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年俗作文1 进入十二月八日,就算是进入年了。俗话说:腊八祭灶,新年来到!这一天要喝腊八粥。这一天的早上把五谷杂粮和糖放在一起煮熟,一家人吃。听爷爷说腊八粥在以前叫散伙饭,早上地主把剩下的五谷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家乡年俗作文,荟萃20篇,供大家参考。
家乡的年俗作文1
进入十二月八日,就算是进入年了。俗话说:腊八祭灶,新年来到!这一天要喝腊八粥。这一天的早上把五谷杂粮和糖放在一起煮熟,一家人吃。听爷爷说腊八粥在以前叫散伙饭,早上地主把剩下的五谷杂粮放到锅里熬上一锅稀饭,让长工吃后就放假了。
真正的年要从腊月二十三开始,这天在我们这里叫做小年。晚上要祭灶。这天小孩子最开心了,因为他们可以吃上盼望已久的灶糖。灶糖有圆形的和长条形的,是玉米或者红薯片熬制的,上面沾了好多芝麻,所以我们也叫它芝麻糖。晚上,大人们把灶糖,烧饼和一只大红公鸡栓在炉灶前,点香放鞭炮为灶王爷送行,让他到玉皇大帝那里多进善言。红公鸡就是他的大红马,烧饼就是他路上的干粮,而灶糖就是让他多说好话。这个仪式在我们老家是很隆重的,但是我们小孩子不管这些,就等着吃糖了。
腊月二十四就要扫房子了,以前住的都是些草房或者瓦房,烟熏火燎的,房子的犄角旮旯积累了好多烟尘,就跟蜘蛛网一样。这一天人们用长长的扫帚伸到房子的`高处去钩这些脏东西,所以就叫“扫房子”。打扫好了卫生,就要开始准备年货了。
按照我们家的习俗是: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去杀鸡,二十八贴花花。二十八这天门上要贴上对联,屋里贴年画。正堂是四扇庭,东西两边的墙上是戏曲中的故事人物,大小门贴对子,门板上贴上门神,让门神看好家,防止牛鬼蛇神进来。这一天无论是穷人还是富人,都要贴对子,只要贴了对子就不能讨债了,穷人们可以安安生生过年了。
除夕是一年中最后一天,这天晚上无论是大人或者是小孩都不能早早去睡觉,全家人聚在一起谈天说地,讲故事,拉家常,我们这里叫“熬福”
正月初一,家家户户就要比早了,这天早上是祭天的日子。所以谁家起的越早,谁家就越心诚。家的主人一睁开眼就要起床,不能说话,轻轻触碰一下家人,家里人都心领神会,一个个起了床,女主人包好饺子,煮好以后,先捞上一碗,由一家之主放到院子里的供桌上,然后面向天空,向老天祈福。然后点燃三柱香插在香炉里,跪下来扣头以示虔诚。之后再燃放鞭炮。等香燃烧完后,我们全家就可以吃饺子了。
正月初一这天是不能扫地,以防把财扫出去,不能用剪刀,用剪刀传说是会破财的。
从正月初二到初五是走亲访友的日子,晚辈要给长辈拜年。以前的拜年可是一件很庄重的事,长辈坐在堂屋的太师椅上,晚辈跪在他的脚下磕头。长辈要把晚辈搀起来,是小孩的,磕完头之后,大人要给小孩发压岁钱。
到正月初五这一天早上,全家人吃饺子,放鞭炮,叫破五,意思是年基本过完了,可以干活去了。
年虽然过的差不多了,但从初六开始各种娱乐的年俗才刚刚开始。我们这里最流行的民间艺术就是舞龙,舞狮子,跑旱船了。我最喜欢的就是跑旱船了。船家女是男人扮演的,穿上花衣服,进到竹子和彩色布做成的船里,两手提起旱船,外面一个小丑拿着船篙,一边划,一边与船家女对唱,内容都是些娶媳妇等的逗乐的段子,甚是搞笑。像这样的娱乐活动会一直持续到正月十八。
我家乡的年俗还有很多,只不过我记不得了。今天就讲这些,以和大家共同分享我们这里过年的快乐!
家乡的年俗作文2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满入屠苏”春节终于来了,压岁钱,年糕,庙会……这些让我们喜爱的习俗也开始了。可让我最喜欢的是……
“噼里啪啦,噼里啪啦”鞭炮声把我从睡梦中拉了出来。“表姐,表姐,该起床了!你不去土地庙了吗?”淘气的表弟的楼下大声呐喊着。我不耐烦的捂住耳朵,可土地庙这个词猛然闪过我的脑海,我立刻跳起了床,回答道:“来咯来咯!等等我!”我手忙脚乱的穿好衣服,打着赤脚跑下了楼,冲到卫生间,急急忙忙的洗漱。洗漱完,便飞快的拉着表弟的手,向土地庙跑去。
刚到土地庙,我们便冲到大门后,急切地用眼睛寻找彩旗。忽然,我的眼中闪现出两面彩旗,幸好,老天可怜我,给我了两面彩旗,我的心中呵呵直笑。我迅速地把它们紧握在手里,跑去告诉表弟。
“当当,当当”乐队开始演唱起来,欢乐的歌儿在我们的耳边响起。我们拿着彩旗在她们的.前面奔跑。鞭炮在我们的身边连连响起,我们连忙左蹦右闪。在快乐的气氛中,我们连走路走了很久了也不知道。
“咕噜,咕噜”,也不知道,是不是我表弟的吃饭铃响了,正巧,我们劳作了半天,终于可以到一户人家蹭饭了。这也是我最不解的地方,因为,就在上一年,我们是到我外公家。后来我才知道,原来,这一习俗是一家轮一家的呀!
中午时,下了一场小雨,但依旧没有影响我们蓬勃的兴致。我们下午的目标是一家饭店,还听说他们家的手艺是一等一的好,我的吃货表弟已经飞流直下三千尺的口水了。因为在饭店在半山腰,所以在泥泞的山路上走,十分得难走。但我们又寻找到了一些乐子,我们把彩旗举得高高的,用力的挥舞着彩旗。在绿油油的山林中,忽然出现了十几只小鸟,有红,有黄,有蓝,有黑……它们在山林中穿梭着,嬉戏着。在我的家乡这也代表着一个寓意:自己就像一面彩旗一样,跑得快,看得远,就是成绩好,有见识,成为社会中的一个亮点。
彩旗,是一个很普通的一个东西,但在我的眼中它是一个美好的愿望,我也希望我也能像它一样,有本事。虽然,这是一个虚构的寓意,但是在我的眼中,它是一个可以实现的愿望。
这就是我家乡的一个习俗,你呢?
家乡的年俗作文3
一放寒假,我和妈妈就直奔她的老家——上虞。也许是我渐渐长大,也许是我日益懂事,今年的上虞一行让我大长见识。其他不说,就光是见到那些五花八门的年俗,就已经可以让我回味无穷了!包粽子、烧羊肉、分岁请祖宗、大年初一拜天地、杀猪……不过在这些星星点点的年俗中,最让我大开眼界的就是切猪肉了!
在我们去上虞的第二个晚上,我和外公外婆正兴致勃勃地玩纸牌时,舅舅突然来了个电话,说是明天他会运来一头宰杀好的猪,让外公切。听到这个消息,我好兴奋啊,整头猪!一个晚上,我都在想:终于能亲眼看到庖丁解“猪”的场面了!
第二天一大早,我就起床,搬了把椅子就坐,迫不及待地等着舅舅把整头猪运来!而外公呢,也是一大早地就磨刀霍霍,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过了好一会儿,我才看见舅舅提着,不,更准确地说应该是拖着两个大袋子蹒跚地走进了家门。一进来,他立即将袋子抛在地上,上气不接下气,满头大汗地瘫坐在椅子上!外公准确地抓住袋口,使劲地拖出猪腿,敏捷地将一只袋子垫在下面。我终于见到了“庐山真面目”——半头猪,我估摸着大概有30公斤重吧!外公拎起猪蹄,嘴里念念有词:“先把骨头取出来,再把肉按种类切开……”他就像个资历丰富的老战士一样,沉着地举起刀,仔细地搜寻可以取出来的骨头。接着,他将骨头旁边的肉一点一点地切开,放在一边,然后使劲一敲骨头,松动之后,一块略带点儿血丝的大腿股骨被完整地分离了出来,我看得惊呆了!随后,外公如法炮制,将所有骨头都取了出来,我目不转睛地看着外公将半头猪切成一小块一小块,放进篮子里。这速度,这娴熟的技术,简直像个过滤器。
我本以为我已经目睹了全过程,但当我一转身,却听见了震耳欲聋的敲击声。我速回头,看见外公正用锋利无比的刀砍着骨头,只见他先轻轻地碰了几下要砍的位置,然后举起刀果断地往下砍,我赶紧捂住耳朵,但已避之不及,巨大的声音已经以每秒330米的速度飞快地钻进了我的耳朵,直感觉我的耳膜差点儿被震破,我甚至看到骨头中都迸出火星来了呢!有些特别硬的骨头,外公也有办法,他先是将刀准确地砍进骨头,再拿来粗木棒,连续敲击,直到将骨头敲断。“砰砰乓乓”的声音响了整整一天,我终于明白了为什么那把磨得锋利无比的刀到最后变成了水波一样的曲线了。
当天晚上,当我喝着热乎乎的骨头汤,啃着美滋滋的红烧小排,嚼着软绵绵的白切肉,就想起了这一整天外公辛辛苦苦切猪肉的情景,心里颇有感触:任何美好的生活都是用艰辛的劳动创造出来的!这几天在上虞的幸福日子离不开外公外婆那勤劳的双手!
家乡的年俗作文4
春节是每个人心中最祈盼的节日。老人们盼望的是奔波在外的子女回到身边;大人们盼望的是长长的假期;而孩子们盼望的就是痛快的玩耍了。今天,请跟着我体味一下我的家乡——绍兴的年俗。
除夕的早晨,我们早早地起了床,准备做迎接新年的第一件事——贴春联。我们先撕掉旧的对联,接着,妈妈把大门擦得干干净净,我帮爸爸将大门扶住,由他来贴。他先贴横联,接着把“福”字倒着贴在大门正中央。我奇怪地问爸爸:“为什么要把‘福’字倒贴呢?”爸爸笑着回答说:“因为‘福倒’就是‘福到’啊!”我恍然大悟。这时,我想起王安石《元日》中的诗句: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原来,早在宋朝就有贴春联这个习俗了。古人贴春联是为了驱邪保*安,我们贴春联也是为了抒发自己的美好愿望。
吃完中饭就要准备过年的重头戏——年夜饭。奶奶为今天的主厨,只见她娴熟地拿起菜刀,把白菜飞快地切成一片片,往大锅里一放,“滋啦滋啦”的声音霎时间响满了整个厨房。她又拿起铲子轻快地炒了起来,很快一碗醋溜白菜就烧好了。奶奶从下午一直烧到晚上,金黄的白斩鸡、赤红鲜嫩的大虾、色香味俱全的螃蟹、红烧鱿鱼……摆了满满一桌,一看到这些菜,我的口水就“飞流直下三千尺”,迫不及待地想吃年夜饭了。
吃完年夜饭,爷爷郑重地把我叫到楼上,从抽屉里抽出一个大红包给我,并祝我在新的一年里学习进步,我也祝爷爷新年快乐。奶奶叮嘱我晚上睡觉时一定要把红包压在枕头下,这样我就可以**安安地度过一岁了。
随着零点钟声的敲响,此起彼伏的鞭炮声将睡梦中的我惊醒。我打开窗子一看,一个个烟花在黑夜中飞出一道道完美的弧线,最后在高空中绽放,响彻云霄。我也拿出昨天刚买的`烟花,走下楼去。我先放九连珠,点燃导火线,“轰”的一声,一发烟花像火箭似的冲了出去,在天空中闪烁着耀眼的光芒。我又点燃一支火花棒,在空中转圈,地上霎时间洒满了金光……在热闹的鞭炮声中我们迎来了崭新的一年。
这就是我的家乡——绍兴的年俗。
家乡的年俗作文5
我是地地道道的牡丹区小留镇人。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我就给大家说说我家乡的年俗吧!
“噼里啪啦”,震耳的鞭炮齐鸣,人们睁开双眼,忙碌起来,炸丸子,冻豆腐,蒸馒头,包饺子……迎接着年的到来。我与弟弟也不甘示弱,凑上去帮忙,大家忙得不亦乐乎。咦,老爸和大伯怎么无影无踪了?想偷闲?哈哈,没门儿!哟!原来他们在贴春联,漆黑的大门贴上了红色的大花,增添了不少年的喜庆。
过年了!小镇里的人们起得很早,“咝溜”,饺子下了锅,盛到碗里,然后上供,敬天敬地敬神。点燃金光闪闪的元宝,寓意财源滚滚。接着,面对神仙,轻轻跪下,双手合十,带着美好的愿望磕头。妈妈与大娘带着笑脸去给前辈拜年去了,我与弟弟也跟了上去,比葫芦画瓢,妈妈做什么我们就做什么。慈祥的老奶奶给了我一把糖块!愿我们在新的一年里甜甜蜜蜜。妇女们换上了红色的衣服,拿着五颜六色的扇子扭秧歌。
“咚,咚,咚”,烟花跃然而上,点缀得天空十分美丽。大人们,小孩儿们,在大街小巷聚在一起,仰望着漂亮的烟花。我与弟弟买了孔明灯,写上自己的新年愿望,然后放飞,迎接20xx年新的“征程”。
家乡的年俗作文6
我们*有许多重要的节日,例如:中秋节,端午节,父亲节,重阳节,春节等,而我今天要写的文章正好和春节密切相关,你猜猜是什么?我想聪明的你一定是猜了,并且猜的非常非常准确,毕竟这个节日我们每年都会过,并且过得非常非常隆重。
我的家乡位于河西走廊张掖,我们这里的年俗也跟大部分地区不同,毕竟: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嘛。我现在就简单的介绍一下我的家乡张掖的年俗。
我们这里的春节是从腊月初八,腊八节,喝腊八粥开始的,一直到一直到正月十九春节算是圆满结束了,其实已过正月十五,农民伯伯就开始在地里劳作干活了。
我的家乡过年还有一个最最重要的习俗就是炸一种叫油果子的吃的,其实他跟我们*时自己家买的货,蒸的馍馍没什么两样,都是用面做的,只是在形状上与萌萌与众不同,在味道上因为摄入了香油鸡蛋和牛奶,并且收入的量很多,所以吃起来色香味俱全。
我们这里还有一个比较著名的节日,你猜猜是什么,哈哈,就算你猜三天三夜也猜不出来,它就是元宵节,在正月十五这一天,人们要去逛城市里各种各样的花灯,城市里花灯非常的漂亮,看的人们目不暇接,当然了还有最重要的就是吃汤圆,汤圆是用一种口感黏牙的面做的,相当于就是用粉条做的面,就跟包饺子一样把馅包进口感黏牙的面里,馅有五仁、芝麻,豆沙、鸡蛋、以及各种各样的食材做馅,这就是我们这里元宵节的独特过法。
还有一个比较好玩的习俗,就是守岁,传说只要在大年三十大年夜这天,老人的儿女为老人守岁春节的吉祥物(年),就会给老人增加几十年甚至二十几年的寿命,所以守岁,由此而来。
听我简单的一介绍,你是不是特别想来历史古城张掖过年呢?
你的家乡有什么年俗?
家乡的年俗作文7
“春节”是*一个十分重要的传统节日。在春节期间,全国是上下举国欢庆,处处洋溢着欢乐和谐的气氛。
佛山的春节一般在农历的二十几就开始了。主要的活动包括逛花街,办年货等。佛山人喜爱逛花街,久而久之,这便成了佛山人过春节必不可少的活动。因此,按历代习俗,都会举行一次年宵花市。
“年廿八,洗邋遢”这句是广东话。佛山人会在农历二十八的时候把家里的每一个角落打扫得干干净净。把这一年不好的东西去除掉,迎接新年的来临。年前,佛山人还会开油锅、蒸年糕。开油锅炸蛋散、油角、煎堆等,寓意来年的日子像只油锅,油油润润,富富足足。佛山人还爱蒸年糕,寓意年年高。
在年三十晚这一天,是整个春节的高潮。这一天,孩子们都会到处燃放烟花爆竹。不仅如此,大家还会忙于做年夜饭。佛山人对年夜饭的菜色十分讲究,既要美味可口,还要好意头。一般的年夜饭都会有鸡,俗话说“无鸡不成宴”,所以,鸡是少不了的。其次,就是一些应景的菜,例如:鱼,代表年年有余;发菜,代表发财;蚝豉,代表好事……吃过晚饭,大家都会不约而同地去逛花街,越接近十二点,人气就越旺。
大年初一,大家都会睡到近中午才起床。吃过午饭后,佛山人会到公园去看表演或到亲友家去拜年。拜年时,不论带了多少礼物都不能是单数,因为俗话说“好事成双”。进了门,首先要对象说不同的祝福语。对老人要说“新春如意”,“寿比南山”;对有工作的人说“工作顺利”,“新年进步”;而做生意的人,最中听的莫过于“新年大赚”,“发财利市”了。拜年时,长辈会将事先准备好的利是给未成年人,表示把吉祥和祝福带给他们。
正月十五的元宵节,是春节的。另一个高潮。在佛山,有这么一个俗语“行通济,无蔽翳”。这意味着在正月十五那一天,人们都会拿着行运风车和与“生财”同音的生菜走通济桥,祈求身体健康、财运亨通。除此之外,这一天还要吃汤圆,寓意和和美美,团团圆圆。
家乡的年俗作文8
我是地地道道的牡丹区小留镇人。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我就给大家说说我家乡的年俗吧!
“噼里啪啦”,震耳的鞭炮齐鸣,人们睁开双眼,忙碌起来,炸丸子,冻豆腐,蒸馒头,包饺子……迎接着年的到来。我与弟弟也不甘示弱,凑上去帮忙,大家忙得不亦乐乎。咦,老爸和大伯怎么无影无踪了?想偷闲?哈哈,没门儿!哟!原来他们在贴春联,漆黑的大门贴上了红色的大花,增添了不少年的喜庆……
过年了!小镇里的人们起得很早,“咝溜”,饺子下了锅,盛到碗里,然后上供,敬天敬地敬神。点燃金光闪闪的元宝,寓意财源滚滚。接着,面对神仙,轻轻跪下,双手合十,带着美好的愿望磕头。妈妈与大娘带着笑脸去给前辈拜年去了,我与弟弟也跟了上去,比葫芦画瓢,妈妈做什么我们就做什么。慈祥的老奶奶给了我一把糖块!愿我们在新的一年里甜甜蜜蜜。妇女们换上了红色的衣服,拿着五颜六色的扇子扭秧歌……
“咚,咚,咚”,烟花跃然而上,点缀得天空十分美丽。大人们,小孩儿们,在大街小巷聚在一起,仰望着漂亮的烟花。我与弟弟买了孔明灯,写上自己的新年愿望,然后放飞,迎接20xx年新的“征程”。
家乡的年俗作文9
每个地方有不同的风俗。比如陕西过年要扭秧歌、敲腰鼓,台湾、广东过年要舞龙、舞狮,北京过年要逛庙会等。我的家乡在首都北京市顺义区,在我们这里大人们从腊月初八到正月十五,把农民种的农作物放在锅里,熬成腊八粥,闻着可香可香了。各家的窗户上都贴上了窗花,大门上也贴着各种各样的对联和门神。看着门神那炯炯有神的双眼,别说是妖怪,就连“天不怕、地不怕”的我也不敢和它对视。这时,我的家人们也都在置办年货,都为了明天除夕做准备。看见大家在忙碌的干,我也去帮忙,我的任务是陪奶奶一起摘菜。
转眼到了腊月二十三,我们俗称“小年儿”在这一天我们就已经里除夕更近了,大人们有的带着自己的小孩儿开始走亲戚。车站、机场人来人往,都是急急忙忙往家里赶的人,因为除夕要吃团圆饭,求个合家欢乐。这时候很多大人也开始给家里的孩子准备鞭炮,准备迎接新年的到来。在街上的商店里,购物的人也是人来人往,进进出出挤满了人。
最热闹的还要数大年三十,大人们戴着小朋友去和家里的长辈团圆。桌子上摆满了丰盛的菜肴,过年时先请家里最年老的长辈入席,吃完饭了,大家坐在一起看春节联欢晚会,小孩看动画春晚,大人们要给小孩发压岁钱,为的是一年都**安安。凌晨我们还要吃团圆饺子,饺子里放一个硬币,为的来年幸运。
这几天我们小孩最高兴,因为可以和自己亲戚朋友快快乐乐的玩。压岁钱可以买自己喜欢的东西,也可以攒起来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
大年初一,大人们提着礼物带着小孩到亲戚家里去拜年。幸运的小朋友还可以得到亲戚的礼物,真的好开心呀。
家乡的年俗作文10
进入十二月八日,就算是进入年了。俗话说:腊八祭灶,新年来到!这一天要喝腊八粥。这一天的早上把五谷杂粮和糖放在一起煮熟,一家人吃。听爷爷说腊八粥在以前叫散伙饭,早上地主把剩下的五谷杂粮放到锅里熬上一锅稀饭,让长工吃后就放假了。
真正的年要从腊月二十三开始,这天在我们这里叫做小年。晚上要祭灶。这天小孩子最开心了,因为他们可以吃上盼望已久的灶糖。灶糖有圆形的和长条形的,是玉米或者红薯片熬制的,上面沾了好多芝麻,所以我们也叫它芝麻糖。晚上,大人们把灶糖,烧饼和一只大红公鸡栓在炉灶前,点香放鞭炮为灶王爷送行,让他到玉皇大帝那里多进善言。红公鸡就是他的大红马,烧饼就是他路上的干粮,而灶糖就是让他多说好话。这个仪式在我们老家是很隆重的,但是我们小孩子不管这些,就等着吃糖了。
腊月二十四就要扫房子了,以前住的都是些草房或者瓦房,烟熏火燎的,房子的犄角旮旯积累了好多烟尘,就跟蜘蛛网一样。这一天人们用长长的扫帚伸到房子的高处去钩这些脏东西,所以就叫“扫房子”。打扫好了卫生,就要开始准备年货了。
按照我们家的习俗是: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去杀鸡,二十八贴花花。二十八这天门上要贴上对联,屋里贴年画。正堂是四扇庭,东西两边的墙上是戏曲中的故事人物,大小门贴对子,门板上贴上门神,让门神看好家,防止牛鬼蛇神进来。这一天无论是穷人还是富人,都要贴对子,只要贴了对子就不能讨债了,穷人们可以安安生生过年了。
除夕是一年中最后一天,这天晚上无论是大人或者是小孩都不能早早去睡觉,全家人聚在一起谈天说地,讲故事,拉家常,我们这里叫“熬福”
正月初一,家家户户就要比早了,这天早上是祭天的日子。所以谁家起的越早,谁家就越心诚。家的主人一睁开眼就要起床,不能说话,轻轻触碰一下家人,家里人都心领神会,一个个起了床,女主人包好饺子,煮好以后,先捞上一碗,由一家之主放到院子里的供桌上,然后面向天空,向老天祈福。然后点燃三柱香插在香炉里,跪下来扣头以示虔诚。之后再燃放鞭炮。等香燃烧完后,我们全家就可以吃饺子了。
正月初一这天是不能扫地,以防把财扫出去,不能用剪刀,用剪刀传说是会破财的。
从正月初二到初五是走亲访友的日子,晚辈要给长辈拜年。以前的拜年可是一件很庄重的事,长辈坐在堂屋的太师椅上,晚辈跪在他的脚下磕头。长辈要把晚辈搀起来,是小孩的,磕完头之后,大人要给小孩发压岁钱。
到正月初五这一天早上,全家人吃饺子,放鞭炮,叫破五,意思是年基本过完了,可以干活去了。
年虽然过的差不多了,但从初六开始各种娱乐的年俗才刚刚开始。我们这里最流行的民间艺术就是舞龙,舞狮子,跑旱船了。我最喜欢的就是跑旱船了。船家女是男人扮演的,穿上花衣服,进到竹子和彩色布做成的船里,两手提起旱船,外面一个小丑拿着船篙,一边划,一边与船家女对唱,内容都是些娶媳妇等的逗乐的段子,甚是搞笑。像这样的娱乐活动会一直持续到正月十八。
我家乡的年俗还有很多,只不过我记不得了。今天就讲这些,以和大家共同分享我们这里过年的快乐!
家乡的年俗作文11
春节是我们*农历的新年,所以过年对我们*人而言非常重要的!因此,春节前的准备也是必不可少的。
过年了!过年了!家家户户忙着贴春联,剃头发,做年夜饭……要做的事情太多了,而且“规矩”太多了!有些年俗还很怪,无奈之下,我就去问正在贴春联的妈妈。
我看见妈妈将“福”字倒着贴,我固然知道为什么要倒着贴,将‘福’字倒着贴是一种年俗,‘福’倒贴说明‘福’倒(到)了!但是我仍然问道:“过年有什么年俗与规矩啊?”妈妈停下手中的活,耐心地给我谈起来。
原来,以前过年还有一种放鞭炮的年俗,来源于“年兽”的故事。很久以前有一只“年兽”,长期居住深海底,到了除夕就跃出海面到处作恶。有一年一个老人用放炮,穿红衣,贴红春联的方法驱赶走“年兽”,这才得以*静,此后这个方法就流传开来。但现在广州禁止燃放烟花爆竹,所以我们就不再进行这个活动了。
除夕这一天对我国来说是极为重要的。这天晚上,我们全家准备除旧迎新,吃团年饭。
吃年夜饭,是春节家家户户最热闹愉快的时候。大年夜丰盛的年菜摆满一桌,全家团聚,围坐桌旁,共吃团圆饭。人们既是享受满桌的佳肴,也是享受那份快乐的气氛,桌上有鸡、鹅、烧肉等等,一般少不了两样东西,一是火锅,一是鱼。火锅热气腾腾,说明红红火火;“鱼”与“余”谐音,喻意“年年有余”。最后一道甜食,祝福往后的日子甜甜蜜蜜。
今天我的收获太大了,知道了很多过年年俗的知识,不过我觉得有点迷信,但是这又仿佛是一种乐趣,只要快乐就好,何必迷信不迷信?更何况这是传统的年俗,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啊!
家乡的年俗作文12
我的家乡在广东省湛江市遂溪县。今年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回到阔别三年的家乡过年,家乡那边过年有什么习俗呢?让我给你一一介绍吧。
每到年二十八和年二十九,家家户户都要自己动手做年糕和饼。年糕和饼都是用糯米粉做的,只不过年糕没有馅料,而饼的馅料就丰富多,有芝麻、花生、椰丝和白糖,味道香甜可口,妈妈告诉我预示着新的一年生活甜甜蜜蜜,年糕呢寓意着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一年比一年提高。
到年三十早上,家家户户都要杀鸡拜神。中午一家人聚在一起吃团圆饭,饭后开始贴春联贴门神,红红的春联真好看。我发现家里还摆着一把带叶子的红萝卜,问爸爸才知道原来是象征着日子红红火火。晚饭后小孩子洗澡换上新衣服,大人给小孩子发压岁钱,小孩子放烟花,大人们聊天,一直等到十二点整,家家户户鞭炮齐鸣,迎接新的一年的到来。
在鞭炮声中,迎来大年初一。早饭吃素,然后到邻居家串门。大年初二到初七走亲戚拜年。最热闹的要数元宵后的正月十七游神活动,当天连外出的人都会赶回来参加。“神灵”由小伙子用轿子抬着挨家挨户依次巡游,每到一家所有人都要出来拜,求神灵保佑全家**安安,顺顺利利。
这就是我家乡的过年习俗。同学们,你们家乡过年有什么习俗,来和我分享交流吧。
家乡的年俗作文13
我觉得聪慧的你一定是猜了,而且猜的非常非常精确,终究这一节日大家每一年都是会过,而且过得非常非常庄重。
美丽的家乡坐落于河套*原张掖市,大家这儿的年俗也跟绝大多数地域不一样,终究:十里不一样风,千里不一样俗嘛。现在我就简易的介绍一下美丽的家乡张掖市的年俗。
大家这儿的新春佳节是以腊月初八,腊八节,喝腊八粥逐渐的,一直到一直到正月十九新春佳节算得上圆满落幕了,实际上已过正月十五,农夫就逐渐在田里辛勤劳动干活儿了。
美丽的家乡过春节还有一个最为关键的风俗习惯便是炸一种叫油果子的吃的,实际上他跟大家*常自己家买的货,蒸的馒头没有什么两种,全是用面做的,仅仅在样子上与萌萌哒不同寻常,在味儿上由于摄取了芝麻油鸡蛋和牛奶,而且收益的量许多,因此吃起來美味可口。
大家这儿还有一个较为知名的节日,你猜猜是啥,嘿嘿,即使你猜猜三天三夜也猜不出来,它便是元宵佳节,在正月十五这一天,大家要爱逛城市里各式各样的彩灯,城市里彩灯十分的好看,看的大家应接不暇,当然也有最重要的便是吃汤圆,汤团是用一种口味黏牙的面做的,等同于便是用红薯粉条做的面,就跟做饺子一样把馅包進口感黏牙的面里,馅有五仁、白芝麻,红豆沙、生鸡蛋、及其各式各样的食物做馅,这就是我们这儿元宵佳节的与众不同过法。
还有一个较为好玩儿的风俗习惯,便是守岁,传说故事只需在大年三十除夕夜这一天,老人的子女为老人守岁新春佳节的吉祥物设计(年),便会给老人提升几十年乃至二十几年的使用寿命,因此守岁,由此而来
听我简易的一详细介绍,是不是你尤其要来历史时间古都张掖市过春节呢?
你的故乡有哪些年俗?
家乡的年俗作文14
我们*有许多重要的节日,例如:中秋节,端午节,父亲节,重阳节,春节等,而我今天要写的文章正好和春节密切相关,你猜猜是什么?我想聪明的你一定是猜了,并且猜的非常非常准确,毕竟这个节日我们每年都会过,并且过得非常非常隆重。
我的家乡位于河西走廊张掖,我们这里的年俗也跟大部分地区不同,毕竟: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嘛。我现在就简单的介绍一下我的家乡张掖的年俗。
我们这里的春节是从腊月初八,腊八节,喝腊八粥开始的,一直到一直到正月十九春节算是圆满结束了,其实已过正月十五,农民伯伯就开始在地里劳作干活了。
我的家乡过年还有一个最最重要的习俗就是炸一种叫油果子的吃的,其实他跟我们*时自己家买的货,蒸的馍馍没什么两样,都是用面做的,只是在形状上与萌萌与众不同,在味道上因为摄入了香油鸡蛋和牛奶,并且收入的量很多,所以吃起来色香味俱全。
我们这里还有一个比较著名的节日,你猜猜是什么,哈哈,就算你猜三天三夜也猜不出来,它就是元宵节,在正月十五这一天,人们要去逛城市里各种各样的花灯,城市里花灯非常的漂亮,看的人们目不暇接,当然了还有最重要的就是吃汤圆,汤圆是用一种口感黏牙的面做的,相当于就是用粉条做的面,就跟包饺子一样把馅包进口感黏牙的面里,馅有五仁、芝麻,豆沙、鸡蛋、以及各种各样的食材做馅,这就是我们这里元宵节的独特过法。
还有一个比较好玩的习俗,就是守岁,传说只要在大年三十大年夜这天,老人的儿女为老人守岁春节的吉祥物(年),就会给老人增加几十年甚至二十几年的寿命,所以守岁,由此而来
听我简单的一介绍,你是不是特别想来历史古城张掖过年呢?
你的家乡有什么年俗?
家乡的年俗作文15
乡下过年,总是庄重而热烈。忙年虽没有一个具体的仪式,但却是一个必不可少的过程。因为在乡亲们心中,旧历新年一向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所以为了把年过好,是一定要忙活一番的。在这个过程中,乡亲们主要是做一些过年的准备工作。
“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屋子;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割猪肉;二十七,杀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满街走。”这是流行在广大北方地区的一段忙年顺口溜。在我的乡下老家,上述工作大致相同,但顺序上却已不甚严格。
其实进了腊月门儿,忙年就开始了,只是越接近年根儿,才越显得忙活。忙年之初,主要体现在购物上,而购物,又主要是体现在赶集上。
乡下把腊月里的集市叫做“年集”,年集上各色货物一应俱全,人们摩肩接踵,熙熙攘攘,往往一直从清早赶到天黑。像一些干货、大料、白酒、粉条、蜡烛香火、锅碗瓢盆等易于存放的用品,乡亲们会早早备下,以免拖到年根底儿价格会上涨。过去人们把年前最后一个年集称作“穷汉集”、“懒汉集”,意思就是说有些人或穷或懒,只有挨到最后一天才不得不去置办一点过年的东西。
你可别小看这赶年集,购物其实也很有讲究。譬如说碗筷吧,不管家里缺不缺,人们也要象征性地添置上些,而且一定要买个双数。后来我才弄明白:增加碗筷是希望来年家里添丁增人,比如娶媳妇、生孩子;买个双数是为了“好事成双”;“筷子”寓意为“快快生子”……另外,高条香买几把,大蜡烛买几根,烧纸买几刀,春联买几副,也大致有一定之规。
小年过后,忙年的内容就更加丰富了。过去的人们日子过得穷,多数家庭没有冰箱,只有到了这时候,才开始备置一些鸡鸭鱼肉之类的年货,买回来放在室外背阴处,利用隆冬季节的寒冷天气存放着。除此之外,就是做一些洒扫庭除和煎炒烹炸工作了。
辞旧岁,迎新年,扫屋子家家都要进行。乡亲们为图过年吉利,过去连扫屋子也要找个“好日子”。“好日子”通常按着黄历上来,指的是没有任何禁忌的一天。现在的人们已经不太顾忌这个,找个没有风雪的晴好天气,就把里里外外彻底打扫干净了。如果有条件,还可以把窗户、大门都重新油漆一遍,看上去会更加光鲜靓丽。
与此同时,就是准备过年的食物了。就面食来讲,有两样东西必不可少,一是饽饽,二是年糕。饽饽是一种半球形的面食,家家户户都会用最好的面粉来做。由于饽饽是过年时的当家主食,所以人口多、亲戚多的家庭,常常要蒸很多,有的甚至要蒸二、三百个,这样一来,整个正月里就不用再忙着做干粮了。年糕用黍米粉做成。黍米面和好之后,再在上面按几颗红枣,放在锅里蒸熟即可。出锅的年糕呈金黄色,几颗红枣点缀其上,煞是好看。年糕须趁热吃,吃在嘴里会感到又甜又黏,而冷却的年糕是没法儿吃的,这与南方的糯米年糕比起来,无论是做法还是吃法都有着本质的区别。年糕取“年年升高”之意,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这时候家里的男人们也没闲着,他们常常被主妇们调派着杀鸡宰鱼,炸藕盒、炸鸡块、炸鱼段、炖猪头、煮猪蹄……家家户户的院子里都飘荡着一股股香味。人们之所以要把这些食物在年前都忙着准备好,就是想着在年后吃的时候方便一些。那时候亲戚们已经开始互相串门儿,客人们来了后,因为手下有了几个现成菜,也就不至于手忙脚乱了。
等终于到了年三十儿,忙年也就基本结束了。这时家家便又响起了剁饺子馅的声音,新的一年就要到了……
家乡的年俗作文16
家乡的年夜饭是清一色的饺子,而且一个晚上就要吃两顿。第一顿就是当天的晚饭,在一阵鞭炮声中,饺子出锅。最先盛出来的饺子要摆到供奉祖先的桌上,同时要在桌上焚香,桌前烧纸。待这些事情做完之后,一家人方可坐下来用餐。
第二顿饺子才是名副其实的年夜饭,但同样是吃饺子,内容和仪式却大有不同。这顿饺子一般在午夜时分吃,那一刻才被乡亲们认为是真正在“过年”。
记得小时候举行“过年”仪式,有时在上半夜,有时在下半夜,具体时间需要根据时辰的吉凶来定。究竟在哪个时辰“过年”更吉利,通常是白天先请教一下家族里的长者。至于他是如何知道的,我就不清楚了。那时候农户家里都没有电视,如果是上半夜“过年”吉利,那就在晚饭后不久进行,仪式完毕之后便早早睡觉;如果下半夜“过年”吉利,那就先睡觉,下半夜再起来进行。守岁都是大人的事情,我们小孩子是熬不住的。
近些年,“过年”仪式基本上都改在了午夜进行,春晚快要结束的时候,一家人就开始忙活着煮饺子。年夜饺子与*时吃的饺子所不同的是,其中一部分包进了硬币和红枣,吃到硬币象征着来年发财,吃到红枣象征着来年生活甜蜜……
最为复杂的当属诸多仪式和禁忌。
就禁忌来讲,首先是大年夜不能讲不吉利的话,即使讲好话,也不能大呼小叫;其次是水缸要满,锅里要添上水,箅子上要放上块年糕或豆腐“压锅”,灶前也不能空着,要堆上些煤或者柴禾,家里每个人的兜里还要揣上点儿钱……所有这些做法,都象征着与饮食起居有关的东西连年有余;另外,大年夜里灯不能熄,门不能锁,据说是为了祖先们互相串门儿拜年。虽然现在家家户户都早已用上了电,但大年夜还是要点上蜡烛,那一夜,电灯反而成了辅助照明工具。
通常在吃年夜饭之前,没重要事情是不到院子里去的,据说大年夜里诸多凶神恶鬼(当然也包括传说中的“年”)会骚扰农家,人们这样做是为了趋利避害。煮年夜饺子之前,先要点上几个炮仗扔到院里,“啪啪”几声响过之后,就表示吓跑了所有的恶鬼……从那时起,人们才可以到院子里走动。饺子出锅之时还要在院里放一挂最响的鞭炮。对于午夜的这挂鞭炮,每家每户都特别在意。如果能够很流畅的响完,就预示着来年一切顺利,如果响到中途突然卡了壳,那么这家人就会在心理上产生一些压力……所以最好的鞭炮往往都是留在年夜里燃放。
祭拜仪式也很繁琐。“过年”时刻需要祭祀的神灵很多,除了祭拜祖先外,还要祭拜灶王爷、财神爷以及各路天神。
灶王爷从腊月廿三去天庭汇报工作,历时七天,至大年夜返回与家人一起过年,所以要在他面前焚香烧纸。财神爷主管着一家人来年的收入,人们自然也不敢怠慢,而且尤其重视,除了烧些纸钱香火,还要把事先叠好的金锞元宝之类奉献给他。对于所有的天神,都是在院子里祭拜。院内放一张桌子,摆上饺子、饽饽等供品,然后把家里最高的那一捆香(通常有80公分左右)一起点燃,再于桌前烧上一大堆纸钱……
除了祭拜这些冥冥中的神灵,人们还会在那一刻对现实中与自家生活密切相关的一些物件如汽车、大型机械、水井等进行祭拜。这些祭拜仪式同样都离不开焚香烧纸,磕头作揖,口诵吉言……
我小的时候,对这些祭拜仪式感到很神秘,而且敬畏有加。等长大以后才逐渐明白,这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一种祝福,对福寿*安的一种期盼,对五谷丰登的一种向往,是人们对农耕时代祭祀习俗延续和发展……随着父母年事日高,手脚也变得不太利落,再做这些事情的时候,我就主动去帮着他们。毕竟是在三更半夜动烟火,安全还是最重要的。我这样去做,自己也放心了,父母也高兴了,过年不就是为图个其乐融融吗?
所有祭拜仪式都结束后,晚辈就开始给长辈们磕头了。自我懂事起,我每年都会在大年夜给父母磕头,以表示对他们养育之恩的感激。结婚后,妻子也跟我一起给父母磕头,虽然父母每次都拦着不让她跪下,但头还是在几番推让之中磕完了。按照我们这里的风俗,只有过门的媳妇才能磕头,未出阁的闺女是从来不磕头的,有俗语道“闺女的头贵如牛”,于是,待字闺中的姑娘因此而享有豁免权。
头磕过,年夜饭吃过,家中的老人就会给小辈们“开赏”,也就是给压岁钱。一般刚过门的新媳妇,在第一年给公婆磕头时也会得到压岁钱,再往后,每年的磕头就成了一种礼节。而孙辈们,只要是过年,爷爷奶奶从不会让他们的.希望落空。
最后剩下来的时间里,人们会把新衣服准备好,稍事休息,就等着初一早晨穿上去拜年了……
家乡的年俗作文17
说到年俗,我想大家都知道吧,咱们*的年俗可是多的是呀!例如:大家都知道的春节,中秋节、清明节、国庆节、端午节、圣诞节?这些都是每年一度的节日,人们称之为年俗。
过节要突出一个“喜”字,这种节日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而且也散发着招人喜爱的魅力。农历除夕和大年初一是春节的高潮,在这一天所有人都不能说不吉利的话,尤其是除夕夜,家家户户几乎一夜不睡,叫做“守岁辞岁”。三十晚上的团圆饭,讲究在半夜子时合家聚在一起吃,叫作“更岁饺子”,当时民间有这样一段话:“煮饺子,皮儿薄,馅儿多,婆婆吃了笑呵呵,一家满张罗!”这也意味着吃完饺子即将进入新的一年,也是为了取个吉利。追求美好生活,是人类共同的梦想,所以人们都非常敬重这些节日、喜欢这些节日?
年俗,*的色彩!年俗,*的骄傲!
家乡的年俗作文18
光泽年俗,是光泽年文化的一张名片,内容丰富,耐人寻味,每个光泽人都以此为荣。
光泽县地处闽北山区,历史悠久,民风古朴,文化积淀深厚,民间过年的风俗由来已久,丰富多彩。据清版的《光泽县志》记载:“人性犷真,俗尚朴素。”每当年前的10多天,家乡人就开始忙里忙外地大扫除,擦洗桌椅门窗,清理一年留下的尘埃污垢,俗称“扫尘”。农历大年二十三,家家户户在厨房置灶神香案,供酒茶果品,点燃香烛,在鞭炮声中举香拜天,礼送灶君“上天言好事”,俗称“送灶君”。直到大年三十年夜饭后,又在灶台上贴有“司命灶君神位”红纸,摆上香烛果品,放鞭炮举行礼拜,迎接灶君“下界降吉祥”,俗称“迎灶君”。二十四至二十六,是“过小年”,家家户户弄些酒菜庆贺一番,商家店主请受雇师傅伙计帮工,以酒酬劳,续用和解雇在此讲清,钱也付清,次日放工让人回家。接着家家户户打糍包文子,蒸糕、炒瓜子花生、杀猪,俗称“忙年”。到大年三十,贴春联年画和窗花,供祖宗,备年饭,这晚最为隆重,晚餐也最为丰富,家家团圆,俗称“辞岁”。饭后小辈向长辈行礼,长辈向小辈发红包,俗称“压岁钱”。然后一家人围炉而坐,吃瓜子花生果点,讲年成,讲往事,到半夜,俗称“守岁”。子时一人出去放炮,引万家鞭炮轰鸣,俗称“封门”。第二天一早,每家开门放炮,大大小小换上新衣,将昨晚的饭菜热一下吃,开始接待亲友拜年,人们出门也相互道喜,走亲串友拜年,天天吃酒娱乐到元宵。这些天晚上有灯舞到处发帖,进行上门到户表演,以庆吉祥。中间还有逢春,谓之“新春大似年”,家家户户要备酒放炮庆贺,俗称“接春”。到正月十五,各家办席团聚,然后外出观灯看戏,热闹半夜。元宵过后,谚云:烧讫门神纸,各人忙生理。该外出做什么就做什么,表示年已过去了。
丰富的年俗增加了光泽小县的年味,是家家户户过年的大事,是小县城一道过年的风景。
光泽人对这年俗看得很重,千百年来沿袭着这古老传统的年俗。不管日子怎样,年一定要过好,一年的积蓄花光就是为了过好年,这是一种美好的愿望。每家过年一定要打扫干净,如哪家没打扫,旁人就会说你家的“闲话”。过年不管穷人富人,都要做新衣,实在做不起的也要换上干净的衣服。记得小时候,我家日子也不宽裕,有一年母亲没有多少钱,只给弟弟做了一件新衣服,我和姐姐没有,就在地上打滚哭着要。母亲最后没办法,向人家借钱让我们穿上了新衣。今天想来觉得万分惭愧,也铭记着父母对子女的爱。在家乡过年不打骂孩子似乎是定规,最记得一年,邻家一调皮的孩子放炮扔在别人家里,这家大人出来骂几句,马上街上二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就出来干预,让骂声止住。过年不讨债在家乡似乎也是约定俗成。不准上门讨债,如谁上门讨债被骂不管再有理都没人同情,让借债人过上一个好年,这也是家乡人人性的美德和人心淳厚的标志。过年,是孩子们最快乐的时光,因为不管贫富家家都会有好衣穿,好食吃,有鞭炮玩。特别是小辈拿一包糖到长辈家拜年,长辈都得掏一点压岁钱,多少不限,回去也不用交给大人,自己可以自由地花。还有街上每晚灯舞流动,整条街都热闹。有时还请来戏班,你可以连着几天坐在台下边磕瓜子花生边看戏,那本地著名的三角戏、茶灯戏、赣戏让你如痴如醉,回味不已。
尽管时间过去了多少年,尽管人事更迭了多少代,光泽的年俗都亘古不变,作为年文化一直传承下来。里面包含着多少浓浓的人生情结,是老人们的怀念,是中年人的期盼,是青年人的希望,是幼小人的梦想。让你多少次咀嚼、多少次回味,一直沉浸在那美好氛围中。岁月留下美好的东西,一直刻印在你的生命里,不会被历史的风尘所掩没。我们挥之不去这历史留下的文化情结,更挥之不去那寓于其中的朴素乡情、亲情、人情的风味。
哦,光泽的年俗,是光泽人过年文化千百年的积淀,如一本厚重的民间文化风俗大书,让每一个光泽人从童年到老年读之不尽,受用无穷。现在时代发展了,光泽的年俗赋予了许多新的内容,更为文明、健康、欢快,有文化品位,给光泽的过年带来了新的气象。但我还是怀念光泽那过去的年俗,古朴、真诚、实在,寓意了光泽人对年的崇拜和感情,尤其是它伴随了我整个童年的时代,带给我童年无数的欢乐和怀想,让我一生为之充满美好的梦想与回忆。
家乡的年俗作文19
春节是*的传统节日,每当春节来临,就代表新的一年开始了。在春节的每一天里,人们都过得非常快乐!我的家乡也不例外。
我的家乡在徐闻,每当春节来临,家家户户张灯结彩,喜气洋洋,各种各样的迎新春活动层出不穷,但其中最有趣的是“金狮抓彩”和“游花车”。
大年初一天刚亮,醒狮队就开始给各家各户拜年了。这时,人们会把早已准备好的用红包和糖果拼成的“彩头”,高高挂在屋檐或二楼的栏杆上,让狮子“抓彩”。当狮子给户主拜完年,醒狮团的师兄弟们就会轮番表演南拳、大刀、长枪等各式各样的功夫,之后就用搭罗汉的方式,一层一层地搭*梯给狮子“抓彩”。狮子爬在人梯的最高层,首先向所有在场的人行叩首礼,然后就跃起身子用嘴去抓“彩头”。你只要听到欢呼声,“彩头”肯定被狮子抓到了。
游花车是最热闹的庆春节活动。大年十二,每个乡镇都会根据自己的特色扎出别具一格的花车。花车的款式各不相同,有的扎的是丰收喜悦的瓜果满园,有的扎的是经济腾飞的高楼大厦,有的扎的是喜迎春色的满园花香,还有的是五洲同庆的太空遨游。花车五颜六色,彩灯闪烁,彩旗飘飘,美丽极了!每年一到游花车的时候,人们打扮得漂漂亮亮的,从各个乡镇赶到县城,从各个小巷涌上街头,围着*的花车笑呀、跳呀,这辆是我们镇的,那辆是你们镇的,互相转告着,欢笑着,脸上洋溢着欢*收的喜悦。
这就是我家乡的春节,一个充满吉庆,充满欢乐,充满喜悦,充满希望的春节。它总是那么令我陶醉,令我激动,令我向往。
家乡的年俗作文20
春节是每个人心中最祈盼的节日。老人们盼望的是奔波在外的子女回到身边;大人们盼望的是长长的假期;而孩子们盼望的就是痛快的玩耍了。今天,请跟着我体味一下我的家乡——绍兴的年俗。
除夕的早晨,我们早早地起了床,准备做迎接新年的第一件事——贴春联。我们先撕掉旧的对联,接着,妈妈把大门擦得干干净净,我帮爸爸将大门扶住,由他来贴。他先贴横联,接着把“福”字倒着贴在大门正中央。我奇怪地问爸爸:“为什么要把‘福’字倒贴呢?”爸爸笑着回答说:“因为‘福倒’就是‘福到’啊!”我恍然大悟。这时,我想起王安石《元日》中的诗句: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原来,早在宋朝就有贴春联这个习俗了。古人贴春联是为了驱邪保*安,我们贴春联也是为了抒发自己的美好愿望。
吃完中饭就要准备过年的重头戏——年夜饭。奶奶为今天的主厨,只见她娴熟地拿起菜刀,把白菜飞快地切成一片片,往大锅里一放,“滋啦滋啦”的声音霎时间响满了整个厨房。她又拿起铲子轻快地炒了起来,很快一碗醋溜白菜就烧好了。奶奶从下午一直烧到晚上,金黄的白斩鸡、赤红鲜嫩的大虾、色香味俱全的螃蟹、红烧鱿鱼……摆了满满一桌,一看到这些菜,我的口水就“飞流直下三千尺”,迫不及待地想吃年夜饭了。
吃完年夜饭,爷爷郑重地把我叫到楼上,从抽屉里抽出一个大红包给我,并祝我在新的一年里学习进步,我也祝爷爷新年快乐。奶奶叮嘱我晚上睡觉时一定要把红包压在枕头下,这样我就可以**安安地度过一岁了。
随着零点钟声的敲响,此起彼伏的鞭炮声将睡梦中的我惊醒。我打开窗子一看,一个个烟花在黑夜中飞出一道道完美的弧线,最后在高空中绽放,响彻云霄。我也拿出昨天刚买的烟花,走下楼去。我先放九连珠,点燃导火线,“轰”的一声,一发烟花像火箭似的冲了出去,在天空中闪烁着耀眼的光芒。我又点燃一支火花棒,在空中转圈,地上霎时间洒满了金光……在热闹的鞭炮声中我们迎来了崭新的一年。
这就是我的家乡——绍兴的年俗。
推荐访问:作文 荟萃 家乡 家乡年俗作文 荟萃20篇 家乡的年俗作文1 家乡的年俗作文100字 家乡的年俗作文1000字 家乡的年俗作文1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