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公文处理细节“五论”(范文推荐)

公文处理细节“五论”(范文推荐)

发布时间:2022-08-26 17:30:03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公文处理细节“五论”(范文推荐),供大家参考。

公文处理细节“五论”(范文推荐)

公文处理细节“五论”

 

公文处理工作看似是收收发发的小事儿,实际上小事之中连大局,简单里面藏学问。正如习近平总书记“XX”重要讲话中强调的:“无论办文办会办事,都要一丝不苟、严谨细致、精益求精,于细微之处见精神,在细节之间显水平。”这时刻提醒我们,做好公文处理工作,必须牢牢牵住细节这个“牛鼻子”。

细节决定成败,应高度重视

党政机关公文承载着鲜明的决策信号和导向。如果对公文校核不仔细,错了一个词、一个字甚至一个标点,就可能导致出现表达错误或歧义,甚至造成工作延误、导向错误,既直接影响党政机关的形象和权威,又会给实际工作带来被动甚至混乱。如果对上报公文的“签发人”这一要素审核不严,就可能导致未经主要负责同志审签的公文“违规”进入上级机关办理程序。如果某位领导同志的批件漏掉登记甚至丢失,就可能导致领导批示精神不能及时传达贯彻,直接影响重要工作的部署和落实。所以,公文处理工作出不得半点差错,来不得半点闪失,必须高度重视,常怀敬畏之心。

细节无处不在,应铭记于心

公文处理工作就像一条严密的生产流水线,全程分为多个环节,每个环节又包含多道工序,环环相扣、紧密相连。

比如,收文时要详细登记编号、来文时间、来文单位、来文号、标题、密级等要素;
收文办理初审时,要认真审核是否应当由本机关办理,是否符合行文规则,文种、格式是否符合要求等多个事项;
发文办理复核时,要重点审查是否经过发文机关办公厅(室)审核,审批手续是否完善,内容、文种、格式是否准确规范,包括仔细检查文字内容是否完整,表述是否恰当,语句是否通顺,人名、地名等是否准确,文字、数字、标点符号等用法是否规范,等等。可以说,公文处理工作程序、环节繁多,真可谓细节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必须将每个细节牢记于心,做到心中有数、胸有成竹。

细节蕴藏学问,应勤学苦钻

首先要吃透细节,深入学习、经常温习《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等业务“教材”,搞懂每个细微的规定要求、细小的环节要素,如上行文与下行文版头的细节、领导签批为“阅示”和“阅”的公文送签顺序细节等。

其次要深挖细节,注重积累,把格式排版、文字表述、适用政策及执行程序等方面易犯的错误收集起来,形成《公文常见错情集》,时刻警醒自己;
注重积累知识点,把经常运用、容易混淆、不易记牢的业务知识和政策规定记录下来,形成《重点业务知识集》,边用边学边记;
还要研究细节,加强典型案例研究,从事件背景、起因、经过、结果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找出细节之间的联系和规律,形成《工作典型案例集》,便于指导今后工作。

细节防不胜防,应时刻警惕

从事公文处理工作,几乎每天都做着相同的“动作”,不断重复“昨天的故事”。对文件接收、审核、传递、分发、归档等,时间一长就容易“视觉疲劳”,甚至产生浮躁情绪,稍不注意就会导致差错。因此,必须始终保持内心的宁静,做到心无旁骛、沉着冷静,不因件多而顾此失彼,不因事急而不讲程序,不因人熟而降低要求;
必须始终保持昂扬的精神状态,增强责任感、使命感,收文初审时要一丝不苟核查,复核文稿时要逐字逐句审读,练就“火眼金睛”,敢于较真,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细节可以利用,应举一反三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漏洞不堵,遗患无穷。公文处理工作中的一个细节,往往能直接反映出工作链条中的某个问题。因此,要努力提高“嗅觉”灵敏度,对领导同志的每一句话、工作中的每一个差错、基层同志的每一次询问等,都要认真对待,不断从制度规则、流程设计和内部管理等方面查找问题,并立足细节谋划长远,该优化的优化、该完善的完善。

推荐访问:细节 公文处理 五论 公文处理细节“五论”

版权所有:袖书文档网 2002-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袖书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袖书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鲁ICP备2002646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