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例谈如何学习借鉴人民日报文章写作技法(看老秘详细分析2合集文稿),供大家参考。
例谈如何学习借鉴人民日报文章写作技法(看老秘详细分析25篇文稿)
进退,开篇点题。对许多共产党员尤其是对党员领导干部而言,是不可回避的字眼。进退的特点。进,意味着党组织和干部群众信任,多表现为在职务上有晋升;
退,是因为党的事业薪火相传的需要,多表现为从过去的岗位上卸任。什么是进退?该段简介论题。
无论是进是退,都意味着变化。二者共同点。这变化既涉及到职务、工作、利益,也关乎责任、意识、环境。联系观点说意义。如何看待和对待这种变化?主观认识方面。尤为考验党员领导干部的党性觉悟和胸襟气度。重要。今年恰逢换届之年,全国数以万计的党员领导干部都要面对“进退留转”,这就更让“进退”成为党员领导干部联系实际提高党性修养的重点。进一步深一层。该段说看待进退的重要性。
面对个人的进退留转时,若能做到“进”者奋发有为,“退”者心情愉快,无疑是最理想的状态。点明论点。下面分述。
如何做到“进”者奋发有为?这就要求对工作有进取心,对升迁怀平常心,能够坦然接受党组织和干部群众的选择。怎么做到进者奋发有为。“进”,一方面是组织培养选拔和个人努力工作学习的结果,但更是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需要。客观角度讲进的本质。看待“进”时,要学会感谢党和人民的信任,要在“进”之后更谦虚地努力工作学习,更负责地对待责任,更严格地要求自己。主观角度讲进的要点。
如何做到“退”者心情愉快?这同样要求能怀有平常心,以更长远、更宏大的眼光来看待事业发展和个人利益的选择。“退”,是规律和制度的因素所致,也是事业薪继火传的需要。面对“退”时,党员领导干部虽然退出了领导职务,但仍是党的队伍中一员,共产党人的政治觉悟不能退,共产党人的精神追求不能退,共产党人的模范作用不能退,共产党人的清廉作风不能退。同进。
我们党90年的发展历程中,闪耀着一大批拥有进退自如宽广胸襟的共产党人形象。杨善洲退位不褪色,一辈子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回乡后仍艰苦造林,奉献一生。这样的共产党人,当事业需要他们进时,他们义无反顾;
当事业需要他们“退”时,他们无怨无悔。他们用自己的选择,始终践行着“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正面举例论证。
也并非所有的党员干部都能在“进退”之间经受住考验。今年初,山西省太原市原市长张兵生就因求“进”心切、违反换届纪律被处理;
而广东省中山市原市长李启红本是“品牌市长”,在57岁快“安全着陆”时因经济问题落马……这些人要么是在“进”时被权力和利益蒙蔽了双眼,要么是在“退”中心理失衡、言行失度、党性失规。根本的原因,还是他们把个人利益凌驾于党和国家的事业发展之上。反面举例论证。二者对比强烈,突出论点说服力。
新时期,展望。党的各项事业蓬勃发展,给了党员领导干部更为从容面对“进退”的环境和条件好句子!好思想!——不论职务高低、岗位前后,都一样会面对机遇和挑战,都一样能作出成绩和贡献。因此,党员领导干部应以更大的格局、更高的视野看待“进退”,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奉献毕生心力。重申论点。该段高度升华、高度概括、高度点睛,妙笔!
学习:为“三短一简”叫好
最近湖北省委、省政府规定,要求开短会、发短文、讲短话、简办事。主谓宾,简陈其事。因其切中痼疾,特点及原因干部群众欢迎,网友支持叫好。反响
常开会、开长会,根子在于把开会当落实。写长文,病因在不接地气,不知实情,把各种文句堆砌了事。讲长话,问题在于很少接触基层一线,说不出简短有力管用的话。办事拖拉,说到底是心里没有装着群众。列举痼疾,剖析根因。
诚然,领导干部公务繁忙,要求凡事都自己干,不太现实。退一步讲,为转折蓄势。但如果逢会必讲长话,逢讲必念长文,就反映出一种不实的作风。亮明观点。倡导“三短一简”,乃至拿出硬杠杆约束,可以倒逼干部在有限的时间和篇幅内讲管用的话,写实在的文,纠正不良的会风、文风、话风、事风。说明这一动作的好处。当然,倡导“三短一简”的目的,还是要通过改进会风、文风、话风、事风改进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深层次剖析其意义所在。使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把时间和精力用到办正事、抓实事上,多下基层一线了解民情,多做有价值的调查研究,把各种事情实办、快办、办好以赢得民心。深层次剖析其目的所在。新春伊始,“三短一简”新风扑面,愿这种新风扩展开来,坚持下去。提出希望。横向扩展,纵向延伸。
学习:在走基层中锤炼品质
“只有到了基层、到了一线,才能感悟生活的真谛、百姓的真情,才能不断端正自己的职业态度、职业追求。”这是一些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者在“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中的深刻感悟。这种感悟再一次印证了这样一个道理:基层是锤炼品质的广阔天地,实践是学习提高的最好课堂;
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者要提升综合素质、实现发展进步,就必须自觉地深入基层、深入实践。总结感悟,引出道理,引出论题。
走基层不是简单地逛一圈、看一眼,也不是悠闲地赏风景、品美食,更不是敷衍地走过场、装样子,而是通过深入群众的生产生活、走进群众的内心世界,反映群众的创新创造、展现群众的精神风貌。对比揭示走基层的目的本质。对于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者来说,这是一个履行职责的过程,也是一个增长见识、提升自我的过程。揭示走基层的过程本质。这就要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者既要注重多出成果,又要注重锤炼品质。客观本质决定主观选择。就后者来说,应注重锤炼以下几个方面的品质。解决“怎么办”的问题。该段通过揭示“走基层”本质、要求,说明为什么要锤炼品质,转而引出“怎么办”。
扎根基层的品质。理论、新闻、文艺作品等是社会实践的总结和记录、是社会生活的反映,其魅力来自对社会实践和社会生活的敏锐感知与深刻把握。作品魅力需要感知把握。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者只有扎根基层,深入实践、深入生活,才能使自己的作品获得这样的魅力。扎根基层才有魅力。当前,一些媒体和文艺创作人员热衷于追踪明星大腕、炒作花边新闻,却对普通群众的生活没有兴趣。这样创作出来的作品不能反映社会实践和社会生活的本质,是不会受到人民群众欢迎的,也不可能具有长久的生命力。列举作品的不良现象。改变这种现象,需要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者切实搞清楚为大众还是为小众、走“上层”还是走基层、跑热门还是跑冷门的问题,把扎根基层、贴近生活作为一项基本功来锤炼。从作品魅力需要的角度论证。
吃苦耐劳的品质。理论创新、新闻报道、文艺创作等是艰苦复杂的创造性劳动,不是坐在办公室动动手张张嘴就可以完成的,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这就需要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者具有吃苦耐劳的品质。从劳动的创造性角度论证。常言道,“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没有吃苦耐劳的品质,就拿不出经得起实践、历史和人民检验的精品力作。反面论述。一般来说,基层条件比较艰苦。但正是这种相对艰苦的条件,培养了人民群众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进取精神和不怕困难、迎难而上的意志品质。基层条件决定吃苦耐劳在此。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者要培养吃苦耐劳的品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向实践学习、向人民学习。恰好学习群众的品质。
实事求是的品质。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客观、准确地报道事实、分析问题,是做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一个基本要求。从基本功角度论述。做到这一点,需要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者深入开展调查研究,获取大量第一手资料,掌握鲜活生动的信息,从而形成对国情、社情、民情的正确认识。要调查研究。调查研究的最佳场所在哪里?就在基层。基层是一个广阔天地,那里有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最生动的场景、最感人的故事、最美丽的风景、最鲜活的思想。调查研究场所在基层。能否通过深入的调查研究将这些“活鱼”捕捉到,并体现到新闻报道和理论、文艺创作中,是检验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者实事求是品质的一个重要标准。此句是一个思维变式,一般来说:“只有通过深入的调查研究将这些“活鱼”捕捉到,并体现到新闻报道和理论、文艺创作中,才能培养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者实事求是的品质。”而本文如此说法,更好。一是语气更加客观,减弱了命令式语气;
二是句子含义更加精确,“一个重要标准”可以适当地减小调查研究的分量,更为客观、全面。
恪尽职守的品质。为了人民、服务人民,是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者的职责。职责是什么。履行好这一职责,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是必然要求。履行职责怎么做。下面说这么做的好处和必要性。只有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才能了解基层需要什么样的理论、群众想看什么样的新闻和文艺作品,从而明确应当坚持什么样的导向、把握什么样的基调;
才能领会人民给了我们什么、我们应当回报什么,懂得与群众的差距在哪里、努力的方向在哪里,从而在根本上解决“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问题,把自己的职责切实履行好。此段环环相扣。
学习:“我不管”思维祸害不浅(人民论坛)
干部换了,难道“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也变了吗?当头一棒,引人深思,令人起疑。走访基层发现,一些乡镇换届、部门调换负责人后,新任干部对前任干部留下来的、没有来得及处理的问题多是拒之门外,理由是:“这是上一届留下的事,找上一届干部去,我不管!”简述故事,阐明开头一句的缘由。为此,群众意见很大:“上一届干部是党的干部,难道换了个干部就不是党的干部了?”问题影响很严重。第一段,列举现象,提出论点(反问形式,强化语气,略带怒气)。
这类干部奉行的是一种“我不管”思维,对问题命名、定性。主要表现在,你吹你的号,我敲我的鼓;
一任领导一张图,一届班子一个调。说明概念的内涵,对问题的现象进行了高度概括。这种现象在一些地方十分普遍,问题现象的存在范围,意在说明事情重大、不可忽视、不可不论。首先表现为一种极端的“新官不理旧事”的思维定势。说明突出表现之一。“我不管”式的地方新任官员总认为理“旧事”是给前任“扫尾”,是嚼别人剩下的馍,干得再好都是前任的政绩,为前任“贴金”,体现不出自己的水平,反映不出个人的政绩。揭示问题的思想原因是什么,体现了思想的狭隘,暴露了问题的本质和危害。
“我不管”思维还表现为“新官上任三把火”的思维定势。说明突出表现之二。“我不管”式的官员到位后,着急按照自己的意愿抛出“新思路”,匆忙按照自己的想法烧起“三把火”,总想尽快干出政绩、拿出成果,好让上级认可。问题的思想表现。这种想法是可以理解的,但若为此走极端,则断然要不得。辩证分析问题,亮明作者观点。这种思维定势,往往是不惜把前任未干完的有益于地方发展的项目废弃,把制定好的一些制度推翻,偏要“标新立异”。归谬法论证,推到了错误的做法。对前任遗留的问题,群众找上门来,更是能拖则拖,能躲则躲,消极对待。揭露本质。如此种种错误思想作怪,势必导致前任一些刚刚开展的工作半途而废,上届某些遗留问题束之高阁。归谬论证,揭露危害。
干部的新老交替,是党和人民事业的延续,是历史发展的一种必然。回到事物基本方面进行论述。“新官”、“老官”都是党的干部,都是人民的公仆,都要讲究服务群众的一致性,坚持推进发展的连续性。一致性、连续性切中要害。“旧事”不会因“老官”不在位而自动消失,也不会因后任的无视而不存在,论述事物存在的客观性,有力。反而因为关系百姓利益、关系地方发展而迟早会成为突出问题。进一步揭示事物的发展趋势和重要性变化。早理旧事早好,拖久了往往就会成为“老大难”问题。一早一拖鲜明对比,阐明了早解决、必须解决的重要和必要。在这个意义上,能不能理旧事,善不善理旧事,既体现领导干部的政治责任与素养,更反映领导干部的执政能力与水平。把旧事提高新的高度来认识,来阐述,引人深思和警戒。同时,也是对“干得再好都是前任的政绩,为前任“贴金”,体现不出自己的水平,反映不出个人的政绩”一句的纠正。
任何好的决策都经不起折腾。承接干部交替和连续性的论述角度,变化角度,再从决策的连贯性角度论述,使问题分析更加深入,使论证效果更加强力。朝令夕改是可持续发展的绊脚石,“我不管”思维更是祸害不浅。亮明作者观点,危害大大的。我国的航天计划、青藏铁路、三峡工程等,从构想到设计,从施工到竣工,是几代人坚持不懈接力的结果。反面论证,举出相反的例子、科学的例子,说明决策的连贯性之必要、之重要。在地方,一些民生工程,由于时间、资金、人力、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不可能在一届班子的任期内完成,论述决策连贯性的客观原因。这就需要下一届干部勇于担当,拿好“接力棒”,跑好“接力赛”。指明应该之举。尤其是对那些既符合当地实际、又符合群众意愿的事,深入重点部位。无论是哪任定下的,强调连贯的无条件性。作为后来者,都应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加上“稳定性”,更有针对性,更突出主题。把好事做好、把实事做实。指明应该之举。或许有人会嘲笑你在为他人“擦屁股”,但百姓会朝你竖起大拇指。从或许角度进行假设,为论述对象破除可能存在的思想障碍和制约,使论证的力量更深入,更加无可辩驳。这是“退一步”的论述思维,目的是对对方可能存在的反驳理由进行“清空”,对自己的论点进行“加固”。
学习:身不离基层 心不离群众(人民论坛)
当前,新闻战线开展的“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正逐步走向高潮,说事。记者下基层的身影多了,版面上来自基层的声音多了;
记者贴近群众的距离近了,版面上真切感人的报道多了;
记者践行的感悟深了,版面上打动人心、发人深思的作品多了。说现象变化。老百姓高兴了,直说“真没想到”,记者受到了锻炼,直说“真没想到”。说心理感受。
“真没想到”是因为一段时间以来,有些媒体忘却了、忽视了新闻的源头在基层、鲜活的新闻在广大群众生活实践中这一新闻工作者的本职。说心理感受的原因。不出家门、不下基层、不到现场,就无法了解国情、社情和民情,就无法感受到社会的发展变化、人民群众的喜怒哀乐和各种诉求,就无法写出真实感人的报道,就无法向读者、听众传递真实的声音,记者和群众的关系疏远了、陌生了,报道虚假空洞,群众反映强烈。从反面说本质。这样的记者有违记者的本分,有损记者的声誉。亮明观点态度。
做一名合格的记者就要追求“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奠定论证基础。铁肩是在基层实践中磨出来的,妙笔是从群众语言中练就的。说基层实践的重要性。如果没有历时10个月、行程4000余里的西部之行,范长江就不会写出中国新闻史上著名的通讯集《中国的西北角》;
如果没有深入基层的扎实采访,就不会有通讯主角和作者同时齐名的《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这一传世佳作;
如果没有对农村形势的深入调查,就不会有范敬宜的《莫把“开头”当“过头”》这一在历史关键时刻起到“定音”效果的名篇。事例论证基层经验的重要性。
老一辈新闻工作者给我们做出了榜样,新一代的年轻记者更应该奋起直追,走向基层、走向百姓。老新交替。“不到现场见到那个人、看到他的生活、听到他说的话,写出的东西必定是干涩的”、“如果不到基层去,不走近百姓生活,冷暖不相知,新闻稿件无疑会缺乏真情实感、通篇冷硬文字”、“新闻工作者要有行万里路、访百家人的实践能力……如此写出的新闻报道才不会是无病呻吟,才能引起读者的共鸣”……这些年轻记者们走向基层的深切感悟,让我们看到了“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的初步效果,更对未来充满了信心。引用记者感悟说活动作用。
曾经有人这样形容全国著名劳模申纪兰:手不离劳动,身不离西沟,心不离群众。仿造此语,我们的新闻工作者应该是:手不离笔,身不离基层,心不离群众。类比论证。通讯再发达、网络再便利,都只是新闻记者工作的武器,而不是工作的内容和目标。范敬宜曾经说过,做一名合格优秀的新闻工作者,除了深入群众,没有其他捷径可走。无论新闻手段如何现代化,都代替不了对国情民情的了解,都离不了对社会实践的参与。道理论证实践重要性和无可替代性。迈开双腿走下去,放开身心沉下去,用心观察,用心思考,用心讲话,用心做文章,只要身心都深入下去了,每一位记者就会有所收获,有所成长。正面论述记者的工作方法。
学习:莫以“官小”而失管
一份资料显示,某省检察机关2009—2010两年间立案查办涉嫌职务犯罪的132名司法机关工作人员中,有正、副处级干部5人,其余127名均为科以下基层司法机关科员及无职级人员,占总人数的96%以上。这从一个侧面表明,“小官”贪腐现象不可忽视。列举资料事例,透过现象查找出问题,引出主题。第一段:小官也要管。
“小官”贪腐较为普遍,以至一些“小官”变成大贪,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权力监督缺位,以致养虎成患。用发展眼光看问题,指出问题严峻性、危害性。在这个问题上有几种不当认识,一是认为官小不用管,觉得小官权不大,贪腐也有限。二是认为官小不好管,觉得小官群体大,要管很麻烦。三是认为官小不便管,觉得小官天天见,管会得罪人。分析问题存在的认识根源,为论证树靶子。小官失管,客观现实。一些不自觉、不自律的小官便难免会蠢动起来,真以为“天高皇帝远”,有恃于“阳光照不见”,在阴暗处干起贪腐的勾当,而且胆子一天比一天大。由客观现实导致的问题。第二段:小官失管的原因及危害。
很显然,倘以官小,就认为对他们的权力“不好管”、“不便管”甚或可以“不用管”的话,这便如同视长江大堤之蚁穴于不见,观高殿大梁之蛀虫于无睹,天长日久,这样的小官和我们党的事业就必然都会吃大的苦头、遭大的祸害。辩证看待小与大的关系,指出“小官失管”造成的日益严峻的危害性。第三段:不管小官的危害。
其实,小官群体大,正说明其出现贪腐问题的数量也相对较多,说明对其加强监督的任务繁重且必要。小官在身边,正说明其贪腐直接损害的就是周围群众、基层百姓的利益,说明他们的言行作为,将直接影响人民群众对党的干部队伍的观感和评价。小官权力小,则说明对他们的监督更易掉以轻心,更易成为死角,更易为手中握有实权的各色芝麻绿豆官留下豁口,最终导致“针尖大的窟窿透过斗大的风”。围绕以上三种借口,炮轰之。反观问题,变换角度,揭示问题本质,引出必要性。某地银行股级干部硬是搬走国家亿元巨款的案例,即是一个令人兴叹的残酷注脚。事实胜于雄辩,举例说明。第四段:细数小官失管的危害,分析小官失管原因的本质,攻破小官失管的原因。
莫以官小而失管,需要真正从本源上弄清权力与贪腐的关系。追根溯源说决策。“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不廉洁”,一方面是说,权力过大、过于集中会导致不廉洁;
另一方面是说,只要失去监督,不管权力大小,都必然导致不廉洁。全面分析不廉洁根源。当前,人们对位高权重者已越来越有了监督意识,对他们的用权行为也越来越用上了检视的眼光,这无疑是公民意识的一种觉醒,是一种社会的进步。但同样需要注意的是,对那些职务、地位并不怎么起眼的干部如何行权,人们同样应当予以高度关注。提醒。据闻,江苏、浙江等省已开始在广大农村普遍建立健全村务监督委员会,尝试用民众的力量,来制约身边小官的手中权力,来有效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廉洁问题。这无疑是一个值得期待的尝试。举例子,探索有效方法。第五段:怎么办。说明只要有权,不论大小,不管就会不廉洁。要关注小官、监管小官。
对干部队伍的监管,原不应分官大官小。承接上面权腐关系,说官职大小关系。党要管党、党管干部,决不能只重提拔使用,只抓高官要职,还必须对面广量大的干部的日常用权行事,加强教育、加强管理、加强监督。肯定否定句式,直击问题要害。在这方面,各级纪检监察部门、党政法检各种监督机构力量,都应有积极作为。提出解决问题的主体和任务。把用权的各个环节、掌权的各个群体都监管到位,贪腐行为必被扼杀在萌芽状态。理想化展望。第六段:怎么办。说明只要是官,不论大小,都应该管。还说明了怎么管、谁要管。
学习:身不离基层 心不离群众
当前,新闻战线开展的“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正逐步走向高潮,说事。记者下基层的身影多了,版面上来自基层的声音多了;
记者贴近群众的距离近了,版面上真切感人的报道多了;
记者践行的感悟深了,版面上打动人心、发人深思的作品多了。说现象变化。老百姓高兴了,直说“真没想到”,记者受到了锻炼,直说“真没想到”。说心理感受。
“真没想到”是因为一段时间以来,有些媒体忘却了、忽视了新闻的源头在基层、鲜活的新闻在广大群众生活实践中这一新闻工作者的本职。说心理感受的原因。不出家门、不下基层、不到现场,就无法了解国情、社情和民情,就无法感受到社会的发展变化、人民群众的喜怒哀乐和各种诉求,就无法写出真实感人的报道,就无法向读者、听众传递真实的声音,记者和群众的关系疏远了、陌生了,报道虚假空洞,群众反映强烈。从反面说本质。这样的记者有违记者的本分,有损记者的声誉。亮明观点态度。
做一名合格的记者就要追求“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奠定论证基础。铁肩是在基层实践中磨出来的,妙笔是从群众语言中练就的。说基层实践的重要性。如果没有历时10个月、行程4000余里的西部之行,范长江就不会写出中国新闻史上著名的通讯集《中国的西北角》;
如果没有深入基层的扎实采访,就不会有通讯主角和作者同时齐名的《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这一传世佳作;
如果没有对农村形势的深入调查,就不会有范敬宜的《莫把“开头”当“过头”》这一在历史关键时刻起到“定音”效果的名篇。事例论证基层经验的重要性。
老一辈新闻工作者给我们做出了榜样,新一代的年轻记者更应该奋起直追,走向基层、走向百姓。老新交替。“不到现场见到那个人、看到他的生活、听到他说的话,写出的东西必定是干涩的”、“如果不到基层去,不走近百姓生活,冷暖不相知,新闻稿件无疑会缺乏真情实感、通篇冷硬文字”、“新闻工作者要有行万里路、访百家人的实践能力……如此写出的新闻报道才不会是无病呻吟,才能引起读者的共鸣”……这些年轻记者们走向基层的深切感悟,让我们看到了“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的初步效果,更对未来充满了信心。引用记者感悟说活动作用。
曾经有人这样形容全国著名劳模申纪兰:手不离劳动,身不离西沟,心不离群众。仿造此语,我们的新闻工作者应该是:手不离笔,身不离基层,心不离群众。类比论证。通讯再发达、网络再便利,都只是新闻记者工作的武器,而不是工作的内容和目标。范敬宜曾经说过,做一名合格优秀的新闻工作者,除了深入群众,没有其他捷径可走。无论新闻手段如何现代化,都代替不了对国情民情的了解,都离不了对社会实践的参与。道理论证实践重要性和无可替代性。迈开双腿走下去,放开身心沉下去,用心观察,用心思考,用心讲话,用心做文章,只要身心都深入下去了,每一位记者就会有所收获,有所成长。正面论述记者的工作方法。
学习:莫以“官小”而失管
一份资料显示,某省检察机关2009—2010两年间立案查办涉嫌职务犯罪的132名司法机关工作人员中,有正、副处级干部5人,其余127名均为科以下基层司法机关科员及无职级人员,占总人数的96%以上。这从一个侧面表明,“小官”贪腐现象不可忽视。列举资料事例,透过现象查找出问题,引出主题。第一段:小官也要管。
“小官”贪腐较为普遍,以至一些“小官”变成大贪,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权力监督缺位,以致养虎成患。用发展眼光看问题,指出问题严峻性、危害性。在这个问题上有几种不当认识,一是认为官小不用管,觉得小官权不大,贪腐也有限。二是认为官小不好管,觉得小官群体大,要管很麻烦。三是认为官小不便管,觉得小官天天见,管会得罪人。分析问题存在的认识根源,为论证树靶子。小官失管,客观现实。一些不自觉、不自律的小官便难免会蠢动起来,真以为“天高皇帝远”,有恃于“阳光照不见”,在阴暗处干起贪腐的勾当,而且胆子一天比一天大。由客观现实导致的问题。第二段:小官失管的原因及危害。
很显然,倘以官小,就认为对他们的权力“不好管”、“不便管”甚或可以“不用管”的话,这便如同视长江大堤之蚁穴于不见,观高殿大梁之蛀虫于无睹,天长日久,这样的小官和我们党的事业就必然都会吃大的苦头、遭大的祸害。辩证看待小与大的关系,指出“小官失管”造成的日益严峻的危害性。第三段:不管小官的危害。
其实,小官群体大,正说明其出现贪腐问题的数量也相对较多,说明对其加强监督的任务繁重且必要。小官在身边,正说明其贪腐直接损害的就是周围群众、基层百姓的利益,说明他们的言行作为,将直接影响人民群众对党的干部队伍的观感和评价。小官权力小,则说明对他们的监督更易掉以轻心,更易成为死角,更易为手中握有实权的各色芝麻绿豆官留下豁口,最终导致“针尖大的窟窿透过斗大的风”。围绕以上三种借口,炮轰之。反观问题,变换角度,揭示问题本质,引出必要性。某地银行股级干部硬是搬走国家亿元巨款的案例,即是一个令人兴叹的残酷注脚。事实胜于雄辩,举例说明。第四段:细数小官失管的危害,分析小官失管原因的本质,攻破小官失管的原因。
莫以官小而失管,需要真正从本源上弄清权力与贪腐的关系。追根溯源说决策。“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不廉洁”,一方面是说,权力过大、过于集中会导致不廉洁;
另一方面是说,只要失去监督,不管权力大小,都必然导致不廉洁。全面分析不廉洁根源。当前,人们对位高权重者已越来越有了监督意识,对他们的用权行为也越来越用上了检视的眼光,这无疑是公民意识的一种觉醒,是一种社会的进步。但同样需要注意的是,对那些职务、地位并不怎么起眼的干部如何行权,人们同样应当予以高度关注。提醒。据闻,江苏、浙江等省已开始在广大农村普遍建立健全村务监督委员会,尝试用民众的力量,来制约身边小官的手中权力,来有效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廉洁问题。这无疑是一个值得期待的尝试。举例子,探索有效方法。第五段:怎么办。说明只要有权,不论大小,不管就会不廉洁。要关注小官、监管小官。
对干部队伍的监管,原不应分官大官小。承接上面权腐关系,说官职大小关系。党要管党、党管干部,决不能只重提拔使用,只抓高官要职,还必须对面广量大的干部的日常用权行事,加强教育、加强管理、加强监督。肯定否定句式,直击问题要害。在这方面,各级纪检监察部门、党政法检各种监督机构力量,都应有积极作为。提出解决问题的主体和任务。把用权的各个环节、掌权的各个群体都监管到位,贪腐行为必被扼杀在萌芽状态。理想化展望。第六段:怎么办。说明只要是官,不论大小,都应该管。还说明了怎么管、谁要管。
考察重实绩 任用不唯分
——三谈深入推进竞争性选拔干部工作
让干得好的优秀干部在竞争性选拔中考得好、上得来,直奔目的。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要注重考察干部实绩,防止简单以分取人。直奔主题,毫不拖泥带水。
考察重实绩、任用不唯分,体现了实践第一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在干部工作中的具体运用。上升到哲学高度论述。实绩是干部德才素质、工作能力和工作作风的集中反映,是评判干部的基本依据。实绩的内涵。坚持实践标准,把握实绩依据,才能选出实干之人,彰显实干导向,营造实干之风;
防止以考取人、唯分是用,才能不让真心干事的人吃亏,不让投机取巧的人得利。正反论述。考察重实绩、任用不唯分,应当作为竞争性选拔必须牢牢把握的一条基本原则。总结。
考察重实绩,就是要把干部的实绩考深考准,以实绩论高低、辨优劣。如何重实绩?要突出实绩考察的重要性,加大实绩评价权重,使之不仅成为“优先”条件,而且起到“加分”作用。要注重实绩考察的准确性,综合运用民主测评、个别谈话、实地考察、延伸考察等多种形式,全面掌握干部实绩,深入分析干部在推动科学发展中起到的实际作用。要增强实绩考察的公开性,推行民意调查、实绩公示等方法,通过个人“亮绩”、群众“评绩”、组织“核绩”,检验干部实绩的“含金量”。
任用不唯分,就是要对考试成绩与工作实绩综合分析,不以一张考卷、一场演讲“论英雄”。如何不唯分?要坚持原则、认真把关,不能怕担责、图省事、走形式,谁分高就取谁、考上谁就是谁。要把分数票数与实际能力、综合素质与岗位要求、任职经历与发展潜力等结合起来,全面衡量人选的“考绩”与“德绩”、口才与口碑、临场发挥与一贯表现,真正做到好中选优、人岗相适,有效避免“干得好不如考得好、实绩好不如成绩好”的现象发生。
考察重实绩 任用不唯分
——三谈深入推进竞争性选拔干部工作
让干得好的优秀干部在竞争性选拔中考得好、上得来,直奔目的。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要注重考察干部实绩,防止简单以分取人。直奔主题,毫不拖泥带水。
考察重实绩、任用不唯分,体现了实践第一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在干部工作中的具体运用。上升到哲学高度论述。实绩是干部德才素质、工作能力和工作作风的集中反映,是评判干部的基本依据。实绩的内涵。坚持实践标准,把握实绩依据,才能选出实干之人,彰显实干导向,营造实干之风;
防止以考取人、唯分是用,才能不让真心干事的人吃亏,不让投机取巧的人得利。正反论述。考察重实绩、任用不唯分,应当作为竞争性选拔必须牢牢把握的一条基本原则。总结。
考察重实绩,就是要把干部的实绩考深考准,以实绩论高低、辨优劣。如何重实绩?要突出实绩考察的重要性,加大实绩评价权重,使之不仅成为“优先”条件,而且起到“加分”作用。要注重实绩考察的准确性,综合运用民主测评、个别谈话、实地考察、延伸考察等多种形式,全面掌握干部实绩,深入分析干部在推动科学发展中起到的实际作用。要增强实绩考察的公开性,推行民意调查、实绩公示等方法,通过个人“亮绩”、群众“评绩”、组织“核绩”,检验干部实绩的“含金量”。
任用不唯分,就是要对考试成绩与工作实绩综合分析,不以一张考卷、一场演讲“论英雄”。如何不唯分?要坚持原则、认真把关,不能怕担责、图省事、走形式,谁分高就取谁、考上谁就是谁。要把分数票数与实际能力、综合素质与岗位要求、任职经历与发展潜力等结合起来,全面衡量人选的“考绩”与“德绩”、口才与口碑、临场发挥与一贯表现,真正做到好中选优、人岗相适,有效避免“干得好不如考得好、实绩好不如成绩好”的现象发生。
把干得好的选出来
——二谈深入推进竞争性选拔干部工作
竞争性选拔干部的一个基本特点是开放性,它不局限于在眼皮底下选人,而是放宽视野、不拘一格选贤任能。从基本特点入手,指出选人视野的开放性。竞争性选拔干部的一个重要功能是择优性,目的是把最优秀的人才选拔到最适合的岗位上。从重要功能入手,指出选人标准的择优性,点名主题。
如何使竞争性选拔干部的开放性和择优性得到充分发挥?提出问题,自己设问,统领文题。一个核心要求是在“赛场上”比德才、比实绩、比口碑,让干得好的才能考得好。指出做法的核心,把德才、实绩、口碑作为内容,贯穿了干部人选的内在主观能力、客观实践成效、群众认可程度,涵盖干部的全面素质和考核干部的全部范围。
让干得好的才能考得好,就是根据岗位需要确定竞争性选拔的方式和范围。针对干得好与考得好之间的矛盾,指出促使二者统一的方法:区别对待,明确范围。区分地方与部门、党政领导班子与内设机构、正职与副职、党政机关与企事业单位等不同情况,采取公开选拔、竞争上岗、公推公选、公开遴选等不同方式,组织有工作实绩、有实践经验、有实际能力的人参与竞争,让干得好的有机会。从岗位特点、选拔方式、参选资格等方面入手,让干得好的有机会。
让干得好的才能考得好,就是坚持干什么考什么。针对干得好与考得好之间的矛盾,指出促使二者统一的方法:确定考察范围。搞好职位分析,看拿出的岗位对人选工作经历、知识结构、能力素质的具体要求。依岗定条件。按照人岗相适原则,在笔试面试考题命制中,着重测试人选对岗位工作的熟悉程度、对相关业务的思考深度、对实际问题的分析解决能力和发展潜力。运用个性化测试方法,依据岗位工作性质和特点,分类出题或一岗一卷。依岗定考题。探索评委、阅卷人员构成模式和量分模型,规范评分的自由裁量度,提高评价的科学性,让干得好的显优势。深入评价方式改革。
让干得好的才能考得好,就是在程序设计上注重看人选平时干了什么、干得好不好。针对干得好与考得好之间的矛盾,指出促使二者统一的方法:做考外测验,下诗外功夫。除在考察中深入“考绩”外,开展竞争上岗和在本地公开选拔的,可在笔试面试前进行民主测评、民主推荐,并请人选所在地方或单位党组织提供日常表现材料;
在更大范围进行公开选拔的,也可请当地党组织对报考者的日常表现作出鉴定,把人选的一贯表现作为资格审查的重要内容,防止有“考绩”无“实绩”、“会考”不“会干”的人占先,让干得好的能胜出。全文三个层次:有机会、显优势、能胜出,层层深入,涵盖全程,直至成功。
将“考德”贯穿全过程
——一谈深入推进竞争性选拔干部工作
竞争性选拔能否让干部群众认可,关键的一条,是要注意搞好“考德”。直奔主题,以群众认可为标,指明关键其一,引出主题“考德”。有的地方只注意考试成绩和选拔程序,不注意对人选素质的全面衡量,尤其是德行的深入考察,结果选出的人干部群众不认可,甚至产生“做人好不如做题好”的非议。干蹦利索脆,指出存在的不良现象,为论证树靶子。在树靶子时,从有些地方的片面性入手,点明缺陷性,突出本文所议的重点,一针见血。表述不良现象有原因,有结果,有影响,全面深刻。这种现象,应当引起注意。亮明观点。第一段:提出论点,摆出问题。
竞争性选拔干部,是以更宽的视野、更高的境界、更大的气魄广开进贤之路,目的是更好地把政治品质好、道德品行优、工作能力强的优秀人才及时发现出来、合理使用起来。回到问题起点、出发点,说明什么是竞争性选拔干部?目的是什么?这一论述把握住了问题的根本和基础,坚强有力。推进竞争性选拔干部工作,必须坚持改革举措与改革目的相统一,正确把握德与才的辩证关系,认真落实以德为先要求,既注重“考能”更重视“考德”,真正形成以德修身、以德服众、以德领才、以德润才、德才兼备的用人导向。沿着问题深入探讨推进这一工作的方式,工作的性质决定了工作的推进方式。其中的方式,更是从源头和高端开始说起,先是举措与目的、德才辩证关系、以德为先,然后落脚到“考德”上,而且并不到此终止,又继续延伸到用人导向上,使主题词上有源头,下有源尾,紧裹其中,得以突出。第二段:论其根源,夯实基础。
落实以德为先的要求,关键是要把考德贯穿竞争性选拔全过程。指出方法,深入论证主题。要优先“荐德”,发挥党组织在报名环节的把关作用,推荐德才素质好的干部参加竞争;
初步,严格化。全面“察德”,通过民主测评包括德的反向测评、个别谈话、民意调查、社区访谈等方式,了解干部“工作圈”、“生活圈”、“社交圈”的表现,看人选在群众中的形象、口碑;
深入,民主化。严格“审德”,注重向纪检、审计、信访等部门了解人选党风廉政情况,充分听取所在地方或单位党组织对人选德的评价;
深入,专门化。公开“验德”,通过考察预告、考察对象公示、任前公示等,让广大干部群众监督,发现德有问题的,坚决不予任用,发挥德的考察在竞争性选拔中的“过滤器”作用,再深入,社会化。使选出来的干部组织放心、干部服气、群众认可。落脚点。第三段:指出方法,解决问题。
学习:领导干部要敢于坚持原则
日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组部部长李源潮,在谈到选人用人问题时提出,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标准,拓宽选人视野,更加全面深入地考察干部,注意充分尊重民意又不简单以票取人,注重使用和保护那些敢于坚持原则、勇于负责、不怕得罪人的优秀干部,树立正确用人导向。列举事实,奠定论述基础。“注重使用和保护那些敢于坚持原则、勇于负责、不怕得罪人的优秀干部”——— 这一提醒对于避免在换届过程中出现“好好先生”吃香现象敲响了警钟,对于那些敢于坚持原则的广大党员干部来说,既是一种勉励,也是一种鼓舞。分析事实,引出论点。“为官避事平生耻”。敢于坚持原则、勇于负责、不怕得罪人,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也是为官从政的基本要求。提出论点。当前,面对改革发展稳定艰巨繁重的任务,多数领导干部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锐意进取、开拓创新,以实干精神和优良作风赢得了人民群众的赞誉。肯定主流。但也有少数领导干部事业心、责任感不强。有的只要不出事,宁可不干事,对工作敷衍应付、得过且过;
有的遇到矛盾绕道走、碰到困难往后退,该抓的不抓、该管的不管、该改的不改,满足于当四平八稳的“太平官”;
有的看到歪风邪气不抵制,看到问题和毛病不指出,乐于做不得罪人的“好好先生”。具体地指出支流性问题。对此,人民群众反映强烈。如果任由这种情况发展下去,势必败坏干部队伍风气,坐失改革发展良机,耽误党和人民的事业。指出问题的危害。
敢不敢坚持原则,是检验领导干部党性强弱的试金石。党性是共产党人高尚品德的高度浓缩。党性作为党员处理问题的行为准则,有着鲜明的政策界限,明确的是非标准,其衡量的标志,就是看是否坚持了我们党的宗旨。从根本论起。
党员在处理问题的时候,要以党和人民的利益为重,面对损害党和人民利益的行为,敢于挺身而出,作坚决的斗争。哪怕得罪人,坚持原则的要求但只要坚持真理,公正无私,内心也会感到坦然。更何况只要开展工作,就难免要得罪人。坚持原则的必要性。作为共产党员,不能因为怕得罪人,而使自己成为得罪组织和人民的人。反面论述。
领导干部要敢于坚持原则,关键在于要破除私心,勇于担当。怎么办?一些干部怕担风险、怕负责任,说到底还是因为私心杂念在作祟。指出不坚持原则的现象和根本原因。看到歪风邪气不敢管,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不坚持原则的表现。这种好人主义的庸俗作风必须坚决摒弃。亮明立场观点。“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道理论证。作为领导干部,就是要在难题面前,敢闯敢试、敢为人先;
在矛盾面前,敢抓敢管、敢于碰硬;
在风险面前,敢作敢为、敢担责任。具体说明做法。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赢得信赖和尊重。从结果说明必要性。
当然,要让领导干部敢于坚持原则,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从外因上说怎么办。尤其是组织部门,要在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原则的前提下,注重在建设发展的第一线考察、识别和选拔干部,重点看在关键时刻、面对急难险重任务时,能否挺身而出、担当重任,真正把那些敢于坚持原则、勇于负责、不怕得罪人的优秀干部及时选拔使用起来,做到在责任担当中锤炼干部,在干事创业中成就干部。选人用人怎么办。同时,要加大治庸治懒力度,对那些当“太平官”、做“老好人”,怕得罪人、不敢负责的干部,要及时鞭策教育,必要时予以调整;
对那些精神萎靡、不在状态,工作长期没有起色、打不开局面的干部,要坚决拿下领导岗位,决不让事业来迁就个人、因个人而贻误发展。对不坚持原则的人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