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蒙古族民俗作文(2023年),供大家参考。
蒙古族的民俗作文1
蒙古人生活在草原上,他们的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而富有传奇色彩的民族。
蒙古人的传统服装是阔衫长袍,高领长袖,腰系皮带,脚蹬皮靴。蒙古人的穿着不同季节也是不同的,夏穿单夹袍,色彩鲜艳,冬季则穿羊皮袍,舒适暖和。
蒙古族是个放牧的民族,这一区域的草被牛羊吃光了,便要搬到一片有水有草的地方去。为了搬家方便,蒙古人居住的是蒙古包,到时候折起来用车拉走,找到合适的地方再把蒙古包撑起来。蒙古人就是这样,过着“逐水草而迁徒”的游牧生活。
说起饮食,蒙古人喜欢吃羊肉,大块大块的羊肉放在篝火上烤着吃,怎么也吃不厌,有时也吃点奶酪。他们还喜欢喝牛奶、羊奶和蒙古酒。
“那达慕”大会是蒙古族的一个盛大的节日,十分隆重。“那达慕”大会上可以进行摔跤。各位摔跤手身穿皮革制成的坎肩,下着三色短裙、绣花马裤和长靴。摔跤的时候,膝盖以上部位碰着地就算失败,各位摔跤手谁也不肯让谁,用自己惊人的力量和绝妙的技巧来赢得对手。他们每赢一次,就在胸前挂上一条彩布条,观众也随之欢呼起来。
骑马也是大会上惊险动人的比赛,能在这个大会上比赛的,个个骑术精良,马匹也娇捷如飞,枪一响,各位骑马手便疾风般地冲向终点,一转眼的功夫,冠军便产生了,大家都用欢呼声表示祝贺。
蒙古族就是这样一个历史悠久,文化风格与众不同的民族。
蒙古族的民俗作文扩展阅读
蒙古族的民俗作文(扩展1)
——介绍蒙古族的民俗作文3篇
介绍蒙古族的民俗作文1
不尽我们汉族有节日习俗,我们*的蒙古族也有他们自己独特的节日习俗。
蒙古族的新年也和我们一样,很繁忙,农历正月,大家都会穿新衣,互相拜贺,献哈达、送礼品等,与此同时,你也会收到相应的礼品。
蒙古族的一年一度达慕大会也非常的庄重,这好比是传统的体育比赛大会,多半是在每年七、八月,这个牲畜肥壮,秋高气爽的黄金季节举行的。人数繁多,可达十多万人,那达慕大会起码要举行天,在会上蒙古族的一些强悍的人会进行摔跤、赛马、射箭。这三项比赛是蒙古族最为重视的三项比赛。蒙古族的摔跤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摔跤比赛时,他们也有固定的服装,他们比赛是用淘汰制的方式,决出冠军、亚军、和第三名,分别授予荣誉称号和奖品。赛马分两种:快马赛和走马赛、射箭则是蒙古族很古老的项目,也分两种:骑射和步射两种。他们的比赛也很公*,无论是哪一个民族与宗教信仰的人,都可以报名参加比赛,名额不限,想参加就可以参加,不过想要参加比赛,要先背熟规则,蒙古族的比赛和我们一样,也是有规则的,如果犯规了,就要被淘汰。
*的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鲜花都有自己独特的节日习俗。
介绍蒙古族的民俗作文2
蒙古族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名族。勤劳、勇敢、强悍、的印象印在了每一个*人的心中。
蒙古人热爱艺术。蒙古族民歌犹如浩瀚的海洋,千姿百态,绚丽多彩。蒙古族长调民歌已经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安代舞、鹰舞、筷子舞、*舞等蒙古舞奔放、刚毅,体现了蒙古族追求美好生活的热切愿望。蒙古族的乐器也多种多样,其中尤为马头琴、四胡等,民族特色突出。
蒙古族不仅有特色突出的乐器,还有有趣的蒙古服饰。蒙古族男子习惯戴礼帽或毡帽,身穿色彩鲜艳的斜襟蒙古袍,腰束绸缎宽带,足蹬皮制或布制马靴,饰以蒙古刀等;蒙古族妇女一般头裹绸巾或戴圆形、锥形皮帽,身穿艳丽的斜襟蒙古袍或对襟的长衣,脚穿布制靴子,戴玉或银手镯。非常具有特色,非常绚丽多彩。哎?哪里传来的香味?哦,原来是蒙古人在款待客人。
来客人时,一般家庭均备蒙古馅饼和大米饭,称为“两道菜”,以示对客人的尊重。过春节时,家家按传统习惯吃大块肉,以示新一年的生活富裕美满。蒙古族人普遍有喝红茶的习惯。无论是体育运动还是其他传统,蒙古族都有着悠久的历史。
介绍蒙古族的民俗作文3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我们*有56个民族,是个“大家庭”。
对于蒙古族,大家肯定不陌生吧!那么,对于蒙古族的礼节,大家又了解多少呢?
当你来到蒙古的大草原时,你会不由得陶醉在其中,有种惬意的`感觉。不久后,你就会看见路边出现一位蒙古族人,你不用奇怪,这是蒙古族主人来迎接你们来啦!接着会不断有蒙古族主人来迎接,他们会在你车子的前后左右围成一个圈给你们带路。
当你来到蒙古包时,你肯定会由衷地赞叹起来:“这里真是一块好地方,草原的大自然景色多美好!”你要是用临时学的蒙古语“赛怒!赛怒!”来赞叹的话,蒙古族人会更加高兴的。
接着,主人会给你倒上自己酿制而成的香甜的奶酒,醇香的奶酒会使你更加喜欢这个民族,甚至会深深爱上这个民族。这也是对主人的尊重和亲密。
品尝完了香甜的奶酒,主人会带你到美丽无边的大草原上游览一番,观赏那美丽的风景。既然,生活在大草原上,马是必不可少的。蒙古族人的主要交通工具是马。主人会给你挑上一批上等的好马。有主人带路,先熟悉一下蒙古的地理。接下来,主人会目视你在绿色的海洋里自由驰骋。
蒙古族,是不是很特别呢,有这么多的特色。五十六个民族,有着如此多不同的风俗,真是令人赞叹不已啊!
蒙古族的民俗作文(扩展2)
——蒙古族民风民俗作文 (菁选3篇)
蒙古族民风民俗作文1
蒙古族是一个生活在草原的游牧民族,一直靠着放牧为生,他们也跟我们汉族人民一样以食为天,十分注重饮食。今天就由我来带领大家内蒙古品尝一下那里的特色饮食吧!
这次我们访问的是陈巴尔虎旗,汽车在草原上无拘无束地行驶着,过了一会,只见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来,原来是主人们到几十里外来迎接远客。我们跟着主人们向目的地缓慢地行驶着,不一会就到了几座蒙古包前。
我们下了车与主人们握手,大家说说笑笑,不知不觉的,就进了蒙古包,大家礼貌地盘腿坐了下来,只见热腾腾的奶茶被端了上来,这是蒙古族人民普遍饮用的饮食,是砖茶煮成褐色,倒入器皿澄清,锅内放入几片羊尾,加稷子米炒熟,最后倒茶,加适当鲜奶煮开,加少许的盐。
这时,香喷喷的全羊宴被摆了上来,我目不转睛地盯着这整只羊肉,顿时让人看了垂涎三尺,可是一想到我们是客人要注意礼貌,只好坐在位子上呆呆地看着这整只羊肉。这时,有一个游客终于按捺不住了,准备伸手去抓羊肉吃,这时作为导游的我立马阻止了他:“现在还不是吃的时候,蒙古民族的人民十分重视饮食的礼节,在酒宴开始之时,一般要唱着赞歌敬酒三巡。在举行‘全羊宴’时,要举行隆重的仪式。蒙古族在分食整羊时,要将肥软的羊尾献给长者,把户胛骨献给尊贵的客人……”当一切礼节都完毕时,早就忍不住的我们便狼吞虎咽地大口大口吃了起来,我又对游客们提醒道:“蒙古族的饮食讲究先白后红,白即白食,红即肉食。蒙古人以白为尊,在宴席上要先尝奶食品,再品尝肉食。”游客们听完了话又开始吃了起来,不过他们这次是按蒙古人的吃法来吃的!
吃完了饭,主人们又端上了饭后点心,里面有由油渣,加糖、野果做成的朱乞黑,还有蒙古族人民最爱吃的炒米拌酸奶加“乌如莫”和白糖。
蒙古饮食不仅造就了其强悍刚健的体魄,而且是其粗犷豪放的民族性格的体现,形成了独特的蒙古族饮食文化,让我们一起去领略其中的奥妙吧!
蒙古族民风民俗作文2
我的家乡位于准葛尔盆地边缘的小县城,因为这里是江格尔的故乡,而成吉思汗又在这里停留过较长的时间,所以有很多的蒙古族人居住在这里。为此,我们这个县取名为“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下面我就给大家介绍关于蒙古族的民风民俗。
蒙古族发祥于额尔古纳河流域,史称“蒙兀室韦”、“萌古”等。蒙古族是东北亚主要民族之一,也是蒙古国的主体民族。除蒙古国外,蒙古族人口主要集中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内蒙古自治区和新疆及临近省份以及俄罗斯联邦。全世界蒙古族人约为一千万人,语言为蒙古语。其中,一半以上居住在*境内。
全世界蒙古族人约为1000万人。*的蒙古族人口为581万人,在我国少数民族人口里排名第六。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东北三省、新疆、河北、青海,其余散布于河南、四川、贵州、北京和云南等地。
畜牧业是蒙古族人民长期赖以生存发展的主要经济。此外,还从事加工业、农业和工业。现以农耕为主。蒙古族善于歌舞,民歌分长短调两种。主要乐器是马头琴。喜爱摔跤运动。蒙古包和勒勒车是他们游牧生活的伴侣。
蒙古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蒙古语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有内蒙古、卫拉特、巴尔虎布利亚特。科尔沁四种方言。现在通用的文字是十三世纪初用回鹘字母创制,14世纪初,经蒙古学者却吉·斡斯尔对原有文字进行改革,成为至今通用范化的蒙古文。
《蒙古秘史》等典籍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为世界著名文化遗产;著名的英雄史诗《江格尔》,是*三大英雄史诗之一;《饮膳正要》被列为对世界文明贡献卓著的重要医学发明。
在蒙古族有一种风俗叫献哈达;哈达是蒙古族日常行礼中不可缺少的物品。献哈达是蒙古族牧民迎送客人和日常交往中使用的礼节。献哈达时,主人张开双手捧着哈达,吟唱吉祥如意的祝词和赞词,渲染敬重的气氛,同时将哈达的折叠口向着接受哈达的宾客。宾客要站起身面向献哈达者,集中精力听祝词和接受敬酒。接受哈达时,宾客应微向前躬,献哈达者将哈达挂于宾客脖子上,宾客应双手合掌于胸,向
献哈达者表示谢意。来蒙古族还有许多风俗,比如:敬神、骨肉进餐……带你一起唱歌:蒙古族的劝酒往往通过情真意切的`表达出来。唱歌与对酒是同时进行的,往往一人主唱之后,大家举杯合唱,然后大家一起干杯。怎么样?听了我的介绍,你们是不是和我一样开始喜欢蒙古族了呢?
蒙古族民风民俗作文3
饮食
蒙古族人民大多居住在辽阔的大草原,以畜牧为主要生产方式。以奶和肉类食品为主,马奶酒、手扒肉、烤羊肉和奶茶是他们日常生活最喜欢的饮料食品和招待客人时用的“美味佳肴”。辽宁辽西的蒙古族比较早地从事农耕生产,所以在饮食上既保留了蒙古族的传统食俗,还有一些东蒙地区独特的美食。如全羊汤、“手把羊肉”、蒙族馅饼、*糕等。
所谓的全羊汤,就是将新鲜的羊肉加上羊的心、肝、肺、肚、肠等下水,切成条状,一起放入水中煮熟,然后放上各种佐料食用。味道鲜美可口,很受人们的喜爱,全羊汤是蒙古族人民的特色饮食。
“手把羊肉”是蒙古人传统的食品之一。做“手把羊肉”必须选用膘肥肉嫩的羊,就地宰杀,将皮剥去后放入锅中,放入调料,进行蒸煮,可谓色香味俱全,是蒙古族待客的美味佳肴。因为不用筷子,而直接用手来吃,所以叫做手把肉。
蒙古族的饮食是我们生活在城市的孩子没有品尝过的,令我们感到很新奇!
服饰
首饰、长袍、腰带和靴子是蒙古族服饰的4个主要部分。蒙古袍很受蒙古族男女老幼的喜爱,是在长期的游牧生活中形成的独特衣着装饰。
蒙古族妇女头上的装饰品,用宝石、金银等制成,大多在节庆宴会上或探亲访友时使用,*时则用彩色长绸缠绕。蒙古袍两袖长而宽大,下面左右不分衩,领子很高;领口、袖口、衣边常用花边作为装饰。男袍大多为蓝色、棕色;女袍大多为红色、绿色、紫色。穿蒙古袍必备腰带和马靴,这样的着装使男子汉显得强悍潇洒;女子则显得身材苗条、矫健。蒙古靴有布靴、皮靴两种。布靴:美观别致、柔软轻便;皮靴:挺括光洁,结实耐穿。
蒙古族的服饰是我们生活在城市的孩子没有尝试过的,令我们很向往!
民居
蒙古包是满族对蒙古族牧民住房的称呼。
蒙古包结构简单,拆装方便,搬运轻便,十分适合蒙古族人们的生活。蒙古包外形虽小,但包内使用面积却很大;而且空气流通,光线也很好,冬暖夏凉,不怕风吹雨打。辽宁的蒙古族人现在大多数居住在与汉族或满族人相似的砖木结构的房屋,但是在室内的装饰上却有着明显的民族特色。
蒙古族的居住习惯和地方是我们生活在城市的孩子没有居住过的,我对蒙古族的民居的风格有着一种很强烈的喜爱!
这就是蒙古族人们日常生活的风俗习惯,因为我是蒙古族的,所以我对自己的民族有着独特的感情!
蒙古族的民俗作文(扩展3)
——蒙古族的民风民俗作文 (菁选3篇)
蒙古族的民风民俗作文1
饮食
蒙古族大多居住在辽阔的大草原,以畜牧为主要生产方式。以奶和肉类食品为主,马奶酒、手扒肉、烤羊肉和奶茶是他们日常生活最喜欢的饮料食品和招待客人时用的“美味佳肴”。辽宁辽西的蒙古族比较早地从事农耕生产,所以在饮食上既保留了蒙古族的传统食俗,还有一些东蒙地区独特的美食。如全羊汤、“手把羊肉”、蒙族馅饼、糕等。
所谓的全羊汤,就是将新鲜的羊肉加上羊的心、肝、肺、肚、肠等下水,切成条状,一起放入水中煮熟,然后放上各种佐料食用。味道鲜美可口,很受人们的喜爱,全羊汤是蒙古族的特色饮食。
“手把羊肉”是蒙古人传统的食品之一。做“手把羊肉”必须选用膘肥肉嫩的羊,就地宰杀,将皮剥去后放入锅中,放入调料,进行蒸煮,可谓色香味俱全,是蒙古族待客的美味佳肴。因为不用筷子,而直接用手来吃,所以叫做手把肉。
蒙古族的饮食是我们生活在城市的孩子没有品尝过的,令我们感到很新奇!
服饰
首饰、长袍、腰带和靴子是蒙古族服饰的4个主要部分。蒙古袍很受蒙古族男女老幼的喜爱,是在的游牧生活中形成的独特衣着装饰。
蒙古族妇女头上的装饰品,用宝石、金银等制成,大多在节庆宴会上或探亲访友时使用,*时则用彩色长绸缠绕。蒙古袍两袖长而宽大,下面左右不分衩,领子很高;领口、袖口、衣边常用花边作为装饰。男袍大多为蓝色、棕色;女袍大多为红色、绿色、紫色。穿蒙古袍必备腰带和马靴,这样的着装使男子汉显得强悍潇洒;女子则显得身材苗条、矫健。蒙古靴有布靴、皮靴两种。布靴:美观别致、柔软轻便;皮靴:挺括光洁,结实耐穿。
蒙古族的服饰是我们生活在城市的孩子没有尝试过的,令我们很向往!
民居
蒙古包是满族对蒙古族牧民住的称呼。
蒙古包结构简单,拆装方便,搬运轻便,十分适合蒙古族人们的生活。蒙古包外形虽小,但包内使用却很大;而且空气流通,光线也很好,冬暖夏凉,不怕风吹雨打。辽宁的蒙古族人现在大多数居住在与汉族或满族人相似的砖木结构的屋,但是在室内的装饰上却有着明显的民族特色。
蒙古族的居住习惯和地方是我们生活在城市的.孩子没有居住过的,我对蒙古族的民居的风格有着一种很强烈的喜爱!
这就是蒙古族人们日常生活的风俗习惯,因为我是蒙古族的,所以我对自己的民族有着独特的感情!
蒙古族的民风民俗作文2
饮食
蒙古族人民大多居住在辽阔的大草原,以畜牧为主要生产方式。以奶和肉类食品为主,马奶酒、手扒肉、烤羊肉和奶茶是他们日常生活最喜欢的饮料食品和招待客人时用的“美味佳肴”。辽宁辽西的蒙古族比较早地从事农耕生产,所以在饮食上既保留了蒙古族的传统食俗,还有一些东蒙地区独特的美食。如全羊汤、“手把羊肉”、蒙族馅饼、*糕等。
所谓的全羊汤,就是将新鲜的羊肉加上羊的心、肝、肺、肚、肠等下水,切成条状,一起放入水中煮熟,然后放上各种佐料食用。味道鲜美可口,很受人们的喜爱,全羊汤是蒙古族人民的特色饮食。
“手把羊肉”是蒙古人传统的食品之一。做“手把羊肉”必须选用膘肥肉嫩的羊,就地宰杀,将皮剥去后放入锅中,放入调料,进行蒸煮,可谓色香味俱全,是蒙古族待客的美味佳肴。因为不用筷子,而直接用手来吃,所以叫做手把肉。
蒙古族的饮食是我们生活在城市的孩子没有品尝过的,令我们感到很新奇!
服饰
首饰、长袍、腰带和靴子是蒙古族服饰的4个主要部分。蒙古袍很受蒙古族男女老幼的喜爱,是在长期的游牧生活中形成的独特衣着装饰。
蒙古族妇女头上的装饰品,用宝石、金银等制成,大多在节庆宴会上或探亲访友时使用,*时则用彩色长绸缠绕。蒙古袍两袖长而宽大,下面左右不分衩,领子很高;领口、袖口、衣边常用花边作为装饰。男袍大多为蓝色、棕色;女袍大多为红色、绿色、紫色。穿蒙古袍必备腰带和马靴,这样的着装使男子汉显得强悍潇洒;女子则显得身材苗条、矫健。蒙古靴有布靴、皮靴两种。布靴:美观别致、柔软轻便;皮靴:挺括光洁,结实耐穿。
蒙古族的服饰是我们生活在城市的孩子没有尝试过的,令我们很向往!
民居
蒙古包是满族对蒙古族牧民住房的称呼。
蒙古包结构简单,拆装方便,搬运轻便,十分适合蒙古族人们的生活。蒙古包外形虽小,但包内使用面积却很大;而且空气流通,光线也很好,冬暖夏凉,不怕风吹雨打。辽宁的蒙古族人现在大多数居住在与汉族或满族人相似的砖木结构的房屋,但是在室内的装饰上却有着明显的民族特色。
蒙古族的居住习惯和地方是我们生活在城市的孩子没有居住过的,我对蒙古族的民居的风格有着一种很强烈的喜爱!
这就是蒙古族人们日常生活的风俗习惯,因为我是蒙古族的,所以我对自己的民族有着独特的感情!
蒙古族的民风民俗作文3
饮食
蒙古族大多居住在辽阔的大草原,以畜牧为主要生产方式。以奶和肉类食品为主,马奶酒、手扒肉、烤羊肉和奶茶是他们日常生活最喜欢的饮料食品和招待客人时用的“美味佳肴”。辽宁辽西的蒙古族比较早地从事农耕生产,所以在饮食上既保留了蒙古族的传统食俗,还有一些东蒙地区独特的美食。如全羊汤、“手把羊肉”、蒙族馅饼、糕等。
所谓的全羊汤,就是将新鲜的羊肉加上羊的心、肝、肺、肚、肠等下水,切成条状,一起放入水中煮熟,然后放上各种佐料食用。味道鲜美可口,很受人们的喜爱,全羊汤是蒙古族的特色饮食。
“手把羊肉”是蒙古人传统的食品之一。做“手把羊肉”必须选用膘肥肉嫩的羊,就地宰杀,将皮剥去后放入锅中,放入调料,进行蒸煮,可谓色香味俱全,是蒙古族待客的`美味佳肴。因为不用筷子,而直接用手来吃,所以叫做手把肉。
蒙古族的饮食是我们生活在城市的孩子没有品尝过的,令我们感到很新奇!
服饰
首饰、长袍、腰带和靴子是蒙古族服饰的4个主要部分。蒙古袍很受蒙古族男女老幼的喜爱,是在的游牧生活中形成的独特衣着装饰。
蒙古族妇女头上的装饰品,用宝石、金银等制成,大多在节庆宴会上或探亲访友时使用,*时则用彩色长绸缠绕。蒙古袍两袖长而宽大,下面左右不分衩,领子很高;领口、袖口、衣边常用花边作为装饰。男袍大多为蓝色、棕色;女袍大多为红色、绿色、紫色。穿蒙古袍必备腰带和马靴,这样的着装使男子汉显得强悍潇洒;女子则显得身材苗条、矫健。蒙古靴有布靴、皮靴两种。布靴:美观别致、柔软轻便;皮靴:挺括光洁,结实耐穿。
蒙古族的服饰是我们生活在城市的孩子没有尝试过的,令我们很向往!
民居
蒙古包是满族对蒙古族牧民住的称呼。
蒙古包结构简单,拆装方便,搬运轻便,十分适合蒙古族人们的生活。蒙古包外形虽小,但包内使用却很大;而且空气流通,光线也很好,冬暖夏凉,不怕风吹雨打。辽宁的蒙古族人现在大多数居住在与汉族或满族人相似的砖木结构的屋,但是在室内的装饰上却有着明显的民族特色。
蒙古族的居住习惯和地方是我们生活在城市的孩子没有居住过的,我对蒙古族的民居的风格有着一种很强烈的喜爱!
这就是蒙古族人们日常生活的风俗习惯,因为我是蒙古族的,所以我对自己的民族有着独特的感情!
蒙古族的民俗作文(扩展4)
——低头族的作文10篇
低头族的作文1
莎士比亚没有黑莓,亚里士多德没有iphone,他们过得也很好;基督教在没有博客的年代传向全球,耶稣在山上训诫时没有用PPT作展示。 “所有的科技对快乐生活来说,完全没有必要”,英国《卫报》曾对科技如此评价,引人深思。
如今, “低头族”一词,又触动了我们的神经。地铁上、饭馆里,乘电梯,过马路,“低头族”生活的每个缝隙都被手机占满。朋友聚餐、家人团聚, “低头族”依旧看微博,聊微信,玩游戏,就算搭话也是敷衍了事。“低头族”的队伍正在壮大,从年轻人到中老年人,甚至孩子也加入其中。我们从他们的身上,看到的是信息时代的理性缺失与冷漠。信息时代的我们,远没有想象中幸福。
但科技的发展给我们带来的快捷与便利我们也深有体会。 “不出门便知天下事”,鼠标轻轻一点,到手指轻轻一触,科技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是便捷。我们也曾一次次看到,无数网友通过微博参与爱心传递,帮助许许多多需要帮助的人。贵州民族学院大三学生杨艾菁,通过微博接力,用一对价值200元的戒指,为贵州山区的孩子换来了一栋教学楼。现在这所名为“梦想小学”的教学楼已在贵州开工。你看,科技的发展给我们带来爱的洪流。
其实,使我们变得无礼与冷漠的不是科技,而是我们不理性。微博、微信为人们的沟通带来了便利,然而亲人团聚、朋友聚会本来应该欢快热烈的气氛却因“低头族”们忙于刷微博、聊微信而变得冷寂。朋友们坐在一起却沉溺于自己的小世界里,少了敞开心扉畅谈的欢愉。这当然不是我们愿意看到的结果。
所以,亲友相聚时,请放下手机,看看久别重逢的亲人、朋友,敞开心扉,面对面地谈谈。看看他们的面容,胖了,瘦了,憔悴了,容光焕发了?听听他们讲讲自己的境遇,给他们一个温暖的拥抱,进行心灵的沟通。
请抬头看看我们生活的世界,不要死死盯着手机屏幕,这样你会发现我们周围有着许多可感可触的幸福。
科技是把双刃剑,请善加利用,切莫为其所伤。
低头族的作文2
现在社会,手机在大家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可以说一机在手,烦恼全无。大家出门旅行在外,一个手机轻轻松松搞定所有事情,订机票、订火车票、订酒店、订风景区门票、订餐等等,手机使大家的生活变得非常便利。
凡事有利必有弊。对于小学生来说,眼睛正处于发育阶段,过度使用手机、iPad等电子产品,不仅对眼睛的伤害是极大的,而且影响学习。走在*碑步行街,随处可见玩手机的,十分钟时间内就找到了14个低头族,有站着的、有坐着的,甚至有人边走边看的。他们当中有不少戴着眼镜,可见电子产品对眼睛危害有多大呀!他们对周围的一切视而不见、充耳不闻,把自己和周围世界隔离开来,过度依赖手机让人情变得淡漠。
如果可以的话,拿一天作为停用手机日。这天家人不许在手机上看qq、微信、新闻(接电话除外)等,把时间用在和家人一起做有意义的事情。
丢开手中的手机,我们不做低头族。让我们携手一起保护眼睛,从我做起,自觉没有旁观者,你我都是践行人。
低头族的作文3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天涯海角,而是我站在你面前,你却在玩手机。”——题记
随着科技越来越发达,活着活着,我们便习惯性地开始了“提线木偶”般的生活程序,心甘情愿地受欲望摆布着,不作任何斗争。如斗鸡场的莫名地亢奋着,挥霍着自己鲜亮的青春。如雨天电线上的苍蝇茫然地聚集着,麻痹着自己堕落的神经。那些自诩为“低头族”“手机控”的,不正是这类人吗?
“如果你想害了一个孩子,请给他一部手机。”,,国庆假期,甚至是双休日,大多数孩子都离不开手机,*板。有些深深痴迷于其中的孩子,甚至早上刚睁眼,睡眼惺忪地就要去玩手机,从而导致视力的严重下降。现在的小孩子,也会玩手机,饭桌上,父母怕他们无聊,会瞎吵瞎闹,便毫不负责地扔给他们一部手机,在这方面,他们绝对是正宗的“自学成才”,不用父母教,用自己的小手指在手中那块发亮的方寸屏幕上划来划去,玩在着游戏。所以现在,在大街上看见那些一年级的,幼儿园的小,鼻子上还架着一副眼镜,人们已经不会惊讶了。换一种角度来说,玩手机,可以使那些孩子们的思维变得敏捷;在饭桌上,可以安安静静地吃饭。这样也是好的。但是,家长们,你们想想,由于你们不负责的行为,让孩子已经依赖上了手机,离不开手机了,久而久之,会变得性格孤僻,不愿与别人交流,所以,从现在起,请合理规划他们的时间吧,你若抬头,便是晴天,别让孩子也成为“低头族”。
不仅是孩子们沉迷手机,无法自拔,大人们又何尝不是呢?不管是公司白领,还是扫地阿姨;不管是企业高管,还是无业游民;不管在地铁上,还是公交车上;不管是驾车时,还是走路时;无时无刻不在低头看手机,对身边的大千世界漠不关心。长期这样地看手机,会引起许严重的健康问题,轻者近视,重者视网膜损坏,导致失明。据统计,每年死于因看手机而引起交通事故的人越来越多,听到这里,许多人肯定都会胆战心惊,忐忑不安,生怕悲剧会降临到自己身上,光焦虑是不够的,得拿出一些行动来呀,多把心思放在自己的工作当中,而不是手机上,事业永远是第一位呀!雷布期说:“只要站在风口,猪也能飞起来”,我想对那些无业游民说:“你见过在天空中翱翔的猪吗?”很遗憾,你并不是活在《西游记》里,也不是猪悟能。伟大的事业应该由自己去争取,而不是成天捧着一个手机,等待天上掉馅饼,天上不会掉馅饼,如果会也只会是陷井。所以,去追寻自己的事业吧,别把大好青春浪费在手机上面,你若抬头,便是晴天。
科技给我们带来了许多改变,有好的一面,也有坏的一面,我们应该多多利用好的一面,不做“低头族”,不做“手机控”,做最好的自己。
低头族的作文4
现如今,科技日益发达,人们的生活日渐丰富多彩,比如手机就十分普遍,“低头族”随处可见。他们忙着刷抖音、看快手、逛淘宝……与之相比,读书便是一种高贵的“低头”。
在这步履匆匆的现代生活中,能静下心来品书的人又有多少呢?书是一片汪洋,人在其中畅游,与水融合,畅爽而清凉。这些原本静寂的字,化身成为稀奇的海底生物,让你流连忘返。
读书,是一种高雅的艺术。在任意一个休息时光,一杯饮料,一本好书,一个人,一张书桌,一缕清亮的阳光,一丝带有芳草的清风,写意而自然。若是读美文,必定如进入了桃源。你带着从容和悠闲的态度细品,回味无穷。这里没有世俗打扰,唯有一片清静。这是一种难得的幸福,这种幸福无可替代。当你低头深思时,当你融入书中人物情感时,正如李清照的“沉醉不知归路”,你与书同连于空无一物的世界;若是读史,可对话先贤,让精神的血脉延绵至今,知道我们的生命缘起何处,知道我们的脚步迈向何方;若是看报,在家便知天下事。前人的“两耳不闻窗外事”其实是不可取的,身为青少年,我们应该有接班人的意识,有主人翁精神,要关心、了解时事。
读书,可使人心胸宽广通晓人生哲理,使人更有内涵。在*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全明星”——苏轼,这位宋代大才子在建筑、美食、诗文、政治、水利等方面都颇有建树。由于政敌作祟,他被贬到一个又一个蛮荒之地,但这位无可救药的“乐天派”依旧每天笔耕不辍,并研究了许多美食:东坡春鸠脍、东坡豆腐、东坡肉……他的政敌们见状,气得扯胡子瞪眼。最后,他被贬到了最荒凉的海南,可学生却收了不少,带动了海南文学的发展。可见他对读书的重视,及他独特的人格魅力。这就是书的力量所在。是书,成就了苏轼。他的境遇和经历,成了我们对人生的有益思考。
读书,是一种高贵的“低头”,你将在这里静化心灵,提升心灵修养,让思想变得空灵。
低头族的作文5
网上盛传这么一句话:“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而是我站在你身边,你却在低头玩手机”。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手中发亮的方寸屏幕,对身边的世界漠不关心。常常看见这样的画面:地铁上、饭馆里,乘电梯、过马路,生活的每一个缝隙都被手机填满。人们越来越喜欢在真实世界里伪装自己,却又选择在虚拟世界里表达真实的自我。
手机本没有错,正如手中的枪,关键在于使用它的人。诚然,在它带给人们便捷、丰富生活的同时,也引发了很多问题,潜移默化的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手机拉近了分隔两地的亲朋,却疏远了近在咫尺的亲人;手机的品牌、档次也成为了攀比的筹码;“有问题找度娘”也被学生“灵活”运用到了考场;华丽的游戏让“游戏一族”爱不释手;摇一摇、附近人、漂流瓶成为了快速交友的渠道……当这些引起人们浮躁、功利、取巧、沉迷虚拟世界的问题在不断壮大,人与人的沟通、人际交往能力却在不断降低时,大量低头族的出现还造成了人际交往危机。朋友聚餐、家人团聚,“低头族”依旧忙着看微博、聊微信、玩游戏,忽略了身边的家人和朋友,就算搭话也是敷衍了事。原本家庭聚会十分难得,晚辈中越来越多的人成了低头族,甚至三四岁的小朋友也抱个*板电脑玩得不亦乐乎。这样一来,不仅大家各玩各的,聚会变得有名无实。
手机的使用不仅仅是影响我们的生活方式,更重要的还会危及到我们的人身安全。司机边开车边玩手机,导致车祸事故的发生;行人边看手机边走,一不留神也就可能跟生命开了玩笑。可是生命只有一次,我们该懂得珍惜!
而那些尚未发生事故的“低头一族”,其实他们的健康也在被一点一点的侵蚀。主要因为长时间地保持一种不正确的姿势,使颈椎生理曲度发生变化,颈肩背部的肌肉等软组织持续地处于紧张状态而过度疲劳,并使血液循环受阻,甚至压迫神经,从而出现颈椎病、颈肩部软组织劳损、眩晕症等多种疾病。
好莱坞动画大片《机器人总动员》中,描述了公元2700年的“低头族”:那时的人类文明高度发达,但由于过度依赖智能设备,人们都变成四体不勤的大胖子,每时每刻面对的只有一个支在他们眼前的电脑屏幕。除了和屏幕对话,他们不懂得如何与其他人交流,甚至离开屏幕就几乎无法生存……未来的人类是否真的会“退化”成这个样子,我们不得而知,但是智能手机带来的负面作用,现在就已经开始显现了。
或许,“低头族”的兴起,只是人类科技与文明发展的阶段性产物,相信人们终将意识到,移动终端中的虚拟世界无论如何精彩,都无法代替现实世界的真实美好。
科技只能拉近人与人之间的物理距离,而心与心的距离,还是需要在“线下”构建。
低头族的作文6
自从爸爸换了一个三星的手机以后,我发现妈妈有事没事就拿着手机看,淘宝,聊天,游戏……都成了妈妈的最爱。
星期六到了,我从睡梦中醒来,只见今天阳光明媚,再一看,妈妈正坐在沙发上看手机,我走到沙发旁,妈妈还是一动不动地在看手机,我站了一会儿,妈妈却当我就像是空气一样对我不理不睬,当我打了个哈欠,准备回去再睡时,妈妈突然说:“祺祺,过来帮妈妈看看这条裙子好不好看。”我只好又回去,一看,妈妈正在看“西雨花折扣网”我没有看那条裙子,瞟了一眼时间,“呀!”随着我的一声尖叫,妈妈也回过神来,问:“怎么了,祺祺?”我指了指时间,妈妈一看,也慌了神,已经九点半了,距我上课的时间还有半小时,我赶紧回房间穿好衣服,准备好资料,出来一看,妈妈还在看手机,我再看了看厨房,只见桌上什么也没有,我赶紧让妈妈热饭,妈妈这才依依不舍的放下手机。上完课回到家,我问正在看电脑的爸爸:“爸爸,为什么现在妈妈越来越喜欢看手机?”爸爸这才告诉我:“那是因为妈妈工作压力大,所以就必须有释放爱好的时间。”“哦,原来是这样啊。”爸爸点了点头。
看来现在的科技已经很发达了,人们都可以用手机购物,但是不要因为科技的发达,导致大部分人都成了“低头族”。
低头族的作文7
我想先问大家三个问题:家长一天用手机在一小时以上的人举手;两小时以上的呢?三小时以上的呢?
现在是一个科技信息飞速发展的时代,一部手机我们就能够知晓世界各地发生的事情,出门也不用带现金,微信、支付宝扫一扫就可以轻松付钱,很多学习、游戏类的APP也应运而生,我们还可以通过手机进行学习、游戏。但手机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便捷的同时可也严重影响了我们的生活,不仅是成年人,一些青少年甚至儿童都做起了“低头族”。接下来,我和大家谈谈我对“低头族”的看法。
我曾经看过一部公益短片《低头人生》,它以动画的形式展现了医生、消防员、科学家、行人在手机的奴役下成为了谋害人命的刽子手,最后导致星球爆炸。虽然片中的例子有点夸张,但它给我们的启示却很深刻。“低头族”已然成为了现代科技发展的产物,人们缺少了面对面的交流,变得冷漠了。虽然我不知道手机的发明者是谁,可我猜想,它的发明者也不希望人们沉迷于网络世界,成为手机的奴隶。
在我们身边,很多人也渐渐变了,变得只专注于自己手掌上的方寸之地,而渐渐的开始疏远美好的生活,冷漠温馨的周遭。前不久报纸上报道了这样一则新闻:一名司机在车上有乘客的情况下,还在用手机发短信、打电话,结果撞到路边的行人,造成多人受伤的车祸事故。现在,只要你走在街道上,随处可见边玩手机边走路的人们,更有甚者,连红绿灯过马路仍就低头玩着手机,完全置性命不顾。
对于少年儿童而言,也在潜移默化中逐渐加入了“低头族”的行列。不会哪道题,拿手机查找解答;做完家庭作业,做手机APP作业;看手机小说……我的姐姐,因为婶婶不会辅导家庭作业,每每说用电话查找作业解答,其实是打开各种网站看手机里的小说,看得自己连晚上睡觉都不敢关灯,还经常吓唬别人,因为每天看手机时间太长,现在已成为“小四眼”。据教育部20XX年8月统计,我国近视人口高达6亿,青少年近视率已高居世界第一,其中初高中生和大学生近视率均已超过70%,沉迷于手游的人不计其数,谁能说这和“低头族”毫无干系。“低头族”严重损害着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人们常说“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然而很多爸爸妈妈,只顾自己玩手机,连与孩子沟通、陪孩子玩耍、谈心的时间都没有,严重影响了家庭和睦。所以,我认为,大家应当适当的使用手机,不做“低头族”。如果每个人都不再沉迷于手机,能够多一些时间运动、休息,生活一定会充满更多的欢声笑语!如果更多的人不再做“低头族”,我们的世界一定会更加美好!
低头族的作文8
手机在生活中时刻普及。手机或按,或点,或移……神乎其技,现在人都有这样的体会:出门什么都可以不带,但手机一定要带。因此,就有了一些沉迷于电子产品的“低头族”。
但是世间万物都有利有弊,手机当然也是如此,过多使用手机,不仅会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而且在心里、安全、情感上都有危害。
我就有切身体会,在以前一段时间里,我过度依赖手机。无论何时何地,只要一有机会,就会向父母索要手机,而且,一旦要来,就很难还回。沉迷于手机中的游戏,无法自拔。对游戏以外的任何事物都失去了兴趣。有时不玩它,甚至会十分暴躁。父母叫我,我也不理;让*事情,我也不情不愿……为了我玩手机的问题,爸爸妈妈有时还会争吵。妈妈是并不太反对我玩游戏,他总认为:玩游戏只要每天时间适中,就可以。可我的爸爸可不这么认为:小孩子玩什么游戏,就该好好学习!因此,我在有一天晚上玩的时间较长,爸爸就不乐意了,抢过了手机,不让我玩。妈妈见了,来为我主持公道,说我是难得玩玩,让我再玩会儿。可爸爸不同意,两人便吵了起来,声音很大,还有东西碎裂的声音,好像还听见了妈妈的哭泣声。我害怕,便回到自己的房间。当时,我很伤心,为这场不必要的、由我引起的吵架而自责,就是从那一刻起,我下定决心以后要少玩游戏,避免这类事情在以后再次发生。
我很喜欢手机,但我可不希望成为那些沉迷电子产品的”低头族“。
低头族的作文9
无论是大街上还是小巷里,总能看到"低头一族"。难道没有了手机,他们的快乐就会消失吗?
吃饭的时候,我发现家人都在玩手机。爸爸在看电影,妈妈在聊天,妹妹在看动画片,就连一向不喜欢看手机的姥姥也在刷抖音。
一天,爸爸趁我写作业,又在床上玩起了手机。我心想:今天一定要把爸爸的坏毛病给改掉。于是我站在椅子上,爸爸看到后吓了一跳,支支吾吾的说:"站起来干嘛?”“爸爸!请您退出‘低头一族’,好吗?”我心*气和地对爸爸说。“小孩子别管大人的事。"爸爸似乎有点不耐烦。我再一次对他说:"您已经近视了,眼镜的度数难道还要变得更高一些吗?您只知道看手机,一点都不懂得关心我。"我哭了。爸爸看到我这副模样说:“儿子,对不起。从今天开始,爸爸就退出‘低头一族’!”然后我俩试图说服妈妈、姥姥和妹妹。经过我们的不懈努力,他们都同意我和爸爸的提议,退出了“低头一族"。
手机并不能给我们带来所有,快乐的生活才是真正的高兴!
低头族的作文10
自从爸爸换了一个三星的手机以后,我发现妈妈有事没事就拿着手机看,淘宝,聊天,游戏……都成了妈妈的最爱。
星期六到了,我从睡梦中醒来,只见今天阳光明媚,再一看,妈妈正坐在沙发上看手机,我走到沙发旁,妈妈还是一动不动地在看手机,我站了一会儿,妈妈却当我就像是空气一样对我不理不睬,当我打了个哈欠,准备回去再睡时,妈妈突然说:“祺祺,过来帮妈妈看看这条裙子好不好看。”我只好又回去,一看,妈妈正在看“西雨花折扣网”我没有看那条裙子,瞟了一眼时间,“呀!”随着我的一声尖叫,妈妈也回过神来,问:“怎么了,祺祺?”我指了指时间,妈妈一看,也慌了神,已经九点半了,距我上课的时间还有半小时,我赶紧回房间穿好衣服,准备好资料,出来一看,妈妈还在看手机,我再看了看厨房,只见桌上什么也没有,我赶紧让妈妈热饭,妈妈这才依依不舍的放下手机。上完课回到家,我问正在看电脑的爸爸:“爸爸,为什么现在妈妈越来越喜欢看手机?”爸爸这才告诉我:“那是因为妈妈工作压力大,所以就必须有释放爱好的时间。”“哦,原来是这样啊。”爸爸点了点头。
看来现在的科技已经很发达了,人们都可以用手机购物,但是不要因为科技的发达,导致大部分人都成了“低头族”。
蒙古族的民俗作文(扩展5)
——盘点科尔沁蒙古族的婚嫁习俗 (菁选2篇)
盘点科尔沁蒙古族的婚嫁习俗1
结婚首先是定婚期,娶亲的吉日良辰由男方请*或择日先生选定后,通报给女方家。男方选定的日子,若女方认为对女方不利或有碍时,让男方重新选定。决定婚期后,结婚前夕男方给女方送去馐斯,即女方家婚宴上所需的酒肉之类。女方家虽已准备酒肉,但男方必须礼节性地送去馐斯。
婚期已订,姑娘就要着手准备嫁妆了。做针线活是其中最重要的一项。闺女初学针线活时,即着手准备烟荷包袋、鞋靴类,以备出嫁时用。女儿出嫁的日期选定后,其姑姑、舅舅等把姑娘接到自己家中暂住一段时间,叫借住姑娘。并把姑娘的针线活儿带去,协助姑娘缝绣。给其最好的吃住,若家里没有陪伴的姑娘,可从邻居请来姑娘做伴。姑娘的奶奶、舅母、婶母等叮嘱姑娘到婆家后的注意事项。送回姑娘时赠其绸缎、布匹、丝线等礼品。不仅姑娘的长辈借住姑娘,而且左邻右舍的好姐妹们也请姑娘到家里住上几天,帮助她缝绣。
对即将出嫁的女儿,其祖母、母亲、婶母、舅母,对其进行多方面的传统礼俗教育,如听从长辈的话,即使受屈也不能对抗,经常注意并洗刷、修补丈夫的衣服;日用器具摆放适位,被褥叠放要整齐;到了夜晚不出院,更不能去左邻右舍家。白天没事也不能串门;若出去办事,办完即回家,不能长时间闲聊;在长辈面前不能裸露肩膀和股部;吃饭饮茶时要轻放茶碗,不能相互碰撞发出声音。给长辈盛饭,用右手接碗,接碗时忌讳碰人手;不能使丈夫与其家人之间吵闹打架。
吉日来临,新郎佩带弓箭跨上骏马,以首席官长为首前往女方家迎亲。男女双方见礼问安,开始迎接宴。在进入女方家前,男方还要通过抢哈达、闭门礼等的考验。
新郎到达之日,即送女出阁前夕,在姑娘家进行女方婚宴。此*方众亲赶车骑马而来,乡亲中有礼尚往来关系密切者也来参加。来者准备一份礼物。所送礼物姑娘的父母都送给姑娘做财产,这是碗礼宴。碗礼宴结束后,新郎向女方家佛像磕头,并向女方祖父母、父母、叔父、舅父及其他亲属以辈份、年龄顺序一一敬酒磕头拜认。
指引新郎拜佛认亲稍后即开始“连盅宴”,有的叫“品尝熟酸奶宴”。连盅宴上,给新郎品尝奶子时做为伴郎的人须先抓住筷子稳当地往新郎嘴里送,否则其嫂子和小姨从后推新郎,使其筷子卡在喉咙里则被取笑。连盅宴结束后,炕上放桌子,一群小姨妹团团围坐,新娘蒙头卧在姊妹们的后面,新郎坐在下手,伴郎立于侧。一人用方盘将煮熟的羊腿系上“沙哈”(即嘎拉哈)端向桌面。此时围坐的姊妹和新郎都寻视着沙哈之所在。当羊腿在桌面上欲落的一瞬间,动手抢夺“沙哈”。如果新郎和伴郎抢到,预示早生贵子,娱兴就此而止。若被姨妹们抢去,新郎和伴郎向姊妹们递烟、唱歌、请安,才能将“沙哈”索回,用丝巾包上放入靴里。
新郎换装,由女方嫂子给换。换装之前,女方祝辞人献颂辞。女方父母赏其姑爷全鞍马和象征男子汉的白色宝箭。给新郎换长袍,再罩马褂,系上鲜艳腰带。腰带上挂火镰、银鞘钢刀和象牙筷子。为图吉利和长命百岁,腰带上折搭两条五尺长、并镶有万字符折口内向的白哈达(箭巾)。在每条箭巾上缀垂由姑娘绣制的荷包袋。足着香牛皮靴。
男方为知被娶新娘的名字、年龄和属相,到闺房向姑娘的嫂子讨教。讨名问庚之事由男方祝颂人履行。祝颂人先向围坐新娘的姑娘和嫂子敬酒并吟诵讨名问庚之辞,但其嫂子不会马上回答。女方祝颂人答出不属于十二属相的动物,此时双方祝颂人相互口斗轮流对辞回答。直到问明新娘的名字和年龄为止。
家人把女儿准备日常使用的用品放入专门为姑娘准备的箱柜里。新娘蒙头哽咽甚至嚎啕大哭时由一位长者抱上喜车。
在送亲队伍进发途中,新郎与随伴先行到家,拜佛,报告送亲队伍的行进情况,便与首席官长、协理及随伴和其他人带上哈达、美酒、熟肉赶回预定地方点燃篝火,迎接送亲队伍。新郎以哈达托杯向女方依次敬酒。之后送亲队伍继续前进。来到庭前,除新娘外,其他人进屋休息。此时院内摆好香案,新娘由伴娘挽扶下车,即将举行婚礼。
在主持者指导下,二位新人先向篝火跪拜,次向四方跪拜,再向新郎祖坟方向跪拜。之后,蒙着头面的新娘挽向房间。这时,门槛上放着空鞍板,一人用皮条系木叉横于门阻挡新娘进屋。经过双方几个回合的舌战,由新娘向对方祝辞人等赠送靴鞋,至少赠送荷包才得进屋。送亲中一名善梳洗的妇女开始为新娘梳妆打扮。新娘梳洗打扮就绪,立即下地伴随新郎拜佛、拜公婆、拜亲朋长者,并向长辈敬献靴鞋,至少敬赠荷包。受拜的长者答祝辞,并宣赏牛、羊、钱款等物品。
在女方家举行的娶亲宴,蒙古语谓之“宝格塔拉胡”。这是由于姑娘远嫁他乡,不便于送亲或回门;有的是新郎经济上有困难,而女方家有一定地位。男去女家结婚,不作大操办。新郎出发前,男方召集近亲举行简单婚宴。随后男方若干人跟新郎赴女方家履行婚礼仪式。新郎在女方家住一段时间娶亲返乡时,女方几名近亲送亲即可。
新郎新娘拜火、拜天、拜佛、拜祖、拜罢长辈之后摆喜宴,以全羊宴招待贵宾,尤其主宾席一定上全羊,其它席上羊腿、羊胸等,也有什锦火锅招待客人的。送亲队伍只留下陪伴新娘住三天的母亲或其他长辈女人,其他人登程返里。送走女方客人之后,男方的客人落坐吃请,新郎新娘逐桌拜席。
婚后第四天晨起,新娘系上围裙扔灰,象征是这家媳妇。“三日入厨下”洗手煮奶茶,捧送给公婆。这天,新郎向新娘介绍长辈人的名字,告之以讳。
第四天头上,娘家父母(没有父母的兄嫂替代)携全羊或带尾的羊臀或带尾的猪臀以及其它物品前来看望女儿。住上三天回去。接着其他亲朋陆续带上礼物前来瞧看姑娘。
第九天头上,新郎新娘由一名小妹妹或小弟弟陪同骑马或坐车回家,住三天,临行前家长向姑娘宣赏。新娘回婆家时离家门几十米之外即下车徒步走,进屋先向公婆请安,并递烟、送茶,接着洗手下厨煮茶做饭,从此开始尽媳妇的义务。
至此旧式婚嫁礼仪的全过程结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婚嫁旧俗逐渐淡化,青年男女通过自由恋爱结终身。
盘点科尔沁蒙古族的婚嫁习俗2
1、禁忌
科尔沁蒙古族选择配偶时,都有非常严格的婚姻约束。同辈人之间可以结婚,差辈人之间不能结婚。如双方都有达到婚龄的儿女,先互通想法,而后遣人作媒。虽父母愿意,但为人父母的不能当自己儿女的媒人。同姓之间不通婚,属相相同的男女一般不结婚。十二属相内,若逢有缘分的属相结婚,则认为婚姻美满和睦而子女均衡。以五行之说定姻缘。相生者可结缘,相克者不能成亲。
2、继婚
科尔沁蒙古族继婚习俗主要是指兄长过世后,其兄弟与寡妇嫂结婚生活的婚姻。兄长过世时,若有成年的未婚兄弟,即与寡妇嫂生活。但须征求女方家的意见,不能强迫。兄长与弟妹继婚的极少。在继婚习俗里,还有媳妇过世后与小姨子结婚的,这种现象较为普遍,特别是有孩子以后过世的,女方家为了不让外甥受后妈的虐待,把其妹妹嫁其姐夫。
3、换亲
世代相邻和睦相处的老邻居如辈分不差,双方儿女从小一起长大又无残疾,相谈互换姻亲之事。换亲聘礼根据双方的生活条件来定。与一般婚礼相比聘礼和费用较少。婚礼习俗与一般婚礼相同。
4、再婚
被抛弃的女人或配偶过世的男女有再婚之习俗。如丈夫嫌弃老婆,留下孩子后,不给其生活用品,并撵回娘家(有的拿走结婚时带来的嫁妆)。娘家重新为其找婆家,但很难找到称心的女婿。多数人不愿娶被抛弃的女人,因此,有的女人就一辈子过独身生活。
丈夫过世的妇女在其婆家亲戚中无继婚兄弟的,过满带孝期(1年或3年)后,娘家或婆家为其重新找对象。结婚时有子女的原婆家留下孩子,若是儿子更不能随娘走。若是女孩子有的让其跟娘走。婆家不但不给其生活用品,反而从娶亲的男方接受那里一定的彩礼。老婆过世的男子再婚时与初婚时一样送彩礼。与老公过世的寡妇结婚则不需太多的费用。未过中年的人结婚时基本遵循一般婚礼的习俗,已过中年的人结婚时只需请近亲举行简单的仪式。
5、招赘婿
家中无儿子或老大是姑娘的人家,在其儿子年龄小,父辈年老体弱或主人是寡妇的,招赘婿于家门,以依靠女婿过日子。家中老大是姑娘,其儿子年龄小而招进的女婿须等内弟长大娶亲后才与媳妇回老家或当地分出单过。无儿子的.人家所招进的女婿为岳父母养老送终。
被招进的女婿因亲自到女方家效力,因而所交的彩礼甚少,与其它婚礼有所不同。
6、订婚
订婚,首先是求婚。求婚中包括“订岁”这一习俗。订岁是指父母为没出生的幼儿订立的婚姻契约。“订岁”包括指腹为婚和娃娃亲;求婚后,女方家经过听取男方的详细情况后如果赞同,则举行订婚仪式,喝“小酒礼”。“小酒礼”的日期由男方家择吉日后报女方家。男方承担“小酒礼”的一切费用。女方的祖父母、父母为首,还有舅父、叔父等参加。男方有伴郎、求婚人(有的求婚人不去)和两位首席官长及生辰相符的一长者为祭祀人前往女方家,还有送礼者(祝辞人)一名。
酒席上商定“大酒礼”的日期。大酒礼的日期由男方请*择吉日而定。一切费用均男方承担。宴席结束后,双方主要人物重新摆专席议定向男方索取彩礼的数量和种类。并初步商定娶亲日,具体日期请*或择日先生选定。在“大酒礼”上,男方一人领新郎不分辈份依次敬酒。敬酒结束后,姑娘的嫂子把姑娘亲手做的靴子(夏天为夹鞋,多数为靴子)和荷包袋给新郎穿带。宴席结束,女方家起码准备毛巾、哈达等礼品回敬男方。并依据“大酒礼”上商定彩礼的数量、种类准备。彩礼准备完毕,男方以媒人为首与祝辞人等前往女方家送彩礼。女方家盛情款待。在宴席上双方祝辞人以风趣赞美的对歌对辞进行娱乐,以示欢庆。
蒙古族的民俗作文(扩展6)
——蒙古族风俗记叙作文 (菁选2篇)
蒙古族风俗记叙作文1
美丽的草原——蒙古族的家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现牛羊。”这一首我国古代著名的民歌,生动地表现了蒙古族人民的草原生活,如今已是家喻户晓。站在这几乎象是触手可及的蓝天白云下,脚踏着无边的绿色,极目都是成群的牛羊和骏马,我们不尽心旷神怡,仿佛来到了梦中的人间天堂。
走在辽阔的草原上,我们回看到星星点点的毡包。这便是蒙古族人居住的帐篷——蒙古包了。它的结构非常简易,由陶脑、乌泥和哈那组成,外面再覆上一层羊毛毡,既保暖又轻便,再安上门窗,两个人用不了一个小时就可以搭建完成。火膛放在屋内的正中央,再在顶上开一个小天窗,把烟囱伸出去就可以啦。这种房子冬暖夏凉,是蒙古族人为适应草原生活而发明的流动的家。 在每年骄阳似火的七八月间,蒙古族人们要举办一年一度热闹非凡的那达慕大会。这是蒙古族人民特有的传统节日,在这里人们买掉牛羊,用换来的钱买些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同时还可以欣赏到各种蒙古草原人民特有的节日,如摔跤、赛马等,让人赏心悦目,留恋忘返……
说起草原人民的服装,那可就更美啦!既简洁又大方。每一种颜色有着不同的象征。白色是如乳汁一般无暇的颜色,象征纯洁,一般在节日盛典时才能拿出来穿;。蓝色象征忠诚坚定。红色象征热烈开朗,是人们最常穿的颜色。黄色只有活佛与王亲才可以穿,一般人不会穿。他们的腰间总是系一条宽大的腰带,通长长三至四米不等,起到防寒的作用,具有极其浓郁的民族特色。
他们饲养的牛马和羊群,不仅是牧民们生活的保障,而且构成了草原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绿绿的草原因为有了牛羊而更加富有活力。
蒙古族世代生活在辽阔的`大草原上。他们勤劳善良、憨厚朴实,却在不经意间流露出一种优秀的民族精神和深厚的文化内涵。“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美妙而悠扬的歌声,仿佛诉说着草原人民的豪迈与奔放。
蒙古族风俗记叙作文2
草原上的蒙古人都很好客。不论是不是亲戚故旧,认识不认识,到蒙古人家里做客,都会受到热情的接待。
走近营子,首先听到的是狗叫。蒙古人喜欢养狗。狗不但有护畜作用,还能传递信息。狗一叫,孩子们会首先跑出来,之后,回去向大人汇报看到的情况。如果来的是长辈,全家人都出来迎接。迎客人前,服装都会穿戴整齐。
主人中有长辈和老人时,客人要在营子外下马,牵着马进营子。客人是长辈或老人,主人要接过马缰拴在马桩上。晚辈要向刚见面的长辈问候请安。
按蒙古人传统,来家就是客,一律茶、食招待。除非客人忙得等不及烧茶,也得要品尝点奶食品才能上路,如果到一个蒙古人家里而什么也不吃就走,会被认为是对主人的不尊敬。
献茶敬酒照例以长辈、老人为先。有时也会为了表示对客人的尊重而先客后主,客人接过来茶碗来要放在长者面前。献茶要站起身双手奉上,不能坐着献茶。晚辈如果是男性,敬酒时作单跪姿势。
客人吃过茶,先向长辈一一敬酒,长辈们接过第一盅酒,照例说几句吉祥的话,用太阳指蘸酒弹酹。这时客人应该向老人献上礼物,分糖果给小孩。
客人献过礼物,主人家的家长开始给客人敬酒。如果家长年高辈长,一般会由少辈人代替。晚辈忌讳在长辈面前喝酒吸烟,但必须接过酒杯并酹酒之后,将杯放在桌子上。如果客人好喝酒,长辈便会借故回避,给机会让同辈人饮酒娱乐。多么好喝酒的老人,也不能同青年人一道饮酒。即使大规模喜庆,也必须按年龄、辈分、地位、性别分开坐。避席的长辈待年轻人饮到差不多时返回,与客人共同斟满一杯酒放在桌子上,大家开始用饭。如果主人以整羊席待客,则先由长者动刀割肉。和客人一起吃饭的,必须是家庭主事人。
如果客人辞行,全家人会都来送别,有时主人家的老太太会用牛奶酹祝。
蒙古包的西北隅和灶口处是不能贸然去坐的。要沿房门西侧坐在门里或被主人让到正北沿东一排坐下。不论天气多冷,不得在火盆上烤脚、磕烟袋、吐痰和进出跨越。客人的鞭子、棍子之类禁忌带入室内。
在草原的有些地区,蒙古人家妇女生了孩子,总要在屋檐下挂个标志,如果挂的是弓箭,说明生的是男孩;挂的是红布,说明生的是女孩,即寓男用弓箭、女用针线之意。凡遇这些标志,客人须注意,不要贸然闯进妇女坐月子的屋里。
我差不多就是这样的,老师打“优”
蒙古族的民俗作文(扩展7)
——蒙古族的风俗习惯有哪些 (菁选2篇)
蒙古族的风俗习惯有哪些1
历史
蒙古的称谓最早见于唐代,那时只是蒙古众多部落中的一个部落的名称。这个部落的发祥地在额尔古纳河东岸一带,以后逐渐西移。各部落之间竞相掠夺人口、牲畜和财富,形成了无休止的部落战争。1206年铁木真被推戴为蒙古大汗,号成吉思汗,建立了蒙古国,从此中国北方第一次出现了一个强大、稳定和不断发展的民族----蒙古族。成吉思汗统一了蒙古族各部落,统一了中国,建立了元朝,还不断地发动大规模的军事活动,扩大其疆域。自元代以来,蒙古族人民在中国的政治、军事、经济、科学技术、天文历算、文化艺术、医学等各个方面都做出了重大贡献。
多彩的服饰
在一般人的心目中,蒙古族的服饰似乎很简单,无非就是一件袍子,一双靴子而已。其实,蒙古族的服饰是非常复杂而丰富多彩的。不仅各地形制有别,而且有年龄、婚否及盛装与常服之别。
蒙古族服饰主要包括首饰、袍子、腰带、靴子四个部分。
首饰大致可分为头饰、项饰、胸饰、腰饰、手饰 等五大类。头饰主要有头巾、帽子、头带、头圈、辫钳、辫套、头钗、头簪、耳环、耳坠等,是蒙古族首饰中最绚丽的部分。如"顾古冠"是元代蒙古族已婚女子流 行的高冠,高约1尺,顶部为四边形,上面包裹着五颜六色的绸缎,缀有各种宝石、琥珀、串珠、玉片及孔雀羽毛、野鸡尾毛等装饰物,制作精美,绚丽多姿。
妇女们*时一般多罩头巾。头巾大约丈余长,颜色多种多样。质料有布、麻、绸、绢等。姑娘们喜欢将头巾缠在头上,然后在右侧挽一个小结,把头巾的穗头垂 下来。已婚妇女们则用头巾包住头顶后,缠一圈,不留穗头。在庄重的场合还要戴上绣有丹凤朝阳、二龙戏珠等花纹图案的帽子。帽顶上有红色穗子和闪光明亮的帽 顶宝石。传说这种习俗始于成吉思汗时期。当初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落之后,下令每个人都要罩头巾,以表示头颅上飘有旌旗之角,希冀民族强大之精神常在。从 结婚、告别姑娘生活的那天起,妇女们便要开始佩戴雍容华贵的盛装首饰了。蒙古族的盛装头饰,以鄂尔多斯地区的最为典型。这种头饰汉译为"头带",主要由" 连垂"和"发套"两部分组成。不仅制作工艺精湛,而且多用数百颗珊瑚、数十条银链、珍珠串和许多银环、银片以及玛瑙、玉石等穿缀而成。装扮起来可谓珠帘垂 面、琳琅满目。一付头带一般都重达三、四斤,有的可达十余斤。据说一付高档的头带,过去往往要用几群好马或数百峰好驼才能换取。
蒙古袍,在内蒙古、新疆等地牧区,男女老幼 一年四季都喜欢穿长袍,俗称"蒙古袍"。春秋穿夹袍,夏季穿单袍,冬季穿皮袍、棉袍。男袍一般都比较肥大,女袍则比较紧身,以显示出女子身材的苗条和健 美。其式样和颜色因地因人而略有差异。一般蒙古袍的特点是宽大袖长、高领、右衽,多数地区下端不开衩。袍子的边沿、袖口、领口多以绸缎花边�"盘肠"、" 云卷"图案或虎、豹、水獭、貂鼠等皮毛装饰。既美观大方,又具有良好的实用功能。冬天防寒护膝,夏天防蚊虫叮咬、遮暴晒。行可当衣,卧可作被。鄂尔多斯等 地的蒙古人还喜欢在袍外套穿长短不一的坎肩。
腰带是蒙古族服饰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般多用棉布、绸缎制成,长三四米不等。色彩多与袍子的颜色相协调。扎腰带既能防风抗寒,骑马持缰时又能保持腰肋骨的稳定垂直,而且还是一种漂亮的装饰。 男子扎腰带时,多把袍子向上提,束得很短,骑乘方便,又显得精悍潇洒。腰带上还要挂上"三不离身"的蒙古刀、火镰和烟荷包。女子则相反,扎腰带时要将袍子 向下拉展,以显示出娇美的身段。鄂尔多斯等地区扎腰带还有一定的讲究和规矩,未婚女子扎腰带,并在身后留出穗头,一旦出嫁,便是"布斯贵浑"(蒙古语,意 为"不扎腰带的人"),代替腰带的是紧身的坎肩,以此来区分未婚姑娘和已婚妇女。
蒙古族的风俗习惯有哪些2
蒙古族年节
蒙古族的年节亦称“白节”或“白月”,这与奶食的洁白紧密相关,而且“白”在蒙古人心目中具有“开元”之意。关于蒙古年节传说不一。据史* 载,自元朝起蒙古族接受了汉族历法,因此,蒙古族白月与汉族春节正月相符。这就是蒙古族过“春节”的由来。蒙古族年节,虽然与汉族春节一致,并吸收了一些 汉族习俗,如吃五更饺子,放鞭炮等,但也有很多蒙古族传统习俗。农牧区蒙古族在除夕之夜一般都要吃手扒肉、点篝火,以示合家团圆,辞旧迎新。初一凌晨晚辈 向长辈敬“迎新酒”,亲朋间互赠哈达,恭贺新年吉祥如意。在整个白月(正月)里,在草原上常会看到穿著节日盛装的牧民带着酒香和歌声,和着马蹄或汽车摩托 车的伴奏,结伴走亲访友的热闹情景。
那达慕
蒙古语意为“游戏”或“娱乐”。原指蒙古族传统的“男子三竞技”--摔跤、赛马和射箭。随着时代的发展,逐渐演变成今天的包括多种文化娱乐内容 的盛大庆典活动和物资交流活动。历史上的"那达慕不受时间限制,通常在祭祀山水、军队出征、凯旋、帝王登基、正月以及大型庆典等场合举行。今天的那达慕,每 年在夏秋之交举行,一般是看当年牧业的生产情况,小丰收小开,大丰收大开。活动内容除了传统的“男子三竞技”,还有文艺演出、田径比赛和各类经济文化展览 以及订货洽谈、物资交流等。
马奶节
蒙古族传统节日。以赞颂骏马和喝马奶酒为主要内容,故名。主要流行于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和鄂尔多斯牧区。通常在农历八月下旬举行,日期不固定, 为期一两天。为欢*收,彼此祝福,除准备足够的马奶酒外,还以全羊席等款待宾客,并举行赛马、请民间歌手演唱祝词、向老蒙医献礼和乌兰牧骑文艺演出或放 电影等活动。据传,那达慕盛会即源于此。
祭敖包
蒙古族的传统祭祀活动很多,如祭天、祭火、祭祖、祭敖包等。其中祭敖包是各蒙古族居住地区普遍进行的祭祀活动。
“敖包”是蒙古语音译,亦作“鄂博”、“脑包”等,汉语的意思为“高堆子”。原是指在游牧交界之处及道路上用石块或泥土堆积起来以作标记的石堆 或土堆。正如《清会典》所记:蒙古“游牧交界之所,无山无河为志者,垒石为志,谓之敖包”。后来逐渐被视为神灵的居所,被作为崇拜物加以祭祀和供奉。于 是,原来的界标、路标就变成了祭祀山神、路神、村落保护神等神灵的场所。而且可以根据需要选址建造。过去内蒙各盟旗、苏木和寺庙等都有自己公用的敖包,富 裕的人家还建有家敖包,每座敖包还有各自的名称。
敖包一般均建于地势较高的山丘之上。多用石块堆积而成,也有的用柳条围筑,中填沙土。一般呈圆包状或圆顶方形基座。上插若干幡杆或树枝,上挂各 色经旗或绸布条。包内有的放置五谷,有的放置弓箭,有的埋入佛像。敖包的大小、数量不一。一般多为单个体,也有7个或13个并列构成敖包群的,中间的主体 敖包比两侧(或周围)的要大些。
过去,祭敖包活动多在农历五至七月水草丰美、牛羊肥壮的季节进行。届时,本苏木、本旗甚至附近旗县的群众都纷纷扶老携幼,携带着哈达、整羊肉、 奶酒和奶食品等赶来敖包处。先献上哈达和供祭品,再由*诵经祈祷,众人跪拜,然后往敖包上添加石块或以柳条进行修补,并悬挂新的经幡、五色绸布条等。最 后参加祭祀的人都要围绕敖包从左向右转三圈,祈神降福,保佑人畜两旺。祭祀仪式结束后,还常常举行赛马、摔跤、射箭、投布鲁等传统体育活动。
燃灯节
燃灯节: 每年农历十月二十五日,待夜幕降临,家家点燃酥油灯以示欢庆。今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额敏县多数蒙古族已不过燃灯节;乌苏市蒙古族在燃灯节的一天多不燃灯,代之以各种娱乐形式。娱乐活动蒙古族传统的娱乐活动有赛马、赛骆驼、摔跤、射箭射击、拔河、民间歌手弹唱,马头琴演奏《江格尔》演唱、民间舞蹈。土尔扈特蒙古族舞蹈有群舞、独舞、男女对舞,还有随歌伴舞,舞姿飘逸豪放,显示出草原民族独有的特色。
除夕
除夕,先在马尼宏杆子的东南方燃起簿火,取各样吃食投入火中祭奠。接着,一家人欢聚一堂共吃羊头。进餐之前,家中长者要先把羊嘴巴揭开,按迷信传说,这个 仪式大概有两个用意,一是避免一年的口舌矛盾,二是张牙以驱鬼避邪、因为三十这天世无主持之神,鬼要四处筹集一年食物,羊嘴大张是足可把饿鬼吓跑的。午 夜,全家围坐一起吃饺子,名曰“辞岁饭”。外出不在家的(婚后分居的男儿和出嫁的女子除外)也要由家长喊一声他的名字,放一份碗筷,留一份年饭。东方微 亮,新年伊始,这时候,家家户户都在马尼宏杆子的座盘上点起天灯(系用三百六十一根裹棉竹芨扎成,沾油点燃),随后再分别祭把天、地、火、祖。祭奠完毕, 就该噶早年茶了,此时,全家人都要用手指弹点一下酸奶,以取吉祥之意。老人正襟危坐,儿女要施跪拜礼敬献哈达,长辈也要逐个赐祝福词。随后,又是全家(夫 妇之间除外)互换鼻烟壶以示新年祝贺。新春期间,男女青年纷纷骑上骏马(旧时正月初二、初五、初七不出门),带上哈达、鼻烟壶和美酒,三五成群,兴高采烈 地挨个给亲友拜年。草原上,酒肉飘香,歌舞升*,到处弥漫着浓厚的节日欢乐气氛。
打鬃节
蒙古族的传统节日打鬃节,是蒙古族的传统节日,每岁五月初择日举行。当马驹长到一周岁时,要进行首次剪鬃,届时举行隆重的剪鬃仪式。剪鬃者接先致剪马鬃祝 词,向被剪鬃的首匹马驹泼洒奶酒,向马的脑门涂抹奶油,开始剪鬃。第一剪剪下的马鬃送至吉雅其神龛前供祭,还要在草地上举行欢宴,祝福马群兴旺。
蒙古族的民俗作文(扩展8)
——彝族民风民俗的作文
彝族民风民俗的作文1
火把节是彝族、白族、纳西族、哈尼族等的传统节日,但是只有彝族的火把节让我感到最神圣,最让人记忆深刻了。
在彝族的记载中,火把节一般历时三天三夜,第一天为“都载”,意为迎火。这一天,村村寨寨都会打牛宰羊杀猪,以酒肉迎接火神,祭祖,妇女还要赶制荞馍、糌粑面,在外的人都要回家吃团圆饭,一起围着火塘喝自酿的酒,吃坨坨肉,共同分享欢乐和幸福。夜幕降临时,临近村寨的人们会在老人选定的地点搭建祭台,以传统方式击打燧石点燃圣火,由毕摩(祭司)诵经祭火。然后,家家户户,由家庭老人从火塘里接点用蒿杆扎成的火把,让儿孙们从老人手里接过火把,先照遍屋里的每个角落,再田边地角、漫山遍野地走过来,用火光来驱除病魔灾难,最后一起游玩火把。
火把节第二天为“都格”,意为颂火、赞火,是火把节的高潮。在彝族中,最重要的要数 “选美”了,这天 ,成千上万的人聚集在一起,组织赛马、摔跤、唱歌、爬杆、射击、斗牛、斗羊、斗鸡等活动年长的老人们要按照传说中黑体拉巴勤劳勇敢、英俊潇洒的形象选出美男子,姑娘们要效仿像阿什莫那样,举行跳舞比赛,选出善良聪慧、美丽大方的美女,夜幕降临,一对对有情男女悄然走进山坡,走进树丛,在黄色的油伞下,拨动月琴,弹响口弦,互诉相思。故也有人将彝族火把节称作是“东方的情人节”,
火把节的第三天,意思是送火。这是整个彝族火把节的尾声。这天夜幕降临时,各家各户陆续点燃火把,手持火把,竟相奔走。山上山下各村各寨,游龙似的火把聚在一起,燃起一堆的篝火,众人挥舞着火把,载歌载舞,迎风引吭,以示众人团结一心,共同防御自然灾害,因此被称为“东方狂欢节”。
彝族的火把节象征着团结,所以神圣;象征着有情人终成眷属,所以记忆深刻;象征着和谐、幸福,所以时时萦绕于心。
蒙古族的民俗作文(扩展9)
——蒙古族传统婚俗
蒙古族传统婚俗1
婚制抢婚变聘婚
蒙古族有两种婚制:抢婚和聘婚。抢婚是奴隶社会的一种婚姻形式,公元13世纪以前,蒙古族多半是实行的抢婚制。公元13世纪以后,蒙古族进入了封建社会,才普遍实行了聘婚制。
求亲“多求则贵,少求则贱”
青年男女在定亲之前,男方一定要向女方求亲,经由女方家同意,才可以定亲。但按照蒙古族的传统风俗,男方须多次向女家求亲,才能得到女家的许诺。据《蒙古秘史》卷一记载:也速该把阿秃儿带领其子铁木真(即成吉思汗)到德?薛禅家求亲。德?薛禅说:“多求几遍,才许给啊,会被人尊敬;少求几遍,就许给啊,要被人轻看。”因此后来在蒙古族形成了“多求则贵,少求则贱”的求亲看法。
定亲哈达、奶酒、羊五叉“下定”
求亲达成协议后,男方则需带上哈达、奶酒和羊五叉或全羊到女方家“下定”。女方家则会请亲友陪客人一起饮酒,表示正式定亲。
择日*占卜择吉日
在蒙古族的传统婚俗中,男女双方定亲后,首先要请*占卜,挑选吉日,确定结婚日期。吉日择定以后,则由男方家派媒人和亲友带上哈达、美酒、糖果等礼品,前往女家,同其父母商谈结婚事宜。谈妥后,男女两家开始准备婚事。一般是打扫喜房,或新搭蒙古包,宰牛杀羊,准备聘礼、嫁妆及其他结婚用品,通知双方亲朋好友,光临贺喜。
下聘牛、马、羊,首饰、衣物为聘
青年男女定亲后则由男方家给女方家送聘礼,又叫彩礼。聘礼的多少根据男方家的经济状况而定。牧区常以牛、马、羊等畜牧做聘礼,农区则多以金银首饰、柜子、衣物为聘。
备嫁嫁妆数≥聘礼数
蒙古族非常讲究陪送嫁妆,按蒙古族的婚俗,男方送多少聘礼,女方就要陪送相应数量的嫁妆。通常是女方陪嫁的东西,比男方送给女家的东西多。因此,蒙古族盛行一句俗语:叫“娶得起媳妇,聘不起姑娘。”
娶亲新郎骑马三绕彩车迎亲
娶亲时新郎在欢乐的气氛中,穿上艳丽的蒙古长袍,腰扎彩带,头戴圆顶红缨帽,脚蹬高筒皮靴,佩带弓箭。到女方家后新郎和伴郎手捧哈达、美酒,向新娘的父母、长亲逐一敬酒,行跪拜礼。礼毕,娶亲者入席就餐。次日清晨,娶亲者起程时,新娘由父或姑父抱上彩车。新郎要骑马绕新娘乘坐的彩车三遭。然后,娶亲者和送亲者一同起程离去。
拜火婚礼中最重要的仪式
拜火是蒙古族婚礼中最不可缺少的内容。婚礼当天,新娘、新郎从两堆旺火之间双双穿过,接受火的洗礼,预使他们的爱情更加纯洁,坚贞不渝;也使他们的`生活美满幸福,白头偕老。
婚礼持续两三天的婚宴
蒙古族很注重婚礼仪式,尽管地区不同,形式各有差异,但都非常隆重、热闹。婚宴通常摆设羊背子或全羊席,各种奶食品、糖果应有尽有。婚宴上,新郎提银壶,新娘捧银碗,向长辈、亲友逐一献哈达、敬酒。小伙子们高举银杯,开怀畅饮;姑娘们伴随着马头琴,放声歌唱。婚宴往往要延续两三天,亲友才陆续离去。而女方送亲者还要留人陪新娘住一至三日。有时,新娘的母亲也送亲,要住十多日。分别时,母女拥抱,痛哭,表示恋恋不舍。
蒙古族的民俗作文(扩展10)
——蒙古大草原的作文
蒙古大草原的作文1
今年暑假,爸爸妈妈带我来到了美丽的蒙古大草原,我刚下车我就被草原的美景给吸引了,就迫不及待的跑到草原上,我说:“这里可真美呀,果然,草原的空气真清新呀,可比城市里的空气好上千倍万倍呢。”
随后我们走到了草原深处,哇塞,我大吃一惊,这里好美呀,到处的小花小草,太美了,各种颜色的小花,配着蓝蓝的天,白白的云,绿绿的小草,显得更美了
接下来我们要去骑马我高兴地不得了,我飞快的跑到了跑马场,哇,那一匹匹健壮的马,好像蠢蠢欲动的感觉,好像随时可以跑起来一样,要挑马了,我挑了一匹十分健壮的"黑马我刚一骑上它,它非常高兴,我刚坐上马鞍,它就走了起来,他每走一步我就心惊胆战,因为那匹马很不老实,一会往左走一会往右走好像随时可以脱离缰绳,带我自由地跑起来,因为这是第一次骑马,所以很紧张,但是,我们两个像好朋友一样它带着我顺顺利利的跑了一圈,然后,我恋恋不舍的下了马。
接下来,我们又玩了一个新游戏——滑草,滑草可真刺激呀,玩的第一次我很害怕,但是
第二次和第三次我只是喊了一声,而且是一小声,最后我们来到了射箭的场地,我让我爸爸教我怎么开弓,射箭,我学会了之后我迫不及待的想开一弓,结果脱靶了,我射第二箭时,我心里很紧张,但是,我射中了,我射中了三环,我开心的好想要飞起来的感觉,我就趁热打铁我再射一箭,又中了,这次中的是七环,我说:“这次一定能射到十环”试还是七环我说:“再接再厉”,没想到的是,这次真中了十环,我射的最后一箭是四环,射完这一箭我们就走了,我恋恋不舍的离开了。
再见了,美丽的蒙古大草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