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2023年《卫星运行时间》说课稿3篇

2023年《卫星运行时间》说课稿3篇

发布时间:2023-01-20 12:10:06 来源:网友投稿

《卫星运行时间》说课稿1  今天我讲课的内容是:北师大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乘法中的《卫星运行时间》即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教学。  一、说课标:  《数学课程标准》对计算这块知识提出了新的要求:计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卫星运行时间》说课稿3篇,供大家参考。

2023年《卫星运行时间》说课稿3篇

《卫星运行时间》说课稿1

  今天我讲课的内容是:北师大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乘法中的《卫星运行时间》即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教学。

  一、说课标:

  《数学课程标准》对计算这块知识提出了新的要求:计算教学,应减少单纯的技能训练,避免繁杂的计算和程式化的叙述算理,鼓励算法多样化,将运算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等。基于以上内容,我对教材进行了分析.

  二、说教材

  《卫星运行时间》一课是学生在第一学段学习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延伸。根据课程标准具体内容要求,对乘法的整数计算只要求是三位数乘两位数。引导学生经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帮助学生理解运算意义的同时还要鼓励学生运用多种策略解决实际问题,并进行充分的交流。

  三、说学情

  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熟练掌握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计算方法,学习本课对学生来说难度不大,学生完全有能力通过讨论、交流来获得新知。教材中呈现的情境虽然离学生生活远些,但学生通过教师简单介绍,创设的情境能激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爱科学、爱祖国教育。

  四、教学目标定位

  1、能结合具体情境估计三位数乘两位数积的范围,并逐步养成估算的习惯。

  2、能结合已有知识,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理解算理并能进行正确计算。利用乘法运算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通过对卫星运行时间的计算,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生爱科学、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重点: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乘法笔算方法并理解算理。

  教学难点:正确笔算

  五、说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提供书上的主题图:围绕“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绕地球一圈需要114分”这个信息,让学生提出问题,?并列出算式。通过这样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分析信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提出问题能力。

  2、估算

  让学生先估算一下卫星绕地球21圈大约需要多少时间?在具体的情境中鼓励学生进行估算,用自己对数及其关系的理解,培养数感并对运算结果进行把握,培养估算的意识和能力。同时也为下面解决问题提供了多种策略。

  3、自主探究114×21的计算方法

  114×21如何解决这道乘法题的计算,是学生面临的新问题。前面的估算环节就为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计算提供了多种策略。所以在教学中学生完全可以自主探究产生不同的计算方法,如学生提出:114×20+114、100×21+24×21、114×3×7、110×1+4×1+110×20+4×20、10×1+4×1+110×20+4×20、竖式计算等,并进行充分的交流与反思。通过观察发现各种不同算法中算理与竖式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学习竖式计算。让他们在评价与倾听的过程中去发现,去感悟,去提升。

  4、形成性练习:

  (1)、305x28=

  (2)、森林医生

  (3)、笔算

  (4)、解决实际问题

《卫星运行时间》说课稿2

  一、说课标:

  《数学课程标准》对计算这块知识提出了新的要求:计算教学,应减少单纯的技能训练,避免繁杂的计算和程式化的叙述算理,鼓励算法多样化,将运算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等。基于以上内容,我对教材进行了分析。

  二、说教材

  《卫星运行时间》一课是学生在第一学段学习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延伸。根据课程标准具体内容要求,对乘法的整数计算只要求是三位数乘两位数。引导学生经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帮助学生理解运算意义的同时还要鼓励学生运用多种策略解决实际问题,并进行充分的交流。

  三、说学情

  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熟练掌握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计算方法,学习本课对学生来说难度不大,学生完全有能力通过讨论、交流来获得新知。教材中呈现的情境虽然离学生生活远些,但学生通过教师简单介绍,创设的情境能激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爱科学、爱祖国教育。

  四、教学目标定位

  1、能结合具体情境估计三位数乘两位数积的范围,并逐步养成估算的习惯。

  2、能结合已有知识,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理解算理并能进行正确计算。利用乘法运算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通过对卫星运行时间的计算,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生爱科学、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重点: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乘法笔算方法并理解算理。

  教学难点:正确笔算

  五、说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提供书上的主题图:围绕“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绕地球一圈需要114分”这个信息,让学生提出问题,?并列出算式。通过这样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分析信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提出问题能力。

  2、估算,让学生先估算一下卫星绕地球21圈大约需要多少时间?在具体的情境中鼓励学生进行估算,用自己对数及其关系的理解,培养数感并对运算结果进行把握,培养估算的意识和能力。同时也为下面解决问题提供了多种策略。

  3、自主探究114×21的计算方法,114×21如何解决这道乘法题的计算,是学生面临的新问题。前面的估算环节就为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计算提供了多种策略。所以在教学中学生完全可以自主探究产生不同的计算方法,如学生提出:114×20+114、100×21+24×21、114×3×7、110×1+4×1+110×20+4×20、10×1+4×1+110×20+4×20、竖式计算等,并进行充分的交流与反思。通过观察发现各种不同算法中算理与竖式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学习竖式计算。让他们在评价与倾听的过程中去发现,去感悟,去提升。

  4、形成性练习:

  (1)、305x28=

  (2)、森林医生

  (3)、笔算

  (4)、解决实际问题

  5、学习评价

  师:这节课我们研究了哪些问题?你有什么收获?你觉得自己表现得怎样?

《卫星运行时间》说课稿3

  今天我为大家说课的题目是《卫星运行时间》,首先我对本节课的教材来做一些分析。

  一、说教材结构与内容简析

  本节课内容是北师大版实验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乘法中的第一课时,是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教学,位于书本的第33页到34页。

  卫星运行时间是学生在三年级上册学习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的基础上的进一步延伸。根据课程标准具体内容要求,对乘法的整数计算只要求是三位数乘两位数。在引导学生经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帮助学生理解运算意义的同时还要鼓励学生运用多种策略解决实际问题,并进行充分的交流。

  而教材中呈现的情境虽然离学生生活比较远,但是学生通过媒体、网络和书籍已经了解了许多相关的知识,通过情境教学能更好地激起学生的兴趣。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上述教材结构与内容简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我制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1、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掌握竖式计算的技巧和算理。

  2、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运用多种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3、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数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说教学重难点

  重点: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及竖式计算。

  难点:掌握竖式计算的技巧和算理。

  四、说教法和学法

  为了讲清重难点,使学生能够达到本节课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我对本节课的理解。

  教法:

  《卫星运行时间》一课是学生学习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与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的基础上来进一步拓展的。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与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竖式计算方法,学习本课对学生来说难度不大,学生完全有能力通过讨论、交流来获得新的知识。所以在教法上,我采取自主探索、观察的教法来进行,同时结合实际操作、思考等辅助教学方式。

  学法:作为学生在目前阶段已有的知识机构,对竖式计算的方法已经能够掌握。因而在学法上,我将采取引导及小组合作交流的学习模式。

  五、说教学过程

  最后,我来具体谈谈这节课的教学过程。

  1、复习

  提问:我们已经学习了哪些乘法运算?接着让学生帮忙解决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与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算式,从而使得已学的竖式计算方法得到复习和巩固,为新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2、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提供书上的主题图:围绕“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绕地球一圈需要114分与绕21圈”这两个信息,让学生非常明确地提出问题:21圈要多少时间?并列出算式:114×21。

  这样的设计,减少了学生在此时提出与本课无关的问题。通过这样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分析信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提出问题能力。

  3、估算

  让学生先估算一下“卫星绕地球21圈大约需要多少时间?”

  在具体的情境中,鼓励学生进行估算,用自己对数及数量关系的理解,培养数感并对计算结果进行把握,培养估算的意识和能力,同时也为下面解决问题提供了多种策略。

  4、自主探究114×21的计算方法114×21如何解决这道乘法题的计算,是学生面临的新问题前面的估算环节就为学生采取不同的方法计算提供了多种策略。所以在教学中学生完全可以自主探究产生不同的计算方法。如学生提出:114×20+114×1,114×3×7和竖式计算等。将学生反馈的计算方法进行充分的交流与反思。通过观察发现各种不同的计算方法中算理与竖式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学习竖式计算,重点讲解竖式计算的算理。让学生在评价和倾听的过程中,发现、感悟,从而得到提升。

  5、形成性练习

  算一算书本34页练习第一题。

  在学生计算时,教师针对学生出现的错误和疑问作为纠错题,再次让学生自己出诊,找出病因,提高运算能力。

  针对学生学习实际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作为改错题,更有指向性和针对性。

  然后,引导学生说一说,通过刚才的计算,在计算时我们应该注意什么。并关注全体学生的发展情况。

  6、巩固性练习

  集体独立计算书本34页练一练第三题。

  数学课是做数学而不是说数学,加强学生的计算练习,从中找到计算的技巧和计算时应注意的地方,也可以进一步让学生掌握计算算理。

  7、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通过这样的提问有利于学生巩固本节课的重难点,培养学生的小结能力和自信心,激励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知识。

推荐访问:运行 说课稿 时间 《卫星运行时间》说课稿3篇 《卫星运行时间》说课稿1 《卫星运行时间》说课稿

版权所有:袖书文档网 2002-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袖书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袖书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鲁ICP备2002646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