与热功率的联系

  若在电路中只有电阻元件时,电功率与热功率数值相等。即P热=P电

  教师指出:上述实验中,电机不转时,小电机就相当于纯电阻。若电路中有电动机或电解槽时,电路消耗的电功率绝大部分转化为机械能或化学能。


《焦耳定律》说课稿3篇(扩展3)

——焦耳定律说课稿

焦耳定律说课稿1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

  今天说课的题目是焦耳定律。我将从以下五个部分进行阐述。学情分析,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法学法,教学设计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所以我把学情分析作为本次说课的第一部分。

  一、学情分析。

  在心理方面:九年级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对物理实验较感兴趣。但缺乏理性思维能力,实验设计能力及观察能力有待提高。 知识能力方面,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了解了欧姆定律,电能、电功率知识。同时也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这些都为本节课的学习提供了基础。

  二、教材分析

  教材是教学活动的依据,一名教师不仅要备好学生,更要备好教材。下面我将从内容定位和教学重难点来对教材进行分析。焦耳定律是能量守恒定律在电能和热能转换中的体现,在整个初中物理中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从本章结构来看,电与热是对电能、电功率的应用总结,也是从电热角度认识安全用电的理论基础。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另外,电热利用和防止的内容,很贴近学生生活,充分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教育理念。

  根据教材内容,结合学生特点。我确定本节课的重点为:电流热效应的影响因素,焦耳定律的理解。教学难点为如何引导学生设计实验并分析得出电流热效应的影响因素。

  为加深学生对电流热效应影响因素的认识,通过探究实验得出决定性的结论,给出焦耳定律后,再引导学生用学过的物理公式进行推导,以此突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通过在教师引导下,学生合作进行探究的方式来突破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根据新课标和素质教育的要求,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三、教学目标:

  1、知道电流的热效应,知道焦耳定律的内容,并能用焦耳定律说明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2、通过探究,知道电流的热效应与哪些因素有关.,体会物理探究的过程和方法

  3、通过交流和讨论培养合作学习的态度和意识。

  4、知道利用和防止电热的场合和方法。

  5、通过电热的利用和防止知识的学习,认识科学是有用的。

  四、教法学法

  如何将教学活动进行的轻松,有效,教法学法的选择是关键。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 我打算运用如下4种教法:

  1.探究教学法

  本节课探究的问题是:在电流相同时,电能转化成热能的功率跟电阻有什么关系,这里我将采取了探究教学法。创设情境,让学生提出问题,提出猜想或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得出结论等,教学中完全遵循科学探究的步骤,采取这种教学方法的好处首先是问题是学生自己提出来的,学生很愿意针对自己的问题进行一系列探究,或者说这样能迎合学生心理,其次采用探究教学法,教学具有一定的开放性,教学总体思路明析。当然在探究教学中,也不能做到面面俱到,而应有所侧重,提出问题和进行实验设计是本次探究实验应侧重的两个环节。

  2.演示实验法

  演示实验好处是形象、直观,能快速切入主题,深受学生欢迎。同时演示实验也可揭露事物的来龙去脉,引发学生思考等。电流的热效应学生是有生活体验的,教师若能把学生的生活体验搬到课堂来,展现在学生的面前,那么学生将产生浓厚的兴趣,学习欲望将有所提高。此外,电流相同时,电流产生热的功率跟什么有关,这个本节课将要探究的问题如果要学生提出来,简直太难了,怎么办呢?要解决这个矛盾,最好的办法是借助实验演示。当然教师还要运用巧妙的语言进行启发和引导。

  3.谈话教学法

  谈话就是坦诚地面对面的交流,本节课中,创设情境,引入新课需要谈话,实验探究需要谈话,学生自我展示需要说话,课堂探究需要谈话,教学中恰当地运用谈话教学法,能营造一种宽松、和谐的、民主的课堂气氛,符合新课程倡导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共同发展的教学理念。

  4、合作学习法

  合作学习是学生在小组中为完成共同任务,从而形成一种协作互助的学习方式。本节课探究电流相等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热的功率跟电阻有什么关系,探究过程涉及几个环节,每一个环节都需要群策群力,因此很有必要形成合作小组进行协作学习,同时通过有效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学会交往,学会参与,学会倾听,学会尊重。

  5、理论联系实际 ,在学习了焦耳定律后,启发学生联系实际,举出身边电热的利用和防止的例子,使学生体会到从生活走向物理的新课标理念。

  五、教学设计

  本节课可设为如下五大环节:1创设情境,诱导思维 2师生互动,全员探究。3分析推理,规律应用 4知识迁移,拓展延伸, 5总结提炼,当堂检测。

  一)创设情境 诱导思维

  生活中的物理周六,小明的爸爸出门前嘱咐他好好写作业,不要看电视。爸爸回来时看到他在认真写作业,电视机也没打开,很高兴。可之后就发现,小明刚看过电视。聪明的爸爸是怎样判断的呢?从生活走进物理,洗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师生互动,全员探究

  教师给电炉丝通电,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电炉丝和导线通过的电流相同,为什么电炉丝热得发红,导线却几乎不热? 从而引出要研究的课题: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热量的多少跟什么因素有关?这也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完成的探究任务。

  鼓励学生积极发言,说出自己的猜想。然后教师进行分组,让学生分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引导学生思考:要研究多个变量与一个量的关系,我们应该用哪种方法呢?另外怎样来显示通电导体,产生的热量。 提醒学生控制变量法和转化法在实验中的运用。比如:将通电导体产生热量的多少转化为烧瓶中煤油温度升高的多少。学生集思广益,画出实验电路图。

  出示实验器材后,要学生根据设计好的电路图,连接实物,进行实验。实验一 探究热量与电阻关系,要保证电流,通电时间相同,比较不同电阻的铜丝和镍铬合金丝产生热量的多少。实验二探究热量与电流关系时,去掉一个烧瓶,改变滑动变阻器滑片位置,以改变通过导体的电流,保证电压。通电时间一定时,观察现象。实验三,探究热量与通电时间的关系时,也要控制电压和电流相等。

  通过分析实验现象,学生不难得出电热与电流、电阻、通电时间的定性关系。

  在此环节中,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给学生探究活动制订一个目标,明确探究目的,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教师引导下,学生合作完成探究活动。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思维程序以及与人合作交流的重要性。

  三)分析推理,规律应用。

  教师向学生说明:由于实验条件有限,我们做的探究实验只能得出Q与I、R、T的定性关系,但早在1840年英国物理学家焦耳,通过大量实验,已总结出他们的定量关系!这就是焦耳定律、教师向学生强调各个物理量的单位。

  为了加强学生对焦耳定律的认识,引导学生进行公式推导。向学生强调;在电能全部转化为热能的情况下,可以由电功率和欧姆定律公式推导得出焦耳定律。在此要强调只有在纯电阻电路中才可以这样推导,而在非纯电阻电路中,电路消耗的电能要大于产生的热量。

  学生了解焦耳定律的内容后,再讨论前面“炉丝和导线”的问题,以加深学生对焦耳定律的理解,也让学生体会到探究知识的成就感。 通过典型例题的分析和讲解,让学生学会运用焦耳定律,并且规范解题步骤。

  四)知识迁移,拓展延伸

  引导学生讨论:哪些用电器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为我们服务的呢?从而将教学内容拓展到电热的利用和防止上。向学生说明:也有很多情况下我们并不希望用电器的温度过高,比如电视机后盖上的散热孔,就是为了避免电热过高,损坏电器设计的。放映如下视频,热得快也是利用电流热效应来工作的,它的却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但也带来了安全隐患。用热得快烧水时,如果使用者忘记切断电源或者水被烧干后,很容易引起火灾。让学生学会辩证得看待问题,加强安全用电的意识。

  五) 总结提炼,当堂检测

  最后,让学生讨论总结:本节课学到的知识内容,教师适当的加以补充,使学生在头脑里建立起清晰的知识系统。 课堂最后当堂检测。要求学生,课下自制一个 有高低两档的简易电热器, 另外还要学生上网查找用电安全常识,为第五节安全用电的学习做好准备。

  我的板书分为两块主板书和副板书主板书用于板书 重要知识点,便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本节知识结构。副板书部分,用于显示实验电路图,及课堂上随机出现的问题,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教学内容。

  以上是我说课的所有内容,不妥之处恳请各位评委老师多多指正。


《焦耳定律》说课稿3篇(扩展4)

——牛顿第一定律说课稿10篇

牛顿第一定律说课稿1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们:

  大家早上好!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牛顿第一定律》.下面我从教材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课堂反思五个方面来谈我对本节课的理解。

  一、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

  牛顿第一定律是苏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九章第二节内容。包括牛顿第一定律和惯性两方面的内容。本节设计有两个课时,我说的是第一课时。

  (二)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牛顿第一定律是经典力学中三大定律之一。是整个力学的基础,因为它把最基本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物体是否受力联系起来,确立了力和运动之间的关系,是前面力的作用效果的延伸,又为后面学习力与运动的知识打下了基础,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因此,可以说,牛顿第一定律是本章的重点。

  (三)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要求,结合教材内容以及学生现有的认知基础 ,我制定如下三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伽利略的理想实验及主要推理过程;

  2、知道牛顿第一定律,并理解其意义。

  过程与方法:

  1、实验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2、常识性了解伽利略理想实验的推理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验在研究过程中成功的喜悦,学会分工与合作,提高团结协作的能力。

  2.感悟科学探究的艰辛与曲折,感悟科学就在我们身边。

  (四)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牛顿第一定律。之所以确立它是本节教学内容的重点理由在于本节课是一节物理规律教学课,通过本节课的科学探究及实验论证的目的就是为了认识力和运动的关系,揭示力和运动之间的内在规律。

  教学难点:力和运动的关系。学生在从生活经验中获得了一种被现象掩盖了本质的错误认识。那就是物体的运动是力作用的结果,为了使学生摆脱这种观念,转变错误认识,需要教师精心设计,严密推理,才能帮助学生走出误区。

  二、教法学法

  (一)学情分析

  学习者是八年级学生。有利的方面是:经过一年的物理学习,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探究能力,并且学习了机械运动、力的作用效果,知道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为本节学习做好了铺垫。不利的方面是:学生受生活经验的影响,“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的错误观念不容易转变。

  (二)教法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选择行之有效的方法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保证。本课时我主要采用“演示法”与“科学推理法”相结合来进行教学,即通过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讨论,又加以科学的想象和推理,引导学生去发现知识,总结规律 。

  (三)学法

  教学活动是教与学两方面的有机结合,在上述教学方法的正确实施下,我引导学生采用:科学探究法、小组合作学习法、讨论法、分析归纳法等学习方法。我认为“教给学生方法比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目的是让学生有足够的机会投入到学习活动之中,培养学生动脑动手的习惯,变学生由“学会”转向“会学”。

  (四)教具与学具

  电教器材:多媒体

  教师演示用:斜面、小车、毛巾、棉布等

  学生分组器材:

  书、圆珠笔、铅笔盒、小车、书包、斜面、毛巾、棉布、乒乓球等

  丰富的教学设备,尤其是身边的器材拿来实验,提高了训练密度及广度,使教学过程从枯燥到有趣,从抽象到形象。课堂演示实验并利用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不仅提供了大量的教学信息,使学生在生动形象的环境中,得以迅速理解和掌握物理规律,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主动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教学过程

  本节课将从以下几个环节展开教学:

  创设情境,引入新知→感受活动,总结观点→合作交流,实验探究→科学推理,得出新知→剖析定律,强化理解→应用迁移,巩固提高→布置作业,延伸升华。

  第一环节:创设情境,引入新知(约5分钟)。

  高尔基说:“好奇是了解的开端和引向认识的途径。”为此,我设计了两个小实验引入新课,让学生从身边的实例入手可以感受到科学就在身边。

  1、要让静止的书(文具盒)运动,该怎么办?

  2、停止用力,又会如何呢?(学生实验后上台演示)

  误导学生:物理受力就会运动,不受力就停止。

  得出谬论:物体运动要靠力维持。

  教师实验演示:推一辆小车,撤去推力,小车没有立即停下。

  得出结论:物体运动不需要力维持。

  观察学生表情,出示亚里士多德和伽利略的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激发

  学生探究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这样的实验学生既熟悉又好奇,带带着想知道这是为什么的悬念进入新课,可以调动学生的探索兴趣。

  第二环节:感受活动,总结观点(约3分钟)

  让学生用力推书,圆珠笔,铅笔盒,小车,书包等,然后撤去推力,物体会慢慢停下来。让学生体会物体运动不需要力维持,运动的物体停下来是由于受到阻力的缘故。本环节的设计意图是让学生通过自身感受体验,观察现象,并提出自己的论点,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表达能力。

  第三环节:合作交流,实验探究(约20分钟)

  本环节设计三个步骤:

  第一步:用flash课件展示实验,用严格的推理方法让学生感受伽利略观点是正确的。通过回顾历史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通过形象的flash演示,使学生对伽利略理想实验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为接下去的分组实验探究做一个铺垫。

  第二步:学生分组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教师出示以下问题,让学生结合问题学习教材,小组自选器材完成实验。

  1、我们实验目的是什么?实验中观察什么?

  2、几种不同的物体铺在木板上,作用是什么?

  3、实验中怎样保证小车开始时的速度相同?

  4、实验中,如果我们把表面换成更光滑的玻璃,小车的运动情况会有什么变化吗?

  5、如果表面比玻璃更光滑呢?

  6、如果表面绝对光滑,小车会怎样运动?

  7、如果静止的物体不受力,会怎样?

  通过这些难度不同的问题引导,让学生相互讨论,交流,自主制定方案,完成实验,不仅使他们印象深刻,还培养他们的实验探究能力。同时让学生知道观察和实验是学习物理的基础,对于不确定的观点应该通过实验来验证。

  第三步:用flash课件再次展示伽利略的理想实验,对学生的实验过程进行肯定和总结。

  教师强调以下几点:

  1、亚里士多德的观点“运动要靠力来维持”是错误的,伽利略的观点“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是正确的。运动的物体之所以会渐渐停下来是受到了阻力的作用,所以说,力改变了物体运动状态,而不是维持物体的运动状态。

  2、理想实验是建立在实验的基础上的合力推理,不是凭空想象。伽利略正是有敢于坚持真理,不迷信权威和对科学的执着精神,才完成了自己的理想实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长达20xx年的错误理论,为后来笛卡尔等科学家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通过演示和总结,对前面提出的观点进行判断,为学生确立正确的观点。结合伽利略的实验进行思想教育,培养学生坚持真理、勇于探究的科学精神。

  第四环节:科学推理,得出新知(约5分钟)

  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动画能够得出:如果表面绝对光滑,运动物体受到的阻力为零,物体将以恒定不变的速度运动下去。

  提问:运动的物体不受阻力时将永远运动下去,那静止的物体不受阻力时会怎样呢?

  学生通过讨论能够得出:静止物体在不受力时,将保持静止状态。

  教师讲解:为解决力与运动的关系,牛顿在伽利略、笛卡尔等前辈的研究基础上,提出牛顿第一定律:

  引导学生得出:我们在科学正确的实验基础上,进行合理的推理,最终得出可信的结论,即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这就是牛顿第一定律。同时教给学生一种实验+推理的研究方法。教师再通过展示图片使学生了解任何科学的发展都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而学生通过实验得出的观点和探究过程与伟大科学家是一致的,从而获得了成就感,增强了探究的自信心,为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第五环节:剖析定律,强化理解(3分钟)

  如何把牛顿第一定律理解透彻,一直是很多学生学习的大难题,通过对这以下三个问题的思考,可以很好的突破本节难点。

  1、牛顿第一定律的.适用范围是什么?

  2、牛顿第一定律的适用条件有哪些?

  3、力和运动是什么关系?

  解释牛顿第一定律时主要强调“一切”、“不受外力”、“总保持”的含义,并强调牛顿第一定律的理想性。这样,使学生加深了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并能准确的表述出牛顿第一定律。

  用视频冰球比赛展示牛顿第一定律的理想性,强调现实生活中不存在。并阐述实验推理法的应用。

  第六环节:应用迁移,巩固提高(5分钟)

  1、回归课本

  分析课本开头三幅图片,分析运动的物体为什么会停下来?

  2、情景讨论

  在体育上,我班同学都参加了哪些项目?现在请大家思考,假如你正在和同学赛跑时,突然,所有的力都消失了,会出现什么情形呢?

牛顿第一定律说课稿2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本节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课程目标,重点,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这七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

  首先谈一下我对教材的认识,本节选自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4章第1节,主要内容有牛顿第一定律的概念和发现历程,是对前面所学惯性等知识的巩固与加深学习,也是对后续所学牛顿第二定律、第三定律等知识的铺垫,是物理学中的基础,需要学生准确把握。

  二、学情分析

  在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中心,及时了解学生的特点和发展变化,我所面对的学生是高一学生,他们的思维尚处在由经验型向抽象型转化的阶段,需要由我运用抽象与形象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来逐步引导学生对物理学建立起严谨、深刻的认识,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三、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在课程中,要以知识与技能为中心,渗透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并将两者充分体现在过程与方法之中,因此,本节的课程目标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知识与技能:知道伽利略的理想实验及推理过程,知道牛顿第一定律,并理解其意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理想实验的了解,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物理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领略科学的魅力,养成客观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

  四、教学重难点

  基于以上对教材的分析,学情的分析及课程目标的确立,本节的重点有:

  重点:牛顿第一定律

  难点:探讨力和运动的关系

  五、教学方法

  为了顺利的突破重点,解决难点,达成教学目标,实现教与学的完美统一,本节我主要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讨论法,练习法等。通过这些方法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六、教学过程

  下面主要谈谈我对本节教学过程的设计

  (一)新课导入

  首先是新课导入环节,本环节我主要采用了创设情境的导入方法,为此我设计了两个小实验:1学生实验,如何让课桌上的字典运动?停止用力会怎么样?通过这个实验学生容易得出与亚里士多德相同的谬论:物体运动需要靠力维持。这时我演示第二个实验:推动一个玻璃球,撤去推力,小球没有立即停下,这样学生就得出了与之前相反的结论: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在学生好奇之时,我顺势出示亚里士多德与伽利略两个截然不同的观点,并告诉学生们,在学习了本节的知识后,你们就知道谁对谁错了。

  意图:这样设计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氛围。

  (二)新课讲授

  然后是学习新课环节,通过ppt我向学生演示伽利略的理想实验动态图,并加以解说。学生观察实验后思考问题:如果轨道的表面绝对光滑,小球将受到哪些力?这些力是怎样的?对小球的运动有没有影响?小球会如何运动下去?思考完毕后学生自由发言,并由我进行点评归纳,通过对实验的观察和问题的思考学生不难总结出:当物体不受力或受到的`合力为0时,物体的运动状态不变。为了引出牛顿第一定律,我向学生解释,在伽利略那个年代还没有出现力这个概念,所以直到牛顿的出现,在引入力这个概念并对前人的成果总结后,才有了今天的牛顿第一定律也称惯性定律。

  意图:这样设计体现了教学的直观性原则,通过演示实验,学生可以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变难为易,起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巩固提高

  为了加深对牛顿第一定律的学习和应用,我带领学生进入巩固提高环节,学生先自主阅读“牛顿第一定律”部分,了解什么是惯性。然后由我演示实验,桌面上放一斜面,斜面末端放一铅块,在斜面顶端先后两次释放同体积的木球和铁球,观察铅块被撞开的距离。观察试验后思考讨论:惯性跟什么因素有关?根据实验结合生活实际,学生不难回答,惯性与质量有关,质量越大,惯性越大。在学生回答后,我及时给予鼓励,并强调:惯性是标量,只与质量有关,与其他因素没关系。

  意图:这样设计,学生可以通过实验自主思考问题,总结规律,锻炼学生了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

  (四)小结作业

  教学过程的最后是小结作业环节,本环节,学生同桌之间以互问互答的方式回顾本节内容,提问的问题可以是:理想斜面实验说明了什么,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是什么?影响惯性的因素是什么等等,课后独立完成思考与练习,并书面上交作业,作为下节课复习的载体。

  意图:学生通过问答和练习,了解了自己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强化了对知识的巩固和理解。在后续的学习中有的放矢。

牛顿第一定律说课稿3

  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高一物理《牛顿第一定律》,敬请各位评委批评指正。

  一、说教材

  1、教材内容

  “牛顿第一定律”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必修)高中物理第一册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的第一节的知识。

  2、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牛顿三大运动定律作为动力学的核心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牛顿第一定律作为牛顿物理学的基石,首先对人类认识运动和力的关系作了历史的回顾,着重介绍了伽利略研究运动和力的关系的思想方法及卓越贡献,而后讲述了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和物体惯性的概念。为后续的牛顿运动定律的学习打下好的基础。针对教材,提出本节教学目标。

  3、教学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伽利略的理想实验主要推理过程及结论;

  (2)理解牛顿第一定律,并理解其意义;

  (3)理解惯性的概念知道质量是惯性大小的量度。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通过实验分析,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分析、概况、推理)

  (3)通过对惯性现象的解释,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物理学史的简介,对学生进行严密的科学态度教育,了解人类认识事物本质的曲折;

  (2)通过伽利略对力和运动关系的研究,培养学生敢于坚持真理,不迷信权威的精神和科学探究精神。

  4、教学重点及依据

  教学重点:牛顿第一定律及惯性。作为重点理由是:本节课是一节物理规律教学课,通过这节课的科学探究急实验论证的目的就是为了认识力和运动的关系,揭示其认识事物的规律及牛顿第一定律及惯性。

  5、教学难点

  教学难点:利于运动的关系。学生从生活经验中得到了一种被现象掩盖了本质的错误认识。物体的运动是力的结果。为了使学生摆脱这种观念,树立正确的认识,需要教师精心的设计,严密的推理,转变错误的观点。

  二、说学情

  高一学生在初中已学习惯性的基础上,具备一定的分析推理,逻辑思维能力。但对于学习习惯方面,主动性不强,认知习惯,被动接受学习为主。因此制定以下教法。

  三、说教法

  针对学情及重难点,采用问题教学法、实验法、多媒体教学法相结合。开设一堂科学探究课,在突破难点,形成重点的同时,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

  四、说学法

  科学探究法。有利于学生主动的获取知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增强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五、说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问题引入:

  (1)原来静止的黑板擦,现在要让它运动,我们应该怎么办?

  (2)停止用力,黑板擦会如何呢?(现场演示)

  误导学生:物理受力就会运动,不受力就停止。

  得出谬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亚里士多德观点)。

  实验演示:推一辆小车,撤去推力,小车没有立即停下,激发了学生探究的兴趣,调动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

  2、新课教学

  实验演示:用多媒体演示让小车从同一高度的斜面滑下,分别在毛巾、棉布及玻璃表面滑行。让学生观察。

  提出问题:为什么滑行距离不一样(科学探究过程一:提出问题)。

  学生发表看法:可能是摩擦力的缘故。(鼓励学生发表看法)

  教师介绍物理学史:谈伽利略之前对力与运动的错误认识及猜想。

  提出问题:如果没有摩擦力,物体会怎样运动?

  学生跟着猜想:一直运动下去。(科学探究过程二:猜想与假设)

  理想实验——探究过程

  学生阅读教材,教师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进行展示理想实验,学生很想了解伽利略这位伟大科学家的思维过程。

  展示伽利略的思维过程:(科学探究过程三: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问题一:如果没有摩擦,第一个斜面上的小球会上升到什么高度。

  让学生积极参与讨论

  问题二:第二个斜面上的小球会上升到什么高度?

  问题三:为了达到原来的高度,小球在水*位置如何变化?

  问题四:小球在水*面上如何运动?

牛顿第一定律说课稿4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们:

  大家早上好!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牛顿第一定律》.下面我从教材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课堂反思五个方面来谈我对本节课的理解。

  一、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

  牛顿第一定律是苏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九章第二节内容。包括牛顿第一定律和惯性两方面的内容。本节设计有两个课时,我说的是第一课时。

  (二)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牛顿第一定律是经典力学中三大定律之一。是整个力学的基础,因为它把最基本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物体是否受力联系起来,确立了力和运动之间的关系,是前面力的作用效果的延伸,又为后面学习力与运动的知识打下了基础,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因此,可以说,牛顿第一定律是本章的重点。

  (三)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要求,结合教材内容以及学生现有的认知基础 ,我制定如下三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伽利略的理想实验及主要推理过程;

  2、知道牛顿第一定律,并理解其意义。

  过程与方法:

  1、实验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2、常识性了解伽利略理想实验的推理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验在研究过程中成功的喜悦,学会分工与合作,提高团结协作的能力。

  2.感悟科学探究的艰辛与曲折,感悟科学就在我们身边。

  (四)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牛顿第一定律。之所以确立它是本节教学内容的重点理由在于本节课是一节物理规律教学课,通过本节课的科学探究及实验论证的目的就是为了认识力和运动的关系,揭示力和运动之间的内在规律。

  教学难点:力和运动的关系。学生在从生活经验中获得了一种被现象掩盖了本质的错误认识。那就是物体的运动是力作用的结果,为了使学生摆脱这种观念,转变错误认识,需要教师精心设计,严密推理,才能帮助学生走出误区。

  二、教法学法

  (一)学情分析

  学习者是八年级学生。有利的方面是:经过一年的物理学习,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探究能力,并且学习了机械运动、力的作用效果,知道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为本节学习做好了铺垫。不利的方面是:学生受生活经验的影响,“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的错误观念不容易转变。

  (二)教法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选择行之有效的方法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保证。本课时我主要采用“演示法”与“科学推理法”相结合来进行教学,即通过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讨论,又加以科学的想象和推理,引导学生去发现知识,总结规律 。

  (三)学法

  教学活动是教与学两方面的有机结合,在上述教学方法的正确实施下,我引导学生采用:科学探究法、小组合作学习法、讨论法、分析归纳法等学习方法。我认为“教给学生方法比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目的是让学生有足够的机会投入到学习活动之中,培养学生动脑动手的习惯,变学生由“学会”转向“会学”。

  (四)教具与学具

  电教器材:多媒体

  教师演示用:斜面、小车、毛巾、棉布等

  学生分组器材:

  书、圆珠笔、铅笔盒、小车、书包、斜面、毛巾、棉布、乒乓球等

  丰富的教学设备,尤其是身边的器材拿来实验,提高了训练密度及广度,使教学过程从枯燥到有趣,从抽象到形象。课堂演示实验并利用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不仅提供了大量的教学信息,使学生在生动形象的环境中,得以迅速理解和掌握物理规律,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主动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教学过程

  本节课将从以下几个环节展开教学:

  创设情境,引入新知→感受活动,总结观点→合作交流,实验探究→科学推理,得出新知→剖析定律,强化理解→应用迁移,巩固提高→布置作业,延伸升华。

  第一环节:创设情境,引入新知(约5分钟)。

  高尔基说:“好奇是了解的开端和引向认识的途径。”为此,我设计了两个小实验引入新课,让学生从身边的实例入手可以感受到科学就在身边。

  1、要让静止的书(文具盒)运动,该怎么办?

  2、停止用力,又会如何呢?(学生实验后上台演示)

  误导学生:物理受力就会运动,不受力就停止。

  得出谬论:物体运动要靠力维持。

  教师实验演示:推一辆小车,撤去推力,小车没有立即停下。

  得出结论:物体运动不需要力维持。

  观察学生表情,出示亚里士多德和伽利略的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激发

  学生探究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这样的实验学生既熟悉又好奇,带带着想知道这是为什么的悬念进入新课,可以调动学生的探索兴趣。

  第二环节:感受活动,总结观点(约3分钟)

  让学生用力推书,圆珠笔,铅笔盒,小车,书包等,然后撤去推力,物体会慢慢停下来。让学生体会物体运动不需要力维持,运动的物体停下来是由于受到阻力的缘故。本环节的设计意图是让学生通过自身感受体验,观察现象,并提出自己的论点,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表达能力。

  第三环节:合作交流,实验探究(约20分钟)

  本环节设计三个步骤:

  第一步:用flash课件展示实验,用严格的推理方法让学生感受伽利略观点是正确的。通过回顾历史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通过形象的flash演示,使学生对伽利略理想实验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为接下去的分组实验探究做一个铺垫。

  第二步:学生分组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教师出示以下问题,让学生结合问题学习教材,小组自选器材完成实验。

  1、我们实验目的是什么?实验中观察什么?

  2、几种不同的物体铺在木板上,作用是什么?

  3、实验中怎样保证小车开始时的速度相同?

  4、实验中,如果我们把表面换成更光滑的玻璃,小车的运动情况会有什么变化吗?

  5、如果表面比玻璃更光滑呢?

  6、如果表面绝对光滑,小车会怎样运动?

  7、如果静止的物体不受力,会怎样?

  通过这些难度不同的问题引导,让学生相互讨论,交流,自主制定方案,完成实验,不仅使他们印象深刻,还培养他们的实验探究能力。同时让学生知道观察和实验是学习物理的基础,对于不确定的观点应该通过实验来验证。

  第三步:用flash课件再次展示伽利略的理想实验,对学生的实验过程进行肯定和总结。

  教师强调以下几点:

  1、亚里士多德的观点“运动要靠力来维持”是错误的,伽利略的观点“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是正确的。运动的物体之所以会渐渐停下来是受到了阻力的作用,所以说,力改变了物体运动状态,而不是维持物体的运动状态。

  2、理想实验是建立在实验的基础上的合力推理,不是凭空想象。伽利略正是有敢于坚持真理,不迷信权威和对科学的执着精神,才完成了自己的理想实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长达20xx年的错误理论,为后来笛卡尔等科学家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通过演示和总结,对前面提出的观点进行判断,为学生确立正确的观点。结合伽利略的实验进行思想教育,培养学生坚持真理、勇于探究的科学精神。

  第四环节:科学推理,得出新知(约5分钟)

  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动画能够得出:如果表面绝对光滑,运动物体受到的阻力为零,物体将以恒定不变的速度运动下去。

  提问:运动的物体不受阻力时将永远运动下去,那静止的物体不受阻力时会怎样呢?

  学生通过讨论能够得出:静止物体在不受力时,将保持静止状态。

  教师讲解:为解决力与运动的关系,牛顿在伽利略、笛卡尔等前辈的研究基础上,提出牛顿第一定律:

  引导学生得出:我们在科学正确的实验基础上,进行合理的推理,最终得出可信的结论,即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这就是牛顿第一定律。同时教给学生一种实验+推理的研究方法。教师再通过展示图片使学生了解任何科学的发展都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而学生通过实验得出的观点和探究过程与伟大科学家是一致的,从而获得了成就感,增强了探究的自信心,为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第五环节:剖析定律,强化理解(3分钟)

  如何把牛顿第一定律理解透彻,一直是很多学生学习的大难题,通过对这以下三个问题的思考,可以很好的.突破本节难点。

  1、牛顿第一定律的适用范围是什么?

  2、牛顿第一定律的适用条件有哪些?

  3、力和运动是什么关系?

  解释牛顿第一定律时主要强调“一切”、“不受外力”、“总保持”的含义,并强调牛顿第一定律的理想性。这样,使学生加深了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并能准确的表述出牛顿第一定律。

  用视频冰球比赛展示牛顿第一定律的理想性,强调现实生活中不存在。并阐述实验推理法的应用。

  第六环节:应用迁移,巩固提高(5分钟)

  1、回归课本

  分析课本开头三幅图片,分析运动的物体为什么会停下来?

  2、情景讨论

  在体育上,我班同学都参加了哪些项目?现在请大家思考,假如你正在和同学赛跑时,突然,所有的力都消失了,会出现什么情形呢?

牛顿第一定律说课稿5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牛顿第一定律》,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学法,教学程序板书设计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这一章的知识属于动力学的知识,是研究力与运动之间的关系,只在懂得了动力学的知识才能据物体所受的力确定物体的位置,速度变化的规律,才能够创造条件来控制物体的运动。牛顿三大运动定律作为动力学的核心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牛顿第一运动定律作为牛顿物理学的基石,首先对人类认识运动和力的关系作了历史的回顾,着重介绍了伽利略研究运动和力的关系的思想方法及卓越贡献,而后讲述了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和物体惯性的概念。为后续的牛顿运动定律的学习打下好的基础。针对教材,提出本节教材的

  (2)、教学三维目标

  ①知识与技能

  1、借助伽利略的理想实验理解力和运动的关系,知道其主要推理过程及结论。

  2、理解牛顿第一定律,并理解其意义

  3、理解惯性的概念,知道质量是惯性大小的.量度.

  ②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在实验的基础上通过推理得到结论的方法

  2、通过伽利略的理想实验,使学生受到科学方法论的教育

  3、通过对惯性现象的解释,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物理学史的简介,对学生进得严密的科学态度教育,了解人类认识事物本质的曲折

  2、通过对伽利略对力和运动关系的研究,培养学生敢于坚持真理,不迷信权威的精神和科学探究精神。

  (3)、教学重点及依据

  教学重点:牛顿第一定律及惯性。只所以认为它是它是本节教学内容的重点理由是在于本节课是一节物理规律教学课,通过这节课的科学探究及实验论证的目的就是为了认识力和运动的关系,揭示其认识事物的规律及牛顿第一定律及惯性。

  (4)、教学难点及依据

  教学难点:力和运动的关系。学生在从生活经验中得到了一种被现象掩盖了本质的错误认识。物体的运动是力的结果。为了使学生摆脱些种观念,树立正确的认识,需要教师精心的设计,严密的推理,转变错误观点。

  二、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分析推理,逻辑思维能力。但对于学习习惯方面,主动性不强,认知习惯,被动接受学习为主。因此制定

  三、教学方法及依据

  针对学情及重点、难点,采用问题教学法、实验法、谈话法、讲解法、推理法相结合。开设一堂科学探究课,在突破难点,形成重点的同时,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

  四、学法及依据

  猜想与假设,设计与论证、归纳分析法,讨论法为依据,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增强学习的积极性。

  五、教学程序

  1、导入新课:

  问题引入:1。物体原来是静止,现在要让它运动,我们应该怎么办?2。停止用力,物体会如何呢?

  误导学生:物体受力就会运动,物体不受力就停止。

  得出谬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亚里士多德观点)

  实验演示:推一辆小车,撤去推力,小车没有立即停下。请学生思考原因

  实验事实与经验相违背,激发了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探究的兴趣,调动积极性,活跃了课堂气氛。

  三、新课教学

  教学难点的突破

  实验演示:让小车从同一高度的斜面滑下,在毛巾及玻璃表面滑行的距离不一样。(科学探究过程一:提出问题)

  学生发表看法:可能是摩擦力的缘故。(鼓励学生发表看法,)

  介绍物理学史:谈伽利略之前对力与运动的错误认识及猜想:如果没有摩擦力,物体会会怎样运动呢?

  学生跟着猜想:一直运动下去。(科学探究过程二:猜想与假设)

  理想实验-----探究过程

  学生阅读教材,教师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进行展示理想实验,学生很想了解伽利略这位伟大科学家的思维过程。

  (牛顿第一定律)说课稿,标签:物理说课模板,高中物理说课模板,

  展示伽利略的思维过程:(科学探究过程三: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问题一:如果没有摩擦,第一个斜面上小球将会上升到什么高度。

  学生积极参与讨论(生活体验)

  问题二:第二个斜面上小球将会上升到什么高度?

  学生积极参与讨论

  问题三:小球在水*面上会如何运动?

  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想达到原来的高度,所以就一直运动下去。

  问题四:通过实验,力与运动是什么样的关系?(科学探究过程四:归纳与总结)

  每位同学发表自已的看法,并进行相互交流(科学探究过程五:合作与交流)

  并由几个学生进行归纳。教师归纳------理想实验的魅力,建立在实验的基础上。培养学生敢于坚持真理,不迷信权威的精神和科学探究精神。

  实骓论证:气垫导轨,提供阻力很小情况下的物体运动

  教师提出:笛卡尔对力与运动的认识的补充。得出本节课的重点

  教学重点的处理:

  教师:为解决力与运动的关系,牛顿在伽利略、笛卡尔等前辈科学家的研究基础上,提出了牛顿第一定律:

  以谈话法,讲解法理解新知识,加深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从内容,力不是维持物体速度的原因(解决矛盾),改变物体运动状态需要外力(突破重点)分层次,有梯度的升华。然后对物理规律进行展示。

  教师讲解:惯性:保持原来匀速直线运动及静止状态,或者说有抵抗运动状态的“本领”

  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惯性这个重点内容,采取实例分析。

  实验现象分析:打叠放的棋子,汽车刹车。

  总结分析: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

  学生可以在此基础上举例说明,加强学生对教学活动的参与。

  教师问题提出:惯性的固有属性跟什么有关系?

  运用媒体播放一个视频实例:运动场上,同一名同学推不同大小的铅球,掷出的距离不同,说明不同物体抵抗其运动状态的“本领”不同,即惯性不同。

  实验演示:不同质量的小车在同一压缩弹簧下运动,获得的速度不相同。

  学生总结:质量是惯性大小的惟一量度。

  加深理解与应用:多媒体展示惯性现象,让学生展开讨论,体会物理知识在生活中应用的乐趣。

  最后进行小结,再次让学生体会到物理学家门对力与运动关系的认知过程,了解其认知的曲折性。情感进行升华。

  六、布置作业必做题75页(1)(2)

  课后思考(3)(4)阅读科学漫步:惯性参考系

  不仅巩固基本知识,也可以使有能力的学生发挥能动性,激发学习探究的兴趣,鼓励收集资料,开拓学生视野。使之带着问题离开课堂

  七、板书设计略

  八、教学预测:

  本节课是按照新课程理念下的一节科学探究课,将物理学史与物理规律教学进行有机渗透,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在实际教学中可能因为师生互动不足达不到教学效果,要针对学生的认识水*进行合理的调节。

  本节课非常注重知识点的归纳与升华,在其教学的关键点上设计有几个有梯度的问题,注意面向全体学生,提高每位学生的主动参与性。

牛顿第一定律说课稿6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牛顿第一定律》,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学法,教学程序板书设计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这一章的知识属于动力学的知识,是研究力与运动之间的关系,只在懂得了动力学的知识才能据物体所受的力确定物体的位置,速度变化的规律,才能够创造条件来控制物体的运动。牛顿三大运动定律作为动力学的核心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牛顿第一运动定律作为牛顿物理学的基石,首先对人类认识运动和力的关系作了历史的回顾,着重介绍了伽利略研究运动和力的关系的思想方法及卓越贡献,而后讲述了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和物体惯性的概念。为后续的牛顿运动定律的学习打下好的基础。针对教材,提出本节教材的

  (2)、教学三维目标

  ①知识与技能

  1、借助伽利略的理想实验理解力和运动的关系,知道其主要推理过程及结论。

  2、理解牛顿第一定律,并理解其意义

  3、理解惯性的概念,知道质量是惯性大小的量度.

  ②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在实验的`基础上通过推理得到结论的方法

  2、通过伽利略的理想实验,使学生受到科学方法论的教育

  3、通过对惯性现象的解释,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物理学史的简介,对学生进得严密的科学态度教育,了解人类认识事物本质的曲折

  2、通过对伽利略对力和运动关系的研究,培养学生敢于坚持真理,不迷信权威的精神和科学探究精神。

  (3)、教学重点及依据

  教学重点:牛顿第一定律及惯性。只所以认为它是它是本节教学内容的重点理由是在于本节课是一节物理规律教学课,通过这节课的科学探究及实验论证的目的就是为了认识力和运动的关系,揭示其认识事物的规律及牛顿第一定律及惯性。

  (4)、教学难点及依据

  教学难点:力和运动的关系。学生在从生活经验中得到了一种被现象掩盖了本质的错误认识。物体的运动是力的结果。为了使学生摆脱些种观念,树立正确的认识,需要教师精心的设计,严密的推理,转变错误观点。

  二、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分析推理,逻辑思维能力。但对于学习习惯方面,主动性不强,认知习惯,被动接受学习为主。因此制定

  三、教学方法及依据

  针对学情及重点、难点,采用问题教学法、实验法、谈话法、讲解法、推理法相结合。开设一堂科学探究课,在突破难点,形成重点的同时,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

  四、学法及依据

  猜想与假设,设计与论证、归纳分析法,讨论法为依据,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增强学习的积极性。

  五、教学程序

  1、导入新课:

  问题引入:1。物体原来是静止,现在要让它运动,我们应该怎么办?2。停止用力,物体会如何呢?

  误导学生:物体受力就会运动,物体不受力就停止。

  得出谬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亚里士多德观点)

  实验演示:推一辆小车,撤去推力,小车没有立即停下。请学生思考原因

  实验事实与经验相违背,激发了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探究的兴趣,调动积极性,活跃了课堂气氛。

  三、新课教学

  教学难点的突破

  实验演示:让小车从同一高度的斜面滑下,在毛巾及玻璃表面滑行的距离不一样。(科学探究过程一:提出问题)

  学生发表看法:可能是摩擦力的缘故。(鼓励学生发表看法,)

  介绍物理学史:谈伽利略之前对力与运动的错误认识及猜想:如果没有摩擦力,物体会会怎样运动呢?

  学生跟着猜想:一直运动下去。(科学探究过程二:猜想与假设)

  理想实验-----探究过程

  学生阅读教材,教师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进行展示理想实验,学生很想了解伽利略这位伟大科学家的思维过程。

  (牛顿第一定律)说课稿,标签:物理说课模板,高中物理说课模板,

  展示伽利略的思维过程:(科学探究过程三: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问题一:如果没有摩擦,第一个斜面上小球将会上升到什么高度。

  学生积极参与讨论(生活体验)

  问题二:第二个斜面上小球将会上升到什么高度?

  学生积极参与讨论

  问题三:小球在水*面上会如何运动?

  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想达到原来的高度,所以就一直运动下去。

  问题四:通过实验,力与运动是什么样的关系?(科学探究过程四:归纳与总结)

  每位同学发表自已的看法,并进行相互交流(科学探究过程五:合作与交流)

  并由几个学生进行归纳。教师归纳------理想实验的魅力,建立在实验的基础上。培养学生敢于坚持真理,不迷信权威的精神和科学探究精神。

  实骓论证:气垫导轨,提供阻力很小情况下的物体运动

  教师提出:笛卡尔对力与运动的认识的补充。得出本节课的重点

  教学重点的处理:

  教师:为解决力与运动的关系,牛顿在伽利略、笛卡尔等前辈科学家的研究基础上,提出了牛顿第一定律:

  以谈话法,讲解法理解新知识,加深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从内容,力不是维持物体速度的原因(解决矛盾),改变物体运动状态需要外力(突破重点)分层次,有梯度的升华。然后对物理规律进行展示。

  教师讲解:惯性:保持原来匀速直线运动及静止状态,或者说有抵抗运动状态的“本领”

  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惯性这个重点内容,采取实例分析。

  实验现象分析:打叠放的棋子,汽车刹车。

  总结分析: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

  学生可以在此基础上举例说明,加强学生对教学活动的参与。

  教师问题提出:惯性的固有属性跟什么有关系?

  运用媒体播放一个视频实例:运动场上,同一名同学推不同大小的铅球,掷出的距离不同,说明不同物体抵抗其运动状态的“本领”不同,即惯性不同。

  实验演示:不同质量的小车在同一压缩弹簧下运动,获得的速度不相同。

  学生总结:质量是惯性大小的惟一量度。

  加深理解与应用:多媒体展示惯性现象,让学生展开讨论,体会物理知识在生活中应用的乐趣。

  最后进行小结,再次让学生体会到物理学家门对力与运动关系的认知过程,了解其认知的曲折性。情感进行升华。

  六、布置作业必做题75页(1)(2)

  课后思考(3)(4)阅读科学漫步:惯性参考系

  不仅巩固基本知识,也可以使有能力的学生发挥能动性,激发学习探究的兴趣,鼓励收集资料,开拓学生视野。使之带着问题离开课堂

  七、板书设计略

  八、教学预测:

  本节课是按照新课程理念下的一节科学探究课,将物理学史与物理规律教学进行有机渗透,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在实际教学中可能因为师生互动不足达不到教学效果,要针对学生的认识水*进行合理的调节。

  本节课非常注重知识点的归纳与升华,在其教学的关键点上设计有几个有梯度的问题,注意面向全体学生,提高每位学生的主动参与性。

牛顿第一定律说课稿7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您们好!今天我要说的是牛顿第一定律的教学设计。课文内容“牛顿第一定律”选自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第一册第三章第一节。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法学法的选择和对本节课的教学程序设计三个方面来进行说明。

  1.教材分析

  1.1 地位和作用:

  本章是研究力与运动之间的关系,主要内容为牛顿三大运动定律。

  本节对人类认识运动和力的关系作了历史的回顾,介绍了伽利略研究运动和力的关系的思想方法及卓越贡献,讲诉了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和物体惯性的概念。

  本节为牛顿运动定律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1.2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了运动学知识和有关相互作用力的知识,但对于力与运动的关系是第一次正式涉及到。由于日常生活得经验,学生不容易理解力与运动的关系,而这一问题的解决是整个力学大厦的基础。高一学生已经具备了分析、推理、逻辑思维的能力,但是探究实验能力不强,自主学习能力不强。所以本节课要注意引导学生通过学习前人对于力与运动关系的探究的过程,逐步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正确理解力与运动的关系。

  1.3 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教材,本着面向全体学生的原则,我提出了教学目标,具体是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我确定的知识与技能目标是:①初步认识动力学,了解运动定律。②理解力与运动的关系,理解惯性的性质。③能独立分析运动物体的惯性状态。

  2)我确定的过程与方法目标是:通过参与亚里士多德、伽利略、笛卡尔、牛顿对力与运动关系的研究,特别是伽利略的理想斜面实验的研究,让学生学习科学研究的过程和科学研究的方法。

  3)我确定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是:①体验科学探究的方法。②激发学生的兴趣,拓宽学生的视野,体验科学的态度和精神在科学探讨过程的重要作用。

  1.4 教学重点:

  根据学情分析和教学目标,我提出了教学重点和难点。

  1)我确定的教学重点是:牛顿第一运动定律及惯性。

  2)我确定的教学难点是:力与运动的关系。

  2.教法学法

  2.1 教法

  为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本节我采用探究法教学为主,结合讲授、多媒体、演示、师生互动和讨论等多种方法辅助教学。

  2.2 学法

  学生在我所创设的物理情景中,通过观察、实验、归纳等活动主动获取必要的感性认识。并在我的引导下主动运用物理学方法,通过分析、概括、比较、类比、抽象等复杂的思维过程发现摩擦力为我们直观认知带来的误导,重新建立对力与运动关系的认知。

  4.教学过程

  4.1 组织教学

  通过师生互动,引起学生注意。

  4.2 导入新课

  首先,我将以提问的方式来引起学生的注意,开阔学生思路,启发学生思维。我的问题是:“举在半空的粉笔,在我们松开手指后会做什么运动呢?”请同学们回答,巩固上一章学习到得知识。然后接着提问:“粉笔能做自由落体运动的原因又是什么呢?”按照一般的思维方式,学生会回答,粉笔受到了重力作用,所以能做自由落体运动。进而,从只受重力影响,初速度为零的物体能做自由落体运动开始探讨,力与运动的关系究竟是怎样的。这时,我会引入动力学的概念,并提到牛顿的运动定律,引导学生开始学习牛顿第一定律。

  4.3 进行新课

  写完标题,我开始介绍在力与运动关系的探讨过程中出现的几种观点。

  首先介绍亚里士多德的观点,然后和同学们分析几张图片,并在生活中举例,探讨:“运运动的物体在牵引力消失后,为什么会停止呢?”然后进行对比实验,在不同的*面上,小车从相同的高度顺着斜面滚下后,在*面上通过的距离也不一样。而小车在水*面上通过距离的长短和*面的摩擦因素大小有关,从而总结出,接触面越光滑,小车通过的距离越远。接着让同学们分析,“在光滑水*面上,小车通过的距离有多远?”得出结论,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证明运动物体停止下来是受到摩擦阻力的缘故,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是错误的。

  而最早发现亚里士多德观点的错误的人是伽利略,由此介绍伽利略的观点,并说明伽利略的理想实验。然后在伽利略的基础上,提出笛卡尔的补充观点。

  接着,我开始为同学们介绍牛顿第一定律,并通过对牛顿第一定律内容的分析,说明牛顿第一定律要比前面的观点更完善,进一步说明,力不是维持物体速度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在牛顿第一定律的基础上,我会和同学们一起总结出惯性的概念。然后,在生活中举例说明惯性的影响。比如在汽车启动和停止的时候,我们会感觉到向后仰或向前倾的趋势。而在地球自转的同时,我们跳起来后仍能落回原地,也是因为惯性的作用。通过举例,说明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而惯性是物体的固定性质,跟物体运动状态和外界因素无关。

  4.4 小结练习

  接下来,我准备了几个关于惯性的习题,和同学们一起巩固一下相关的知识。然后总结今天学习到得几种观点,并分析导入部分里提出的问题:“粉笔能做自由落体运动的原因又是什么呢?”说明物体在惯性的作用下保持原来速度的同时,会因为外力的作用而改变运动状态,当物体只受重力作用,初速度为零时,物体就能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也就是自由落体运动。

  4.5 布置作业

  在分析粉笔做自由落体运动的原因后,我会让同学们思考,物体会在外力的作用下改变运动状态,那么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又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呢?让同学们在课后思考,为下节课的学习做好准备,并结合本节的知识,完成课后的第2,4小题。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请各位领导,老师多多指教,谢谢。

牛顿第一定律说课稿8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您们好!今天我要说的是牛顿第一定律的教学设计。课文内容“牛顿第一定律”选自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第一册第三章第一节。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法学法的选择和对本节课的教学程序设计三个方面来进行说明。

  1.教材分析

  1.1 地位和作用:

  本章是研究力与运动之间的关系,主要内容为牛顿三大运动定律。

  本节对人类认识运动和力的关系作了历史的回顾,介绍了伽利略研究运动和力的关系的思想方法及卓越贡献,讲诉了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和物体惯性的概念。

  本节为牛顿运动定律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1.2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了运动学知识和有关相互作用力的知识,但对于力与运动的关系是第一次正式涉及到。由于日常生活得经验,学生不容易理解力与运动的关系,而这一问题的解决是整个力学大厦的基础。高一学生已经具备了分析、推理、逻辑思维的能力,但是探究实验能力不强,自主学习能力不强。所以本节课要注意引导学生通过学习前人对于力与运动关系的探究的过程,逐步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正确理解力与运动的关系。

  1.3 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教材,本着面向全体学生的原则,我提出了教学目标,具体是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我确定的知识与技能目标是:①初步认识动力学,了解运动定律。②理解力与运动的关系,理解惯性的性质。③能独立分析运动物体的惯性状态。

  2)我确定的过程与方法目标是:通过参与亚里士多德、伽利略、笛卡尔、牛顿对力与运动关系的研究,特别是伽利略的理想斜面实验的研究,让学生学习科学研究的过程和科学研究的方法。

  3)我确定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是:①体验科学探究的方法。②激发学生的兴趣,拓宽学生的视野,体验科学的态度和精神在科学探讨过程的重要作用。

  1.4 教学重点:

  根据学情分析和教学目标,我提出了教学重点和难点。

  1)我确定的教学重点是:牛顿第一运动定律及惯性。

  2)我确定的教学难点是:力与运动的关系。

  2.教法学法

  2.1 教法

  为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本节我采用探究法教学为主,结合讲授、多媒体、演示、师生互动和讨论等多种方法辅助教学。

  2.2 学法

  学生在我所创设的物理情景中,通过观察、实验、归纳等活动主动获取必要的感性认识。并在我的引导下主动运用物理学方法,通过分析、概括、比较、类比、抽象等复杂的思维过程发现摩擦力为我们直观认知带来的误导,重新建立对力与运动关系的认知。

  3.教学过程

  3.1 组织教学

  通过师生互动,引起学生注意。

  3.2 导入新课

  首先,我将以提问的方式来引起学生的注意,开阔学生思路,启发学生思维。我的问题是:“举在半空的粉笔,在我们松开手指后会做什么运动呢?”请同学们回答,巩固上一章学习到得知识。然后接着提问:“粉笔能做自由落体运动的原因又是什么呢?”按照一般的思维方式,学生会回答,粉笔受到了重力作用,所以能做自由落体运动。进而,从只受重力影响,初速度为零的物体能做自由落体运动开始探讨,力与运动的关系究竟是怎样的。这时,我会引入动力学的概念,并提到牛顿的运动定律,引导学生开始学习牛顿第一定律。

  3.3 进行新课

  写完标题,我开始介绍在力与运动关系的探讨过程中出现的几种观点。

  首先介绍亚里士多德的观点,然后和同学们分析几张图片,并在生活中举例,探讨:“运运动的物体在牵引力消失后,为什么会停止呢?”然后进行对比实验,在不同的*面上,小车从相同的高度顺着斜面滚下后,在*面上通过的距离也不一样。而小车在水*面上通过距离的长短和*面的摩擦因素大小有关,从而总结出,接触面越光滑,小车通过的距离越远。接着让同学们分析,“在光滑水*面上,小车通过的距离有多远?”得出结论,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证明运动物体停止下来是受到摩擦阻力的缘故,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是错误的。

  而最早发现亚里士多德观点的错误的人是伽利略,由此介绍伽利略的观点,并说明伽利略的理想实验。然后在伽利略的基础上,提出笛卡尔的补充观点。

  接着,我开始为同学们介绍牛顿第一定律,并通过对牛顿第一定律内容的分析,说明牛顿第一定律要比前面的观点更完善,进一步说明,力不是维持物体速度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在牛顿第一定律的基础上,我会和同学们一起总结出惯性的概念。然后,在生活中举例说明惯性的影响。比如在汽车启动和停止的时候,我们会感觉到向后仰或向前倾的趋势。而在地球自转的同时,我们跳起来后仍能落回原地,也是因为惯性的作用。通过举例,说明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而惯性是物体的固定性质,跟物体运动状态和外界因素无关。

  3.4 小结练习

  接下来,我准备了几个关于惯性的习题,和同学们一起巩固一下相关的知识。然后总结今天学习到得几种观点,并分析导入部分里提出的问题:“粉笔能做自由落体运动的原因又是什么呢?”说明物体在惯性的作用下保持原来速度的同时,会因为外力的作用而改变运动状态,当物体只受重力作用,初速度为零时,物体就能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也就是自由落体运动。

  3.5 布置作业

  在分析粉笔做自由落体运动的原因后,我会让同学们思考,物体会在外力的作用下改变运动状态,那么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又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呢?让同学们在课后思考,为下节课的学习做好准备,并结合本节的知识,完成课后的第2,4小题。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请各位领导,老师多多指教,谢谢。

牛顿第一定律说课稿9

  一、教学设计理念

  克服以教师为中心,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参与学习活动中来,培养学生乐于探索精神,获得新知识的能力,与交流合作的能力,实现师生,生生积极互动,使学生在质疑,调查,探究中接受新知,培养学生充分的自主性与独立性。

  二、教学任务分析

  1、地位与作用

  地位:牛顿第一定律是经典力学中三大定律之一,是整个力学中的基础。如果我们把所有力学现象看作一座大厦,那么牛顿三大定律则是这个大厦的奠基石,牛顿第二定律又是在牛顿第一定律定义的惯性系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牛顿第二定律建立在牛顿第一定律基础上。因此牛顿第一定律又是三大定律基础的基础,是否领会这一物理规律,不仅影响学生对这一章的学习,而且会影响整个物理课程中力学部分的学习。

  作用:前面我们学习了简单的运动,又知道力学一些简单知识,牛顿第一定律正是基于此基础上将运动和力联系起来的一条纽带一座桥梁,是进一步分析和处理直线运动和力学问题的基础,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是本册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本节、本章的重点。本节课的教学要求学生主动参与,在实验、讨论建立概念和规律的过程中,感受到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思维方法,感悟观察、实验、推理、尤其是"理想实验"对形成概念和发现规律的重要作用。

  2、学情分析

  学习状况分析:牛顿第一定律是由部分实验结果,部分外推假设、部分定义所构成的一个复合体,就其定义本身的表述学生不难记住,但初二学生由于接触物理时间比较短,学生*均年龄比较低,抽象思维能力及认知结构上尚不成熟,加上生活经验的影响。因此在接受牛顿第一定律上有一定的难度,怎样形成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及这一概念的建立使其认识由直观的感觉上升到科学理性认识则是本节的难点。

  三、教学重点、难点 及依据:

  教学重点及依据 :教学重点:牛顿第一定律。()之所以认为它是本节教学内容的重点理由是在于本节课是一节物理规律教学课,通过这节课的科学探究及实验论证的目的就是为了认识力和运动的关系,揭示其认识事物的规律及牛顿第一定律。

  教学难点及依据:教学难点:力和运动的关系。学生在从生活经验中得到了一种被现象掩盖了本质的错误认识。物体的运动是力的结果。为了使学生摆脱错误观念,树立正确的认识,需要教师精心的设计,严密的推理,转变错误观点。

  四、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借助伽利略的理想实验理解力和运动的关系,知道其主要推理过程及结论。

  (2)理解牛顿第一定律,并理解其意义

  2. 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在实验的基础上通过推理得到结论的方法(2)通过伽利略的理想实验,使学生受到科学方法论的教育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通过物理学史的简介,对学生进得严密的科学态度教育,了解人类认识事物本质的曲折(2)通过对伽利略对力和运动关系的研究,培养学生敢于坚持真理,不迷信权威的精神和科学探究精神。

  五、教学程序

  (一) .导入新课:问题引入:

  1.物体原来是静止,现在要让它运动,我们应该怎么办?

  2.停止用力,物体会如何呢?误导学生:物体受力就会运动,物体不受力就停止。得出谬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亚里士多德观点)实验演示:推一辆小车,撤去推力,小车没有立即停下。请学生思考原因实验事实与经验相违背,激发了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探究的兴趣,调动积极性,活跃了课堂气氛。

  (二)、新课教学

  1.教学难点的突破实验演示:让小车从同一高度的斜面滑下,在毛巾,棉布及玻璃表面滑行的距离不一样。(科学探究过程一:提出问题)学生发表看法:可能是摩擦力的缘故。(鼓励学生发表看法,)引出"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探究。在探究此问题时设置一下问题;

  (1)"物体"选用什么?

  (2)要使物体"运动"起来,你认为怎样做更合理?

  (3)要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就要变化物体所受阻力,你有什么办法使物体受到的阻力变化?

  (4)猜一猜:如果阻力影响物体运动,当水*面上的阻力变小时,物体在水*面上运动的路程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5)想一想,观察什么现象就可以判断阻力对物体运动产生的影响大小?要用到什么测量工具?

  (6)每次使用的小车是否要一样?小车开始的速度是否要一样?怎么做才能控制好这几点?

  (7)结合上述要点讨论实验步骤(可参照P66)并做一做完成表格。

  学生通过对以上问题的讨论交流,并进行试验。再思考问题;

  (8)小球运动距离的长短跟它受到的阻力有什么关系?

  (9)若使小车运动时受到的阻力进一步减小,小车运动的距离将变长还是变短?

  (10)推理:小球在光滑的阻力为零的表面,将会怎样运动?

  学生在完成上面这些问题的基础上,在经对其中一些关键词的讲解和课堂练习,学生对牛顿第一定律有了比较深刻的理解。

牛顿第一定律说课稿10

  一、教材分析:

  1. 地位及作用:牛顿第一定律所讲述的运动和力的关系是动力学的基础问题。这节课学好了,学生建立了对运动和力关系的正确认识,就不容易从日常经验出发产生同历史前人产生过的相同的错误,也为学习动力学奠定了知识基础。

  2.教材特点:

  ①牛顿第一定律解决了几千年都含糊不清的问题,有助于学生对运动和力的关系进一步深入理解。

  ②伽利略理想实验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到理想实验,应充分引导学生探索伽利略理想实验的推理过程,知道理想实验是建立在可靠的事实基础上的科学方法。

  3. 教材的重点、难点

  ①重点:运用实验手段探索力和运动的本质关系,着重培养学生探索物理问题、分析物理问题的基本能力。

  ②难点:如何用科学的观点来代替部分学生头脑中对运动和力关系的错误认识,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知道伽利略的理想实验及其主要推理过程和推论,知道理想实验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2.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及意义。

  3.知道什么是惯性,会正确地解释有关惯性的现象。

  过程与方法

  1.观察生活中的惯性现象,了解力和运动的关系。

  2.通过实验加探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

  3.理解理想实验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伽利略和亚里士多德对力和运动关系的不同认识,了解人类认识事物本质的曲折性。

  2.感悟科学是人类进步的不竭动力。

  三、教学方法

  探究、讲授、讨论、练习

  四、教学设计

  通过实验引入力和运动的关系,引发学生的思考。

  静止在水*面上的物体,用力去推,物体由静止变为运动;一段时间后撤掉该力,物体的运动状态又如何?

  进一步提出问题:思考"运动一定需要力来维持吗".

  通过学生的讨论,进行适时引导:相同条件下空中飞行的足球比地滚球运动的距离要长很多,地滚球为什么运动一会儿就停止呢? 学生有的能回答出受阻力。如果没有阻力的作用,足球将会怎样运动?

  让学生带着这个问题进行下面的实验。

  演示实验2:让一个小球从斜面上滑下,斜面末端分别放毛巾、木板和玻璃板,让学生仔细观察实验现象。

  得出结论:表面越光滑小球运动的越远。学过摩擦力后知道,越光滑小球受的滑动摩擦里越小。

  设想如果绝对光滑,一点摩擦力也不受,那小球在水*方向就不再受力。将以一个恒定的速度永远运动下去。我们设计的思想与伽利略的思想又很大的相似,伽利略设计了一个实验来验证,这个实验对科学发胀的意义非常大。这个实验就是伽利略的理想实验。

  一、理想实验的魅力

  让学生阅读课本领略伽利略理想实验的魅力。然后思考以下问题:

  理想实验能不能在实验室完成

  他的这个实验设计的科学吗?

  伽利略的理想实验是他最伟大的成就之一,这个实验的闪光点在哪?

  伽利略的理想实验得出的结论是什么?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牛顿把伽利略的真理性结论上升到了理论的高度。总结成一句简洁的话,就是牛顿第一定律。

  二、牛顿物理学的基石——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让学生记忆复述这个定律,然后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

  1、牛顿第一定律 从几个方面阐述了力和运动的关系?

  两个方面:不受力时,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受力时,力迫使它改变运动状态。

  2、牛顿第一定律可不可以用实验来验证?什么时候可以看作不受力并举例说明不能。因为不受力作用的物体是不存在的。当物体受力但所受合力为零时可以看作物体不受力。比如:冰面上滑动的冰块、冰壶球。

  处理学案例题通过例题巩固学生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

  例1.关于牛顿第一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牛顿第一定律是一条实验定律B.牛顿第一定律说明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C.惯性定律和惯性的实质是相同的D.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答案:BD

  解析:牛顿第一定律是物体在理想情况下的运动规律,反映的是物体在不受外力情况下所遵循的运动规律,而自然界不受力的物体是不存在的,所以A是错误的。惯性是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一种性质,惯性定律(即牛顿第一定律)则反映的是物体在一定情况下的运动规律,所以C错误。由牛顿第一定律知,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但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则必须有力的作用。

  例 2.一个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运动状态不变,这是因为…A.物体一定没有受到任何力 B.物体一定受到两个*衡力作用C.物体所受合力一定为零 D.物体可能受到两个*衡力作用答案:CD解析:物体不受任何力的状态是不存在的,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时所受的合力一定为零,可能是两个力,也可能是多个力。

  三、惯性与质量

  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原来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叫做惯性;所以牛顿第一定律又叫做惯性定律。

  思考问题1 :惯性与惯性定律有什么区别于联系?

  思考问题2 :惯性与什么有关? 什么是惯性的唯一量度?质量思考问题3:试举生活中几个关于惯性的例子例3:在路上跑的人被绊倒时是向前趴着倒下,而慢走的人滑倒时,则大多数是后仰着地摔倒,试论述其原因。

  解析:这是因为人在跑的时候人的重心在人的整体的前方,当人的脚遇到障碍物之后,由于惯性的原因使其上半身继续向前运动,容易向前趴;而慢走的人由于重心在整个身体的后面,所以经常后仰着地摔倒。

  讨论、总结一下惯性的特点。

  学生进行讨论后总结。

  一切物体都有惯性,在任何状态下都有惯性;惯性是物体的固有性质;物体的惯性的大小只与质量有关,质量越大,惯性越大,运动状态越难以改变;质量越小,惯性越小,运动状态越容易改变;惯性的大小只与质量有关,与其他因素无关。

  四、小结

  通过本节的学习,我们知道了:

  (1)历史上几位科学家对力和运动关系的看法和研究。

  (2)伽利略得到力和运动关系的研究方法。

  (3)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

  (4)惯性及应用惯性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五、作业 学案上剩余的题目。


《焦耳定律》说课稿3篇(扩展5)

——《楞次定律》说课稿3篇

《楞次定律》说课稿1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楞次定律》,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目标分析、过程分析和效果分析四个方面对本节课进行说明。

  一、教材分析

  本节主要目的是确定感应电流的方向,教材是从感应电流的磁场与磁通量的变化之间的关系来描述感应电流的方向的。

  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楞次定律是一个物理规律的高度概括,学生在理解其语言表述时会有两方面困难:(1)楞次定律本身是判断感应电流方向的,但定律本身并没有直接表述感应电流方向如何,而表述的是感应电流的磁场如何。(2)学生对“阻碍”二字的理解往往会产生误区,把阻碍原磁场的磁通量变化,理解为阻碍原磁场。因此,楞次定律的理解是本节教学的难点。楞次定律的应用是本节教学的重点。

  二、目标分析:

  根据新课标教学的要求,我确定本课三维目标是:

  知识与技能:

  1、知道楞次定律。

  2、能用楞次定律判断感应电流的方向。

  3、能用右手定则判断导线切割磁感线产生的感应电流方向。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探究过程,提高学生的分析论证能力。

  2)在本节课的学习中,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科学思想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本节知识的学习,体会探索自然规律的科学态度。

  2)培养学生的建模能力,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根据本节内容特点我确定的教法与学法是:

  教法:为了让学生加深对本节内容的理解,在教学中我采用讲述、对比、探究,讨论等方法进行教学.

  学法:为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我引导学生在探究中学习,在讨论中突破难点。

  三、过程分析

  为了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我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了如下设计:

  1、复习提问、引入新课

  我是通过演示实验引入新课的:螺旋管连电流计,演示条形磁铁N极插入和拔出时,电流计偏转方向不同?说明感应电流方向不同,由此过渡到本节课要研究的问题:“产生的感应电流的方向有什么规律呢?”

  2、新课教学

  接下来我分以下几个环节去做:(板书)实验探究-楞次定律-应用。

  实验探究:

  器材:一节干电池、一个15—20千欧的电阻、螺旋管、电流计、条形磁铁、导线。

  实验前先引导学生解决两个问题:

  一、要让学生清楚电流表的指针的偏转方向与电流方向的关系。(将电流表与一个电阻为15—20千欧的电阻串联后,接到一节电池上,观察电流表的指针的偏转方向,确定电流表的指针偏转方向与电流方向的关系。)

  二、了解螺旋管线圈的绕向。

  接下来就是进行分组实验。

  实验中,我要求学生研究当把条形磁铁N极插入、拔出线圈,条形磁铁S极插入、拔出线圈,这4种情况下感应电流的产生方向,要求学生认真地将观察结果并记录。

  在引导学生对自己的试验结果进行分析时,要突出线圈的磁场方向和磁通量的变化的关系。让学生分清原磁场的方向、原磁场的磁通量的变化、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分析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的结果,这一切都要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完成,既提高了学生的实验能力,又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楞次定律

  楞次定律的文字表述概括性很强,学生初学时不能完全理解他的含义,我在教学中通过多结合实例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尤其是理解“阻碍”的含义。 “阻碍”不是“阻止”,而只是延缓了原磁通的变化,电路中的磁通量还是在变化的.例如:当原磁通量增加时,虽有感应电流的磁场的阻碍,磁通量还是在增加,只是增加的慢一点而已.实质上,楞次定律中的“阻碍”二字,指的是“反抗着产生感应电流的那个原因.”

  设计意图:通过老师的讲解、总结,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楞次定律的理解。

  楞次定律应用:

  我首先讲清了判定感应电流方向的步骤(四步走).

  (1)明确原磁场的方向;

  (2)明确穿过闭合回路的磁通量是增加还是减少;

  (3)根据楞次定律,判定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

  (4)利用安培定则判定感应电流的方向.

  接着用三道例题练习使用楞次定律判断感应电流的方向,最后一个设计成导体切割磁感线的例题,

  通过这个例题给出右手定则----判断导体切割磁感线时感应电流的方向判断方法. 当感应电流是由于导体的一部分切割磁感线而产生时,用右手定则确定感应电流的方向更为直接和方便。

  设计意图:通过老师讲解和学生的体会,确定了利用了楞次定律判断感应电流方向的基本思路,并详细的提供了它的基本步骤,在学生学习的初期,这是很必要的。

  当堂训练,巩固提高

  设计适量的练习题,并且将练习题分为A、B两组供不同层次的学生使用。

  设计意图:充分体现新课标的教学理念,因材施教,分层教学。

  课堂小结和作业

  让学生概括总结本节的内容,构建知识框架,作业布置要有针对性,梯度。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己的体验,自己的总结,真正达到了检验学生课堂效果的目的。

  作业课后2、3、4题;

  板书设计我分两部分,主板书写在左侧,体现本节课的主干知识,副板书在右侧,主要画用来辅助说明的草图。

  四、效果分析

  通过以上的过程设计我预计可达到以下效果。

  1.能够使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从而实现本节课的知识目标。

  2. 能够充分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发展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3. 变规律的传授过程为规律的探究过程能够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当然本节课的设计还存在着许多的缺点和不足,请各位老师给予批评和指正。

《楞次定律》说课稿2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选手,大家好,我是**,来自**师范大学.我的说课课题是《楞次定律》。

  我将从以下几个部分来介绍我的这堂课。

  首先是对教材的分析,《电磁感应》是高中物理电磁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章,这一章主要从两方面探究电磁感应现象的规律,分别得出了两条定律,一个是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另一个就是楞次定律。本章接下来将要学习的自感、互感等现象及其应用,也是以这两条定律为基础的。因此,楞次定律是本章,也是高中物理电磁学的重点。

  以下是我依据物理课程标准和本节课的特点,并结合学生实际制定的三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⑴理解楞次定律的内容;

  ⑵会用楞次定律解决相关问题;

  ⑶通过探索性实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及抽象概括能力。

  2.过程与方法

  ⑴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尝试应用科学探究的方法研究物理问题;

  ⑵通过科学探究之后,使学生学会依照物理事实、运用逻辑判断来确立物理量之间的因果关系的方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探究楞次定律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勇于创新、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并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

  探究楞次定律的过程和对楞次定律的理解是教学重点,也是难点。

  要想实现教学目标,必须对学生的情况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下面进入我的第二部分——学生分析。

  学生前面刚刚学过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这时,来研究感应电流的方向是一个自然的过度,不会产生学习障碍。但是,对学生来说,要真正的理解并掌握楞次定律,还存在着几个难点:从“静态场”到“动态场”的飞跃,物理量多,关系比较复杂,这些都增加了学生理解的难度。另外,楞次定律的抽象性和概括性很强,而大多数高二的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还不高,这也使得学生在学习本节课时往往感到比较吃力。

  针对以上这些情况,我设制了“两步走”的教学方案:

  第一步,采用学生主动探究的方式,让学生亲自经历“发现”楞次定律的过程,从而完成对它的意义建构;

  第二步,运用讲解法,并结合学生小组讨论,师生共同探讨应用“楞次定律”解决问题的方法、步骤。

  下面我详细介绍一下我的教学程序设计。共分为六个环节:

  第一环节,展示情景,提出问题。

  通过演示实验,以及补充的相关知识,让学生认识到,磁通量增大和减小时,感应电流的方向是不同的。并提出疑问:为什么会有这种不同呢?这个问题也就是,感应电流的方向究竟与哪些因素有关呢?学生分组讨论。

  通过讨论,学生可能会猜想出磁通量的变化、原磁场的方向等一些因素,这时,并不急于给出答案,而是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猜想,自己动手设计实验。这也就进入了我的第二个环节——讨论猜想,设计实验。

  这一环节的开始,很多学生可能会感到无从下手,所以,我认为此时给予适当的引导是必要的,这是我设制的几个小问题,作为引导:

  要产生感应电流,需要有施感磁场和受感电路两个要素。施感磁场可以怎样设计? 受感电路怎样设计?用什么仪器来检验感应电流并显示其方向?

  这样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通过同组几个同学的讨论,完全可以创制出自己的实验方案。在学生动手实验的过程中,我会适时在设计的合理性,仪器的选用、使用等方面给学生适当的辅导,并建议学生采用表格的形式及时做好实验记录。

  完成实验后,我们进入第三个环节——分析实验结果,“发现”楞次定律。

  首先,我将各小组的实验结果汇总起来,制成表格,通过多媒体展示给全班学生。如果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究,找出了感应电流产生的磁场这个因素,那么,我将请这组同学来介绍以下他们的思路,并给予表扬。

  如果学生都没有考虑到这个因素,那么,先由学生来分析汇总的实验结果,这时,学生可能很难建立各物理量之间的联系。我将适时点拨:根据安培定则,我们可不可以换个角度,用感应电流产生的磁场的方向代替感应电流的方向,再来分析。

  这时,一经分析,学生就会豁然开朗,很容易就能分析出磁通量改变时,感应电流的方向与原磁场方向的关系。

  接着引导学生对这个规律进行抽象概括,并给出适当的评价。

  给出楞次定律的具体描述,并介绍有关楞次的背景资料。

  这个过程中,因为学生亲自经历了“发现”楞次定律的过程,所以,虽然涉及的物理量很多,但不容易混淆。

  第四环节,对“阻碍”的含义从三个角度进行归纳,深化学生的理解。

  然后,进行第五环节——巩固联系,迁移应用。师生共同讨论应用楞次定律解决问题的步骤。我提供一个思路作为参考。

  最后是课堂小结及学生自评。

  这就是我整个的教学过程设计。

  介绍板书设计。

  总结:新的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以培养和发展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这节课采用了探究式教学法,让学生主动探索并“发现”楞次定律,教师适时给于点拨,让学生自主完成知识结构的构建、归纳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这样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地位,在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的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素养和能力。

《楞次定律》说课稿3

  一,教材分析

  1、《电磁感应》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高中物理电磁学是由电场,电路,磁场,电磁感应和交流电五部分组成。其中电场,电路,磁场等相关知识是进一步认识电磁感应本质的基础,同时,电磁感应知识又是认识交变电流的起点,因此,《电磁感应》是电磁学中承上启下的一章,是电磁学中的重点。

  2、教材的结构和特点

  本章教材从感应电动势产生的条件到进一步认识感应电动势大小,方向,最后是感应电动势在实际中的应用,全章以"磁通量的变化及变化率"为核心线索贯穿始终,结构非常严谨有序。另外,本章教材有一个特点,就是以多个实验事实为基础,让学生首先有感性认识,再通过理论分析总结出规律,从而形成理性认识。这恰好为达到 "新课标"要求的,学生要通过实验来探究电磁感应产生的条件及感应电动势大小,方向所遵守的规律的目的。楞次定律就是俄国物理学家楞次通过大量的实验研究后总结出来的,它是判断感应电流方向普遍适用的法则,因此,楞次定律是电磁感应一章中的重点和难点。

  3、本节教学重点和难点

  首先,教学大纲对楞次定律的知识要求是 "B"级。其次,楞次定律是一个物理规律的高度概括,学生在理解其语言表述时会有两方面困难:

  (1)楞次定律本身是判断感应电流方向的,但定律本身并没有直接表述感应电流方向如何,而表述的是感应电流的磁场如何。

  (2)学生对"阻碍"二字的理解往往会产生误区,把阻碍原磁场的磁通量变化,理解为阻碍原磁场。因此,楞次定律的理解是本节教学的难点。楞次定律的应用是本节教学的重点。

  二,教学目标

  按照新课标的要求,这节课不单是为了使学生知道实验的结论和规律的内容,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知道结论和规律是如何得出的,因此教学重心要从结论的学习上转移到概念和规律的形成过程的学习,以及形成这些概念和规律所用的方法的学习中。因此,我从以下三个方面确立本节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楞次定律的内容

  2)会用楞次定律解答有关问题

  3)通过实验的探索,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收集,处理信息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尝试应用科学探究的方法研究物理问题。

  2)通过科学探究之后,使学生学会依照物理事实,运用逻辑判断来确立物理量之间的因果关系,树立把物理事实作为依据的观念,形成根据证据,逻辑和现有知识进行科学解释的思维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对科学实验的探究热情,使学生具有勇于创新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三,教学方法

  学生各种能力的发展,是和他们在学习中的相关行为联系在一起的。要发展某种能力,就必须经历相应的学习过程。例如,只有在物理实验中经历独立地收集实验数据,分析论证的过程,才能发展学生收集,处理,分析数据,并得出结论的能力。而物理实验功能的体现,不仅仅在于获得所谓的"正确"实验结果,引出概念,也不再是仅仅为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更重要的是通过实验教学使学生经历和体验获得实验结果的探索过程,只有亲身经历了这样的过程,学生才能对什么是科学,什么是科学实验有较为深刻的理解,才能在这样的过程中受到科学方法的训练,形成科学的态度,情感和价值观。

  楞次定律是来源于实验中的探究。探究式课堂教学是指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运用科学探究的方法进行学习,因而知识与能力的获得主要不是依靠教师进行强制性的灌输,而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亲身体验出来的。探究式课堂教学实质上是将科学领域的探究引人课堂,使学生通过类似科学家的探究过程理解科学概念和科学探究的本质。

  这节课是在学生已经通过前几节的实验探究出电磁感应产生的条件,及感应电动势大小的规律基础上进行的,学生对进一步学习感应电动势的方向应该有一定的兴趣和热情,且有一定的实验基础,因此根据教材的特点和教学目标,我变单纯的教师演示实验为学生小组的探究实验,同时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物理情境,启发,引导学生按照新课标中科学探究的七个要素进行实验探究。达到"问题让学生自己提出,方法让学生自主确定,实验由学生自主设计,证据让学生自己收集,规律让学生自主发现,结论让学生自己得出,最后问题由学生自主解决"的目的。

  四,课堂教学模式及课型:实验探究式教学 新授课

  五,教学用具:

  1、计算机,大屏幕投影;

  2、线圈,条形磁铁,导线,干电池, 灵敏电流计。

  六,教学过程设计

  1、引入新课,提出问题;

  2、启发猜想,问题假设;

  3、明确目的,制定计划;

  4、进行实验,收集证据;

  5、评估交流,发现问题;

  6、引导中介,深入探究;

  7、对比分析,得出结论;

  8、归纳综合,总结规律;

  9、基本练习,体验成功;

  10、得出方法,灵活运用;

  11、课堂小结,深化理解;

  教学过程中的关键步骤:

  1、评估交流,发现问题

  感应电流方向

  磁铁磁场方向

  感应电流磁场方向

  B感和B铁方向关系

  甲图

  乙图

  丙图

  丁图

  如图一所示,是以往授课时的表格,学生只是按要求直接填写。我想,怎么事先就知道表中要列一个"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 怎么事先就知道要比较B感和B铁的方向的关系呢 学生会自发的想到吗,我以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是灌输知识,而是启发学生自主建构知识结构。于是,我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重新设计成下面的表格,如图二所示。

  感应电流方向

  磁通量的变化

  磁铁磁场方向

  甲图

  逆时针

  增多

  向下

  乙图

  顺时针

  增多

  向上

  丙图

  顺时针

  减少

  向下

  丁图

  逆时针

  减少

  向上

  (图二)

  2、引导中介,深入探究

  当学生通过实验填写结果后,会发现,仅仅根据以上数据不能概括出感应电流与磁通量的变化的关系,在学生苦思冥想,急于寻找方法的时候,这时,我适时点拨,可不可以找一个中介做一个桥梁,这个中介是什么 学生很自然会想到是: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于是,得到下表中的结果。如图三所示。

  感应电流方向

  磁通量的变化

  磁铁磁场方向

  感应电流的

  磁场方向

  甲图

  逆时针

  增 加

  向下

  向上

  乙图

  顺时针

  向上

  向下

  丙图

  顺时针

  减 少

  向下

  向下

  丁图

  逆时针

  向上

  向上

  通过以上教学设计,使学生独立思考和主动搜索,逐步理解和掌握知识的发生过程与认识的内在联系过程,以促使学生建构良好的知识和能力结构。

  3、得出方法,灵活运用

  楞次定律没有直接给出感应电流的方向,它只是概括了确定感应电流方向的原则,给出了确定感应电流的程序,学生通过基本练习,亲自体会并总结出利用楞次定律判断感应电流方向的步骤。老师对学生的总结给以充分的肯定,并且按照新课标教材把这个程序绘画成形象,直观的方框图(如图四所示)。在此基础之上,我启发学生:这个方框图不仅是概括了判定感应电流方向的思路,同时它描述了三个量的关系,同学们知道是哪三个吗 学生回答后我给出了一个逆向应用楞次定律的习题。

  七,板书设计

  楞次定律及其应用

  1、感应电流的磁场与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的关系

  2、感应电流的磁场总是要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


《焦耳定律》说课稿3篇(扩展6)

——墨菲定律读后感-读墨菲定律有感3篇

墨菲定律读后感-读墨菲定律有感1

  《墨菲定律》是美国作家 阿瑟·布洛赫 所著的一本关于幸运与反常事件规律的书,最早出版于1977年,直到今年4月,山西人民出版社还在重版,全书分“通用墨菲学”、“经济墨菲学”、“社会墨菲学”等32章节,全片都是由片言只语、胡言乱语组合而成,让你看了后感觉有脑阻梗头晕的感觉,可是静下心来细细品味,又会觉得还是很有道理的。痴呆如我,也会在那些闲言碎语之间写上一点自己的东西,是不是有道理,就不得而知了。

  以下所列十言,取材于《墨菲定律》“政治手腕”章节,蓝色的是原文,黑色的则是我的鬼批。

  1、无论谎言被揭穿多少次,还是会有一定比例的人相信。比如*一定会实现。

  2、爱吃香肠和尊重法律的人,千万不要去看这两种东西的生产过程。肮脏的过程会影响你的口味和态度。

  3、提案的正确程度与可信程度无关,反之亦然。与提案阅读者的政治需求有关。

  4、如果将巨额费用分成很多笔小开销,每笔开销都不会因涉及太多公众利益而遭到质疑。比如会议补贴、车辆补贴、交通补贴、住宿补贴、服装补贴、加班补贴、差旅补贴、资料补贴、讲课补贴、讲义补贴,都只是为了某个人出差开会发言这一件事。

  5、有多少的税收就有多大的*。*的大小不按行政区划计算,按办公大楼的气派度计算。

  6、你的位置决定你的(政治)立场。你的位置决定你的富裕程度。

  7、和在野党保持联系。与*荣辱与共,同甘共苦。

  8、成功总是不为人知,失败常常众目睽睽。人类具有嫉妒和幸灾乐祸的本能。

  9、狂热包括在忘记目标的时候加倍努力。最经典的案例就是:*的狂热就是因为他们

  忘记了读书、学习、生活的目标,而到广阔天地去加倍努力了。

  10、没说过的话不必解释。没做过的事不必掩饰。

墨菲定律读后感-读墨菲定律有感2

  这些日子确实有些累了,累得不知道怎么入睡。工作量有点多…心里也有点沉闷。今晚抽空又去看了一部电影,没有提前准备,也没想过要看什么…就这样遇见了《星迹穿越》。

  说它是科幻片其实也不完全是…更多的是情感的部分。

  这部影片给我的最大收获,就是自信,虽然这不是它的主题。因为至少,我我觉得我能看懂。

  电影放到一半不到,有一对情侣就默默的离开了,我想她们一定是看不懂了吧…真是白瞎了几十大洋。影片结束的时候,还有人说,回家下载了再看看…咋就没看懂呢…我只想说,学理科的女生真棒,学物探的女生更酷。

  虽然做不到像男主那样,做得了农民,开得了飞船。做不到用沙尘暴的堆积厚度和角度计算出重力异常,再标出引起异常的位置。做不到在生死关头还能想到引力*,利用周围行星的重力场给飞船加速将自己甩向下一个目标。做不到用一个手表指针的变化计算出爸爸要回来了。

  但是………

  至少不会以为提到墨菲定律就代表事情总会搞砸,叫墨菲的人一定倒霉。墨菲定律也会把事情带向好的一面,在这部影片中,墨菲定律诠释的是一种概率,而不是它本身就代表着凶吉祸福。

  还有相对论,再也不是考试的时候两个相对坐标系之间的换算,也不仅是时间变长,长度缩短和同时的相对性。当他们在一张纸上画出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怎样走省时间的时候,那张对折起来用铅笔穿过的纸…解释的是弯曲时空,也就是把三维空间的两个点像折叠地图一样重合到一个二维空间点上…连接这两个点的时空隧道就是他们说的虫洞…是个球体。但我领悟到,无论什么事情, 都不是绝对的,都不可以绝望,一定有另一种可能。

  就像影片中宇航局会议室的墙上挂着的拉撒路字样一样,从来都没有绝望的境地,《圣经》里说拉撒路病危的时候,没有及时得到耶稣的救助,结果去世了,耶稣一口断定四天后拉撒路会复活,结果第四天,他真的从山洞里有了出来。死而复生的故事并不科学,但我们还有什么理由绝望呢…

  就像一直等着爸爸回来的墨菲…真的等到了…还好没有放弃

  最后真的想重复里面的一句台词:

  没有什么他们,一直都是我们。


《焦耳定律》说课稿3篇(扩展7)

——牛顿第一定律物理说课稿 (菁选3篇)

牛顿第一定律物理说课稿1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您们好!今天我要说的是牛顿第一定律的教学设计。课文内容“牛顿第一定律”选自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第一册第三章第一节。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法学法的选择和对本节课的教学程序设计三个方面来进行说明。

  1.教材分析

  1.1地位和作用:

  本章是研究力与运动之间的关系,主要内容为牛顿三大运动定律。

  本节对人类认识运动和力的关系作了历史的回顾,介绍了伽利略研究运动和力的关系的思想方法及卓越贡献,讲诉了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和物体惯性的概念。

  本节为牛顿运动定律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1.2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了运动学知识和有关相互作用力的知识,但对于力与运动的关系是第一次正式涉及到。由于日常生活得经验,学生不容易理解力与运动的关系,而这一问题的解决是整个力学大厦的基础。高一学生已经具备了分析、推理、逻辑思维的能力,但是探究实验能力不强,自主学习能力不强。所以本节课要注意引导学生通过学习前人对于力与运动关系的探究的过程,逐步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正确理解力与运动的关系。

  1.3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教材,本着面向全体学生的原则,我提出了教学目标,具体是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我确定的"知识与技能目标是:

  ①初步认识动力学,了解运动定律。

  ②理解力与运动的关系,理解惯性的性质。

  ③能独立分析运动物体的惯性状态。

  2)我确定的过程与方法目标是:通过参与亚里士多德、伽利略、笛卡尔、牛顿对力与运动关系的研究,特别是伽利略的理想斜面实验的研究,让学生学习科学研究的过程和科学研究的方法。

  3)我确定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是:

  ①体验科学探究的方法。

  ②激发学生的兴趣,拓宽学生的视野,体验科学的态度和精神在科学探讨过程的重要作用。

  1.4教学重点:

  根据学情分析和教学目标,我提出了教学重点和难点。

  1)我确定的教学重点是:牛顿第一运动定律及惯性。

  2)我确定的教学难点是:力与运动的关系。

  2.教法学法

  2.1教法

  为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本节我采用探究法教学为主,结合讲授、多媒体、演示、师生互动和讨论等多种方法辅助教学。

  2.2学法

  学生在我所创设的物理情景中,通过观察、实验、归纳等活动主动获取必要的感性认识。并在我的引导下主动运用物理学方法,通过分析、概括、比较、类比、抽象等复杂的思维过程发现摩擦力为我们直观认知带来的误导,重新建立对力与运动关系的认知。

  4.教学过程

  4.1组织教学

  通过师生互动,引起学生注意。

  4.2导入新课

  首先,我将以提问的方式来引起学生的注意,开阔学生思路,启发学生思维。我的问题是:“举在半空的粉笔,在我们松开手指后会做什么运动呢?”请同学们回答,巩固上一章学习到得知识。然后接着提问:“粉笔能做自由落体运动的原因又是什么呢?”按照一般的思维方式,学生会回答,粉笔受到了重力作用,所以能做自由落体运动。进而,从只受重力影响,初速度为零的物体能做自由落体运动开始探讨,力与运动的关系究竟是怎样的。这时,我会引入动力学的概念,并提到牛顿的运动定律,引导学生开始学习牛顿第一定律。

  4.3进行新课

  写完标题,我开始介绍在力与运动关系的探讨过程中出现的几种观点。

  首先介绍亚里士多德的观点,然后和同学们分析几张图片,并在生活中举例,探讨:“运运动的物体在牵引力消失后,为什么会停止呢?”然后进行对比实验,在不同的*面上,小车从相同的高度顺着斜面滚下后,在*面上通过的距离也不一样。而小车在水*面上通过距离的长短和*面的摩擦因素大小有关,从而总结出,接触面越光滑,小车通过的距离越远。接着让同学们分析,“在光滑水*面上,小车通过的距离有多远?”得出结论,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证明运动物体停止下来是受到摩擦阻力的缘故,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是错误的。

  而最早发现亚里士多德观点的错误的人是伽利略,由此介绍伽利略的观点,并说明伽利略的理想实验。然后在伽利略的基础上,提出笛卡尔的补充观点。

  接着,我开始为同学们介绍牛顿第一定律,并通过对牛顿第一定律内容的分析,说明牛顿第一定律要比前面的观点更完善,进一步说明,力不是维持物体速度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在牛顿第一定律的基础上,我会和同学们一起总结出惯性的概念。然后,在生活中举例说明惯性的影响。比如在汽车启动和停止的时候,我们会感觉到向后仰或向前倾的趋势。而在地球自转的同时,我们跳起来后仍能落回原地,也是因为惯性的作用。通过举例,说明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而惯性是物体的固定性质,跟物体运动状态和外界因素无关。

  4.4小结练习

  接下来,我准备了几个关于惯性的习题,和同学们一起巩固一下相关的知识。然后总结今天学习到得几种观点,并分析导入部分里提出的问题:“粉笔能做自由落体运动的原因又是什么呢?”说明物体在惯性的作用下保持原来速度的同时,会因为外力的作用而改变运动状态,当物体只受重力作用,初速度为零时,物体就能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也就是自由落体运动。

  4.5布置作业

  在分析粉笔做自由落体运动的原因后,我会让同学们思考,物体会在外力的作用下改变运动状态,那么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又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呢?让同学们在课后思考,为下节课的学习做好准备,并结合本节的知识,完成课后的第2,4小题。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请各位领导,老师多多指教,谢谢。

牛顿第一定律物理说课稿2

  一、 对教材的分析

  1、 作用与地位

  本节内容是物理必修1第6章第1节《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前面的知识基础上,来研究运动和力的关系,牛顿第一运动定律作为牛顿运动定律的基石,把最基本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物体是否受力两者联系起来,为后续的牛顿运动定律和*衡力等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

  2、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正确认识物体运动跟力的关系,在物体有受力的情况下,应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加深对惯性概念的内涵的理解;

  难点:对牛顿第一定律和惯性的理解。

  二、 教学目标分析

  1、 知识与技能

  (1)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

  (2)惯性是所有物体的特性。

  2、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研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推理能力、归纳论证能力和表述能力;

  (2)通过惯性现象的解释,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实验探究活动,养成实事求是、尊重自然规律的科学态度。

  三、 学生的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前面5章的学习,已经初步具备一定的分析推理,逻辑思维能力,结合初中知识为生长点,以教材内容为线索,借助演示实验,引导学生进一步研究力产生的作用效果(即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的运动状态)来归纳推理出牛顿第一定律。

  四、 教法和学法分析

  教学中以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牛顿第一定律,借助演示实验,引导启发学生展开讨论,总结规律并得出结论,最后,教师总结并说明牛顿第一定律是理想情况,其只是根据实验推理的、合乎逻辑的定律。

  五、 教学程序分析

  (一)导入新课:

  通过介绍物体的运动形式是多种多样的,进一步思考运动与力的关系,引出动力学,说明动力学的奠基人是牛顿,牛顿三大运动定律是动力学的核心内容,也是学好整个力学知识的关键,引入牛顿第一定律的学习。

  (二)新课教学:

  1、创设情境:介绍早在2000多年前,古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 “力是维持运动的原因” 的论断,通过“迷你实验室——图6-5书本的运动”的实验来说明,当推力撤去后,书本并不会立刻停止运动,而是会继续向前运动一段距离,导入伽利略的理想“斜面实验”。

  2、演示实验:伽利略的“斜面实验”。利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面一步一步说明当小球从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如果假想没有摩擦,小球将上升到另一斜面的同一高度;当另一倾角逐渐减小为零时,小球再也达不到原来的高度,而沿水*面持续运动下去。

  3、演示“迷你实验室——气垫导轨实验”。这里提出“如何实现完全理想的情况”而介绍气垫导轨的特点,并引导学生如课本图6-7实验装置设计实验,探究滑块的运动情况。注意提醒学生这是一个近似实验。

  4、介绍在伽利略的基础上,笛卡儿对伽利略观点的补充,最后由牛顿总结出——牛顿第一运动定律,并分析牛顿第一运动定律的内容及其是一个推理的而无法用实验证明的论断;说明“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5、通过“信息窗——图6-9太空中的航天飞机”来重点引导分析“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的特性”。

  6、由牛顿第一定律引入“惯性”概念,通过阅读课文理解并归纳物体惯性的内涵。总结出:

  a、惯性是一切物体固有的属性;

  b、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量度;

  c、惯性是性质而不是力,其大小表示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难易程度等

  (三)巩固练习:

  利用多媒体课件设计有关惯性知识的应用,加强对牛顿第一定律知识的理解。

  (四)作业布置:

  课本课后作业1、3、4、6

  (五)板书设计:

  (略)

  六、 教学预测

  本节课教学设计从新课程的具体目标要求出发,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教学过程设计力求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出发,围绕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还是改变物体运动的原因为主题,并通过简单的实验,让学生充分思考讨论,澄清错误认识。但在将物理学史与物理规律教学进行有机渗透,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在实际教学中可能因为师生互动不足达不到教学效果,在实际教学中要针对学生的认识水*进行合理的调节。

牛顿第一定律物理说课稿3

  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高一物理《牛顿第一定律》,敬请各位评委批评指正。

  一、说教材

  1、教材内容

  “牛顿第一定律”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必修)高中物理第一册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的第一节的知识。

  2、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牛顿三大运动定律作为动力学的核心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牛顿第一定律作为牛顿物理学的基石,首先对人类认识运动和力的关系作了历史的回顾,着重介绍了伽利略研究运动和力的关系的思想方法及卓越贡献,而后讲述了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和物体惯性的概念。为后续的`牛顿运动定律的学习打下好的基础。针对教材,提出本节教学目标。

  3、教学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伽利略的理想实验主要推理过程及结论;

  (2)理解牛顿第一定律,并理解其意义;

  (3)理解惯性的概念知道质量是惯性大小的量度。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通过实验分析,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分析、概况、推理)

  (3)通过对惯性现象的解释,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物理学史的简介,对学生进行严密的科学态度教育,了解人类认识事物本质的曲折;

  (2)通过伽利略对力和运动关系的研究,培养学生敢于坚持真理,不迷信权威的精神和科学探究精神。

  4、教学重点及依据

  教学重点:牛顿第一定律及惯性。作为重点理由是:本节课是一节物理规律教学课,通过这节课的科学探究急实验论证的目的就是为了认识力和运动的关系,揭示其认识事物的规律及牛顿第一定律及惯性。

  5、教学难点

  教学难点:利于运动的关系。学生从生活经验中得到了一种被现象掩盖了本质的错误认识。物体的运动是力的结果。为了使学生摆脱这种观念,树立正确的认识,需要教师精心的设计,严密的推理,转变错误的观点。

  二、说学情

  高一学生在初中已学习惯性的基础上,具备一定的分析推理,逻辑思维能力。但对于学习习惯方面,主动性不强,认知习惯,被动接受学习为主。因此制定以下教法。

  三、说教法

  针对学情及重难点,采用问题教学法、实验法、多媒体教学法相结合。开设一堂科学探究课,在突破难点,形成重点的同时,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

  四、说学法

  科学探究法。有利于学生主动的获取知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增强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五、说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问题引入:

  (1)原来静止的黑板擦,现在要让它运动,我们应该怎么办?

  (2)停止用力,黑板擦会如何呢?(现场演示)

  误导学生:物理受力就会运动,不受力就停止。

  得出谬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亚里士多德观点)。

  实验演示:推一辆小车,撤去推力,小车没有立即停下,激发了学生探究的兴趣,调动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

  2、新课教学

  实验演示:用多媒体演示让小车从同一高度的斜面滑下,分别在毛巾、棉布及玻璃表面滑行。让学生观察。

  提出问题:为什么滑行距离不一样(科学探究过程一:提出问题)。

  学生发表看法:可能是摩擦力的缘故。(鼓励学生发表看法)

  教师介绍物理学史:谈伽利略之前对力与运动的错误认识及猜想。

  提出问题:如果没有摩擦力,物体会怎样运动?

  学生跟着猜想:一直运动下去。(科学探究过程二:猜想与假设)

  理想实验--探究过程

  学生阅读教材,教师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进行展示理想实验,学生很想了解伽利略这位伟大科学家的思维过程。

  展示伽利略的思维过程:(科学探究过程三:制定计划设计实验)

  问题一:如果没有摩擦,第一个斜面上的小球会上升到什么高度。

  让学生积极参与讨论

  问题二:第二个斜面上的小球会上升到什么高度?

  问题三:为了达到原来的高度,小球在水*位置如何变化?

  问题四:小球在水*面上如何运动?

推荐访问:定律 说课稿 《焦耳定律》说课稿3篇 《焦耳定律》说课稿1 《焦耳定律》说课稿1-3课时

版权所有:袖书文档网 2002-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袖书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袖书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鲁ICP备2002646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