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高考语文试卷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题分类汇编(含答案)100

高考语文试卷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题分类汇编(含答案)100

发布时间:2023-03-02 10:10:06 来源:网友投稿

高考语文试卷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题分类汇编(含答案)100 高考语文试卷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题分类汇编(含答案)100一、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1.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过尽行人君不来——梅岭古道随想王威廉①这世间已有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考语文试卷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题分类汇编(含答案)100 ,供大家参考。

高考语文试卷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题分类汇编(含答案)100

  高考语文试卷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题分类汇编(含答案)10一、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

  1.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过尽行人君不来

  ——梅岭古道随想

  王威廉

  ①这世间已有太多的路,但只有极少数的道路,才能借助历史的机缘,在蒙蒙的时间尘埃里脱颖而出,被永恒铭记。

  ②我是站在梅岭古道的关隘处,想到这些的。两侧逼仄的山崖,逼人警觉,仰视,仿佛山石随时塌陷。向山脊南北眺望,是望不到边际的葱绿。梅岭古道山体上那些被墨绿色苔藓遮盖的斧凿痕迹依然鲜明,没有炸药的年代,面对顽石,人们只能以硬碰硬,山间全是叮叮当当的巨大回音,虎口震裂,石屑飞溅,才有了一道道或深或浅的刻痕,那样的艰辛,无法想象。我伸开双臂丈量,怀疑最宽处都不足五米,上上下下的石阶被上千年的踩踏,已经不成形状,我要不断低头看路,小心着脚下的石头。而路边的荒草,在风中摇摆着,显得更加茂盛,不可一世。

  ③这条路纵使早已废弃,却绝不会被遗忘。这条路就是那种从时间的尘埃里脱颖而出的道路。离古道向南再继续走一阵,就到了珠玑巷,据说那是北人南迁而来的第一站,正是从那里开始,一批批中原人扎进了岭南的密林,一直走到东亚大陆的尽头……

  ④这条路最让人怀念的,却不是它的地理意义,它和人类的其他事物一样,所能彪炳千秋的,依然是沉淀下来的文化风采。在这条道路上,数不清的杰出人物留下了他们的诗篇,赞美这儿绚烂的梅花。是的,若遇上对的时节,这里的梅花开得格外艳丽,尤其站在关隘高处向下望去,是一片灿烂热烈的花海。这样绝美的风景,怎能不引发诗心的吟唱?不过,只要读过古人的诗篇就会明白,这条道路打动他们的更本质的原因,是他们在这里感悟到了人生的道路。

  ⑤“鹤骨霜髯心已灰,青松合抱手亲栽。问翁大庾岭上住,曾见南迁几个回?”苏轼走上梅岭写的《赠岭上老人》格外打动我。秘密就在此:“曾见南迁几个回?”越过五岭,穿过梅关,在古代是一种流放,一种罪刑,此地虽有梅花千顷,此身却是戴罪之躯。理想就如这梅花般娇艳,可是该如何去实现呢?也许这一去就是一生,就是无法抵抗的微躯消亡,就是无法忍受的信念熄灭。古道梅关,是一道无形的界限,来和去,进与出,每一遭,都是一场命运的浮沉,无所适从的渺小个人,怎能不深深喟叹呢?

  ⑥人的命运,永远被某种更大的情势所裹挟。古道如人,像梅岭这样重要的道路,自然无法逃脱。文天祥的《南安军》一诗,读来至今让我觉得荡气回肠:“梅花南北路,风雨湿征衣。出岭同谁出?归乡如不归!山河千古在,城郭一时非。饿死真吾志,梦中行采薇。”写这首诗时的文天祥,已经被元军俘虏了,向北方押解走过梅岭,他的心碎裂了,红梅如血,白梅如尸布。岭南那原本的流放之地现在成了大宋的最后根据地,如今根据地也没了,山河彻底易主,向南向北的含义截然相反了。东坡向北路过梅岭,那是梦寐以求的还乡之旅,而文天祥的北上,却是“归乡如不归”的惨烈。国已倾覆,何来家园?对比同时期的胜利者,他们的心境是轻松明快的,率军南下灭宋的元主将伯颜,在走过梅岭时写了《度梅关》一诗:“马首经从梅岭归,王师到处即平夷。担头不带关南物,只插梅花一两

  枝。”伯颜是那么巧妙地写出了征服者的真正傲慢,看似不经意地在行囊上只插了一两枝梅花,却是一种更强大的宣告:不是不带走你们南关的物产,而是天下都是我们的了,用不着了!

  ⑦如今,我的微躯站在隘口,被苍老的风吹着,我真切意识到时间的诡异,一切都烟消云散了,只有地球上的这个地址还没有变,虽然也是暂时的,但这是唯一可以确信的事物了。因为石头的“暂时”,要长过无数人的生命。我只欣赏东坡先生的道风仙骨。只要能超越眼前的这一切,就能看到没有不变的中心与边缘。今日岭南无疑已成中心之一,五岭的山壑也被科技的发展轻松逾越,今天要是说句“曾见南迁几个回”,恐怕有点儿戏谑和玩笑的含义了,我便是其中的一员,过五岭迄今已经十五年。来岭南不再是流放,而是相反——寻梦。那么,东坡写梅岭的诗,今天还能打动我吗?我相信东坡就是东坡,他总有在千百年之后依然直击人心的本领。

  ⑧这一次,东坡先生终于遇赦北回了。他往北走,往回走,不急不缓,终于,又到了梅岭,不管心境还是思绪与以往全然不同。他又赋诗一首《赠岭上梅》:“梅花开尽杂花开,过尽行人君不来。不趁青梅尝煮酒,要看细雨熟黄梅。”我们看到的已经是一个成熟审慎的东坡,他也许是带着些许希望的欢悦的,但这欢悦已经被流放的生活化成了一种内心的笃定与超然。君虽然还没来,我却没有格外的焦急,我有的是旷达的耐心,哪怕青梅变成了黄梅,我却觉得那更美。只因为,我已经不再是一颗酸涩的青梅。

  ⑨同行者都返回了,我一个人走下梅关的另一侧,坐在一处石台上,享受一会儿天地间的孤独。附近只有一家小店,我要了一杯褐黄色的土茶,慢慢喝着,满口苦涩,心中竟然充满了“过尽行人君不来”的感慨。我没有在这里约过、错过什么人,但依然渴望遇见什么,也许遇见的就是这一番历史的感慨吧,归根结底,渴望遇见,这是生而为人的那一份固有的期盼之心。正是这份期盼之心,让我们在道路上启程、停歇并最终抵达。

  (取材于《散文》2016年第5期)

  (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最恰当的两项是()

  A.作者在梅岭古道亲眼看到了斧凿的石壁、千年的石阶、茂盛的梅花。

  B.从梅岭古道开始,一批批中原人扎进了岭南的密林,一直走到东亚大陆的尽头。

  C.古人之所以写下赞美梅岭古道的无数诗篇,本质原因是这里绝美的风景。

  D.作者欣赏东坡先生的道风仙骨,并从东坡的经历中领悟到人生真谛。

  E.本文按照行踪顺序写了自己从古道关隘到梅关另一侧的石台的见闻感受,综合运用了描写、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

  (2)文章第⑥段引用文天祥和伯颜的诗有什么作用?

  (3)赏析第二段画线的文字。

  (4)文章第⑦段写到“只要能超越眼前的这一切,就能看到没有不变的中心与边缘”。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答案】

  (1)D,E

  (2)①用此二人的诗歌形成对比,面对同样的梅岭古道,文天祥和伯颜心境通异,情感一悲一欢,前者不愿归去,后者傲慢前行。②梅岭古道的来去进出都是命运的浮沉,用二人的诗说明“人的命运,永远被某种更大的情势所裹挟”这一观点。

  (3)①想象,由眼前斧凿痕想象古人开凿石阶的画面,写出道路开辟之艰难;②对比,用开凿之艰难与经过上千年的踩踏不成形状形成对比,突出此地历史之久远,地理位置之紧要;③比拟,小草不可一世的茂盛突显此地的荒芜,衬托出人世的沧桑变化;④和后文“被人南迁的第一站”“数不清的杰出人物”呼应,反映人世的浮沉与作者深深的唱叹。

  (4)①一旦我们跨越时间和空间来思考,就会发现事物没有永恒不变的。②古时候穿过梅岭古道就是戴罪之躯的流放之地,是边缘之地;而今,岭南已成中心之一,是当代中国很多南迁之人的寻梦之地。

  【解析】【分析】(1)A项,“亲眼看到了……茂盛的梅花”错误,无中生有,作者没有亲眼看到茂盛的梅花;B项,“从梅岭古道开始”错误,应是从“珠玑巷”开始;C项,“本质原因是这里绝美的风景”错误,本质的原因应是“他们在这里感悟到了人生的道路”。故选DE。

  (2)据文中“文天祥的北上,却是‘归乡如不归’的惨烈”“伯颜是那么巧妙地写出了征服者的真正傲慢”,而作者的观点是段首句“人的命运,永远被某种更大的情势所裹挟”。目的是通过运用二人的诗句证明自己的观点,还可从引用诗句增强文章的文化内涵的角度分析其表达上的作用。

  (3)句中“山间全是叮叮当当的巨大回音,虎口震裂,石屑飞溅”是想象,写出道路开辟之艰难;“上上下下的石阶被上千年的踩踏,已经不成形状”和开辟的艰辛对比,突出此地历史之久远,地理位置之紧要;“而路边的荒草,在风中摇摆着,显得更加茂盛,不可一世”,衬托出人世的沧桑变化;然后分析和后文的关系,后文是“据说那是北人南迁而来的第一站”“在这条道路上,数不清的杰出人物留下了他们的诗篇”此文段与之呼应。

  (4)此题答题时注意抓住关键词“超越眼前的这一切”“不变的中心与边缘”,以及后文“日岭南无疑已成中心之一,五岭的山壑也被科技的发展轻松逾越”“来岭南不再是流放,而是相反——寻梦”“我相信东坡就是东坡,他总有在千百年之后依然直击人心的本领”分析即可。

  故答案为:⑴DE;

  ⑵

  ①用此二人的诗歌形成对比,面对同样的梅岭古道,文天祥和伯颜心境通异,情感一悲一欢,前者不愿归去,后者傲慢前行。②梅岭古道的来去进出都是命运的浮沉,用二人的诗说明“人的命运,永远被某种更大的情势所裹挟”这一观点。

  ⑶

  ①想象,由眼前斧凿痕想象古人开凿石阶的画面,写出道路开辟之艰难;②对比,用开凿之艰难与经过上千年的踩踏不成形状形成对比,突出此地历史之久远,地理位置之紧要;③比拟,小草不可一世的茂盛突显此地的荒芜,衬托出人世的沧桑变化;④和后文“被人南迁的第一站”“数不清的杰出人物”呼应,反映人世的浮沉与作者深深的唱叹。

  ⑷

  ①一旦我们跨越时间和空间来思考,就会发现事物没有永恒不变的。②古时候穿过梅岭古道就是戴罪之躯的流放之地,是边缘之地;而今,岭南已成中心之一,是当代中国很多南迁之人的寻梦之地。

  【点评】⑴此题考核对文学作品的内容综合赏析能力,要注意对文本的全面理解。文学作品的阅读,一要读题目,抓住题目的关键词来理解文本内容;二要读作者和背景,弄清作者写作文本的感情基调;三要抓文本的重点句段,来全面理解文本,推出文本的中心思想。

  ⑵本题考查的是对引用手法的理解能力,注意结合文段的主要内容。做此题,一要了解引

  用在文章中的常见的作用;二要弄清文段的主要内容,然后结合内容来组织答案。

  ⑶本题考查的是理解语句的重点词,要注意结合文本的段落来理解。理解语句的重点词,一要看重点词的特点,二要看句子所在的位置,结合原文的信息来组织答案即可。

  ⑷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概括能力,注意要学会抓文本的关键句段。做题时,先要阅读文本,弄清文本内容;然后根据题干要求,找出关键词句,来组织答案。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暖色中原

  何频

  眼前都过了小雪节气了,本该掉光叶子的树木还端着架子,大模大样,并没有迅即出局的势头,柳树也处处柳色正壮。此刻,郑州和南方似的,犹是晚秋模样。

  我并非特别喜欢冬寒,只是觉得这几年秋天的尾巴延长了。当院的一棵大乌桕,每年霜红之后,一过小雪,无论下雪与否就赤裸无叶了。可今年延后多日,它秋叶还多,就连旁边的栾树与梧桐,也跟着乌桕耍大牌,赖着不肯下课。园里的青杨树,竟然和国庆节额济纳的胡杨一样,满树金黄连片金黄。银杏的叶子由青黄而明黄,再变深黄,轻盈的泛起浅醉模样。法国梧桐,则大面积变成了金红色。法桐是街树里的伟丈夫,最宜广场和操场,眼前这排山倒海漫天金红的阵势颇雄壮。这场面不多见,个中原因,要归功于一夏天的好天气,加之城市小气候湿润涵养,这才有满眼法桐好颜色!在门口,看树叶变色十分从容,大家都看不够,而我感触更深,这彩叶久违了,这不是浮皮潦草地发黄,而是树木很健康地发黄,是应季而变得红黄,此刻,树木仿佛不仅是树木,更似我们在老家的父母或祖父母,他们微笑的模样,和颜悦色,从容憨厚而又慈祥。

  初冬的树色是暖格调的,市场里的色彩更丰富,更丰厚,俨然包罗万象。仿佛开了天眼,我发觉一年四季,包括鲜衣怒马的夏秋两季,它们都没有眼前这一刻的水果蔬菜品类齐全。单说郑州市场上橘子的品种,就比苹果、梨的都多。此刻没局限,地不分南北,季节的门槛拆除了,简直是四季物产之大交汇、大博览,满满的水果蔬菜总动员。正是大白菜大葱雪里红上市之际,野外这时下霜了,但苦霜还没下来,露天的菠菜、蒜苗、芫荽正嫩正肥绿。饮食男女,一大早上街喝大碗羊肉汤,本地人要么放葱花要么放芫荽,白生生的大葱和鹦哥绿的芫荽,蒙霜湿和露水之后滋味最长。根茎类蔬菜,远不止传统的萝卜胡萝卜、芥疙瘩苤蓝、生姜洋姜、山药红薯、茭白莲藕。只要有效益,能在市场上卖个好价钱,如最正宗的手工打烧饼,高炉芝麻烧饼两元一个,比普通烧饼翻倍,可照样食客排队。于是,本地芦笋,南方的莴笋和冬笋,也争先恐后登场。还有紫红黑绿的红菜薹和塌棵菜——前者是武汉人的最爱。我在武昌读书时,冬天和早春时节,红菜薹炒腊肉没少吃。遗憾郑州人拿着红菜薹当做菜心作青菜吃,名门闺秀充丫鬟使,可惜了红菜薹!而塌棵菜,这种江南和远方的土物,如今郑州郊区也大面积种植,和菠菜、小白菜交替供应市场。塌棵菜,又名塌枯菜和黑菜,秋冬贴地而生,重叠的叶片围着菜心呈很规矩很厚实的圆形,看着仿佛编花,拿起来像个绣墩儿。它是白菜远房的儿孙,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六十首》有一绝句:“拨雪挑来踏地菘,味如蜜藕更肥醴。朱门肉食无风味,只作寻常菜把供。”我拿肥厚乌绿的塌棵菜,学习扬州与上海人烧菜饭,取本地黄河边出产的新米“黄金晴”,放姜丝和海米煮菜泡饭,味道好极了!

  我是个馋人,一说到好吃的就合不拢嘴。就这,还没有说到大棚蔬菜和野菜呢,霜秋和初冬之时,包括野菜在内的冬性杂草,和麦苗一样密集出生。农田和城市隙地,荠菜面条棵,繁缕野油菜,白蒿苣荬菜纷纷出生。性子急的且抽莛开花,大花小花,亮眼的不起眼的,特别是野芫荽与附地菜的小花,眨眼睛一样闪闪开花,而它们皆入那《野菜谱》,分明都可以入馔。十月小阳春,得天独厚,不同寻常。

  市区以外的图景也变了。初冬外出看北方田野,登高望远,古人那“立望关河萧索”的旧景不再。傍着南北走向的太行山,依次是京广铁路、107国道、南水北调中线干渠和京港澳高速公路与高铁,原本依山而居的城镇村舍,葵花向阳似的往外向高速公路和高铁倾斜,昔日空旷大平原,摇身一变,变成繁忙无比的黄金地段。而每一道水线、公路和铁道线,也是新建的绿廊和绿化带。这时候,乘坐高铁去趟北京打来回,出郑州过了黄河老远,车走豫北至石家庄之间,方才显示地大地阔一地好麦苗。而保定向北,接近北京又都是苗圃和树林了,水边芦花铺天遮地地开。

  我有几位朋友都是节气吟唱的能手与行家,说到时令和廿四节气,我说至少要错开一个节气,才能比对目前的自然。各位异口同声皆曰“善”。

  (节选自《人民日报》,2018年12月8日)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写树林没有凋零,生长正旺,交代特定的时令和地点,巧妙照应了题目,又引出了下文。

  B.全文包含了多处对比,如市场上冬季物品的种类与夏秋季品种的对比,市区外图景的今昔对比。

  C.文章有几处写到了蔬菜的吃法,既增添生活气息,又显出作者对郑州的热爱,丰富了文章的内容。

  D.结尾朋友们异口同声的“善”,体现了朋友间的理解默契与和谐关系,含蓄表达了歌咏时代发展的主题。

  (2)根据文本,分析标题“暖色中原”的含意。

  (3)本文用语灵活,风格多样,富有特色,请结合全文进行赏析。

  【答案】

  (1)D

  (2)①郑州的树是暖色的(自然景色之暖)。初冬时节,郑州的树呈现出好颜色,有青绿、金黄、金红、红、黄,色彩斑斓,阵势雄壮,逗人喜爱,体现了城市气候好转,环境宜人。②市场上包罗万象,色彩丰富(经济发展之暖)。水果蔬菜品类齐全,产品不分季节,不分地域,体现了人们生活的富足,内心的满足。③城市发展迅猛,社会进步喜人(社会发展之暖)。昔日空旷的大平原,摇身一变,变成繁忙无比的黄金地段,交通线边树木、庄稼、水草养眼,体现了内心的自豪。

  (3)①妙用口语,清新自然。“端着架子”“耍大牌”“尾巴处长”“就合不拢嘴”“味道好极了”等词语使文章生动活泼,读来情趣盎然。②妙用修辞,描写生动。文章综合运用了比喻、拟人、对比等手法,意蕴丰富,准确到位。如第三段中将叶片比作绣墩,形象逼真;第四段中“野芫荽与附地菜的小花,眨眼睛一样闪闪开花”,充满生命感,感染力强。③穿插风俗,引经据典。文章中地方风物娓娓道来,饮食习惯点缀文中,诗词典章信手拈来,寓生活趣味与文化色彩于一体,摇曳多姿。

  【解析】【分析】(1)D项,“体现了朋友间的理解默契与和谐关系”曲解文意。文末的“善”表面上是对作者关于时令和节气说法的认同,实际上也隐含着对作者生活感悟的认同,因此说含蓄表达了主题:歌咏时代发展和国家进步。故选D。

  (2)本文的主旨是歌咏时代发展和国家进步。题目也很好的体现了这一点,首先从字面意思上,“暖色”说的是郑州“初冬的树色是暖格调的”,“当院的一棵大乌桕——要归功于一夏天的好天气,加之城市小气候湿润涵养,这才有满眼法桐好颜色!”,写出了郑州的树呈现出好颜色,有青绿、金黄、金红、红、黄,色彩斑斓,阵势雄壮,逗人喜爱,体现了城市气候好转,环境宜人。其次,“暖色”也说郑州“市场里的色彩更丰富,更丰厚,俨然包罗万象”,这是说经济发展之暖,文中主要说水果蔬菜品类齐全,没有季节和地域差别,说明人们生活的富足,内心的满足。再次,从主题上说,“暖色”也体现了社会发展之暖。“市区以外的图景也变了”一段,集中写了昔日空旷的大平原,摇身一变,变成繁忙无比的黄金地段,交通线边树木、庄稼、水草养眼,体现了内心的自豪。

  (3)本文用语灵活,风格多样,富有特色,本题要求结合全文进行赏析。从语体色彩来看,本文是一篇语言优美的散文,但是在其中巧妙使用口语,显得清新自然。比如“端着架子”“耍大牌”“尾巴处长”“就合不拢嘴”“味道好极了”等词语使文章生动活泼,饶有情趣。从修辞角度看,文章综合运用了比喻、拟人、对比等手法,意蕴丰富,准确到位。如第三段中将叶片比作绣墩,形象逼真;第四段中“野芫荽与附地菜的小花,眨眼睛一样闪闪开花”,充满生命感,感染力强。从语言风格来看,文章中描写了很多地方风物,将地方饮食习惯点缀文中,并且诗词典章信手拈来,寓生活趣味与文化色彩于一体,让文章摇曳多姿。

  故答案为:⑴D;

  ⑵①郑州的树是暖色的(自然景色之暖)。初冬时节,郑州的树呈现出好颜色,有青绿、金黄、金红、红、黄,色彩斑斓,阵势雄壮,逗人喜爱,体现了城市气候好转,环境宜人。②市场上包罗万象,色彩丰富(经济发展之暖)。水果蔬菜品类齐全,产品不分季节,不分地域,体现了人们生活的富足,内心的满足。③城市发展迅猛,社会进步喜人(社会发展之暖)。昔日空旷的大平原,摇身一变,变成繁忙无比的黄金地段,交通线边树木、庄稼、水草养眼,体现了内心的自豪。

  ⑶①妙用口语,清新自然。“端着架子”“耍大牌”“尾巴处长”“就合不拢嘴”“味道好极了”等词语使文章生动活泼,读来情趣盎然。②妙用修辞,描写生动。文章综合运用了比喻、拟人、对比等手法,意蕴丰富,准确到位。如第三段中将叶片比作绣墩,形象逼真;第四段中“野芫荽与附地菜的小花,眨眼睛一样闪闪开花”,充满生命感,感染力强。③穿插风俗,引经据典。文章中地方风物娓娓道来,饮食习惯点缀文中,诗词典章信手拈来,寓生活趣味与文化色彩于一体,摇曳多姿。

  【点评】⑴此题考查学生对文本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的能力。解答此题,应从语句理解、手法分析、内容分析、主题理解等角度分析判断。根据对文本内容的感知与理解,仔细辨识选项与原文的细微差别,做出判断。

  ⑵此题考查标题含义的能力。答题时,应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及主旨的基础上,从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分析作答。答题时,可联系标题常用的双关、象征、隐喻等修辞手法,从文章主旨、思想情感、作者的观点立场等角度分析作答即可。

  ⑶此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语言的能力。鉴赏作品语言是高考阅读题中常见的考点。鉴赏一段文字的语言特色,在基本把握文意的基础上,始终坚持“词不离句,句不离文”的原则,切忌“断章取义”。要解答好此类题,首先要弄清命题的角度,其次要掌握基本答题步骤。

  3.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纸上核桃

  郑晓红

  ①最初对核桃的认知,是从纸上得来的。

  ②《拇指姑娘》是我小时最中意的一本彩色小人书。一个善良温柔的女人修整好一枚光滑闪亮的胡桃壳儿,用蓝色的紫罗兰花瓣当床垫,用玫瑰花瓣做被子,让小小的拇指姑娘,每晚都在如水月光中睡在摇篮一样舒适漂亮的胡桃壳里。这张舟一样荡荡悠悠的胡桃小床,从小孩儿无限扩张变幻的小念头里荡出去,它旋转着升空,在风中起伏,在云朵里钻进钻出,触碰太阳的火焰,抚摸月光的冰凉……

  ③当父亲把从宁州大原上捎来的核桃放在我面前时,我有点发怔,深感失望,不愿相认。真正的核桃并不是两头尖尖,也没有闪闪发光,核桃壳里面迷宫一样的隔断那么粗糙,即使铺十层紫罗兰花瓣,也不可能让娇嫩柔弱的小美人儿舒舒服服睡在里面,何况,我不是还要乘着它云游天外吗?它怎能长成这样小女孩的白日梦戛然而止,从大地深处生长起来的核桃树姗姗来迟。

  ④胡桃就是核桃。它的原名意味着它庞大的根系原本伸展在异域的土地上。《名医别录》上如是记载:“此果出自羌胡,汉时张骞出使西域,始得种还,移植秦中,渐及东土……”古时的羌胡分布在现今的东欧、南亚、新疆、甘南一带,也就是说,宁州大原并非核桃的故土,而是异乡。胡桃远离故土,唯有“胡桃”这个名字维系着一棵树对故土的渴幕,可是,它连一个名字也无力保有。公元319年,西晋大将军石勒占据中原,建立后赵,成了世界历史上唯一一个奴隶出身的皇帝。石勒的祖先是匈奴别部羌渠部落的后裔,入塞的羯族人。他登基做皇帝后,对国人称呼羯族人为胡人大为恼火,于是制定一条法令:说话写文章一律严禁出现“胡”字。如此以来,“胡桃”便名姓不保,世人因其长得跟桃核非常相似,于是将“桃核”二字颠而倒之,成为“核桃”。

  ⑤生长在宁州土地上的果木树种里,核桃树的体型是最雄壮的,叶片也是最阔大的。它的躯干里似乎注入了匈奴人强悍健壮的血液,主干雄壮,侧枝粗大,细枝有力,它们向四周伸展,完全彻底地打开身体。它的叶子安然张开,缓慢地调整角度,寻找从繁叶缝隙中漏下来的阳光。每片叶子上都印上了光斑,它们在风中翻动起来,让那些光斑成为嘴巴,似乎在齐声发出沉默的呼喊。在异乡的土地上,它们万众一心地活着。

  ⑥还和其他果木不同的是,核桃树天生就带着雄性气度,不屑于那些花里胡哨的东西,甚至,它都不屑于开出美丽的花。核桃花,那也能算得上是花吗?绿色的花纽密匝匝抱紧花柱,呈长条形的花絮从枝干上搭垂下来,一条一条的在空中摆动,像跟核桃树没有关系似的。那些絮状的花若是落在你手上,那蓬松的弹性让它似乎动起来了一般,那突如其来的生命气息会吓你一大跳。

  ⑦它的果实未长成时,像患了孤独症的星星孩子,蜷缩在黑暗中,将自己层层包裹。青色外壳是苦涩的,淡褐色内壳是坚硬的,里面,还穿了一层棕色外套。它蜷得紧得不能再

  紧,一缩再缩,自虐到了极致,将自己蜷成沟壑纵横的模样来。要成熟了,它将自己打磨得稍稍坚强了些,一夜之间,青色的外壳裂开了,但它不肯跳出来,对外面的世界,它心有余悸。人们举着杆子敲过来,哗,它们颤抖着,哗,它们掉下来。要食用它们了,两只核桃放在一起一捏,啪,碎裂的声音惊心动魄。

  ⑧呵呵,我这样描述,让这雄性的果实简直成了一出人间悲剧里的角儿。但在诗人艾青眼里,它可不是这样,他写道——一个个像是铜铸的/上面刻满了甲骨文/也像是黄杨木雕刻/玲珑透剔、变化无穷/不知是天和地的对话/还是风雨雷电的檄文。

  ⑨这样的诗句真让我服气,这才称得上核桃,这来自西域的、流淌着匈奴游牧民族血液的雄性果实。当我自顾自的为核桃流落异乡、更名改姓的命运扼腕叫屈时,一棵核桃树、两棵核桃树、成群成片的核桃树安稳地立在宁州大原上。看上去,它们泰然、大气而从容。

  ⑩宁州的大原很大,很大的大原上已经长了很多棵核桃树,但属于我家的,只有一棵。那棵核桃树是父亲用两节松木换来的,长在宁州西原西沟村我家祖上老庄子的大门口。那棵树大约已经活了好多年,伸进院子的树枝把两间箍窑顶都罩完了。

  ?父亲从退休的第一天起,就失去了归宿感。他离开林区,回到老家,将废弃的老庄子重新收拾起来在他的领地里用心栽下小树苗,用他那些年积攒的失去生命的木料交换活着的树木,他还将一片人家废置不用的坚硬光滑的打麦场变成了一块肥沃的菜地……他回到自己的老家,却像奔往异乡,成了一个一无所有的农夫,一点一点地积聚自己的江山。在他的领土上,最气派最让他感到笃定踏实的东西,就是那棵覆盖了半个院子的核桃树。

  ?他说,那是绵绵核桃。

  ?他说,格格核桃是要砸着吃的,绵绵核桃一捏核桃仁就自己掉出来了。

  ?他说,小时候家里的绵绵核桃都是卖钱和待客用的,娃娃只能吃上格格核桃,得用针挑着吃。

  ?说这些话的时候,父亲在核桃树下走来走去,步子踏得笃定、踏实、满足。

  ?对核桃树来说,扎根处即是故乡。对父亲来说,有了一棵核桃树,就找到了故乡啊!

  (1)第④段的语言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分析其效果。

  (2)第⑤段对核桃树的描写很有特色,结合内容加以赏析。

  (3)本文围绕“核桃”进行构思,独特巧妙,结合全文加以赏析。

  (4)评析本文所表达的思想意义。

  【答案】

  (1)在抒情散文中,第④段却运用说明性的语言,又引用著名典籍的记载,平实(简洁)(准确)(明确)(科学)(严谨)地介绍核桃的原产地以及名字的来源,为人信服。由此强调核桃流落异乡,更名改性的特点,为下文抒写核桃在异乡扎根的生命力量(泰然、大气从容)张本,从而增添了艺术感染力。

  (2)用了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如将核桃树人格化,说它强悍健壮,“打开身体”,“万众一心地活着”等,又将光斑比作嘴巴等,都生动形象地突出核桃树旺盛的雄性气息和生命力量。用词富有情感色彩,如“最”“完全彻底”“齐声”等,充分写出了核桃树的生机和力量,极富感染力。另外,动词的选用很有特色、形色结合的描绘等也可。

  (3)本文选材组材都围绕“核桃”来展开。先从纸上得来的对核桃的认知写起,抒写核桃虽远离故土,更名改性,却用顽强的生命力,泰然大气扎根他乡。接着出核桃和父亲的联

  系,父亲通过栽种核桃树,收获核桃的过程中一点一点地实现了自己的值找到了自己的归属。我时核桃的认识也是一个逐渐深入的过程,进而引发了当生命失归宿的时候应有怎样人生态度的思考。这种构思,新巧独特,耐人寻味。

  (4)作者认为当人失去归宿感的时候,应该以一种顽强的生命力,一点一点积聚力量,扎根新的生活。这种人生态度对我们有着积极的正面意义和教育作用。在生活中,当我们面临离开故土成者找不到归宿这样的情况,也应该自强不息,泰然大气从容,直面困境,踏实劳作,开创新的生活,实现自己的价值。

  【解析】【分析】(1)本题中文体是抒情的散文,可是第四段用了很多的说明文的方法,比如引用(举例)等等,使得语言很朴实却蕴含着一定的道理。

  (2)本题考生要注意把握第五段中的文句:核桃树的体型是最雄壮的;它的躯干里似乎注入了匈奴人强悍健壮的血液;让那些光斑成为嘴巴,似乎在齐声发出沉默的呼喊。在异乡的土地上,它们万众一心地活着。以上文句中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的描述了核桃树的雄姿,表达了作者对核桃树坚强品格的赞美之情。

  (3)本题先从纸上得来的对核桃的认知写起;接着写出核桃和父亲的联系;我对核桃的认识也是一个逐渐深入的过程,进而引发了当生命失归宿的时候应有怎样人生态度的思考。

  (4)这类题目一般要认真研读文本,首先从文本内容中找到体现主题的事物,例如本文中体现主题的事物是“核桃”,作者通过对核桃的描写,塑造了核桃优良的坚毅的品质,同时也给人以成长和成才的启发。其次是结合作品的主题进行生发,例如本文“核桃”是父亲故乡的象征,这里充分的体现出核桃树在家人眼中的重要性,也体现出了核桃的大气和坚毅的品格是我和父亲两代人的追求。

  故答案为:⑴在抒情散文中,第④段却运用说明性的语言,又引用著名典籍的记载,平实(简洁)(准确)(明确)(科学)(严谨)地介绍核桃的原产地以及名字的来源,为人信服。由此强调核桃流落异乡,更名改性的特点,为下文抒写核桃在异乡扎根的生命力量(泰然、大气从容)张本,从而增添了艺术感染力。

  ⑵用了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如将核桃树人格化,说它强悍健壮,“打开身体”,“万众一心地活着”等,又将光斑比作嘴巴等,都生动形象地突出核桃树旺盛的雄性气息和生命力量。用词富有情感色彩,如“最”“完全彻底”“齐声”等,充分写出了核桃树的生机和力量,极富感染力。另外,动词的选用很有特色、形色结合的描绘等也可。

  ⑶本文选材组材都围绕“核桃”来展开。先从纸上得来的对核桃的认知写起,抒写核桃虽远离故土,更名改性,却用顽强的生命力,泰然大气扎根他乡。接着出核桃和父亲的联系,父亲通过栽种核桃树,收获核桃的过程中一点一点地实现了自己的值找到了自己的归属。我时核桃的认识也是一个逐渐深入的过程,进而引发了当生命失归宿的时候应有怎样人生态度的思考。这种构思,新巧独特,耐人寻味。

  ⑷作者认为当人失去归宿感的时候,应该以一种顽强的生命力,一点一点积聚力量,扎根新的生活。这种人生态度对我们有着积极的正面意义和教育作用。在生活中,当我们面临离开故土成者找不到归宿这样的情况,也应该自强不息,泰然大气从容,直面困境,踏实劳作,开创新的生活,实现自己的价值。

  【点评】⑴此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语言的能力。鉴赏作品语言是高考阅读题中常见的考

  点。鉴赏一段文字的语言特色,在基本把握文意的基础上,始终坚持“词不离句,句不离文”的原则,切忌“断章取义”。要解答好此类题,首先要弄清命题的角度,其次要掌握基本答题步骤。

  ⑵此题考查分析文本中描写的能力。一般组织答案的步骤:第一步,指明运用了哪一种描写手法。第二步,结合具体情节分析这种描写手法在文句中是如何体现的。第三步,明确有何效果或作用。

  ⑶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构思的解读的能力。解答此题,可根据对内容的理解,从文章的线索、环境描写、人物情感、主旨等角度来分析。答题时,结合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人物的命运遭遇、故事结局等方面分析作答即可。

  ⑷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主旨的解读的能力。文章主旨是指文章的写作意图,它是文章的灵魂。其内涵包括情感态度、精神品质、道理感悟和希望号召等。归纳文章主旨最基本的要求是必须首先整体把握全文。要能对所给材料作宏观上的把握,做到对整篇文章了然于胸。这样才能把握文意,领会作者的目的和意图。

  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当地名进入古诗

  彭程

  (一)

  在我个人的经验中,面对地图时,也总是古诗词最能够以生动的姿态呈现的时刻。

  目光摩挲过一个个地名,旁边那些或大或小的圆圈或圆点,在幻觉中次第打开。仿佛是岩溶地带大山峭壁之上的洞穴,外部看去并不大,一旦进入,却会发现溶洞宽阔,石笋奇诡,暗河幽深。这些或熟悉或陌生的地名下,藏匿着自然、历史、民俗……一个物质和精神的丰富浩大的谱系。而与这种感觉几乎同步,此时耳畔也总是会响起古诗词铿锵有力或婉转悠扬的音调,在眼前幻化成为一幅幅画面。

  譬如此刻,目光所及之处,是甘肃武威。西汉初,武威为匈奴所占据。公元前121年,汉武帝派骠骑大将军霍去病两次远征河西,大败匈奴,为彰显大汉的“武功军威”而命名此地。不过在漫长岁月中,它更为人知的名字是凉州。凉州,地名二字中已经有了凛冽的寒意,入诗,更是漫溢出边地的荒凉和戍人的哀愁。甚至“凉州词”在唐代成为专门的曲调,很多诗人依调填词:“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坐看今夜关山月,思杀边城游侠儿”;“白石黄沙古战场,边风吹冷旅人裳”……从汉唐到明清,一片愁云惨雾,飘荡舒卷在西北大漠戈壁之上。

  如果一个地方是一只瓷器,诗词便是表面上闪亮的釉彩。因为这些诗句,一个原本抽象单调的地名变得具体而生动,有了色彩、声音和气息。一行诗句便是一条通道,让我得以穿越时光的漫漫长廊,驰目于辽阔的天空和大地,徜徉在幽静的山林和庭院,欣赏四时风光,感受八方习俗。

  (二)

  爱默生说过:诗人是为万物重新命名者。有一些地方,虽然早已经地老天荒地存在着,但长时间里都只是一种物质形态的面貌,枯燥粗糙。只有在经过文人墨客的描绘后,才变得具有精神性。诗文是一种加持,为地名灌注了灵动的气质。仿佛出色的匠人手里捏出的泥人,被吹拂进了生命的气息,活灵活现。于是一切大为不同。正如郁孤台,本是僻远闭塞的赣州古城墙上的一处亭台,却因为南宋诗人辛弃疾写有“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的词句,而得以广为人知。

  当一些地名被再三引用,被反复言说,它就上升为一种意象,具备了符号的功能。阳关象征了离别,北邙寓意着死亡。蓬莱是来世的向往,昆仑是仙界的居所。金谷园是奢靡的狂欢,乌衣巷是繁华的落幕……在这样的场合,对这些地名的理解程度,又直接取决于阅读者精神文化的蕴积。没有对母语的热爱,缺乏对历史和传统的沉浸,就难以窥见字面背后的精微和玄奥,难以感知到那些不尽之意,言外之旨,声音中的声音,味道里的味道。

  (三)

  向往某一个地方,反映出的其实是一个人的情感维度和美学嗜好。总有一些地方,最能够与处于某个生命时段的你,产生同频共振。时间和空间的共谋,孕育出某一类文化的气质,精神的风度。而诗句,这时便扮演了有力的证人角色。

  青春时代,梦想的栖息地是江南吴越。感官的筵席一场场排开,声音和色彩浑然一体:“夜市卖菱藕,春船载绮罗”;“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日出江花红似火,春来江水绿如蓝”……以诗为舟楫,我划入了那一片湖面。在苇荡、乌桕和桑树之间,波光滟滟,莲叶田田。

  时光悄然流逝。从某一时刻起,浪漫綺丽的少年轻愁遁隐了,内心开始向往北地的雄浑和寥廓,苍凉和悲怆。“为嫌诗少幽燕气,故向冰天跃马行”,清代黄仲则这句诗,成为一种新的美学召唤。向北,向西,一种迥异的境界在面前展开,是“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是“蝉鸣空桑林,八月萧关道”,是“紫塞月明千里,金甲冷,戍楼寒,梦长安”……

  就这样,经由诗句的陶冶,一处地点便不再是单纯的外在客体,而内化为精神世界的某个元件;它又仿佛是一帖试纸,能够检测出灵魂中存在的元素。

  (四)

  古诗词是一棵大树,根系深扎在过去,纷披的枝叶却一直伸展到今天,它永远处于生长中。今天生活的每一种状态,人们情感的每一次波动,大自然的每一副表情,都可以从丰富浩瀚的古代诗歌中,获得印证,找见共鸣,听到回声。一首首诗词,正是一个个的接引者,引领读者步入人生与社会的广阔庭院,在今与昔、恒常与变易的对话中,加深对于世界和生活的理解。

  仔细盯着地图上的一个个地名,时间久了,那些圆圈圆点就会幻化成一个个泉眼。想象一番,那些被以不同音调吟诵的诗句,岂不正仿佛泉水的汩汩滔滔之声?

  泉水不竭地涌流,诗歌也一代代地传诵。

  吟唱着山河苍茫,岁月沧桑,生命浩荡。

  (摘编自《光明日报》2018年1月5日《当地名进入古诗》)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地名被反复引用言说,就上升为一种意象,具备了符号的功能。每个阅读者看到“阳关”“北邙”,就会想到地名字面背后“离别”和“死亡”的意味。

  B.人生的不同时段,总有一些经由诗句陶冶内化为精神世界一部分的地方,与情感维度和美学嗜好发生改变的你,产生同频共振。

  C.文章视角独特,以“地名进入古诗”为切入点,表达了作者对古诗词的由衷赞美之意,流

  露出对传统文化的无限热爱之情。

  D.古诗词以历时性的方式,展现了共时性的内容;融入了诗歌中的地名,具有了更丰富的意涵,彰显着民族的文化气质和精神风度。

  (2)作者说:“面对地图时,也总是古诗词最能够以生动的姿态呈现的时刻。”请综合全文概括古诗词的魅力是如何通过地名展现的。

  (3)本文体现了散文的语言美,请结合全文加以赏析。

  【答案】

  (1)A

  (2)①古诗词让读者通过画面感受当地风土人情,使抽象单调的地名变得具体生动。②古诗词对地名的加持,让地名变得具有精神性和灵动性,广为人知。③古诗词反复引用某一地名,使其变成具有符号功能和丰富意蕴的意象。④古诗词与读者产生同频共振,让地名由外在客体内化为精神世界的某个元件。

  (3)①用词之美。本文使用了精美而富有表现力的动词,如第一部分第三段运用的“漫溢”一词,本意指水过满,向外流。本词准确、具体、生动地表现出地名“凉州”入诗后那“无处不在而又无法承载”的荒凉之感和成人的哀愁。②修辞之美。全文旁征博引,引用了大量与地名有关的诗句,极大地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和感染力。如作者在写到甘肃武威时,引用诗句“白石黄沙古战场,边风吹冷旅人裳”来表现此地的荒凉和戍人的哀愁,有利于读者在阅读中产生联想与共鸣。作者还引用爱默生的名言,为下文提出“诗歌让地名变得具有精神性和灵动性”的观点提供了有力的依据,增强说服力。③句式之美。本文句式整散结合,如第一部分第二段中的“却会发现溶洞宽阔,石笋奇诡,暗河幽深……此时耳畔也总是会响起古诗词铿锵有力或婉转悠扬的音调,在眼前幻化成为一幅幅画面。”整句与散句结合,使句式富于变化,生动活泼,语气急促中有舒缓,使文章语势激荡而又意味绵长。④风格之美。本文语言典雅,富于诗情画意。作者运用的“摩挲”“次第打开”“藏匿”……等具有较强书面语色彩的词语,充分体现了汉语的典雅之美。同时,作者从甘肃武威、到阳关、蓬莱、昆仑……从西汉到当下……洋洋洒洒,穿古越今,古诗佳句,信手拈来,让读者产生了强烈的审美体验,极具诗意美。

  【解析】【分析】(1)A项,“就会想到地名字面背后‘离别’和‘死亡’的意味”错,根据原文“当一些地名被再三引用,被反复言说,它就上升为一种意象,具备了符号的功能。阳关象征了离别,北邙寓意着死亡”可知,地名和象征意之间是一一对应的关系,A选项没有一一对应,杂糅信息。故选A。

  (2)题干要求综合全文概括古诗词的魅力是如何通过地名展现的。“面对地图时,也总是古诗词最能够以生动的姿态呈现的时刻”这句话在文章的第一段,那么答案应该在下文的段落中寻找。如“如果一个地方是一只瓷器,诗词便是表面上闪亮的釉彩。因为这些诗句,一个原本抽象单调的地名变得具体而生动,有了色彩、声音和气息”可概括出古诗词让读者通过画面感受当地风土人情,使抽象单调的地名变得具体生动。“有一些地方,虽然早已经地老天荒地存在着,但长时间里都只是一种物质形态的面貌,枯燥粗糙。只有在经过文人墨客的描绘后,才变得具有精神性。诗文是一种加持,为地名灌注了灵动的气质。仿佛出色的匠人手里捏出的泥人,被吹拂进了生命的气息,活灵活现”可概括出古诗词对地名的加持,让地名变得具有精神性和灵动性,广为人知。“当一些地名被再三引用,被反复言说,它就上升为一种意象,具备了符号的功能”可概括出古诗词反复引用某一地名,使其变成具

  有符号功能和丰富意蕴的意象。“向往某一个地方,反映出的其实是一个人的情感维度和美学嗜好。总有一些地方,最能够与处于某个生命时段的你,产生同频共振。时间和空间的共谋,孕育出某一类文化的气质,精神的风度。而诗句,这时便扮演了有力的证人角色……就这样,经由诗句的陶冶,一处地点便不再是单纯的外在客体,而内化为精神世界的某个元件;它又仿佛是一帖试纸,能够检测出灵魂中存在的元素”可概括出古诗词与读者产生同频共振,让地名由外在客体内化为精神世界的某个元件。

  (3)①从遣词造句角度赏析:可从选用的动词、形容词、叠词及成语等进行赏析,言之成理即可。如第一部分第三段运用的“漫溢”一词,本意指水过满,向外流。本词准确、具体、生动地表现出地名“凉州”入诗后那“无处不在而又无法承载”的荒凉之感和成人的哀愁。②从修辞角度:本文最典型的修辞手法是引用,还可以从比喻、排比、拟人、对偶等角度进行赏析。如作者在写到甘肃武威时,引用诗句“白石黄沙古战场,边风吹冷旅人裳”来表现此地的荒凉和戍人的哀愁,有利于读者在阅读中产生联想与共鸣。“古诗词是一棵大树,根系深扎在过去,纷披的枝叶却一直伸展到今天,它永远处于生长中”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古诗词的影响力。③从句式角度:本文句式整散结合,多用骈句、对偶句、排比。如第一部分第二段中的“却会发现溶洞宽阔,石笋奇诡,暗河幽深……此时耳畔也总是会响起古诗词铿锵有力或婉转悠扬的音调,在眼前幻化成为一幅幅画面”整句与散句结合,使句式富于变化,生动活泼,语气急促中有舒缓,使文章语势激荡而又意味绵长。“驰目于辽阔的天空和大地,徜徉在幽静的山林和庭院,欣赏四时风光,感受八方习俗”句式整齐,对仗工整。④从语言风格角度:本文多引用古诗词,使语言富于诗情画意。多运用有较强书面语色彩的词语,使语言典雅。如“摩挲”“次第打开”“藏匿”……具有较强书面语色彩的词语,充分体现了汉语的典雅之美。

  故答案为:⑴A;

  ⑵①古诗词让读者通过画面感受当地风土人情,使抽象单调的地名变得具体生动。②古诗词对地名的加持,让地名变得具有精神性和灵动性,广为人知。③古诗词反复引用某一地名,使其变成具有符号功能和丰富意蕴的意象。④古诗词与读者产生同频共振,让地名由外在客体内化为精神世界的某个元件。

  ⑶①用词之美。本文使用了精美而富有表现力的动词,如第一部分第三段运用的“漫溢”一词,本意指水过满,向外流。本词准确、具体、生动地表现出地名“凉州”入诗后那“无处不在而又无法承载”的荒凉之感和成人的哀愁。②修辞之美。全文旁征博引,引用了大量与地名有关的诗句,极大地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和感染力。如作者在写到甘肃武威时,引用诗句“白石黄沙古战场,边风吹冷旅人裳”来表现此地的荒凉和戍人的哀愁,有利于读者在阅读中产生联想与共鸣。作者还引用爱默生的名言,为下文提出“诗歌让地名变得具有精神性和灵动性”的观点提供了有力的依据,增强说服力。③句式之美。本文句式整散结合,如第一部分第二段中的“却会发现溶洞宽阔,石笋奇诡,暗河幽深……此时耳畔也总是会响起古诗词铿锵有力或婉转悠扬的音调,在眼前幻化成为一幅幅画面。”整句与散句结合,使句式富于变化,生动活泼,语气急促中有舒缓,使文章语势激荡而又意味绵长。④风格之美。本文语言典雅,富于诗情画意。作者运用的“摩挲”“次第打开”“藏匿”……等具有较强书面语色彩的词语,充分体现了汉语的典雅之美。同时,作者从甘肃武威、到阳关、蓬莱、昆仑……从西汉到当下……洋洋洒洒,穿古越今,古诗佳句,信手拈来,让读者产生了强烈

  的审美体验,极具诗意美。

  【点评】⑴此题考查学生对文本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的能力。解答此题,应从语句理解、手法分析、内容分析、主题理解等角度分析判断。根据对文本内容的感知与理解,仔细辨识选项与原文的细微差别,做出判断。

  ⑵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筛选文本重要信息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文章的核心内容,特别是侧重于对文章要点的具体把握,这是解答本文的关键所在,在解答的时候要突出这一点内容。

  ⑶此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语言的能力。鉴赏作品语言是高考阅读题中常见的考点。鉴赏一段文字的语言特色,在基本把握文意的基础上,始终坚持“词不离句,句不离文”的原则,切忌“断章取义”。要解答好此类题,首先要弄清命题的角度,其次要掌握基本答题步骤。

  5.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丑兵

  莫言

  七六年冬天,排里分来几个山东籍新战士,除王三社外,都是小巧玲珑的身材,白白净净的脸儿。王三社,真是丑得扎眼眶子,与其他人在一起,恰似白杨林中生出了一棵歪脖子榆树,白花花的鸡蛋堆里滚出了一个干疤土豆。

  我刚提排长,意气洋洋,神气得像只刚扎毛的小公鸡。我不但在军事技术、内务卫生方面始终想压住兄弟排,就是在风度上也想让战士们都像我一样(我是全团有名的“美男子”)。可偏偏来个丑八怪,大煞风景。丑兵对任何事情都热心得让人厌烦,喜欢提建议,口齿又不太清楚,常常将我的姓“郭”字读成“狗”字。我对他的反感与日俱增。

  小豆子他们几个猴兵,天天拿丑兵开心,稍有空闲,就拉着丑兵问:“哎,老卡(卡西莫多,小说《巴黎圣母院》中的人物,艾丝米拉达也是),艾丝米拉达没来找你吗?”丑兵既不怒,也不骂,只是用白眼珠子望着天,连眼珠也不转动一下。

  有一天中午,全排正在吃饭,小豆子他们对着丑兵笑,我瞅了丑兵一眼。老天爷,真没想到,这位老先生竟然戴了个黑不溜秋、皱皱巴巴的脖圈!

  “哎,老卡,”小豆子指指丑兵的脖圈说,“这是艾丝米拉达小姐给你织的吧?”丑兵的眼睛里仿佛要渗出血来,他把一碗豆腐粉条扣在了小豆子脖子上,小豆子吱吱哟哟叫起来了。

  我把饭碗一摔,对着丑兵就吼道:“把脖圈撕下来!你也不找个镜子照照!马铃薯再打扮也是土豆!”他瞪了我一眼,慢慢地解开领扣,仔细地拆下脖圈,装进衣袋,嘴里嘟哝着:“脖圈是俺娘给织的,俺娘五十八了,眼睛不好……”他抽抽搭搭地哭起来,大家把责备的目光投向小豆子,小豆子低下了头。

  丑兵向连里打了一个很长的报告,要求到生产组喂猪,连里同意了他的请求。

  一晃三年过去了,我已提升为副连长,主管后勤,又和丑兵打起交道来。

  七九年初,中越边境关系紧张。连里召开动员会,抽调一批老战士上前线。晚上,支委会讨论去南边的人员名单,丑兵闯了进来。

  他说:“请问连首长,这次是选演员还是挑女婿?”大家面面相觑,他又说:“像我这样的丑八怪放出的枪弹能不能打死敌人,扔出的手榴弹会不会爆炸?”丑兵眼睛潮乎平地说,“我长得不好看,但我也是解放军战士!我也要上前线!”

  丑兵被批准上前线了。开完欢送会,我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惭愧的心情愈来愈重。

  我披衣下床,向丑兵住的屋子走去。

  时间正是古历的初八九,半个月亮明灿灿地照着营区,像洒下一层碎银。小屋里还亮着灯,我推开门走进去,丑兵正在用玉米糊糊喂一头小猪崽,看见我进去,他慌忙站起来,连声说:“副连长,快坐。”他一边说着,一边把喂好的小猪抱进一个铺了干草的筐子里:“这头小猪生下来不会吃奶,放在圈里会饿死的,我把它抱回来单养。请连里赶快派人来接班,我还有好多事要交待呢……”

  “副连长,我这次不打出个样子来,就不活着回来。”

  “我要求来喂猪是有私念的。我看好了这间小屋,它能提供一个很好的学习环境。两年来,我读了不少书,并开始写一部小说。”他从被子下拿出一叠手稿:“这是我根据我们家乡的一位抗日英雄的事迹写成的。他长得丑,小时天花落了一脸麻子,后来他牺牲了……”

  他把手稿递给我,“副连长,我要上前线了,这部稿子就拜托您处理吧。”

  几个月后,电台上、报纸上不断传来激动人心的消息,我希望能听到或看到我的丑兄弟的名字,他的名字始终未出现。丑兵的小说投到一家出版社,编辑部来信邀作者前去谈谈,可是丑兵却如石沉大海一般,这实在让人心焦。

  终于,小豆子来信了。他左目已瞎,右目只有零点几的视力,他向我报告了丑兵的死讯:“我和三社并肩前进,不幸触发地雷,我眼前一黑,倒了下去。不知过了多久,我感觉被人背着慢慢爬行。我问:‘你是谁?’他瓮声瓮气地说:‘老卡。’我挣扎着要下来,他不答应。后来,他越爬越慢,我意识到不好,赶忙喊他,摸他。我摸到了他流出来的肠子。我拼命地呼叫:‘老卡!老卡!’他终于说话了,伸出一只手让我握着:‘小豆子……不要记恨我……那碗豆腐……炖粉条……’他的手无力地滑了下去……”

  丑兵死了,竟应了他临行时的誓言。我的泪水打湿了信纸,心在一阵阵痉挛,我的丑兄弟,我的好兄弟,我多么想对你表示点什么,我多么想同你一起唱那首丑娃歌,可是,这已成了永远的遗憾。

  (选自《莫言中短篇小说散文选》,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篇用山东籍的其他新战士来反衬王三社的丑,照应题目“丑兵”,突出丑兵身材丑陋,容貌难看,真是一个丑八怪。

  B.小豆子他们几个猴兵,天天拿丑兵开心。丑兵不怒不骂,只是用白眼珠子望着天,连眼珠也不转动一下,这说明丑兵对此无动于衷。

  C.丑兵向连里打报告要求到生产组喂猪,是有私念的。喂猪可以有一间小屋,它能为丑兵提供一个很好的学习环境。

  D.小说从语言、神态、动作、外貌等多角度刻画了丑兵这一形象,先抑后扬,赞扬了外表丑却拥有美好品德的丑兵。

  (2)请简要分析文中“我”对待,“丑兵”的心理变化过程。

  (3)结合文本,简要分析“小豆子”来信这一情节的作用。

  【答案】

  (1)B

  (2)①“丑兵”刚分到排里时,“我”反感他;②“丑兵”请求上前线后,“我”感到惭愧;③“丑兵”上了前线,几个月都没有消息,“我”惦念着他;④得知“丑兵”死后,“我”很伤心(感动,或愧疚)。

  (3)①照应前面的情节:“丑兵”牺牲前请求小豆子原谅,照应前文,交代两人矛盾的最终解决,使情节的内在逻辑更合理。②使小说的情节结构完整:最后一段交代人物最终结局,这是小说的结局也是高潮部分,与前面的情节一起形成了完整的结构。③有利于塑造人物:从信中得知“丑兵”是为了救小豆子而牺牲的,更加突出了“丑兵”不计前嫌、舍生忘死的精神,使读者全面理解人物。④更能突显主旨:“丑兵”不丑,他拥有美好的品德。

  【解析】【分析】(1)B选项“这说明丑兵对此无动于衷。”错误,是非常生气。故选B。

  (2)由原文“丑兵对任何事情都热心得让人厌烦,喜欢提建议,口齿又不太清楚,常常将我的姓“郭”字读成“狗”字。我对他的反感与日俱增。”可知,“丑兵”刚分到排里时,“我”反感他;由原文“丑兵被批准上前线了。开完欢送会,我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惭愧的心情愈来愈重。我披衣下床,向丑兵住的屋子走去。”可知,“丑兵”请求上前线后,“我”感到惭愧;由原文“可是丑兵却如石沉大海一般,这实在让人心焦。”可知,“丑兵”上了前线,几个月都没有消息,“我”惦念着他;由原文“丑兵死了,竟应了他临行时的誓言。我的泪水打湿了信纸,心在一阵阵痉挛,我的丑兄弟,我的好兄弟,我多么想对你表示点什么,我多么想同你一起唱那首丑娃歌,可是,这已成了永远的遗憾。”可知,得知“丑兵”死后,“我”很伤心(感动,或愧疚)。

  (3)由原文“他终于说话了,伸出一只手让我握着:‘小豆子……不要记恨我……那碗豆腐……炖粉条……’他的手无力地滑了下去……”可知,“丑兵”牺牲前请求小豆子原谅,照应前文,交代两人矛盾的最终解决,使情节的内在逻辑更合理。由原文“丑兵死了,竟应了他临行时的誓言。”可知,最后一段交代人物最终结局,这是小说的结局也是高潮部分,与前面的情节一起形成了完整的结构。由原文“后来,他越爬越慢,我意识到不好,赶忙喊他,摸他。我摸到了他流出来的肠子。我拼命地呼叫:‘老卡!老卡!’”可知,从信中得知“丑兵”是为了救小豆子而牺牲的,更加突出了“丑兵”不计前嫌、舍生忘死的精神,使读者全面理解人物,“丑兵”不丑,他拥有美好的品德。

  故答案为:⑴B;

  ⑵①“丑兵”刚分到排里时,“我”反感他;②“丑兵”请求上前线后,“我”感到惭愧;③“丑兵”上了前线,几个月都没有消息,“我”惦念着他;④得知“丑兵”死后,“我”很伤心(感动,或愧疚)。

  ⑶①照应前面的情节:“丑兵”牺牲前请求小豆子原谅,照应前文,交代两人矛盾的最终解决,使情节的内在逻辑更合理。②使小说的情节结构完整:最后一段交代人物最终结局,这是小说的结局也是高潮部分,与前面的情节一起形成了完整的结构。③有利于塑造人物:从信中得知“丑兵”是为了救小豆子而牺牲的,更加突出了“丑兵”不计前嫌、舍生忘死的精神,使读者全面理解人物。④更能突显主旨:“丑兵”不丑,他拥有美好的品德。

  【点评】⑴此题考查学生对小说思想内容技巧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的能力。解答此题,应从语句理解、手法分析、内容分析、主题理解等角度分析判断。根据对文本内容的感知与理解,仔细辨识选项与原文的细微差别,做出判断。

  ⑵此题考查学生对人物心理的分析能力。分析人物的心理要注意人物的神态描写、动作变

  化、语言表现等,从而得出人物心理特征。

  ⑶本题考查情节作用理解能力。小说情节,需要关注对形象塑造、结构、主旨的作用。要在整体把握文意的基础上,根据小说的社会环境,从语言、动作、心理、神态等方面来刻画人物性格特点,在答题时,可以从这几个角度来概括。此题从塑造人物、突显主旨及情节完整性等方面进行分析。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生活的艺术

  夏丐尊

  新近因了某种因缘,和方外友弘一和尚聚居了好几日。和尚未出家时,曾是国家艺术界的先辈,披剃以后,专心念佛,不消说,艺术上的话是不谈起了的。可是我在这几日的观察中,却深深地受到了艺术的刺激。

  他这次从温州来宁波,原预备到了南京再往安徽九华山去的。因为江浙开战,交通有阻,就在宁波暂止,挂褡于七塔寺。我得知就去望他。云水堂中住著四五十个游方僧。铺有两层,是统舱式的。他住在下层,见了我微笑招呼,和我在廊下板凳上坐了,说:“到宁波三日了。前两日是住在某某旅馆(小旅馆)里的。”

  “那家旅馆不十分清爽罢。”我说。

  “很好!臭虫也不多,不过两三只,主人待我非常客气呢!”

  他又和我说了些轮船统舱中茶房怎样待他和善,在此地挂褡怎样舒服等等的话。

  我惘然了。继而邀他明日同往白马湖去小住几日,他初说再看机会,及我坚请,他也就欣然答应。

  行李很是简单,铺盖竟是用很破旧的席子包的。到了白马湖后,在春社里替他打扫了房间,他就自己打开铺盖,那很破的席子大师珍重地铺在床上,摊开了被,再把衣服卷了几件作枕。拿出黑而且破得不堪的毛巾走到湖边洗面去。“这手巾太破了,替你换一条好吗?”我忍不住了。“那里!还好用的,和新的也差不多。”他把那破手巾珍重地张开来给我看,表示还不十分破旧。

  他是过午不食了的。第二日未到中午,我送了饭和两碗素菜去(他坚说只要一碗的,我勉强再加了一碗),在旁坐了陪他,碗里所有的原只是些菜菔、白菜之类,可是在他却几乎是要变色而作的盛馔,大师喜悦地把饭划入口里,郑重地用筷夹起一块菜菔来的那种了不得的神情,我见了几乎要流下欢喜惭愧之泪了!

  第二日,有另一位朋友送了四样菜来斋他,我也同席。其中有一碗咸得非常的,我说:“这太咸了!”“好的!咸的也有咸的滋味,也好的!”

  我家和他寄寓的春社相隔有一段路,第三日,他说饭不必送去,可以自己来吃,且笑说乞食是出家人的本等的话。“那逢天雨仍替你送去罢!”“不要紧!天雨,我有木屐哩!“他说出木屐二字时,神情上竟俨然是一种了不得的法宝,我总还有些不安,他又说:“每日走些路,也是一种很好的运动。”我也就无法反对了。

  在他,世间竟没有不好的东西,一切都好,小旅馆好,统舱好,挂褡好,很破的席子好,破旧的手巾好,白菜好,菜菔好,咸苦的蔬菜好,跑路好,什么都味,什么都了不得。

  这是何等的风光啊!宗教上的话且不说,琐屑的日常生活到此境界,不是所谓生活的艺术化了吗?人家说他在受苦,我却要说他是享乐,当我见他吃莱菔白菜时那种愉悦的光景,我想:菜菔白菜的全滋味、真滋味,怕要算他才能如实尝得的了。对于一切事物,不为因袭的成见所缚,都还他一个本来面目,如实观照领咯,这才是真解脱、真享乐。

  艺术的生活,原是观照享乐的生活,在这一点上,艺术和宗教实有同一的归趋。凡为实利或成见所束缚,不能把日常生活咀嚼玩味的,都是与艺术无缘的人们。真的艺术,不限在诗里,也不限在画里,到处都有,随时可得。能把他捕捉了用文字表现的是诗人,用形及五彩表现的是画家。不会作诗,不会作画,也不要紧,只要对于日常生活有观照玩味的能力,无论谁何,都能有权去享受艺术之神的恩宠。否则虽自号为诗人画家,仍是俗物。

  与和尚数日相聚,深深地感到这点。自怜囫囵吞枣地过了大半生,平日吃饭著衣,何曾尝到过真的滋味!乘船坐车,看山行路,何曾领略到真的情景!虽然愿从今留意,但是去日苦多,又因自幼未曾经过好好的艺术教养,即使自己有这个心,何尝有十分把握!言之怃然!

  (1)解释划线字的含义

  ①我惘然了。

  ②我见了几乎要流下欢喜惭愧之泪了!

  (2)赏析画线句。

  (3)“艺术”一词在文中多次出现,它们的内涵有什么不同?

  (4)有人评夏丐尊的散文“道器互补,文质合一”,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理解。

  【答案】

  (1)①居住条件如此简陋,而法师却乐在其中;惊讶的同时感到失落惋惜,希望能接济他。②欢喜于萝卜白菜却被法师吃出了佳肴的滋味;惭愧于自己囿于成见不能对日常生活中的滋味咀嚼玩味。

  (2)①使用排比手法,连用十个“好”字,对“世间竟没有不好的东西”作了有力的解释,同时起到了总结上文引起下文的作用。②反复使用两个“什么”,再次强调弘一法师生活的简朴和超脱了世俗追求的生活境界。③多用短句,整散句结合,使段落明快疏朗,读来富有韵律又错落有致;语言平淡自然,韵味无穷。

  (3)①弘一法师披剃前曾是艺术界的前辈,“我”自幼没有受到好的艺术教养,这里的艺术是指绘画、诗歌、戏剧等艺术门类。②出家后的弘一法师把艺术延伸到了日常生活当中,能咀嚼玩味日常生活之美,把简陋的住所、普通的毛巾、萝卜白菜、突变的天气都能看成是生命的馈赠,发现其中的美感,把生活艺术化。③真的艺术,不限在诗里,也不限在画里,到处都有,随时可得。

  (4)①弘一法师生活的艺术是由绚烂归于平淡,铅华洗净,把日常琐屑的生活品出真的滋味,可谓“器”“质”上得返璞归真。②而文本本身也是借琐碎平常的生活细节,辅以平淡自然的文笔,发掘出生命至理,可谓“道”“文”上得返璞归真。内容与文字交融和谐,可谓“道器互补,文质合一”。

  【解析】【分析】(1)此题分析“惘然”的含义时注意结合“他又和我说了些轮船统舱中茶房怎样待他和善,在此地挂褡怎样舒服等等的话”“继而邀他明日同往白马湖去小住几日,他初说再看机会,及我坚请,他也就欣然答应”;分析“欢喜惭愧”注意结合文中的句子“碗里所有的原只是些菜菔、白菜之类,可是在他却几乎是要变色而作的盛馔”“宗教上的话且

  不说,琐屑的日常生活到此境界,不是所谓生活的艺术化了吗?”。

  (2)从手法看,连用“好”,属于排比的手法;连用“什么都味,什么都了不得”,属于反复的手法,从内容看,语段强调“世间竟没有不好的东西”,用排比的句式表达这一内容,更加有说服力,用“什么”反复,强调弘一法师生活的简朴和超脱了世俗追求的生活境界;最后从句式看,整散结合,整句为排比句、反复句,使文章富有韵律又错落有致。

  (3)答题时注意结合文章分析,首先找到文中相关“艺术”的句子,“曾是国家艺术界的先辈”,显然是指狭义的艺术,指琴棋书画、诗词歌赋等;“艺术上的话是不谈起了的。可是我在这几日的观察中,却深深地受到了艺术的刺激,前一个“艺术”承接前文,后一个显然变化,结合后文应给指“其生活中的艺术”,如把简陋的住所、普通的毛巾、萝卜白菜、突变的天气都能看成是生命的馈赠;“琐屑的日常生活到此境界,不是所谓生活的艺术化了吗”“艺术的生活,原是观照享乐的生活,在这一点上,艺术和宗教实有同一的归趋”承接前文,指“生活的艺术”;最后,“真的艺术,不限在诗里,也不限在画里,到处都有,随时可得。能把他捕捉了用文字表现的是诗人,用形及五彩表现的是画家”指的是从“纯艺术”“生活中的艺术”感悟出的生命的艺术。

  (4)弘一法师的人生经历看,文中写“和尚未出家时,曾是国家艺术界的先辈”,出家后“在他,世间竟没有不好的东西”“这是何等的风光啊!宗教上的话且不说,琐屑的日常生活到此境界,不是所谓生活的艺术化了吗”,弘一的经历就是生活的艺术,是由绚烂归于平淡,铅华洗净,把日常琐屑的生活品出真的滋味,可谓“器”“质”上的返璞归真;从文本看,借“弘一的衣食住行”等琐碎平常的生活细节,辅以平淡自然的文笔,发掘出生命至理,可谓“道”“文”上的返璞归真。由此探究即可。

  故答案为:⑴①居住条件如此简陋,而法师却乐在其中;惊讶的同时感到失落惋惜,希望能接济他。②欢喜于萝卜白菜却被法师吃出了佳肴的滋味;惭愧于自己囿于成见不能对日常生活中的滋味咀嚼玩味。

  ⑵①使用排比手法,连用十个“好”字,对“世间竟没有不好的东西”作了有力的解释,同时起到了总结上文引起下文的作用。②反复使用两个“什么”,再次强调弘一法师生活的简朴和超脱了世俗追求的生活境界。③多用短句,整散句结合,使段落明快疏朗,读来富有韵律又错落有致;语言平淡自然,韵味无穷。

  ⑶①弘一法师披剃前曾是艺术界的前辈,“我”自幼没有受到好的艺术教养,这里的艺术是指绘画、诗歌、戏剧等艺术门类。②出家后的弘一法师把艺术延伸到了日常生活当中,能咀嚼玩味日常生活之美,把简陋的住所、普通的毛巾、萝卜白菜、突变的天气都能看成是生命的馈赠,发现其中的美感,把生活艺术化。③真的艺术,不限在诗里,也不限在画里,到处都有,随时可得。

  ⑷①弘一法师生活的艺术是由绚烂归于平淡,铅华洗净,把日常琐屑的生活品出真的滋味,可谓“器”“质”上得返璞归真。②而文本本身也是借琐碎平常的生活细节,辅以平淡自然的文笔,发掘出生命至理,可谓“道”“文”上得返璞归真。内容与文字交融和谐,可谓“道器互补,文质合一”。

  【点评】⑴此题考查理解重要词语含义的能力。理解词语的方法:联系上下文理解句意。根据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揣摩作者的写作目的理解词语。

  ⑵本题考查学生对语句的赏析能力。语句赏析的角度一定要知道,有修辞(比喻、拟人、夸张、反问、设问、排比等)、词语(动词、形容词、副词、叠词等)、描写方法(语

  言、动作、心理、神态)句式、手法、内容、情感等。不管从哪个角度,都要会结合语境作正确的赏析。

  ⑶此题考查理解重要词语含义的能力。一个词语根据在文中的不同位置,不同前后语境,确定意思。比如弘一法师披剃前曾是艺术界的前辈,“我”自幼没有受到好的艺术教养,这里的艺术是指绘画、诗歌、戏剧等艺术门类。

  ⑷本题考查把握散文艺术特色的能力。“形散神聚”是散文写作的基本笔法。所谓“形散”,指两个方面:一是题材海阔天空,不受限制,它不仅对这种文体的总体而言,即使就一篇散文,也可以天上地下,古往今来,不受时空限制,都可根据主题需要自由选择,融于一篇。二是指笔法自由疏放,可以任意挥洒,纵横驰骋。所谓“神聚”就是主题要集中,它是贯穿全文的一根红线。形散神聚,就是要求文章不但要具备鲜明而深刻的主题,还须抓住表面看来似不相关的人、事、景、物的内在联系,经过严密的构思和精巧的布局,使它们组成一个有机的艺术整体,使之结构严谨、层次分明、首尾一贯、语不离宗。

  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岸边

  朱以撒

  春潮带雨,暮色渐渐压了下来,这条从夹峙的两山间穿出的江流,越发显得急了起来。

  我坐在高高的岸上,闲看流水浮动着泡沫,捱搡着枯木朽株向前。没有航标的江流,它一以贯之的流动只是惯性的作用,或直前,或转弯,就看两岸的笔直或者弯曲。我不太愿意乘船外出,缘于不愿投身于激流的颠簸之中,在岸边的时光静止着,以不变观万变。

  自然之岸成形的巧妙非人工可比。常常是两边高耸的巨石相接,断岸千尺,江流无法逾越,这使许多巨石成为规划江流走向的标志。这些巨石是上苍安放停当的,没有什么可以改变它的面貌。我们听说的变与不变,就是从某一种物来证实的。岸正是不变之物。如同易变的一样,我看到了岸边的树林,那是一片杂树林,种类繁多,长相迥异。挺拔者接收了大量的阳光云霓,横撑者占据了大量的湿气,而更多的则是斜的、歪的,暮色中更暴露了随意和无人管束的野性。现在我居住的城市已经不用这类杂树绿化了,树的品种明显得到了改良,种在两边街道,更不至东歪西倒。每过一段,有园林工人持电动剪刀前来,修剪伸出的枝桠。远远看去,是无数把一律朝天的乒乓球拍。这和岸边野生的形态,是一种极不相称的悖反生长规律。树的种植,原本就是为这个平庸无奇的城市增添天然之趣的,生机被不断地压抑着,如果观者在深夜被惊醒,一定心存惋惜——这些横生出来的原始生态,传递着自然气息的前锋,被刀斧手们扼杀了。

  分辨两种事物或现象的差别,简易的办法,那就是把它们放在一起。不动的岸与永动的江流,启迪了人最原始的认识——动与静、行与止、存在与流逝。千百年间有过许多不动的东西,岸就是最突出的一种。这种无从飘流的物质,嵌在一个位置上,几乎就是永生。消耗极少,变化无多。可靠,就是由这种不动而生发出信赖。岸边坐定,坐享入眼的动荡之美而不须耗费自己的能量,即便多年之后,在许多江流由盛而竭,再也寻不到当年的簇拥之势,我们要寻找屹立不移之岸,还是轻而易举。

  暮色苍茫的岸上,可以眺望到遥远星星点点的灯火,只是耳边一片静寂。没有被人开发成景点的岸是寂寥清冷的。幽暗使岸变得绵长而朦胧,只有下面的江流在泛动着寒光,即

  将穿过灯红酒绿的都市。不可移易的岸,有点像一个世代生活在一个地方的家族,最终对这个城市的评价就是无声。爱品头论足的倒是那些外来者,夸张地比划着一些皮相的感受,好像他们太了解这个城市的原委了。那些知根知底的人躲着记者的镜头:“不讲不讲。”再说讲了也没用。这和岸的冷峻有相通之处。我们喜欢用长江大河来比喻某一种行进中的气势,同时包含这种气势下发出的咄咄逼人的煽动声响。人间有什么像江流这样,由涓滴而积聚,脱离岸的规划,变得动荡不安不可收拾呢?那就是记忆中各种典型的飞流激荡。潮水浸湿了每一个边角,触目的都是冲刷留下的伤痕。我们形容“泛滥”,说明已经无法捉控了。人被冲撞着,失去了站稳的根底,许多人性的本质也在这些潮水中翻开着,让人吃惊地看到绝然相反的部分。失去了秩序的日子除了让人不习惯之外,也打破了那些平民只想规矩木讷过好日子的美梦。当变动幅度远远超出他们具有的生活经验,于是茫然无措,甚至恐慌起来。我不喜欢“席卷”这个词,席卷意味着残酷的深度——没有谁可以幸免。许多良好的初衷,并没有因展开获得良好的结局,我的判断就是——在汹涌流动的过程中,许多变质的成分恣肆地膨胀起来了。

  许多的岸继续它的沉默和稳固,让许多的飘零过眼,成为虚无。与之相反的是越来越多带着探险气味的举动刺激着我们的心灵。对此,我只是旁观,绝无仿效之意。从不动的长城上飞车的好手、从不动的雪山攀援的学生,有的就一去不回头了。没想到有人还在赞赏着这种精神,不痛惜脱离了精神的肉体开裂。许多静止中观察的迹象表明,流动的确能引起关注和喝采,可是千万谨慎,生命宛如一件易碎的陶器,持抱不紧,比生命刚硬的东西四处皆是。

  我倾向的是,如岸一般静止不动中,它的美感更易持守久远。

  (《岸边》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将岸边的杂树林和城市的绿化树带进行对比思考,认为这其中蕴含了现代人对“自然物”的不同态度。

  B.文中关于“江流与岸”的动与静、行与止、流逝与存在的解读,体现了作者的辩证思考,富含哲理。

  C.作者认为“人间”如“江流”,各种飞流激荡打破了规矩与秩序,生活脱离规划,这也意味着人生充满希望。

  D.文章运用比拟、比喻、设问等多种修辞手法,既使文章语言生动,富有文采,又丰富了岸的文化内涵。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态度?请简要赏析。

  (3)结合全文,分析标题中的“岸”的意蕴。

  【答案】

  (1)C

  (2)对“岸”的肯定,岸是不变与沉稳的,且美感持久;对赞赏探险举动的委婉批判,要对生命怀有敬畏之心;将飘零过眼的事物与沉默稳固的岸形成对比。

  (3)岸的静止与不变标志着可靠、依赖(或“岸是静止的一种存在,是不变的标志,可靠,可信赖。”)指沉默稳固中富有持久的美感。象征着具有规划性,能维系秩序稳定的社会制度等抽象事物。

  【解析】【分析】(1)C项,“这也意味着人生充满希望”错误,原文“失去了秩序的日子

  除了让人不习惯之外,也打破了那些平民只想规矩木讷过好日子的美梦……多良好的初衷,并没有因展开获得良好的结局,我的判断就是——在汹涌流动的过程中,许多变质的成分恣肆地膨胀起来了”。从文意看,作者“打破了规矩与秩序,生活脱离规划”的结局是一种担忧。故选C。

  (2)句中的“岸……让许多的飘零过眼,成为虚无”中暗含“飘零过眼的事物与沉默稳固的岸形成对比”,表达对“岸”的赞美,赞美的内容时“继续它的沉默和稳固”;后文“越来越多带着探险气味的举动刺激着我们的心灵。对此,我只是旁观,绝无仿效之意”可见作者对“赞赏探险举动的委婉批判”的反对。

  (3)此题根据文中的句子“千百年间有过许多不动的东西,岸就是最突出的一种。……变化无多。可靠,就是由这种不动而生发出信赖”“我倾向的是,如岸一般静止不动中,它的美感更易持守久远”先分析“岸”静止与不变标志着可靠、依赖,沉默稳固中富有持久的美感;再根据“这使许多巨石成为规划江流走向的标志”“人间有什么像江流这样,由涓滴而积聚,脱离岸的规划,变得动荡不安不可收拾呢”“失去了秩序的日子除了让人不习惯之外,也打破了那些平民只想规矩木讷过好日子的美梦”分析其象征义,如具有规划性,能维系秩序稳定的社会制度等抽象事物。

  故答案为:⑴C;

  ⑵对“岸”的肯定,岸是不变与沉稳的,且美感持久;对赞赏探险举动的委婉批判,要对生命怀有敬畏之心;将飘零过眼的事物与沉默稳固的岸形成对比。

  ⑶岸的静止与不变标志着可靠、依赖(或“岸是静止的一种存在,是不变的标志,可靠,可信赖。”)指沉默稳固中富有持久的美感。象征着具有规划性,能维系秩序稳定的社会制度等抽象事物。

  【点评】(1)此题考查学生对文本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的能力。解答此题,应从语句理解、手法分析、内容分析、主题理解等角度分析判断。根据对文本内容的感知与理解,仔细辨识选项与原文的细微差别,做出判断。

  (2)此题考查理解重要句子情感的能力。理解句子有几种方法:抓住关键词语理解;联系上下文理解句意;指出手法,分析句子;根据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揣摩作者的写作目的理解句子。

  (3)此题考查标题含义的能力。答题时,应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及主旨的基础上,从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分析作答。答题时,可联系标题常用的双关、象征、隐喻等修辞手法,从小说的文章主旨、思想情感、作者的观点立场等角度分析作答即可。

  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母亲的列巴

  陈晓雷

  ①去年,我在影友博客中,首次见到了历经沧桑的鄂温克老额尼(鄂温克语,母亲)玛丽娅·索,她那亚欧人种相互融通的面部轮廊,一下便吸引了我。这绛棕色脸上的皱纹让我惊奇,它们或横于额头,或环绕双眼,或聚拢唇边,都让我想到莽莽大兴安岭的土地山川,高低起伏、深浅不一。她的这张脸,宛如深秋原野,山路弯曲幽远,恰似秋日田地,犁痕鲜明醒目,这上面记录着岁月人生,举证着真诚、美丽。

  ②玛丽娅·索面对影友的镜头,很不适应,表情不放松,无法进入自然状态。

  ③影友们的热情围着她,并没感染她,她我行我素地坐着,眼睛不看那些对自己乱叫的机器,也不逢迎那些对自己不停闪光的镜头。她小声嘀咕着谁也不懂的鄂温克语,从语气里能感受到,她对鼓捣相机的这些人有点不理解,她不知他们在面前慌乱拍自己的目的,他们在面前拥挤、忙碌着,让她无法实施早已准备好的待客之礼。

  ④索额尼想,他们没时间坐下来喝驯鹿奶熬的奶茶,没时间坐下来喝杯酒,总该尝尝自己烤制的列巴呀!

  ⑤木桌上圆圆的、厚实的列巴,害羞、渴望地看着这些端着相机的年轻人。

  ⑥老人默想:他们一定担心我在这儿坐不了几分钟就得躺下,他们认为我老了,是在抢拍我呢!我不是干树叶,风一吹就没了,别看我九十二了,身子骨像山上的黑柞树,粗壮、结实着呢。

  ⑦索额尼很想对他们说:要现在走路上山找驯鹿,你们都不一定能跟上我的步,还不知道谁担心谁呐?别总想着我不行,我就是在这儿坐半天也挺得住,别着急,慢慢干,才出细话嘛……年轻人,坐下歇会儿,先尝尝我的烤列巴吧,这可是用山里的站杆柴火烤的,这和城里人用电火烤的面包味道不同,不信你们尝尝,我的列巴有大岭独特的香味……

  ⑧一会儿,咱们唠熟识了,我自然会把我家驯鹿的那些事儿告诉你们……这么想着,额尼情绪松弛下来,脸色活泛起来,面肌恢复了祥和,虽仍没笑,却显出了平静和亲善。闪光灯不停地刺激她的眼睛,相机连连“咔嚓”她,此刻老额尼的“配合”有点变形、有点僵硬,表情像冬日的雪山,洁净、肃穆。

  ⑨玛丽娅·索真实动人的神态,被相机记录下来,这场景在我心里萦回了好些天,我为这位鄂温克母亲畅想着,我要来大兴安岭、要来根河、要来敖鲁古雅——我很想见见这位鄂温克族山林部落的最后一位女酋长,她是一片资源,是一座富山。

  ⑩2013年的夏日,我在千万只银蝴蝶的伴拥下,沿着林深谷静的运材路,走进了根河阿龙山镇一片泛着翠绿的丛林中,走进了索额尼的驯鹿牧放点。

  ?我宛如进入了仙境:林中飘浮着缕缕蓝烟——这是主人为驯鹿驱赶蚊虫特意点燃的,如梦如幻,林下的杜香草笑容绽放,花香阵阵袭来。那几十只大小不等的驯鹿神态安然,或站或卧、或悠然漫步,鹿鸣悠悠,鹿铃叮咚——塞里就是玛丽娅·索家族的领地,是老人和她那群驯鹿的乐园。

  ?看得出老额尼知道这群叫“作家”的外人要来看她,就让二女儿德克莎为她找出那件绿色镶金边、宽夹领的袍子穿上,头裹金色围巾,她还特意嘱咐女儿把自己烤好的列巴拿出来,对德克莎说:“我与人家照相,就顾不得招待客人,他们老远来挺累的,你可别忘了帮我给这些孩子切列巴吃。”

  ?其实,索额尼六天前就知道有十几个写字的人要来山里看自己,她就想,不能让这些远道来的孩子看完我就空着嘴返回家呀,老人想给他们弄点什么吃的呢?山里的野果子多,可惜满山遍野的杜柿还没长大变紫,雅格达队在山坡上能酸掉牙,高粮果躲在绿叶下还没红头,水葡萄板着脸还不会笑呢……这些野果子,到八月才熟呢!

  ?想来想去,索额尼就想到自己给客人做列巴这件事了,这是来自勒拿河畔的老祖宗传下来的绝活儿,是索的额尼的额尼把它带到贝尔茨河森林中,再后来是自己的额尼,把它带到葛根高勒河畔的密林深处。这祖上传下来的手艺,是维系生命和爱情的吉祥鸟,哪里

  有森林,哪里就有驯鹿,哪里有斜仁柱,哪里就有鄂温克猎民的烤列巴。

  ?索十二岁就和额尼学会了烤列巴。未结婚前,她总是为上山打猎的爸爸提前三天烤列巴,不知不觉三五年的时间就在一个连着一个圆列巴的排列中过来了。直到有一天,阿爸边嚼着女儿的列巴,一边笑着说:“你烤的这么好吃的列巴,不能光让阿爸和额尼两个人吃吧?难道你感觉不到,给喜欢你的人烤列巴吃,该是多么幸福的事么……”

  ?当年十八岁的索,愣了一下神,会意到父亲说的幸福了,脸像炭火般红热。阿爸说:“你该嫁人了,你为他烤列巴,为他生孩子……”

  ?索沉浸在年轻的甜蜜里,她想,自己烤列巴这件事,总是与自己的人生大事连在一起。今年自己已经九十三了,还要接受这些写字人的“采访”(德克莎告诉自己说,就是配合照相,向他们讲讲家族和驯鹿的故事),老人就想,他们听得懂鄂温克语么?他们能上山看我们的驯鹿么?她自问自答着:这两件事,这些写字的人都弄不了,他们既然来我的斜仁柱里,就让他们尝尝我烤的列巴,这是件实实在在的事啊!

  ?索额尼想着,抬头见天幕微蓝、星辰已稀,听到林鸟啼鸣,知道山岭快睡醒了。她起身走到林下一堆干木垛旁,操起一把扁斧,开始劈干柴。宁静的山野被唤醒了,天大亮的时候,被她劈好的干柴堆成了一座小山,当太阳温柔的脸在山后刚露红,她就去河边打来一桶水,开始动手和面发面。

  ?第二天中午,索额尼坐在木墩上,在几块砖搭成的简易炉灶上,为将到来的客人烤起了列巴。干柴火势很旺,红艳的火苗在灶缝儿和铁锅四周舞动着,映得索额尼的脸红彤彤的,两鬓和鼻翼上的汗珠,闪闪烁烁,与炉火相映,鄂温克老母亲的脸上一片深情……

  ?大兴安岭的炊烟,使鹿部落的真情,浓缩成一个个圆圆的列巴。这鄂温克列巴的香味儿像夏日的阳光,风送遍野,群山弥漫,萦回于天地间。

  ?六月末的天,芍药花、百合花、金针花、蓝尾鸢都开了,大岭变成了花海,白芍药像连成片的浪花,百合像无数航行的红帆,山野里萦回着盛夏的芬芳。

  ?不知谁走漏了风声,这天山间草丛中的银蝴蝶、绿蝴蝶知道索额尼的驯鹿点要来客人了,就成群结队地飞来。连聚在这片松林中的驯鹿们都感到惊奇,它们看到自己老主人的身前身后银光闪闪,疑惑夏日哪里飘来的雪花……

  ?这天,索额尼笑了,她看到这些作家们在和自己合影间歇的时候,都在大口嚼着自己为他们烤的列巴,她看到他们的年龄也都不小了,可他们的吃相个个都像孩子……

  (节选自《北京文学》2017年第2期)

  (1)请从语言的角度赏析文中第①段中的划线句。

  (2)第?段的环境描写在文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3)本文在叙事人称上有何特点?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4)文章以“母亲的列巴”为题有何妙处?

  【答案】

  (1)①运用排比和联想,突出了玛丽娅·索脸上的皱纹如山般高低起伏,深浅不一。②运用比喻,把她的脸比作原野幽远的山路,田地醒目的犁痕,生动地表现了她经历的沧桑与母性的美丽。③多用短句和骈句,“宛如”和“恰似”,“记录”和“举证”等等,使句式整齐,语言富有诗意。

  (2)①营造了梦幻自然的氛围。②呼应上文索额尼准备和游客唠嗑驯鹿的情节。③侧面烘托了玛丽娅·索家族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生存状态。④暗示主旨,表达了我对美丽自然的热爱,以及对自然生命的敬畏。

  (3)①从叙述人称上看,文章最大的特点在于不同的人称之间转化。②使用第一人称叙述,我作为故事的见证者,使故事更加真实亲切,寓情于事,便于抒发情感。③使用第三人称叙述,方便展现玛丽娅·索丰富的内心世界。④先用第一人称采用大量篇幅叙写看到的照片,为我去寻找老人作铺垫,再自然引出玛丽娅·索,充分展现人物。

  (4)①母亲既指“玛丽娅·索”老人身上体现出的母性光辉,也指鄂温克草原对人类的滋养,暗示了主旨。②列巴是线索,贯穿全文,体现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③“列巴”是文化传承的象征,“祖上传下来的手艺”,表现了鄂温克民族文化强大的生命力,深化了主题。④“列巴”是“维系生命和爱情的吉祥鸟”,是老人爱情的见证,也是生命延续的载体。

  【解析】【分析】(1)“或横于额头,或环绕双眼,或聚拢唇边,”句式排比,“都让我想到”为联想,突出其皱纹如山川“高低起伏、深浅不一”;“宛如”句为比喻,“幽远的山路”,意味经历的多,“田地醒目的犁痕”,暗示是因为养育了儿女;“宛如深秋原野,山路弯曲幽远,恰似秋日田地,犁痕鲜明醒目”、“记录着岁月人生,举证着真诚、美丽”为整句,和散句结合,使句式错落有致,语言优美。

  (2)文段描写了玛丽娅·索老人的驯鹿牧放点,环境美丽,如梦似幻,花朵绚烂,驯鹿悠然,给人和谐融洽之感。字里行间渗透着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与敬畏。结合上面的角度整合信息,答出答案。

  (3)本文分别采用了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叙述内容。①、⑩?为第一人称,也就是作家自己;其余为第三人称,也就是玛丽娅·索老人。使用第一人称叙述,我作为故事的见证者,看见了照片,见识了美丽梦幻的驯鹿牧放点,使故事更加真实亲切,;使用第三人称叙述,展现了玛丽娅·索丰富的内心世界,及相关经历,从而使读者更全面了解人物;二者结合,先用第一人称采用大量篇幅叙写看到的照片,为我去寻找老人作铺垫,再自然引出玛丽娅·索,充分展现人物。

  (4)题目为物象“母亲的列巴”,具体涉及“母亲”和“列巴”。结合内容,“母亲”平静、亲善、温厚、奉献,而“列巴”是滋养人的食物,母亲给人们做列巴,体现出母性光辉,由此能联系到鄂温克草原对鄂温克族人的滋养,暗示了主旨。“列巴”贯穿全文,是文章的线索,而且是“祖上传下来的手艺”,是“维系生命和爱情的吉祥鸟”它哺育了一代代的鄂温克人,既是文化传承的象征,又是生命延续的载体。

  故答案为:⑴①运用排比和联想,突出了玛丽娅·索脸上的皱纹如山般高低起伏,深浅不一。②运用比喻,把她的脸比作原野幽远的山路,田地醒目的犁痕,生动地表现了她经历的沧桑与母性的美丽。③多用短句和骈句,“宛如”和“恰似”,“记录”和“举证”等等,使句式整齐,语言富有诗意。

  ⑵①营造了梦幻自然的氛围。②呼应上文索额尼准备和游客唠嗑驯鹿的情节。③侧面烘托了玛丽娅·索家族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生存状态。④暗示主旨,表达了我对美丽自然的热爱,以及对自然生命的敬畏。

  ⑶①从叙述人称上看,文章最大的特点在于不同的人称之间转化。②使用第一人称叙述,我作为故事的见证者,使故事更加真实亲切,寓情于事,便于抒发情感。③使用第三人称叙述,方便展现玛丽娅·索丰富的内心世界。④先用第一人称采用大量篇幅叙写看到的照片,为我去寻找老人作铺垫,再自然引出玛丽娅·索,充分展现人物。

  ⑷①母亲既指“玛丽娅·索”老人身上体现出的母性光辉,也指鄂温克草原对人类的滋养,暗示了主旨。②列巴是线索,贯穿全文,体现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③“列巴”是文化传承的象征,“祖上传下来的手艺”,表现了鄂温克民族文化强大的生命力,深化了主题。④“列巴”是“维系生命和爱情的吉祥鸟”,是老人爱情的见证,也是生命延续的载体。

  【点评】(1)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语言的能力。鉴赏语言主要从表达技巧和表达效果两个角度分析,一般分析修辞、句式特点等。

  (2)本题考查文学作品环境描写的作用。文段内容为自然环境描写,其作用可以从营造氛围、烘托形象、深化主旨及和其它情节的照应角度考虑。

  (3)本题考查表对达技巧中叙述角度的鉴赏。解答此类题目,考生要熟知各种人称的好处。本文分别采用了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叙述内容。

  (4)本题考查分析题目的作用。

  解答时要结合文本细致分析,重点理解,准确把握。散文阅读文把握文章的结构层次和作者的行文思路很重要,而作者的行文思路又是为一定的主旨服务的。因此把文章的各部分层次区分出来,把各部分的大意概括出来,然后连贯起来加以综合概括,就能发现作者借以表达的思想、感情、态度。在此基础上各题解答就容易得多了。

  9.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炒米和焦屑

  汪曾祺

  小时读《板桥家书》,“天寒冰冻时暮,穷亲威朋友到门,先泡一大碗炒米送手中,佐以酱姜一小碟,最是暖老温贫之具”,觉得很亲切。郑板桥是兴化人,我的家乡是高邮,风气相似。这样的感情,是外地人不易领会的。炒米是各地都有的,但是很多地方都做成了炒米糖,这是很便宜的食品。孩子买了,咯咯地嚼着。四川有“炒米糖开水”,车站码头都有得卖,那是泡着吃的。但四川的炒米糖似也是专业的作坊做的,不像我们那里。我们那里也有炒米糖,像别处一样,切成长方形的一块一块。也有搓成圆球的,叫做“欢喜团”。那也是作坊里做的。但通常所说的炒米,是不加糖黏结的,是“散装”的;而且不是作坊里做出来,是自己家里炒的。

  说是自己家里炒,其实是请了人来炒的。炒炒米也要点手艺,并不是人人都会的。入了冬,大概是过了冬至吧,有人背了一面大筛子,手执长柄的铁铲,大街小巷地走,这就是炒炒米的。有时带一个助手,多半是个半大孩子,是帮他烧火的。请到家里来,管一顿饭,给几个钱,炒一天。或二斗,或半石。像我们家人口多,一次得炒一石糯米。炒炒米都是把一年所需一次炒齐,没有零零碎碎炒的。过了这个季节,再找炒炒米的也找不着。一炒炒米,就让人觉得,快要过年了。

  装炒米的坛子是固定的,这个坛子就叫“炒米坛子”,不作别的用途。舀炒米的东西也是固定的,一般人家大都是用一个香烟罐头。我的祖母用的是一个“柚子壳”。柚子——我们那里柚子不多见,从顶上开一个洞,把里面的瓤掏出来,再塞上米糠,风干,就成了一个硬壳的钵状的东西。她用这个柚子壳用了一辈子。

  我父亲有一个很怪的朋友,叫张仲陶。他很有学问,曾教我读过《项羽本纪》。他薄有田产,不治生业,整天在家研究易经,算卦。他算卦用蓍草。全城只有他一个人用蓍草算

  卦。据说他有几卦算得极灵。有一家丢了一只金戒指,怀疑是女佣人偷了。这女佣人蒙了冤枉,来求张先生算一卦。张先生算了,说戒指没有丢,在你们家炒米坛盖子上。一找,果然。我小时就不大相信,算卦怎么能算得这样准,怎么能算得出在炒米坛盖子上呢?不过他的这一卦说明了一件事,即我们那里炒米坛子是几乎家家都有的。

  炒米这东西实在说不上有什么好吃。家常预备,不过取其方便。用开水一泡,马上就可以吃。在没有什么东西好吃的时候,泡一碗,可代早晚茶。来了平常的客人,泡一碗,也算是点心。郑板桥说“穷亲戚朋友到门,先泡一大碗炒米送手中”,也是说其省事,比下一碗挂面还要简单。炒米是吃不饱人的。一大碗,其实没有多少东西。我们那里吃泡炒米,一般是抓上一把白糖,如板桥所说“佐以酱姜一小碟”,也有,少。我现在岁数大了,如有人请我吃泡炒米,我倒宁愿来一小碟酱生姜,最好滴几滴香油,那倒是还有点意思的。另外还有一种吃法,用猪油煎两个嫩荷包蛋——我们那里叫做“蛋瘪子”,抓一把炒米和在一起吃。这种食品是只有“惯宝宝”才能吃得到的。谁家要是老给孩子吃这种东西,街坊就会有议论的。

  炒米实在是很方便,其实,我们那里还有一种可以急就的食品,叫做“焦屑”。糊锅巴磨成碎末,就是焦屑。我们那里,餐餐吃米饭,顿顿有锅巴。把饭铲出来,锅巴用小火烘焦,起出来,卷成一卷,存着。锅巴是不会坏的,不发馊,不长霉。攒够一定的数量,就用一具小石磨磨碎,放起来。焦屑也像炒米一样。用开水冲冲,就能吃了。焦屑调匀后成糊状,有点像北方的炒面,但比炒面爽口。

  我们那里的人家预备炒米和焦屑,除了方便,原来还有一层意思,是应急。在不能正常煮饭时,可以用来充饥。有一年,记不得是哪一年,总之是我还小,还在上小学,党军(国民革命军)和联军(孙传芳的军队)在我们县境内开了仗,很多人都躲进了红十字会。不知道出于一种什么信念,大家都以为红十字会是哪一方的军队都不能打进去的,进了红十字会就安全了。红十字会设在炼阳观,这是一个道士观。我们一家带了一点行李进了炼阳观。祖母指挥着,把一坛炒米和一坛焦屑带了去。我对这种打破常规的生活极感兴趣。晚上,爬到吕祖楼上去,看双方军队枪炮的火光在东北面不知什么地方一阵一阵地亮着,觉得有点紧张,也觉得好玩。很多人家住在一起,不能煮饭,这一晚上,我们是冲炒米、泡焦屑度过的。没有床铺,我把几个道士诵经用的蒲团拼起来,在上面睡了一夜。这实在是我小时候度过的一个浪漫主义的夜晚。

  第二天,没事了,大家就都回家了。

  炒米和焦屑和我家乡的贫穷和长期的动乱是有关系的。

  (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先写四川“炒米糖开水”,再写家乡高邮的炒米,在对比中凸显食物特点,引发读者阅读兴趣。

  B.作者写祖母用柚子壳舀炒米,既表明家乡舀炒米的工具各具特色,又表现了他对祖母的怀念之情。

  C.作者用真实的感情和细腻的笔触来写炒米和焦屑的制作、吃法等,字里行间流露出他对生活的热爱。

  D.文章结尾部分写炒米和焦屑的应急之用,将其放在幼年躲避战乱的背景下抒写,增强文

  章的年代感。

  (2)文章引用《板桥家书》中关于炒米的叙述,有什么作用?请联系上下文简要回答。

  (3)谈谈你对文中画线句的理解。

  【答案】

  (1)B

  (2)①内容上:《板桥家书》中的话介绍了炒米的普遍、方便和吃法的多样性;②结构上:文章开头以《板桥家书》中的话引出下文对炒米的叙述;③效果上: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使吃炒米这一风俗具备雅趣。

  (3)①“浪漫主义的夜晚”表明“我”对这种打破常规的生活极感兴趣这符合儿童的猎奇心理。②对于这个战乱中与炒米、焦屑相伴的夜晚,作者不写常人心中的离乱之苦,而说是“浪漫主义的夜晚”,这体现了作者幽默的笔触。③作者能以淡定从容的心态回顾这段经历,表现了他的达观超脱。

  【解析】【分析】(1)B项,“表明家乡舀炒米的工具各具特色”错误,强拉因果,用“柚子壳”舀炒米,并不能表明“家乡炒米的工具各具特色”。故选B。

  (2)从内容看,“天寒冰冻时暮,穷亲威朋友到门,先泡一大碗炒米送手中”写出炒米的普遍、方便,“佐以酱姜”写出吃法的多样性;从结构看,文章的下文写炒米的相关事情,此段引出后面的相关的内容;从效果看,段落在文章的开头,同时又是引用古人的说法,起到制造悬念、引起阅读兴趣的作用。

  (3)此题要求分析的句子在文中的结尾,文章写因为战争,很多人家住在一起,不能煮饭,晚上,冲炒米、泡焦屑度过的。没有床铺,我把几个道士诵经用的蒲团拼起来,在上面睡了一夜。从儿童的角度看称这样的夜晚为“浪漫”符合儿童的猎奇心理;战争,这能用炒米度过,把生活的艰辛写成浪漫,体现作者幽默的风格;作者面多如此的生活状况,却以“浪漫”相对,体现其达观超脱。

  故答案为:⑴B;

  ⑵①内容上:《板桥家书》中的话介绍了炒米的普遍、方便和吃法的多样性;②结构上:文章开头以《板桥家书》中的话引出下文对炒米的叙述;③效果上: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使吃炒米这一风俗具备雅趣。

  ⑶①“浪漫主义的夜晚”表明“我”对这种打破常规的生活极感兴趣这符合儿童的猎奇心理。②对于这个战乱中与炒米、焦屑相伴的夜晚,作者不写常人心中的离乱之苦,而说是“浪漫主义的夜晚”,这体现了作者幽默的笔触。③作者能以淡定从容的心态回顾这段经历,表现了他的达观超脱。

  【点评】⑴此题考查学生对文本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的能力。解答此题,应从语句理解、手法分析、内容分析、主题理解等角度分析判断。根据对文本内容的感知与理解,仔细辨识选项与原文的细微差别,做出判断。

  ⑵此题考查把握引用作用的能力。直接采用大量原始材料——引用,可以更好地突出人物的特点,揭示人物的精神面貌,对人物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引用诗词,可以从侧面烘托和丰富人物的思想精神,使文章显现出一种古朴文雅的风格。引用故事,可以增强文章的活泼度,使文章更具有可读性。

  ⑶此题考查理解重要句子含义的能力。理解句子有几种方法:抓住关键词语理解;联系上下文理解句意;指出手法,分析句子;根据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揣摩作者的写作目的理解句子。

  10.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我远来是为的这一湖水

  ①刚下过一场雨,蒙自的老街湿漉漉的。一线阳光就在这时划过来,南湖上又是一片光鲜。如果没有穿梭往来的汽车,会让人想起多少年前的5月,同现在差不多的天气,南湖边霎时出现了一群来自全国各地的学生,男的衣衫整洁,女的裙裾飘摇。一下子涌来这么多文化人,让人有一种震惊和欣喜,来的是西南联大的学生啊。一个享誉世界的文化讲坛也在南湖边开启。主讲者有陈寅恪、冯友兰、钱穆、闻一多、朱自清、沈从文……

  ②1938年,在北中国已经放不下一张书桌的情况下,北大、清华、南开三校南迁昆明,组建了西南联大,由于昆明校舍不敷,边城蒙自便暂时接纳了联大的文学院、法学院。政府尽心,绅士尽力,把联大师生安顿在风景秀丽的南湖边,让他们住进最好的房子。蒙自海关、法国领事馆、哥胪士洋行和周柏斋的“颐楼”,成了分校的教室和住地。领事馆敞亮气派,高树挺拔。哥胪士洋行是整个蒙自最豪华的西式建筑,海关大院则像一座花园。

  ③这样,西南联大师生的生活就与美丽的南湖融在了一起。每天,师生上下课经过南湖东堤,课余在湖边读书、唱歌、诵诗,在湖里畅游,在亭上探讨,青春的气息弥漫水中。鱼翔浅底,鸟儿扑飞,田田莲叶拨弄着微风。南湖,一时成了联大师生感情的依托、诗情的沃土。想起诗人周定一的《南湖短歌》,这首诗感情淋漓,淋漓得让人泪涌:

  我远来是为的这一园花。你问我的家吗?我的家在辽远的蓝天下。

  我远来是为的这一湖水。我走得有点累,让我枕着湖水睡一睡。

  让湖风吹散我的梦,让落花堆满我的胸,让梦里听一声故国的钟。

  ……

  我在这小城里学着异乡话,你问我的家吗?我的家在辽远的蓝天下。

  ④蒙自武庙街的颐楼,是十分有特色的民居,作了联大女生的宿舍。楼高势险,古榕成荫,湖光山色,尽收眼底。入夜,山风刮来,呜呜嘘嘘,如怨如诉,女生们总是长久不能成眠。家乡、亲人、故都,无不随风而来,于是,她们将颐楼叫成了听风楼。听风楼,听的是“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吗?听的是“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吗?

  ⑤虽然美丽的南湖给了师生们暂时的宁静,但是在那个烽火连三月的年代,宁静中又奔涌着激情。开学第一天,分校师生即在南湖北岸的省立蒙自中学礼堂集会。会上,北京大学同学会发出《告全国同胞书》,呼吁唤醒国人,担负起应尽的责任,争取国家民族之生存。他们还走上街头,以各种形式宣传抗战。有的同学竟就参加了飞虎队,奔向抗日的战场。

  ⑥现在,我正在一面弧形的标识墙前驻足,上面镌刻着西南联大的校训“刚毅坚卓”。我不由想起冯友兰先生1938年8月在蒙自为清华第十级毕业生题词中的话:“第十级诸同学由北平而长沙衡山,由长沙衡山而昆明蒙自,屡经艰苦,其所不能,增益盖已多矣。”朱自清先生的题词中也说:“诸君又走了这么多的路,更多地认识了我们的内地,我们的农村,我们的国家。诸君一定会不负所学,各尽所能,来报效我们的民族,以完成抗战建国的大业的。”

  ⑦我慢慢进到楼内,走上楼梯,轻轻推开一扇门,竟然是闻一多先生的宿舍。先生把蒙自比作了“世外桃源”,他在这里能够静心读书,以至于除吃饭、上课外,长时间不下楼活动。历史教授郑天挺见他如此“怒读救国”,恐对身体不好,就劝他说:“一多啊,你何妨一下楼呢?”于是闻先生便得了“何妨一下楼主人”的雅号。现在这个楼门上方,就挂着“一下楼”的匾牌。走进不大的卧室,一股书香仿佛立时灌了满怀。先生,久仰了!屋内摆设依旧,只是先生擎着他的《红烛》下楼远去了。

  ⑧漫步湖边,前面走着的是陈寅恪教授吗?他边走边感慨:“风物居然似旧京,荷花海子忆升平;桥边鬓影还明灭,楼外歌声杂醉酲……”钱穆教授则每天都会来到湖上的茶亭中,伴着一壶茶,沉思久坐。朱自清教授在这里同样看到了荷塘月色,为此他又有了散文新作,新作里说,“一站到堤上就禁不住想到北平的什刹海”。蒙自是哈尼族、彝族聚居区,火把节期间,人们在家门口燃起一堆堆火载歌载舞,朱自清也融入这热烈之中:“这火是光,是热,是力量,是青年。在这抗战时期,需要鼓舞精神的时期,它的意义更是深厚。”

  ⑨不少教授是带着家眷来的,冯友兰的女儿宗璞后来回忆说:“南湖的水颇丰满,柳岸河堤,可以一观;有时父母携我们到湖边散步。那时父亲是四十三岁,半部黑髯,一袭长衫,飘然而行。……在抗战八年艰苦的日子里,蒙自数月如激流中一段平静温柔的流水,想起来,总觉得这小城亲切又充满诗意。”

  ⑩蒙自分校,虽然只存在了短短几个月,却是西南联大这支现代乐曲中一段优雅的乐章,南湖的音符在其间跳荡。“当小火车缓慢地从蒙自站驶出时,我们对于这所谓‘边陲小邑’大有依依不舍的情绪。”这是陈岱孙先生的心声,也代表了蒙自分校师生的心情。他们坐着窄窄的小火车来,又乘着窄窄的小火车走了,留下长长的铁轨长长的思念。多少年后,有人毕业直接回来这里工作,有人情意绵绵故地重游。又多少年后,北大、清华、南开的后生们循着先贤的脚步来,来看这一湖波光潋滟的水。

  ?我仍然沿着湖走,湖边生长着一些茂盛的合欢树,还有各种各样的花草藤蔓,婆娑延续了不知多少岁月。

  (取材于王剑冰同名散文)

  (1)下列对作品的理解和赏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A.冯友兰的题词用“屡经艰苦”,简洁地写出了西南联大学生所经受的“苦其心志,劳其筋苦,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等种种磨砺。

  B.“听风楼”的“听风”二字寓意丰富,既指倾听自然山风,也指风声唤起了家国之思、激发了抵御外侮的豪情。

  C.第⑦段结尾处,以虚拟之笔描写闻一多先生手擎《红烛》远去的情形,饱含作者对闻先生的崇敬与追思。

  D.后生学子循着先贤的足迹造访南湖,以欣赏湖光山色,感受蒙自的风土人情,寻找亲切而充满诗意的生活。

  (2)蒙自南湖,见证了西南联大一段特殊的岁月,它“如激流中一段平静温柔的流水”,在“宁静中又奔涌着激情”。结合全文,说说你对这两句话的理解。

  (3)作者说《南湖短歌》“感情淋漓,淋漓地让人泪涌”,请根据文意,对此诗的这一特点加以赏析。

  【答案】

  (1)D

  (2)在抗日战争的烽火硝烟中,联大师生在蒙自南湖边度过了一段宁静的读书生活;在宁静的读书生活中,联大师生满怀唤醒国人、抵御外侮、收复河山的爱国激情,积极抗日救国。

  (3)《南湖短歌》运用反复、排比、首尾呼应等手法,借对蒙自南湖风光的欣赏和赞美,强烈抒发对南湖给予西南联大师生学习环境和精神慰藉的感激之情,也饱含了国难时期颠沛流离的痛苦和对遥远家乡的浓烈思念。

  【解析】【分析】(1)选项D,“以欣赏湖光山色,感受蒙自的风土人情,寻找亲切而充满诗意的生活”错误,是缅怀先贤。故选D。

  (2)本题题干要求是:蒙自南湖,见证了西南联大一段特殊的岁月,它“如激流中一段平静温柔的流水”,在“宁静中又奔涌着激情”。结合全文,说说你对这两句话的理解。考生要注意理解题干中的“平静”“激情”两个词语的含义。考生要扣住原文文句理解句子:每天,师生上下课经过南湖东堤,课余在湖边读书、唱歌、诵诗,在湖里畅游,在亭上探讨,青春的气息弥漫水中;担负起应尽的责任,争取国家民族之生存。他们还走上街头,以各种形式宣传抗战。有的同学竟就参加了飞虎队,奔向抗日的战场。诸君一定会不负所学,各尽所能,来报效我们的民族,以完成抗战建国的大业的。”

  (3)考生要注意对《南湖短歌》内容的赏析,扣住对原文内容的理解:西南联大师生的生活就与美丽的南湖融在了一起。每天,师生上下课经过南湖东堤,课余在湖边读书、唱歌、诵诗,在湖里畅游,在亭上探讨,青春的气息弥漫水中。鱼翔浅底,鸟儿扑飞,田田莲叶拨弄着微风。南湖,一时成了联大师生感情的依托、诗情的沃土。通过内容的理解,作者借助《南湖短歌》是为了表达对南湖自然风光的讴歌,和对特殊年代给西南联大提供栖居环境的南湖的感激之情,从诗歌的外在结构上运用了排比句式,句式整齐。

  故答案为:⑴D;

  ⑵在抗日战争的烽火硝烟中,联大师生在蒙自南湖边度过了一段宁静的读书生活;在宁静的读书生活中,联大师生满怀唤醒国人、抵御外侮、收复河山的爱国激情,积极抗日救国。

  ⑶《南湖短歌》运用反复、排比、首尾呼应等手法,借对蒙自南湖风光的欣赏和赞美,强烈抒发对南湖给予西南联大师生学习环境和精神慰藉的感激之情,也饱含了国难时期颠沛流离的痛苦和对遥远家乡的浓烈思念。

  【点评】⑴本题综合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文章的内容、观点、结构思路等进行分析概括,注意结合语境。

  ⑵此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句子含义的能力。理解句子含义要抓住关键词语,联系上下文内容,根据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揣摩作者的写作目的来理解。

  ⑶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把握文章表现手法及其作用的能力。解答此类题,要通读文章,整体把握文章内容主旨,在此基础上回归文章,根据文章的内容和其表达的主旨来把握其表现手法,进而结合文章内容分析所运用的表现手法作用。首先明确本题的要求是本文运用了什么艺术技巧使得“感情淋漓,淋漓得让人泪涌”?之后对文本内容进行解读。诗中,“你问我的家吗?我的家在辽远的蓝天下”,运用设问的方式反复出现,强烈地抒发了国难时期颠

  沛流离的痛苦和对遥远家乡的浓烈思念;“让湖风吹散我的梦,让落花堆满我的胸,让梦里听一声故国的钟”构成了排比,借对蒙自南湖风光的欣赏和赞美,强烈抒发对南湖给予西南联大师生学习环境和精神慰藉的感激之情以及对故乡的刻骨铭心的思念。

推荐访问:读《向北方》有感 高考语文试卷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题分类汇编(含答案)100 高考 汇编 散文

版权所有:袖书文档网 2002-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袖书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袖书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鲁ICP备2002646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