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2023《一分钟》教学设计与反思3篇(范例推荐)

2023《一分钟》教学设计与反思3篇(范例推荐)

发布时间:2023-03-01 15:15:05 来源:网友投稿

《一分钟》教学设计与反思1  教学要求:  1、学习课文,使学生知道时间的宝贵,懂得严格要求自己,珍惜时间。  2、认识本课“钟、零”等生字。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重点难点: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一分钟》教学设计与反思3篇(范例推荐),供大家参考。

2023《一分钟》教学设计与反思3篇(范例推荐)

《一分钟》教学设计与反思1

  教学要求:

  1、学习课文,使学生知道时间的宝贵,懂得严格要求自己,珍惜时间。

  2、认识本课“钟、零”等生字。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重点难点:

  1、引导学生运用学过的方法自主识字。

  2、学习课文,使学生由此想到“分秒必争”,年年如此,一生坚持。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我们来做个游戏,全体同学立正站好,两臂侧*举,闭上眼睛,一动不动地站立,看谁坚持得最久。你们觉得一分钟长吗?

  生:同桌互相交流

  师:一分钟可以说很短,也可以说很长,刚才我们就感觉时间很长,因为有的同学都坚持不住了。今天我们学了课文《一分钟》以后,你对一分钟一定会有更深刻的体会。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自由读文,标出自然段;

  2、找出生字,并同桌互读;

  3、读词:丁零零叹气闹钟迟到哈欠决定后悔

  4、范读,文中“一分钟”指的是什么?

  三、朗读感悟,交流体会

  1、元元只是多睡了一分钟,怎么会迟到了二十分钟呢?原因就藏在课文的句子里,再读课文,把你读懂的句子画出来,帮元元把二十分钟找回来,好吗?

  生:读课文,小组讨论

  2、读一读自己画的句子。

  3、小组讨论:元元两次叹气说:“要是早一分钟就好了”的时候,他会想些什么呢?

  生:读文,体会元元当时的心情;小组汇报。

  5、指导朗读,读出叹息自责的语气。

  6、你觉得一分钟重要吗?指生回答。

  是的,很重要,就因为元元多睡了一分钟,所以他被红灯拦住,还没能追上上汽车,只好自己走着去上学,耽误了许多时间,所以这一分钟确实是太重要了。

  7、元元为什么“红着脸,低着头”走进教室?他在想些什么?

  8、指生表演。

  9、你想对元元说点什么?

  10、你想对全班同学说点什么?

  10、有感情朗读全文,边读边体会元元的心情。

  四、拓展延伸,

  1、交流自己收集的关于时间的诗句颜语。

  时间就是金钱---------富兰克林(美)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季在于晨--------萧绎(中)

  2、你知道一分钟能做哪些事情?

  a人们驾驶汽车一分钟可以行驶11公里

  b印刷厂的工人叔叔借助先进的机器一分钟可以印刷133张报纸;

  五、总结

  多睡一分钟带来的是一分钟的迟到,是一路焦急的等待和不停的叹息,是步行的辛苦和脸红的尷,是深深的后悔和宝贵的教训,多睡一分钟,只不过是放松一下自己,结果耽误了半节课。

  课后反思:

  从学生的节身感受入手,让学生懂得“分秒必争”的道理。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朗读能力,表演能力,在此基础上,让他们在朗读中表演,在表演中感悟,学生们很有兴趣。在教学中创调了富有情趣的学习情境,课件演示,做游戏,表演等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加强学生间的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在阅读中精心设计问题,引起学习探究欲望,抓住重点问题并讨论:元元两次叹气说“要是早一分钟就好了”的时候,他会想些什么?先让学生读书感悟,体会元元当时着急的心情再小组讨论,谈谈自己的想法,揣摩元元的心理;然后派全班交流;最后通过朗读表现元元当时的心情,注意读出叹息、自责的语气。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让学生体会时间的重要,从而在生活中严格要求自己,珍惜每一分钟。


《一分钟》教学设计与反思3篇扩展阅读


《一分钟》教学设计与反思3篇(扩展1)

——《一分钟》教学设计

《一分钟》教学设计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要开展教学设计的准备工作,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一分钟》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分钟》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重点:

  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难点:

  结合历史背景理解一些含义深刻、感情强烈的诗句。

  教具准备:

  搜集有关香港回归的资料。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1、师谈话:有这样一首歌“100年前我眼睁睁地看你离去,100年后我期待着你回到我这里。沧海变桑田抹不去我对你的思念,一次次呼唤你,我的1997年。”这首歌的名字就叫《1997》在这一年,发生了一件举世瞩目的大事,那就是香港回归祖国,在这一天里,*人民欢欣鼓舞,今天我们要学的《最后一分钟》就描述了当时的情景。

  2、齐读课题。

  二、初读感知,检查预习

  1、让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初读课文,要求标出诗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自己认为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语。

  2、教师检查生字词语认读。同桌相互检查诗歌读的情况。

  三、品读诗歌

  1、读着这首诗,哪些语句让你感觉热血沸腾?作上记号,写下你的感受。并且读给同学听,读出你奔涌的豪情,读出你内心的感动。

  四、研读课文,读中感悟

  1、交流资料:

  香港自古以来就是我们*人的领土,它怎样被割让去了呢?迅速浏览一遍课文,找到相关语句,(虎门、旧条约)小组交流资料,理解那一些历史,说说自己的感受。

  2、感受仪式前的激动:

  想一想: 还有最后一分钟,香港就要回到祖*亲的怀抱,此时此刻,你的心情是怎样的?

  (2)指名读第1小节。

  (3) “让我拉住你的手”“听你越走越近的脚步”作者用了什么手法?

  (4) 齐读第一小节。

  3、体验仪式中的自豪:

  (1)盼啊,盼啊,这激动人心的时刻终于来到了,庄严的*交接仪式开始了,让我们全体起立,重温那激动人心的时刻。(课件提示)

  (2)、此时此刻,你最想说什么?镜头上哪一幕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3)、看,作者给我们捕捉了一些特写镜头,镜头上都有什么呢?(旗帜、旗杆、寂静的场面、微微颤抖的嘴唇、在泪水中一遍又一遍轻轻呼喊)

  (4)、指名读第二节。应该读出什么样的语气?(激动高昂)生读、评议、师指导。男生读第二小节。

  4、联想:师生交流,怎样理解作者的联想?用怎样的语气才能表现出这一段屈辱历史和人们今天的激动与鼓舞?(先深沉缓慢,后强烈高昂)生读、评议、师指导,女生读第三小节。

  5、⑴ 久别的、思念已久的亲人终于回来了,你会怎么做呢?

  让我们伸开双臂,去欢呼着迎接我们的亲人吧!齐读第4小节,读后评价:

  “紫荆”指什么?“去迎接那新鲜的、含露的、芳香的扎根在深深大地上的/第 一朵紫荆……”暗示什么?

  五、读中升华。

  自由地、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一分钟》教学设计2

  一、学习目标:

  1.认识9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明白时光的宝贵,懂得严格要求自我,珍惜时光。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识字与朗读

  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教学方法:

  引导自学、合作讨论、探究法

  四、教具准备:

  卡片、课件、录音带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游戏导人

  正式上课前,全体同学立正站好,两臂侧*举一动不动的站立,看谁坚持得最久。然后让同学谈感受,再面向全体同学淡话。

  你们觉得一分钟长吗?(学生自由交谈)

  是啊,一分钟能够说很短,也能够说很长;在某种状况下,要能克制自我,坚持一分钟也是不容易的。我们这天学了。课文《一分钟》以后,对“一分钟”的体会必须会更深。

  自白读课文,想想题目中的“一分钟”,在课文中指的是什么。(学生自读后说一说)

  元元只多睡了一分钟,怎样会迟到20分钟呢?原因就藏在课文的句子里。我们再读读课文,把你读懂的句子画下来,帮元元把这20分钟找回来,好吗‘;(学生读课文,画句子,分组讨论。)

  (二)朗读识字

  1.让学生在课文中画出带生字的词语,自主认读、识记

  2、在读课文的过程中指导学生给生字正音,注意读准翘舌音“钟、迟”,后鼻音“零”,鼻音“闹”。注意“欠”在“哈欠”一词中读轻声。

  3、引导学生运用学过的方法自主识字,说说哪些字是自我已经认识的,从什么渠道或用什么方法认识的。如:

  (1)熟字加偏旁识字:钟、零、闹、哈、迟

  (2)熟字换偏旁识字:快一决、海一悔。

  (3)猜谜语识字:“大门里边是市场’’(闹)。

  (4)运用汉字构字规律识字:哈、叹、钟、迟、悔

  4、巩固识字。

  (1)同学之间相互考考生字是否认识。

  (2)用“找找说说”中的偏旁和字组成新字,比一比,看谁组得多。

  (3)游戏巩固:从“我会认”和“我会写”的生字中,选取几个,分组进行组词比赛,哪组组词多,哪组获胜。

  (三)拓展延伸

  课后练习“找找说说”是组字练习,用偏旁“门、口、”和“尺、欠、合、中、市、又、井”等字能够组成:闹、哈、吹、钟、迟、进等字。如果学生用合、中、市、又、井等字,如果学生用“门”和“口”组成“问”.也应给予肯定。

  (四)课堂评价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第二课时

  (一)朗读感悟

  1、教师范读,学生整体感知课文,想一想:听了老师读课文,你明白了什么?(学

  生自由谈)

  2、自由朗读,讨论:元元两次叹气说“要是早一分钟就好了”的时候,他会想些什么?

  (1)先让学生自我读书感悟,体会元元当时着急的情绪;

  (2)小组讨论,谈谈自我的想法,揣摩元元的心理;

  (3)派代表到全班交流;

  (4)透过朗读表达元元当时的情绪,注意读出叹息、自责的语气。

  3、在理解、感悟的基础上,讨论:你觉得这一分钟重要吗?为什么?

  当同学们看见元元“红着脸,低着头”走进教室时,必须会受到强烈的感染——就这一分钟,使他迟到了整整20分钟;就这一分钟,耽误了学习,使他感到愧疚和后悔。

  4、小组讨论,让大家领悟到每一分、每一秒的重要。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生一边读一边体会元元的情绪。

  (二)指导写字

  1、指导写字分两步进行。

  (1)、写字之前要仔细观察要写的九个字,把部件和笔画看清楚,保证把每个字写正确。如,“包”字里边是“巳”,不是“r;“钟”字金字旁的最后一笔不能穿过上横;“迟”字里面的“尺”,末笔捺变点。

  (2)、仔细观察字的部件和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把字写得匀称、美观。比如,“悔”的第六笔“撇折”、第七笔“横折钩”,要仔细观察其在田字格的位置,支好架子,不要缩得太小,要留有空间,为上下两点着想;“叹”和“哈”都有口字旁,口字旁要写得小一些,位置偏上;“闹”字的吖刁”要写得稍大一点,给里边的“市’’留出足够的空间。

  2、学生自主练写

  (三)实践活动

  1、组织学生从活动中体会“一分钟”的价值。

  (1)透过查找资料说明,人们一分钟能做多少事(如农民、*、清洁工)。

  (2)以“我一分钟能做什么”为主题,交流自我的切身感受,体会时光的宝贵。

《一分钟》教学设计3

  活动名称:一分钟可以干什么

  思路:

  本活动是在“我要上小学”主题中的一个生成的内容。是实施新课程,实践新教材,并尝试着自我创新的内容。

  针对大班下学期幼儿即将上小学情况,我们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参观了小学;采访了哥哥姐姐;认识了书包、书本,但是在孩子的生活中,我们却发现很多孩子做事拖拉、性差,许多家长担心孩子上小学以后怎么办,特别怕早上迟到。所以我选择了符合他们实际问题与需求的切入点,希望通过活动帮助幼儿进一步了解小学生活,积累粗浅的生活经验,同时学着安排计自己的时间,有一定的时间意识,知道要抓紧时间、珍惜时间。

  活动目标:

  1、知道小学生要合理安排时间,保证早晨准时到校。

  2、初步具有按计划做事的意识,懂得珍惜时间。

  活动准备:录像(记录小学生早晨上学前的生活情境,以及记录大人一分钟能做些什么)、课程表、书包、笔、纸张、卡片等(见操作材料包“小学生的早晨”)。活动过程:

  一、观看录像

  1、播放记录小学生早晨上学前的生活情境录像。介绍小学生从起床到出门上学做的每一件事情及花费的时间,比较早晨上幼儿园和上小学有何不同。

  2、讨论:这个小学生早晨做了哪些事情?

  3、运算:要花多长时间?

  教师将幼儿说的时间记录下来,并出示给孩子们看;与幼儿共同进行运算,得出一共需要花多少时间。

  4、提问:早晨上幼儿园与上小学有何不同?

  小结:上小学和上幼儿园有很多不同之处。上幼儿园时爸爸妈妈会为你准备好一切需要的物品,但是,上小学以后就需要自己动手做准备,因此,学会合理安排时间十分重要。

  二、共同讨论

  1、讨论:怎样才能合理安排时间,做到不迟到?(如闹钟提醒,家长提醒,晚上整理好书包等)。

  小结:有计划地做事才能保证上学不迟到,要早睡早起,合理安排时间。

  2、提问:我们每天早晨在上幼儿园前要做些什么事?怎样安排这些事的先后顺序,以保证上幼儿园不迟到?

  小结:合理安排事情的先后顺序,才能确保不浪费时间。

  三、向小学生学习,抓紧每一分钟

  1、体验“一分钟可以干什么”?

  2、播放录像:大人一分钟能做些什么?

  (如营养员阿姨包小馄饨,警察叔叔抓坏人,医生救病人,运动员比赛等。)

  3、竞赛活动:一分钟整理书包。

  四、延伸活动

  家长和幼儿共同制定一日计划,从日常小事做起,引导孩子养成

《一分钟》教学设计4

  一、教学目标:

  有主动识字的愿望,能认识“钟、零”等8个字,会正确书写“欠、元”等8个字。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在读、议、演中理解课文,在阅读中积累语言。

  在读中体悟到时光的重要,不能因为个人的喜好而影响正常的学习生活,要做遵守纪律的孩子。

  二、教学准备:

  闹钟一只生字词卡片课件

  三、教学过程:

  (一)谈话设疑,揭示课题

  1.师有感情地朗诵一首小诗。(闹钟显示朗诵时光为1分钟。)

  2.这首诗好听吗?有谁明白,老师用了多长时光朗诵完这首小诗?

  板书课题:一分钟

  3.设疑:我们都明白,一分钟等于60秒,可这天,我们的元元同学却让一分钟等于了20分钟,这是怎样回事呢?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画出生字词,将生字词多读几遍。

  2.指名读生字词-开火车读(结合书33页,“找找说说”来认记生字)

  3.再自由读课文,标上自然段序号,将喜欢的段落多读一读。

  4.指名分段读-评议-齐读。

  (三)读第一自然段,指导书写“元、哈、欠、迟”等4个生字

  1.课件出示这一段资料,指名读。

  2.读了这一段,你明白了些什么?

  板书:闹钟响-元元打哈欠-再睡一分钟-不会迟到。

  3。我的发现,在这一段中,有哪些字是我们这课要书写的生字。

  4.元元又睡了,让我们把这其中的4个生字各写一写吧!

  指导书写4个生字、重点指导““欠”、的写法。

  过渡:事情真的正如元元所想的那样吗?他有没有迟到呢?

  (四)自学课文2~3自然段

  1.自由读:教师个别指导。

  2.汇报:自我读后明白些什么?

  板书:迟到20分钟

  3.观察书上32页的图,用书上的一句话来说一说元元此时的心清。

  4.投影显示句子:“元元十分后悔。”

  (1)理解“后悔”的意思。

  (2)元元因为什么而后悔。

  (3)元元是不是迟到了以后进教室才后悔的?找出能表现元元后悔的句子,读一读。

  (4)朗读下方三句话,读出相应的语气:

  A:元元打了哈欠,翻了个身,心想:再睡一分钟吧,就一分钟,不会迟到的。

  B:他叹了口气,说:“我要是早一分钟就就好了。”

  C:他又叹了口气,说:“要是早一分钟就好了。”

  (五)拓展课文,实践体悟(完成目标4)

  1.你们有没有和元元类似的经历?

  (也许也是起床耽误了一分钟,还可能是什么状况耽误了?)

  2.你想对元元说些什么呢?

  3.大家愿意演一演编故事吗?题目“第二天的元元”。

  故事发生时光段为:闹钟响了……到学校上课。

  学生自由编、演。

  4.汇报演出(在演中议一议)。

  (六)总结课文,布置作业

  1.齐读课文。

  2.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课外调查:一分钟能够做哪些事情,(提示:思维要发散一些,不要仅限于同学,还能够是其他职业的人,甚至能够是动物,交通工具……)

  (3)透过调查这些数据你认为自我有哪些收获?有什么推荐?

《一分钟》教学设计5

  【学习目标】

  1、认识5个生字。

  2、了解诗歌所表达的内容,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情感。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课前准备】

  收集与诗歌内容相关的文字资料、图片或影视资料,如香港的风土人情,地理环境,回归时的情景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还记得那个日子吗?1997年7月1日。对,就是香港回到祖*亲怀抱的日子。在那一刻,鲜艳的*在香港的上空迎风飘扬;在那一刻,美丽的紫荆花在香港四处开放,中华民族又圆了一个团聚的梦,祖国大地又亮起了一片自由的曙光。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诗歌:《最后一分钟》。

  二、初读感知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自己认为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读后,同桌间互相检查,或教师指名读。

  2、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语,可以在小组内互相交流。

  3、默读诗歌,想想每节诗主要讲了什么。不懂的诗句提出来,和小组同学一起讨论讨论。

  三、讨论交流

  1、指名读诗,读后评价是否正确流利。

  2、相互交流:

  了解了些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3、文中四次提到“最后一分钟”,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四、体会诗歌内容

  1、读第1节,想一想:

  还有最后一分钟,香港就要回到祖*亲的怀抱,此时此刻,所有*人的情感是怎样的?(激动无比的。)读出这种情感。

  2、读第2、3节,想一想:

  作者分别想到了什么?(百年的痛苦欢乐,挺直了*人的脊梁,展现香港的土地和天空,不等条约终被撕毁,领土、*的回归。)有感情地朗读第2、3节。

  (自豪、激动、喜悦。)

  3、读第4节,想一想:“第一朵紫荆”是什么?我们应该带着怎样的情感来读?

  (急切、盼望。)

  4、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五、总结升华

  1、读了这首诗,你懂得了什么?

  (*强大了,祖国领土更完整了,*人是爱自己的祖国的,盼望祖国早日实现和*统一大业。)

  2、观看香港回归时的图片或影视资料,感受那令人振奋的一刻。

  六、布置作业

  阅读有关回归的资料,了解香港的风土人情、地理环境,了解香港的过去与现在。

《一分钟》教学设计6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在读、议中理解课文,在阅读中积累词语。

  3、在读中感悟到时间的重要,不能因个人的喜欢而影响正常的学习生活,要懂得严格要求自己,珍惜时间。

  教学重点:感情朗读

  教学难点:在读文中感悟到一分钟虽然短,但却不能因此而放纵自己,学会珍惜时间,分秒必争。

  教学措施:对于重点的攻克,我主要采取让学生多读、听读、练读、赛读等形式。

  对于难点的攻克,主要通过朗读课文中重点句子和词语来感悟。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谈话: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7课,一起说课题,师板书提醒“钟”字,齐读课题。

  2、复习生字,用钟、闹、吃、叹组词语。

  过渡:字认得这么好,那一起来读读课文吧!

  二、品读课文,感悟理解

  1、指名分段读文

  2、从最后一段入手讲读课文

  投影出示:元元非常后悔。

  质疑:读到这,你想知道些什么呢?(后悔什么、后悔迟到了二十分钟

  (如回答第二个,那好我们一起看看他这二十分钟是怎么迟到的)

  过渡:原因就藏在课文里,一起来寻找答案吧!

  3、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A.重点指导朗读:元元打了个哈欠,翻了个身,心想:再睡一分钟吧,就一分钟,不会迟到的。

  B.理解“哈欠”(加动作)

  C.在朗读中读出无所谓,不在乎的语气

  D.你有没有和元元类似的经历呢?

  E.过渡:元元又睡了,事情真的像元元想的那样吗?

  4、学习第五自然段

  投影出示:第五自然段A,指名读,其他同学认真听,我想你们一定能找到答案的。

  B、板书:迟到了20分钟

  C、出示图2,看图说话

  你从图上看到了什么?他的心情会是什么样的?

  D、激情引读,你能读出元元此时的心情吗?

  谈话:唉,奇怪了,明明只多睡了一分钟,怎么会迟到20分钟呢?这20分钟跑到哪里去了,我们一起帮元元找回来吧!

  5、小组合作学习2、3、4自然段

  A.小组学习

  B.

  1、明确学习要求

  2、汇报交流:相机板书遇到红灯汽车开了走着上学

  A、第二自然段

  指名读,师谈话:咱们看元元着急去上学,所以他的动作很快。没想到走到路口

  刚想走过去却遇到了红灯。于是元元不由得叹了口气

  指导朗读,叹气(投影出示)(感悟出要是早一分钟就不会赶上红灯了。)

  B、第三自然段

  1、指名读

  2、比较朗读他等了好一会儿。他等了一会儿。(你觉得那个等的时间长)

  3、从“才”这个字你体会到了什么?

  4、看图1说话(元元一边跑一边喊,等等我,可是车到点还是开走了)

  5、第二次叹气与第一次比较,比较两次的不同。体会出元元现在的心情。(焦急、后悔)

  师小结:要是早一分钟就不会遇到红灯,更不会错过汽车,就因为这一分钟让元元迟到了二十分钟。

  C.第四自然段

  1、指导朗读等阿等,一直(让你知道了什么)

  2、元元等车时会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那你读出来吧!

  D.指导朗读最后一段

  齐读换词理解元元后悔什么

  三、回读课文加深理解

  再次分段读文。

  四、拓展延伸,实践感悟

  1、现在你想对元元说些什么呢?

  2、说话训练:如第二天闹钟又响了。

  3、交流珍惜时间的名言警句。

  最后老师送给同学们一句话,并以此与大家共勉:

  珍惜时间,从一分一秒做起。

  五、写字叹、哈

  1、指导观察

  2、互相提醒

  3、师范写

  4、同桌互评

《一分钟》教学设计7

  一、激趣导入

  1、出示挂钟演示图,并将时间拨到6点30分,让学生说出时间。

  2、再将分针拨后一分钟,让学生说出时间。(板书课题:一分钟)

  3、指导书写“钟”字。

  4、引导学生质疑:看了题目以后,你有什么想法?

  二、初读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画出生字词。

  2、再读课文,说说读后知道了什么。(同桌互相交流,指名回答)

  三、朗读感悟

  1、设疑激趣:元元仅仅多睡了一分钟,为什么却迟到了20分钟呢?请大家朗读课文,看谁能找到原因。

  2、学生朗读课文。(同桌之间互相纠正生字读音)

  3、师生讨论上面的问题。

  4、浏览课文:元元说了几句话?都说了什么?

  5、指导朗读元元的话。

  ①讨论:元元说话前做了什么?他为什么叹气?

  ②叹着气说的话应该怎样读?(指名读、范读、练读、指名读)

  6、默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思考:元元迟到的原因是什么?(学生认读生字:钟、零、闹、哈、欠、迟,教师纠正读音)

  7、指导朗读元元心里想的句子,读出贪睡的样子和无所谓的语气。

  8、自由读第五自然段,想想李老师的话应该怎样读。(指名读、范读、练读、齐读)

  9、发散思维:元元非常后悔的时候心里会怎么想?

  四、认读生字

  1、出示带拼音的生字词,引导认读。

  a、自由认读生字。

  b、小组内互相检查。

  c、指名读生字词。

  2、出示不带拼音的生字,引导认读。

  a、教师读一个字,学生从字卡中找到这个举起来,读两遍。

  b、小组内利用字卡互相指读。

  五、布置作业

  认真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六、板书设计

  7、一分钟

  丁零零、闹钟、哈久、迟到、决定、后悔

《一分钟》教学设计8

  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重点

  在诵读诗歌中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理解诗句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

  教学难点

  结合历史背景理解一些含义深刻、感情强烈的诗句。

  课前准备

  学生搜集有关香港及香港回归的资料如:“香港被割让的历史”、“香港回归历程”、“香港回归之后的繁荣”等。

  教学过程

  一、提出学习目标

  1.出示香港回归时的图片(文中插图)。

  同学们,请仔细观察这幅图,这是一个特殊的地方,特殊的时刻,有谁知道?

  2.据生回答随机追问:你是根据图中的哪些景物判断出来的?引导学生结合课外搜集的资料说说对香港的一些了解。

  3.揭示课题。

  这幅画面就是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交接仪式的情景。这一刻,鲜艳的*在香港上空迎风飘扬,这一刻,中华民族圆了一个期待了一百多年的团聚梦,也是我们十多亿中华儿女无比激动振奋的日子。今天,让我们一起来重温这让人心潮澎湃的《最后一分钟》。(板书课题:最后一分钟)

  4.提出学习目标

  (1)把课文读通读顺,了解这篇诗歌主要写了什么内容。难读的字词和句子多读几遍。

  (2)有感情朗读课文,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

  (3)这是怎样的最后一分钟?

  (4)课外资料收集展示

  (5)能结合对课文的理解,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二、展示学习成课

  (学生自主学习、解决问题)要求:小组内按学困生——中等生——优等生的顺序进行展示;别人在展示时,其他同学要学会倾听,并做好点评。)

  (一)基础知识展示。(小组内完成)

  1.这节课,我学会了硝烟、骨髓等词语,理解了叩问、脊梁等词语的意思。

  2.我会用其中的一些词语造句。

  3.我能够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4.我知道了诗歌的内容。

  (二)、学文悟情展示。

  1.了解诗歌的主要内容。(通读全文,全文写了几节,每节主要写了什么)

  2.品读诗歌1.2小节,激*感。

  生1:第一小节作者把香港当作久别重逢的亲人,用拟人的写法表现出香港就要回归祖国时所有*人都在满怀激情地迎接这一时刻的到来。

  生2:通过第二小节中“微微颤抖的嘴唇”,“在泪水中一遍又一遍轻轻地呼喊”等镜头,描绘了当时人们看着*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缓缓上升时无比激动自豪的心情。

  3.品读第3小节,回顾历史。

  (1)学生出示收集的资料。

  香港包括香港岛、九龙和新界,自古以来就是*领土。

  1840年英国发动战争,打开了*的国门。

  1842年英国强迫清*于签订《南京条约》,永久割让香港岛。

  1856年英法联军发动第二次战争。

  1860年英国迫使清*缔结《北京条约》,永久割让九龙半岛尖端。

  (2)从这段资料中了解到了什么?

  生3通过资料了解香港自从战争以来的那一段屈辱历史

  生4:联想到了虎门销烟和英国殖民主义者强加给*的不*等条约。

  (3)理解:我看见,虎门上空的最后一缕硝烟,在百年后的最后一分钟终于散尽;

  生5:感受到香港回归是人们期盼已久的愿望,现在终于实现了,多么让人激动。

  出示诗句:当一纸发黄的旧条约悄然落地,烟尘中浮现出来的长城的脸上,黄皮肤的脸上,是什么在缓缓地流淌——百年的痛苦和欢乐,都穿过这一滴泪珠,使大海沸腾。

  (三)创作性展示。

  1.小组合作声情并茂地朗诵诗歌。

  2.小组展示仿创的诗歌。

  3.展示个性谈感受。

  三、激发知识冲突(可与学习成果展示合为一体)

  四、知识拓展延伸

  1.展示自己收集的有关香港的资料

  2.香港的回归历经坎坷,中华儿女可以挺直脊梁了。作者把自己那沸腾的热血与深深的爱国深情融入到了诗句的字里行间中。如果你能亲眼目睹这一激动人心的场面,你有什么话想说,请把它写下来。

《一分钟》教学设计9

  一、教材分析

  多睡一分钟带来的是20分钟的迟到,是一路焦急的等待和不停的叹息,是步行的辛苦和脸红的尴尬,是深深的后悔和宝贵的教训。通过学习,要让学生想到“分秒必争”,年年如此,一生坚持。

  二、教学目标

  1、有主动识字的愿望,能认识“钟、零”等8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在读、议中理解课文,在阅读中积累语言。

  4、在读中体悟到时间的重要,不能因为个人的喜好而影响正常的学习生活,要做遵守纪律的孩子。

  三、教学过程

  (一)活动激趣,导入新课

  1、请小朋友们来做一个游戏,起立,两臂向前*伸,比一比谁坚持的时间长,(一分钟后)让同学谈感受。你们觉得一分钟长吗?(学生自由交谈)

  2、小结:是啊,一分钟可以说很短,但有时也觉得很长,就象刚才,我们坚持一分钟也是不容易的。今天我们学了课文《一分钟》以后,对“一分钟”的体会一定会更深。(让学生切身体验一分钟的时间是不算短的。既可以增强课堂情趣,又可以增强学生的时间概念,便于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3、板书课题。学生齐读。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学生自由读课文,遇到难度的生字,请课本下面的拼音朋友帮忙。

  2、请学生认读生字,并做小老师领读。

  3、“开汽车”游戏。(教师手拿生字卡片随机抽出一张指给学生)师:汽车汽车开起来。生:汽车开到我这里。我为汽车加点油。(给教师出示的生字组词,造句。)

  (三)再读课文,朗读感悟

  1、学习课文第1自然段。

  想想题目中的“一分钟”,在课文中指的是什么?

  (读)a:元元打了哈欠,翻了个身,心想:再睡一分钟吧,就一分钟,不会迟到的。

  2、学习课文2~6自然段

  过渡:事情真的真如元元所想的那样吗?他有没有迟到呢?

  提问:元元只多睡了一分钟,怎么会迟到20分钟呢?原因就藏在课文的句子里。我们再读读课文,把你读懂的句子画下来,帮元元把这20分钟找回来,好吗?(学生读课文,画句子,分组讨论。)

  1.自由读:教师个别指导。

  2.汇报:知道了是哪些原因。(遇到红灯—汽车开了—走着上学)(读相应的句子,在读中体会元元焦急的心情。)

  3.观察书上32页的图,此时元元是什么表情?

  (读)元元红着脸,低着头,坐到了自己的座位上。

  (用书上的一句话来说一说元元此时的心情。)

  4.投影显示句子:“元元非常后悔。”

  (1)理解“后悔”的意思。

  (2)元元是不是迟到了以后进教室才后悔的?在路上有没有后悔呢?找出能表现元元后悔的句子,读一读。

  (3)朗读下面两句话,读出相应的语气:

  b:他叹了口气,说:“要是早一分钟就就好了。”

  c:他又叹了口气,说:“要是早一分钟就好了。”

  师追问:他当时会想些什么呢?该用怎样的语气读一读呢?学生谈谈自己的体会,并配合着表演有感情地读一读。 学生一边读一边体会元元的心情。

  (当同学们看见元元“红着脸,低着头”走进教室时,一定会受到强烈的感染——就这一分钟,使他迟到了整整20分钟;就这一分钟,耽误了学习,使他感到愧疚和后悔。再通过小组讨论,让大家领悟到每一分、每一秒的重要。)

  5.在理解、感悟的基础上,讨论:你觉得这一分钟重要吗?为什么?

  多睡一分钟带来的是20分钟的迟到,是一路焦急的等待和不停的叹息,是步行的辛苦和脸红的尴尬,是深深的后悔和宝贵的教训。分秒必争

  6.齐读课文。

  (四)、拓展课文,实践体悟

  1.你们有没有和元元类似的经历?

  (也许也是起床耽误了一分钟,还可能是什么情况耽误了?)

  2.你想对元元说些什么呢?

  (五)、总结课文,布置作业:

  课外延伸:回家后每人用一分钟做一件事情,明天全班交流,评出“与时间赛跑的人”。(用理论指导自己的言行,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课后反思:

  《一分钟》讲述了小朋友元元多睡了一分钟,迟到二十分钟的故事。通过这篇课文的的学习,使学生受到严格要求自己,珍惜时间的教育。在教学中,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进行教学,达到了较好的效果。

  一,从课题入手,游戏导入。

  正式上课以前,在与学生问候以后,让学生两手前*举,坚持站好一分钟,再请同学们坐下,让同学们谈谈自己的感受,你觉得一分钟长吗?在学生各抒己见之后,我语重心长地说:“是啊,一分钟可以说很长,也可以说很短。在某种情况下,要把握安排好一分钟也是很不容易的。就像刚才我们能一动不动的坚持一分钟也是不容易的。我们今天学了课文《一分钟》以后,相信小朋友们对“一分钟”的体会一定会更深。

  (在游戏初步感知一分钟的长短后,巧妙的从同学们的切身感受迁移到课文中元元的感受,自然地引入到课文的学习中去。)

  二,抓住重点词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为朗读打下基础。

  咋一看,朗读的点还真不少,哪一句都可以有滋有味地读上一番。在仔细品读后,我决定抓住元元的两次叹息为朗读的亮点。但要读好这两次叹息,联系上下文揣摩体会主人公的心理活动是前提,也是基础。因此,教学中我以帮元元找回20分钟为线索,抓住元元在绿灯前的等待,在公共汽车站的等待,步行到校的辛苦无奈为阅读点,引导学生设身处地想象元元当时的心情,语言。在朗读体会的过程中,具体落实到“刚想走过去,红灯亮了。”中的“刚”;“他向停在车站的公共汽车跑去,眼看就跑到车站了,车子开了”中的“眼看就”;“他等啊等,一直不见汽车的影子,元元决定走到学校去。”中的“等啊等,一直”这些重点词语中。先朗读后体会,再带着体会到的感情朗读。在追赶公共汽车一幕时,结合插图,学生入情入境,体会到了元元的焦急、悔恨。在此基础上,学生读两次叹息时,可以说是水到渠成。

  在课堂的结尾,我把自己收集的几条关于时间的名人名言送给学生。

  1、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2、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3、花儿还有重开日,人生没有再少年。

  这样的课堂结尾,使学生愉快地从课文中走到生活中,实实在在地体会到了时间的重要,从而在生活中严格要求自己,珍惜每一分钟。

《一分钟》教学设计10

  一、教学目标:

  1、认识9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明白时光的宝贵,懂得严格要求自我,珍惜时光。

  二、教学重难点:

  1、识字写字。

  2、明白时光的宝贵,懂得严格要求自我,珍惜时光。

  三、课前准备:

  课件生字卡片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游戏导入

  1、上课前,全体同学立正站好,两臂侧*举,一动不动地站立,看谁坚持得最久。

  2、谁来说说你的感受?

  3、你们觉得一分钟长吗?(学生自由交谈)

  4、是啊,一分钟能够说很短,也能够说很长;在某种状况下,要能克制自我,坚持一分钟也是不容易的。我们这天学了课文《一分钟》以后,对“一分钟”的体会必须会更深。

  (二)自学生字

  1、让学生在课文中画出带生字的词语。

  2、学生读课文,用你认为最好的方法认识本课生字。

  3、小组合作交流。

  4、认读词语卡片。

  5、用“找找说说”中的偏旁和字组成新字,比一比,看谁组得多。

  6、教师检查生字掌握状况(开火车读)。

  (三)初读课文

  1、学生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2、分段朗读课文,正音,并说说题目中的“一分钟”,在课文中指的是什么。

  (四)指导写字

  1、仔细观察“我会写”中的字,把部件和笔画看清楚。

  2、观察字形结构,说说写字时要注意的"地方。

  3、教师范写。

  4、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指导。

  第二课时

  (一)理解课文

  1、元元只多睡了一分钟,怎样会迟到了20分钟呢?原因就藏在课文的句子里。请同学们再读读课文,把你读懂的句子画下来,帮元元把这20分钟找回来。

  2、小组讨论。

  3、派代表在班上发言。(教师及时引导、点拨)

  (1)元元两次叹气说“要是早一分钟就好了”的时候,他会想些什么?这时他的情绪怎样?

  (2)请用叹息、自责的语气读一读这句话。

  4、过渡:当同学们看见元元“红着脸,低着头”走进教室时,必须会受到强烈的感染——就这一分钟,使他迟到了整整20分钟;

  就这一分钟,耽误了学习,使他到感到愧疚和后悔。

  小组讨论:你觉得这一分钟重要吗?为什么?

  5、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一边读一边体会元元的情绪。

  (二)拓展延伸

  1、以“我一分钟能做什么”为主题,交流自我的切身感受,体会时光的宝贵。

  2、透过刚才的学习,你从这个小故事中明白了什么?

  (三)作业

  透过查找资料说明,人们一分钟能做多少事(如,工人、农民、*、清洁工)

《一分钟》教学设计11

  教学目标:

  1,学习“钟”“欠”等八个会字;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体会时间的宝贵,懂得严格要求自己,珍惜时间。

  教学重点:

  读好表现人物情感的句子。

  教学难点:

  揣摩元元的心理,在朗读中体会时间的宝贵。

  教学过程:

  一、 新课导入

  游戏导入:全体起立立正,双手前*坚持站好一分钟,导入新课。

  二、 新课教学

  (一) 指导“钟”字书写。

  师生齐写板书“一分钟”。指导记忆“钟”字的书写(头齐腰齐脚不齐)。

  1、 学生指出占点的笔画及注意的地方;

  2、 学生在田字格内认真书写三遍“钟”字。

  (二) 听文识字

  1、 自读课文,标自然段序号,画带生字的词语。

  2、 听课文录音(教师纠正学生坐姿)

  3、 把自己想象成元元,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组分段读两 遍、 选六名学生分段读一遍)

  4、 识字。

  ①幻灯片出示“钟、零、闹、哈、欠、迟、叹、 决、悔、元、包”十一个生字(学生加拼音齐读、学生领读、去拼音排火车读;鼓励学生运用编字谜、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等方法认识11个汉字)

  ②出示“丁零零、闹钟、哈欠、迟到、书包、叹气、决定、后悔”8个词语(请坐姿端正的学生排火车读课文)

  (三) 读文入境

  1、朗读课文,思考:元元仅仅多睡了一分钟,为什么迟到了20分钟。(教师板书:一分钟—20分钟)补全下面一段话。

  因为多睡了一分钟,所以(没赶上红绿灯);

  因为多睡了一分钟,所以(没赶上公交车);

  因为多睡了一分钟,所以(走着去学校);

  因为多睡了一分钟,所以最后(迟到20分钟)。

  2、20分钟里,元元后悔心情在文中如何体现的?

  他叹了口气,说: “要是早一分钟就好了。”

  他又叹了口气,说:“要是早一分钟就好了。”

  (教师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两句话。)

  三、 拓展积累 《劝学》

  《一分钟》教后反思

  《一分钟》讲述了小朋友元元多睡了一分钟,迟到二十分钟的故事。通过这篇课文的的学习,使学生受到严格要求自己,珍惜时间的教育。教学中,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进行教学,达到了较好的效果。

  游戏导入

  正式上课以前,在与学生问候以后,让学生两手前*举,坚持站好一分钟,再请同学们坐下,让同学们谈谈自己的感受,你觉得一分钟长吗?在学生各抒己见之后,我语重心长地说:“是啊,一分钟可以说很长,也可以说很短。在某种情况下,要把握安排好一分钟也是很不容易的。就像刚才我们能一动不动的坚持一分钟也是不容易的。我们今天学了课文《一分钟》以后,相信小朋友们对“一分钟”的体会一定会更深。

  四、抓住重点词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我决定抓住元元的两次叹息为朗读的亮点。但要读好这两次叹息,联系上下文揣摩体会主人公的心理活动是前提,也是基础。因此,我抓住元元在绿灯前的等待,在公共汽车站的等待,步行到校的辛苦无奈为重点,引导学生设身处地想象元元当时的心情,语言。在情景剧中,具体落实到“刚想走过去,红灯亮了。”中的“刚”;“他向停在车站的公共汽车跑去,眼看就跑到车站了,车子开了”中的“眼看就”;“他等啊等,一直不见汽车的影子,元元决定走到学校去。”中的“等啊等,一直”这些重点词语中。在追赶公共汽车一幕时,结合剧情,体会到了元元的焦急、悔恨。在此基础上,学生读两次叹息时,可以说是水到渠成。

  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在学生们做游戏时播放歌曲《时间像小马车》,时长控制在一分钟,激发学生兴趣。另外,生字教学时充分利用课件,从带拼音到去拼音、词语、儿歌,一步步加强,从而是学生们生字掌握的很扎实。

  不足之处

  1、生字教学虽然也是让学生们自己讲解,给他们机会展示。但是仍然把的过死。又牵着学生鼻子走的感觉。

  2、课文教学时,有些语言引导不够,导致学生弄不明白,课堂气氛不活跃。

《一分钟》教学设计12

  【教材分析】

  多睡一分钟带来的是20分钟的迟到,是一路焦急的等待和不停的叹息,是步行的辛苦和脸红的尴尬,是深深的后悔和宝贵的教训。通过学习,要让学生想到“分秒必争”,年年如此,一生坚持。

  【学情分析】

  只知一分钟很短,却不知有时一分钟也会感觉很长。从他们的切身感受入手,懂得“分秘必争”的道理。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朗读能力,如何让他们兴趣盎然的去读文字,在读中去感悟人物心理,应该是需要老师创设情境的。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钟零”等9个生字及相关词语,会写“包”“钟”“迟”三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学习课文,通过元元因多睡一分钟而产生的一路上的叹息与后悔,使学生知道时间的宝贵,懂得严格要求自己,珍惜时间。 【教学重点】

  1、认识本课“钟零”等9个生字及相关词语,会写“包”“钟”“迟”三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体会元元因多睡一分钟而产生的一路上的叹息与后悔,从而体会时间的宝贵。

  【课前准备】 课件、学生生字卡

  【教学过程及设计意图】:

  课前3分钟口语训练:学生介绍假期读的书。(1—2人) 总结:看得出,这两位同学假期已经和XX成为了朋友,也看得出他俩特别爱护图书,书崭新如初,那愿意与XX成为朋友的同学一定要读读这本书。

  (一)游戏导入。

  1、做游戏:全体同这立正站好两臂侧*举,一动不动地站立,坚持一分钟。你们觉得一分钟长吗?(很长)

  2、小结:是啊,一分钟可以说很短,也可以说很长,在某种情况下,要能克制自己,坚持一分钟也是不容易的。今天我们学了课文《一分钟》以后,对“一分钟”的体会一定会更深。(让学生切身体验一分钟的时间是不算短的。既可以增强课堂情趣,又可以增强学生的时间概念,便于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板书课题:一分钟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把字音读准,句子读通顺。(老师关注学生读书姿势是否端正)

  师:从你的坐姿老师知道你一定度通顺课文了。

  2、读了课文,同学们都知道了什么?

  (生自由回答:围绕元元因多睡一分钟,从而迟到20分钟的事展开)

  补充板书:20分钟

  (三)认识生字,并指导书写。

  师:同学们读书都有收获,是啊,一边读书,一边思考说效果果然好。课文中字词关有信心闯一闯吗?(激发学生兴趣) 识字:

  1、出示加拼音词语,学生认读。(先个别读,纠正字音。)

  2、去掉拼音读词。生字卡片,学生自主识字。

  3、认读单个生字:同桌互读,开火车读。

  4、向大家介绍好的识字方法,共同讨论。(记字形)

  5、游戏巩固生字。(摆一摆字卡,再收起来) (识字中,我让学生课前制作好生字卡片,促进了预习。并将好的记忆方法介绍给大家。使学生养成爱动脑的好习惯,同时体验成功的快乐。对生字记忆也会更深刻。)

  写字:

  ppt出示我会写中8个字

  1、读准音

  2、观察字形,分类学习。

  3、教师示范写:包 钟 迟

  4、学生先描红,再临写。(纠正写字姿势)

  (四) 再读课文,朗读感悟

  1、分段轮读课文一遍。

  2、指导朗读2段。

  师:请看大屏幕(上面出现课文第二段),这就是他说的第一件事。自由读读,看谁读得好。(学生自由读课文)

  师:小朋友们不但读书的声音很甜美,而且读书的姿势很端正啊!老师为你们高兴!来,咱们一起读一遍!(生齐读课文)

  师:谁能单独读一读让大家听听? (学生朗读课文,教师随时指导:“元元”的后一个字要读轻声;“很快地”的“地”字要读de)

  (师用A、A+、A++、A+++、A*、A**六个等级激励学生首先读正确,其次读通顺,最后读出感情) 指导读好元元的第一次叹气

  师:请大家看看这一句:“他叹了口气,说......”一般人叹气的时候啊,心情都不太好,这个时候说话的声音不可能十分响亮的。

  师:好,请你读!请注意,就从“他叹了口气??”开始读。

  生:(声情并茂地朗读)

  师:怎样读才能得“A☆☆”呢?(重点句变红)

  生:读得轻一点、慢一点、伤心一点。

  师:嗬,你对课文中的元元同学是琢磨透了!那你来个伤心一点的!教师范读时加一个“唉”字,让学生听出不同,之后让学生试试。

  3、练读课文3自然段。

  师:来,我们用这个方法读下一段。(投影出示课文第三段)先练练吧。

  生: “他等了好一会......车子开了。他又叹了口气,说:“唉——要是早一分钟就好了。” 那么,元元心里想的大家能读好吗?顺势引导,元元,我想你此时心里一定在想......

  (重点指导读好元元的两次叹息,同时走进元元的内心世界,切实感受元元的所思所想,突破本文难点。)

  (四)小结:

  元元啊元元,你多睡了一分钟,带来的是20分钟的迟到,是一路焦急的等待和不停的叹息,也是步行的辛苦和脸红的尴尬,更是深深的后悔和白贵的教训。所以,元元啊元元,请珍惜时间!(围绕板书师生共同小结)

  【板书设计】

  多睡

  迟到

  7、一分钟——————20分钟

  (珍惜时间)

《一分钟》教学设计13

  教学过程:

  刚才老师教大家折纸的时候,用到了一个词,谁知道?

  生1:1分钟。

  师:这节课我们就来感受1分钟,1分钟有多少,能干什么。

  课件出示钟表:

  师:谁知道有关1分钟的哪些知识?

  生1:16秒

  生2:60秒

  师:谁能告诉我哪个是分针?

  师:分针走1格是1分种,那分针走1格,秒针走多远呢?

  生3:60格。

  师:那1分钟到底有多长啊?感受下。(课件演示)

  谈感受:

  生1:我觉得有点长。

  生2:我也觉得很长。

  生3:我觉得很短。

  生4:很快。

  师:有的觉得长,有的觉得短,……

  测一测1分钟内自己的脉搏。

  汇报:

  生1:60(板书)

  生2:97(板书)

  生3:88(板书)

  生4:12

  师:老师帮你测一测。只测10秒就能推出。78下。(学生:啊?)

  生5:96下。(板书)

  生6:70下。(板书)

  师:根据这些数字,你能估计其他同学的心跳大约在多少下吗?

  生1:90

  生2:60

  生3:80

  小结:每个的…………不一样,所以心跳也不一样。

  师:老师带来了一组活动,活动内容:

  计算 拍球 数小棒 读字 画画

  要求:每小组选择一项内容进行活动。并记录下相应的次数。

  汇报:

  生1:我拍了122

  生2:我拍了50个

  生3:我小棒数了50个

  生4:我小棒数了30个。

  生5:我1分钟读66个字

  将活动记录下来:(课件出示表格,当场填入数字)

  拍球

  活动内容

  组员代号

  结果

  从上表中你发现了什么?

  ……

  师:我能看出,1号1分钟拍90个,我能推算出2分钟拍几个。

  提问:4号2分钟大约能拍几个?

  做实验:1分钟你能写多少个字?

  先估计:

  生1:50个

  生2:30个

  生3:90个。

  验证到底写几个(课件出示要写的字)

  学生开始写。

  汇报:

  生1:我猜想的是10个字,我写的就是10个字。

  生2:我猜的是30个字,只写了13个字。

  师:刚才猜90个字的同学呢?

  生3:我也只写了十几个字。

  通过刚才的体验,你有什么感想?

  生1:只会说是没有用的,得做出来。

  师:你能猜测2分钟写多少个字吗?

  师:一节课很快就过去了,你有什么收获吗?

《一分钟》教学设计14

  【教学目标】

  1、认识9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知道时间的宝贵,懂得严格要求自己,珍惜时间。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朗读。

  【教学难点】

  1、写字。

  2、懂得严格要求自己,珍惜时间。

  【教学准备】

  字卡,插图。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1、正式上课前,全体同学立正站好,两臂侧*举一动不动地站立,看谁坚持得最久。

  2、你们觉得一分钟长吗?

  3、是啊,一分钟可以说很短,也可以说很长在某种情况下,要能克制自己,坚持一分钟也是不容易的。我们今天学了课文《一分钟》以后,对一分钟的体会一定会更深。

  4、自读课文,想想题目中的一分钟,在课文中指的是什么?

  5、元元只多睡了一分钟,怎么会迟到20分钟呢?原因就藏在课文的句子里。我们再读读课文,把你读懂的句子画下来,帮元元把这20分钟找回来,好吗?

  二、朗读感悟

  1、听范读,想一想:

  听了老师读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2、元元两次叹气说要是早一分钟就好了的时候,他会想些什么?

  3、你觉得这一分钟重要吗?为什么?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实践活动

  1、通过查资料说明,人们一分钟能做多少事?

  (如:工人、农民、*)

  2、以我一分钟能做什么为主题,交流自己的切身感受。

  【教学反思】

  珍惜时间,这一课对学生有非常重要的教育意义。

《一分钟》教学设计15

  教学目的:

  1、理解课文,积累语言。

  2、 在读中体悟到时间的重要,不能因为个人的喜好而影响正常的学习生活,要做遵守纪律的孩子。

  3、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在读中体悟到时间的重要,不能因为个人的喜好而影响正常的学习生活,要做遵守纪律的孩子。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揭示课题

  用一分钟的时间复习本课字词,让学生感受一分钟,导入新课。

  二、朗读理解课文

  (一)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二)理解课文内容

  1、自由读课文,用“—”画出元元难为情的句子?。

  2、请看图,用手指给同桌看哪个小朋友是元元,。

  3、猜猜此时此刻的元元,内心什么感受呢。

  4、齐读最后一段。

  5、元元后悔什么呢?请读1—4自然段,找出能表现元元后悔的句子,读一读。

  6、根据上下文理解下面两句话,并读出相应的语气。

  a:他叹了口气,说:“我要是早一分钟就就好了。”

  b:他又叹了口气,说:“要是早一分钟就好了。”

  7、自由练读,指名来读,挑战朗读。

  三、拓展课文,实践体悟

  1、你们有没有和元元类似的经历?(也许也是起床耽误了一分钟,还可能是什么情况耽误了?)

  2、读拓展资料。

  3、写一写:你想对元元说些什么呢?

  四、总结课文,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完成小作家

  板书设计:

  1分钟= 60秒

  反思:

  《一分钟》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三册第二组课文中的一篇课文,他讲述了元元多睡一分钟迟到二十分钟的故事。本节课的导入,我采用了用一分钟复习字词的方式导入,这样做既复习了字词又让学生感受到一分钟的长度,起到了一石二鸟的作用。在授课中我抓住元元说的两句话来展开教学,他叹了口气,说“要是早一分钟就好了”他又叹了口气,说“要是早一分钟就好了。”通过看插图来体会元元路焦急的等待和不停的叹息,体会元元深深的后悔。但在这一环节中我忽视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一味的牵着学生往前走,学生的学习效果不是很好,没有真正体会课文的内容,尤其在朗读句子时学生读得直白,断句,错词时有出现,读了两三遍还是较差,在时间的催促下,我只好匆匆的结束了本堂课的教学。

  我认为,整节课我是抓住孩子的心理变化,完成了教学任务。也让学生亲身体验感受了一分钟。但新课程的理念没有落到实处,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这也是今后在我的教学中所要学习和努力。


《一分钟》教学设计与反思3篇(扩展2)

——一分钟教学反思

一分钟教学反思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我们的工作之一就是教学,对学到的教学新方法,我们可以记录在教学反思中,那么什么样的教学反思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一分钟教学反思 ,欢迎阅读与收藏。

一分钟教学反思 1

  (1)诗歌教学一直是我想认真揣摩的一个教学切入点。

  从《山城的雾》《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再到这次的《最后一分钟》,我进行了各方面不同的尝试。教学中,我力求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让孩子在一系列的教育训练中步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1、激发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乌申斯基说:“没有任何兴趣而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因此,在教学中,我充分利用电化教育创设情趣。一张香港回归的震撼人心的画面,一段教师声情并茂的旁白,把学生引到了1997那个刻骨铭心的一分钟,孩子们也明白了这一分钟的珍贵,深入探究的欲望就更加强烈。这样一来,学生的阅读兴趣大大提高,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2、朗读贯穿始末。

  朗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进入课文的桥梁。桥的一头是课文,另一头是学生。读着读着,沿坡讨源,据文入情,神游其中,增进理解。可以说,朗读犹如学生领会课文主旨的指挥棒。在教学中,利用初读,逐节理清文章脉络;运用细读,理解文章的内容和思想感情;采用精读,品味意境,品味思想;品味手法;启用熟读,把诗句中描述的形象和语言文字融为一体,牢固地保留在头脑中,积淀语感。

  3、选择课外阅读。文章所涉及的背景文化相当丰富。在课前预习设计上我并没有让学生的情感有所侧重,而是就当时当地的历史条件进行收集。课堂上,学生收集的丰富的课外资料超出了我的想象。课外资料阅读在教学中的作用相当大,精神营养丰富,道德质地醇厚,感情成分饱满,适合时代需求,使孩子们真正感受假、丑、真、善、恶、美,陶冶学生情操,增强进步意识,提高学生素质。

  但是教学只有在实践操作过程中才能发现理论与实际的磨合口。课上完,细节的思索却不断。

  1、孩子对香港的过去和一分钟的体验了解甚少,特别是农村的孩子缺乏收集资料的渠道,所以在设计导语的时候我穿插了很多的课外资料,加深孩子对香港的印象。所以上课时是否会感觉课堂上教师的导语过长,教师的语言过多?

  2、对于文本的理解真的非常难,作为教师,我都读了教下10遍。我想,逐字逐句推敲反而会破坏文本的整体意味。对于五年级的孩子,我认为对香港过去的痛苦和这最后一分钟的激动能有迷糊的印象就达到了我想要的目标。因此,我重点抓第2、3小节,用板块对比的教学方式来激发学生的情感。这样的目标设计,是否会浅化了文本的意味?

  3、这一个单元的课文对于课外资料的收集和整理有一定的要求,因此,课前我让学生进行了大量的资料收集,并让学生在资料上写上自己读后的感受。略读课文,注重能过的是方法的积累,用资料来冲击情感。我想,我们还可以用多种方法进行不同的尝试。这种没有情感指向性的材料收集尝试会不会让学生的情感寄托有所偏差?

  (2)在《最后一分钟》的教学中,引导学生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抓住作者直抒胸怀的诗句体会。

  透过这些诗句,读出那激动、自豪的感情和热切欢迎之情。并联系所搜集的历史背景资料理解诗句去体会。如联系虎门销烟和英国殖民主义者强加给*的不*等条约。一百多年前,英国侵略者靠禁品加洋枪洋炮打开了*的大门,强迫清*签订了一系列不*等条约,香港被长期割让给英国。虽然有血气的华夏儿女奋力反抗,但终因清*的腐败无能而导致中华民族的近代史被打上了痛苦、屈辱的烙印。这些已成为所有*人的耻辱与心头之恨。而在香港回归之际,压在中华儿女心头百多年来的耻辱终于被雪洗了。香港回归祖国,是祖国日益强大与繁荣的有力见证,是对所有炎黄子孙的巨大激励与鼓舞。这一刻,无数的华夏儿女流下了激动的热泪,这是多少年,多少代人热切期盼的时刻啊。此时创设情境再一次引导学生体验诗歌表达的情感。课文中有一幅插图,描述的是香港*交接仪式升*、区旗与奏*的情景。让学生深入体验:如果你是参加*交接仪式中的一员,亲眼目睹了这一过程,你最想说什么?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既是本课教学的主要任务,也是促使学生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情感的手段。因此教学时我结合诗歌内容引导学生注意朗读时的抑扬顿挫;即注意小节之内以及小节与小节之间的停顿;向学生明确:有的诗句读的语气要高昂,有的诗句读的语气要沉重;有的要读得坚定有力等等。为了激发学生读的兴趣,我又让学生进行小组间的比赛读、评议;找差距等,进行读的指导,达到读的目的,读中也促使学生对诗歌的进一步理解,学生读的兴趣较浓。

一分钟教学反思 2

  《一分钟》是语文第三册中的一篇课文,讲述了小朋友元元多睡了一分钟,迟到了二十分钟的故事。通过课文的学习,使学生受到在生活中要严格要求自己,珍惜时间的教育。在教学这篇文章之后,我对自己的教学有如下反思:

  一、导入部分:

  我以一道算式导入“1=20”让学生看了以后产生疑问而进入课文,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识字教学是:

  我在上新课以前都要求学生自己回家做字卡,在做字卡的过程中学生自然而然就有一个识字的过程。到第二天上课让学生运用手中的字卡互相检测。我再去检查、纠正就比较容易。而有些词语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进行表演,理解如“叹气,哈欠”。又如“丁零零,哈欠”要读轻声,特别出示词语,范读,为阅读课文扫清了障碍。

  三、阅读教学:

  通过字词的教学,学生把字宝宝放入课文进行朗读,让学生能根据板书“1=20”讲出课文的大概内容,并适时板书。我认为这一环节设计得比较好,但我在教学中由于紧张,自己没有指出一位学生回答问题中所犯的一个语法错误。在教学第一自然段中,我提了这样一个问题:“元元认为这一分钟重要吗?”这里学生之间产生了分歧,有的说重要,有的说不重要。我怕学生纠缠在这里浪费时间直接自己说出了答案,后来经过老师们的指点,我认为是应该让学生说明理由。相对于睡懒觉,元元觉得这一分钟重要,而对上学迟一分去,又觉得这一分钟不重要。教师应该抓住学生独特理解,让学生去分析、辩解,反复朗读,不能遇到意外生成一带而过。这也是提醒了我在以后的教学中所提的问题应该明确,指向性强。四、写字教学:在这一环节中,我出示了第一自然段所要写得6个生字,让学生观摩每个生字。然后说一说哪几个生字比较难写,并进行了范写指导。但这一环节中我疏忽了对学生所写的字进行展示点评,以致于学生对自己所写的字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我认为在以后教学中我应该努力做好以下几点:

  1、评价语言不能含糊不清,做到声情并茂,富有感染力,我认为对于低段学生很重要。

  2、在备课中要反复分析教材,抓准教学的切入点,让学生和自己更轻松的完成教学任务。

  3、在教学碰到难点,不要急于求成,要循循善诱,把更多的说话时间留给学生,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一分钟教学反思 3

  《一分钟》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三册第二组课文中的一篇课文。主要内容:小朋友元元多睡了一分钟,迟到二十分钟的故事。通过这篇课文的的学习,使学生受到严格要求自己,珍惜时间的教育。在教学中,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进行教学,达到了较好的效果。

  一、游戏导入。

  上课铃响起,在与学生问候以后,让学生坐端正,不能发出丁点声音,接着让同学们谈谈自己的感受,你觉得一分钟长吗?在一分钟内你能做什么事情?

  在游戏初步感知一分钟的长短后,巧妙的从同学们的切身感受迁移到课文中元元的感受,自然地引入到课文的学习中去。

  二,抓住重点词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为朗读打下基础。

  在仔细品读后,我决定抓住元元的两次叹息为朗读的亮点。但要读好这两次叹息,联系上下文揣摩体会主人公的心理活动是前提,也是基础。因此,教学中我以帮元元找回分钟为线索,抓住元元在绿灯前的等待,在公共汽车站的等待,步行到校的辛苦无奈为阅读点,引导学生设身处地想象元元当时的心情,语言。在朗读体会的过程中,具体落实到“刚想走过去,红灯亮了。”中的“刚”;“他向停在车站的公共汽车跑去,眼看就跑到车站了,车子开了”中的“眼看就”;“他等啊等,一直不见汽车的影子,元元决定走到学校去。”中的“等啊等,一直”这些重点词语中。先朗读后体会,再带着体会到的感情朗读。在追赶公共汽车一幕时,结合插图,先引导学生观察、想象,再抽学生表演,学生入情入境,体会到了元元的焦急、悔恨。在此基础上,学生读两次叹息时,可以说是水到渠成。

  三,结合实践,课外延伸

  在学生找到元元迟到1分钟的原因后,让学生改编课文《元元的明天》。由于前面的阅读理解非常到位,所以在改编的课文中学生顺理成章地点出了中心:“元元想:昨天迟到了,今天一定要珍惜时间,一分钟也不能多睡。”

  自由说话,你想对元元说什么? 我扮演成元元,让学生想想,你想说什么?怎么说?当然,我是可以替元元直接和学生对话的!下面是我和学生的对话:

  学生:“元元!你为什么会迟到20分钟?”

  我:“因为我想多睡一分钟!”

  学生:“那你知道吗?就因为一分钟,就迟到了20分钟啊!你后悔吗?你要学会珍惜时间啊!”

  我:“当然了!我决定以后不贪睡了!谢谢你的提醒!”

  学生:“不用客气!”

  ······

  这样我和学生反复扮演角色,学生在教“我”珍惜时间的同时,自己在无形中懂得了如何珍惜时间。

一分钟教学反思 4

  《一分钟》是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中的一篇课文。课文主要讲小朋友元元多睡了一分钟,迟到二十分钟的故事。通过这篇课文的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懂的时间的宝贵,养成今日事今日毕的好习惯。就本节课,我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进行教学的。

  本课首先是以游戏导入。做游戏是学生最感兴趣的事情,上课伊始让学生做“一分钟传花”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感受一分钟的长短,借机引出课题。在指导文章分析和朗读这块,抓住元元迟到原因为本文的线索,再利用元元的两次叹息为朗读的重点。重点指导朗读,最后结合故事续编“第二天的元元……”以及课外实践“我一分钟能干什么”,在课堂的结尾,又通过几句关于珍惜时间的名言警句,最后突出中心,得出结论,让孩子明白一分钟的重要性,从而达到本课的教学目的。

  整节课下来,我特别感谢我们二年级教研组的老师们,他们一遍遍不厌其烦的听课、评课,给与我很大的帮助,但是由于自己心理素质差,缺乏上公开课的经验,本来很完整的教学流程,结果漏洞百出,留下了很多遗憾,所以这堂课的效果远远没有我想象的那么完美。特别是引导学生的有感情朗读中,本来自己准备得很充分,但由于过分紧张,导致说话语气生硬,学生的情感始终激发不起,因此在朗读教学这一环节中,整个课堂氛围不是很好,学生不够投入,显得有点乏味。还有就是环节与环节之间的过渡上,自己的语言还存在很大欠缺,致使整节课不连贯,看起来想一盘散沙。这也是自己以后要努力的方向。

  通过本次讲课,让我更加清醒的认识到了自己在工作中的不足,也让我确定了以后要努力的方向。在以后的工作中要努力钻研,精心设计好每一堂课,多听课,多向老教师请教,用心教育, 让自己尽快成长起来。

一分钟教学反思 5

  《一分钟》主要内容:讲的是小朋友元元多睡了一分钟,迟到二十分钟的故事。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使学生受到严格要求自己,珍惜时间的教育。在教学中,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进行教学,达到了较好的效果。

  一、游戏导入。

  上课铃响起,在与学生问候以后,让学生闭目端坐,不能发出丁点声音,接着让同学们谈谈自己的感受,你觉得一分钟长吗?在一分钟内你能做什么事情?在游戏初步感知一分钟的长短后,巧妙的从同学们的切身感受迁移到课文中元元的感受,自然地引入到课文的学习中去。

  二、抓住重点词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为朗读打下基础。

  在仔细品读后,我决定抓住元元的两次叹息为朗读的亮点。但要读好这两次叹息,联系上下文揣摩体会主人公的心理活动是前提,也是基础。因此,教学中我以帮元元找回分钟为线索,抓住元元在绿灯前的等待,在公共汽车站的等待,步行到校的辛苦无奈为阅读点,引导学生设身处地想象元元当时的心情,语言。在朗读体会的过程中,具体落实到一些重点词语中。先朗读后体会,再带着体会到的感情朗读。在追赶公共汽车一幕时,结合插图,先引导学生观察、想象,再抽学生表演,学生入情入境,体会到了元元的焦急、悔恨。在此基础上,学生读两次叹息时,可以说是水到渠成。

  三、结合实践,课外延伸

  在学生找到元元迟到20分钟的原因后,让学生改编课文《元元的明天》。由于前面的阅读理解非常到位,所以在改编的`课文中学生顺理成章地点出了中心:“元元想:昨天迟到了,今天一定要珍惜时间,一分钟也不能多睡。”自由说话,你想对元元说什么?我扮演成元元,让学生想想,你想说什么?怎么说?当然,我是可以替元元直接和学生对话的。这样我和学生反复扮演角色,学生在教“我”珍惜时间的同时,自己在无形中懂得了如何珍惜时间。

  这篇文章非常贴近孩子们的生活,学生读着课文,感觉写的就是自己或者自己熟悉的伙伴,很自然就入情入境了。在揭示课题时,老师可以在黑板上写一道算式1=20,引起学生的疑问——"1"怎么会等于"20"呢从而导入课文的学习。

  文章的写作很有特色,如当元元被红灯拦住了去路和眼巴巴地看着公共汽车开走时,他都叹了口气,说:"要是早一分钟就好了。"但他在等车的时候,在赶到学校已经迟到的时候,课文并没有把元元的语言呈现出来,而是留出了空白,留出了给学生驰骋想象的空间。于是我们就可以在这些地方进行补白,学生可以模仿课文中的句子,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时的积累进行创作。学生的回答往往很精彩,如"元元决定走到学去,他一边走,一边说:要是早一分钟就不用步行去上学了!""元元非常后悔,想:要是早一分钟就不会迟到20分钟了"。这时学生就自然而然地理解了课前提出的1=20。

  然后再让学生统计一分钟能写几个字,能读几个字等活动,明白1分钟的非凡作用;还可以找来类似的资料,让学生懂得"分秒必争,年年如此,一生坚持"的道理。

一分钟教学反思 6

  教学目标:

  1,学习“钟”“欠”等八个会字;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体会时间的宝贵,懂得严格要求自己,珍惜时间。

  教学重点:

  读好表现人物情感的句子。

  教学难点:

  揣摩元元的心理,在朗读中体会时间的宝贵。

  教学过程:

  一、 新课导入

  游戏导入:全体起立立正,双手前*坚持站好一分钟,导入新课。

  二、 新课教学

  (一) 指导“钟”字书写。

  师生齐写板书“一分钟”。指导记忆“钟”字的书写(头齐腰齐脚不齐)。

  1、 学生指出占点的笔画及注意的地方;

  2、 学生在田字格内认真书写三遍“钟”字。

  (二) 听文识字

  1、 自读课文,标自然段序号,画带生字的词语。

  2、 听课文录音(教师纠正学生坐姿)

  3、 把自己想象成元元,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组分段读两 遍、 选六名学生分段读一遍)

  4、 识字。

  ①幻灯片出示“钟、零、闹、哈、欠、迟、叹、 决、悔、元、包”十一个生字(学生加拼音齐读、学生领读、去拼音排火车读;鼓励学生运用编字谜、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等方法认识11个汉字)

  ②出示“丁零零、闹钟、哈欠、迟到、书包、叹气、决定、后悔”8个词语(请坐姿端正的学生排火车读课文)

  (三) 读文入境

  1、朗读课文,思考:元元仅仅多睡了一分钟,为什么迟到了20分钟。(教师板书:一分钟—20分钟)补全下面一段话。

  因为多睡了一分钟,所以(没赶上红绿灯);

  因为多睡了一分钟,所以(没赶上公交车);

  因为多睡了一分钟,所以(走着去学校);

  因为多睡了一分钟,所以最后(迟到20分钟)。

  2、20分钟里,元元后悔心情在文中如何体现的?

  他叹了口气,说: “要是早一分钟就好了。”

  他又叹了口气,说:“要是早一分钟就好了。”

  (教师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两句话。)

  三、 拓展积累 《劝学》

  《一分钟》教后反思

  《一分钟》讲述了小朋友元元多睡了一分钟,迟到二十分钟的故事。通过这篇课文的的学习,使学生受到严格要求自己,珍惜时间的教育。教学中,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进行教学,达到了较好的效果。

  游戏导入

  正式上课以前,在与学生问候以后,让学生两手前*举,坚持站好一分钟,再请同学们坐下,让同学们谈谈自己的感受,你觉得一分钟长吗?在学生各抒己见之后,我语重心长地说:“是啊,一分钟可以说很长,也可以说很短。在某种情况下,要把握安排好一分钟也是很不容易的。就像刚才我们能一动不动的坚持一分钟也是不容易的。我们今天学了课文《一分钟》以后,相信小朋友们对“一分钟”的体会一定会更深。

  四、抓住重点词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我决定抓住元元的两次叹息为朗读的亮点。但要读好这两次叹息,联系上下文揣摩体会主人公的心理活动是前提,也是基础。因此,我抓住元元在绿灯前的等待,在公共汽车站的等待,步行到校的辛苦无奈为重点,引导学生设身处地想象元元当时的心情,语言。在情景剧中,具体落实到“刚想走过去,红灯亮了。”中的“刚”;“他向停在车站的公共汽车跑去,眼看就跑到车站了,车子开了”中的“眼看就”;“他等啊等,一直不见汽车的影子,元元决定走到学校去。”中的“等啊等,一直”这些重点词语中。在追赶公共汽车一幕时,结合剧情,体会到了元元的焦急、悔恨。在此基础上,学生读两次叹息时,可以说是水到渠成。

  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在学生们做游戏时播放歌曲《时间像小马车》,时长控制在一分钟,激发学生兴趣。另外,生字教学时充分利用课件,从带拼音到去拼音、词语、儿歌,一步步加强,从而是学生们生字掌握的很扎实。

  不足之处

  1、生字教学虽然也是让学生们自己讲解,给他们机会展示。但是仍然把的过死。又牵着学生鼻子走的感觉。

  2、课文教学时,有些语言引导不够,导致学生弄不明白,课堂气氛不活跃。

一分钟教学反思 7

  语文新课程倡导学生的学习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为主,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及合作探究的学习精神。在语文课堂中,我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学习的意识。下面我以二年级《一分钟》的教学来谈谈本节课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得与失。

  一、课堂中值得肯定的方面

  1.小组合作学习的目标更清楚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把简单的内容让学生独立学习完成,以此来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把本节课的重点、难点让学生合作学习来完成,从而让学生体会合作学习的重要性。在以往的小组合作学习中,有很大一部分同学对合作学习的内容并不明确,就开始叽叽喳喳地说了。这节课中我保证每一组的同学都清楚了所学习的内容后在组织他们开始学习。因此,每个小组的学习效率明显的提高了。

  2.小组成员的分工更加明确

  以往的小组合作学习时,总是那么几个同学再讨论、交流,不说的同学从来不说,而且他们也不听别人在说什么,似乎小组合作学习跟自己没有关系似的。本节课中,老师帮助各小组明确了小组内每个成员的分工,比如:谁负责组织,谁负责记录,谁负责汇报等,并要求每个同学必须参与到小组的学习中来。这一以来,课堂气氛明显地活跃了很多,学习的效率也明显提高了。

  3.学生更加深刻感受到乐合作学习的重要性

  本节课中,同学们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后,每个小组在汇报学习结果时,每个小组都说出了自己小组的看法,并且汇报的同学表达的也非常清楚,老师相机表扬了每个小组的闪光点。老师在小结时,把每个小组合理的观点总和起来,这样我们的学习就更加全面了。同学们也深刻地感受到了合作学习的重要性。有的同学居然说出了:人多智慧广,众人拾柴火焰高。

  二、本节课中还需改进的方面

  1.时间的分配不够合理

  小组合作学习时,老师为了让小组的每个成员都能说出自己的想法,因此让小组成员尽情地讨论、交流,以至于小组合作学习的时间过长。在以后的教学中,应明确合作学习的时间,以提高孩子们学习的效率。

  2.评价方式比较单一

  对于小组合作学习,只有我对于每个小组做出了简单的评价,而对每个小组的成员的评价不到位。最主要的是我忽略了学生的自我评价及学生间的相互评价。

  通过《一分钟》这节课中小组合作的学习,我看到了孩子们在老师的引导下是有一定的学习能力的,同时我还发现了小组合作学习给了更多孩子展示的机会,可以帮助更多的同学积极参与到课堂的学习中来。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继续采取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不断地总结学习中的得与失,争取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使教学效率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一分钟教学反思 8

  《一分钟》这篇课文介绍了小主人元元因为多睡一分钟,带来的是20分钟的迟到,是一路焦急的等待和不停的叹息,是步行的辛苦和脸红的尴尬,是深深的后悔和宝贵的教训。

  这篇文章非常贴近孩子们的生活,学生读着课文,感觉写的就是自己或者自己熟悉的伙伴,很自然就入情入境了。在揭示课题时,我在黑板上写一道算式1=20,引起学生的疑问——“1”怎么会等于“20”呢?从而导入课文的学习。

  在学生整体感知课文之后,我问:“1”指的是什么?“20”指的又是什么?学生很快就会打出来。为了训练孩子的概括能力,我请学生用上“谁因为---结果---”说说故事的主要内容。聪明的孩子很快说出正确答案。学到这儿,学生已经读懂课文,教学任务似乎已经完成。可是就到这吗?

  忽然,我想到《新课程标准》关于口语交际有听故事,能复述大意的要求。何不以此为例,练习孩子的复述能力?于是我提出:谁能用一句话来讲讲今天所学的课文?说着,用手指了指板书。聪明的孩子立刻明白,高高的举起手来。

  “元元晚起一分钟,结果迟到了20分钟。”

  “元元晚起一分钟,结果迟到了20分钟有两个原因,分别在2、3、4自然段中,再读读,分别用一句话来说说。”

  2分钟后,大部分孩子举起了手。

  “元元碰到红灯,晚了一分钟。”

  “元元没赶上汽车,走着到了学校,结果迟到了20分钟。”

  “连成一句话,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谁来试着说说?先在小组内说说,然后组长代表小组发言。”

  “元元晚起一分钟,结果碰上红灯,又没赶上汽车,只好步行到学校,结果迟到了20分钟。”

  故事讲完了,我想:如果到这里就让孩子说说学了课文后的感受,就算有会说的,也可能是泛泛而谈,不够深入。于是,我又设计了一个环节:讲讲你的一分钟故事。像这样的经历人人都有:一分钟没用心听课,结果花费很长时间去写作业;早读迟到一分钟,没能背会要学的古诗;上课说话一分钟,结果罚站10分钟------这样的经历一说,孩子们明白了时间的宝贵,也用心做好一件事,可以节约很多时间。学到此,我虽没有让孩子说学文后的感受,但是,孩子的眼神已经告诉我,真心时间的种子已经播下!

一分钟教学反思 9

  小班的综合活动“穿彩衣”正在进行,孩子们拿着彩纸撕着、剪着。活动结束时,大部分孩子已完成作品。一个小男孩拿着完成了大半的作品犹豫着,最后终于大声地说出了自己的要求:“老师,等我一会儿好吗?”年轻的教师略微停顿了一下,马上轻轻地对他说:“好的,我们等你一会儿。”教师边招呼孩子们相互介绍作品,边用眼神鼓励男孩加油。男孩投入地操作着,可能由于着急,他的手有点颤抖。大约过了一分钟,男孩终于完成了作品,他兴奋地高举着自己的作品跑向教师:“老师,我完成了。”年轻的教师回应他一个热烈的拥抱,男孩的笑容灿烂无比。

  这一幕让我感触很深。在幼儿园一日活动中,此类情景屡见不鲜:操作活动中,对动作较慢的孩子,教师最常说的是:“等有时间的时候你再做完它好吗?”一句话使孩子显得十分无助;游戏中,教师一声“活动结束了,赶快把东西收拾好”让孩子的兴趣顿时消失;问答环节中,有的孩子站起来因紧张一时说不出答案,教师的一句“请先坐下,等想好了再回答”让原本忐忑的孩子欲言又止。今天,这位年轻的教师既面向全体,又照顾个别,用了一分钟的时间帮助孩子体验到了善始善终完成任务的快乐。

  一分钟,虽然很短暂,但包含了对孩子的理解和宽容。正是因为这一分钟,使教学环境显得和谐、民主、自然,孩子们保持了活动兴趣,满足了探索欲望,体验了学习的快乐。

一分钟教学反思 10

  《一分钟》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三册第二组课文中的一篇课文。它讲述了小朋友元元多睡了一分钟,迟到二十分钟的故事。通过这篇课文的的学习,使学生受到严格要求自己,珍惜时间的教育。在教学中,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进行教学,达到了较好的效果。

  一、从课题入手,游戏导入

  上课伊始,让学生两手前*举,坚持站好一分钟,再请同学们坐下,让同学们谈谈自己的感受,你觉得一分钟长吗?在学生各抒己见之后,我语重心长地说:“是啊,一分钟可以说很短,也可以说很长;在某种情况下,要能克制自己,坚持一分钟也是不容易的。

  我们今天学了课文《一分钟》以后,对“一分钟”的体会一定会更深。”在游戏初步感知一分钟的长短后,巧妙的从同学们的切身感受迁移到课文的学习中去。

  二、抓住重点词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在学生初步了解课文内容后,又以“为什么元元只多睡了一分钟,就迟到了20分钟”,引导学生细读课文,抓住元元的两次叹息为朗读的亮点,抓住元元在绿灯前的等待,在公共汽车站的等待,步行到校的辛苦无奈为阅读点,引导学生设身处地想象元元当时的心情,在朗读体会的过程中,具体落实到“刚想走过去,红灯亮了”中的“刚”;“向停在车站的公共汽车跑去,眼看就跑到车站了,车子开了”中的“眼看就”;“他等啊等,一直不见汽车的影子,元元决定走到学校去。”中的“等啊等,一直”这些重点词语中。先朗读后体会,再带着体会到的感情朗读。教学中,引导的不太到位,学生的理解能力受一定的限制,朗读的。能力及激情都不够,有待训练和进一步的提高。

  三、结合实践,课外延伸

  在学生找到元元迟到1分钟的原因后,让学生续编课文《元元的明天》。第二天早上,丁零零,闹钟又响了。元元打了个哈欠……(想想看,今天元元还会迟到吗?他会怎么做呢?请你接着往下写)由于前面学生已经阅读理解得比较到位,所以在续编的课文中学生顺理成章地点出了中心:“元元想:昨天迟到了,今天一定要珍惜时间,一分钟也不能多睡。”在续编课文的同时,学生也懂得了如何去珍惜时间。

  我趁机和学生交流汇报一分钟能做些什么。这时,我告诉孩子们,一分钟可以做很多事情,人们驾驶着汽车一分钟可以行驶11公里,印刷厂的工人叔叔借助先进的机器,一分钟可以印刷133张报纸,在北方农民伯伯能用收割机一分钟完成一百*方的麦地收割……学生的眼里放出惊异的目光,我趁机反问:“现在,你们觉得时间重要了吗?这样的课堂结尾,使学生愉快地从课文中走到生活中,实实在在地体会到了时间的重要,从而在生活中严格要求自己,珍惜每一分钟。

  在教学当中,还存在不足,如对于课文的朗读,大多数学生能积极参与,朗读效果较好,但因为学生的基础差,有些同学参与积极性不高;到底该如何去引导学生的朗读呢?开展形式多样的朗读比赛?还是……?我想这也是我在以后的教学中需要继续探索的。

一分钟教学反思 11

  这次有幸参加了月北片的教研活动,在这次活动中我执教了一节五年级语文课,是一首充满激情的现代诗歌《最后一分钟》,作者倾诉了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怀抱最后一分钟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特殊时刻的思绪,表达了全*人民积蓄心中的强烈的爱国情感和对香港回归祖国后美好前程的衷心祝福,成员-周婵娟:公开课教学反思。整首诗语言精练,富有感染力,感情真挚强烈。后顾整个课堂教学,我总结出以下几点:

  1、要关注学情。

  成功的教学必须关注学生的亲身体验。在课堂上一定要根据学情,顺学而导,以学定教,而不是心中只有教案,而忽视了学生的实际需求。在课开始,由于天气原因,上课时间推迟了,听课老师不清楚这点,早早地就进入了教室的听课区,足足等了二十多分钟才上课,学生们也就在紧张的状态下进入这节课的学习,所以当我提出第一个问题时,学生的回答声音的确很小,而我对于这点根本没引起关注,只是抓住学生的答案马上进行下一步的学习,所以在课堂的前段时间学生们并没有在老师的引导下消除紧张的心理,这是我课堂中的缺失。这节课的教学,我很少关注学生们的感受和体验,没能很好地在学生的情感上进行关怀。所以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必须关注学生的学习体验,让学生体验语文中蕴涵的美,从而感悟语文的无穷魅力。

  2、要注意学法

  我们古人有句名言:“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更不如授之以鱼塘”,教学反思《成员-周婵娟:公开课教学反思》。这是用比喻的说法来表达“学法指导”的道理,也就是叶圣陶说的“教是为了不用教”的思想。阅读教学中的学法指导不可能是机械地、独立地灌输,只能是自然地渗透。渗透学法的过程是学生参与语言训练的过程,是学生展示思维的过程,是学生感知的过程。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主要采用齐读的方式,很少指导学生个体读。然而只有让学生从自我情感出发,去理解、去发现,这些都需要从学生的发言和个体朗读中去发现,只有这样,你才知道学生懂得了什么、需要什么,从而根据这些去引导、去发现。我在这节课上总是想让齐读来激发学生的情感,忽视了学生的个性体验,过多的铺垫掩盖了学生的方法收获感受,要知道齐读是渲染,个体读才有个性化的体验。在以后的教学上我一定要注意。让学生掌握学法,教师必须做有心人,注意教学过程中的及时点拔和引导,这对学生学法的形成至关重要。

  3、要把握好各环节的“度”

  教师作为对话教学中的引导者、激发者,应该把握好“度”的问题。随着语文教改的深入,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性地位越来越凸显出来,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上如何拿捏好分寸,把握住课堂教学的轻重缓急,控制好课堂教学节奏,在教学各环节上做到操之有度是一个语文教师教学功底和教学智慧的重要体现。在课堂上的写诗环节,我是安排在学习第二节诗歌后,根据理解的意象来模仿诗歌的语言写一写,此时诗歌的学习才进行一半,这时让学生写诗有些仓促和操之过急,如果安排在后面环节可能会好些。另外在第四节诗歌的学习中,我用课件出示了这样两个问题,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自己解决这两个问题,其中有一个问题是:“最后一分钟具体指哪一分钟?”这个问题放在此处似乎不太妥,因为前面我在写诗环节上就是让学生写写自己眼中的最后一分钟,现在又来问这最后一分钟具体指哪一分钟,让学生感到很迷糊。所以课堂上各个环节的度的确要把控好,有时来得早不如来得巧,适时把控效果会更好。语文课堂教学和其它学科教学一样“教无定法”,我们一定要尊重教学规律,合理安排好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做到“行之有度”,这样的课堂教学就一定是教学效果好、教学效率高。

  一次经历,一次成长,每次的公开课都会让我看到自己身上许多的不足,我也将在以后的教学中不断改进、不断总结、不断反思,让我的课堂越来越完善。

一分钟教学反思 12

  可以说这是我踏入老师这个行业之后,第一节真正意义上的汇报展示课。这堂课是基于学生在第一课时扫清课文生字词,对事件前因后果有了整体感知的基础上而进行的教学。

  我意在以学生自身的朗读体会为主线,以珍惜时间的情感领悟贯穿整堂课的教学。总的来说,针对每个自然段的学习我都设置了不同的重点。比如第二自然段的朗读知道以及对词语“要是”的理解;第三自然的“看图说话”,这也是整个低段教学的重点。还有学生的实践活动,演一演,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

  可是,整堂课下来,一切并没有自己预想得那么顺利,学生举手的积极性反而没有*时高涨,当初的构想、重点也并没有得到体现。现将问题总结如下,供今后参考鉴戒。

  首先,作为一名新教师,如何使自己的过渡,衔接更自然这是最难也是最应该学习的方面。从这节课下来,我感觉自己的语言不够简洁,有时候一个指令或者问题下去,学生并不能很好地理解我所要表达的意思,更不用说去完成布置的某项任务或者说是某个要求,尤其是针对低年级的孩子来说,简洁、活泼而有趣的儿童语言,抑扬顿挫的语调对于整堂课的氛围甚至是教学效果都是相当关键的,而这方面正是我非常欠缺的。

  其次,我认为所有问题的出现归根结底是由于在备课环节,我只是一味地备课,没有从真正意义上去备课堂,备学生。每节课都会有不同的状况出现,老师就应该预设各种不同的课堂突*况,学生才是课堂学习的主人,不应该设置框架,牵着学生的鼻子走。而应该以学生为主体,课堂上的突发事件往往是有效的资源,而如何充分有效地利用这种课堂资源,使谬误成为教学亮点,这也是我在以后的教学中需要不断积累、学习的。

  第三,虽然我一直认为要在课堂中,要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自己去读,自己去体会。可是课上下来之后,我发现留给学生读的时间还是少得可怜。教材中的课文都是精挑细选的,所以在以后的教学中,更要注意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反复诵读,让教材鲜活的语言文字引起学生的兴趣,使他们主动投入到课文的学习中去。

  第四,评价语的欠缺以及评价方式的单调这个问题也是从这节课中体现出来的。我在评价的时候多次重复学生的回答,这一方面没有任何效果,另一方面更是浪费时间。在今后的课堂评价中,应该使评价不是形式上的“你真棒!”“你读得真流利!”等等,而应该具体到词语,句子中。到底棒在哪里,好在哪里,有个明确的指向性,使评价更有层次性,起到真正的促进作用。

  第五,学生的动手能力没有得到锻炼。一节课下来,应该给时间让学生自己写作业或者去理解、巩固。满堂灌的方式,学生吸收不了,就不能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通过这节课,我发现自己在今后的教学中还有许多地方需要不断地改进,学习,实践和积累。

一分钟教学反思 13

  《一分钟》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二组课文中的一篇课文。主要内容:小朋友元元多睡了一分钟,迟到二十分钟的故事。通过这篇课文的的学习,使学生受到严格要求自己,珍惜时间的教育在教学中,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进行教学,达到了较好的效果。

  一、从课题入手,游戏导入

  上课前,在与同学们问候以后,让同学们一起来做个游戏:全体同学立正站好,两臂侧*举,一动不动的站立,坚持站好一分钟,再请同学们坐下,让同学们谈谈自己的感受,你觉得一分钟长吗?在一分钟内你能做什么事情?在学生各抒己见之后,我语重心长地说:“是啊,一分钟可以说很长,也可以说很短。在某种情况下,要能克制自己坚持一分钟也是不容易的。今天课文中的元元,他认为一分钟长吗?一起来学习课文就知道了。”

  在游戏初步感知一分钟的长短后,巧妙的从同学们的切身感受迁移到课文中元元的感受,自然地引入到课文的学习中去。思考元元迟到的原因是什么?

  二、抓住“两次叹气”朗读感悟,体会元元的心理

  教学中,我以“元元一共说了几句话?”让学生很快找到了文章的中心,也就是元元的两次叹气:“要是早一分钟就好了。”要读好这两次叹气,还要联系上下文体会主人公的心理活动。教学中我以帮元元找回20分钟为线索,抓住元元在绿灯前和在公共汽车站的等待,步行到校的辛苦无奈,引导学生设身处地想象元元当时的心情。同时,在朗读过程中,注意抓住重要字词,体会感悟。如“刚想走过去,红灯亮了。”中的“刚”;“他向停在车站的公共汽车跑去,眼看就跑到车站了,车子开了”中的“眼看就”;“他等啊等,一直不见汽车的影子,元元决定走到学校去。”中的“等啊等,一直”,再引导学生对照插图,想一想,演一演,学生体会到了元元当时的心情,再进行朗读,自然就能读出其中滋味。

  三、创设读的情境,增强读的趣味性。

  阅读教学一定要重视读,要让学生带着问题读书,边读边展开合理想象,感受阅读乐趣,享受阅读生活,增强阅读能力。《一分钟》课文后的“读一读”提出的要求是“朗读课文”。这个提示点明了通过朗读理解课文内容,感悟时间的重要,体会时间的宝贵。为此,我在教学中努力创设读的情境,增强读的趣味性,引导学生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感悟,在读中理解,在读中生疑,在读中释疑,不断提高阅读效果。

  四、教学中的不足点

  在教学中,还存在不足,如对于课文的朗读,大多数学生能积极参与,朗读效果较好,但因为学生的基础差,有些同学参与积极性不高;对老师提出的“一分钟能做什么”学生没有充分参与进来,特别是那些差点的学生根本没参与进来。

  今后的教学中既要针对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教学,更应该大胆放手,充分挖掘学生潜能,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还应加强课堂教学与生活的联系,让学生学会在生活中学习。

一分钟教学反思 14

  这是一首充满激情的诗。作者倾诉了香港回归祖国怀抱的最后一分钟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特殊时刻的思绪,表达了全*人民继续心中的强烈的爱国情感和对香港回归祖国后美好前程的衷心祝福。后顾整个课堂教学,我总结出以下几点:

  1.以练习为导,让生自学、自我感知每个段落的内容。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特别是感知每一段落时,总设计一定数量的练习题或思考题让生边读边想,自己去学习获得知识,把握一段的大意,从而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

  2.注重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理解课文时,让生边读边想边划,写自我见解;通过比较句子,运用词语,体会并掌握文中用词之精妙;快速读、细读、品读等环节的安排,则训练了学生略读、精读、有感情读的能力。

  3.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贯彻教学中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相结合的原则。

  现代教学法是以解决教学任务为目的的师生共同活动的方法。它既包括教师的教授法,也包括学生的学习法。启发式教学理论认为:“教学就是引起学生智力的积极性”“凡是能够引起学生思想工作和智力上的自动精神的方法,是最好的方法。”为此,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注意选用有助于学生形成自学能力、自学习惯的教学方法,且避免单一。如理解文章内容选用填空、练习、默读划句复述等教学方法;体会文章用词之确切,则采用了比较品读遣词造句的方法。抓住文中反复出现的词语,导生领会人民当时的心情与情感,并有意识地安排了“让生自读课文,理解加评注”这一教学环节,让生在积极参与学习的活动中学会知识,掌握阅读技能。

  4.利用形象的教学手段,使生处于和课文内容协调的氛围中,有求知的欲望和兴趣,从而学得愉快,学有所获。在初读全文前,先给生提供了有关“香港回归”的电视录像,让生具体感知当时情景;具体体会大典庄严、隆重的气氛及人民的情感时,又再次出现了大典各程序的幻灯,目的都是为引导学生入境,缩短主体感知与文字的距离,使其学得有趣味。

  5.教学环节设计以人感知事物的规律为依据,体现“整体——部分整体”的教学思路,如教第二段时,默读整体感知回归进行情况;尔后,抓重点词句领会人民的情感并品读优美词句;最后再有感情朗读全段,加深对全段文章的理解。如此,也教给了学生阅读的最基本方法,并有效地结合了语言文字的训练.

一分钟教学反思 15

  《最后一分钟》是新课程中人教版五年级的教材,是一篇阅读课文。这首诗韵律优美,情感丰富,适宜朗读品味。但是诗歌象征意义强,并且含有历史典故,学生在理解上有难度,因此在课前引导学生搜集资料,了解香港的历史,回归的背景。

  本以为有了背景资料的补充,学生对人本应该能够理解了,朗读起来困难应该是不大的。但是诗中比喻、象征、用典的描写方法,对学生的学习产生了挑战。学生学起来有些含糊不清,感觉学生进入不了状态,于是我又将背景与课文结合起来讲,发现学生感受好多了。通过学生的朗读,感悟到他们掌握得比较好,但是对于疑难词句理解的还不够到位。为此,我挑了诗歌中的一句话“最后一分钟,是旗帜的形状。”学生不是都能说出这句诗的含义。我感觉学生还是理解不透。于是,让学生仔多读,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吗。因此我结合诗歌内容引导学生注意朗读时的抑扬顿挫;即注意小节之内以及小节与小节之间的停顿;向学生明确:有的诗句读的语气要高昂,有的诗句读的语气要沉重;有的要读得坚定有力等等。还为了激发学生读的兴趣,我又让学生进行小组间的比赛读、评议;找差距等,进行读的指导,达到读的目的,也促使学生对诗歌进一步理解,学生读的很卖力,也很激昂。


《一分钟》教学设计与反思3篇(扩展3)

——《一分钟》教学反思

《一分钟》教学反思

  身为一名刚到岗的教师,我们的工作之一就是课堂教学,教学的心得体会可以总结在教学反思中,那要怎么写好教学反思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分钟》教学反思,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分钟》教学反思1

  《课标》指出,在教学中,我们要培养学生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这不仅是信息社会的要求,还能更好地体现学科间的相互整合。

  在课堂上,让孩子朗读大段的资料,十分费时,而且资料中有有些科学知识学生一时半会儿还弄不明白,并没有对我们的教学产生互补的作用。联系自己*时的教学,我想资料的运用应注意以下几点:

  以前,布置学生搜集资料,总有孩子说:“老师,我家没电脑。”似乎,上网成了搜集资料的唯一途径。在教学中,我有意识地选择一些课文,如《鲸》,《最后一分钟》等,让学生搜集有关资料,作为课前预习一部分,有许多孩子带来了色彩鲜艳的图片,科普杂志等,在一起交流,从而使他们明白,上网查资料比较快捷,但身边的书籍,报纸等也是我们必不可少的好帮手。此后,孩子们也就不再为家里不能上网而苦恼了,相反,他们查阅工具书的时间反而多起来了。

《一分钟》教学反思2

  今天看了一篇文章《新课标下作文的评价》颇有感触。

  《语文课程标准》对写作的评价建议:“写作评价要根据各学段的目标,综合考查学生发展水*的状况,应重视对写作的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的评价。

  这就要求我们不但要教孩子写什么,还要指导他们如何写,更要通过多种方式(亲近自然,看视频,学习文章)激发他们的真情实感。也许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更不如授之以鱼场如在教授写信时,我想要激发出孩子们对亲人,朋友的感恩,思念。于是在教授课文时,我便让他们回忆他们与朋友,家人的故事:

  在《赏花》一课时教学,我便想到了一个曾在我班读书,最后因家庭贫困被迫转学的孩子,于是我便让他们说出他们与xx之间的故事,让他们尽情的去回味他们之间的故事,去品读他们之间的真挚友情,去思念这位小小的同学。最后升华到如何帮助这位小小的同学,学生们热情颇高,在此情境下,他们有千言万语想对xx说,无需词语的罗列,只是感情的自然流露,这样的作文很能打动人心。

  在《地震中的父与子》一课教学时我抓住亲情这条线索,让学生回忆自己与父母生活中的故事,学生们说着说着,眼睛都有些湿润了,他们感受到了父母的爱,体会到了父母的辛苦与艰辛。相信此时的他们对父母充满了感恩。在这节课的结尾我留了这样两个作业:1观察一下父亲的背影,你有何感受;2与父亲对视一分钟,你看到了什么,加之于有的孩子爸妈不在身边,这便导致他们更加的思念自己的父母,在给父母写信时,他们不会去说我有多想你,只是将他们*时对父母思念的那种心情(生活的再现)跃然纸上便感人至深。

  我认为在写作教学时,与其去教他们写什么,如何写,倒不如让他们亲身去体验那种感受,去激发他们那种情怀。也许他们的语言并不美妙绝伦,但那种真情实感的抒发,*淡无奇的语言照样能扣人心弦。

《一分钟》教学反思3

  (1)诗歌教学一直是我想认真揣摩的一个教学切入点。

  从《山城的雾》《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再到这次的《最后一分钟》,我进行了各方面不同的尝试。教学中,我力求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让孩子在一系列的教育训练中步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1、激发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乌申斯基说:“没有任何兴趣而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因此,在教学中,我充分利用电化教育创设情趣。一张香港回归的震撼人心的画面,一段教师声情并茂的旁白,把学生引到了1997那个刻骨铭心的一分钟,孩子们也明白了这一分钟的珍贵,深入探究的欲望就更加强烈。这样一来,学生的阅读兴趣大大提高,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2、朗读贯穿始末。

  朗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进入课文的桥梁。桥的一头是课文,另一头是学生。读着读着,沿坡讨源,据文入情,神游其中,增进理解。可以说,朗读犹如学生领会课文主旨的指挥棒。在教学中,利用初读,逐节理清文章脉络;运用细读,理解文章的内容和思想感情;采用精读,品味意境,品味思想;品味手法;启用熟读,把诗句中描述的形象和语言文字融为一体,牢固地保留在头脑中,积淀语感。

  3、选择课外阅读。文章所涉及的背景文化相当丰富。在课前预习设计上我并没有让学生的情感有所侧重,而是就当时当地的历史条件进行收集。课堂上,学生收集的丰富的课外资料超出了我的想象。课外资料阅读在教学中的作用相当大,精神营养丰富,道德质地醇厚,感情成分饱满,适合时代需求,使孩子们真正感受假、丑、真、善、恶、美,陶冶学生情操,增强进步意识,提高学生素质。

  但是教学只有在实践操作过程中才能发现理论与实际的磨合口。课上完,细节的思索却不断。

  1、孩子对香港的过去和一分钟的体验了解甚少,特别是农村的孩子缺乏收集资料的渠道,所以在设计导语的时候我穿插了很多的课外资料,加深孩子对香港的印象。所以上课时是否会感觉课堂上教师的导语过长,教师的语言过多?

  2、对于文本的理解真的非常难,作为教师,我都读了教下10遍。我想,逐字逐句推敲反而会破坏文本的整体意味。对于五年级的孩子,我认为对香港过去的痛苦和这最后一分钟的激动能有迷糊的印象就达到了我想要的目标。因此,我重点抓第2、3小节,用板块对比的教学方式来激发学生的情感。这样的目标设计,是否会浅化了文本的意味?

  3、这一个单元的课文对于课外资料的收集和整理有一定的要求,因此,课前我让学生进行了大量的资料收集,并让学生在资料上写上自己读后的感受。略读课文,注重能过的是方法的积累,用资料来冲击情感。我想,我们还可以用多种方法进行不同的尝试。这种没有情感指向性的材料收集尝试会不会让学生的情感寄托有所偏差?

  (2)在《最后一分钟》的教学中,引导学生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抓住作者直抒胸怀的诗句体会。

  透过这些诗句,读出那激动、自豪的感情和热切欢迎之情。并联系所搜集的历史背景资料理解诗句去体会。如联系虎门销烟和英国殖民主义者强加给*的不*等条约。一百多年前,英国侵略者靠禁品加洋枪洋炮打开了*的大门,强迫清*签订了一系列不*等条约,香港被长期割让给英国。虽然有血气的华夏儿女奋力反抗,但终因清*的腐败无能而导致中华民族的近代史被打上了痛苦、屈辱的烙印。这些已成为所有*人的耻辱与心头之恨。而在香港回归之际,压在中华儿女心头百多年来的耻辱终于被雪洗了。香港回归祖国,是祖国日益强大与繁荣的有力见证,是对所有炎黄子孙的巨大激励与鼓舞。这一刻,无数的华夏儿女流下了激动的热泪,这是多少年,多少代人热切期盼的时刻啊。此时创设情境再一次引导学生体验诗歌表达的情感。课文中有一幅插图,描述的是香港*交接仪式升*、区旗与奏*的情景。让学生深入体验:如果你是参加*交接仪式中的一员,亲眼目睹了这一过程,你最想说什么?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既是本课教学的主要任务,也是促使学生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情感的手段。因此教学时我结合诗歌内容引导学生注意朗读时的抑扬顿挫;即注意小节之内以及小节与小节之间的停顿;向学生明确:有的诗句读的语气要高昂,有的诗句读的语气要沉重;有的要读得坚定有力等等。为了激发学生读的兴趣,我又让学生进行小组间的比赛读、评议;找差距等,进行读的指导,达到读的目的,读中也促使学生对诗歌的进一步理解,学生读的兴趣较浓。

《一分钟》教学反思4

  《最后一分钟》是新课程中人教版五年级的教材,是一篇阅读课文。这首诗韵律优美,情感丰富,适宜朗读品味。但是是的诗歌象征意义强,并且含有历史典故,学生在理解上有难度,因此在课前引导搜集资料,了解香港的历史,回归的背景。

  本以为有了背景资料的补充,学生对人本应该能够理解了,朗读起来困难应该是不大的。但是诗中比喻、象征、用典的描写方法,对学生的学习挑战。学生学起来有些含糊不清,第一课时下来,感觉学生没有进入状态,于是我与同组的老师交流了感受,在第二课时我将背景与课文结合起来讲,发现学生感受好多了。就是这样,围绕情感目标的思路很清晰,感觉达成度也比较高,那么技能目标怎么样呢?课堂上只能从学生的朗读中,感悟到他们掌握得比较好,但是对于疑难词句理解了吗,难以检测。为此,我挑了诗歌中的一句话“最后一分钟,是旗帜的形状。”叫了学习程度分别为优秀、良好、及格的六个学生来说说他们的理解,我感觉还是很欣慰的,除了一个学生需要教师的启发外,其他几个学生都能说出这句诗的含义,而且有比较多元的理解。但这个句子不是最难的,其他的句子呢?所以,我想我们必须一起研讨的问题就是:

  1、假如必须一课时完成这首诗歌的教学,你觉得如何安排可以更好地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

  2、是不是每一篇文章都必须让学生读懂读透了?一篇课文下来,学生还有没读懂的段落、句子(不是一个两个,是一部分,甚至几乎是全部学生),你觉得可以吗?这些问题就是这堂课留给我的思考。希望能其他老师一起探讨!

  《最后一分钟》是一首充满激情的诗歌。作者倾述了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怀抱最后一分钟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特殊时刻的思绪,表达了全国人们积蓄心中的强烈爱国情感和对香港回归祖国后美好前程的衷心祝福。鉴于此,在教学中我采用朗读为主的教学方式。

  在授课前我让学生搜集资料了解香港被割让的屈辱历史以及割让后香港人民的苦难生活。课程伊始,先介绍现本诗的格局,首节为引子,将香港拟人化。接着,让学生快速读文概括后三节的内容,并结合自己对历史的了解讲讲诗句“我看见,虎门上空最后一缕硝烟,在百年后的最后一分钟终于散尽”应该怎么理解。然后,分小组自由读诗,要求根据自己的理解读出感情。

  之后,朗读汇报,教师评价并指导。这个环节我根据学生的朗读适时指导感情的处理——第一节应读出激动的心情,第二节要的读要配合内容的“慢镜头”描述,但不是单纯的缓、慢,而是有层次有节奏的读。第三节要读出百年的沧桑,声音要沉缓,但在结尾“百年的痛苦和欢乐都穿过这一滴泪珠使大海沸腾”要读出屈辱散尽后的激动。第四节要读出盼望香港回归的急切以及香港回归后对她的无限期望。这一环节的教学方式是:学生汇报一段,教师指导一段,然后练读。最后,让学生分小组练读全诗,然后比赛。

  我觉得,用朗读去调动学生的情绪比单纯的说教要好的多。况且这篇诗歌叙述的历史事件对学生来说很遥远,很难在短时间内了解透历史。因此,在大致了解历史的基础上用朗读引出感情我认为是比较适合这篇课文的。

《一分钟》教学反思5

  讲课是一种折磨,却是进步与收获的最捷径。如果说课前的数次修改与试讲是在酝酿培育种子,那么讲课中的释放就是花骨朵的盛开,无论芳香与否,自有其独到之美,最后在评课中品尝到收获的喜悦。所以说每次讲课都蕴含着一颗种子的故事。而这次成老师在学校听课又促成了自己教学中一颗种子的萌芽、开花与结果!

  牛顿说过,“如果说我比别人看得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了巨人的肩上”。所以,漫漫成长路离不开前辈的帮助与指引。所以在准备环节,对课有了初步思路之后,立马去寻求师傅的指导。每天晚上下班后,面对着空旷的教室一遍遍的试讲,练习板书,计算时间。并厚着脸皮去请有经验的老师给自己听课评课,在前辈们毫无保留的指导与帮助下,在一次次的修改后,对课有了更深的理解与把握。慢慢地,一堂支离破碎的课慢慢成了形,慢慢缕清了思路。所以课前准备要充分与充实,每一次课前的准备就是一颗颗教学种子的酝酿。

  但是课堂的魅力就在于它的灵活性与不可预见性。所以可以用现在最流行的一句话来形容课堂教学“理想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学生是灵活的,不是演员,课堂上不可能让学生完全跟着你准备的教案走,所以背教案在课堂上是完成行不通。这就需要在备课的同时备学生,课堂上要灵活机智应对学生的各种想法与反应。同时学生的反应与表现能够最直接地反射教学设计的漏洞与弊端。所以课堂教学学问大,每一堂课都是一次次思想之花盛开的过程。

  评课是听课活动结束后的一种教学延伸。评课的过程就是总结教学经验,发现教学问题从而扬长避短的过程。这次讲完课后,成老师对本节课提出了许多建议,让我对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与实效性有了更深层次的领悟与反思。课堂的主体永远都是学生,学生可谓是课堂中的“上帝”,所以如何更加有效地达成教学目标就成了课堂的重中之重。花架子是做给人看的,空有外壳而缺乏内涵,这在课堂教学中是万万不可取的。相对于教学的理论化,有效性与实效性更能够服侍好我们课堂上的“小上帝”。所以评课要反思,每一次评课都是一串串果实的收获。

  一颗种子由萌芽到开花至结果,从中感受到了酝酿的煎熬,盛开的美丽以及结果的喜悦。一颗颗种子的发育正是我成长的过程,我愿将成长过程中每个阶段的自己都比作一颗小小的种子,

  慢感受开花结果中的各种酸甜苦辣。一颗种子的故事还没有结束,我的成长还在继续……

《一分钟》教学反思6

  节课我采取游戏导入。上课铃响起,在与学生问候以后,让学生坐端正,不能发出丁点声音,接着让同学们谈谈自己的感受,你觉得一分钟长吗?在一分钟内你能做什么事情?在游戏初步感知一分钟的"长短后,巧妙的从同学们的切身感受迁移到课文中元元的感受,自然地引入到课文的学习中去。抓住重点词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为朗读打下基础。在仔细品读后,我决定抓住元元的两次叹息为朗读的亮点。但要读好这两次叹息,联系上下文揣摩体会主人公的心理活动是前提,也是基础。因此,教学中我以帮元元找回分钟为线索,抓住元元在绿灯前的等待,在公共汽车站的等待,步行到校的辛苦无奈为阅读点,引导学生设身处地想象元元当时的心情,语言。在朗读体会的过程中,具体落实到“刚想走过去,红灯亮了。”中的“刚”;“他向停在车站的公共汽车跑去,眼看就跑到车站了,车子开了”中的“眼看就”;“他等啊等,一直不见汽车的影子,元元决定走到学校去。”中的“等啊等,一直”这些重点词语中。先朗读后体会,再带着体会到的感情朗读。在追赶公共汽车一幕时,结合插图,先引导学生观察、想象,再抽学生表演,学生入情入境,体会到了元元的焦急、悔恨。在此基础上,学生读两次叹息时,可以说是水到渠成。结合实践,课外延伸。在学生找到元元迟到1分钟的原因后,让学生改编课文《元元的明天》。由于前面的阅读理解非常到位,所以在改编的课文中学生顺理成章地点出了中心:“元元想:昨天迟到了,今天一定要珍惜时间,一分钟也不能多睡。自由说话,你想对元元说什么?我扮演成元元,这样我和学生反复扮演角色,学生在教“我”珍惜时间的同时,自己在无形中懂得了如何珍惜时间。

《一分钟》教学反思7

  《一分钟》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二组课文中的一篇课文。主要内容:小朋友元元多睡了一分钟,迟到二十分钟的故事。通过这篇课文的的学习,使学生受到严格要求自己,珍惜时间的教育在教学中,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进行教学,达到了较好的效果。

  一、从课题入手,游戏导入

  上课前,在与同学们问候以后,让同学们一起来做个游戏:全体同学立正站好,两臂侧*举,一动不动的站立,坚持站好一分钟,再请同学们坐下,让同学们谈谈自己的感受,你觉得一分钟长吗?在一分钟内你能做什么事情?在学生各抒己见之后,我语重心长地说:“是啊,一分钟可以说很长,也可以说很短。在某种情况下,要能克制自己坚持一分钟也是不容易的。今天课文中的元元,他认为一分钟长吗?一起来学习课文就知道了。”

  在游戏初步感知一分钟的长短后,巧妙的从同学们的切身感受迁移到课文中元元的感受,自然地引入到课文的学习中去。思考元元迟到的原因是什么?

  二、抓住“两次叹气”朗读感悟,体会元元的心理

  教学中,我以“元元一共说了几句话?”让学生很快找到了文章的中心,也就是元元的两次叹气:“要是早一分钟就好了。”要读好这两次叹气,还要联系上下文体会主人公的心理活动。教学中我以帮元元找回20分钟为线索,抓住元元在绿灯前和在公共汽车站的等待,步行到校的辛苦无奈,引导学生设身处地想象元元当时的心情。同时,在朗读过程中,注意抓住重要字词,体会感悟。如“刚想走过去,红灯亮了。”中的“刚”;“他向停在车站的公共汽车跑去,眼看就跑到车站了,车子开了”中的“眼看就”;“他等啊等,一直不见汽车的影子,元元决定走到学校去。”中的“等啊等,一直”,再引导学生对照插图,想一想,演一演,学生体会到了元元当时的心情,再进行朗读,自然就能读出其中滋味。

  三、教学中的不足点

  在教学中,还存在不足,如对于课文的朗读,大多数学生能积极参与,朗读效果较好,但因为学生的基础差,有些同学参与积极性不高;对老师提出的“一分钟能做什么”学生没有充分参与进来,特别是那些差点的学生根本没参与进来。

  今后的教学中既要针对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教学,更应该大胆放手,充分挖掘学生潜能,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还应加强课堂教学与生活的联系,让学生学会在生活中学习。

《一分钟》教学反思8

  学生的感悟深浅,多数来源于自身的实践体验。只有让学生亲自参与实践活动,才能在语文教学中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

  如第三册语文教材中有一篇课文《一分钟》,讲述小朋友元元因多睡了一分钟,迟到了二十分钟的故事。透过这篇课文的学习,使学生受到严格要求自己,珍惜时刻的教育。借由这篇课文,我布置了一个作业,让学生回家测试一分钟能干些什么,同时指导学生收集有关珍惜时刻的名言警句,第二天进行交流。学生回家做的测试题五花八门,如“一分钟内洗了六个碗”、“一分钟内做了21个仰卧起坐”、“一分钟内算出了46道数学口算题”“一分钟内读了一个寓言故事”……在学生的交流中,一分钟内学生做了许多的事,学生们透过自己的亲身体验,再一次感悟到一分钟不仅仅短暂,还很有用,从而认识到一分钟是宝贵的。之后,我将自己收集的“一分钟能做的事”的资料与学生共享:一分钟,车子就能够开很长一段路,;铅笔厂可生产铅笔1600支;核潜艇水下航行可达1200米;银行的点钞机能够数1500张人民币;计算机计算量等于60个人不停地计算一年;一个印刷工人能印一千多张报纸。最后,我让学生结合自己的体验来谈谈学了这篇课文的感受。学生的发言异常热烈:“一分钟等于60秒,我要珍惜”;“老师,一分钟好重要呀,我做事再也不拖拖拉拉了。”;“老师,我此刻明白浪费时刻就是浪费生命这句话的意思了。”……从孩子们七嘴

  八舌的发言中不难看出,孩子们的情感体验和感悟在自然而然中不断得以深华,真像课标中说的那样:“透过多种教学活动,帮忙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才能构成用心的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活动促体验,活动促感悟”,这就是我在本课教学中得到的初浅体会。

《一分钟》教学反思9

  来到白旄我接了二年级的语文,由于好几年没有教语文了,有些不知所措。

  正好镇举行语文讲课比赛,我也报了名。我讲的是《一分钟》,这篇课文讲述了小朋友元元多睡了一分钟,迟到二十分钟的故事。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使学生受到严格要求自己,珍惜时间的教育。在教学中,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进行教学,达到了一定的效果,但是不足很多。

  游戏导入,上课前,让学生两手前*举,坚持站好一分钟,再让同学们坐下,让同学们谈谈自己的感受,问:你们觉得一分钟长吗?在学生回答后,我说:“是啊,一分钟可以说很长,也可以说很短。在某种情况下,要把握安排好一分钟也是很不容易的。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中的元元,他认为一分钟长吗?”

  在讲课的时候,学习生字用的时间太多。过渡语不知怎么说!

  在学生找到元元迟到20分钟的原因后,由于前面的阅读理解不是非常到位,所以在课文中学生不能点出中心:“元元想:昨天迟到了,今天一定要珍惜时间,一分钟也不能多睡。”和学生交流一分钟能做些什么。孩子们是二年级的学生,所以课前我布置让爸爸妈妈测量与学生生活贴近的一分钟能跳几个绳,踢几个毽子,能写几个字,能做几道题。这时,我又告诉学生,一分钟能做很多事情……学生的眼里放出惊异的目光,我趁机反问:“现在,你们觉得时间重要了吗?”在这方面学生理解的很好。于是,我收集了一些关于时间的名人名言,在课堂的结尾,送给学生。

  时间就是金钱。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在语文教学方面的经验我感到有难,我会在教师的指导下,继续学习!

《一分钟》教学反思10

  《一分钟》是二上年级第二组课文中的第三篇阅读课文,讲述的是元元因为多睡了一分钟,而迟到了20分钟的故事。通过学习这篇课文,让学生能做到严格要求自己,珍惜时间。

  本单元的主题是了解学生丰富的课内课外生活,为了能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入手,调动学生丰富的生活经验。我决定用以下四个步骤来展开教学:

  一、谜语导入,揭示课题

  二、实践参与,走进生活,体验一分钟

  “短短的一分钟能做什么呢?”对于小孩子来说,可能并不知道能做什么,能感受到什么,可能也不知道这一分钟有多么宝贵、有多么快乐、有多么幸福、多么短暂,或者有多么痛苦、多么恐怖、多么漫长......因为,他们并没有太多的生活体验和经历。因此,我在教学中设置了三个实践活动试图让学生经历这“一分钟”,体验一分钟:

  活动一:一分钟能写多少个字?通过采访写字最快和最好的两位同学给学生渗透做事情在追求数量的同时质量也同样重要的道理。

  活动二:“请小朋友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时间一分钟。”现场活动后让学生记录活动结果,为后面的二次活动埋下伏笔。教室里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使学生体会到:原来短短的一分钟能做这么多事情。

  活动三:学生、老师展示课前调查的有关“一分钟能做什么”的真实事例,使学生更深刻地认识到:一分钟的作用可真大。

  三、多媒体课件辅助,情景渲染,提升认识

  通过展示学生身边的图片,在课堂上产生一种震撼的效果。学生通过直观的图象和激烈的讨论,情感的体验再一次得到深华。同时,学生从多元化的角度体验,达成了唯一的目标,那就是对时间有了更深的体会,感悟到时间的价值:时间就是胜利,时间就是知识、时间就是生命······

  四、实例对比,巧用一分钟

  既然时间如此珍贵,那么渗透合理安排时间的教育在这里就很有必要了。我在让学生反思自己第一次展示中是否做到珍惜时间,能否挤出时间来之后,进行自我挑战看看两次展示的结果有什么不同。从而使学生体会到加快了速度,抓紧了时间,效率也自然而然的提高了。并在二次活动之前,提醒学生珍惜时间并不是图快,而是要取得真正的效率,在有限的时间得到更多的收获。

  本节课的教学目的和重点是要求学生会认9个生字,能正确书写8个生字,熟练朗读课文,初步感知元元多睡一分钟而迟到20分钟,心中很懊悔,从而让学生知道一分钟的重要性,学会更加珍惜时间。

  在导课时,学生提到一分钟很重要,我应该举几个简单的事例说明一下,这样会显得恰当些,课堂上随时挖掘有意义的信息是很重要。

  在设计教学思路时,我认为本课的着重点是识字,应该在课堂上突出识字的教学重点。识字本来是比较枯燥的,学生接受比较被动,怎样才能让学生真正学会生字,培养识字兴趣这方面做得不够,我先分组拼读我会认的生字,紧接着默读课文勾画出生字所在的词语,再分组读,这时学生读得有点乱,草草的进入到写这个环节,如果添加看谁能再给生字组别的词这一环节,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谁再能用词说一句话,就给一部分孩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带动了全班同学的学习兴趣,很积极的去思考、发言。

  在描红写字之前,首先让学生说一说你能用什么方法记住哪个字,其次在边看边说用手在空中写我会写的字的笔顺和结构,最后再动笔描红书写。这样的设计,主要是为了培养孩子的口语表达讨论识字方法,比我预想的要精彩许多,孩子根据自己的经验,说出了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等多种方法,孩子们的思维开拓了,课堂气氛很活泼。如果这时让学生四人以小组交流一下方法,那课堂效果会更高。在让学生动笔写字之前,如果再设计一个观察田字格生字的环节,就是让孩子们先不要动笔去写,而是先认真观察生字的结构和占格位置,并指出需要注意的地方,哪些地方容易出错。经过观察交流,学生在动笔去写的时候就能够做到心中有数,下笔沉稳,写得就有效果。

  在朗读时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在本文中一分钟具体指什么?”这个提问应变换方式,应该这样说,在本文中元元干什么事情用了一分钟,这样学生一口就能回答出,效果要好一点。给学生的问题很关键,一定多思考符合学生的思维。

  学习了本课,让学生知道珍惜时间的重要性,一分钟时间可以干很多事情,同学们干任何事情都不能因小失大。

《一分钟》教学反思11

  《一分钟》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三册第二组课文中的一篇课文。主要内容:小朋友元元多睡了一分钟,迟到二十分钟的故事。通过这篇课文的的学习,使学生受到严格要求自己,珍惜时间的教育。在教学中,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进行教学,达到了较好的效果。

  一、游戏导入。

  上课铃响起,在与学生问候以后,让学生坐端正,不能发出丁点声音,接着让同学们谈谈自己的感受,你觉得一分钟长吗?在一分钟内你能做什么事情?

  在游戏初步感知一分钟的长短后,巧妙的从同学们的切身感受迁移到课文中元元的感受,自然地引入到课文的学习中去。

  二,抓住重点词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为朗读打下基础。

  在仔细品读后,我决定抓住元元的两次叹息为朗读的亮点。但要读好这两次叹息,联系上下文揣摩体会主人公的心理活动是前提,也是基础。因此,教学中我以帮元元找回分钟为线索,抓住元元在绿灯前的等待,在公共汽车站的等待,步行到校的辛苦无奈为阅读点,引导学生设身处地想象元元当时的心情,语言。在朗读体会的过程中,具体落实到“刚想走过去,红灯亮了。”中的“刚”;“他向停在车站的公共汽车跑去,眼看就跑到车站了,车子开了”中的“眼看就”;“他等啊等,一直不见汽车的影子,元元决定走到学校去。”中的“等啊等,一直”这些重点词语中。先朗读后体会,再带着体会到的感情朗读。在追赶公共汽车一幕时,结合插图,先引导学生观察、想象,再抽学生表演,学生入情入境,体会到了元元的焦急、悔恨。在此基础上,学生读两次叹息时,可以说是水到渠成。

  三,结合实践,课外延伸

  在学生找到元元迟到1分钟的原因后,让学生改编课文《元元的明天》。由于前面的阅读理解非常到位,所以在改编的课文中学生顺理成章地点出了中心:“元元想:昨天迟到了,今天一定要珍惜时间,一分钟也不能多睡。”

  自由说话,你想对元元说什么? 我扮演成元元,让学生想想,你想说什么?怎么说?当然,我是可以替元元直接和学生对话的!下面是我和学生的对话:

  学生:“元元!你为什么会迟到20分钟?”

  我:“因为我想多睡一分钟!”

  学生:“那你知道吗?就因为一分钟,就迟到了20分钟啊!你后悔吗?你要学会珍惜时间啊!”

  我:“当然了!我决定以后不贪睡了!谢谢你的提醒!”

  学生:“不用客气!”

  ······

  这样我和学生反复扮演角色,学生在教“我”珍惜时间的同时,自己在无形中懂得了如何珍惜时间。

《一分钟》教学反思12

  优势:

  一、教学流程设计合理

  本节课经过精心设计和多次研究,教学流程设计较为合理,教学目标和重难点设定准确,环节环环紧扣,循序渐进,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二、习惯培养意识较强

  低年级的学生正是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时候,所以我在教学中格外注意学生的学习习惯,包括写字姿势要正确、站好后再回答问题、用完的文具及时放回、回答问题声音要洪亮等等,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三、应变能力较强

  由于刚刚入职不到一个月,在范写的环节出现一点问题,一位学生指出了我的错误。当时并没有紧张尴尬而是非常谦虚而又巧妙的说:“这位同学观察的真仔细,这就是老师在预习的时候没有认真,所以同学们在预习或者写作业的时候要认真仔细。”这样非常简单的一句话就帮我成功的度过了尴尬的局面,又能鼓励学生在学习的时候要认真仔细。

  不足:

  一、教师语言缺乏严谨性

  低年级的学生正处于语言学习的基础阶段,而我在教学过程中的语言过于随意、不严谨。比如在本节课中,让学生读某个自然段时,我有时说“读第几节”、有时说“读第几段”,语言比较随意,可能就导致一些学生对“自然段”的概念模糊,从而影响学生的听课效率。还出现了让学生回答问题时说“给我回答”等这些字眼,使学生潜意识认为是在给老师回答,是在给老师学习。所以语言比较缺乏严谨性。

  二、对学生思维规律把握不牢

  在本节课中,为了更能突出主人公元元认为“多睡一分钟不会迟到”的想法,涉及到了一个原句与改动后的句子进行对比的内容。而在我的教学预设中,忽略了学生的认知能力,在请了几位同学都没能准确地说出我预设的答案,此时我应该出示答案而不是继续找学生回答,从而浪费了时间。

  三、教学目的明确性较差

  在本节课中,每一段都有需要学习的任务。但有时缺乏经验出现了只让学生盲目的读课文,而忘记了交代学生思考的问题。导致了一些学生无目的读书,读书效果比较差,不能及时回答出教师提出的问题。从而也没有达到预设的教学效果。

  四、板书设计缺乏新颖性

  本节课的板书设计比较简单,没有创新。也没有根据中心、关键词等进行美观的设计。本节课的板书设计也没有起到让学生能够眼前一亮的效果。

  改进:

  在今后的每一节课中,应格外注意学生的思维和认知规律,再让学生朗读课文时一定要布置任务,让学生带着任务去阅读,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此外,在一些教学细节上也要格外注意,如教学语言的生动化与多样化的规范、板书的设计的新颖性等等。最后,教学激情还应加强。设计再好的课,教师的状态不佳,也达不到应有的效果。所以,我还要调整自身状态,以饱满的热情迎接每一节课,用自身的激情感染学生,使课堂更加活跃,更加精彩。

《一分钟》教学反思13

  教学目标:

  1,学习“钟”“欠”等八个会字;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体会时间的宝贵,懂得严格要求自己,珍惜时间。

  教学重点:

  读好表现人物情感的句子。

  教学难点:

  揣摩元元的心理,在朗读中体会时间的宝贵。

  教学过程:

  一、 新课导入

  游戏导入:全体起立立正,双手前*坚持站好一分钟,导入新课。

  二、 新课教学

  (一) 指导“钟”字书写。

  师生齐写板书“一分钟”。指导记忆“钟”字的书写(头齐腰齐脚不齐)。

  1、 学生指出占点的笔画及注意的地方;

  2、 学生在田字格内认真书写三遍“钟”字。

  (二) 听文识字

  1、 自读课文,标自然段序号,画带生字的词语。

  2、 听课文录音(教师纠正学生坐姿)

  3、 把自己想象成元元,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组分段读两 遍、 选六名学生分段读一遍)

  4、 识字。

  ①幻灯片出示“钟、零、闹、哈、欠、迟、叹、 决、悔、元、包”十一个生字(学生加拼音齐读、学生领读、去拼音排火车读;鼓励学生运用编字谜、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等方法认识11个汉字)

  ②出示“丁零零、闹钟、哈欠、迟到、书包、叹气、决定、后悔”8个词语(请坐姿端正的学生排火车读课文)

  (三) 读文入境

  1、朗读课文,思考:元元仅仅多睡了一分钟,为什么迟到了20分钟。(教师板书:一分钟—20分钟)补全下面一段话。

  因为多睡了一分钟,所以(没赶上红绿灯);

  因为多睡了一分钟,所以(没赶上公交车);

  因为多睡了一分钟,所以(走着去学校);

  因为多睡了一分钟,所以最后(迟到20分钟)。

  2、20分钟里,元元后悔心情在文中如何体现的?

  他叹了口气,说: “要是早一分钟就好了。”

  他又叹了口气,说:“要是早一分钟就好了。”

  (教师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两句话。)

  三、 拓展积累 《劝学》

  《一分钟》教后反思

  《一分钟》讲述了小朋友元元多睡了一分钟,迟到二十分钟的故事。通过这篇课文的的学习,使学生受到严格要求自己,珍惜时间的教育。教学中,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进行教学,达到了较好的效果。

  游戏导入

  正式上课以前,在与学生问候以后,让学生两手前*举,坚持站好一分钟,再请同学们坐下,让同学们谈谈自己的感受,你觉得一分钟长吗?在学生各抒己见之后,我语重心长地说:“是啊,一分钟可以说很长,也可以说很短。在某种情况下,要把握安排好一分钟也是很不容易的。就像刚才我们能一动不动的坚持一分钟也是不容易的。我们今天学了课文《一分钟》以后,相信小朋友们对“一分钟”的体会一定会更深。

  四、抓住重点词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我决定抓住元元的两次叹息为朗读的亮点。但要读好这两次叹息,联系上下文揣摩体会主人公的心理活动是前提,也是基础。因此,我抓住元元在绿灯前的等待,在公共汽车站的等待,步行到校的辛苦无奈为重点,引导学生设身处地想象元元当时的心情,语言。在情景剧中,具体落实到“刚想走过去,红灯亮了。”中的“刚”;“他向停在车站的公共汽车跑去,眼看就跑到车站了,车子开了”中的“眼看就”;“他等啊等,一直不见汽车的影子,元元决定走到学校去。”中的“等啊等,一直”这些重点词语中。在追赶公共汽车一幕时,结合剧情,体会到了元元的焦急、悔恨。在此基础上,学生读两次叹息时,可以说是水到渠成。

  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在学生们做游戏时播放歌曲《时间像小马车》,时长控制在一分钟,激发学生兴趣。另外,生字教学时充分利用课件,从带拼音到去拼音、词语、儿歌,一步步加强,从而是学生们生字掌握的很扎实。

  不足之处

  1、生字教学虽然也是让学生们自己讲解,给他们机会展示。但是仍然把的过死。又牵着学生鼻子走的感觉。

  2、课文教学时,有些语言引导不够,导致学生弄不明白,课堂气氛不活跃。

《一分钟》教学反思14

  《一分钟》是二上年级第二组课文中的第三篇阅读课文,讲述的是元元因为多睡了一分钟,而迟到了20分钟的故事。通过学习这篇课文,让学生能做到严格要求自己,珍惜时间。

  本单元的主题是了解学生丰富的课内课外生活,为了能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入手,调动学生丰富的生活经验。我决定用以下四个步骤来展开教学:

  一、谜语导入,揭示课题。

  二、实践参与,走进生活,体验一分钟。“短短的一分钟能做什么呢?”对于小孩子来说,可能并不知道能做什么,能感受到什么,可能也不知道这一分钟有多么宝贵、有多么快乐、有多么幸福、多么短暂,或者有多么痛苦、多么恐怖、多么漫长。。。,因为,他们并没有太多的生活体验和经历。因此,我在教学中设置了三个实践活动试图让学生经历这“一分钟”,体验一分钟:

  活动一:一分钟能写多少个字?通过采访写字最快和最好的两位同学给学生渗透做事情在追求数量的同时质量也同样重要的道理。

  活动二:“请小朋友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时间一分钟。”现场活动后让学生记录活动结果,为后面的二次活动埋下伏笔。教室里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使学生体会到:原来短短的一分钟能做这么多事情。

  活动三:学生、老师展示课前调查的有关“一分钟能做什么”的真实事例,使学生更深刻地认识到:一分钟的作用可真大。

  三、多媒体课件辅助,情景渲染,提升认识通过展示学生身边的图片,在课堂上产生一种震撼的效果。学生通过直观的图象和激烈的讨论,情感的体验再一次得到深华。同时,学生从多元化的角度体验,达成了唯一的目标,那就是对时间有了更深的体会,感悟到时间的价值:时间就是胜利,时间就是知识、时间就是生命······)

  四、实例对比,巧用一分钟既然时间如此珍贵,那么渗透合理安排时间的教育在这里就很有必要了。我在让学生反思自己第一次展示中是否做到珍惜时间,能否挤出时间来之后,进行自我挑战看看两次展示的结果有什么不同。从而使学生体会到加快了速度,抓紧了时间,效率也自然而然的提高了。并在二次活动之前,提醒学生珍惜时间并不是图快,而是要取得真正的效率,在有限的时间得到更多的收获。

  这篇文章非常贴近孩子们的生活,学生读着课文,感觉写的就是自己或者自己熟悉的伙伴,很自然就入情入境了。在揭示课题时,老师可以在黑板上写一道算式1=20,引起学生的疑问——"1"怎么会等于"20"呢从而导入课文的学习。

  文章的写作很有特色,如当元元被红灯拦住了去路和眼巴巴地看着公共汽车开走时,他都叹了口气,说:"要是早一分钟就好了。"但他在等车的时候,在赶到学校已经迟到的时候,课文并没有把元元的语言呈现出来,而是留出了空白,留出了给学生驰骋想象的空间。于是我们就可以在这些地方进行补白,学生可以模仿课文中的句子,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时的积累进行创作。学生的回答往往很精彩,如"元元决定走到学去,他一边走,一边说:要是早一分钟就不用步行去上学了!";"元元非常后悔,想:要是早一分钟就不会迟到20分钟了"。这时学生就自然而然地理解了课前提出的1=20。

  然后再让学生统计一分钟能写几个字,能读几个字等活动,明白1分钟的非凡作用;还可以找来类似的资料,让学生懂得"分秒必争,年年如此,一生坚持"的道理。

《一分钟》教学反思15

  一分钟到底有多长?我们在语文二年级上册中就学习了一篇课文,它讲述了小朋友元元多睡了一分钟,迟到二十分钟的故事。通过这篇课文的的学习,使学生受到严格要求自己,珍惜时间的教育。但是现在的学生对于时间的概念是非常浅的,要让学生了解一分钟,珍惜一分钟成为了重点。

  正式上课以前,在与学生问候以后,让学生两手前*举,坚持站好一分钟,再请同学们坐下,让同学们谈谈自己的感受,你觉得一分钟长吗?在学生各抒己见之后,我语重心长地说:“是啊,一分钟可以说很长,也可以说很短。在某种情况下,要把握安排好一分钟也是很不容易的。今天课文中的元元,他认为一分钟长吗?一起来学习课文的第一自然段。”

  在游戏初步感知一分钟的长短后,巧妙的从同学们的切身感受迁移到课文中元元的感受,自然地引入到课文的学习中去。

  咋一看,朗读的点还真不少,哪一句都可以有滋有味地读上一番。在仔细品读后,我决定抓住元元的两次叹息为朗读的亮点。但要读好这两次叹息,联系上下文揣摩体会主人公的心理活动是前提,也是基础。因此,教学中我以帮元元找回20分钟为线索,抓住元元在绿灯前的等待,在公共汽车站的等待,步行到校的辛苦无奈为阅读点,引导学生设身处地想象元元当时的心情,语言。在朗读体会的过程中,具体落实到“刚想走过去,红灯亮了。”中的“刚”;“他向停在车站的公共汽车跑去,眼看就跑到车站了,车子开了”中的“眼看就”;“他等啊等,一直不见汽车的影子,元元决定走到学校去。”中的“等啊等,一直”这些重点词语中。先朗读后体会,再带着体会到的感情朗读。在追赶公共汽车一幕时,结合插图,先引导学生观察、想象,再抽学生表演,学生入情入境,体会到了元元的焦急、悔恨。在此基础上,学生读两次叹息时,可以说是水到渠成。

  在学生找到元元迟到20分钟的原因后,让学生改编课文《元元的明天》。由于前面的阅读理解非常到位,所以在改编的课文中学生顺理成章地点出了中心:“元元想:昨天迟到了,今天一定要珍惜时间,一分钟也不能多睡。”我趁机和学生交流汇报一分钟能做些什么。孩子们只是二年级的学生,所以课前我布置让爸爸妈妈测量与学生生活贴近的一分钟能跳个绳,能踢个键,能写个字,能算道口算,能读个字的文章等。这时,我又告诉孩子们,一分钟可以做很多事情,人们驾驶着汽车一分钟可以行驶11公里,印刷厂的工人叔叔借助先进的机器,一分钟可以印刷133张报纸,在北方农民伯伯能用收割机一分钟完成一百*方的麦地收割,……学生的眼里放出惊异的目光,我趁机反问:“现在,你们觉得时间重要了吗?”

  古今中外许多名人志士写下了许多诗句谚语来警示人们,把你们收集的关于时间的名人名言在小组里交流交流吧。”在课堂的结尾,我把自己收集的几条,送给学生。

  时间就是金钱。

  ——【美】富兰克林

  一年之季在于春,一日之季在于晨。

  ——【中】萧绎

  今天的事不要拖到明天。

  ——【美】富兰克林

  合理安排时间就是节约时间。

  ——【英】培根

  这样的课堂结尾,使学生愉快地从课文中走到生活中,实实在在地体会到了时间的重要,从而在生活中严格要求自己,珍惜每一分钟。


《一分钟》教学设计与反思3篇(扩展4)

——《一分钟》教学设计10篇

《一分钟》教学设计1

  教材分析:

  课文以小学生喜爱的故事形式出现,讲的是元元因多睡了一分钟,而迟到20分钟,他只不过想放松一下自己,结果耽误了半节课。课文内容较为通俗,但与学生实际生活联系十分紧密,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体验、理解课文内容,从中受到教育。

  设计理念:

  根据二年级孩子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本课教学设计努力体现为学生架设生活与教材联系的桥梁,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创设读的情境,在读中感悟,利用直观教学帮助学生理解语言文字,使学生的感情与课文所表达的感情相融,进而读出感情,理解课文内容,让学生懂得分秒必争年年如此,一生坚持。

  教学目标:

  1。认识9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课文,使学生知道时间的宝贵,懂得严格要求自己,珍惜时间。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感知一分钟的长短

  教师导语:听,清脆的上课铃声已响起,假如你快乐的话,就请你冲大家笑一笑,抓紧时间吧,给大家一分钟。

  教师组织学生依次表演笑一笑。

  过渡:停,一分钟时间已到。请同学们就刚才的表演谈谈自己的感受。

  学生交流。

  生1:表演笑一笑,我快乐,大家也快乐。

  生2:看到同学甜甜的一笑,我也禁不住笑了。

  生3:我也很想表演,但是没时间了,我觉得一分钟时间太短了。

  生4:表演使我明白了,如果不抓紧每一分钟时间,许多美好的事情就会从我们的身边悄然流逝,想要做的事就不可能实现。

  教师小结:一分钟时间虽然短暂,但它会给我们带来无限的快乐。如果我们不珍惜每一分钟,将会给我们留下遗憾,使我们后悔莫及。那怎样珍惜一分钟的宝贵时间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感知一分钟的重要。

  (上课伊始,让学生在一分钟内表演笑一笑,既为学生营造了一种愉悦的学习氛围,又顺其自然地把时间观念渗透其中,顺理成章地导入新课《一分钟》,引领学生走进文本。)

  二、看图读文,感知一分钟的重要

  1。出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看图,说说图意。教师启发谈话:画面上那个低着头的小朋友遇到什么事情,你想知道吗?让我们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吧。

  2。教师范读,学生整体感知课文。

  3。学生尝试着读课文,想想题目中的一分钟,在课文中指的是什么。(让学生自读后说一说)

  4。听课文朗读录音,边听边想象情景画面,图文结合理解课文内容。

  5。再看看插图,体会元元当时着急的心情。

  (引导学生看图感知,读文想象图画,形成初步的感受。这有助于学生把抽象的语言文字情境化,既遵循了学生的认知规律,满足了学生的心理需求,增强了学习的趣味性,又降低了学生对语言文字理解的"难度,从而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学习效率。)

  三、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学生自主识字。让学生在课文中勾画出带有生字的词语,自主认读、识记。注意读准翘舌音钟迟,后鼻音零,鼻音闹等。

  2。引导学生运用学过的方法自主认字。如:(1)熟字加偏旁认字:钟、闹、哈等。(2)熟字换偏旁认字:快决,海侮。(3)小组交流认字方法。(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自由读课文,认读生字。向大家介绍好的识字方法,共同讨论。)

  3。用多种方式巩固生字、词。(如同桌互读,开火车读。调动学生的热情同时体验成功的快乐,达到识用结合)。

  4。指导学生读课文。

  (1)教师范读,学生整体感知课文。想一想:听了老师读课文,你知道了什么?(学生自由谈)

  (2)自由自读。(提出自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出自然段。)

  同桌讨论:元元两次叹气说:要是早一分钟就好了。这时,他会想些什么?先自读感悟,体会元元着急的心情,再朗读,注意读出叹息自责的语气。

  (3)在理解、感悟的基础上,再讨论:你觉得这一分钟重要吗?为什么?当同学们看见元元红着脸,低着头走进教室时,一定会受到强烈的感染。就这一分钟,使他迟到了20分钟,使他感到愧疚和后悔。再讨论,让大家真正领悟一分、一秒的重要。

  (4)汇报讨论结果。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你们还有没有不明白的地方?(反复朗读,加深理解。)

  4。指导写字:

  (1)观察字形,交流书写要注意的地方。

  (2)教师范写,学生评说。

  (3)学生练写。

  (这一教学环节体现了低年级识字教学的特点,注重双基训练,提高识字、写字教学的实效性。在指导学生读课文时,明确读的要求,老师的范读对二年级的学生来说十分必要,这样可以提高读书的效果,有利于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同桌的交流能促进学生读得更认真、更有实效。)

  四、品读析句,感悟一分钟的重要

  过渡:元元只多睡了一分钟,怎么会迟到20分钟呢?让我们一起从课文的有关句子里帮元元找一找原因。

  1。指导学生懒洋洋地、满不在乎地读句子:再睡一分钟吧,就一分钟,不会迟到的。从中体会元元认为多睡这么短短一分钟是不会碍什么大事的。

  2。他叹了口气,说:要是早一分钟就好了。元元为什么要叹气?指导学生读出叹息、自责的语气,体会元元当时着急的心情。

  3。他又叹了口气,说:要是早一分钟就好了。同桌讨论:元元又叹了口气说要是早一分钟就好了的时候,他会想些什么?

  4。小组讨论:你觉得这一分钟重要吗?为什么?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通过读、思、议课文中的重点句子,交流自己的体会与理解,实现认知互补,相互促进,进一步领悟每一分、每一秒的重要。)

  五、总结升华,懂得一分钟的宝贵

  1。元元非常后悔。他后悔什么?(后悔不该贪睡一分钟。)找出能表现元元后悔的句子读一读。

  2。读一读,演一演。

  让学生根据读书感悟,表演课文内容,加深理解。

  3。朗读课文,想想第二天元元会怎么做?以第二天的元元为题续编故事。

  (创设读的情境,增强读的趣味性,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在于让学生在读中感受,深化理解,学会欣赏。)

  六、实践活动,体会一分钟的价值

  1。以我一分钟能做什么为题,交流自己的切身感受,体会时间的宝贵。

  生1:我一分钟可以朗读近200字的短文。

  生2:我一分钟抄写生字16个。

  生3:我一分钟跳绳102次,做仰卧起坐41个。

  2。汇报课前调查情况:人们一分钟能做多少事?

  生1:一分钟可以做很多事情,印刷厂的工人叔叔借助先进的机器,一分钟可以印刷133张报纸。

  生2:我的姑姑在市电信局工作,她一分钟能背432个电话号码,还可以接通十几个长途电话。

  生3:我爸爸用电脑一分钟可以算230多个数据。

  3。收集关于珍惜时间的名言警句,让学生进一步懂得珍惜时间。

  (让学生交流亲身经历和搜集资料,明白每一分钟的宝贵,强化时间观念,懂得不能浪费一分一秒。)

  反思:

  通过《一分钟》的教学,我有以下几点体会。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根据阅读对话理论,作者与读者之间的关系,本质上是人与人之间的精神联系,阅读是读者与文本相互作用、建构意义的过程。学生有着不同的生活经验和认知特点,他们在阅读中有着不同的思维方式,不同的思考问题的角度,不同的想象,不同的情感体验。教学中,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多元解读文本。如,学生对他很快地洗了脸,吃了早点,就背着书包上学去了这句话的理解是这样的:我认为元元做事很麻利,他很爱学习;对走到十字路口,他看见前面是绿灯,刚想走过去,红灯亮了。他等了好一会儿,才走过十字路口的理解是这样的:元元是个遵守交通规则的好学生,他的安全意识很强;对他等啊等,一直不见汽车的影子,元元决定走到学校的理解是这样的:元元遇事肯动脑筋,能自己想办法战胜困难,没车也要走路去上学。这些都是学生用心读书得来的真切感受,是值得珍视的体验。

《一分钟》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重点:

  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难点:

  结合历史背景理解一些含义深刻、感情强烈的诗句。

  教具准备:

  搜集有关香港回归的资料。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1、师谈话:有这样一首歌“100年前我眼睁睁地看你离去,100年后我期待着你回到我这里。沧海变桑田抹不去我对你的思念,一次次呼唤你,我的1997年。”这首歌的名字就叫《1997》在这一年,发生了一件举世瞩目的大事,那就是香港回归祖国,在这一天里,*人民欢欣鼓舞,今天我们要学的《最后一分钟》就描述了当时的情景。

  2、齐读课题。

  二、初读感知,检查预习

  1、让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初读课文,要求标出诗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自己认为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语。

  2、教师检查生字词语认读。同桌相互检查诗歌读的情况。

  三、品读诗歌

  1、读着这首诗,哪些语句让你感觉热血沸腾?作上记号,写下你的感受。并且读给同学听,读出你奔涌的豪情,读出你内心的感动。

  四、研读课文,读中感悟

  1、交流资料:

  香港自古以来就是我们*人的领土,它怎样被割让去了呢?迅速浏览一遍课文,找到相关语句,(虎门、旧条约)小组交流资料,理解那一些历史,说说自己的感受。

  2、感受仪式前的激动:

  想一想: 还有最后一分钟,香港就要回到祖*亲的怀抱,此时此刻,你的心情是怎样的?

  (2)指名读第1小节。

  (3) “让我拉住你的手”“听你越走越近的脚步”作者用了什么手法?

  (4) 齐读第一小节。

  3、体验仪式中的自豪:

  (1)盼啊,盼啊,这激动人心的时刻终于来到了,庄严的*交接仪式开始了,让我们全体起立,重温那激动人心的时刻。(课件提示)

  (2)、此时此刻,你最想说什么?镜头上哪一幕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3)、看,作者给我们捕捉了一些特写镜头,镜头上都有什么呢?(旗帜、旗杆、寂静的场面、微微颤抖的嘴唇、在泪水中一遍又一遍轻轻呼喊)

  (4)、指名读第二节。应该读出什么样的语气?(激动高昂)生读、评议、师指导。男生读第二小节。

  4、联想:师生交流,怎样理解作者的联想?用怎样的语气才能表现出这一段屈辱历史和人们今天的激动与鼓舞?(先深沉缓慢,后强烈高昂)生读、评议、师指导,女生读第三小节。

  5、⑴ 久别的、思念已久的亲人终于回来了,你会怎么做呢?

  让我们伸开双臂,去欢呼着迎接我们的亲人吧!齐读第4小节,读后评价:

  “紫荆”指什么?“去迎接那新鲜的、含露的、芳香的扎根在深深大地上的/第 一朵紫荆……”暗示什么?

  五、读中升华。

  自由地、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一分钟》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认识9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知道时间的宝贵,懂得严格要求自己,珍惜时间。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朗读。

  【教学难点】理解、感悟一分钟的重要。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每个小朋友都有自己的优点,谁愿意来说说自己的优点?大家说得真好,可有时一些小缺点却给我们惹了不少麻烦。现在老师要给大家介绍一个小朋友的故事,想想从他身上你学到了什么。

  二、初读课文

  1、师范读。生勾画出生字连词。

  2、生根据读音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3、检查自读情况。指导学生正音。

  4、提问:你从他身上学到什么?生讨论回答。(不必有确切答案)

  三、学习生字

  1、引导学生自主识字。生说说哪些字是自己认识的,怎样认识的。

  2、汇报交流情况。

  3、师生共同合作解决。如:

  ⑴ 熟字加偏旁识字:钟、零、闹、哈、迟、叹、悔、室。

  ⑵ 运用汉字构字规律识字:哈、叹、钟、迟、悔。

  ⑶ 熟字换偏旁识字:快──决、海──悔。

  ⑷ 猜谜语识字:大门里边是市场(闹)

  四、巩固识字

  1、把书中的生字连词读一读。

  2、同学之间相互考考生字是否认识。

  3、开火车认读生字。

  4、完成《一分钟》的找找说说。

  5、再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

  第二课时

  一、游戏导入

  全体同学立正站好,两臂侧*举,一动不动地站立,看谁坚持得最久。然后让同学谈感受,再向全体同学谈话。你们觉得一分钟长吗?(学生自由交谈)是啊,一分钟可以说很短,也可以说很长;再某种情况下,要能克制自己,坚持一分钟也是不容易的。我们今天学了课文《一分钟》以后,对“一分钟”的体会一定会更深。

  二、复习检查,整体感知

  1、提问:题目中的“一分钟”在课文中指的是什么?

  2、元元只多睡了一分钟,怎么会迟到20分钟呢?原因就藏在课文的句子里。我们再读读课文,帮元元把这20分钟找回来好吗?

  三、理解课文,朗读感悟

  1、学生自读课文,然后小组讨论:迟到的20分钟在哪里?

  2、大家读了课文又进行了讨论,提问:元元在上学路上叹了几次气?

  3、原来迟到的20分钟在这里!元元两次叹气说了同一句话,当时他会想些什么?我们先自己读一读2、3自然段,特别是将元元说的话多读几遍。

  4、谁来读一读元元说的话?评价。(读出着急)

  5、元元很着急他心里怎么想的?

  6、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读的时候想想元元当时的心情。

  7、他明白为什么会迟到20分钟了吗?(明白了)书上是怎么说的?(红着脸,低着头。元元非常后悔)就这一分钟,使他迟到了20分钟;就这一分钟,耽误了学习,使他感到愧疚和后悔。

  8、讨论:你觉得这一分钟重要吗?我们应该怎样做?

  9、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一边读一边体会元元的心情。

  四、指导写字

  1、观察这几个字的字形结构,找出关键笔画。

  2、师重点示范:包、钟、哈、闹。

  3、学生练习、对照检查。

  五、拓展延伸

  1、通过查资料说明,人们一分钟能做多少事。

  2、以“我的"一分钟能做什么”为主题,交流切身感受。

  六、板书设计

  (晚)一分钟 (迟)20分钟

  要早起

  (珍惜时间)

《一分钟》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1.认识9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从课文内容中体会元元因多睡一分钟而产生的一路上的叹息与后悔,从而体会到时间的宝贵。

  【教学重难点】

  1.合作探究识字方法,自主识字写字。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时间的宝贵。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识字卡片。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知道一分钟有多长吗?(有的不知道,有的说60秒)我们用一个小实验感受一下吧。现在请同学们做自己喜欢的事,如读书、写字、数数,老师开始计时,一分钟后,你们说说你们的感受。(一分钟很短)

  2.一分钟虽然不长,但每一分钟对于我们而言都是宝贵的。今天我们学了课文《一分钟》以后,相信你们对“一分钟”的体会一定会更深。

  二、自主识字

  1.自读课文,在课文中画出带生字的词语并给他们注音,自主认读、识记,标记不认识的字。

  2.教读学生不会的生字,注意读准翘舌音“钟、迟”,后鼻音“零”,鼻音“闹”。注意“欠”在“哈欠”一词中读轻声。

  3.小组讨论,自主识字,说说哪些字是自己已经认识的,用什么方法认识的。

  如:(1)熟字加偏旁识字:中—钟、令—零、市—闹、合—哈、尺—迟

  (2)熟字换偏旁识字:快一决、海一悔。

  4.巩固识字。

  (1)同学之间相互认读,相互纠正。

  (2)识字卡片,用开火车的方式每小组进行接力读。

  (3)游戏巩固:从“我会认”和“我会写”的生字中,选择几个,分组进行组词比赛,哪组组词多,哪组获胜。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教师范读课文,学生仔细听,仔细思考这篇课文讲了什么?(元元因多睡一分钟,结果上课迟到20分钟)

  2.小黑板出示问题,带着问题自读课文。

  (1)元元多睡一分钟时,他是怎样想的?

  (2)当元元迟到了20分钟,他的心情又会想什么?

  3.小组讨论,谈谈自己的想法。

  (1)元元认为一分钟重要吗?(就一分钟,睡一会儿无所谓)

  (2)一路上元元的心情是如何的?指导读好叹息、自责的语气。

  (3)多睡一分钟的结果是什么?(走着去上学,迟到20分钟)

  4.“后悔”是什么意思?为什么?

  5.小结:时间对于我们而言,每一分、每一秒都很重要,我们应该珍惜时间。

  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进一步体会元元的心情。

  五、延伸拓展

  争zhēnɡ分夺秒miǎo 分秒必争 惜时如金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chén。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suō。

《一分钟》教学设计5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时、分、秒》第二课时《一分能干什么》。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时与分”之间的关系后进行的。学生已经对时间有了一定的了解,知道了1时=60分。但是对1分的长短没有一个具体的感悟,教材通过体验、感知、估测等一系列具体活动,让学生充分感受一分、一秒有多长。同时学好本节课也能为今后继续学习“年、月、日”和“12时、24时计时法”做好铺垫。

  学生分析:这一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二年级学生。他们年龄小、爱动、好奇心强,课堂中容易疲劳,注意力易分散。根据这一特点,我采用了丰富多彩的多媒体辅助教学,激发他们的兴趣与好奇心,让学生在所创设的情境中快乐学习,通过观察、合作交流发现分与秒的关系。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一分能干什么”的实践活动,体验1分的长短,知道1分=60秒,能进行简单的实践单位换算。

  2.过程与方法:提高学生认清计量时间的能力,并初步培养时间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自觉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体验1分的长短;掌握分与秒的换算关系,培养估算意识。

  教学难点:通过活动感受1分有多长,并掌握分秒的换算关系。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看过电视节目里整点报时的情景吗?现在我们一起来看一段新闻播放前报时的视频。(课件播放)请同学们注意了:在刚才的视频里你听到了什么声音?

  生:我听到了滴滴滴的声音

  师:这滴滴滴的声音是秒针走动的声音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比分钟更小的时间单位,它就是秒。生活中有很多地方都用到了秒,大家跟老师一起来看下面两幅图。展示图片(1、红绿灯;2、体育比赛)。

  二、实践感知

  1、体验1秒有多长:

  师:生活中这么多地方都用到了秒,那1秒究竟有多久呢?我们来感受一下(播放1秒)

  师:刚才滴一声所用的时间就是1秒,这一秒的声音可真短啊,在这短短的一秒中我们能干些什么呢?

  生:拍一下手。

  师:你示范给大家看看,不错!谁还想到别的动作?

  生2:敲一下桌子。

  师:你的想法也不错,动脑筋思考了。谁还能说?

  生3:眨一下眼睛。

  师:这个想法真好。

  生4:跺一下脚。

  师:很有创意。摇头点头耸肩膀……

  师:你们想到的动作可真多,现在让我们一起用你喜欢的动作再次感受一秒好吗?(跟着课件感受)

  师:现在大家一定对一秒有了新的认识。

  师:秒针在钟面上走动1小格是1秒,那秒针走动5小格呢?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播放5秒)

  师:秒针走5小格就是5秒,那走1圈呢?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课件)

  2、体验分和秒的关系

  师:秒针走一圈是60秒,(板书)在60秒的时间里,分针有什么变化?生:分针走了一小格。

  师:分针走一小格就是多长时间?(板书:1分)

  师:那1分和60秒有什么关系呢?

  生:他们的时间是一样长的。(60秒=1分)

  师:你的小脑袋真聪明,的确,他们表示相等的时间。

  [板书:1分=60秒](齐读)

  师:1分=60秒,2分等于多少秒呢?

  生:120秒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1:我知道1分=60秒,2分就是2个60秒,合起来也就等于120秒。师:说的真好,我们一定要把分与秒的关系记好,1分=60秒。

  三、活动体验

  1、学生活动:一分能干什么

  师:那1分我们能干什么呢?(板书:1分能干什么)

  师:让我们亲自来试试。

  师:请同学们在老师准备的几个活动项目中选择一项你最喜欢的活动,看一看你一分钟里能干什么?(数数、画太阳、背口诀、写汉字、读书、拍手)

  师:大家准备好了吗?现在我们看着钟面,听老师的指挥。预备———开始———停师:请大家迅速统计你的完成情况。

  师:谁来汇报一下?

  生1:我一分大约数了60个数。

  生2:我1分大约画了16个太阳。

  生3:我一分钟背了2遍口诀。

  生4:我一分钟写了34个字。

  生5:我一分钟读了34个字。

  2、估计一分有多长

  师:现在我们做个游戏轻松一下。

  师:你们可以跟着音乐想怎么跳就怎么跳,想怎么扭就怎么扭,估计到了1分就坐下,比比看,谁估计的最准确。准备好了吗?预备———开始。

  (教师观察第一个坐下的同学)

  师:你是第一个坐下的,请问你是怎么感觉这一分钟的?

  生:我背了2次乘法口诀,因为刚才一分能干什么时,我也背了两次。师:请问你是用什么方法估计?

  生:我从1数到60,数的不快也不慢。

  3、资料展示(课件展示,师相应进行解说)

  师:同学们在一分钟里能做这么多的事情,我真为你们骄傲,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了一点小资料,让我们来认识一下世界上一分钟的威力吧:

  (1)一分,银行点钞机大约可以点1500张人民币。

  (2)一分,中央电视台播音员大约可以播240个字。

  (3)地球上*均每一秒生下4个小孩,一分240个。

  (4)一分,汽车大约可以跑1200米

  (5)第14届世界杯足球赛中,德国队在最后一分时间进了一球,从而赢得了冠军。

  (6)1997年6月30日11点59分,也就是香港回归倒计时的最后一分,香港回到祖国的怀抱。

  师:一分能干的事情太多了,我们可不能小看它,一定要珍惜每一分。

  四、拓展思维,课堂回顾。

  师:同学们,你们认识了1分钟,了解了1分钟,现在老师想考考你们,你们敢接受挑战吗?请看题。

  挑战第一关:下面的时间你们认识吗?

  挑战第二关:填空:

  1时=()分1时30分=( )分

  1分=()秒1分20秒=( )秒

  70分=( )时( )分90秒=( )分( )秒

  挑战第三关:填一填

  小华每天睡9(),跳绳10下用7(),

  小亮吃饭用了20(),小明跑50米用了12()

《一分钟》教学设计6

  【学习目标】

  1、认识5个生字。

  2、了解诗歌所表达的内容,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情感。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课前准备】

  收集与诗歌内容相关的文字资料、图片或影视资料,如香港的风土人情,地理环境,回归时的情景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还记得那个日子吗?1997年7月1日。对,就是香港回到祖*亲怀抱的日子。在那一刻,鲜艳的*在香港的上空迎风飘扬;在那一刻,美丽的紫荆花在香港四处开放,中华民族又圆了一个团聚的梦,祖国大地又亮起了一片自由的曙光。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诗歌:《最后一分钟》。

  二、初读感知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自己认为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读后,同桌间互相检查,或教师指名读。

  2、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语,可以在小组内互相交流。

  3、默读诗歌,想想每节诗主要讲了什么。不懂的诗句提出来,和小组同学一起讨论讨论。

  三、讨论交流

  1、指名读诗,读后评价是否正确流利。

  2、相互交流:

  了解了些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3、文中四次提到“最后一分钟”,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四、体会诗歌内容

  1、读第1节,想一想:

  还有最后一分钟,香港就要回到祖*亲的怀抱,此时此刻,所有*人的情感是怎样的?(激动无比的。)读出这种情感。

  2、读第2、3节,想一想:

  作者分别想到了什么?(百年的痛苦欢乐,挺直了*人的脊梁,展现香港的土地和天空,不等条约终被撕毁,领土、*的回归。)有感情地朗读第2、3节。

  (自豪、激动、喜悦。)

  3、读第4节,想一想:“第一朵紫荆”是什么?我们应该带着怎样的情感来读?

  (急切、盼望。)

  4、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五、总结升华

  1、读了这首诗,你懂得了什么?

  (*强大了,祖国领土更完整了,*人是爱自己的祖国的,盼望祖国早日实现和*统一大业。)

  2、观看香港回归时的图片或影视资料,感受那令人振奋的一刻。

  六、布置作业

  阅读有关回归的资料,了解香港的风土人情、地理环境,了解香港的过去与现在。

《一分钟》教学设计7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认识5个生字

  2.了解诗歌所表达的内容,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情感。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过程与方法

  1、在朗读中理解诗歌内容。

  2、在吟诵中体会作者的情感。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诵读诗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重点难点:

  体会四次“最后一分钟”,作者的思想感情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

  教学过程:

  一、看图交流,揭题

  1、交流香港的有关信息

  2、课件出示文中插图。

  师:同学们,请仔细看这幅图,你知道这是一个怎样特殊的时刻吗?

  3、教师激情揭题:是的,这个画面就是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交接仪式的情景。这一刻,鲜艳的*在香港上空迎风飘扬;这一刻,美丽的紫荆花在香港大地四处开放;这一刻,中华民族又圆了一个团聚的梦;这一刻,祖国大地又亮起了一片自由的曙光。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重温这激动人心的《最后一分钟》(板书课题)。

  二、自由读诗,解决字词障碍,了解诗歌内容

  1、学生自由读诗,要求把字词读准确,把句子读通顺。

  2、学生自由提出困难,共同解决。

  3、再读诗歌,思考一个问题:文中的四个小节分别讲了什么内容?

  三、品读诗歌,体会、激*感

  师:诗歌的大概内容同学们都已有所了解,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去好好地品味这“最后一分钟”。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找一找文中几次提到“最后一分钟”?

  第一处“最后一分钟”

  1、指名读第一小节

  2、师:同学们,在第一小节中躲着一种修辞手法,你能把它

  找出来吗?(生:拟人)那用在这里有什么好处呢?(学生说一说)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拉着香港这位亲人的手,倾听最后一分钟的风雨历程。

  3、齐读第一小节

  第二处“最后一分钟”

  1、师:当鲜艳的*和香港区旗升起的时候,我们的心情是无比的--(激动、自豪)。请大家读一读第二小节,边读边体会这一份激动和自豪。

  2、学生自由读第二小节

  3、师:看着同学们这么认真地读着,老师相信你们的体会肯定也到位了。下面我们一起来合作朗读,一起来感受这份激动和自豪。请听要求:前面部分男女同学轮读,最后三行一起读。

  4、分角色朗读

  5、教师范读

  6、有感情地齐读

  第三处“最后一分钟”

  1、师:同学们脸上的表情告诉我,你们已充分体会到了那份激动和自豪,真棒!同学们,我们都知道如今的香港是非常繁荣的,可在150多年的时间里,它走过的历程却是坎坷的。

  2、课件出示虎门销烟和《南京条约》等相关资料,教师介绍。

  3、师:虎门上空的硝烟在百年后的最后一分钟终于散尽,发黄的旧条约也在此刻悄然落地。在这最后一分钟,又是什么在长城的脸上,在黄皮肤的脸上流淌呢?快到第三小节中找一找。

  4、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出示相关语句。

  百年的痛苦和欢乐都穿过这一滴泪珠使大海沸腾!

  (1)指名读一读

  (2)理解“使大海沸腾”(学生自由说;借助图片理解)

  (3)引读:在这最后一分钟,百年的屈辱终于挥之而去,

  *人终于可以扬眉吐气了,怎能不让人欢欣鼓舞呢?--

  在这最后一分钟,所有*人的喜悦都化作了泪水,这怎能不使大海沸腾呢?--

  第四处“最后一分钟”

  1、师:香港终于回来了,我们激动,我们自豪。香港从此掀开了新的篇章。请同学们自由朗读第四小节,体会这小节体表现出的心情是怎样的?

  2、学生自由朗读

  3、交流,指导朗读

  (师:同学们,让我们去迎接第一朵紫荆,一起把最美好的祝愿送给香港吧!)

  四、配乐齐读,再次体会情感

  1、师:香港历经百年沧桑,今天终于回来了。这最后一分钟,带给大家的是无尽的激动、喜悦和自豪,老师给同学们配上音乐,我们一起有感情地朗读整首诗,永远记住这“最后一分钟”!

  2、配乐齐读诗歌

  五、播放视频,情感升华

  师:刚才的学习,我们从语言文字里感受到了那份激动、喜悦和自豪。下面老师带大家走进当时的情景,再次感受这激动人心的最后一分钟。(播放录像,教师配画外音。)

  六、课堂练笔、小结

  1、师:同学们,流浪了百年的游子--香港回来了,面对骨肉团聚的动人一幕,你最想说什么?请把它写在课文空白处。

  2、集体交流

《一分钟》教学设计8

  思路:

  本活动是在“我要上小学”主题中的一个生成的内容。是实施新课程,实践新教材,并尝试着自我创新的内容。

  针对大班下学期幼儿即将上小学情况,我们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参观了小学;采访了哥哥姐姐;认识了书包、书本,但是在孩子的生活中,我们却发现很多孩子做事拖拉、性差,许多家长担心孩子上小学以后怎么办,特别怕早上迟到。所以我选择了符合他们实际问题与需求的切入点,希望通过活动帮助幼儿进一步了解小学生活,积累粗浅的生活经验,同时学着安排计自己的时间,有一定的时间意识,知道要抓紧时间、珍惜时间。

  活动目标:

  1、知道小学生要合理安排时间,保证早晨准时到校。

  2、初步具有按计划做事的意识,懂得珍惜时间。

  活动准备:录像(记录小学生早晨上学前的生活情境,以及记录大人一分钟能做些什么)、课程表、书包、笔、纸张、卡片等(见操作材料包“小学生的早晨”)。活动过程:

  一、观看录像

  1、播放记录小学生早晨上学前的生活情境录像。介绍小学生从起床到出门上学做的每一件事情及花费的时间,比较早晨上幼儿园和上小学有何不同。

  2、讨论:这个小学生早晨做了哪些事情?

  3、运算:要花多长时间?

  教师将幼儿说的时间记录下来,并出示给孩子们看;与幼儿共同进行运算,得出一共需要花多少时间。

  4、提问:早晨上幼儿园与上小学有何不同?

  小结:上小学和上幼儿园有很多不同之处。上幼儿园时爸爸妈妈会为你准备好一切需要的物品,但是,上小学以后就需要自己动手做准备,因此,学会合理安排时间十分重要。

  二、共同讨论

  1、讨论:怎样才能合理安排时间,做到不迟到?(如闹钟提醒,家长提醒,晚上整理好书包等)。

  小结:有计划地做事才能保证上学不迟到,要早睡早起,合理安排时间。

  2、提问:我们每天早晨在上幼儿园前要做些什么事?怎样安排这些事的先后顺序,以保证上幼儿园不迟到?

  小结:合理安排事情的先后顺序,才能确保不浪费时间。

  三、向小学生学习,抓紧每一分钟

  1、体验“一分钟可以干什么”?

  2、播放录像:大人一分钟能做些什么?

  (如营养员阿姨包小馄饨,警察叔叔抓坏人,医生救病人,运动员比赛等。)

  3、竞赛活动:一分钟整理书包。

  四、延伸活动

  家长和幼儿共同制定一日计划,从日常小事做起,引导孩子养成

《一分钟》教学设计9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在读、议中理解课文,在阅读中积累词语。

  3、在读中感悟到时间的`重要,不能因个人的喜欢而影响正常的学习生活,要懂得严格要求自己,珍惜时间。

  教学重点:

  感情朗读

  教学难点:

  在读文中感悟到一分钟虽然短,但却不能因此而放纵自己,学会珍惜时间,分秒必争。

  教学措施:

  对于重点的攻克,我主要采取让学生多读、听读、练读、赛读等形式。

  对于难点的攻克,主要通过朗读课文中重点句子和词语来感悟。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谈话: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7课,一起说课题,师板书提醒“钟”字,齐读课题。

  2、复习生字,用钟、闹、吃、叹组词语。

  过渡:字认得这么好,那一起来读读课文吧!

  二、品读课文,感悟理解

  1、指名分段读文

  2、从最后一段入手讲读课文

  投影出示:元元非常后悔。

  质疑:读到这,你想知道些什么呢?(后悔什么、后悔迟到了二十分钟

  (如回答第二个,那好我们一起看看他这二十分钟是怎么迟到的)

  过渡:原因就藏在课文里,一起来寻找答案吧!

  3、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A.重点指导朗读:元元打了个哈欠,翻了个身,心想:再睡一分钟吧,就一分钟,不会迟到的。

  B.理解“哈欠”(加动作)

  C.在朗读中读出无所谓,不在乎的语气

  D.你有没有和元元类似的经历呢?

  E.过渡:元元又睡了,事情真的像元元想的那样吗?

  4、学习第五自然段

  投影出示:第五自然段A,指名读,其他同学认真听,我想你们一定能找到答案的。

  B、板书:迟到了20分钟

  C、出示图2,看图说话

  你从图上看到了什么?他的心情会是什么样的?

  D、激情引读,你能读出元元此时的心情吗?

  谈话:唉,奇怪了,明明只多睡了一分钟,怎么会迟到20分钟呢?这20分钟跑到哪里去了,我们一起帮元元找回来吧!

  5、小组合作学习2、3、4自然段

  A.小组学习

  B.

  1、明确学习要求

  2、汇报交流:相机板书遇到红灯汽车开了走着上学

  A、第二自然段

  指名读,师谈话:咱们看元元着急去上学,所以他的动作很快。没想到走到路口

  刚想走过去却遇到了红灯。于是元元不由得叹了口气

  指导朗读,叹气(投影出示)(感悟出要是早一分钟就不会赶上红灯了。)

  B、第三自然段

  1、指名读

  2、比较朗读他等了好一会儿。他等了一会儿。(你觉得那个等的时间长)

  3、从“才”这个字你体会到了什么?

  4、看图1说话(元元一边跑一边喊,等等我,可是车到点还是开走了)

  5、第二次叹气与第一次比较,比较两次的不同。体会出元元现在的心情。(焦急、后悔)

  师小结:要是早一分钟就不会遇到红灯,更不会错过汽车,就因为这一分钟让元元迟到了二十分钟。

  C.第四自然段

  1、指导朗读等阿等,一直(让你知道了什么)

  2、元元等车时会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那你读出来吧!

  D.指导朗读最后一段

  齐读换词理解元元后悔什么

  三、回读课文加深理解

  再次分段读文。

  四、拓展延伸,实践感悟

  1、现在你想对元元说些什么呢?

  2、说话训练:如第二天闹钟又响了。

  3、交流珍惜时间的名言警句。

  最后老师送给同学们一句话,并以此与大家共勉:

  珍惜时间,从一分一秒做起。

  五、写字叹、哈

  1、指导观察

  2、互相提醒

  3、师范写

  4、同桌互评

《一分钟》教学设计10

  教学目标:

  1、认识9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明白时光的宝贵,懂得严格要求自我,珍惜时光。

  重点难点:

  认字、写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游戏导人

  上课前,全体同学立正站好,两臂侧*举一动不动的站立,看谁坚持得最久。然后让同学谈感受,再面向全体同学淡话。

  你们觉得一分钟长吗?(学生自由交谈)

  是啊,一分钟能够说很短,也能够说很长;在某种状况下,要能克制自我,坚持一分钟也是不容易的。我们这天学了。课文《一分钟》以后,对“一分钟”的体会必须会更深。

  自白读课文,想想题目中的“一分钟”,在课文中指的是什么。(学生自读后说一说)

  元元只多睡了一分钟,怎样会迟到20分钟呢?原因就藏在课文的句子里。我们再读读课文,把你读懂的句子画下来,帮元元把这20分钟找回来,好吗‘;(学生读课文,画句子,分组讨论。)

  二、朗读识字

  1、让学生在课文中画出带生字的词语,自主认读、识记

  2、在读课文的过程中指导学生给生字正音,注意读准翘舌音“钟、迟”,后鼻音“零”,鼻音“闹”。注意“欠”在“哈欠”一词中读轻声。

  3、引导学生运用学过的方法自主识字,说说哪些字是自我已经认识的,从什么渠道或用什么方法认识的。如

  (1)熟字加偏旁识字:钟、零、闹、哈、迟

  (2)熟字换偏旁识字:快一决、海一悔。

  (3)猜谜语识字:“大门里边是市场’’(闹)。

  (4)运用汉字构字规律识字:哈、叹、钟、迟、悔

  4、巩固识字。

  (1)同学之间相互考考生字是否认识。

  (2)用“找找说说”中的偏旁和字组成新字,比一比,看谁组得多。

  (3)游戏巩固:从“我会认”和“我会写”的生字中,选取几个,分组进行组词比赛,哪组组词多,哪组获胜。

  三、拓展延伸

  课后练习“找找说说”是组字练习。

  用偏旁“门、口、”和“尺、欠、合、中、市、又、井”等字能够组成:闹、哈、吹、钟、迟、进等字。(如果学生用合、中、市、又、井等字,如果学生用“门”和“口”组成“问”.也应给予肯定。)

  四、课堂评价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第二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人新课。

  二、朗读感悟

  1、教师范读,学生整体感知课文,想一想:听了老师读课文,你明白了什么?(学

  生自由谈)

  2、自由朗读,讨论:元元两次叹气说“要是早一分钟就好了”的时候,他会想些什么?

  (1)先让学生自我读书感悟,体会元元当时着急的情绪;

  (2)小组讨论,谈谈自我的想法,揣摩元元的心理;

  (3)派代表到全班交流;

  (4)透过朗读表达元元当时的情绪,注意读出叹息、自责的语气。

  3、在理解、感悟的基础上,讨论:你觉得这一分钟重要吗?为什么?

  当同学们看见元元“红着脸,低着头”走进教室时,必须会受到强烈的感染——就这一分钟,使他迟到了整整20分钟;就这一分钟,耽误了学习,使他感到愧疚和后悔。

  4、小组讨论,让大家领悟到每一分、每一秒的重要。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生一边读一边体会元元的情绪。

  三、指导写字

  1、指导写字。

  (1)仔细观察生字。(如“迟”字里面的“尺”,末笔捺变点。)

  (2)仔细观察字的部件和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学生自主练写

  四、作业布置

  1、搜集珍惜时光的名言警句,读一读。

  2、续编故事《元元的明天》,说一说。

  板书设计:

  一分钟

  多睡一分钟→迟到20分钟→时光宝贵


《一分钟》教学设计与反思3篇(扩展5)

——《一分钟》教学设计10篇

《一分钟》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重点:

  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难点:

  结合历史背景理解一些含义深刻、感情强烈的诗句。

  教具准备:

  搜集有关香港回归的资料。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1、师谈话:有这样一首歌“100年前我眼睁睁地看你离去,100年后我期待着你回到我这里。沧海变桑田抹不去我对你的思念,一次次呼唤你,我的1997年。”这首歌的名字就叫《1997》在这一年,发生了一件举世瞩目的大事,那就是香港回归祖国,在这一天里,*人民欢欣鼓舞,今天我们要学的《最后一分钟》就描述了当时的情景。

  2、齐读课题。

  二、初读感知,检查预习

  1、让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初读课文,要求标出诗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自己认为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语。

  2、教师检查生字词语认读。同桌相互检查诗歌读的情况。

  三、品读诗歌

  1、读着这首诗,哪些语句让你感觉热血沸腾?作上记号,写下你的感受。并且读给同学听,读出你奔涌的豪情,读出你内心的感动。

  四、研读课文,读中感悟

  1、交流资料:

  香港自古以来就是我们*人的领土,它怎样被割让去了呢?迅速浏览一遍课文,找到相关语句,(虎门、旧条约)小组交流资料,理解那一些历史,说说自己的感受。

  2、感受仪式前的激动:

  想一想: 还有最后一分钟,香港就要回到祖*亲的怀抱,此时此刻,你的心情是怎样的?

  (2)指名读第1小节。

  (3) “让我拉住你的手”“听你越走越近的脚步”作者用了什么手法?

  (4) 齐读第一小节。

  3、体验仪式中的自豪:

  (1)盼啊,盼啊,这激动人心的时刻终于来到了,庄严的*交接仪式开始了,让我们全体起立,重温那激动人心的时刻。(课件提示)

  (2)、此时此刻,你最想说什么?镜头上哪一幕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3)、看,作者给我们捕捉了一些特写镜头,镜头上都有什么呢?(旗帜、旗杆、寂静的场面、微微颤抖的嘴唇、在泪水中一遍又一遍轻轻呼喊)

  (4)、指名读第二节。应该读出什么样的语气?(激动高昂)生读、评议、师指导。男生读第二小节。

  4、联想:师生交流,怎样理解作者的联想?用怎样的语气才能表现出这一段屈辱历史和人们今天的激动与鼓舞?(先深沉缓慢,后强烈高昂)生读、评议、师指导,女生读第三小节。

  5、⑴ 久别的、思念已久的亲人终于回来了,你会怎么做呢?

  让我们伸开双臂,去欢呼着迎接我们的亲人吧!齐读第4小节,读后评价:

  “紫荆”指什么?“去迎接那新鲜的、含露的、芳香的扎根在深深大地上的/第 一朵紫荆……”暗示什么?

  五、读中升华。

  自由地、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一分钟》教学设计2

  【学习目标】

  1、认识5个生字。

  2、了解诗歌所表达的内容,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情感。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课前准备】

  收集与诗歌内容相关的文字资料、图片或影视资料,如香港的风土人情,地理环境,回归时的情景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还记得那个日子吗?1997年7月1日。对,就是香港回到祖*亲怀抱的日子。在那一刻,鲜艳的*在香港的上空迎风飘扬;在那一刻,美丽的紫荆花在香港四处开放,中华民族又圆了一个团聚的梦,祖国大地又亮起了一片自由的曙光。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诗歌:《最后一分钟》。

  二、初读感知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自己认为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读后,同桌间互相检查,或教师指名读。

  2、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语,可以在小组内互相交流。

  3、默读诗歌,想想每节诗主要讲了什么。不懂的诗句提出来,和小组同学一起讨论讨论。

  三、讨论交流

  1、指名读诗,读后评价是否正确流利。

  2、相互交流:

  了解了些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3、文中四次提到“最后一分钟”,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四、体会诗歌内容

  1、读第1节,想一想:

  还有最后一分钟,香港就要回到祖*亲的怀抱,此时此刻,所有*人的情感是怎样的?(激动无比的。)读出这种情感。

  2、读第2、3节,想一想:

  作者分别想到了什么?(百年的痛苦欢乐,挺直了*人的脊梁,展现香港的土地和天空,不等条约终被撕毁,领土、*的回归。)有感情地朗读第2、3节。

  (自豪、激动、喜悦。)

  3、读第4节,想一想:“第一朵紫荆”是什么?我们应该带着怎样的情感来读?

  (急切、盼望。)

  4、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五、总结升华

  1、读了这首诗,你懂得了什么?

  (*强大了,祖国领土更完整了,*人是爱自己的祖国的,盼望祖国早日实现和*统一大业。)

  2、观看香港回归时的图片或影视资料,感受那令人振奋的一刻。

  六、布置作业

  阅读有关回归的资料,了解香港的风土人情、地理环境,了解香港的过去与现在。

《一分钟》教学设计3

  一、教材简说:

  多睡一分钟,带来的是20分钟的迟到,是一路焦急的等待和不停的叹息,是步行的辛苦和脸红的尴尬,是深深的后悔和宝贵的教训。

  多睡一分钟,只但是是放松了一下自我,结果耽误了半节课。

  读完《一分钟》,要让学生想到“分秒必争”,年年如此,一生坚持。

  《一分钟》,留给我们许多值得思考的东西。

  二、教学目标:

  1。认识9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明白时光的宝贵,懂得严格要求自我,珍惜时光。

  三、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正式上课前,全体同学立正站好,两臂侧*举,一动不动地站立,看谁坚持得最久。然后让同学谈感受,再面向全体同学谈话。

  你们觉得一分钟长吗?(学生自由交谈)

  是啊,一分钟能够说很短,也能够说很长;在某种状况下,要能克制自我,坚持一分钟也是不容易的。我们这天学了课文《一分钟》以后,对“一分钟”的体会必须会更深。

  自读课文,想想题目中的“一分钟”,在课文中指的是什么。(学生自读后说一说)

  元元只多睡了一分钟,怎样会迟到20分钟呢?原因就藏在课文的句子里。我们再读读课文,把你读懂的句子画下来,帮元元把这20分钟找回来,好吗?(学生读课文,画句子,分组讨论。)

  (二)识字写字

  1。让学生在课文中画出带生字的词语,自主认读、识记。然后在读课文的过程中指导学生给生字正音,注意读准翘舌音“钟、迟”,后鼻音“零”,鼻音“闹”。“欠”在“哈欠”一词中读轻声。

  2。引导学生运用学过的方法自主识字,说说哪些字是自我已经认识的,从什么渠道或用什么方法认识的。如:

  (1)熟字加偏旁识字:钟、零、闹、哈、迟、叹、悔。

  (2)熟字换偏旁识字:快—决、海—悔。

  (3)猜谜语识字:“大门里边是市场”(闹)。

  (4)运用汉字构字规律识字:哈、叹、钟、迟、悔(比如,让学生说说“哈”为什么是口字旁)。

  3。可用下方的方法巩固识字。

  (1)同学之间相互考考生字是否认识。

  (2)用“找找说说”中的偏旁和字组成新字,比一比,看谁组得多。

  (3)游戏巩固:从“我会认”和“我会写”的生字中,选取几个,分组进行组词比赛,哪组组词多,哪组获胜。

  4。指导写字可分两步进行。

  写字之前要仔细观察要写的八个字,把部件和笔画看清楚,保证把每个字写正确。如,“包”字里边是“巳”,不是“”;“钟”字金字旁的最后一笔不能穿过上横;“迟”字里面的“尺”,末笔捺变点。

  其次要仔细观察字的部件和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把字写得匀称、美观。比如,“包”字的竖弯钩要拖长;“叹”和“哈”都有口字旁,口字旁要写得小一些,位置偏上;“闹”字的“门”要写得稍大一点,给里边的“市”留出足够的空间。

  (三)朗读感悟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初步感知“一分钟”究竟有多长。

  2。教师范读,学生整体感知课文,想一想:听了老师读课文,你明白了什么?(学生自由谈)

  3。自由朗读,讨论:元元两次叹气说“要是早一分钟就好了”的时候,他会想些什么?先让学生自我读书感悟,体会元元当时着急的情绪;再小组讨论,谈谈自我的想法,揣摩元元的心理;然后派代表到全班交流;最后透过朗读表达元元当时的情绪,注意读出叹息、自责的语气。

  4。在理解、感悟的`基础上,讨论:你觉得这一分钟重要吗?为什么?

  当同学们看见元元“红着脸,低着头”走进教室时,必须会受到强烈的感染──就这一分钟,使他迟到了整整20分钟;就这一分钟,耽误了学习,使他感到愧疚和后悔。再透过小组讨论,让大家领悟到每一分、每一秒的重要。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生一边读一边体会元元的情绪。

  (四)实践活动

  1。课后练习“找找说说”是组字练习。用偏旁“门、口、、”和“尺、欠、合、中、市、又、井”等字能够组成:“闹、哈、吹、钟、迟、进”等字。如果学生用“门”和“口”组成“问”,也应给予肯定。

  2。组织学生从活动中体会“一分钟”的价值。

  (1)透过查找资料说明,人们一分钟能做多少事(如,工人、农民、*、清洁工)。

  (2)以“我一分钟能做什么”为主题,交流自我的切身感受,体会时光的宝贵。

《一分钟》教学设计4

  教材分析:

  课文以小学生喜爱的故事形式出现,讲的是元元因多睡了一分钟,而迟到20分钟,他只不过想放松一下自己,结果耽误了半节课。课文内容较为通俗,但与学生实际生活联系十分紧密,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体验、理解课文内容,从中受到教育

  设计理念:

  根据二年级孩子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本课教学设计努力体现为学生架设生活与教材联系的桥梁,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创设读的情境,在读中感悟,利用直观教学帮助学生理解语言文字,使学生的感情与课文所表达的感情相融,进而读出感情,理解课文内容,让学生懂得分秒必争年年如此,一生坚持。

  教学目标:

  1。认识9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课文,使学生知道时间的宝贵,懂得严格要求自己,珍惜时间。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感知一分钟的"长短

  教师导语:听,清脆的上课铃声已响起,假如你快乐的话,就请你冲大家笑一笑,抓紧时间吧,给大家一分钟。

  教师组织学生依次表演笑一笑。

  过渡:停,一分钟时间已到。请同学们就刚才的表演谈谈自己的感受。

  学生交流。

  生1:表演笑一笑,我快乐,大家也快乐。

  生2:看到同学甜甜的一笑,我也禁不住笑了。

  生3:我也很想表演,但是没时间了,我觉得一分钟时间太短了。

  生4:表演使我明白了,如果不抓紧每一分钟时间,许多美好的事情就会从我们的身边悄然流逝,想要做的事就不可能实现。

  教师小结:一分钟时间虽然短暂,但它会给我们带来无限的快乐。如果我们不珍惜每一分钟,将会给我们留下遗憾,使我们后悔莫及。那怎样珍惜一分钟的宝贵时间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感知一分钟的重要。

  (上课伊始,让学生在一分钟内表演笑一笑,既为学生营造了一种愉悦的学习氛围,又顺其自然地把时间观念渗透其中,顺理成章地导入新课《一分钟》,引领学生走进文本。)

  二、看图读文,感知一分钟的重要

  1。出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看图,说说图意。教师启发谈话:画面上那个低着头的小朋友遇到什么事情,你想知道吗?让我们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吧。

  2。教师范读,学生整体感知课文。

  3。学生尝试着读课文,想想题目中的一分钟,在课文中指的是什么。(让学生自读后说一说)

  4。听课文朗读录音,边听边想象情景画面,图文结合理解课文内容。

  5。再看看插图,体会元元当时着急的心情。

  (引导学生看图感知,读文想象图画,形成初步的感受。这有助于学生把抽象的语言文字情境化,既遵循了学生的认知规律,满足了学生的心理需求,增强了学习的趣味性,又降低了学生对语言文字理解的难度,从而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学习效率。)

  三、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学生自主识字。让学生在课文中勾画出带有生字的词语,自主认读、识记。注意读准翘舌音钟迟,后鼻音零,鼻音闹等。

  2。引导学生运用学过的方法自主认字。如:(1)熟字加偏旁认字:钟、闹、哈等。(2)熟字换偏旁认字:快决,海侮。(3)小组交流认字方法。(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自由读课文,认读生字。向大家介绍好的识字方法,共同讨论。)

  3。用多种方式巩固生字、词。(如同桌互读,开火车读。调动学生的热情同时体验成功的快乐,达到识用结合)。

  4。指导学生读课文。

  (1)教师范读,学生整体感知课文。想一想:听了老师读课文,你知道了什么?(学生自由谈)

  (2)自由自读。(提出自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出自然段。)

  同桌讨论:元元两次叹气说:要是早一分钟就好了。这时,他会想些什么?先自读感悟,体会元元着急的心情,再朗读,注意读出叹息自责的语气。

  (3)在理解、感悟的基础上,再讨论:你觉得这一分钟重要吗?为什么?当同学们看见元元红着脸,低着头走进教室时,一定会受到强烈的感染。就这一分钟,使他迟到了20分钟,使他感到愧疚和后悔。再讨论,让大家真正领悟一分、一秒的重要。

  (4)汇报讨论结果。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你们还有没有不明白的地方?(反复朗读,加深理解。)

  4。指导写字:

  (1)观察字形,交流书写要注意的地方。

  (2)教师范写,学生评说。

  (3)学生练写。

  (这一教学环节体现了低年级识字教学的特点,注重双基训练,提高识字、写字教学的实效性。在指导学生读课文时,明确读的要求,老师的范读对二年级的学生来说十分必要,这样可以提高读书的效果,有利于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同桌的交流能促进学生读得更认真、更有实效。)

  四、品读析句,感悟一分钟的重要

  过渡:元元只多睡了一分钟,怎么会迟到20分钟呢?让我们一起从课文的有关句子里帮元元找一找原因。

  1。指导学生懒洋洋地、满不在乎地读句子:再睡一分钟吧,就一分钟,不会迟到的。从中体会元元认为多睡这么短短一分钟是不会碍什么大事的。

  2。他叹了口气,说:要是早一分钟就好了。元元为什么要叹气?指导学生读出叹息、自责的语气,体会元元当时着急的心情。

  3。他又叹了口气,说:要是早一分钟就好了。同桌讨论:元元又叹了口气说要是早一分钟就好了的时候,他会想些什么?

  4。小组讨论:你觉得这一分钟重要吗?为什么?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通过读、思、议课文中的重点句子,交流自己的体会与理解,实现认知互补,相互促进,进一步领悟每一分、每一秒的重要。)

  五、总结升华,懂得一分钟的宝贵

  1。元元非常后悔。他后悔什么?(后悔不该贪睡一分钟。)找出能表现元元后悔的句子读一读。

  2。读一读,演一演。

  让学生根据读书感悟,表演课文内容,加深理解。

  3。朗读课文,想想第二天元元会怎么做?以第二天的元元为题续编故事。

  (创设读的情境,增强读的趣味性,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在于让学生在读中感受,深化理解,学会欣赏。)

  六、实践活动,体会一分钟的价值

  1。以我一分钟能做什么为题,交流自己的切身感受,体会时间的宝贵。

  生1:我一分钟可以朗读近200字的短文。

  生2:我一分钟抄写生字16个。

  生3:我一分钟跳绳102次,做仰卧起坐41个。

  2。汇报课前调查情况:人们一分钟能做多少事?

  生1:一分钟可以做很多事情,印刷厂的工人叔叔借助先进的机器,一分钟可以印刷133张报纸。

  生2:我的姑姑在市电信局工作,她一分钟能背432个电话号码,还可以接通十几个长途电话。

  生3:我爸爸用电脑一分钟可以算230多个数据。

  3。收集关于珍惜时间的名言警句,让学生进一步懂得珍惜时间。

  (让学生交流亲身经历和搜集资料,明白每一分钟的宝贵,强化时间观念,懂得不能浪费一分一秒。)

  反思:

  通过《一分钟》的教学,我有以下几点体会。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根据阅读对话理论,作者与读者之间的关系,本质上是人与人之间的精神联系,阅读是读者与文本相互作用、建构意义的过程。学生有着不同的生活经验和认知特点,他们在阅读中有着不同的思维方式,不同的思考问题的角度,不同的想象,不同的情感体验。教学中,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多元解读文本。如,学生对他很快地洗了脸,吃了早点,就背着书包上学去了这句话的理解是这样的:我认为元元做事很麻利,他很爱学习;对走到十字路口,他看见前面是绿灯,刚想走过去,红灯亮了。他等了好一会儿,才走过十字路口的理解是这样的:元元是个遵守交通规则的好学生,他的安全意识很强;对他等啊等,一直不见汽车的影子,元元决定走到学校的理解是这样的:元元遇事肯动脑筋,能自己想办法战胜困难,没车也要走路去上学。这些都是学生用心读书得来的真切感受,是值得珍视的体验。

《一分钟》教学设计5

  一、教材分析

  多睡一分钟带来的是20分钟的迟到,是一路焦急的等待和不停的叹息,是步行的辛苦和脸红的尴尬,是深深的后悔和宝贵的教训。通过学习,要让学生想到“分秒必争”,年年如此,一生坚持。

  二、教学目标

  1、有主动识字的愿望,能认识“钟、零”等8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在读、议中理解课文,在阅读中积累语言。

  4、在读中体悟到时间的重要,不能因为个人的喜好而影响正常的学习生活,要做遵守纪律的孩子。

  三、教学过程

  (一)活动激趣,导入新课

  1、请小朋友们来做一个游戏,起立,两臂向前*伸,比一比谁坚持的时间长,(一分钟后)让同学谈感受。你们觉得一分钟长吗?(学生自由交谈)

  2、小结:是啊,一分钟可以说很短,但有时也觉得很长,就象刚才,我们坚持一分钟也是不容易的。今天我们学了课文《一分钟》以后,对“一分钟”的体会一定会更深。(让学生切身体验一分钟的时间是不算短的。既可以增强课堂情趣,又可以增强学生的时间概念,便于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3、板书课题。学生齐读。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学生自由读课文,遇到难度的生字,请课本下面的拼音朋友帮忙。

  2、请学生认读生字,并做小老师领读。

  3、“开汽车”游戏。(教师手拿生字卡片随机抽出一张指给学生)师:汽车汽车开起来。生:汽车开到我这里。我为汽车加点油。(给教师出示的生字组词,造句。)

  (三)再读课文,朗读感悟

  1、学习课文第1自然段。

  想想题目中的“一分钟”,在课文中指的是什么?

  (读)a:元元打了哈欠,翻了个身,心想:再睡一分钟吧,就一分钟,不会迟到的。

  2、学习课文2~6自然段

  过渡:事情真的真如元元所想的那样吗?他有没有迟到呢?

  提问:元元只多睡了一分钟,怎么会迟到20分钟呢?原因就藏在课文的句子里。我们再读读课文,把你读懂的句子画下来,帮元元把这20分钟找回来,好吗?(学生读课文,画句子,分组讨论。)

  1.自由读:教师个别指导。

  2.汇报:知道了是哪些原因。(遇到红灯—汽车开了—走着上学)(读相应的句子,在读中体会元元焦急的心情。)

  3.观察书上32页的图,此时元元是什么表情?

  (读)元元红着脸,低着头,坐到了自己的座位上。

  (用书上的一句话来说一说元元此时的心情。)

  4.投影显示句子:“元元非常后悔。”

  (1)理解“后悔”的意思。

  (2)元元是不是迟到了以后进教室才后悔的?在路上有没有后悔呢?找出能表现元元后悔的句子,读一读。

  (3)朗读下面两句话,读出相应的语气:

  b:他叹了口气,说:“要是早一分钟就就好了。”

  c:他又叹了口气,说:“要是早一分钟就好了。”

  师追问:他当时会想些什么呢?该用怎样的语气读一读呢?学生谈谈自己的体会,并配合着表演有感情地读一读。 学生一边读一边体会元元的心情。《一分钟》的教学设计以及课后反思相关内容:《山寨》教学设计《雨后》教学设计二年级《木兰从军》教学设计《早发白帝城》教学设计之三9《青蛙看海》二(上)识字5教案瀑布(教学设计)《谁的本领大》教案查看更多>>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

  (当同学们看见元元“红着脸,低着头”走进教室时,一定会受到强烈的感染——就这一分钟,使他迟到了整整20分钟;就这一分钟,耽误了学习,使他感到愧疚和后悔。再通过小组讨论,让大家领悟到每一分、每一秒的重要。)

  5.在理解、感悟的基础上,讨论:你觉得这一分钟重要吗?为什么?

  多睡一分钟带来的是20分钟的迟到,是一路焦急的等待和不停的叹息,是步行的辛苦和脸红的尴尬,是深深的后悔和宝贵的教训。分秒必争

  6.齐读课文。

  (四)、拓展课文,实践体悟

  1.你们有没有和元元类似的经历?

  (也许也是起床耽误了一分钟,还可能是什么情况耽误了?)

  2.你想对元元说些什么呢?

  (五)、总结课文,布置作业:

  课外延伸:回家后每人用一分钟做一件事情,明天全班交流,评出“与时间赛跑的人”。(用理论指导自己的言行,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课后反思:

  《一分钟》讲述了小朋友元元多睡了一分钟,迟到二十分钟的故事。通过这篇课文的的学习,使学生受到严格要求自己,珍惜时间的教育。在教学中,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进行教学,达到了较好的效果。

  一,从课题入手,游戏导入。

  正式上课以前,在与学生问候以后,让学生两手前*举,坚持站好一分钟,再请同学们坐下,让同学们谈谈自己的感受,你觉得一分钟长吗?在学生各抒己见之后,我语重心长地说:“是啊,一分钟可以说很长,也可以说很短。在某种情况下,要把握安排好一分钟也是很不容易的。就像刚才我们能一动不动的坚持一分钟也是不容易的。我们今天学了课文《一分钟》以后,相信小朋友们对“一分钟”的体会一定会更深。

  (在游戏初步感知一分钟的长短后,巧妙的从同学们的切身感受迁移到课文中元元的感受,自然地引入到课文的学习中去。)

  二,抓住重点词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为朗读打下基础。

  咋一看,朗读的点还真不少,哪一句都可以有滋有味地读上一番。在仔细品读后,我决定抓住元元的两次叹息为朗读的亮点。但要读好这两次叹息,联系上下文揣摩体会主人公的心理活动是前提,也是基础。因此,教学中我以帮元元找回20分钟为线索,抓住元元在绿灯前的等待,在公共汽车站的等待,步行到校的辛苦无奈为阅读点,引导学生设身处地想象元元当时的心情,语言。在朗读体会的过程中,具体落实到“刚想走过去,红灯亮了。”中的"“刚”;“他向停在车站的公共汽车跑去,眼看就跑到车站了,车子开了”中的“眼看就”;“他等啊等,一直不见汽车的影子,元元决定走到学校去。”中的“等啊等,一直”这些重点词语中。先朗读后体会,再带着体会到的感情朗读。在追赶公共汽车一幕时,结合插图,学生入情入境,体会到了元元的焦急、悔恨。在此基础上,学生读两次叹息时,可以说是水到渠成。

  在课堂的结尾,我把自己收集的几条关于时间的名人名言送给学生。

  1、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2、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3、花儿还有重开日,人生没有再少年。

  这样的课堂结尾,使学生愉快地从课文中走到生活中,实实在在地体会到了时间的重要,从而在生活中严格要求自己,珍惜每一分钟。

《一分钟》教学设计6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欠、元、包”等8个生字及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认“钟、零”等9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知道时间是不等人的,我们应珍惜时间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1.学会生字词,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知道时间是不等人的,学会珍惜时间。

  教学方法:

  合作识字,自主、合作朗读。

  课前准备:

  生字卡片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出示课题。

  1.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感知一分钟。

  同学们默读课文一分钟,老师来把握时间。

  二、初读课文。

  l.学生自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圈出不认识的字,多读几遍。

  2.又同桌互读课文,纠正读音。

  3.指名分自然段读,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三、学习生字词。

  1.认读生字,读音指导。

  2.小组合作识字,交流识字方法。

  叹、哈:都是四字旁。

  钟、迟、闹:都可以用熟字加部件来记。

  3.扩词,帮助识字。

  4.认清字形,指导书写。

  元、欠:上窄下宽。

  包:将“巳”写在“勺”内,写紧凑。

  钟、叹,哈:都为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迟:半包围结构,第四笔为点。

  闹:半包围结构,“门”里是“市”字,写时里面部分要写得紧凑。

  四、巩固练习。

  1.抽生字卡片,指名读。

  2.完成“找找说说”,看谁组的字最多。

  钅十中=钟门十口=问口十欠=吹口十合=哈井十辶=进门十市二闹尺十辶=迟)

  3.教师指名学生读读自己组的字,并用这个字组个词,加深记忆。

  第二课时

  一、复习。

  l.指名读生字卡片。

  2.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

  二、学习第1自然段。

  1.指名读第1自然段,说说这段主要讲了什么?

  (闹钟将元元喊醒后,元元想再睡一分钟。)

  (板书:再睡一分钟)

  2.齐读第1自然段。

  重读“一分钟”,表现出一分钟的无足轻重。

  三、学习第2自然段。

  1.自由读这一自然段。

  (元元在路上遇到了什么事?)

  2他是怎么说的?

  (板书:要是早一分钟就好了。)

  3.元元可能会想些什么?

  4.分组轮读第2自然段。

  遇到红灯了会怎么样,我们继续学习。

  四、学习第3、4自然段。

  1.指名读你从这个自然中读懂了什么?

  2.学生交流。

  (l)元元等了好一会儿,才走过十字路口。

  这说明因为迟了一分钟,碰上了红灯,元元耽误了不少时间。(相机理解“才”,说明时间等的长。)

  (2)要是早一分钟,元元就能赶上公共汽车,他感到很后悔,又叹了摩一因气。

  (3)元元又等了很久,一直都等不到汽车,决定走到学校去。

  (相机理解:“一直”,说明等的时间很长。)

  3.指导朗读,读出元元焦急、后悔的心情。

  五、学习第5自然段。

  1.齐读第5然段。

  2.学习句子,元元为什么红着脸,低着头?从这段中你读懂了什么?认真体会1分钟和20分钟的概念。

  3.板书:迟到了20分钟。

  六、学习第6自然段。

  1.齐读。

  2元元非常后悔,他可能会想些什么?

  (时间不等人,我真不该多睡那一分钟,以后我一定要珍惜时间。)

  七、自由读课文,总结。

  学习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收获?

《一分钟》教学设计7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时、分、秒》第二课时《一分能干什么》。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时与分”之间的关系后进行的。学生已经对时间有了一定的了解,知道了1时=60分。但是对1分的长短没有一个具体的感悟,教材通过体验、感知、估测等一系列具体活动,让学生充分感受一分、一秒有多长。同时学好本节课也能为今后继续学习“年、月、日”和“12时、24时计时法”做好铺垫。

  学生分析:这一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二年级学生。他们年龄小、爱动、好奇心强,课堂中容易疲劳,注意力易分散。根据这一特点,我采用了丰富多彩的多媒体辅助教学,激发他们的兴趣与好奇心,让学生在所创设的情境中快乐学习,通过观察、合作交流发现分与秒的关系。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一分能干什么”的实践活动,体验1分的长短,知道1分=60秒,能进行简单的实践单位换算。

  2.过程与方法:提高学生认清计量时间的能力,并初步培养时间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自觉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体验1分的长短;掌握分与秒的换算关系,培养估算意识。

  教学难点:通过活动感受1分有多长,并掌握分秒的换算关系。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看过电视节目里整点报时的情景吗?现在我们一起来看一段新闻播放前报时的视频。(课件播放)请同学们注意了:在刚才的视频里你听到了什么声音?

  生:我听到了滴滴滴的声音

  师:这滴滴滴的声音是秒针走动的声音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比分钟更小的时间单位,它就是秒。生活中有很多地方都用到了秒,大家跟老师一起来看下面两幅图。展示图片(1、红绿灯;2、体育比赛)。

  二、实践感知

  1、体验1秒有多长:

  师:生活中这么多地方都用到了秒,那1秒究竟有多久呢?我们来感受一下(播放1秒)

  师:刚才滴一声所用的时间就是1秒,这一秒的声音可真短啊,在这短短的一秒中我们能干些什么呢?

  生:拍一下手。

  师:你示范给大家看看,不错!谁还想到别的动作?

  生2:敲一下桌子。

  师:你的想法也不错,动脑筋思考了。谁还能说?

  生3:眨一下眼睛。

  师:这个想法真好。

  生4:跺一下脚。

  师:很有创意。摇头点头耸肩膀……

  师:你们想到的动作可真多,现在让我们一起用你喜欢的动作再次感受一秒好吗?(跟着课件感受)

  师:现在大家一定对一秒有了新的认识。

  师:秒针在钟面上走动1小格是1秒,那秒针走动5小格呢?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播放5秒)

  师:秒针走5小格就是5秒,那走1圈呢?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课件)

  2、体验分和秒的关系

  师:秒针走一圈是60秒,(板书)在60秒的时间里,分针有什么变化?生:分针走了一小格。

  师:分针走一小格就是多长时间?(板书:1分)

  师:那1分和60秒有什么关系呢?

  生:他们的时间是一样长的。(60秒=1分)

  师:你的小脑袋真聪明,的确,他们表示相等的时间。

  [板书:1分=60秒](齐读)

  师:1分=60秒,2分等于多少秒呢?

  生:120秒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1:我知道1分=60秒,2分就是2个60秒,合起来也就等于120秒。师:说的真好,我们一定要把分与秒的关系记好,1分=60秒。

  三、活动体验

  1、学生活动:一分能干什么

  师:那1分我们能干什么呢?(板书:1分能干什么)

  师:让我们亲自来试试。

  师:请同学们在老师准备的几个活动项目中选择一项你最喜欢的活动,看一看你一分钟里能干什么?(数数、画太阳、背口诀、写汉字、读书、拍手)

  师:大家准备好了吗?现在我们看着钟面,听老师的指挥。预备———开始———停师:请大家迅速统计你的完成情况。

  师:谁来汇报一下?

  生1:我一分大约数了60个数。

  生2:我1分大约画了16个太阳。

  生3:我一分钟背了2遍口诀。

  生4:我一分钟写了34个字。

  生5:我一分钟读了34个字。

  2、估计一分有多长

  师:现在我们做个游戏轻松一下。

  师:你们可以跟着音乐想怎么跳就怎么跳,想怎么扭就怎么扭,估计到了1分就坐下,比比看,谁估计的最准确。准备好了吗?预备———开始。

  (教师观察第一个坐下的同学)

  师:你是第一个坐下的,请问你是怎么感觉这一分钟的?

  生:我背了2次乘法口诀,因为刚才一分能干什么时,我也背了两次。师:请问你是用什么方法估计?

  生:我从1数到60,数的不快也不慢。

  3、资料展示(课件展示,师相应进行解说)

  师:同学们在一分钟里能做这么多的事情,我真为你们骄傲,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了一点小资料,让我们来认识一下世界上一分钟的威力吧:

  (1)一分,银行点钞机大约可以点1500张人民币。

  (2)一分,中央电视台播音员大约可以播240个字。

  (3)地球上*均每一秒生下4个小孩,一分240个。

  (4)一分,汽车大约可以跑1200米

  (5)第14届世界杯足球赛中,德国队在最后一分时间进了一球,从而赢得了冠军。

  (6)1997年6月30日11点59分,也就是香港回归倒计时的最后一分,香港回到祖国的怀抱。

  师:一分能干的事情太多了,我们可不能小看它,一定要珍惜每一分。

  四、拓展思维,课堂回顾。

  师:同学们,你们认识了1分钟,了解了1分钟,现在老师想考考你们,你们敢接受挑战吗?请看题。

  挑战第一关:下面的时间你们认识吗?

  挑战第二关:填空:

  1时=()分1时30分=( )分

  1分=()秒1分20秒=( )秒

  70分=( )时( )分90秒=( )分( )秒

  挑战第三关:填一填

  小华每天睡9(),跳绳10下用7(),

  小亮吃饭用了20(),小明跑50米用了12()

《一分钟》教学设计8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感受1分钟的长短)

  【目标预设】:

  知识与能力:通过“一分钟能干什么”的实践活动,体验1分钟的长短。知道1分=60秒,能进行简单的时间单位的换算。

  过程与方法:在实际情境中认识时、分、秒,初步体会时、分、秒的意义。掌握时、分、秒之间的关系,学会准确使用时间单位,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在活动中感知1分、1秒的长短。

  【教学难点】:估计活动所用的时间。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实物钟面,计时表。

  学生准备:钟面学具。

  【教学方法】:引导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引入课题。

  出示实物钟,教师拨出不同的时间,让学生认读。

  师:我们已经认识了时和分,那么,1分钟到底能干些什么呢?

  (二)、探索算法,解决问题。

  活动一:数心跳

  1、举手示范:象老师这样摸一摸手腕处的动脉,你感觉到了什么?

  感到里面一跳一跳的。

  2、解释:对,血管里的血脉一跳一跳的,我们叫它脉搏,它跳的次数和我们心跳一样的。

  下面老师给大家计时1分钟,你们默数自己的心跳了多少下?

  3、组织交流:告诉大家,你的心跳是多少下?对于数据相差太大的同学,教师帮助其重新感受脉搏,并重新数一次。

  活动二:分组体验

  1、活动内容:读书、写字、唱歌、画画、跳绳、拍球等,你们组准备选哪一种活动,先商量一下。

  2、老师开始计数1分钟,每个小组开始开展你们选择的活动。

  3、教师拍手示范时间到,组织学生交流,你1分钟干了些什么?

  根据学生的汇报,填写书上66页的“试一试”。

  活动三:估一估(书上66页的实践活动)

  1、指出活动内容:齐唱歌曲《春天在哪里》,教师计时。

  谁来估一估,我们唱这首歌大约用了多少时间?看谁估得最接近。

  2、游戏:一个小组的同学站在讲台上,教师把实物钟举给下面的同学看。台上的同学轻轻拍手,估计1分钟到了就停止,台下的同学看钟,评评拍手的同学,谁估计的最准确。

  活动四:听一听,拨一拨

  1、教师做出安静、倾听的动作与神态,然后将实物钟依次放到每个小组里。

  师问:你听到了什么?

  滴答滴答的声音。

  2、引导观察:你知道这滴嗒声是谁发出来的吗?

  秒针

  师:对,是这根极细又长的秒针。

  秒针滴嗒一声就是1秒,也就是走了一小格。

  3、请拿出学具钟,拨一拨,拨出1分钟,仔细观察秒针走了多远?

  分针走1小格,秒针正好走1圈,也就是60秒。

  得出结论:1分=60秒

  (三)、练习巩固

  1、出示第67页练一练1题:

  自己先小声读一读钟面上指示的时间,再独立填写。

  汇报:你是怎么填的?

  (特别强调几点过几分的电子表显示方式)

  2、学生小组活动:67页第2题:

  先独立思考,再与小组里的伙伴讨论,互相说一说该怎样填写。

  如:1时=60分

  60分+30分=90分

  1时30分=90分

  3、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填写67页第3题。

  学生交流:说你填的是什么单位?(引导评价)你觉得他填表的单位合适吗?你有不同的想法吗?

  4、教师计时,学生完成67页第4题。

  集体交流。

  (四)、拓展性学习

  1、课外活动:以小组为单位,带上钟表,记录每个组员1分钟大约能跑多少米?

  2、思考:你有办法知道一天一夜内分针和时针相遇多少次吗?

  (五)、总结。

  师:今天你有什么新收获?还有什么问题没解决?

  (六)、板书设计

  一分钟能干什么

  分针走1小格,秒针正好走1圈,也就是60秒。

  1分=60秒

  1时=60分

  60分+30分=90分

  1时30分=90分

《一分钟》教学设计9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时、分、秒》第二课时《一分能干什么》。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时与分”之间的关系后进行的。学生已经对时间有了一定的了解,知道了1时=60分。但是对1分的长短没有一个具体的感悟,教材通过体验、感知、估测等一系列具体活动,让学生充分感受一分、一秒有多长。同时学好本节课也能为今后继续学习“年、月、日”和“12时、24时计时法”做好铺垫。

  学生分析:

  这一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二年级学生。他们年龄小、爱动、好奇心强,课堂中容易疲劳,注意力易分散。根据这一特点,我采用了丰富多彩的多媒体辅助教学,激发他们的兴趣与好奇心,让学生在所创设的情境中快乐学习,通过观察、合作交流发现分与秒的关系。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一分能干什么”的实践活动,体验1分的长短,知道1分=60秒,能进行简单的实践单位换算。

  2.过程与方法:提高学生认清计量时间的能力,并初步培养时间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自觉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体验1分的长短;掌握分与秒的换算关系,培养估算意识。

  教学难点:

  通过活动感受1分有多长,并掌握分秒的换算关系。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看过电视节目里整点报时的情景吗?现在我们一起来看一段新闻播放前报时的视频。(课件播放)请同学们注意了:在刚才的视频里你听到了什么声音?

  生:我听到了滴滴滴的声音

  师:这滴滴滴的声音是秒针走动的声音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比分钟更小的时间单位,它就是秒。生活中有很多地方都用到了秒,大家跟老师一起来看下面两幅图。展示图片(1、红绿灯;2、体育比赛)。

  二、实践感知

  1、体验1秒有多长:

  师:生活中这么多地方都用到了秒,那1秒究竟有多久呢?我们来感受一下(播放1秒)

  师:刚才滴一声所用的时间就是1秒,这一秒的声音可真短啊,在这短短的一秒中我们能干些什么呢?

  生:拍一下手。

  师:你示范给大家看看,不错!谁还想到别的动作?

  生2:敲一下桌子。

  师:你的想法也不错,动脑筋思考了。谁还能说?

  生3:眨一下眼睛。

  师:这个想法真好。

  生4:跺一下脚。

  师:很有创意。摇头点头耸肩膀……

  师:你们想到的动作可真多,现在让我们一起用你喜欢的动作再次感受一秒好吗?(跟着课件感受)

  师:现在大家一定对一秒有了新的认识。

  师:秒针在钟面上走动1小格是1秒,那秒针走动5小格呢?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播放5秒)

  师:秒针走5小格就是5秒,那走1圈呢?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课件)

  2、体验分和秒的关系

  师:秒针走一圈是60秒,(板书)在60秒的时间里,分针有什么变化?生:分针走了一小格。

  师:分针走一小格就是多长时间?(板书:1分)

  师:那1分和60秒有什么关系呢?

  生:他们的时间是一样长的。(60秒=1分)

  师:你的小脑袋真聪明,的确,他们表示相等的时间。

  [板书:1分=60秒](齐读)

  师:1分=60秒,2分等于多少秒呢?

  生:120秒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1:我知道1分=60秒,2分就是2个60秒,合起来也就等于120秒。师:说的真好,我们一定要把分与秒的关系记好,1分=60秒。

  三、活动体验

  1、学生活动:一分能干什么

  师:那1分我们能干什么呢?(板书:1分能干什么)

  师:让我们亲自来试试。

  师:请同学们在老师准备的几个活动项目中选择一项你最喜欢的活动,看一看你一分钟里能干什么?(数数、画太阳、背口诀、写汉字、读书、拍手)

  师:大家准备好了吗?现在我们看着钟面,听老师的指挥。预备———开始———停师:请大家迅速统计你的完成情况。

  师:谁来汇报一下?

  生1:我一分大约数了60个数。

  生2:我1分大约画了16个太阳。

  生3:我一分钟背了2遍口诀。

  生4:我一分钟写了34个字。

  生5:我一分钟读了34个字。

  2、估计一分有多长

  师:现在我们做个游戏轻松一下。

  师:你们可以跟着音乐想怎么跳就怎么跳,想怎么扭就怎么扭,估计到了1分就坐下,比比看,谁估计的最准确。准备好了吗?预备———开始。

  (教师观察第一个坐下的同学)

  师:你是第一个坐下的,请问你是怎么感觉这一分钟的?

  生:我背了2次乘法口诀,因为刚才一分能干什么时,我也背了两次。师:请问你是用什么方法估计?

  生:我从1数到60,数的不快也不慢。

  3、资料展示(课件展示,师相应进行解说)

  师:同学们在一分钟里能做这么多的事情,我真为你们骄傲,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了一点小资料,让我们来认识一下世界上一分钟的威力吧:

  (1)一分,银行点钞机大约可以点1500张人民币。

  (2)一分,中央电视台播音员大约可以播240个字。

  (3)地球上*均每一秒生下4个小孩,一分240个。

  (4)一分,汽车大约可以跑1200米

  (5)第14届世界杯足球赛中,德国队在最后一分时间进了一球,从而赢得了冠军。

  (6)1997年6月30日11点59分,也就是香港回归倒计时的最后一分,香港回到祖国的怀抱。

  师:一分能干的事情太多了,我们可不能小看它,一定要珍惜每一分。

  四、拓展思维,课堂回顾。

  师:同学们,你们认识了1分钟,了解了1分钟,现在老师想考考你们,你们敢接受挑战吗?请看题。

  挑战第一关:下面的时间你们认识吗?

  挑战第二关:填空:

  1时=()分1时30分=( )分

  1分=()秒1分20秒=( )秒

  70分=( )时( )分90秒=( )分( )秒

  挑战第三关:填一填

  小华每天睡9(),跳绳10下用7(),

  小亮吃饭用了20(),小明跑50米用了12()

《一分钟》教学设计10

  一分钟能做什么

  活动目标

  通过活动让学生感受一分钟的长短,了解一分钟的作用,从而体会到时间的宝贵,意识到要珍惜时间,要合理运用时间。

  活动准备

  课件、学生的课前调查表和生活记录表,呼啦圈、短绳、皮球等。

  活动过程

  一、 动画导入,感知一分钟

  1.先播放学生非常感兴趣的动画片《狮子王》一分钟。突然,画面消失。学生焦急等待一分钟。教师接着进行现场采访,形成前后对比,让学生感知一分钟的长短快慢。

  2.交流:你对等待的一分钟和看动画片的一分钟,分别有什么感受和看法。

  二、 实践活动,体验一分钟

  活动一:“全体总动员”,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一分钟展示会,跳绳、跑步、写字、画画等,然后学生汇报:我一分钟能( ),并进行小组活动,交流自己的收获。

  活动二:“争当小主播”,汇报课前调查的成果。

  1.学生交流调查情况。

  我的小调查

  妈妈的职业是( ),她一分钟能( )

  爸爸的职业是( ),他一分钟能( )

  ( ),一分钟能( )

  2.老师展示自己查找的资料,拓展认识。

  会计一分钟能数300张人民币。

  铅笔厂一分钟能生产铅笔1600枝。

  喷气式客机一分钟能飞行18千米。

  3.谈活动体会。

  三、 情境感染,感受一分钟

  情境一:CAI放映《珍珠港》影片中医护人员争分夺秒抢救重伤兵的录像。

  1.讨论观后感。(板书:时间就是生命)

  2.说一说:生活中,你还从哪里感受到“时间就是生命”。

  3.算一算:如果你们每天浪费一分钟,那么1年、xx年、一辈子浪费的时间是多少。

  情境二:比一比,哪个小组成员最先系好红领巾。评选“又快又好”的优胜小组。

  1.苯涣鳎核们为什么取得了胜利。(小结:时间就是胜利)

  2.蓖卣菇涣鳎耗慊勾幽睦锔惺艿绞奔渚褪鞘だ。

  情境三:CAI展示火腿肠工作流水线、田径比赛、考查场景等图片。

  四、 实例对比,巧用一分钟

  1.苯涣鞲髯缘纳活记录表。

  我做的事情

  我用了几分钟

  我的评价

  穿衣

  叠被

  刷牙

  洗脸

  吃早餐

  整理书包

  (1)把你做这些事所用的时间与同学、老师进行比较,说说哪个时间最合理。

  (2)通过比较,你觉得自己做得怎么样?请在“我的评价”一栏给自己一个评价,说出自己的理由。

  2.笔导活动。

  (1)请根据学校的作息时间,并结合自己的实际,合理地设计一张“我的生活时间安排表”。

  (2)课后请同学们搜集关于时间的格言、谚语,想想它对你有什么启发?并选择自己喜欢的制作成书签。


《一分钟》教学设计与反思3篇(扩展6)

——《一分钟》的教学设计3篇

《一分钟》的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认识9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明白时光的宝贵,懂得严格要求自我,珍惜时光。

  重点难点:

  认字、写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游戏导人

  上课前,全体同学立正站好,两臂侧*举一动不动的站立,看谁坚持得最久。然后让同学谈感受,再面向全体同学淡话。

  你们觉得一分钟长吗?(学生自由交谈)

  是啊,一分钟能够说很短,也能够说很长;在某种状况下,要能克制自我,坚持一分钟也是不容易的。我们这天学了。课文《一分钟》以后,对“一分钟”的体会必须会更深。

  自白读课文,想想题目中的“一分钟”,在课文中指的是什么。(学生自读后说一说)

  元元只多睡了一分钟,怎样会迟到20分钟呢?原因就藏在课文的句子里。我们再读读课文,把你读懂的句子画下来,帮元元把这20分钟找回来,好吗‘;(学生读课文,画句子,分组讨论。)

  二、朗读识字

  1、让学生在课文中画出带生字的词语,自主认读、识记。

  2、在读课文的过程中指导学生给生字正音,注意读准翘舌音“钟、迟”,后鼻音“零”,鼻音“闹”。注意“欠”在“哈欠”一词中读轻声。

  3、引导学生运用学过的方法自主识字,说说哪些字是自我已经认识的,从什么渠道或用什么方法认识的。如

  (1)熟字加偏旁识字:钟、零、闹、哈、迟

  (2)熟字换偏旁识字:快一决、海一悔。

  (3)猜谜语识字:“大门里边是市场’’(闹)。

  (4)运用汉字构字规律识字:哈、叹、钟、迟、悔

  4、巩固识字。

  (1)同学之间相互考考生字是否认识。

  (2)用“找找说说”中的偏旁和字组成新字,比一比,看谁组得多。

  (3)游戏巩固:从“我会认”和“我会写”的生字中,选取几个,分组进行组词比赛,哪组组词多,哪组获胜。

  三、拓展延伸

  课后练习“找找说说”是组字练习。

  用偏旁“门、口、”和“尺、欠、合、中、市、又、井”等字能够组成:闹、哈、吹、钟、迟、进等字。(如果学生用合、中、市、又、井等字,如果学生用“门”和“口”组成“问”.也应给予肯定。)

  四、课堂评价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第二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人新课。

  二、朗读感悟

  1、教师范读,学生整体感知课文,想一想:听了老师读课文,你明白了什么?(学生自由谈)

  2、自由朗读,讨论:元元两次叹气说“要是早一分钟就好了”的时候,他会想些什么?

  (1)先让学生自我读书感悟,体会元元当时着急的情绪;

  (2)小组讨论,谈谈自我的想法,揣摩元元的心理;

  (3)派代表到全班交流;

  (4)透过朗读表达元元当时的情绪,注意读出叹息、自责的语气。

  3、在理解、感悟的基础上,讨论:你觉得这一分钟重要吗?为什么?

  当同学们看见元元“红着脸,低着头”走进教室时,必须会受到强烈的感染……就这一分钟,使他迟到了整整20分钟;就这一分钟,耽误了学习,使他感到愧疚和后悔。

  4、小组讨论,让大家领悟到每一分、每一秒的重要。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生一边读一边体会元元的情绪。

  三、指导写字

  1、指导写字。

  (1)仔细观察生字。(如“迟”字里面的“尺”,末笔捺变点。)

  (2)仔细观察字的部件和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学生自主练写

  四、作业布置

  1、搜集珍惜时光的名言警句,读一读。

  2、续编故事《元元的明天》,说一说。

  板书设计:

  一分钟

  多睡一分钟→迟到20分钟→时光宝贵

《一分钟》的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在读、议中理解课文,在阅读中积累词语。

  3、在读中感悟到时间的重要,不能因个人的`喜欢而影响正常的学习生活,要懂得严格要求自己,珍惜时间。

  教学重点:

  感情朗读

  教学难点:

  在读文中感悟到一分钟虽然短,但却不能因此而放纵自己,学会珍惜时间,分秒必争。

  教学措施:

  对于重点的攻克,我主要采取让学生多读、听读、练读、赛读等形式。

  对于难点的攻克,主要通过朗读课文中重点句子和词语来感悟。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谈话: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7课,一起说课题,师板书提醒“钟”字,齐读课题。

  2、复习生字,用钟、闹、吃、叹组词语。

  过渡:字认得这么好,那一起来读读课文吧!

  二、品读课文,感悟理解

  1、指名分段读文

  2、从最后一段入手讲读课文

  投影出示:元元非常后悔。

  质疑:读到这,你想知道些什么呢?(后悔什么、后悔迟到了二十分钟

  (如回答第二个,那好我们一起看看他这二十分钟是怎么迟到的)

  过渡:原因就藏在课文里,一起来寻找答案吧!

  3、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A.重点指导朗读:元元打了个哈欠,翻了个身,心想:再睡一分钟吧,就一分钟,不会迟到的。

  B.理解“哈欠”(加动作)

  C.在朗读中读出无所谓,不在乎的语气

  D.你有没有和元元类似的经历呢?

  E.过渡:元元又睡了,事情真的像元元想的那样吗?

  4、学习第五自然段

  投影出示:第五自然段A,指名读,其他同学认真听,我想你们一定能找到答案的。

  B、板书:迟到了20分钟

  C、出示图2,看图说话

  你从图上看到了什么?他的心情会是什么样的?

  D、激情引读,你能读出元元此时的心情吗?

  谈话:唉,奇怪了,明明只多睡了一分钟,怎么会迟到20分钟呢?这20分钟跑到哪里去了,我们一起帮元元找回来吧!

  5、小组合作学习2、3、4自然段

  A.小组学习

  B.

  1、明确学习要求

  2、汇报交流:相机板书遇到红灯汽车开了走着上学

  A、第二自然段

  指名读,师谈话:咱们看元元着急去上学,所以他的动作很快。没想到走到路口

  刚想走过去却遇到了红灯。于是元元不由得叹了口气

  指导朗读,叹气(投影出示)(感悟出要是早一分钟就不会赶上红灯了。)

  B、第三自然段

  1、指名读

  2、比较朗读他等了好一会儿。他等了一会儿。(你觉得那个等的时间长)

  3、从“才”这个字你体会到了什么?

  4、看图1说话(元元一边跑一边喊,等等我,可是车到点还是开走了)

  5、第二次叹气与第一次比较,比较两次的不同。体会出元元现在的心情。(焦急、后悔)

  师小结:要是早一分钟就不会遇到红灯,更不会错过汽车,就因为这一分钟让元元迟到了二十分钟。

  C.第四自然段

  1、指导朗读等阿等,一直(让你知道了什么)

  2、元元等车时会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那你读出来吧!

  D.指导朗读最后一段

  齐读换词理解元元后悔什么

  三、回读课文加深理解

  再次分段读文。

  四、拓展延伸,实践感悟

  1、现在你想对元元说些什么呢?

  2、说话训练:如第二天闹钟又响了。

  3、交流珍惜时间的名言警句。

  最后老师送给同学们一句话,并以此与大家共勉:

  珍惜时间,从一分一秒做起。

  五、写字叹、哈

  1、指导观察

  2、互相提醒

  3、师范写

  4、同桌互评

《一分钟》的教学设计3

  一、复习巩固,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词语。

  闹钟 迟到 公共汽车 决定 后悔 已经 叹了口气

  (1)指名开火车领读词语。

  (2)齐读。

  (3)选择最喜欢的一个词语说一句话。

  2.回顾: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3.导入:这节课我们一起有滋有味地读读这个小故事,看看会带给你们哪些启示。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帮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夯实基础,为新知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阅读感悟,探究迟到原因

  (一)抓住起因、结果,引发学生质疑。

  1.指名朗读第1自然段。其他同学边听边想:从元元的想法中你能知道元元一开始是怎么看待这一分钟的吗?(满不在乎)指导学生读出满不在乎的语气。

  2.自由朗读第5、6自然段,结合教材中的图片,用教材中的一句话来说一说元元此时的心情。(投影显示句子:元元非常后悔。)

  (1)理解“后悔”的意思。再读读这两个自然段,从哪些词可以看出元元后悔了?

  (2)元元是不是迟到了以后才后悔的?找出能表现元元后悔的句子,读一读。

  (二)学习第2~4自然段,探究元元迟到的原因。

  1.过渡:元元只不过是多睡了一分钟,为什么会迟到20分钟呢?让我们再来读课文的第2~4自然段。

  2.自由读课文第2~4自然段,找一找在上学路上,发生了什么事让元元迟到了。

  3.组织学生交流:

  (1)出示句段一:到了十字路口,他看见前面是绿灯,刚想走过去,红灯亮了。他叹了口气,说:“要是早一分钟就好了。”

  出示生字卡片“叹”,指导学生再次认读。

  元元为什么叹气?(因为红灯亮了,他过不了马路,时间被耽搁了。)

  元元此时的心情是怎样的?他的心里会怎么想?

  指导朗读,读出元元着急的心情。

  (2)出示句段二:他等了一会儿,才走过十字路口。他向停在车站的公共汽车跑去,眼看就要到了,车子开了。他又叹了口气,说:“要是早一分钟就好了。”

  从“一会儿”“才”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元元等了很长时间。)红绿灯也就一分钟左右的时间,元元为什么会觉得很久呢?(因为他心里着急。)

  指导学生朗读第一句话,读出着急的语气。

  这段话中还有哪个字也能体现出元元心里很着急?(跑。)尽管如此,车子还是开走了,这意味着什么?

  元元又叹了口气,他心里是怎么想的?

  指导朗读这段话,读出人物的内心。

  (3)出示句段三:他等啊等,一直不见公共汽车的影子,元元决定走到学校去。

  从“等啊等”“一直不见”中你知道了什么?(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

  4.教师引读:

  (1)师:是啊,时间就这样一分一秒地在元元等待红绿灯的过程中过去了……

  生:元元非常后悔。

  (2)师:时间就这样一分一秒地在元元等待公共汽车的过程中过去了……

  生:元元非常后悔。

  (3)师:时间就这样一分一秒地在元元一步步走向学校的过程中过去了……

  生:元元非常后悔。

  (4)师:就因为这一分钟,他迟到了整整20分钟;就因为这一分钟,他耽误了学习。

  生:元元非常后悔。

  设计意图:“为什么晚起了一分钟却迟到了20分钟”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是内容理解上的一个难点,要让学生通过阅读,感受时间是在等红绿灯、等公共汽车中一点点流失的,有了这样的真切理解,学生才会真正对一分钟的重要性有较为深刻的认识。

  三、展开讨论,体会“一分钟”的重要

  1.教师引导学生自由说一说:你们有没有和元元类似的经历?

  2.你们想对元元说些什么呢?(在交流中懂得要珍惜时间。)

  3.故事想象:题目“第二天的元元”。

  经历了这一次迟到,元元第二天会怎么做呢?你们能想象一下吗?自己先想一想、说一说,然后同桌之间互相交流一下。

  设计意图:“知道时间的宝贵,懂得严格要求自己,珍惜时间”是本课教学的一个目标,但是这样的目标不能通过说教的方式来实现,只能通过“问答”的方式来实现。第一个问题是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加深对一分钟的重要性的认识;第二个问题是通过学生的自我表述,达成对文本的进一步领悟;第三个问题是通过想象续编,借助阅读情境,提高学生的语言表现力。

  板书设计

  16一分钟


《一分钟》教学设计与反思3篇(扩展7)

——《最后一分钟》的教学设计3篇

《最后一分钟》的教学设计1

  【学习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理解新出现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3、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

  【重点难点】

  理解诗句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

  【相关链接】

  香港(包括香港岛、九龙和新界)自古以来就是*领土。1840年英国发动*战争,强迫清*于1842年签订《南京条约》,永久割让香港岛。1856年英法联军发动第二次*战争,1860年英国迫使清*缔结《北京条约》,永久割让九龙半岛尖端。1898年英国又乘列强在*划分势力范围之机,逼迫清*签订《展拓香港界址专条》,强行租借九龙半岛大片土地以及附近二百多个岛屿(后统称“新界”),租期99年,1997年6月30日期满。

  紫荆花是香港特别行政区区花。中央人民*向特区*赠送的礼品《永远盛开的紫荆花》大型雕塑,高6米,重70吨,用青铜铸造,典雅大方,寓意深长,坐落在香港会展中心新翼的海边,已成为香港的.标志之一。

  【自主学习】

  一、选择合适的读音填在括号里。

  1、(qiāo qiǎo) 悄悄话( ) 悄然离开( ) 静悄悄( )

  2、(zā zhā zhá) 扎花( ) 扎针( ) 挣扎( )

  二、我能分辨同音字。

  kòu ( )子 日( ) ( )问 豆( )年华

  zhù ( )造 ( )作 ( )目 建( )

  三、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刹那的( ) ( )地流淌 崭新的( )

  ( )地呼唤 微微颤抖的( ) 含露的( )

  四、缩写句子。

  1、最后一分钟是万众欢腾中刹那的寂静。

  2、我悄悄地从后门走进教室,在最后一排空位上坐下,和孩子们一起,跟着那位老师,大声地、整齐地、一遍又一遍地朗读着。

  【合作探究】

  初读感知

  1、读懂字音,读通句子,自己认为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语,可以在小组内互相交流。

  3、默读诗歌,想想每节诗主要讲了什么。

  讨论交流

  1、指名读诗,读后评价是否正确流利。

  2、相互交流:了解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3、文中四次提到“最后一分钟”,分别是在什么情况下提到的?每一次都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体会诗歌内容

  1、读第一节,想一想:还有最后一分钟,香港就要回到祖*亲的怀抱,此时此刻,所有*人的情感是怎样的?读出这种情感。

  2、读第三节,回答问题。

  (1)“那深入骨髓的伤痕”指的是:

  (2)“一张发黄的旧条约”指的是:

  (3)“大海沸腾”指的是:

  3、读第四节,想一想:“第一朵紫荆”是什么?我们应该带着怎样的情感来读?

  总结升华

  读了这首诗,你懂得了什么?

  【练练测测】

  请选出句中的破折号的作用。

  A、意思转折

  B、诠释说明

  C、声音延长

  D、意思递进

  1、大家注视的是旗杆——挺直的是*人的脊梁。( )

  2、是什么缓缓流淌——饱含百年的痛苦和欢乐的泪珠。( )

  3、“快回来!——”我从心底呼唤着香港快些回归祖国。( )

《最后一分钟》的教学设计2

  【学习目标】

  1、认识5个生字。

  2、了解诗歌所表达的内容,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情感。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课前准备】

  收集与诗歌内容相关的文字资料、图片或影视资料,如香港的风土人情,地理环境,回归时的情景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还记得那个日子吗?1997年7月1日。对,就是香港回到祖*亲怀抱的日子。在那一刻,鲜艳的*在香港的上空迎风飘扬;在那一刻,美丽的紫荆花在香港四处开放,中华民族又圆了一个团聚的梦,祖国大地又亮起了一片自由的曙光。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诗歌:《最后一分钟》。

  二、初读感知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自己认为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读后,同桌间互相检查,或教师指名读。

  2、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语,可以在小组内互相交流。

  3、默读诗歌,想想每节诗主要讲了什么。不懂的诗句提出来,和小组同学一起讨论讨论。

  三、讨论交流

  1、指名读诗,读后评价是否正确流利。

  2、相互交流:

  了解了些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3、文中四次提到最后一分钟,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四、体会诗歌内容

  1、读第1节,想一想:

  还有最后一分钟,香港就要回到祖*亲的怀抱,此时此刻,所有*人的情感是怎样的?(激动无比的。)读出这种情感。

  2、读第2、3节,想一想:

  作者分别想到了什么?(百年的痛苦欢乐,挺直了*人的脊梁,展现香港的土地和天空,不等条约终被撕毁,领土、*的回归。)有感情地朗读第2、3节。

  (自豪、激动、喜悦。)

  3、读第4节,想一想:第一朵紫荆是什么?我们应该带着怎样的情感来读?

  (急切、盼望。)

  4、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五、总结升华

  1、读了这首诗,你懂得了什么?

  (*强大了,祖国领土更完整了,*人是爱自己的祖国的,盼望祖国早日实现和*统一大业。)

  2、观看香港回归时的图片或影视资料,感受那令人振奋的一刻。

  六、布置作业

  阅读有关回归的资料,了解香港的风土人情、地理环境,了解香港的过去与现在。

《最后一分钟》的教学设计3

  【学习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理解新出现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3、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

  【重点难点】

  理解诗句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

  【相关链接】

  香港(包括香港岛、九龙和新界)自古以来就是*领土。1840年英国发动*战争,强迫清*于1842年签订《南京条约》,永久割让香港岛。1856年英法联军发动第二次*战争,1860年英国迫使清*缔结《北京条约》,永久割让九龙半岛尖端。1898年英国又乘列强在*划分势力范围之机,逼迫清*签订《展拓香港界址专条》,强行租借九龙半岛大片土地以及附近二百多个岛屿(后统称“新界”),租期99年,1997年6月30日期满。

  紫荆花是香港特别行政区区花。中央人民*向特区*赠送的礼品《永远盛开的紫荆花》大型雕塑,高6米,重70吨,用青铜铸造,典雅大方,寓意深长,坐落在香港会展中心新翼的海边,已成为香港的标志之一。

  【自主学习】

  一、选择合适的读音填在括号里。

  1、(qiāo qiǎo) 悄悄话( ) 悄然离开( ) 静悄悄( )

  2、(zā zhā zhá) 扎花( ) 扎针( ) 挣扎( )

  二、我能分辨同音字。

  kòu ( )子 日( ) ( )问 豆( )年华

  zhù ( )造 ( )作 ( )目 建( )

  三、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刹那的( ) ( )地流淌 崭新的( )

  ( )地呼唤 微微颤抖的( ) 含露的( )

  四、缩写句子。

  1、最后一分钟是万众欢腾中刹那的寂静。

  2、我悄悄地从后门走进教室,在最后一排空位上坐下,和孩子们一起,跟着那位老师,大声地、整齐地、一遍又一遍地朗读着。

  【合作探究】

  初读感知

  1、读懂字音,读通句子,自己认为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语,可以在小组内互相交流。

  3、默读诗歌,想想每节诗主要讲了什么。

  讨论交流

  1、指名读诗,读后评价是否正确流利。

  2、相互交流:了解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3、文中四次提到“最后一分钟”,分别是在什么情况下提到的?每一次都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体会诗歌内容

  1、读第一节,想一想:还有最后一分钟,香港就要回到祖*亲的怀抱,此时此刻,所有*人的情感是怎样的?读出这种情感。

  2、读第三节,回答问题。

  (1)“那深入骨髓的伤痕”指的是:

  (2)“一张发黄的旧条约”指的是:

  (3)“大海沸腾”指的是:

  3、读第四节,想一想:“第一朵紫荆”是什么?我们应该带着怎样的情感来读?

  总结升华

  读了这首诗,你懂得了什么?

  【练练测测】

  请选出句中的破折号的作用。

  A、意思转折 B、诠释说明

  C、声音延长 D、意思递进

  1、大家注视的是旗杆——挺直的是*人的脊梁。( )

  2、是什么缓缓流淌——饱含百年的痛苦和欢乐的泪珠。( )

  3、“快回来!——”我从心底呼唤着香港快些回归祖国。( )


《一分钟》教学设计与反思3篇(扩展8)

——课文一分钟教学反思

课文一分钟教学反思1

  一分钟说长也长,说短也短,主要区别就在于干什么事情了。《一分钟》这篇课文用元元的一件事情浅显的给孩子讲述了时间的重要性。内容浅显易懂,我该如何下手教授呢?课堂效率该如何体现?

  针对我们班的孩子,我认为本节课的重点在写字和朗读。

  精彩的导入,为课堂加分。借助赵老师的设计,我也拿和数学老师吵架这件事作为开篇,从疑惑和担心的眼神中,看出来孩子的兴趣被激发了,再让他们自己读课文,孩子们自读课文的兴趣比以往浓厚了,他们迫不及待地打开课本,有模有样地朗读起来。这样顺其自然第一课时,我采用以读代讲、随文识字的方式。在反复读中去识字理解词语。应该是头次尝试这样做的问题吧,孩子们后面的反应不是在我预料之中。这篇课文孩子们没有预习,导入后便进行两遍的自由读,借助拼音宝宝读准生字,读通句子,检测时,活泼的孩子们跃跃欲试,都要展现自己,点名起来读,其他的孩子倾听习惯的缺失给整堂课减了不少分,起来读的孩子声音小,其他孩子听不见,听不见他就在那嘀咕,课堂纪律维持了再维持,好学生勉强读通句子,当点出重点句子反复读,小组读、师生配合读时,却一直读不整齐,重点的两个语气没读出。看来,反复重视习惯的`养成是首位,而且我必须还要把识字放在首要位置,给孩子一个阶梯,逐级学习,让孩子建立自信,洪亮的声音展示自我。

  全套模仿名师的课堂是不明智的选择,不能在这样碰一鼻子灰了,老碰壁是个问题。备课的同时备学生,摸清孩子的水*,设计符合孩子的设计,这是我赶快要解决的问题。

推荐访问:教学设计 反思 《一分钟》教学设计与反思3篇 《一分钟》教学设计与反思1 《一分钟》教学设计及反思

版权所有:袖书文档网 2002-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袖书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袖书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鲁ICP备2002646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