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见大》的阅读答案1 (1)那年他11岁,一有机会总爱去湖心小岛上的船坞前钓鱼。他家在岛上有所美丽的小房子。 (2)在鲈鱼钓猎开禁前一天的傍晚,他和妈妈早早又来钓鱼。安好诱饵后,他将鱼线一次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从小见大》阅读答案3篇(完整文档),供大家参考。
《从小见大》的阅读答案1
(1)那年他11岁,一有机会总爱去湖心小岛上的船坞前钓鱼。他家在岛上有所美丽的小房子。
(2)在鲈鱼钓猎开禁前一天的傍晚,他和妈妈早早又来钓鱼。安好诱饵后,他将鱼线一次次甩向湖心,在落日余晖下泛起一圈圈色彩斑斓的涟漪。当月升中天的时候,那波纹又变成了银白色的,景象十分美丽动
(3)忽然,钓杆的另一头倍感沉重起来。他知道一定有大家伙上钩,急忙收起鱼线。母亲在一旁静静地看着儿子熟练麻利的操作,十分惬意欣慰。
(4)终于,孩子小心翼翼地把一条竭力挣扎的大鱼拉出水面。好大的鱼啊!在此之前他还没见过这么大的鱼呢!它是一条鲈鱼。
(5)母亲和儿子紧盯着这条漂亮的大鱼看呆了。月光下,美丽的鱼鳃一吐一纳地翕动着。妈妈按亮小电筒看看表,已是晚上10点--但距允许钓猎鲈鱼的时间还差两个小。
(6)“你得把它放回去,儿子。”母亲说。“妈妈!”孩子哭了。
(7)“还会有别的鱼的。”母亲安慰他。“再没有这样大的鱼了。”孩子仍然伤感不已。
(8)他环视湖的四周,月光下,已看不到一个鱼艇或钓鱼人。他又看看母亲。虽然没人看见他们,也没人知道这事,但他从母亲那*时温和和慈祥而现在却十分坚决的脸色中知道决定是无可更改的。他只好慢慢解开大鱼嘴上的鱼钓,把它放了生。暗夜中,那鲈鱼抖动笨大的身躯慢慢扎向黑色的湖水深处,渐渐消失。
(9)孩子回想刚才钓上大鱼时兴高采烈的情景,就像做了一场梦。
(10)这是34年前的事了。今天那孩子已经是一个很有成就的建筑师了。母亲的小房子还在那个湖心小岛上,他还是常到那里钓鱼。
(11)他说得对,他再也没能钓到很久前那一夜晚钓上的那样漂亮的大鱼。但他却为此终身感谢母亲。以后的生活中他碰到过许多类似于那一夜晚的问题,但从未因无人知道而放松自律,有损公德。他通过自己的诚实,勤奋,守法,仍然能猎取到生活中的大鱼--事业上成绩斐然。他至今仍怀念母亲那一夜对他的教诲,并常常对他的儿子和女儿讲述起这件*常而又动人的小事。
1.小男孩的妈妈为什么在鲈鱼钓猎开禁的前一天,带他去钓鱼?(2分)
2.第(3)段中从侧面表现小男孩钓上来的是一条大鱼的语句是(2分)
3.阅读(5)—(8)段,回答:(4分)
(1)母亲所做的决定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她为什么做出这个决定?(用原文回答)。
答: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把第(6)段中划线的句子改成“你把它放回去好吗,儿了?”为什么不好?(3分)
5.第(8)段中划线的内容是环境描写,它的作用是什么?
6.标题中的“小”和“大”各指什么?(请围绕中心作答)(4分)
答案:
1、因为禁钓的只是鲈鱼,而湖中别的鱼是不禁钓的。
2、“钓杆的另一头倍感沉重起来”或“倍感沉重”或“他知道一定有大家伙上钩,急忙收起鱼线”。
3、(1)让儿子把钓到的鲈鱼放回湖里。(2)距允许钓猎鲈鱼的时间还差两个小时。
4、因为“你得把它放回去,儿子。”是个祈使句,是母亲给儿子的命令;“你能把它放回去吗,儿子?”是个疑问句,是母亲和儿子商量。前者更能表现母亲守法的坚决。
5、表明没人知道他们钓到鲈鱼,突出了母亲守法的自觉。
6、“小”指把钓到的鲈鱼放回湖里这件小事;“大”指(1)诚实、自律、守法的品德(2)母亲的教诲对小男孩的影响大(3)事业上的成就大。
《从小见大》的阅读答案2
写作上的从小见大
周国*
①世界文学宝库中,有许多名篇是通过描述日常小事阐明大道理的。即使是那些宏大叙事的巨著,比如曹雪芹的《红楼梦》,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占据大量篇幅的也是日常生活中的细节。人在一生中也许会遭遇大事,但遭遇最多的还是日常小事,不论伟大与*凡,概莫能外。因此,对于写作者来说,从小见大是一项重要的功夫。
②怎样做到从小见大?要在*时练就“见”的眼力,还需在写作时如实写出所“见”。
③大道理往往寓于小事之中。如何从小事中发现大道理呢?“功夫在诗外”,陆游此言说出了写作的普遍真理。意义只向有心人敞开,你唯有*时就勤于思考宇宙、社会、人生的大道理,又敏于感受日常生活中的细小事物,才会有一副从小见大的好眼力。泰戈尔从一朵野花看到了造物主创造的耐心,敬畏之心油然而生,如此写道:“我的主,你的世纪,一个接着一个,来完成一朵小小的野花。”同样的一朵野花,一个对宇宙和生命的真理毫无思考的人看见了,是什么感想也不会有的。
④而写作不是写作时才发生的事情。*时生活中,心灵始终要保持一种活泼的状态,如同一条浪花四溅的溪流,所谓好文章不过是被抓到手的其中一朵浪花罢了。长期以来,我养成了一个习惯,在生活中每遇到触动我的心灵的事,不论悲喜苦乐,随时记录下来,包括由之产生的思考。越是使我快乐或痛苦、感动或愤怒的事,我越不轻易放过,但也不沉溺其中,而是把它们当作认识人生和人性的宝贵材料。这样做的"结果是,久而久之,我感到小与大之间的道路是畅通的,从小见大就不是什么难事了。
⑤当然,具体写作时,是要有技巧的,但技巧并不复杂。对所写的这件小事,要抓住它真正触动你的情境和细节,这实际上是小和大之间的关联点。要对这关联点着重加以描述,尽可能写得准确、细致、具体、生动,让读者感到,你被触动是多么自然的事情,他们在此情境中同样会被触动。这样的描述,己经隐含大道理了。对于从小事中体悟到的大道理,需作画龙点晴的表述,语言要简洁,切忌长篇大论;要质朴,切忌豪言壮语;最好还要独特,切忌陈词滥调。最佳的效果是,读者从你所描述的“小”中己经隐约见出了“大”,而在读到你的点睛之句时,仿佛刹那问被点破,发出会心的微笑。
1.第②段在结构上的作用是___ ___。 (3分)
2.第③段中,作者用泰戈尔的例子是为了证明________ ___的观点。(2分)
3.对第④段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写作前要注重*时积累。 B.写作时保持心灵的活泼。
C.写作前做好行文的构思。 D.写作要能引发读者深思。
4.阅读第⑤段,概括在具体写作时如何做到“从小见大”。(4分)
参考答案
1.(3分)承上启下,承接上文“从小见大对写作者很重要”的观点,引出下文对如何做到从小见大的方法的阐述。
2.(2分)*时勤于思考大道理,敏于感受小道理,才会有从小见大的好眼力。
3.(3分)A
4.(4分)(1)抓住小和大的关联点,并着重描述;(2)语言表述简洁、质朴、独特。(一点2分)
《从小见大》的阅读答案3
①那年他11岁,一有机会总爱去湖心小岛上的船坞前钓鱼。他家在岛上有所美丽的小房子。
②在鲈鱼钓猎开禁前一天的傍晚,他和妈妈早早又来钓鱼。安好诱饵后,他将鱼线一次次甩向湖心,在落日余晖下泛起一圈圈色彩斑斓的涟漪。当月升中天的时候,那波纹又变成了银白色的,景象十分美丽动人。
③忽然,钓杆的另一头倍感沉重起来。他知道一定有大家伙上钩,急忙收起鱼线。母亲在一旁静静地看着儿子熟练麻利的操作,十分惬意欣慰。
④终于,孩子小心翼翼地把一条竭力挣扎的大鱼拉出水面。好大的鱼啊!在此之前他还没见过这么大的鱼呢!它是一条鲈鱼。
⑤母亲和儿子紧盯着这条漂亮的大鱼看呆了。月光下,美丽的鱼鳃一吐一纳地翕动着。妈妈按亮小电筒看看表,已是晚上10点——但距允许钓猎鲈鱼的时间还差两个小时。
⑥“你得把它放回去,儿子。”母亲说。“妈妈!”孩子哭了。
⑦“还会有别的鱼的。”母亲安慰他。“再没有这样大的鱼了。”孩子仍然伤感不已。
⑧他环视湖的四周,月光下,已看不到一个鱼艇或钓鱼人。他又看看母亲。虽然没人看见他们,也没人知道这事,但他从母亲那*时温和和慈祥而现在却十分坚决的脸色中知道决定是无可更改的。他只好慢慢解开大鱼嘴上的鱼钩,把它放了生。暗夜中,那鲈鱼抖动笨大的身躯慢慢扎向黑色的湖水深处,渐渐消失。
⑨孩子回想刚才钓上大鱼时兴高采烈的情景,就像做了一场梦。
⑩这是34年前的事了。今天那孩子已经是一个很有成就的建筑师了。母亲的小房子还在那个湖心小岛上,他还是常到那里钓鱼。
他说得对,他再也没能钓到很久前那一夜晚钓上的那样漂亮的大鱼。但他却为此终身感谢母亲。以后的生活中他碰到过许多类似于那一夜晚的问题,但从未因无人知道而放松自律,有损公德。他通过自己的诚实,勤奋,守法,仍然能猎取到生活中的大鱼——事业上成绩斐然。他至今仍怀念母亲那一夜对他的教诲,并常常对他的儿子和女儿讲述起这件*常而又动人的小事。
1.本文记叙的顺序是( )。
A.顺叙
B.倒叙
C.插叙
2.既然小男孩的妈妈那么守法,为什么在鲈鱼钓猎开禁的前一天,还要带他去钓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③段中从侧面表现小男孩钓上来的是一条大鱼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阅读⑤—⑧段,回答:
(1)母亲所做的决定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她为什么做出这个决定?(用原文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把第⑥段中划线的句子改成“你把它放回去好吗,儿了?”为什么不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第⑧段中划线的内容是环境描写,它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标题中的“小”和“大”各指什么?(请围绕中心作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A
2.因为禁钓的只是鲈鱼,而湖中别的鱼是不禁钓的。
3.“钓杆的另一头倍感沉重起来”或“倍感沉重”或“他知道一定有大家伙上钩,急忙收起鱼线”。
4.(1)让儿子把钓到的鲈鱼放回湖里;
(2)距允许钓猎鲈鱼的时间还差两个小时。
5.因为“你得把它放回去,儿子。”是个祈使句,是母亲给儿子的命令;“你能把它放回去吗,儿子?”是个疑问句,是母亲和儿子商量。前者更能表现母亲守法的坚决。
6.表明没人知道他们钓到鲈鱼,突出了母亲守法的自觉。
7.“小”指把钓到的鲈鱼放回湖里这件小事;
“大”指:(1)诚实、自律、守法的品德;(2)母亲的教诲对小男孩的影响大;(3)事业上的成就大。
《从小见大》的阅读答案3篇扩展阅读
《从小见大》的阅读答案3篇(扩展1)
——《扁鹊见蔡桓公》阅读答案3篇
《扁鹊见蔡桓公》阅读答案1
扁鹊见蔡桓公
《韩非子》
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桓侯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桓侯又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曰:“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居五日,桓侯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桓侯遂死。
12.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1)望桓侯而还走 还:
(2)使人索扁鹊 索:
13.用 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4分)
(1)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翻译:
(2)臣是以无请也。
翻译:
14.读过此文,写出这则故事的寓意。(2分)
答:
参考答案:
12.(1)回转,转身(2)寻找 每个1分。
13.(1)医生喜欢给没有病的人治病,以此显示自己的本领。(2)我因此不再请求给他治病了。 每句2分,“好”“以为”“是以”“请”漏译一个扣1分。
14.对待自己的缺点错误,决不能讳疾忌医,而应当虚心接受批评,防微杜渐。2分,正反面各1分。
《扁鹊见蔡桓公》阅读答案2
【甲】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桓侯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桓侯又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曰:“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居五日,桓侯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桓侯遂死。
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4分)
(1)不治将益深( ) (2)司命之所属 ( )
(3)色候固非服汤之诊( ) (4)后二十年果眉落 ( )
2、下面加点词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 立有间 又何间焉 b. 桓侯故使人问之 故人知君
c. 眉落半年而死。 扁鹊望桓侯而还走 d.色候固非服汤之诊 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3、翻译下面句子。(4分)
(1)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
(2)仲宣嫌其言忤,受汤勿服。
4、蔡桓公和王仲宣的病开始并不重,为什么后来都变得无法医治?从他们身上我们能吸取哪些教训?(5分)
5、根据甲、乙两文的中心,结合自身实际,谈谈如何对待缺点和错误。(4分)
参考答案:
1、(1)更加 (2)管,掌管(3)本来,原来(4)果真,确实,真的
(共4分,每小题1分。)
2、c (2分)
3、(1)现在(他的病)在骨髓里,我因此不再过问了。
(2) 仲宣嫌弃他的话不顺耳,接受了汤药却不吃。(共4分,(1)(2)每小题各2分)
4、示例:原因:蔡桓公和王仲宣均有病却盲目自信,一再拒绝医生的劝告,不及时治疗,终于使病情恶化而身亡。(或蔡桓公和王仲宣均因讳疾忌医不及时治疗,终于使病情恶化而身亡。)(2分)教训:⑴要正视自己的缺点错误,不能拒绝批评帮助。⑵有病须早治,切勿讳疾忌医。⑶切勿拒绝忠告,不可主观猜忌。⑷对待祸患要敢于正视,要防微杜渐(5)凡事要防微杜渐,及早筹措,不能盲目自信,不要麻痹拖延甚至讳疾忌医以致不可救药 (3分)
评分建议:共5分,答出原因得2分;教训答出任意一点,言之成理,语句完整通顺即可给3分。
5、示例:一个人只要工作,总免不了会有缺点和错误。对待缺点和错误有两种不同的态度:一种是“改”,另一种是“盖”。哪一种态度好呢?不言而喻:自然是改了好。犯了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坚持错误、不承认错误和不纠正错误
评分建议:共4分。提出观点得2分,联系自我能展开分析得2分。
《扁鹊见蔡桓公》阅读答案3
阅读下列语录,回答1——5题。
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桓候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候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桓候不应。扁鹊出,桓候又不悦。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桓候又不应。扁鹊出,桓候又不悦。居十日,扁鹊望桓候而还走。桓候故使人问之,扁鹊曰: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居五日桓候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桓候遂死。
1、文中部分文字没加标点,请用”/”断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本文总结出的一个成语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准确的词语分别概括扁鹊和桓公的做法。
扁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桓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扁鹊望桓公而还走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现代汉语准确表达下列语句的含义。
桓候故使人问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属也/无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居五日/桓候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桓候遂死。
2、讳疾忌医
3、善意的规劝 讳疾忌医(固执己见)
4、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在骨髓,司命之属,无奈何也
5、 桓候特意派人问他,(为什么跑)。
(意思对即可)
《从小见大》的阅读答案3篇(扩展2)
——“不经风雨,怎见彩虹”阅读答案3篇
“不经风雨,怎见彩虹”阅读答案1
阅读下面的议论文,回答23~24题(4分)
不经风雨,怎见彩虹(考场作文)
①孟鸿寿,自幼患了软骨病,身长腿短,投特别大,脚小而纤细,走起路来很艰难。但他下定决心苦学三年,终于成为独树一帜的名丑。是挫折与艰辛使他功垂名就。
②电灯的发明,是发明大师爱迪生经历了上千次失败才发明成功的。上千次失败充满了他对广明的渴望,也促使他将失败转化为动力,从而将光明带给人类。
③袁隆*,当他还是一名乡村教师的时候,便对权威发起了挑战,他不再迷信权威,他要为广大的农民兄弟干出自己的一番伟业。凭着自己的一腔热情,他成为了“杂交水稻之父”,成为了救饥救贫的人间天使。
④我不能说挫折就是走向成功的唯一条件,但我要说,如果没有挫折作为动力,没有经历风雨的洗礼,要想取得成功恐怕是不可能的。
⑤江淹才思敏捷,妙笔生花,但终究还是“江朗才尽”;方仲永智慧过人,五岁就能“指物作诗立就”,但最终却“泯然众人矣”。
⑥绚丽的彩虹,成功的果实,决不会青睐那些整日碌碌无为的人。
⑦如果没有居里夫人夜以继日的"研究就没有镭的发现;如果没有阿炳的苦心拉奏,就没有那如泣如诉,哀婉动人的《二泉映月》;如果没有我国航天科技工作者的潜心研究,就没有“神七”、“神八”的升天、祖国的辉煌。我们要以勤劳为色彩,绘出我们人生美丽的彩虹。经历了风雨,也许我们才会抛弃高不可攀的幻想,才会忘记那不堪回首的沧桑,才会走出落花有意、流水无情的迷茫。经历了风雨,我们才能拥有① 的超然;经历风雨,我们才能拥有② 的自信;经历风雨,我们才能拥有③ 的傲骨;经历风雨,我们才能拥有④ 的洒脱。
⑧这些都使我们明白了“不经历风雨,怎见彩虹”的真理。
⑨不经风雨,怎见彩虹?
2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本文开篇用多个事例引出中心论点“没有经历风雨的洗礼,要想取得成功恐怕是不可能的”。
B.第⑥段在文中可以删去,因为本文论述的是挫折、风雨与成功的关系,本段内容与此中心无关。
C.文中采用了对比论证,用多个事例组成排比句展开论述,使论证更有气势。
D.本文论述到第⑧段就已经很完整了,但第⑨段不能删去,它用反问句结尾,既呼应了标题,呼应了中心论点,又能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发人深思。
24.将下面四句引用的古诗词合理填入文章的画线处,正确顺序是 (2分)
A. “众人皆醉我独醒” B.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C.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能开心颜” D. “风景这边独好”
参考答案
23. B(2分)
24. A D C B(2分)
《从小见大》的阅读答案3篇(扩展3)
——扁鹊见蔡桓公阅读附答案
扁鹊见蔡桓公阅读附答案1
(五)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桓侯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桓侯又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曰:“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居五日,桓侯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桓侯遂死。(11分)
【小题1】、从本文中找出一个通假字。(1分)
通
【小题2】、解释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1)扁鹊望桓侯而还走()
(2)不治将益深()
(3)桓侯故使人问()
(4)使人索扁鹊()
【小题3】、用文中原句回答下面的问题。(4分)
(1)、桓侯不愿让扁鹊治病的原因是。
(2)、从文中“疾在腠理”、“”、“”、“病在骨髓”可知桓侯的病越来越严重。
【小题4】、翻译下面句子(2分)
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答案
【小题1】还通旋齐通剂
【小题1】(1)跑(2)更加(3)派(4)寻找
【小题1】(1)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2)病在肌肤病在肠胃
【小题1】医生喜欢给没有病的"人治病并把治好病作为自己的功劳。
《从小见大》的阅读答案3篇(扩展4)
——《垂钓》的阅读答案3篇
《垂钓》的阅读答案1
垂钓
余秋雨
去年夏天我与妻子买票参加了一个民间旅行团,从牡丹江出发,到俄罗斯的海参崴游玩。海参崴的主要魅力在于海,我们下榻的旅馆面对海,每天除了在阳台上看海,还要一次次下到海岸的最外沿,静静地看。海参崴的海与别处不同,深灰色的迷雾中透露出巨大的恐怖。我们眯缝着眼睛,把脖子缩进衣领,立即成了大自然凛冽威仪下的可怜虫。其实岂止我们,连海鸥也只在岸边盘旋,不敢远翔,四五条猎犬在沙滩上对着海浪狂叫,但才吠几声又缩脚逃回。逃回后又回头吠叫,呜呜的风声中永远夹带着这种凄惶的吠叫声,直到深更半夜。
在一个小小的弯角上,我们发现,端坐着一胖一瘦两个垂钓的老人。
胖老人听见脚步声朝我们眨眼算是打了招呼,他回身举起钓竿把他的成果朝我们扬了一扬,原来他的钓绳上挂了六个小小的钓钩,每个钓钩上都是一条小鱼。他把六条小鱼摘下来放进身边的水桶里,然后再次下钩,半分钟不到他又起钩,又是六条挂在上面。就这样,他忙忙碌碌地下钩起钩,我妻子走近前去一看,水桶里已有半桶小鱼。
奇怪的是,只离他两米远的瘦老人却纹丝不动。为什么一条鱼也不上他的钩呢?正纳闷,水波轻轻一动,他缓缓起竿,没有鱼,但一看钓钩却硕大无比,原来他只想钓大鱼。在他眼中,胖老人忙忙碌碌地钓起那一大堆鱼,根本是在糟蹋钓鱼者的取舍标准和堂皇形象。伟大的钓鱼者是安坐着与大海进行谈判的人类代表,而不是在等待对方琐碎的施舍。
胖老人每次起竿都要用眼角瞟一下瘦老人,好像在说:“你就这么熬下去吧,伟大的谈判者!”而瘦老人只以泥塑木雕般的安静来回答。
两个都在嘲讽对方,两个谁也不服谁。
过了不久,胖老人起身,提起满满的鱼桶走了,快乐地朝我们扮了一个鬼脸,却连笑声也没有发出,脚步如胜利者凯旋。瘦老人仍在端坐着,夕阳照着他倔强的身躯,他用背影来鄙视同伴的浅薄。暮色苍茫了,我们必须回去,走了一段路回身,看到瘦小的身影还在与大海对峙。此时的海,已经更加狰狞昏暗。狗声越来越响,夜晚开始了。
妻子说:“我已经明白,为什么一个这么胖,一个这么瘦了。一个更加物质,一个更加精神,人世间的精神总是固执而瘦削的,对么?”
我说:“说得好。但也可以说,一个是喜剧美,一个是悲剧美。他们天天在互相批判,但加在一起才是完整的人类。”
确实,他们谁也离不开谁。没有瘦老人,胖老人的丰收何以证明?没有胖老人,瘦老人的固守有何意义?大海中多的是鱼,谁的丰收都不足挂齿。大海有漫长的历史,谁的固守都是一瞬间。因此,他们的价值都得有对手来证明。可以设想,哪一天,胖老人见不到瘦老人,或瘦老人见不到胖老人,将会何等惶恐。在这个意义上,最大的对手也就是最好的朋友,很难分开。
两位老人身体都很好,我想此时此刻,他们一定还坐在海边,像两座恒久的雕塑,组成我们心中的海参崴。
题目:
小题1:选文中的“取舍标准”和“堂皇形象”分别指什么?(4分)
小题2:胖老人和瘦老人互相嘲讽对方的原因是什么?(3分)
小题3:“大海中多的是鱼,谁的丰收都不足挂齿。大海有漫长的历史,谁的固守都是一瞬间。”作者说这句话的意义何在?(2分)
小题4:倒数第二段中说“最大的对手也是最好的朋友”,请说其原因?(2分)
小题5:文末说两位老人“像两座恒久的雕塑”,请根据其中的含义,举出生活中一个例子并作简要说明。(2分)
小题6:心中的海参崴与地理上的海参崴有何不同?(2分)
参考答案:
小题1:取舍标准:只钓大鱼,不要大海琐碎的施舍(2分)。堂皇形象:安坐着与大海进行谈判的人类代表(2分)。
小题2:两位老人各自不同的性格和追求。(1分)胖老人:活泼,随和,容易满足,追求物质(1分)。瘦老人:执著,倔强,追求精神(1分)。
小题3:自认为的完美,并非无懈可击。(意对即可,2分)
小题4:因为对手证明了你的价值,对手和自己互相衬托,使结果更加鲜明突出,印象也就越深刻(1分)。同时,对手和自己在较量中相互学习,共同进步,也是朋友(1分)。
小题5: 如:生活中的美与丑、欢乐与痛苦、顺境与逆境等,它们各自是相互对立的,但只有在一起,才能构成完整的生活,才能体现出生活的真谛和人生的意义。(答到两点以上都可得满分)
小题6:“地理上的海参崴”是博大和力量的象征(1分)。而“心中的海参崴”是作者的一段不可磨灭的记忆,做人的一种不可缺的智慧,人生道路上永远的提醒。(1分)
试题分析:
小题1:
试题分析:注意阅读分析第三段,瘦老人自己要钓大鱼,不屑胖老人钓小鱼,认为胖老人是在“糟蹋钓鱼者的取舍标准和堂皇形象”,所以这个“标准”与鱼的大小有关。瘦老人认为自己有“钓大鱼”的理想,自为“伟大”,所以“安坐”着与大海谈判,让大海给他大鱼,这就是作者所说的.“堂皇形象“。
小题2:
试题分析:作者用对比的写法,写了两个老人钓鱼的心态和目的不同,一个务实,不计较,一个有“目标”有“理想”,这也表现了两人的性格不同,从文中妻子说的话“我已经明白,为什么一个这么胖,一个这么瘦了。一个更加物质,一个更加精神,人世间的精神总是固执而瘦削的,对么?”可分析出来。
小题3:
试题分析:理解作者站在自然的角度看待人类,将人类与自然相比,将物质的获得与自然的永恒相比,人类任何“完美”都不是“完美”。
小题4:
试题分析:抓此段中“没有瘦老人,胖老人的丰收何以证明?没有胖老人,瘦老人的固守有何意义?”这句话来理解“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道理
小题5:
试题分析:先根据文意理解“恒久的雕塑”含义,即“坚持”与“豁达”这两个形象,联系生活实际,从一些人的生活观价值观来分析。
小题6:
试题分析:“地理上”,指自然存在的地理座标,海参崴是一个地方,在这里能看到大海(代表大自然)的伟大,这是实写。“心中的”,是由海参崴游历所领悟到的一些思想。
《垂钓》的阅读答案2
垂钓
余秋雨
去年夏天我与妻子买票参加了一个民间旅行团,从牡丹江出发,到俄罗斯的海参崴游玩。海参崴的主要魅力在于海,我们下榻的旅馆面对海,每天除了在阳台上看海,还要一次次下到海岸的最外沿,静静地看。海参崴的海与别处不同,深灰色的迷雾中透露出巨大的恐怖。我们眯缝着眼睛,把脖子缩进衣领,立即成了大自然凛冽威仪下的可怜虫。其实岂止我们,连海鸥也只在岸边盘旋,不敢远翔,四五条猎犬在沙滩上对着海浪狂叫,但才吠几声又缩脚逃回。逃回后又回头吠叫,呜呜的风声中永远夹带着这种凄惶的吠叫声,直到深更半夜。
在一个小小的弯角上,我们发现,端坐着一胖一瘦两个垂钓的老人。
胖老人听见脚步声朝我们眨眼算是打了招呼,他回身举起钓竿把他的成果朝我们扬了一扬,原来他的钓绳上挂了六个小小的钓钩,每个钓钩上都是一条小鱼。他把六条小鱼摘下来放进身边的水桶里,然后再次下钩,半分钟不到他又起钩,又是六条挂在上面。就这样,他忙忙碌碌地下钩起钩,我妻子走近前去一看,水桶里已有半桶小鱼。
奇怪的是,只离他两米远的瘦老人却纹丝不动。为什么一条鱼也不上他的钩呢?正纳闷,水波轻轻一动,他缓缓起竿,没有鱼,但一看钓钩却硕大无比,原来他只想钓大鱼。在他眼中,胖老人忙忙碌碌地钓起那一大堆鱼,根本是在糟蹋钓鱼者的取舍标准和堂皇形象。伟大的钓鱼者是安坐着与大海进行谈判的人类代表,而不是在等待对方琐碎的施舍。
胖老人每次起竿都要用眼角瞟一下瘦老人,好像在说:“你就这么熬下去吧,伟大的谈判者!”而瘦老人只以泥塑木雕般的安静来回答。
两个都在嘲讽对方,两个谁也不服谁。
过了不久,胖老人起身,提起满满的鱼桶走了,快乐地朝我们扮了一个鬼脸,却连笑声也没有发出,脚步如胜利者凯旋。瘦老人仍在端坐着,夕阳照着他倔强的身躯,他用背影来鄙视同伴的浅薄。暮色苍茫了,我们必须回去,走了一段路回身,看到瘦小的身影还在与大海对峙。此时的海,已经更加狰狞昏暗。狗声越来越响,夜晚开始了。
妻子说:“我已经明白,为什么一个这么胖,一个这么瘦了。一个更加物质,一个更加精神,人世间的精神总是固执而瘦削的,对么?”
我说:“说得好。但也可以说,一个是喜剧美,一个是悲剧美。他们天天在互相批判,但加在一起才是完整的人类。”
确实,他们谁也离不开谁。没有瘦老人,胖老人的丰收何以证明?没有胖老人,瘦老人的固守有何意义?大海中多的是鱼,谁的丰收都不足挂齿。大海有漫长的历史,谁的固守都是一瞬间。因此,他们的价值都得有对手来证明。可以设想,哪一天,胖老人见不到瘦老人,或瘦老人见不到胖老人,将会何等惶恐。在这个意义上,最大的对手也就是最好的朋友,很难分开。
两位老人身体都很好,我想此时此刻,他们一定还坐在海边,像两座恒久的雕塑,组成我们心中的海参崴。
题目:
小题1:选文中的“取舍标准”和“堂皇形象”分别指什么?(4分)
小题2:胖老人和瘦老人互相嘲讽对方的`原因是什么?(3分)
小题3:“大海中多的是鱼,谁的丰收都不足挂齿。大海有漫长的历史,谁的固守都是一瞬间。”作者说这句话的意义何在?(2分)
小题4:倒数第二段中说“最大的对手也是最好的朋友”,请说其原因?(2分)
小题5:文末说两位老人“像两座恒久的雕塑”,请根据其中的含义,举出生活中一个例子并作简要说明。(2分)
小题6:心中的海参崴与地理上的海参崴有何不同?(2分)
参考答案:
小题1:取舍标准:只钓大鱼,不要大海琐碎的施舍(2分)。堂皇形象:安坐着与大海进行谈判的人类代表(2分)。
小题2:两位老人各自不同的性格和追求。(1分)胖老人:活泼,随和,容易满足,追求物质(1分)。瘦老人:执著,倔强,追求精神(1分)。
小题3:自认为的完美,并非无懈可击。(意对即可,2分)
小题4:因为对手证明了你的价值,对手和自己互相衬托,使结果更加鲜明突出,印象也就越深刻(1分)。同时,对手和自己在较量中相互学习,共同进步,也是朋友(1分)。
小题5: 如:生活中的美与丑、欢乐与痛苦、顺境与逆境等,它们各自是相互对立的,但只有在一起,才能构成完整的生活,才能体现出生活的真谛和人生的意义。(答到两点以上都可得满分)
小题6:“地理上的海参崴”是博大和力量的象征(1分)。而“心中的海参崴”是作者的一段不可磨灭的记忆,做人的一种不可缺的智慧,人生道路上永远的提醒。(1分)
试题分析:
小题1:
试题分析:注意阅读分析第三段,瘦老人自己要钓大鱼,不屑胖老人钓小鱼,认为胖老人是在“糟蹋钓鱼者的取舍标准和堂皇形象”,所以这个“标准”与鱼的大小有关。瘦老人认为自己有“钓大鱼”的理想,自为“伟大”,所以“安坐”着与大海谈判,让大海给他大鱼,这就是作者所说的“堂皇形象“。
小题2:
试题分析:作者用对比的写法,写了两个老人钓鱼的心态和目的不同,一个务实,不计较,一个有“目标”有“理想”,这也表现了两人的性格不同,从文中妻子说的话“我已经明白,为什么一个这么胖,一个这么瘦了。一个更加物质,一个更加精神,人世间的精神总是固执而瘦削的,对么?”可分析出来。
小题3:
试题分析:理解作者站在自然的角度看待人类,将人类与自然相比,将物质的获得与自然的永恒相比,人类任何“完美”都不是“完美”。
小题4:
试题分析:抓此段中“没有瘦老人,胖老人的丰收何以证明?没有胖老人,瘦老人的固守有何意义?”这句话来理解“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道理
小题5:
试题分析:先根据文意理解“恒久的雕塑”含义,即“坚持”与“豁达”这两个形象,联系生活实际,从一些人的生活观价值观来分析。
小题6:
试题分析:“地理上”,指自然存在的地理座标,海参崴是一个地方,在这里能看到大海(代表大自然)的伟大,这是实写。“心中的”,是由海参崴游历所领悟到的一些思想。
《从小见大》的阅读答案3篇(扩展5)
——《扁鹊见蔡桓公》基础训练附答案3篇
《扁鹊见蔡桓公》基础训练附答案1
《扁鹊见蔡桓公》
1.《扁鹊见蔡桓公》选自_________。体裁是______,作者是____时代著名的_______家_______(人名)他是先秦_______家学说的集大成者,代表作是___________。
2.解释下列句子中词语的意思:
⑴不治将益深: ⑵桓侯又不悦: ⑶桓侯故使人问之: ⑷汤熨之所及也: ⑸使人索扁鹊: ⑹桓侯遂死:
3.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
A.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B.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C.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D.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4.选出和“寡人无疾”中“疾”的意愿相同的一项( )
A.深恶痛疾 B.积劳成疾 C.大声疾呼 D.手疾眼快
5.翻译下列句子的意思:
(1)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译文: 。
(2)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译文: 。
6.蔡桓公为什么多次拒绝扁鹊给他治病?
答: 。
7.扁鹊第一次进见时,“立有间”,最后进见时,“望桓侯而还走”,两次的表现有所不同,为什么?
答:
。
8.学了这则故事,你认为应该怎样对待自己的缺点错误?
答: 。
扁鹊投石[注]
医扁鹊见秦武王,武王示之病,扁鹊请除。左右曰:“君之病在耳之前,目之下,除之未必已也,将使耳不聪,目不明。”君以告扁鹊。扁鹊怒而投其石曰:“君与知之者谋之,而与不知者败之。使此知秦国之政也,则君一举而亡国矣。” (《战国策·秦策》)
[注] 石:石针,古时治病用的工具。
9.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1)武王示之病 ( ) (2)君与知之者谋之( )
10.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将使耳不聪,目不明。
译文: 。
11.“君以告扁鹊”中,“告扁鹊”的具体内容是 。(用自己的话概括)
12.扁鹊的话一是针对 而言,一是针对 而言。
参考答案:
1.《韩非子·喻老》 寓言 战国 思想 韩非 法 《韩非子》
2.(1)更加;(2)高兴;(3)特意;(4)达到;(5)寻找;(6)于是
3.A
4.B
5.(1)您的病在皮肤的纹理上,不汉恐怕要越来越厉害。(2)医生喜欢给没病的人治病,把治好病作为自己的功劳。
6.因为他讳疾忌医。
7.前者表明扁鹊责任心强,他的诊断是经过仔细观察病人的容貌气色才作出的;后者从侧面表明桓侯的病情已重,已经无药可救了。
8.要正视自己的缺点错误,不能拒绝批评帮助。(意近即可)
9.疾病 (2)计议,商量,谋划
10.将使您的耳朵(听觉)不灵敏,眼睛不明亮。
11. “左右”认为“我”的病治了也难好,且会危及视听(意思对即可)12.治病 治国永某氏之鼠
永有某氏者,畏日①,拘忌异甚。以为己生岁直②子,鼠,子神也,因爱鼠。不蓄猫犬,禁僮勿击鼠。仓廪庖厨,悉以恣鼠,不问。
由是鼠相告,皆来某氏,饱食而无祸。某氏室无完器,椸③无完衣,饮食大率鼠之馀也。昼累累与人兼行,夜则窃啮斗暴,其声万状,不可以寝,终不厌。
数岁,某氏徙居他州,后人来居,鼠为态如故。其人曰:“是阴类恶物也,盗暴尤甚。且何以至是乎哉?”假五六猫,阖门撤瓦灌穴,购僮罗捕之,杀鼠如丘,弃之隐处,臭数月乃已。呜呼!彼以其饱食无祸为可恒也哉!(选自《柳河东集·三戒》)
注释:①畏日:对日辰的迷信忌讳。②直:通“值”,正当着。③椸(yí):衣架。
11.解释文中带点词的意义。
(1)甚:___________。 (2)悉:__________。 (3)故:__________。 (4)购:___________。
12.翻译划横线上的句子。
(1)以为己生岁值子,鼠,子神也,因爱鼠。
译文:
(2)杀鼠如丘,弃之隐处,臭数月乃已。
译文: 。
13.这则寓言告诫人们什么道理?
答:
14.根据语境,在划线处填上与“马”有关的成语。
马是古代重要的交通工具,也是建功立业的战具,至今还流传着许多与之有关的成语。 如:比喻富有经验,熟悉情况,称为 ;喻光阴迅速,谓 ; 说年老雄心在,称为 ;祝事业有成,则言 。
参考答案:
11.(1)厉害 (2)全都 (3)原来 (4)悬赏 剖析:注意“购”是一个古今异义词,意思是悬赏。
12.(1)他认为,自己出生的那年正好是子年,而老鼠是子年的神灵,因而很爱护老鼠。(2)结果杀死的老鼠堆积如山,扔到偏僻的地方,臭味过了几个月才散尽。剖析:“以为”解释为因为,“已”解释为停止。
13.对于害人的东西,不能姑息养奸,否则就会猖狂、横行到不可收拾的地步;只有彻底将它们消灭,才能杜绝祸患。剖析:从鼠的角度:讽刺钻了时机空子的恶人,以为可以永久饱食无祸,结果情势一变,灾祸便难免了。从人的"角度:告诫人们对敌人不能仁慈,而恶势力无论怎么猖狂,只要坚决斗争,就能取得胜利。
14.老马识途 白驹过隙 老骥伏枥 马到成功
《从小见大》的阅读答案3篇(扩展6)
——《明天的*》阅读答案3篇
《明天的*》阅读答案1
明天的*
①在不久的将来,德国将出现一座全新的城市——完全采用太阳能作为能源的*.
②在这座城市,到处都是蓝色的太阳能转换器,建筑物的房顶在太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蓝色的光芒.这里没有烟囱,没有油加热的装置,房屋的形状千姿百态,有的如彩色的金字塔,有的如正在生长的向日葵.这些房屋通过巨大的玻璃窗吸收太阳能,并如同瓷砖壁炉那样可在以后慢慢地将热量释放出来.
③在房内外安装有热交换器,在地下室中有着蓄能器.所谓热交换,就是将热量从热的物体传递给冷的物体.太阳光使太阳能接收器加热,热量通过热交换器被接收或转换而储存起来.
④*居民的生活方式会起新的变化.当太阳升起后,太阳能转换的电流就直接驱动洗衣机,冰箱,收音机,计算机等进行工作;由太阳能烧开的热水源源不断供应浴室,厨房.在多云的天气,这些太阳能转换器仍可接收到太阳能.在阴雨天,人们则可使用蓄能器中储存的太阳能.
⑤在这座城市,太阳能几乎被用于一切需要能源的地方.人们做饭使用太阳能炉,一个功率约1100瓦的太阳能炉可把饭在几分钟内煮熟;人们出门驾驶太阳能汽车,或乘太阳能电车,太阳能轮船,尽管其速度不很快,但没任何噪音.至于人们戴的手表,用的计算器,马路上的交通灯,工地上的安全灯,商店里的广告牌,霓红灯用的都是太阳能,人们不再需要为更换电池而烦恼.
⑥*里不再有废气,太阳能汽车消耗的是干净的太阳能源或太阳能转换的电源.这些汽车上装着电池,当电消耗完时,开到加能站去补充能量,就像通常的汽车开到加油站去加油一样.只不过这些加油站没有通常的那种油罐,替代的是一个个电源插座,驾驶员只需把电池连接插头插到这些插座中就能充电.城市里不再有烟雾和怪味.
⑦*,沐浴在太阳光下的城市,没有噪音,没有废气,到处是彩色的房屋,不需要为每天消耗的能源付费,这多么美好啊!因此尽管有很多难题,太阳能技术仍一直处于研究的热点中,无数的新工艺和方法也得到各种试验,德国也有企业开始出口某些太阳能系统,这些太阳能系统在阳光充足的地区特别有用.
⑧可以预见,尽管要走的路还很长,但新型的*一定会出现.
1.请简述*的主要特点.
2.一个家庭要利用太阳能,主要装置有
3.利用太阳能,有哪些优点 (请用原文中的句子回答)
4.分别概括②③段和④⑤段的大意.
5.尽管有很多难题,太阳能技术仍一直处于研究的热点中.如果你将来从事太阳能研究,读了这篇文章,你觉得太阳能技术有哪些难题值得研究
《明天的*》答案
1.千姿百态的房屋上都装有蓝色的太阳能转换器太阳能几乎被用于一切需要能源的地方
2.太阳能转换器 蓄能器
3.没有任何品音 不再有废气(或城市里不再有烟雾和怪味) 不需要为每天消耗的能源付费
4.介绍*利用太阳能的主要装置 *利用太阳能的情况.
5.略)
《从小见大》的阅读答案3篇(扩展7)
——《母亲的诗》阅读答案「」3篇
《母亲的诗》阅读答案「」1
①母亲不是诗人,母亲不会写诗,但是今天,当我坐在宽敞明亮的写字楼里,打开电脑写这篇文章时,竟忽然觉得,母亲似乎写过一首诗——
②十多年前,我上小学。冬天,家乡铺天盖地下了一场雪。风卷着雪花,狂暴地扫荡着田野村庄,摇撼着古树的躯干,把我家的门窗撞得哗啦啦地响。吃罢早饭,我背上书包上学去。打开房门,一股袭人的寒气迎面扑来,顿时让我打个寒噤。我赶紧把门撞上,哆哆嗦嗦地说:“哎呀,好吓人的风雪哟!”母亲从里屋出来,见我缩头缩尾的样子,瞥我一眼,深情地说:“孩子,风雪吓人吗?不,冬天的门就是风雪推开的呢。”说着她快步上前,哗地一声,房门大开,“走,我们上学去!”
③踏着洒满积雪的小路,母亲给我讲了许多有关季节的故事,而且全部和门有关。走到学校的时候,母亲有关季节的故事也讲完了,连缀起采,竟成了这么几句:“花朵把春天的门推开了/绿阴把夏天的门推开了/果实把秋天的门推开了/风雪把冬天的门推开了……”
④说实话,我当时并不知道这是诗。但不知为何,母亲随口说的这些话,竟像母亲给我身上加的一件御寒的外衣,让我身子热乎乎的。从此,我天天念着它去上学,再不畏惧风霜雪雨。年年如母亲所说,飞雪送来了春,花朵盼来了夏,绿阴又迎来果实累累的秋……
⑤岁月如流,人生如流,转眼十余年过去。我从大学毕业了,正赶上就业艰难,许多单位下岗分流。毫无门路的我,只得像一只无头小鸟似的在人才交流中心乱闯,结果半年过去后,依然没有找到一份工作。
⑥那天,我又碰了一鼻子灰,悻悻地走出人才交流中心。抬头望,天空灰蒙蒙,弄得我的心情更加灰黯。既然城市容不下我,我便想到了回家去。于是,我搭上一辆便车,当天傍晚就来到乡下。
⑦乡村的夜说来就来,不一会儿,四周就拉起了黑色的帷幕。我独立门前,仰望长空,星星闪烁。可在我看来,那些星星却像在对我眨着嘲笑的眼。我低头哀叹道:“唉,人倒霉连星星都生厌啊!”然后咚地撞上房门,坐在屋内唉声叹气。
⑧母亲从里屋出来,见我垂头丧气的样子,瞥我一眼,深情地说:“孩子,星星生厌吗?不,黑夜的门就是星星推开的呢。”说着她快步上前,哗地一声,房门大开,“走,我们看星星去。”
⑨坐在满天星斗的"院坝,母亲给我讲了许多有关人生的故事,而且全都和门有关。天快亮的时候,母亲有关人生的故事也讲完了,连缀起来,竟成了这么几句:“星星把黑夜的门推开了/黑夜把坚韧的门推开了/坚韧把成功的门推开了/成功把生活的门推开了……”
⑩说实话,我当时并不知道这是诗。但不知为何,母亲随口说的这些话,竟像母亲给我的心加了一件御寒的外衣,让我心里热乎乎的,我虽然未置一词,但是我却知道了自己应该怎样去做。
《母亲的诗》阅读答案「」2
1.文章两处写了母亲给“我”以力量,请分别写出是在什么时候给的。(2分)
第一次: 第二次:
2.第⑦段中画横线的句子属于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3分)
属于 描写,作用是:
3.联系上下文理解第⑩段中画波浪线句子的深刻含义。(3分)
4.文中的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用简要的语言加以概括。(写出四点)(4分)
《从小见大》的阅读答案3篇(扩展8)
——《石子》的阅读答案3篇
《石子》的阅读答案1
我幼小的时候,就喜欢石子。有时从耕过的田野里,检到-块椭圓形的小石子,以为是鸟鸦从山里街回跌落到地下的,因此美其名为“老鸹枕头儿”。
那一年在南京,到雨花台买了几块小石子,是赭红色的。那一年到大连,又在海滨装了一袋白色的回来。
这两次都匆匆忙忙,对于选择石子,可以说是不得要领。
在青岛住了一年有余,因为不喜欢下棋打扑克,不会弹琴跳舞,不能读书作文,唯一的消遣和爱好就是检石子。时间长了,收藏丰富,有一段时间,居然被病友们目为专家。就连我低头走路,竟也被认为是长期从事搜罗工作养成的习惯,这简直是近于开玩笑了。然而, 人在寂寞无聊之时,爱上或是迷上了什么,那种劲头,也是难以常情理喻的。不但天气晴朗的时候,好在海边溅泥踏水地徘徊寻找。有时刮风下雨,不到海边转转,也好像会有什么损失,就像逛惯了古书店古董铺的人,一天不去,总觉得会交臂失掉了什么宝物一样。钓鱼者的心情,也是如此的。
初到青岛,也只是捡些小巧圆滑杂色的小石子。这些小石子养在水里,五颜六色还有些看头,如果一干,则质地粗糙,颜色也消失,算不得什么稀罕之物了。
后来在第二浴场发现一种质地细腻,色泽如同美玉的小石子,就加意寻找。这种石干,好像有一定的矿层,在春夏季,海滩积沙厚,没有这种石子。只有在秋冬之季,海水下落,沙积减少,轻涛击岸,才会露出这种蕴藏来,但也很少遇到。当潮水落到一定的地方’着水边来回走,看到一点点亮晶晶的苗头,跑过去捡起来,大小不等,有时还残留着一楼乱杂质,像玉之有暇一样。这种石子一定是包藏在一一种岩石之中,经过多年的潮激汐荡,乱石撞击,细沙研磨,才形成现在这种可爱的样式。
有时,如果不注意,如果不把眼光放远一点,它略一显露,潮水再一荡,就又会被细沙所掩盖。当潮水猛派的时候,站在岸边,抢检石子,这不只拼着衣服溅上很多海水,甚至还有被海水卷入的危险。
有时,不避风雨,不避寒暑,到距离粮远的海滩,去寻找这种石子。但也要潮水和季节适当,才有收获。
我的声誉只是鹊起一时,不久就被一位新来的病友的成绩所掩盖。这位同志,采集石子,是不声不响,不约同伴,近于埋头创作的进行,而且走得远,探得深。很快,他的收藏,就以质地形色兼好著称。石子欣赏家都到他那里去了,我的门庭,顿时冷落下来。在评判时,还要我屈居第二,这当然是无可推辞的,我的兴趣还是很高,每天从海滩回来,口袋里总是沉甸甸的,房间里到处是分门别类的石子。
那时我居住在正阳关路一-幢绿色的楼房里。为了安静,我选择了三楼那间孤零零的,虽然矮小一些,但光线很好的房子,在正面窗台上,我摆了一个鱼缸,放满了水,养着我最得意的石子。
在二楼住着一位二十年前我教书时的女学生,她很关心我的养病生活,看见我的房子里堆着很多石子,就劝我养海葵花。地很喜欢这种东西,在她的房间里,饲养着两缸。一天下午,?她借了铁钩水桶,带我到海边退潮后的岩石上,去掏取这种动物。她的手还被附着在石面上的小蛤蜊擦破了。回来,她替我倒出了石子,换上海水,养上海葵花。
“你喜爱这种东西吗?”?她坐下?来得意地问,
“唔。”
“你的生活大单调了,这对养病是很不好的。我对你讲课印象很深,我总是坐在第一排。你不记得了吧。那时我十七岁。”
晚上,我一个人坐在灯光下,面对着我的学生为我新陈设的景物。我实在不喜欢这种东西,从捉到养,整个过程,都不能使我发生兴味,它的生活史和生活方式,在我的头脑里,体现了过去和现在的强盗和女妖的全部伎俩和全部形象。我写了一首《海葵赋》。
青岛,这是世界上少有的风光綺丽的地方。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祖国美丽富饶的地区,有很多都曾经处在帝国主义的铁蹄蹂躏之下,每逢我站在太*角高大的.岩石上,四下眺望,脚下澎湃飞溅的海潮,就会自然地使我联想起这里的悲惨的历史。我的心里总有一种沉痛之感,一种激愤之情。
离开青岛的时候,我把-一些自认为名贵的石子带回家里。
尘封日久,不但失去了原有的光彩,就是拿在手里,也不像过去那样滑腻,这是因为上面泛出一种盐质,用水都不容易洗去了。时过境迁,色衰爱弛,我对它们也失去了兴趣,任凭孩子们抛来挪去,想不到当时全心全力寤寐以求的东西,现在却落到了这般光景,
但它们究竟是和我度过了那一段难言的日子,给过我不少的安慰,帮助我把病养得好了一些。古人把药石针砭并称,这说明石子确是养病期中难得的纯朴有益的伴侣。
15. 阅读全文,概括作者对“石子”的感情变化?
16. 作者记写自己养病期间以集石为乐,加入“我的女学生养海葵花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17. 结合全文,具体分析“石子”寄寓了什么品格,让它帮助作者战胜病魔?
【答案】
15. ①小时候:喜欢石子②青岛养病期间:迷上了捡石子,即使女学生让我养海葵,我对石子的兴趣依然不减③离开青岛回家后:虽对它们失去了兴趣,却依然把它们当做淳朴有益的伴侣。
16. ①写女学生因为自己喜欢海葵而替我倒出了石子,养上海葵花。②而我因为海葵的强盗式生活方式,而不喜欢它③二者对比,为下文联想到美丽的祖国曾遭*主义铁蹄蹂躏做铺垫,也表达作者对石头淳朴本性的喜欢。
17. ①虽*凡质朴却也有自己的价值,有些石子质地粗糙,算不得稀罕物,却给了我陪伴和安慰。②经历磨难才会闪光。经过多年潮汐激荡、乱世撞击,细砂淹没才形成可爱的样式,被人喜爱收藏。③不惧怕被埋没,总有一天会出人头地。色泽如玉的小石子被厚沙掩埋,后来被作者发现捡回。
【解析】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解答本题时需要考生理清文章层次,把握作者情感。具体做法:要读出文中关键句,如:“我幼小的时候,就喜欢石子。” “然而, 人在寂寞无聊之时,爱上或是迷上了什么,那种劲头,也是难以常情理喻的。”再结合最后一段,即可得出答案:从喜欢道痴迷到失去兴趣当成纯朴有益的朋友。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小说情节的能力。解答本题,应结合具体文本内容进行分析,看情节自身前后的关联性,看是否有利于凸显主题。答题是按内容和结构、主旨三方面作答。内容:写女学生因为自己喜欢海葵而替我倒出了石子,养上海葵花。②而我因为海葵的强盗式生活方式,而不喜欢它③结构上:二者对比,为下文联想到美丽的祖国曾遭*主义铁蹄蹂躏做铺垫,主旨上:表达作者对石头淳朴本性的喜欢。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解答本题,需要很强的概括能力.仔细研读文章,筛选概括。利用关键句作答:虽*凡质朴却也有自己的价值②经历磨难才会闪光。③不惧怕被埋没
《从小见大》的阅读答案3篇(扩展9)
——《银杏》的阅读答案3篇
《银杏》的阅读答案1
银杏有非常古老悠久的历史。早在2.7亿年前,它已经出现在我们这个星球上。经大约1亿年的漫长岁月,银杏发展到它的鼎盛时期。大片大片的银杏树林,几乎遍布于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与同时代生活的恐龙一样普遍。因此,人们又称它为“植物界的恐龙”。但在以后的岁月中,银杏也像许多盛极一时的帝国一样,由盛而衰,渐渐失去了它的主宰地位。到了第三纪,地球上的气候发生剧变,山脉不断隆起,银杏在与新植物群的竞争中,被迫退出生物界的历史舞台。只有少数地区,由于受到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的保护,才有少量的银杏侥幸保存下来,它们成了植物界中的稀世之物,科学家心目中的“植物活化石”。
相对其他植物而言,银杏的生长速度很缓慢。在一般情况下,栽种下它的幼苗,要经过l5-20年才能结果,有的甚至需要30—40年时间。正如俗话说的那样,公公种树,孙子吃果,因此人们又给它起了个形象的外号“公孙树”。
如此缓慢的生长速度,如此晚的结果年龄,一定要有很长的寿命才能适应。一点不错,银杏的确是典型的长寿树种。目前发现的最“长寿”的一棵银杏古树生长在山东省浮来山北坡的定林寺中,据说已有3000多岁了.直到今天还果实累累。
那么,银杏为什么这样长寿呢?
植物学家在研究中发现,凡是“高寿”的古老银杏,都有极为发达的根系,扎入地下很深的地方,还有利于抵抗各种不良环境。另外,由于银杏生长缓慢,需要的养分比较少,它完全有可能在一个地方活上几百年,甚至上千年。还有一个导致银杏长寿的原因,就是它的病虫害较少。这是因为银杏体内舍有一种叫乙烯醛的物质和多种有机酸,这些物质具有强烈的抑茵杀虫作用,所以银杏很少受到病虫害的侵袭。
银杏不仅具有科学研究价值,也具有巨大的经济用途。它的果实叫白果,果肉软滑香糯,做成甜食或其他食品,滋味极美,营养丰富。在园林方面,银杏也能发挥重要作用。由于它对许多病虫害有特别的抵抗力,而且能抵御城市中的黑烟粉尘和有毒气体的污染,用它作为城市马路行道树,比其他植物多几分优越性。银杏的叶片形状别致,到秋天变成橙黄色,非常娇艳可爱,具有很高的观赏性。
(作者 佚名 文章有删改)
1.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能否删去?为什么?(3分)
经大约1亿年的漫长岁月,银杏发展到它的鼎盛时期。
2.为什么人们又称银杏为“植物界的恐龙”?(4分)
3.文中划线句运用了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
其作用是 。(4分)
4.请概括出银杏树长寿的原因。(4分)
5.为什么说银杏树可作行道树?如果让你为家乡的.道路选择行道树,你最想选择哪种树(银杏树除外)?请说明理由。(5分)
答案:
1..不能删去。(1分)大约是约数,表估计,而银杏树历史久远,无法准确计算,只能说个大概。用“大约”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2分)
2.银杏古老悠久,(2分)与同时代生活的恐龙一样普遍。(2分)
3.列数字、(1分)举例子(1分)。准确具体的说明了银杏树的确是长寿的树种。(2分)
4.有极为发达的根系;生长缓慢;需要的养分少;很少受到病害虫的侵害。(每点1分)
5.第一问:(3分)抵抗病虫害、抵御污染、具有观赏性。第二问:(2分)写出一种树名,符合该树的特点。
《从小见大》的阅读答案3篇(扩展10)
——以大见小的演讲稿3篇
以大见小的演讲稿1
20xx年,美国的次贷危机席卷全球,*的现金储备一度超过了世界四大银行的总值。当我们雄心万丈地准备“买几家国际大企业玩玩”的时候,却发现我们国内能够领导跨国企业的领导人才几乎寥寥。
能够流畅讲英语的倒是很多,能够多元文化管理的就稀疏,而有全球视野和战略的,几乎没有。
所以,在职场中最让人恶心的事情就是:你明明遇到了机遇,你明明遇到了贵人,可是因为自身能力的欠缺,却完全插不上手。
尤其是刚进入职场的新人,在寻找机遇、寻找贵人之前,最好先问问自己的本事够不够。
这位演讲者要讲职场中的一个道理,却用了我们想收购国际企业而缺少人才这件事来做材料。这个材料很大,却很直观,很能说明问题,也能给听众带来一些启发。有些大材料,虽然离听众的生活很远,但因为其“大”,所以会更加立体更加直观,让听众更容易理解你的观点,也能让你的演讲更富哲理,更有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