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视唱练耳教学计划,菁选3篇【通用文档】

视唱练耳教学计划,菁选3篇【通用文档】

发布时间:2023-03-20 08:20:06 来源:网友投稿

视唱练耳教学计划1  整体的计划如下:  一、模唱音阶。  顺序是从大调到小调,从无调号到2个调号。  二、听辨音程。  顺序是纯一度,纯八度,纯四度,纯五度,减五度或者增四度,大小三度,大小六度,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视唱练耳教学计划,菁选3篇【通用文档】,供大家参考。

视唱练耳教学计划,菁选3篇【通用文档】

视唱练耳教学计划1

  整体的计划如下:

  一、模唱音阶。

  顺序是从大调到小调,从无调号到2个调号。

  二、听辨音程。

  顺序是纯一度,纯八度,纯四度,纯五度,减五度或者增四度,大小三度,大小六度,大小二度,大小七度。要求是先模唱,再构唱。先上行,再下行。基本上每个星期安排一个音程训练。

  三、听辨和弦。

  大三,小三和弦,属七减七和弦。分解和弦的模唱、构唱。几个学生一起合作,每人一个声部,模唱和弦。

  四、节奏听辨。

  根据已学音符种类,来听辨节奏。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五、二声部视唱,模唱。

  音感好的学生,在启蒙阶段就能够表现出来。应该在初期就进行相应的引导和训练。

  对于年龄偏小,比如学龄前幼儿,我仅要求他们跟着钢琴把音唱准。

  年龄稍大的,比如小学阶段的初学者,我会在学完小汤第一册以后,开始模唱音阶。

  小汤第二册完成以后,逐渐进行音程,和弦的模唱听辨,并学习相应的乐理知识。

视唱练耳教学计划2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了解大调式中和人声和声大调和旋大调的构成和音程关系

  视场目标

  准确视唱复拍子中无调号调式含临时变化音的谱例

  技能目标

  唱准确4/4 6/8简单节奏型的复拍子谱例,听辩音程

  【教学重点】

  视唱《带伴奏视唱曲100首》中的所布置内容

  理解掌握大调式中和声大调的结构

  理解掌握旋律大调的音程关系和大调结构

  理解节拍重音的概念

  C和声大调的音阶的视唱

  C旋律大调的音阶的视唱

  熟记C和声大调,C旋律大调的音阶构成

  Compound meter(4/4拍)的节奏特征

  【教学重点】

  视唱有临时升降符号的无调号调式谱例

  视唱有附点和切分音的复拍子节奏型视唱谱例

  唱出简单复拍子节奏型谱例的节奏感,唱准临时变化音

  听辨小字一组内包含升降号的单音

  听辨大二度音程,小二度音程及纯五度纯八度音程

  【教学过程】

  一、介绍本学期的教学计划。

  二、做几个小测验,检测一 下新生的程度。

  1. 弹一组单音让学生齐唱出唱名(C大调音阶以内)

  2. 在黑板上写一组4小结左右的旋律让学生视唱。(以C大调为主)

  3. 让学生模唱一组3小结左右的节奏,测试他们的节奏模唱能力。

  三、测验结果。

  四、开始授课,内容:

  1. 模唱标准音“拉”。要求下次上课时,学生能够尝试背住此音。

  2. 模唱标准音并找出中央C的音高。

  3. 翻开课本第3页,齐唱C大调音阶。要求气息连贯、音色统一。

  4. 课间休息

  5. 抽查个别学生的C大调音阶,并要求他视唱出“二度音程”

  6. 大家齐唱“二度音程”

  7. 点个别学生视唱“三度音程”,然后大家齐唱。

  8. 大家在教师的伴奏下共同视唱课本第4页1至4条。

  9. 让大家将练习本拿出来听记单音(C大调以内)

  10. 教师分别弹大小两组音程让学生熟悉大小音程的音响。

  11. 尝试让学生听辩课本151页的第一 题里的音程性质。

  12. 根据151页的第二、三题给根音、冠音和音程性质让学生构唱。

  13. 听记152页的节奏练习。(可用音符或хх来表示)

  14. 听记152页的旋律练习。要求拍子音符、时值、准确。

  15. 将全体学生分为两个声部,合唱第5页的“二声部视唱”可先分声部唱再合。

  五、布置作业:

  1. 复习本次课的所有内容,下次抽查。

  2. 课本第3页的“二度、三度音程综合练习,第5页的节奏练习唱熟。

  3. 练习C大调单音音程性质的听辩。

  4. 每人分别编写2/4、3/4、4/4的节奏各2条。

  5. 背唱标准音。

  六、小结

  回顾本次课的全部内容,简单的温故知新。

视唱练耳教学计划3

  一、课程性质与目的

  视唱练耳是我校的主要课程之一。视唱练耳、乐理属于所有学习音乐的学生基本能力训练范畴,一向得到各院校的充分重视。

  二、教学原则与方法

  (一)教学原则

  教师在教学准备中,经过一系列程序的安排,可以使学生从音乐的作品或由传统音乐作品中,扎实地掌握综合音乐感觉和音乐技能。从而做到针对音乐技术理论教学改革、必须要考虑的通过怎样的结构安排与教学手段,使知识传授获得最大的效果。

  (二)教学方式与考核

  本课程为2学年,每周一课时,每学期共16周,讲授14周,复习1周,考试1周。

  三、教学内容与进度

  第一学年

  第1周

  第一讲绪论音乐的听觉范畴与音乐的听觉训练范畴

  1、音乐传统教育中的听觉训练范畴

  2、传统音乐作品中的听觉训练范畴

  3、多元化音乐作品中的听觉训练范畴

  4、音乐听觉训练的最终目的--实用

  第一讲掌握要点:使您的听觉走进音乐

  第2——4周

  第二讲关于音程在作品中的特性

  1、二度旋律音程

  2、节奏

  3、旋律

  4、调式

  第二讲掌握要点:二度音程与作品

  第5——6周

  第三讲关于音程在作品中的特性

  1、三度旋律音程

  2、节奏

  3、旋律

  4、调式

  第三讲掌握要点:三度音程与作品。

  第7——8周

  第四讲关于音程在作品中的特性

  1、四度旋律音程

  2、节奏

  3、弦律

  4、调式

  第四讲掌握要点:四度音程与作品

  第9——10周

  第五讲关于音程在作品中的特性

  1、五度旋律音程

  2、节奏

  3、旋律

  4、调式

  第五讲掌握要点:五度音程与作品

  第11——12周

  第六讲关于音程在作品中的特性

  1、六、度旋律音程

  2、节奏

  3、旋律

  4、调式

  第六讲掌握要点:六、度音程与作品

  第13——14周

  第六讲

  1、七度旋律音程

  2、节奏

  3、旋律

  4、调式

  第六讲掌握要点:七度音程与作品

  第15周期末复习

  第16周期末考试

  第二学期

  第1——4周

  第七讲由音程构成作品中的和声特性

  1、多声部练习

  2、和声音程

  3、和声性旋律

  4、调式中的稳定与不稳定音级

  第七讲掌握要点:和声音程、调式中的稳定与不稳定音级

  第5——8周

  第八讲由音程构成作品中的和声特性

  1、多声部练习

  2、和声音程、和弦

  3、和声性旋律

  4、大调式中的正三和弦

  第八讲掌握要点:和声音程、大调式中的正三和弦

  第9——12周

  第九讲由音程构成作品中的和声特性

  1、正三和弦的运用

  2、和声性旋律

  3、大调式中的终止式

  第九讲掌握要点:大调式中的`终止式

  第13——15周期末复习

  第16周期末考试

  第三学期

  第1——4周

  第十讲由音程构成作品中的和声特性

  1、四声部练习

  2、和声音程、和弦

  3、四重奏式的和声性旋律

  4、大调式中的vi级副三和弦、阻碍终止

  第十讲掌握要点:大调式中的vi级副三和弦、阻碍终止

  第5——8周第

  十一讲由音程构成作品中的和声特性

  1、大调式中的ii级、vi级副三和弦的运用

  2、和声性旋律

  3、节奏

  第十一讲掌握要点:大调式中的ii级、vi级副三和弦的运用

  第9——12周

  第十二讲由音程构成作品中的和声特性

  3、大调式中的属7及其它副三和弦的运用

  4、和声性旋律

  5、节奏

  第十二讲掌握要点:大调式中的属7及其它副三和弦的运用

  第13——15周期末复习

  第16周期末考试

  第四学期

  第1——4周

  第十三讲由音程构成作品中的和声特性

  1、多声部练习

  2、和声音程、和弦

  3、和声性旋律

  4、小调式中的正三和弦

  第十三讲掌握要点:小调式中的正三和弦

  第5——8周

  第十四讲由音程构成作品中的`和声特性

  1、正三和弦的运用

  2、和声性旋律

  3、小调式中的终止式

  第十四讲掌握要点:小调式中的终止式

  第9——12周

  第十五讲由音程构成作品中的和声特性

  1、多声部练习

  2、和声音程、和弦

  3、重奏式的和声性旋律

  4、小调式中的vi级副三和弦、阻碍终止

  第十五讲掌握要点:小调式中的vi级副三和弦、阻碍终止

  第13——14周

  第十六讲由音程构成作品中的和声特性

  1、小调式中的属7及其它副三和弦的运用

  2、和声性旋律

  3、节奏

  第十六讲掌握要点:小调式中的属7及其它副三和弦的运用

  第15周期末复习

  第16周期末考试

推荐访问:视唱 教学计划 菁选 视唱练耳教学计划 菁选3篇 视唱练耳教学计划1 视唱练耳教学计划 视唱练耳教学计划进度表 视唱练耳教学计划表

版权所有:袖书文档网 2002-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袖书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袖书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鲁ICP备2002646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