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监管存在的问题和对策12篇
区块链监管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篇1
一个能从别人的观念来看事情,能了解别人心灵活动的人,永远不必为自己的前途担心。下面是课件网小编为您推荐中小学校意识形态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3篇。
区块链监管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篇2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我们所提倡的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基层是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前沿和基础,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服务对象在基层,工作主体在基层,任务落实靠基层。做好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是提高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整体水平的重要途径。能否把这项工作落细落小落实,事关基层宣传思想导向,事关基层文化产业发展,事关基层社会稳定大局。因此,做好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必须在思想上做到能动、内容上做到生动、形式上做到互动,举轻若重,创新方式,服务引领,将更多精力向基层投入,将更多资源向一线倾斜,努力使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真正强起来。
一、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现状
近年来,随着居民群众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也随之发生了一系列积极变化。群众对党的方针政策充满新期待,对涉身利益、社会热点难点等民生问题特别关注,群众的民主法制意识、政治参与意识也越来越强烈,对精神层面的需求就更为迫切,这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新形势下,在一定程度上,各地党委政府也越来越重视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无论是人力还是物力,投入逐年增加,为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持。此外,随着文化惠民政策不断深入,乡镇苏木(街道)、嘎查村(社区)文化阵地建设日益得到了很大改善。近日,笔者通过对科尔沁区(以下简称科区)的深入调研,也充分感受到了这一可喜变化,并深有体会。
(一)机构设置及队伍建设情况。科区宣传文化系统包括宣传部、文广局、文联3个一级单位。宣传部有两家区属媒体,文联有7家协会,文化系统现有二级单位5家,分别是文化馆、图书馆、戏曲剧团、电影放映管理站和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大队。先后发展、培育了红歌艺术团、余粮堡镇农民艺术团、老干部艺术团等30余个民间文艺团体及书法协会、摄影协会、京剧票友会、空竹协会等40余家民间协会组织。宣传文化系统现有在编干部职工300多人,各镇苏木、街道文化站现有工作人员69人,嘎查村、社区文化工作人员422人,民间团体及协会组织人员千余人。
(二)阵地建设及利用情况。科区现有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文化馆1个、图书馆1个、少儿版画展馆1个、青少年版画培训基地1个,红色纪念馆4个,400平方米以上的文化站28个,嘎查村文化活动室334个,文化大院35家,草原书屋334个,社区文化活动中心88个,文体广场152个,业余文化演出队伍近100支及各类文化经营场所近1000家;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2个,市级文物保护单位6个,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9个;国家级、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各1个,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9个,区(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34个。目前,科区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均实现了免费对外开放。根据人口规模和服务半径构建了“15分钟文化服务圈”,确保服务供给与群众需求有效对接。
(三)方法创新及品牌建设情况。依托自治区“十个全覆盖”文化活动室建设工程,科区按照“2143”标准分三个等级全面加强基层文化服务中心建设,“2”即建设一个室外文化广场和一个室内小剧场“2场”,主要用于组织文艺演出、体育健身、放映露天电影等活动,室外配置必要的户外健身器材、舞台;“1”即建设一个文化大舞台,主要用于举办文化节庆、文化礼仪、文体活动、室内电影放映以及村民议事集会等;“4”即建设图书室、电子阅览桌、文体活动室和棋牌室功能齐全的“4室”;“3”即打造文化墙、文化公益大讲堂和村村响大喇叭“3个宣传阵地”。科区还依据分类打造标准,投资460万元,为各文化活动室配置了设备设施,村(社区)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水平整体提升。“万千百十”公共文化服务模式。“万”即服务全区80万人口;“千”即组织1000名文化志愿者队伍;“百”即打造422家文化活动阵地;“十”即培树10个群众文化活动品牌。原创纪实话剧《老兵任明德》搬上舞台,组织了全市范围内的巡演。组织开展艺术家深入基层开展采风创作活动,先后创编了以反映“十个全覆盖”农村巨大变化的歌曲《百姓的事大于天》、《爱在春风里》,小品《赌牛》、双簧小品《我夸政策好》、快板《夸夸“十个全覆盖”》,群舞《科朝冉都乐》、《依如乐》等原创作品20余部。拉场戏《老猫去哪儿》参加自治区小戏小品(汉语)大赛比赛荣获三等奖。
二、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原因
虽然,近年来,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得到了进一步加强,但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也面临着:理论宣讲方式方法单一、载体平台不多、阵地建设薄弱、机制保障不到位、经费、政策扶持不够、人才队伍缺失等一系列问题。具体表现在:
(一)理论武装形式单一,宣教方式乏善可陈。宣传教育缺乏针对性。多年来,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都是简单粗暴的单向灌输,你讲我听的会议式宣传教育和强制的报告式理论灌输仍然是主流途径,宣教方式方法单一直接影响了正面宣传的说服力、典型宣传的生命力、社会宣传的吸引力。对于党的方针政策宣传,自上而下几乎都是采取报告会、座谈会、专家讲课、讲师团宣讲等形式,单一的面对面,刻板的说教,缺少互动或几乎没有,这种强制灌输、简单给予,压抑了教育的娱乐性,虽然在听的过程中,一些知识即使灌入了耳,却难以入心。同时,各项方针政策、讲话和会议精神的学习读本虽然众多,但真正符合基层群众口味需求的却很少,而且理论高深,深奥难懂,群众不明白,理解不透,感到不知所云,容易产生疲劳厌倦心理,起不到良好的教育引领效果。
(二)载体平台作用不明显,没有形成舆论强势。随着微信等新兴媒体的广泛使用,由于传播速度更快、信息量更大,传播的负面信息更多,使正面信息得到削弱。加之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多样化,很多时候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与群众的需求不相适应,与新时期基层文化发展的繁重任务不协调,导致各种宣传活动难以开展。而随着社会转型的加快,宣传思想工作的内容在不断增加,人们对走进基层、走进群众、走进生活的实际要求更加强烈,但现实的情况是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载体平台利用率低,宣传的氛围不浓,内容形式单一,重视程度不够,广大农村仅有电视成为群众的主要精神阵地,没有丰富的精神娱乐阵地,宣传过程中普遍存在接受和传输新事物、新信息短路现象,新的信息或成果不能及时传递给周围的人,影响宣传的效果和群体的视野,进而无法影响人们的行为,使主流价值观得不到及时的弘扬,不能有效引导舆论。
(三)阵地作用得不到有效发挥,群众文化活动匮乏。近年来,基层文化阵地的硬件设施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但是资源整合开发利用不够、不系统,城乡区域不平衡现象较为严重。有阵地无活动的现象比较突出,与城乡群众的多样性、多层次文化需求依然不相适应。有的嘎查村建起了文化广场或文化大院,未列入嘎查村的文化阵地设施简陋或根本没有,因此村与村之间发展不平衡。部分嘎查村农家书屋的基础设施不健全,有些文化室、阅览室、室内活动场所长期无人管理,开放时间以及对群众的宣传引导不够,文化活动开展无从谈起,使这一文化惠民工程没有发挥好应有作用。随着群众品味的提高,对文化活动的需求也越来越高,但是,基层文化却始终呈现“年年岁岁人相似,岁岁年年都一样”现象。即使每年都组织文化“三下乡”活动,也只有一年一次的周期,且受众人数有限,使群众无论在时间还是空间上都不能充分享受精神文化食粮。
(四)宣传文化专业人才后继乏力,干部队伍不稳定。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的多样化,需要各种专业性强的人才来为群众提供更多样化的服务。而且,随着网络舆情管理及城市文明创建压力增大,事务增多,亟需充实专业性强人员的力量。目前,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面临着新任务新挑战,策划、制作、音乐、舞蹈、作词、作曲等专业人员和创作人才奇缺,存在着人才匮乏、知识结构不尽合理、专业化水平低、人员老化、组织协调能力欠佳等诸多问题。基层综合文化站体制不顺、机制不活、资金缺乏、人力单薄使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经常处于被动局面。同时,基层宣传委员多身兼数职,任务繁重,指标也多,根本没有太多精力全身心投入到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之中。此外,搞宣传工作的人,如果出色,就为上级部门选拔人才提供了条件,使基层宣传干事更换频繁,不利于工作的连续性。
(五)保障机制不够健全,经费、政策扶持力度不够。当前,各级财政对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经费投入与广大人民群众对文化的需求是不成比例的。虽然近年来各地对文化事业的投入逐年增加,但只能用于保证人员工资和办公费用,加之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大型文化活动及文化创作投资大,文化服务体系运转经费高,上级财政扶持政策缺乏力度,经费投入远远不够,导致有相当一部分文化基础设施有待建设与改善。各级文化活动缺乏足够的经费支持,文化服务数量和质量无法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村级文化活动室、农家书屋和文化资源共享服务运行经费短缺,图书难以更新,管理方式和服务方式创新不够,村级文化活动室难以充分发挥作用。对新兴文化产业的财政扶持政策不明朗,财政保障机制不够健全,政策不够配套,不利于文化产业发展。
(六)没有形成合力,缺乏有机的统一。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一手硬一手软”现象还不同程度地存在。部分基层领导对宣传思想工作认识不到位,重经济工作轻思想教育,对宣传文化工作重视不够。有的认为宣传思想工作纯粹务虚,做好做坏关系不大,将更多的中心工作压在宣传干部肩上;有的认为宣传文化只是宣传干部的事,各唱各的调、各吹各的号,合力不强,工作职责难履行,没有形成齐心协力大宣传“大合唱”氛围。管理上,各部门各自为阵,随意和形式等现象突出,未能形成大宣传、大文化、大服务的格局。宣传部门责权不统一,有责任无权力,多头管理的体制加大了工作指导、协调的难度。意识形态各部门经费由政府部门管,干部调配、任职由组织部门管,造成基层宣传思想部门权力范围小、管理职能弱、协调能力低,在人事、经费、项目等方面缺乏相应的话语权。有时候,应对各种媒体,“灭火”成了宣传部门的主要职责。
三、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落细落小落实的对策
加强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从理论上讲,应该在“落细”上勤思考。应细处着眼,从细节入手,把中央、自治区的精神细化成具体的工作目标、细化成具体的工作任务,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时宣传到基层群众中去,使之成为人们行为标准和日常生活的自觉遵循;在“落小”上找方法。要大处着墨,以小见大,通过墙报板报、大喇叭、农家书屋、电视等宣传教育阵地,传播正能量,弘扬真善美;在“落实”上下功夫。要虚功实做,真抓实干,深入做好宣传教育群众工作,运用大众化生活化的话语表达,说群众能懂的话,讲群众身边的事,把工作做到每个人、覆盖到每个群体,切实扩大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影响力。具体措施为:
(一)丰富手段,让理论武装“实”起来。创新理论宣讲方式,提升理论宣讲的吸引力、感染力。在推动理论普及上发挥主导作用,一方面在党的方针政策、惠民措施的宣传上,探索改进单一的灌输式宣讲的方式,努力将宣讲内容编成快板、二人转、歌曲等形式,寓教育于娱乐之中。另一方面在宣传资料的编印上,根据基层群众的实际需求,编印通俗易懂、图文并茂且有一定实用价值的宣传品,如挂历、折页等,还可将需要宣传的内容制作成音像制品,多种语言解说,满足不同民族群众的需求采取编印理论通俗读本等灵活多样的形式,用老百姓易于接受的方式、听得懂的语言进行宣传普及,着力解决理论武装“居高临下、空洞说教”,干部群众“不愿听、听不懂、听不进”的问题,着力解决开展活动贪大求全、流于形式,实效性、针对性不强的问题。要经常深入基层调研,关注基层群众所思所盼所求。同时还应考虑建立一支基层宣讲员队伍,用身边的人、讲身边的事,说身边发展变化,起到宣传示范带头作用,以此丰富群众信息接收形式,逐渐转变农村文化落后现象。
(二)创新方法,让载体平台“动”起来。突出载体带动,增进工作实效。切实抓好群众性文化活动,广泛开展讲文明树新风活动,努力扩大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覆盖面、影响力。充分运用知识竞赛、演讲比赛等基层群众乐于接受的载体手段,以老百姓便于接受、乐于参与的方式,让党的宣传更加深入人心。通过举办农民讲堂、组织宣讲小分队、创办院落小板报(墙报)等方式,开展好基层理论学习、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要精心策划设计符合基层实际、群众广泛参与的主题实践活动项目,大力开展善行义举、学雷锋、美德少年等活动,大力宣传道德模范事迹,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的美德,营造乐善好施的良好氛围。要结合本土特色文化民俗大力开展文化“三下乡”活动,广泛开展送戏、送图书、送电影等下乡活动,实现城乡文化资源共享,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组建一支文字功底好、写作能力强的宣传队伍,经常深入群众,加强交流,形成优势互补,为有经验、有创意而缺乏表达能力的干部群众专门写作材料,形成文字资料,产生示范影响作用。注重民情民意的收集整理,把加强舆情监测和民意调查作为基层宣传部门的重要工作内容,建立社会舆情汇集和分析机制,从多方面听取群众的呼声,把人民群众的心声通过各种途径传递给党委政府,强化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社会整合功能,发挥好正确的舆论引导作用,营造良好的沟通氛围,创造和谐的社会环境。
(三)加大投入,让阵地建设“强”起来。阵地是基层宣传文化工作的重要基础。要突出抓好区讲师团、基层党校、农家书屋等阵地建设。实施文化普及工程,增强文化惠民能力。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全民素质和道德水平提升,结合农村党建,丰富活动载体,创新文化内涵,大力发展农村文化。立足苏木乡镇、嘎查村特色文化资源,打造各具特色的乡村文化品牌。实施基础文化设施建设工程,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大对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文化广场等文化场馆的建设投入,完善各类服务功能及相关硬件建设。积极推进苏木乡镇(社区)综合文化站建设,加快完成“村村响”、“户户通”工程,进一步优化完善城乡文化信息资源服务网络。争取财政对基层文化阵地的投入,用足用好中央对文化建设的政策支持,办好办活乡镇综合文化站。建好苏木乡镇(街道)文化站、嘎查村(社区)文化室、文化广场、农家书屋等阵地,充分发挥好这些阵地的作用,并通过组建村民文艺班、开展文化大院评选等形式,引导群众利用自有阵地,开展各具特色的群众性文化活动。
(四)多措并举,让机制保障“活”起来。不断完善改进运行机制。建立领导目标责任机制,明确领导干部尤其是党政一把手第一责任人的职责,把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摆上重要位置,把领导干部抓宣传思想工作的情况纳入年度考评。落实投入机制,争取财政的重视和支持,增加对苏木乡镇(街道)文化站、嘎查村(社区)文化室等宣传文化阵地的投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针对当前基层宣传文化基础薄弱问题,积极探索推进乡镇综合文化站深度改革,确保基层文化队伍有战斗力。健全工作机制。围绕基层宣传文化队伍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和举措。充实基层工作力量、加大经费投入等方面政策落实。健全针对基层人才队伍建设的表彰激励、政策倾斜等办法,积极推动工作科学化、上水平。完善制度机制,建立市直、区县单位包联苏木乡镇(街道)、嘎查村(社区)制度,普遍加大政策保障、经费投入力度和工作督查力度,形成党委领导、部门负责、社会组织协作支持、群众积极参与的工作格局。
(五)以人为本,让队伍建设“硬”起来。做好新形势下的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关键靠队伍,关键是解决好人才保障问题。通过配齐配强、整合力量、加强培训等措施,切实把基层宣传文化队伍建设好、作用发挥好。充实专职队伍。特别是加强理论宣讲、新闻工作、文艺创作和网络舆情监管队伍建设,培育引进曲艺、摄影、舞蹈、书法等文化专业人才,发展壮大基层宣传文化人才队伍。整合社会力量。注重发现培养长期扎根基层乡土的文化能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热心公共文化事业、有一定组织能力的文化热心人和骨干分子,同时充分发挥“文化志愿者”的参与作用,推动基层宣传文化活动蓬勃开展。加强业务培训,充分利用专业培训、交流研讨、跟班学习、亮点观摩等手段,提高新形势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建强专职队伍,围绕建立大宣传格局,推动加强和充实苏木乡镇(街道)、嘎查村(社区)宣传文化工作力量。积极引导优秀人才向基层一线流动,从大学生村官等群体中选拔人才充实到基层宣传思想文化队伍中。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建设一支具有坚定政治立场、广博文化知识、崇高职业精神、过硬工作本领的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队伍。扶持民间骨干,鼓励引导乡村、社区设立各类民间文化协会。
(六)整合资源,让各级组织“抓”起来。加强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投入多、周期长、工作量大,仅靠行政力量推动、公共财政支撑,效果有限且难以持续。整合资源,是抓好基层宣传思想文化的有效武器,也是让人民群众共享文化建设成果、繁荣发展文化的根本目的,更是各级党委、政府的职责所系。要多方协作,解决好齐抓共管问题。宣传思想工作涉及的面较广、任务较重,需要加强宏观指导,强化组织协调,强化“一盘棋”思想,打好“组合拳”,奏响“交响乐”。充分发挥整体优势,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各部门、社会各方面齐抓共管、各负其责的工作机制。要充分发挥好基层党组织广大党员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积极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占领基层文化主阵地,发挥好文化引领风尚、教育群众、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面对媒体应对,特别是网络媒体应对难等问题,需要各个部门、各个方面高度重视,积极参与、支持,要勇于担当,正确面对,解决好问题和矛盾,形成构建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大格局的大合唱。
总之,做好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必须要认真研究基层生活方式的变化,分析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形势,拓宽宣传文化工作内容,努力提高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渗透能力,推动广大人民群众更加自觉地做到与党中央政治上同心、情感上认同、行动上同步,凝聚起团结一心、励精图治的强大正能量,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的思想保证、强大的精神力量和丰润的道德滋养。
区块链监管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篇3
乡镇是我国现行体制下最基层一级政府,关系到基层政权的正常运转,关系到党和政府的形象,是执政能力的直接体现。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的财会制度、财会工作也在相应改革,财会制度正在实现与市场经济和国际会计接轨。特别是近几年来,我国农村财税体制改革逐步加快,人们逐渐对乡镇财务问题是越来越重视。
乡镇财务混乱,不仅使党的农村政策难以落实,而且直接影响乡镇改革、发展、稳定和乡镇基层政权的巩固。在参与乡镇财政决算审计、乡镇党主要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中时,发现乡镇财务会计工作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甚至比较严重的问题,以引起重视并加以治理。
一、乡镇财务会计管理工作的存在问题
(一)财务管理制度不规范
一是财务手续不全。1、审批不够规范,大额支出不讨论,有的干部干部自用自批,自收自支,架空出纳。2、盲目上项目,造成严重亏损或开支无度,挥霍浪费。3、账款结报不及时,有的乡干部一年下来手头有白条子上万元。4、报销凭证不够规范。用收款收据和内部收据不入账现象仍存在。
二是会计账目不规范。1、会计账簿、科目设置不规范,如有账无物,有账无物,有总账没有明细账;对同一经济业务前后年度会计处理不一致;总账、明细账不一致;现金与存款不分。2、一些工程、项目开支另行建账,甚至不记账,未能纳入总账之中。3、会计、出纳对账不及时,凭证传递方法不规范,出了问题相互推诿。4、会计档案管理不善。三是财务无关紧要的公开,实质性内容却没有详细公开。
(二)会计基础工作薄弱
一是相当一部分乡镇领导干部对财务会计知识较为贫乏,主观上认为财务会计工作是财政所长和会计人员的事情,与自己无关,从而放松了对财务会计工作的重视和监管。
二是大部分乡镇尚未实行会计电算化,一部分乡镇会计人员属于非专业人员或年岁偏大,对会计专业知识匮乏,有的甚至不懂会计原理,这就是直接导致会计基础相当薄弱。账账不符、账实不符、账表不符、不及时做账、胡乱做账、随意调账等现象时有发生、影响了会计信息的真实性甚至合法性。
(三)建设项目程序不规范
随着乡镇经济的快速发展,乡村农田水利、土地整理、交通道路等建设项目日益增多,而山林大地、大坝征用开发等存在许多漏洞:搞暗箱操作,不进招标、投标,少数人说了算,个别干部甚至擅自变更集体决定;手续欠规范,很多项目根本没有签订合同,有的合同要素不全、条款不明、权利义务不平等;付款收费欠规范,大部分工程项目的付款以领款凭证方式入账,有的以其他费用支出直接冲抵承包款和租金,收支均不入账,有的款项收取后,私自保管挪用后,私自保管挪用,长期不报账等。
(四)内部审计法不健全
内部审计法律依据不充分、不健全,或出现空白,使得内部审计人员在进行审计时,只有依据经验和知识进行分析判断,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审计结论的权威性,因而增大了审计风险。同时,目前我国乡镇内部审计人员整体水平不高,综合素质较低,识别风险、判断正误的能力较差;有些人员职业道德欠佳,不能经受各方面的诱惑;有些人员缺乏计算机神技能,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这将给内部审计工作的质量、信誉带来负面影响,从而导致审计风险的出现。
二、乡镇财务会计管理工作的解决对策建议
(一)完善财务管理制度
1、乡镇财务支出必须严格执行管理和审批制度。坚持拨款按预算,用款按计划,支出按标准,审批按程序。严格执行“一支笔”审批制度和内部牵连制度。各项支出必须做到“三有”,即有合法的原始凭证,有合理的支出项目,有经办人、单位负责人和主管领导签字。不准以领导代报、以拨作支,不准白条抵库、白条报账,不准超范围、超用途支出各种专项资金。2、乡镇应根据《会计法》和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规定,建立健全会计管理制度、会计内控制度和财务牵制制度。3、乡镇财政部门应按照钱账分管的原则定岗定责,按照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办理会计核算。
(二)加强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监督检查
1、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加强遵守职业道德宣传与教育。会计人员是会计秩序和市场经济秩序的重要维护者,其职业道德和业务素质在相当程度上决定着会计工作的质量,根据加强经济管理的要求,抓好在职会计人员的培训工作,不断充实和更新会计人员的知识。在职会计人员培训,要在财政部门的统一规划和管理下,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2、规范会计核算的基础。积极施行会计电算化,借助网络化等现代管理手段,结合所使用财务软件的特点,建立适合单位实际状况的会计科目和部门项目会计管理系统,交叉管理,使单位的收支信息完整、清晰,反馈快捷;科学制定会计处理程序,确保每个环节的规范性,把会计基础规范和财务的事前、事中、事后认真复核以确保每一笔业务处理的正确性;对会计档案工作,按照国家统一要求将历年的会计档案进行清理,对不符合档案管理规定的进行修改、补充、完善,重新注册编号归档,妥善保管。
(三)完善各项目管理制度
1、为避免个别干部暗箱操作、贪污受贿挪用等情况的发生,凡涉及工程项目建设、集体资产的发包、租赁及出让必须经党组会讨论,重大项目必要时有全体干部职工表决方可实施,且均应采取公开招投标方式,以彻底改变个别说了算的现象。对于各类合同文书要符合法定要求。2、实施审计监督制度。首先乡镇应区别情况设置内审机构或内审计人员,对现金存款进行不定期盘库,防止挪用;发现不符合要求的票据、不应开支的项目必须坚持原则,监督执行。3、制定切实可行的财务管理制度和内控制度,做到有章可循,有章可依,财务人员严格按制度办事。
(四)建立审计质量保证制度
首先,要建立内部审计责任制度,明确审计人员的职责、权限、合理分工,避免责任相互推诿、漏审等弊病发生而形成审计风险。
其次,要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工作的标准和监督、检查、考核奖罚额等制度,增加内部审计机构自我约束机制,强化审计风险意识。
再次,要坚持审计标准,正确处理审计质量与审计数量的关系。只有在严格保证审计质量前提下保证审计进度和数量,才能减少审计风险。
最后,建立健全考核制度和内部稽核制度:建立健全考核制度和内部稽核制度是贯彻执行国家会计法律、法规、规章、制度、保证单位会计工作有序进行的重要措施,只有进一步建立健全单位内部会计管理制度才能使会计管理工作渗透到生产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使内部会计管理工作的程序、方法、要求等制度化、规范化,从而减少差错事故,杜绝腐败案件发生。
区块链监管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篇4
习近平总书记春节前夕在xx看望慰问广大干部群众时指出,要坚持坚定执着追理想、实事求是闯新路、艰苦奋斗攻难关、依靠群众求胜利。“古今兴盛皆在于实,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机关效能直接反映干部作风,与群众切身利益休戚相关。以xx市为样本,于xx年春节对基层机关效能建设情况进行了调研,发现了一些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一、调研的基本情况
调研采取测评与走访的形式进行。其中,测评直接引用xx市机关效能建设社会满意度调查结果,包括民主测评主体样本100个,市直驻市单位电话调查主体样本50个,乡镇电话调查主体480个,样本主体为各辖区内普通群众。走访对象为超市购物群众,总计30个。
二、基层机关效能建设存在的问题
通过梳理调研获取的数据及收集的意见建议,当前基层机关效能建设主要存在以下三个方面问题:
一是民生工作效率低。有56.6%的被调查对象反映的问题集中在民生方面,主要体现在干部宗旨意识和执行力有待提升,服务群众、联系群众、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的力度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反映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问题有25个,反映困难救助、惠民政策落实等方面问题有37个,均涉及17个乡镇。
二是窗口单位、执法部门服务态度差。有17.2%的被调查对象认为市直部门还存在办事职责不清、相互推诿、扯皮现象。主要体现在个别窗口服务人员业务不熟练,办事效率低;部分单位干部职工上班纪律涣散、上班时间办公室无人办公;一些执法部门和执法人员仍存在互相推诿的情况。
三是影响工业强市战略的不作为、乱作为现象仍存在。有18.2%的被调查对象认为机关工作人员中还存在“吃、拿、卡、要”现象。反映执法部门入企检查还存在乱收费、乱罚款等现象,为企业解难题、为群众办实事的力度还需进一步加强。
三、加强基层机关效能建设的对策建议
针对基层机关效能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着力要坚持把纪律挺在前面,下好“五子棋”:
一是明责定责“压担子”。坚持并完善党委、纪委“两个责任”清单,将机关效能建设责任进行细化。强化领导责任、管理责任、教育责任和检查责任,把机关效能建设纳入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目标管理中,与中心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健全责任落实机制,定期由党委主要领导、纪委开展“一对一、面对面”约谈,指出问题,明确整改方向,层层传导压力。
二是教育引导“醒脑子”。充分利用宣传、教育、文体部门的各自优势,强化机关效能建设的宣教合力。采取传统与现代教育手段相结合的办法,利用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弘扬模范事迹,通报典型案例,在全社会形成崇尚廉洁高效的良好风尚。
三是常态监督“扬鞭子”。党委履行监督检查机关效能主体责任,纪委进行再监督再检查。综合运用专题报告、日常巡查、随访随查和明察暗访等措施常态化监督检查机关效能情况。支持和发挥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人大、政协机关,审计机关、司法机关、其他民主党派在机关效能建设上的监督作用,开通网络举报直通车,努力构建并形成全方位多渠道的监督网络。
四是重拳肃纪“打板子”。强化责任追究,对领导不力、措施不力、不抓不管导致机关效能建设问题突出的,要实行“一案双查”,既要追究当事人责任,也要追究相关领导责任。不断完善问责方式,继续抓好“四风”整治,防止反弹。健全问题线索共享、查处、追责制度,充分发挥反腐败协调小组的作用,坚决查处发生在群众身边、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
五是建章立制“扎笼子”。健全机关效能建设调度分析机制,通过建立联席会议制度、信息报送制度、分析研判制度、情况通报制度、跟踪问责制度等制度实行部门联动,及时解决机关效能建设中出现的重大问题。强化党风廉政建设社会评价调查、纪委全会述职述廉等评议结果的运用,将测评结果作为领导班子及成员表彰奖惩、考核考察、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
区块链监管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篇5
当今世界处于经济社会深刻变革和调整时期,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渗透影响、交流交融交锋异常频繁,意识形态领域情况复杂多变、斗争尖锐严峻,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高校是知识和思想的创造源和集散地,也是各种思潮和价值观念争夺的前沿。当前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面临着多种思潮交织和交锋的新特征,对高校的办学方向、教学科研以及学生的健康成长带来了新的挑战,把握高校意识形态主导权形势紧迫、意义重大。
一、高校意识形态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经过各级主管部门和高校师生的共同努力,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得到了较大的改善和加强。但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高校意识形态工作与中央的要求、形势的发展和学生的期待还有不少差距,在教育实效上还存在不少问题,主要体现在:
1.教育模式存在弊端。随着高等教育发展的大众化、国际化及教育需求的多样化,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落后于发展的现实需求,特别是高校意识形态教育,随着社会的发展,国际环境的变化,各种意识形态出现新情况、新问题,错中复杂。然而高校意识形态教育模式却未能与时俱进、及时转型。意识形态教育内涵更为全面、更为广泛,而许多教师更为注重理论体系的完整性,而对实践中的热点、难点以及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关注不足。一方面,青年学生对意识形态理论课的认同的程度较低,相当一部分的学生上课仅仅是为了拿学分。另一方面,授课老师的教学内容过于固定,对现代新现象、新问题、新科技、新观念反映得不够,使得意识形态教育与社会实践相脱离,变成远离生活的理论说教,降低了理论课的教育实效,也在一定程度上扭曲了青年学生的意识形态。
2.教育理念认识缺失。在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理念方面,部分任课教师存在着注重知识教育,而忽视价值教育的现象。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部分教师没能正确地认识学生的思想动态,没能理解思想政治理论的真正的价值目标所在,仅仅将课程教学内容当作理论体系加以灌输,只注重学生对知识信息的掌握,而没有对理论体系本身所蕴含的价值目标分析和解读,从而无法实现课程的意识形态教育目的。在其它非意识形态课程教学过程中,许多任课教师没有正确的政治立场,往往否认意识形态教育在高校教学和学生成长中的重要性,在教学实践中没有甚至排斥意识形态的渗透教育,在个别学科科学领域中,部分教师无视我国的国情、社情,总是不加分析地运用西方的学术观点批判当下的中国实际,极大消解了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影响力,在社会上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3.教育合力不足。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高校各个部门和教师的相互配合与密切协作。但当前的高校意识形态教育主体普遍是各自为政,各行其是,难以形成教育合力。在课程设置上,专业课与思想政治理论课设置比例不合理,重视专业知识学习和技能培养,忽视甚至以实用课程代替政治教育、人文教育,忽视学生的人文素质提升和精神价值所求,导致高校意识形态教育边缘化;在日常管理中,有些高校的领导者、管理者只关注业务工作,重视学校的发展规模和办学效益,而忽视了学生的日常思想教育工作,这大大削弱了意识形态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4.教育环境复杂化。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困境不仅来自其内部,还来自其外部社会环境的挑战和压力。在互联网信息时代背景下,多元文化在相互冲击与碰撞,高校作为教育基地,是知识与信息的传播之地,青年学生受社会环境和社会信息的影响更为激烈,他们强烈的求知欲和对先进网络技术的掌握,使他们更容易掌握和了解全球化过程中呈现的多元思想。然而一些国家甚至一些不法分子借助网络载体、各种文化产品等渠道公开或隐蔽地传播其价值观念、意识形态和生活方式,或刻意放大和攻击我国当前的党风问题和社会问题,青年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正处于形成和发展时期,对不良的社会意识形态缺乏科学理性的判断,容易盲从,从而影响青年学生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同时,由于经济全球化、社会结构转型以及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多元、多样、多变的价值观念不断地投射和渗透进高校,“极端个人主义”、“功利主义”、“拜金主义”、“消费主义”等思潮和价值观念在高校潜滋暗长,反马克思主义、反社会主义、反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言论以及鼓吹西方宪政民主、普世价值的思潮在校园里不时泛起,个别教师缺乏职业自律,以学术自由为由,突破政治、法律、道德底线,滥用课堂话语权,在课堂上公然发出“抹黑中国”、“扭曲历史”、“美化西方”的言论。
二、高校意识形态领域问题成因分析
1.对意识形态工作的极端重要性认识尚不到位。高校管理者和教师对意识形态工作和高校业务工作辩证关系的认识存在偏差,尚未形成学校各部门协同创新意识形态工作的合力。
2.对教师在高校意识形态工作中的关键作用认识不到位。高校师资队伍建设重视专业能力而忽视思想政治、职业道德等素质,缺乏对教师进行法律、政治、道德底线教育。
3.马克思主义学院作为高校意识形态建设的主力军,在部分高校实际处于弱势地位。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有待提升,意识形态教育一定程度上存在“双轨制”,即思政课强调意识形态教育,个别专业课则有意无意淡化主流意识形态,甚至唱反调。
4.对意识形态领域的社会思潮和错误言论缺乏有力有效的回应和反击。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不够,对当代中国现实问题的解释力不足,对国际形势和热点问题认识不清,对社会舆论特别是网络舆论的传播机制和规律把握不足,未能在重大问题上占有主动权和话语权,发声不够,影响有限。
三、加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对策
高校是理论研究创新的主阵地,也是思想活跃的大讲堂,是人文社会科学建设和新理念新思潮的策源地,比其他任何领域都更直接、更系统、更深入地接触各种社会思潮和理论体系,各种意识形态和社会思潮的斗争和冲突在此表现得更加直接和尖锐。高校只有掌控好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导权、引领权、管理权、话语权,才能守住宣传思想阵地,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使拥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拥护党和政府的领导,拥护新时期治国理政总方略,是当前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积极主流,才能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激发和凝聚全社会团结奋进。
1.强化认识,转变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工作理念
面对国际和国内意识形态斗争的复杂的局面,高校领导要充分认识高校意识形态工作作为战略工程、固本工程、铸魂工程的极端重要性,要正确认识意识形态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始终保持高度的政治警惕性,坚持理论创新,讲究方法策略,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积极开展主流意识形态宣传和教育,自觉抵制各种错误社会思潮的侵袭,着力抓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中国梦,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的“三进”工作。明确学校各部门、各环节在意识形态教育建设中的分工和责任。要有针对性地对青年学生经常性开展意识形态教育,提高他们的思辨能力和政治辨识力,增强青年学生对各种错误思潮的抵制力,确保青年学生在政治态度、基本立场、战略全局等方面始终保持头脑清醒和立场坚定。同时,要加大对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引导和监管力度,建立高效的舆情监督和反馈机制。
2.建设队伍,加强党对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
思想政治素质高、师德师风正、专业素质过硬的高校教师队伍是高校意识形态建设的关键。建设一支政治坚定、师德高尚、专业过硬的教师队伍,是高校正确引导学生认清并处理好个人与国家、民族的关系,把青春梦与中国梦结合起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保障,也是加强党对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的重要途径。建设一支既注重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的提升,更注重思想素养和政治信仰涵养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准确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和时代脉搏,引导青年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启发青年学生深入思考社会各种现象,正确分析一些关键节点和敏感问题,把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转化为社会群体意识,最大限度地扩大社会认同、形成思想共识。
3.巩固阵地,占领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制高点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研究、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校园网络平台等都是高校意识形态建设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中央领导指出,互联网舆论是我们目前面临的“最大变量”和“不确定因素”。随着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互联网等新兴媒体已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和表达诉求的重要载体,互联网世界的意识形态斗争也成为意识形态斗争的主战场。高校的意识形态教育工作尤其要认清互联网时代的意识形态建设工作的新态势,发挥网络、手机等新兴媒体作用,建立博客、微博客、微信、QQ群等即时互动平台,构建高效、互动、个性化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络体系,将学生关注的时政热点问题与课堂知识紧密结合,对现实热点问题与网络热点问题进行积极的评价和引导,从关系国家安危和巩固阵地的高度来提升思政工作的自觉意识和主动作为。
4.深化研究,增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软实力
在今年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对意识形态工作规律进行了深刻、全面的总结和概括,对于我们做好新形势下意识形态工作具有极为重要的指导价值和现实意义。当前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复杂性,要求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加大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水平和力度,胸怀大局,把握大势,掌握规律,紧扣重点,紧紧围绕走中国道路加强理论信念教育、紧紧围绕弘扬中国精神培育主流价值、紧紧围绕凝聚中国力量开展形势政策教育,尤其要抓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核心”工程,在深化宣传普及、增强认同上下功夫,向广大青年学生讲清楚“三个倡导”的基本内容,说明白核心价值观对青年学生成长的新要求,提升以具有说服力的理论来吸引和征服更多的师生。要以突出的问题意识、扎实的理论素养、坚定的理论勇气来驳斥错误思潮,澄清模糊认识,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驱散思想雾霾,营造清朗精神环境。
5.创新方法,提升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实效性
抓牢“宣传思想工作就是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的根本任务,关注好高校师生的生活状态和发展状态,创新工作方法,主动化解交互式大众化广泛参与的文化时代所带来的各种困境。高校加强传统新闻媒体建设的同时,加强网络媒体的建设与管理,切实提高新闻舆论的引导能力,加强主流意识形态的宣传,潜移默化地教育和感染广大师生;同时深化“中国梦”、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大主题教育”,提高青年学生意识形态认识,引导青年学生多看主流、多看本质、多看光明面,倡导科学精神,传播先进文化,塑造美好心灵,弘扬社会正气,努力在高校形成积极健康向上的思想舆论环境。
区块链监管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篇6
一、当前安全生产工作的总体形势分析
1、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坚持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
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特别是党的新一代领导集体,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安全生产这件关系到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工作作为三个代表的实践过程。
为了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经济发展,近年来接连出台了《矿山安全生产法》、《重大事故行政领导责任追究制》、《安全生产法》等一系列安全法规和政策。特别是在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将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升格为国务院直属机构。这正是国家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的集中体现,从而使安全生产工作的地位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
2、安全生产工作在企业、事业单位中逐步得到重视,安全生产与经济工作的关系趋向融洽
首先,由于国家各项经济改革政策的不断深化,国家安全监督管理法规的出台和安全生产管理机构的完善,使安全生产管理工作逐步纳入了法制化的轨道。再者,由于安全事故造成巨大人员和财产损失的事实使企业、事业单位的管理者受到了警示。有些事故对企业的危害是灾难性的。为了避免安全事故给企业带来的致命打击,各单位加强了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视。安全促进生产,生产必须安全,安全与生产的辩证统一促进了经济工作的发展。从近年来经济快速发展与各类事故相对减少的事实来看,企业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视是有实际效果的。
3、安全生产工作还存在着许多不完善的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发展空间
不能回避的现实问题是,当前我国的安全生产工作形势依然十分严峻,重特大安全事故仍时有发生。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安全生产工作还存在着诸多不足之处,还有着较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有很多的工作要做,主要包括安全管理科学、安全技术科学和安全应用科学等方面。
安全管理和安全科学不断发展的好形势令人振奋,安全生产工作“责任重于泰山”的使命感催人奋进。安全事故的出现令人焦虑和不安。加强安全工作,有效防范安全事故的发生,提高对安全事故的预防和解决安全问题的能力,是摆在我们安全专业工作者面前的一项艰巨任务。
二、当前安全生产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1、企业及其员工,特别是各级领导安全生产意识有待提高
所谓安全生产意识,就是“安全”工作在企业人员头脑中所处的位置。是否真正把安全工作放在了第一的位置上。据调查,社会中单纯重视企业经济效益、轻视安全生产工作的现象还在较大范围内存在。国家要求生产经营单位必须遵守《安全生产法》和其他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特别是《重大事故行政领导责任追究制度》的出台就是针对部分不重视安全工作、安全意识不强的领导者。督促其树立牢固的安全责任意识来保证企业的安全。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完善安全生产条件,确保安全生产是企业必须履行的义务。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生产经营单位的从业人员有依法获得安全生产保障的权利,并应当依法履行安全生产方面的义务。
由于部分企业存在安全意识不强的观念,导致安全事故频繁发生。特别是在少数联营、民营等非公有制多种经济成分企业中,安全生产组织不健全、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不完善、安全生产管理网络覆盖面不足等问题比较突出。企业重视眼前经济效益、轻视甚至忽略安全投入的现象仍然存在,这种思想是发生事故的根本原因。
不重视安全工作还表现在企业进行减人增效的改革时,首先裁减的是安全部门和人员。安全工作出现空白或者由缺乏安全知识、不能深入生产开展安全工作的人员担任安全管理工作。这种不尊重安全工作科学性的做法显然违背了安全工作的客观规律。
2、安全生产措施费用投入不足的现象还普遍存在
安全事故的发生是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导致能量的意外释放。其中物的不安全状态是发生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这种情况的发生多数是由于缺少安全措施费用投入,导致生产系统及其中的设备设施存在隐患而处于不安全状态,从而引发事故。由于当前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激烈的竞争致使劳动力价值较低。一些生产单位在巨额的安全措施费用投入与低廉的劳动力价值之间做出了错误的选择和决策。表面上重视安全,事实上却采用不惜牺牲劳动者健康甚至生命的不人道做法来换取经济效益。
3、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不规范,缺乏有效的安全运行机制
规范安全管理工作,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是安全生产工作的核心。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
加强日常安全生产管理是消除安全隐患、预防事故发生的有力保障。这顶工作是安全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多数企业中存在着安全管理工作松懈的现状。日常的安全生产管理包括各种安全生产检查、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开展安全生产活动等内容。由于安全检查不及时、不到位,使各种安全隐患以不同形式长期存在于生产作业环境之中。这些隐患成为了生产作业人员的杀手,时刻威胁着作业人员的安全和企业的财产安全。
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工作存在空白点。这种现象在临时工、合同工中较为突出。个别企业的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率不到30%。习惯行违章现象极为普遍。这种现象导致了由“人失误”诱发安全事故的机率大幅上升。由于部分企业无基层岗位安全员或安全员文化基础较差,没有良好的记录习惯,交接班时没有安全记录,安全生产措施计划不能认真执行等。这些习惯性违章行为都是安全运行机制失效的表现。
4、安全专业人才严重缺乏
长期以来形成的思维习惯是,人们更重视行政管理学科和科学技术学科等“热门专业”,忽视了安全专业的重要性,开设安全专业的学校也比较少,从而导致生产单位中安全专业人员匮乏的现状。这种情况严重的制约了安全工作科学有序的开展。某企业共有安全管理管理人员及安全管理网络成员六十二名,却没有一名是安全专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可以想象这样的一个安全管理群体会取得怎么样的安全成果。从事安全工作凭得就是经验和对生产现象的粗浅了解。这样的安全管理队伍怎么能适应现代经济发展的要求?就是不出现安全事故,安全管理工作也只能在低水平徘徊。这将非常不利与我国安全事业的发展和与世界安全工作的接轨。
5、安全教育培训不严格
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进行的各种安全教育培训和企业中开展的各种安全学习教育工作,是保证安全管理者和操作者具有相应资质和技能的重要手段。安全管理制度要求企业法人、主管安全的副职及安全技术干部都必须持证上岗。生产岗位上的各个特种作业人员更是必须做到持证上岗。企业新员工上岗前同样需要进行三级安全教育。由于安全认识上存在问题,有些企业不能认真对待这项工作,不是缺少必须的安全认证、安全培训,就是应付差事走形式。慎至花钱买证的现象也在一定范围内存在。这种态度和现状导致企业安全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的持证上岗率不能达到100%,有证的操作者其技术水平含金量也大打折扣,安全教育培训不严格是导致“人失误”等各种不安全行为的主要原因。
6、农民工、临时工的安全教育与管理是安全工作的薄弱环节
经济的快速发展促进了企业对劳动力的需求。在这种情况下,农民工、临时工加入了各种工业生产活动。这些劳动者的优点是体力好、劳动积极,缺点是文化水平低、安全技能差。这部分人往往是安全工作的薄弱环节,同时也是各种伤亡事故的直接受害者。加强对这部分劳动者的安全教育培训和个体防护是安全工作的重点之一。据统计,在xx年度的伤亡的人群中,超过半数的伤残人员是这一类劳动者。
三、解决这些存在的安全问题的对策
针对上述安全生产工作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必须制订可行的解决方案。安全工程是一项系统工程,解决安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也应本着系统工程系统解决的思路。绝不能用“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片面的解决办法。安全工作的目标是实现企业的本质安全,必须按照系统安全工程的要求去实现安全生产。
1、坚持安全工作的法制原则
《安全生产法》在xx年11月1日正式实施。在今年召开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国务院对国家安全生产管理体制进行了积极的调整,成立了由国务院直接领导的“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由此可见国家对安全工作的重视和对广大人民群众身心健康的关心。
科学的安全管理体制及有效的运行机制是保证安全生产工作顺利开展的前提。我国的法制原则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开展安全工作就必须认真坚持这项原则。《安全生产法》的是我们开展安全工作的指南,其对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保障、从业人员的权利和义务、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生产安全事故的应急救援与调查处理、法律责任等方面都做了完备细致的规定。
2、进一步加强安全措施费用的投入
以前,某企业由于安全措施费用投入不足,加之设备老化、安全设施不健全,常有生产事故发生,并导致生产作业人员伤害。仅一年就投入医药费二十多万元。经过认真反思和学习。不断加大了设备更新、安全设施维护、劳动者个体防护的资金投入,为生产中的关健安全设施配备了冗余安全保障系统。经过积极努力工作,从根本上改变了安全工作的被动局面,已连续六年没发生一起伤亡事故。
在新建工程项目中认真执行安全生产“三同时”,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贯彻安全工作“五同时”等安全政策都要求建设单位要有相应安全设计、安全设施、安全装备的投入。在进行新建、改扩建工程中认真坚持“三同时”、“五同时”原则,也就是把安全设计、安全设施、安全设备及安全技术及时投入到生产系统中,因此这项工作的实质就是安全投入工作。
3、加速安全专业人才的培养
我国安全技术研究工作尚属起步阶段,从世界范围来看,从事这方面研究的单位很多,研究工作已取得了很大成果。我国由于长期以来忽视了安全人才的培训,特别是高级安全人才的培养,安全研究工作还处于落后地位。在当前大力提倡安全工作、重视安全工作、发展安全工作的社会环境下,急需掌握安全知识、勇于献身安全事业的安全专业高级人才。来促进安全科技和研究工作的发展。只有大力培养安全人才,具有丰富的安全技术队伍和人才贮备,才会使我们的安全工作的被动局面得到改善。
通过加速安全专业人才的培养,可以从根本上扭转企业安全工作是薄弱环节的不利局面。目前有些企业也并非完全不重视安全工作,可不论你如何重视安全工作,事故还是发生了。这是为什么呢?深究其根源,企业缺乏安全专业人员,不会开展安全工作,安全工作防范体系、防范技能不科学是导致事故的重要原因之一。
再者,由于企业缺乏安全专业人员,企业的安全技术管理和研究工作只能在表面肤浅的进行。简单的说叫“粗放型管理模式”,严格的说,还是个不懂安全防护科学的问题。开展安全工作的目的是为了实现企业的本质安全。所谓本质安全,是指实现设备或系统的本质必须安全,一旦设备或系统发生故障时,能自动排除、切换或安全地停止运行;当人为操作失误时,设备、系统能自动保证人机安全。只有加速安全人才的培养,才能使之立足于企业的安全生产实际,利用系统安全评价、事件树分析、事故树分析等安全科学技术手段来预测分析企业安全状况、系统预防机制、个体防护体系及安全技术研究工作。因此,加大安全专业人才的培养将为我国安全事业的发展基础。
5、积极推行注册安全工程师制度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有关规定,实行“注册安全工程师制度”。该制度是我国刚刚开始实行的安全行业管理准入制度。并在今年四月份首次认定了一千五百名注册安全工程师。经过这次认定后,国家将执行安全工程师的考核准入政策。适用于生产经营单位中从事安全生产管理、安全工程技术工作和为安全生产提供技术服务的中介都构的专业技术人员。
注册安全工程师是指通过全国统一考试,取得《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安全工程师执业资格证书》并经注册的专业技术人员。生产经营单位中安全生产单位、安全工程技术工作等岗位及为安全生产提供技术服务的中介机构,必须配备一定数量的注册安全工程师。注册安全工程师可在生产经营单位中安全生产管理、安全监督检查、安全技术研究、安全工程技术检测检也安全属性辨识、建设项月的安全评估等岗位和为安全生产提供技术服务终中介机构等范围内执业。注册安全工程师在执业活动中,必须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和各项规定,坚持原则,遵守职业道德。注册安全工程师应当定期接受业务培训,不断更新知识,提高业务技术水平。
6、积极推广企业安全评价工作
安全评价,在国处也叫“风险评价”,风险是指任何系统都有可能遭受损失和失败。根据这种已知条件,事先对风险进行评价,看看它发生的可能性有多大,会造成多大损失,从而进行曲有效的预防工作。开展企业安全评价工作,通过一系列标准化的安全评价手段来有利于促进企业实现本质安全。我国的企业应积极地美英等国成功的安全工作经验,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合乎我国国情的评价标准。首先对危险性大、实际上有许多伤害事故发生的危险行业进行安全评价,然后再对所有企业进行安全评价普及。通过安全评价,对企业的安全工作现状进行诊断,肯定其已取得的成就,发现其存在的不足了安全隐患,督促其进行完善和整改。增加企业的安全防范能力。
区块链监管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篇7
摘要:农村法治建设在我国的法治建设过程中居于重要地位,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不可或缺的部分,更是我国法治建设的重难点。然而现阶段农村法治建设存在某些问题,同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的建设还有很大的差距。分析了农村法治建设当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提出了应该从提高农村经济水平,建立健全农村法律体制,加大普法宣传、教育力度方面来提高农村法治建设。
关键词:农村法治建设;存在的问题;提高
中国作为农业大国,农业与民生发展一直以来是国家发展的重点,农村建设便作为国家建设的重要内容。农村法治建设决定了农村的发展环境,制约着新农村建设的发展。农村法治建设成为了农村政治、经济发展的保障条件,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在需要,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必然要求。
一、当前农村法治建设现状与问题
(一)农民的法律知识欠缺、法律意识有待提高
随着国家普法宣传的进行,农民文化素质有了显著提高,农民的法治思想逐渐增强,但是总的来说,农村居民的法律意识仍然需要提高,主要表现在:①农民缺乏权利意识。许多农民在面临权利遭到侵害时,只有少数农民愿意使用法律来保护自身的权益,要么不主动使用法律武器,要么是因为顾及一些其他因素而不愿去主张。近些年来,在社会上出现许多农民工讨薪事件,许多民工使用非常极端的方法讨要薪资,但是成功率非常的低,造成此类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就是农民的法治观念淡薄,缺乏权利意识。②部分农民的法治意识仍然淡薄,用法意愿不高。在他们看来,法律比不上权力、关系好用,“讲人情、讲关系”的思想普遍存在,“遇事找人”成为习惯。农民对法律的认知程度不高,导致法治观念很难在农村盛行,农民就很难用法治的观念来规范和要求自身的行为。
(二)农村法律制度不健全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发展,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新型农业的快速发展等许多新变化的发生,我国关于农村的各项法律制度出现了较多空白,主要表现在:①在部分涉农领域立法上出现空白,当前需要的一些法律条款还没有制定出来,导致广大农村基层干部和农民群众无法可依。②现存法律当中,有些内容缺乏可操作性;有的由于出台时间较长,已经不能满足当前新农村建设的需要。
(三)经济因素制约
法治作为上层建筑,受到经济基础的制约,什么样的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相应的法治发展水平。改革开放之前,我国农村温饱问题尚未解决,更无法谈法治。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农村经济虽然发展较慢,但是解决了温饱问题,在现阶段,精准扶贫、新农村建设,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许多农村居民走出乡村,到城市发展,农村的发展程度相对于城市还有很大的差距。现在的农村仍然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我国现在依然是城乡二元制结构,农村经济与城市发展相差较大。经济上的巨大差异致使法治资源上的分配不均,法治资源更加偏向于经济发展较好的城市,除了现有的资源,还包括对将来法治资源的吸引力。农村的现有法治资源无法满足当前农村的发展,并且农村的现状也很难吸引到相关的法学人才,很多从农村走出去的高素质法学人才在就业时更加倾向于发展机遇较好的大城市,农村地区难以做到人才回流,未来的法治资源仍然稀缺,陷入了一个恶性循环当中。
二、加强农村法治建设的对策
(一)大力发展农村经济,为农村法治建设打好物质基础
由于当前农村经济基础较差,发展农村法治建设的物质基础是没有保障的。这就要求大力发展农村經济建设,提高农村生产力,拓宽农民提高收入的渠道,加快促进农业产业化,加快完善农村市场经济。在这个进程中,农民慢慢把自己作为市场主体的一部分,农民的权利意识就会慢慢提高,在市场竞争中就会学会使用法律去保护自己的权益。这样农民才会慢慢变得富裕,农村经济才能得到不断发展,才能更加迈进社会主义新农村,为农村法治建设打下物质基础。
(二)坚持科学立法,建立健全农村法治体系
有法可依是法治的基本前提,健全的农村法治体系是农村法治建设的前提。国家在立法要改变重城市、轻农村的倾向,要重视农民利益的保护,加快涉农领域的立法进程。立法要切合农村实际,要认真调研农村实际情况,对原有的农村法律法规进行全面梳理,及时修改和调整不符合当前农村实际的法律法规。各地农村要依据法律法规,将本地实际情况结合起来,制定出符合本地特色的村规民约,保证村规民约的合法性和有效性,形成多层次立法体系。
(三)加大普法宣传力度,增强农村居民的法律意识
邓小平曾指出:“加强法治重要的是要进行教育,根本问题是教育人。”农民作为依法治国的主体,同时也是普法教育的重点对象。经过长期多方面多角度的普法,农村居民的法律素养在不断提高,但是与我们所要求的还有很大差距。所以,我们还需要通过多种方法加大法治宣传的力度。农村的法治教育要做好专门抓与综合抓,一般教育和重点突破的关系
(1)要突出重点内容。要重点宣传农村土地流转、房屋拆迁等有关的法律知识;大力宣传同农村市场经济相关的法律知识;重点宣传劳工权益、安全生产相关知识;大力宣传消费之权益保护知识;大力宣传知识产权的法律法规。
(2)要创新普法手段。要充分发挥网络新媒体在宣传法律知识的重要作用,利用报纸、电视、网络、微信平台等现代媒体,传播法律知识;要充分利用全国法制宣传日——12月4日,向广大农村居民宣传我国的基本法律制度。
参考文献:
[1]易国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法治路径探析[J].特区经济,2007(5):162-164.
[2]梁宝宏.新农村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的困境与对策研究[D].曲阜:曲阜师范大学,2009.
[3]钟薛.农村法治建设的问题与对策[J].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学报,2008(3):105-106.
区块链监管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篇8
近日在对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审计中,对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管理情况进行了延伸调查。从调查情况看,农民专业合作社存在财务和民主管理混乱,财务制度不健全,账簿设置不规范,虚列项目建设内容,监督乏力等问题。成为当前合作社规范化建设的一个障碍。
一、存在的问题
一是财务管理机构缺位。从调查的4家合作社来看,都没有设置财务专门机构,即使设置了财务室,也没有设置会计、出纳岗位,多数是聘请其他人员结算账目,以做“流水账”为主,应付了事,造成财务管理机构的缺位。
二是账簿设置不规范。调查发现,部分农民专业合作社没有按《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会计制度(试行)》科学、合理的设置账簿以及使用会计科目。如某果树农民专业合作社xx年建设的标准化苹果生产基地一处,财政补偿资金50万元,未建立账簿核算,失去财务监督。没有记录反映经济活动状况。一些合作社账簿设置不规范,只记现金流水账,没有按照会计核算要求设置会计科目,不能完整、全面、规范地进行账务处理和反映合作社的财务活动状况。
三是项目资金收支不及时入账,而是转入个人存款卡运做,收支及资金往来得不到真实反映。调查发现,一些合作社在财政直接支付项目资金到对公账户后,资金稍作停留即被转入个人存款卡,这些项目资金在转入个人存款卡后具体收支情况无法监管。
四是虚列项目建设内容套取资金。个别农民专业合作社虚列建设内容,套取资金,有的养殖专业合作社购进养殖品种后,验收一过,马上转手卖掉,没有发挥项目示范带动作用。
五是缺乏内部监督。部分合作社没有定期进行社务公开,加之社员普遍财务知识不高,对合作社的财务状况漠不关心,无法起到监督作用。
二、相关对策
一是设立财务机构,完善财务制度。农民专业合作社要加强财务工作管理,设立财务职能管理部门,出纳要安排专职人员担任,不能由董事会成员或董事长兼任。同时,加强财务经济活动各项制度建设,完善制度内容并按制度执行,增强民主理财意识,对合作社的大额资金支出必须经理事会讨论,集体决定,保证资金运用的安全性,防范风险。
二是规范会计行为,强化成本核算。财务人员要按照《会计法》、《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会计制度》,健全会计账簿,国家扶持资金明细账,做到账款相符,账证相符。中央和地方财政扶持合作社发展资金给予的补贴资金,必须按规定进行核算,专款专用。
三是加强内部监管,强化财政监督。农民专业合作社要按自身特点,对于设立执行监事或监事会的要定期或不定期的对各项经济业务活动进行监督,对发现违规违纪行为或账务处理不当或财务手续不完备的,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纠正或完善。同时,要加强示范性合作社财政资金使用情况的审计,加大督促力度,保证做到专款专用。
四是加强人员培训,提高人员素质。除个别规模较小的合作社委托代理记账外,一般都要设置财务岗位,配备财务人员。并积极组织合作社监事会和财务人员培训,学习《会计法》、《合作社财务会计制度》,提高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能力,学会处理账务,提高执行财经政策水平和能力。财政部门和农业经济管理部门要为合作社财务人员提供咨询,指导合作社建帐,组织财务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
三.农商行助力合作社融资
近日,xx农商银行成功发放首笔家庭农场贷款50万元。目前,该行已向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投放信贷资金7200万元,支持农村专业大户300多户,已与6家专业合作社达成合作意向,建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档案500多户。
针对当前新型农业和现代农业的发展催生更多金融需求的现状,xx农商银行积极创新,按照“宜场则场、宜户则户、宜企则企、宜社则社”的原则,针对满足无抵押、无担保,有适销对路农产品、有明确的销售对象、有稳定的现金流、有健全的财务会计核算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实施名单制管理,实行一对一对接,进行重点扶持,建立稳固的客户群体。客户只要依托农村土地开展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即可申请贷款,且农村产权价值能够覆盖贷款本息的,原有两个以上担保人担保降为一个担保人,贷款最高额度原则上由不超过经营项目资金总需求的30%调整到50%。同时,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根据新型农业生产性资金需求特点,快立项、快授信、快报批、快发放,简化贷款手续,建立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相适应的审批流程,对其实施一次申请、集中授信、循环使用、余额控制的方式。
考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缺少担保物的实际,该行强化产品创新,除采取联保体担保的方式外,提供多样化融资方案,对种植粮食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重点开展农机具、存货第三方监管等抵质押贷款业务;对种植经济作物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蔬菜大棚、土地承包经营权、林权、应收账款等抵质押贷款业务;对产业化程度高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户”等供应链金融服务等。截至目前,该行发放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机具机械抵押贷款100万元、存货第三方监管质押贷款500万元、林权抵押贷款210万元、应收账款质押贷款400万元。
在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客户提供贷款支持的同时,该行还为其提供综合性、全方位的金融服务。通过布放“农金员+农金通+自助设备”模式的电子机具,对专业大户、专业合作社等产业集群较集中的重点区域实现了金融服务全覆盖,构建了功能完善、方便快捷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截至目前,该行已为30多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安装了电话POS,为其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
四.市场
近年来,在探索市场化经营模式方面,滕州xx镇采取“企业+合作社+基地+支部+农户”的生产模式,由企业(合伙人)注“资”、合作社出“技”、村集体转“地”、农户出“力”,政府铸“牌”。重点培植了粮食、蔬菜、马铃薯、食用菌、林果、苗木花卉、中药材等基地,发挥种植专业合作社的龙头带动作用,实施现代农业示范提升工程,推进全镇农业基地建设。
永兴粮食、润民粮食、山溪种植、国丰种植、忠堂种植等合作社大力实施了粮食高产千亩方、百亩方创建项目,以托管方式采取“农资服务、农机服务、病虫害防治、技术指导”等“四统一”标准化生产,均取得了良好效果,推动了粮食产业由传统的一家一户模式种植向精细化统一管理的现化生产模式转变,使全镇6.6万亩粮食得到稳步增产。
升腾蔬菜、蔬源种植、亿达蔬菜、优质园蔬菜、康之源粮蔬、宝丰蔬菜、德富果蔬等专业合作社,在该镇孟庄、西南宿、张坡、庞庄、土城、东于等村8000亩基地上,采用大田种植、拱棚种植、冬暖大棚的方式,生产甘蓝、圆葱、嫩萝卜、黄瓜、辣椒、茄子、韭菜、冬瓜、西红柿等30多个品种蔬菜,年交易蔬菜1.5万吨,交易额近2亿元。天芋马铃薯、御宿种植基地主要生产春秋两季拱棚马铃薯。
玉玲珑樱桃、冠林银杏、大红袍花椒、巨丰核桃、长峰蜜桃、金顶山花椒等林果合作社,其中500亩“满堂红”系列的长峰蜜桃,栽植“黄金蜜”、“日本红桃王”、“霜红六号”、“金秋红蜜”、“中油16”等品种,自5月初到11月底每月都有鲜桃上市,每亩可实现产值2万余元。腰庄、西南庄、东南庄等10多个村形成的万亩大樱桃基地和南台村大棚大樱桃基地,正在打造大樱桃精品园;在中顶山、中黄沟、前台、民庄等村山岭薄地栽植大红袍花椒近万亩,可每年为农民增收5000多万元,小花椒已成为山区农民增收的“摇钱树”。在钓鱼台、上邱庄、西辛庄、大峪庙等村栽植了2000余亩的薄皮核桃基地,品种为元丰、香玲,正进入盛果期。
玉泉苗木、御盛花卉、万红花卉等合作社的千亩花卉苗木基地,集林果苗木培育、科学技术推广及观赏于一体。各种名贵苗木花卉100余类,牡丹、海棠、玉兰等花卉百花竞放、万紫千红,已成为区域精品苗木示范基地。
丰润种植合作社基地的瓜蒌、木瓜、皂角、皂刺、半夏等药材,自庄村和后赵村种植100亩白术、芍药以及上屯村、洪村种植的400亩金银花等中药材基地;已成为xx中医药大学教学实践基地,着力推广名优中草药种植。
目前,xx镇已发展农民合作社52家,合作社投资1.561亿元,流转土地21555亩,各类农业专业合作社呈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景和旺盛的生命力。有效促进了全镇农业的快速发展,拓宽了农产品销售渠道。着力解决了销售难题,有效规避风险,让农民从中得到了最大实惠。
区块链监管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篇9
(一)班级集体的组织者和指导者
班级是学校开展教育工作的基本单位。班主任是班级集体的组织者和指导者,电大班集体就像一只乘风破浪的船,掌舵的就是班主任。班主任是电大学生的领航者,一个班集体如果没有组织,就会一盘散沙。
(二)学校工作的执行者和落实者
电大班主任不仅是教师中的骨干,还是校长的助手。学校各项工作要得到具体落实,必须得到班主任的具体实施才能得以实现。学校工作只有通过班主任的教育教学活动和大量的组织、指导、协调工作,才能有效的在电大学生中贯彻实施,并具体落实到每一位电大学生身上。
(三)各方教育的联系者和协调者
实践告诉我们,大到一个学校、一个年级,小到一个班集体,形成教育合力是非常重要的。教育合力是指学校、家庭、社会等各方教育力量有机地联系与相互促进的影响学生成长的教育力量。我们电大学生在教育合力的形成过程中要发挥整体功能,发挥整体效益,这就需要班主任的联系和协调。
(四)学生学习的人师者和导师者
德高为师,学高为师,身正为师。育人先育己,敢为人师者,不可一日废学。面对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知识和信息更新的日益加快,班主任应不断更新知识,及时把握和跟踪现代教育思想发展的动态,这是班主任扮演多重角色的内在要求。班主任唯有树立终身学习理念,由单纯“放电”的知识输出者转变为不断“充电”的学习者,才可能保证开放教育的高质量,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要求。班主任必须更新观念,实现三个转变,即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从一次性教育向终身教育转变,从封闭教育向开放教育转变。要从传统教学模式中“突围”出来,由“教书匠”转变为科研型、创新型教师,由“独奏者”转变为“伴奏者”,由“演员”转变为“导演”,完成向“导学”教师的转变,做学生学习的人师者和导师者。
(五)班级工作的管理者和服务者
电大班主任是学生活动的管理者,应该成为具有一定权威的管理者。所谓“权威”,是指管理者在组织中的威信、威望,是一种非强制性的“影响力”。权威不是法定的,不能靠别人授权。权威虽然与职位有关系,但主要取决于管理者个人的品质、思想、知识、能力和水平;取决于同组织人员思想的共鸣,感情的沟通;取决于相互之间的理解、信赖与支持。这种“影响力”一旦形成,学生都会吸引到管理者周围,心悦诚服地接受管理者的引导和指挥,从而产生较大的学习动力和工作热情。电大班主任是学生活动的服务者。应该把学生的呼声作为工作关注的第一信号,学生的需要作为工作的第一选择,学生的利益作为工作第一考虑对象。因此,电大班主任应牢牢树立“以学员为本”的服务意识,在学习工作上为学员提供各种服务。
区块链监管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篇10
一、存在的问题
(一)部分干部对信访工作认识不到位。一是认为抓信访太牵扯精力,影响抓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把信访工作与经济发展对立起来。二是有些村主要干部在矛盾纠纷排查、乡村说事日、解决解决疑难信访问题时工作存在应付思想,不下势动真,认为上访群众多是“刁民”,对群众反映的问题、提出的意见不能引起足够重视,采取哄、拦、卡、压的办法,甚至对群众的上访征兆置若罔闻,既不及时报送信息,也不采取措施,导致群众上访不断。三是一些机关干部工作作风不实,官僚主义严重,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处理不及时、不到位,甚至不闻不问,以至小事拖大,大事拖“炸”。四是认为信访工作是信访部门的事,认为信访部门是“救火队”、“挡箭牌”,有事时想到,无事时忘掉,平时看不到。
(二)信访对象多元化。当前信访活动的主体已不单纯是过去的以优抚对象、老幼病残、贫困户为主,现在则扩大到离退休老干部、最低生活保障对象、社会求助者及其他如举报、咨询、社会法人等。许多普遍性问题上访人数多、持续时间长,城镇信访对象有呈逐年上升之势,信访群体信“上”不信“下”,信“多”不信“少”,信“闹”不信“理”,信“访”不信“法”,信访工作难度进一步加大。
(三)信访内容复杂。信访对象反映的问题绝大多数都很现实,基本都涉及到个人或集体的切身利益,情况复杂,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处理起来难度较大。且都明确要求为其解决实际问题,不达目的,不肯罢休。因此,导致集体上访不断增多,越级上访时有发生。
(四)无理缠访依然存在,群体信访活动组织化倾向明显。极少数人别有用心,滥用信访权利,背后专人策划一些较大规模的集体访,虽经信访部门耐心说服教育,仍然信访不息,找领导纠缠,无理取闹,组织化倾向较明显。无序信访突出。
二、解决问题及建议
综揽上述难点问题,面对如此严峻的现实形势和复杂的社会矛盾,如何做好当前信访工作,是摆在各级党政领导面前的重大而现实的课题。我们以为,解决这些难点问题的有效途径是:努力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端正对人民群众的态度,提高对信访工作的认识,加强对信访工作的领导,真正形成各级党委政府、各职能部门、各基层单位齐抓共管的全方位、网络化、大信访的信访工作格局。一是强化领导,全面落实信访工作责任制和落实“一岗双责”制,坚持领导包案制,一手抓预防一手抓处理,大的信访案件要成立专门的领导班子,主要领导亲自抓。二是完善情报信息机制。在工作中注重收集有价值信息,及时、正确把握信访先兆,牢牢把握信访工作主动权,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及时把信访问题解决在基层,解决在源头,解决在萌芽状态。三是进一步做好重大事项信访评估制度,最大限度维护群众的切身利益,从根本上化解引发大规模的集体上访。
三、经验和做法
近年来,我们洽川镇始终把信访稳定工作放在全镇工作大局中去思考、去谋划、去推动,突出工作重点,健全工作机制,不断强化基层化解矛盾、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建立了“畅通、有序、务实、高效”的信访稳定工作格局。2008年,全镇实现了赴京赴省集体上访和赴京、省非正常上访“双零”目标,我镇被县委、县政府授予“无越级上访乡镇”。各类信访案件的到期结案率达100%。在全国“两会”、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十七届三中全会等重要敏感时期没有来自我镇的干扰。
(一)全力促进“事要解决”,进一步完善解决问题机制
成立了重大疑难信访问题会审和重大疑难信访问题协调领导小组,及时研究重大疑难信访案件。并在全镇开展了重信重访专项治理活动,化解了一批重点案件,特别是主要领导高度重视,党委书记、镇长主要领导亲自抓。各村各单位也都切实把信访稳定工作列入了重要议事日程,坚持定期研究信访工作和联席会议制度,认真做好矛盾纠纷排查、信访中心户、乡村说事日等工作,研究重大案情,全镇上下重视信访稳定工作,主动抓好信访稳定工作的积极性、自觉性明显提高。
(二)完善督查督办机制,推动信访稳定工作扎实高效开展
建立了信访稳定“小红旗”挂牌督办制度,对各类不稳定因素和上访苗头,上墙小红旗挂牌督办,有力地推动案件快查快结的过程。我镇的“小红旗”挂牌督办制度被市党委宣传部主办的《渭南宣传》上予以发表。
(三)畅通信访渠道,切实维护群众利益
在全镇认真开展大接访、大排查、大调处活动,建立健全了首问负责制,乡村说事日制度,包村领导、机关干部负责制度等四项制度。通过三项活动的开展,将大量上访群众稳定在镇内,现场处置解决了一大批信访问题,维护了上访人的合法权益。
(四)抓早、抓小、抓苗头,着力加强矛盾纠纷排查化解
坚持定期排查和不定期排查相结合,建立矛盾纠纷排查档案,一事一策研究解决措施,减少越级信访量和重复信访量,做到三个明确,即:明确领导包案,明确专人处理,明确解决时限,20-年以来,没有发生重大群体性事件和恶性上访事件。对于苗头性的重大信访件提早接入,我们职权范围无法解决的,及时上报县委、县政府及有关部门争取主动性。今年我镇夏阳村码头群体性纠纷事件由于我们提早主动介入,积极向上汇报,在县联席办特别是县委、县政府领导的协调下,终于得到了比较完满的解决。
区块链监管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篇11
(一)班级集体的组织者和指导3
班级是学校开展教育工作的基本单位。班主任是班级集体的组织者和指导者,电大班集体就像一只乘风破浪的船,掌舵的就是班主任。班主任是电大学生的领航者,一个班集体如果没有组织,就会一盘散沙。
(二)学校工作的执行者和落实者
电大班主任不仅是教师中的骨干,还是校长的助手。学校各项工作要得到具体落实,必须得到班主任的具体实施才能得以实现。学校工作只有通过班主任的教育教学活动和大量的组织、指导、协调工作,才能有效的在电大学生中贯彻实施,并具体落实到每一位电大学生身上。
(三)各方教育的联系者和协调者
实践告诉我们,大到一个学校、一个年级,小到一个班集体,形成教育合力是非常重要的。教育合力是指学校、家庭、社会等各方教育力量有机地联系与相互促进的影响学生成长的教育力量。我们电大学生在教育合力的形成过程中要发挥整体功能,发挥整体效益,这就需要班主任的联系和协调。
(四)学生学习的人师者和导师者
德高为师,学高为师,身正为师。育人先育己,敢为人师者,不可一日废学。面对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知识和信息更新的日益加快,班主任应不断更新知识,及时把握和跟踪现代教育思想发展的动态,这是班主任扮演多重角色的内在要求。班主任唯有树立终身学习理念,由单纯“放电”的知识输出者转变为不断“充电”的学习者,才可能保证开放教育的高质量,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要求。班主任必须更新观念,实现三个转变,即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从一次性教育向终身教育转变,从封闭教育向开放教育转变。要从传统教学模式中“突围”出来,由“教书匠”转变为科研型、创新型教师,由“独奏者”转变为“伴奏者”,由“演员”转变为“导演”,完成向“导学”教师的转变,做学生学习的人师者和导师者。
(五)班级工作的管理者和服务者
电大班主任是学生活动的管理者,应该成为具有一定权威的管理者。所谓“权威”,是指管理者在组织中的威信、威望,是一种非强制性的“影响力”。权威不是法定的,不能靠别人授权。权威虽然与职位有关系,但主要取决于管理者个人的品质、思想、知识、能力和水平;取决于同组织人员思想的共鸣,感情的沟通;取决于相互之间的理解、信赖与支持。这种“影响力”一旦形成,学生都会吸引到管理者周围,心悦诚服地接受管理者的引导和指挥,从而产生较大的学习动力和工作热情。电大班主任是学生活动的服务者。应该把学生的呼声作为工作关注的第一信号,学生的需要作为工作的第一选择,学生的利益作为工作第一考虑对象。因此,电大班主任应牢牢树立“以学员为本”的服务意识,在学习工作上为学员提供各种服务。
区块链监管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篇12
安全生产工作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关系到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和经济建设的健康发展,是一切工作的保证。安全生产是一项系统的社会,它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劳永逸,更容不得一丝一毫的松懈和侥幸,有句格言说的好“安全来自长期警惕,事故出自瞬间麻痹”。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安全生产工作在发展经济过程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出来。但在新形势下,安全生产氛围不浓、安全意识不高、安全知识匮乏等仍是一个普遍的社会现象,就周边的几个单位而言,同样存在着安全生产走过场,不重视的现象。其实认真理顺安全与生产的辨证关系,加大安全生产的投入,健全安全生产机制,开阔广大干部职工的眼界,提高安全工作理论水平,提高安全生产综合素质,对促进单位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是有目共睹的。笔者现就新形势下安全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和应采取的措施谈几点浅见。
一、现状与问题
(一)是安全生产工作存在“利”。即利益。由于传统观念影响,安全投入存在着可投可不投的思想。普遍存在着减少安全资金、设施投入,甚至不投入的现象,被眼前经济利益蒙蔽了眼睛,不顾长远利益,只图眼前一派形式大好,于不知不觉中为麻痹思想和安全隐患的滋生创造了有利条件。
(二)是安全生产工作存在“松”。即松松垮垮。安全生产工作会开了,精神明白了。可就是落实不下去,成绩出不来。某些领导热衷于应付上级布置的阶段性任务和检查,淡化和忽视安全生产工作的经常性,电视上、报纸上的安全事故看多了,触目惊心了,安全管理工作就紧一阵子,过一些时日,安全形式好转了,心理防线放松了,安全生产工作就又回到了原地踏步的状态,日子也就在这松松紧紧中捱过去了,只等任期一到,拍屁股走人。
(三)是安全生产工作存在“轻”。即轻视安全生产工作的作用。据我了解有的管理干部、职工认为安全生产工作是空的,平常也就是检查检查、宣传宣传、开几个会、发几个文件的事,做的再好不能当饭吃,不能当钱花,不能当房住、不能当衣穿,不如干一个工程、中几个标段来的实惠。因此他们轻视安全生产工作,放任自流,得过且过,把自己的生命安全和全家的幸福当成了儿戏。
(四)是安全生产工作存在“缺”。既是缺少对当前安全生产教育、宣传、指导工作的研究,不善于抓苗头、抓倾向、抓重点,缺少能适应当前安全工作形势的有效措施。
(五)是安全生产工作存在“流”。所谓“流”就是流于数字、流于表面、流于现象。部分企业在安全生产检查过程中,强调布置,侧重抽查,使检查只发现闪光点,好做法,下级单位接到上级部门的通知,便照着通知中所列的检查内容,进行重点布置,对检查重点进行突击整改。有一些负责人,研究上级领导检查中可能走过的路线,并在沿线精心布置。各项工作准备停当,检查组如约而至,检查结果必然是“工作扎实,成绩突出”,接下来就是通报表扬等等。可检查过后,隐患依旧是隐患,死角依旧是死角,总结报告中,检查多少次、整改多少项、参加多少人、写了多少篇体会、进行了多少次考试、平均多少分等等,表面上看挺实在、挺具体、挺感人,但这种按图索骥的检查,实际效果如何就不得而知了。
(六)是安全生产工作存在“懒”。即懒惰。对于开展安全生产工作打不起精神,缺乏毅力,总认为安全生产工作是得罪人的事,掏力不讨好。对工作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缺乏充分的估计,兴头上来了就抓一阵子,一遇到困难就放弃了,有的看上去会议开了、文件发了、方案实施了、整改了、总结写了,可问题还是一大串,隐患也是一大堆,楞是没有成绩出来,哎!你说邪门不。
(七)是安全生产工作存在“空”。即安全生产工作内容空虚。多数单位就理论而学习,不结合本部门、本单位、个人的实际而实施,往往是扯闲话的多、调侃的多,即使组织一些检查考试、答题之类,也是走形式、走过场,摆摆场面,应付一下而已。
(八)是安全生产工作存在“老”。就是工作开展的形式还是老方式、老面孔。一人讲话众人听,议论如同放蜜蜂。精神一说,方案一发,你扯东他扯西,天南海北,海阔天空,讲的无不生动,表态大气凛然,可落实下去了吗?不知道!
(九)是安全生产工作存在“拖”。即是工作没有效率。办事拖沓,节奏缓慢。一些同志习惯了按部就班、四平八稳,缺乏紧迫感,缺乏说办就办、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今天的事推到明天,本周的事推到下周。一些工作的安排部署,很长时间才能拿出解决方案,解决问题时已是事过境迁,不了了之了。
二、对策与措施
针对以上情况,应该如何开展新形势下的安全生产工作呢?我认为在今后的工作中对安全生产应采取以下措施:
(一)安全生产工作要“全”。即建立健全安全生产“五要素”。就是塑造企业安全文化,提高安全意识;依法治安,规范安全行为;落实责任主体,强化安全责任;增加技术含量,实现科技兴安;加大安全投入,确保人人平安。
(二)安全生产工作要“实”。也就是说开展安全生产工作的内容要客观、切莫形式一派大好或问题一讲,就不了了之。要摆事实、摆实情、讲实话,运用哲学观点,一分为二,好就是好,坏就是坏。运用身边的典型事例教育干部职工,用发生在全国各地的典型事故警示干部职工,进行科学分析,做出科学说明,既要把成绩讲够,把问题讲透,又要把办法讲明,把前景讲清,这样才能真实可信,才能说服人,才能教育人,才能把安全生产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三)安全生产工作要“活”。即安全生产宣传开展的方式要活。当前,在干部职工中掀起的安全学习不能仅限于学习读小报,大会做报告。当然,这也是安全宣传的重要形式,但决不是唯一的形式。除过去行之有效的诸如有奖征文、演讲会、对话、双向交流、自我教育等形式要坚持以外,还要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现代传播工具进行双向引导,用足各种文化、宣传手段,通过干部职工喜闻乐见的形式,寓教于乐,达到安全宣传的目的。
(四)安全生产工作要“近”。就是要贴近本部门、本职工作岗位。要根据本单位的工作实际,业务范围开展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不要照搬照抄别的单位不切合实际的经验和做法,把全局的安全生产工作陷于被动之中。
(五)安全生产工作要“分”。就是要针对不同阶层,分层次的进行教育工作。不能管理人员和一线职工“一锅煮”。如在教育内容上,就可以向职工多讲一些与其本职工作有关的安全内容,注重安全操作规程,提高安全意识,减少安全事故,对安全管理人员就可以适当的多讲一些问题和看法,多讲一些国家的大政方针,法律法规,让他们都能充分认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树立高度的责任感。这样才能让每个层次的人都对安全生产工作有一个充分的认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六)安全生产工作要“新”。也就是说安全管理工作的工作方式要新、观念要新、内容要新。要善于分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安全生产工作遇见的新矛盾、新问题、新情况,建立一整套适应当前安全生产工作形势的安全运行机制,把各种矛盾解决在萌芽状态。
(七)安全生产工作要“常”。安全生产工作要常抓常新,在任何时候都不放松。只有在思想上常备不懈,在行动上才能高度自觉。抓安全工作就是要在形式好时不盲目乐观,警钟常鸣;问题多时不气馁,善于在被动的情况下,稳住局势,时刻在头脑中绷紧安全这根弦。
总之,在新的形势下,只要我们坚持以上几项原则,在全局深入、扎实的开展安全生产工作,不断强化安全意识,提升安全理念,提高综合素质,我们就能保持良好的经济发展态势,实现全局经济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