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游龙鸣山记》阅读答案3篇

《游龙鸣山记》阅读答案3篇

发布时间:2023-04-04 15:05:07 来源:网友投稿

《游龙鸣山记》阅读答案1  游龙鸣山记  【明】陶安  游之胜者,适其时可乐也,得其地尤可乐也,而所游又皆佳士,则所以宣其和、舒其郁、畅其心而发其文者,盖乐焉而不失乎正也。  至元丙子二月甲午,厚斋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游龙鸣山记》阅读答案3篇,供大家参考。

《游龙鸣山记》阅读答案3篇

《游龙鸣山记》阅读答案1

  游龙鸣山记

  【明】陶安

  游之胜者,适其时可乐也,得其地尤可乐也,而所游又皆佳士,则所以宣其和、舒其郁、畅其心而发其文者,盖乐焉而不失乎正也。

  至元丙子二月甲午,厚斋严君治酒肴,招予游龙鸣山,即无想山也。时春霁既久,风日暄丽,耆英少俊,序齿而行,鼓吹前导。从蓝溪东南行五六里,两山峙如双蠲,相距百步,绵亘东趋。中夹石田,田右小路,随两山势深宵曲折。行三四里,隘不宜田,仅可为路。又数里,山益奇峻,轻岚暖霭,微袭襟帽。山外崇峰复嶂,杳无穷极。少焉,峭壁对立,状若华表,松杉万章①,夹路北转。涧多石底,云深树茂,繁卉被岩,鸟声清碎,似非人间世。僧舍雄丽,榜日禅寂。门外独松古秀,大连数抱。修篁干霄,森列门内。寺长老出迎客,延坐后堂,匾曰白云深处。其西有听松轩,又西即韩熙载读书堂遗址,所植桧犹存。其北有甘露室。又北,上为招云亭,气象空旷,攒峰玉立,视向所历群山,低俯其顶矣。遂蹑蹬至潮音岩,怪石异态百出。同游者疲于跻攀,于是止焉。

  予以未登绝顶为怏,与三二友决意直上。地势斗峻,褰裳②。援萝,履苍莽中。上有天池沆瀁③,其水下飞潮音岩,引以给庖。其西绝顶,巨石雄坦,可坐数十人。渺焉四顾,心目豁然。其东绝顶,视西又高,倦不欲登,还饮白云深处。于时暖气薰席,蒸焉如夏,凄焉如秋,栗焉如冬,觥筹无算,谈笑甚欢,虽从者乐工各适其意。酒既,长老引客看花,徐行登环翠阁。已而与长老别,出寺门。行几一里,众以兴未尽,席地坐,分韵赋诗者久之。诗成而归。

  斯游也,适其时而得其地,信足乐矣。但潥之为州,非通都要路,兼是山隐于邃奥,故无前贤题咏及当代名笔发其幽潜,予故表而出之。呜呼!乐而不失乎正者浴沂风雩也兰亭之会乃或感慨悲戚今同游者心*气易④发言为诗皆有可观其亦乐之正者欤 遂记兹游之胜,使无想山得以著于世云。 (选自《陶学士集》,文字略有改动)

  【注】①章:大材。②褰裳:撩起衣裳。③沆瀁:水深广的样子。④心*气易:心情和悦。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杳无穷极 杳:深远 B.修篁干霄 干:冲

  C.延坐后堂 延:延请 D.履苍莽中 履:鞋子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 )( 3分)

  A .畅其心而发其文者 其时时于梦中得我乎!

  B .序齿而行 缦立远视,而望幸焉。

  C .予以未登绝顶为怏 歌以赠之

  D.渺焉四顾,心目豁然 盘盘焉,囷囷焉

  3.下列直接描写龙鸣山景色的一组是 ( ) (3分)

  ①春霁既久,风日暄丽 ②峭壁对立,状若华表

  ③云深树茂,繁卉被岩,鸟声清碎 ④其北有甘露室

  ⑤气象空旷,攒峰玉立 ⑥蒸焉如夏,凄焉如秋,粟焉如冬

  ①④⑤ B.①③⑥ C.②③⑤ D.②④⑥

  4.下列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 .乐而不失乎正者/浴沂风雩也/兰亭之会/乃或感慨悲戚/今同游者心*气易/发言为诗/皆有可观/其亦乐之正者欤

  B .乐而不失乎/正者浴沂风雩也/兰亭之会/乃或感慨悲戚今同/游者心*气易/发言为诗皆有/可观其亦乐之正者

  C .乐而不失乎/正者浴沂风雩也/兰亭之会乃或感慨/悲戚今同/游者心*气易/发言为诗/皆有可观/其亦乐之正者欤

  D.乐而不失乎正者/浴沂风雩也/兰亭之会/乃或感慨悲戚/今同游者心*气易/发言为诗皆有/可观其亦乐之正者欤

  5.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3分)

  A .首段适其时可乐也,得其地尤可乐也,而所游又皆佳士从三方面提出游之胜的标准,引领下文。

  B.潮音岩有一块雄伟*坦且可坐数十人的巨石,站在上面可以俯瞰美景,因而成为龙鸣山的重要景点。

  C.作者和同伴游览了龙鸣山美景,谈笑作诗,心情和悦,体会到了类似于浴沂风雩那样纯正的快乐。

  D.龙鸣山地处幽僻,交通不便,不为人知,作者写这篇游记,是想让更多的人知道龙鸣山值得一游。

  6.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其水下飞潮音岩,引以给庖。(3分)

  (2)斯游也,适其时而得其地,信足乐矣。(3分)

  参考答案

  1.D

  2.D

  3.C

  4.A

  5.B

  6.(1)天池的水向下飞泻到潮音岩,(人们)接引(它)来供给厨房。( 庖为厨房(1分);省略句式1分;句意1分。)

  (2)这次游览恰逢适宜的天气,又遇到理想的地点,确实很快乐了。 (斯为这,这个(1分);信为实在(1分);句意1分)。

  【参考译文】

  游览名胜的人,逢好天气是乐事,遇到理想的地点又是乐事,而同游的又都是优秀的人物,大家因为相处和谐、郁闷抒发、心情畅快而写写文章,是既高兴又不失正体的事。

  元仁宗丙子年二月甲午日,厚斋的严君置备酒菜邀我同游龙鸣山,龙鸣山即是无想山。是时春雨初晴,风和日丽,老老少少,依照长幼顺序而行,鼓乐队在最前面作为先导。从蓝溪向东南行进五六里,只见两山如双虫对峙,相距百步,向东绵延而去。两山之间为石田,田的右边有小路,小路依着山势深邃又曲折。行进三四里,山势狭窄不宜作田,只能修路。又行进数里路,山势愈发奇峻,山谷中薄雾沾湿了衣服和帽子。山的外边崇峦叠嶂,无穷无际。走了不久,只见峭壁对立,形状宛如华表,巨大的松树和杉树沿路排列,向北延伸。山涧底部多石,云深树茂,繁花遮石,鸟声清脆,此地好像不是人世间。寺庙雄奇伟丽,寺门榜额上书禅寂二字。寺院门外有一颗古松,直径数抱粗。高耸云霄的篁竹则繁密地生长在寺院内。寺院长老出门迎客,延请我们至后堂,后堂有匾,上书白云深处。寺院西边有座听松轩,再向西即是五代韩熙载读书堂遗址,他所种植的桧树仍然有在。寺北有甘露室。再往北,有招云亭,亭子气象空旷,直立在数座山峰的最高处,从亭往下看,先前登过的群山之顶都在脚下。于是抬脚攀登上潮音岩,岩上各种石头真是异态百出。因为同游者登山疲惫,于是未往上登。

  我以没登上山顶为憾,与两三个朋友决定继续登山。山势陡峭,只好撩起衣裳。攀援着藤萝,脚踩在茂密丛林中。山上有深幽广阔的天池,天池的水向下飞泻到潮音岩,(人们)接引(它)来供给厨房。山的西边顶部,巨大的石头雄伟*坦,上面可坐几十人。在石上茫然四望,心中豁然开朗。山的东边顶部比西边顶部还高,因疲倦不想再上了,又回到寺院的白云深处后堂。在这时温暖的气息弥散席子,气氛热烈时如夏,寂静时如秋,冷时如冬,觥筹无数,谈笑甚欢,即使是仆从与乐工也各得其乐。酒毕,长老带领客人赏花,众人缓缓登上环翠阁。不久与长老告别,出了寺门。走了一里,众人余兴未尽,席地而坐,分了韵脚赋诗良久,各自作了诗才回来。

  这次游览恰逢适宜的天气,又遇到理想的地点,确实很快乐了。但溧州不是交通要塞,且又隐藏在深山之中,所以没有前贤留下的诗词及当代名家抒怀的笔墨,因此我写了这篇文章。哎!既高兴又不失正体的事,是孔夫子带领学生沐浴后在舞雩台享受春风。王曦之的兰亭*,或许太感慨悲戚。此次同游的人心情和悦,吟咏作的诗,质量上乘可以欣赏,也是既高兴又不失正体的事!于是记下这次游玩所见之景,旨在使无想山得以让世人知晓。

《游龙鸣山记》阅读答案2

  游龙鸣山记

  【明】陶安

  游之胜者,适其时可乐也,得其地尤可乐也,而所游又皆佳士,则所以宣其和、舒其郁、畅其心而发其文者,盖乐焉而不失乎正也。

  至元丙子二月甲午.厚斋严君治酒肴,招予游龙鸣山,即无想山也。时春霁既久,风日暄丽,耆英少俊,序齿而行,鼓吹前导。从蓝溪东南行五六里,两山峙如双蠲,相距百步,绵亘东趋。中夹石田,田右小路,随两山势深宵曲折。行三四里,隘不宜田,仅可为路。又数里,山益奇峻,轻岚暖霭,微袭襟帽。山外崇峰复嶂,杳无穷极。少焉,峭壁对立,状若华表,松杉万章①,夹路北转。涧多石底,云深树茂,繁卉被岩,鸟声清碎,似非人间世。僧舍雄丽,榜日禅寂。门外独松古秀,大连数抱。修篁干霄,森列门内。寺长老出迎客,延坐后堂,匪曰白云深处。其西有听松轩,又西即韩熙载读书堂遗址,所植桧犹存。其北有甘露室。又北,上为招云亭,气象空旷,攒峰玉立,视向所历群山,低俯其顶矣。遂蹑蹬至潮音岩,怪石异态百出。同游者疲于跻攀,于是止焉。

  予以未登绝顶为怏,与三二友决意直上。地势斗峻,褰裳②。援萝,履苍莽中。上有天池沆瀁③,其水下飞潮音岩,引以给庖。其西绝顶,巨石雄坦,可坐数十人。渺焉四顾,心目豁然。其东绝顶,视西又高,倦不欲登,还饮白云深处。于时暖气薰席,蒸焉如夏,凄焉如秋,粟焉如冬,觥筹无算,谈笑甚欢,虽从者乐工各适其意。酒既,长老引客看花,徐行登环翠阁。已而与长老别,出寺门。行几一里,众以兴未尽,席地坐,分韵赋诗者久之.诗成而归。

  斯游也,适其时而得其地,信足乐矣。但深之为州,非通都要路,兼是山隐于邃奥,故无前贤题咏及当代名笔发其幽潜,予故表而出之。呜呼!乐而不失乎正者,浴沂风雩也。兰亭之会,乃或感慨悲戚。今同游者心*气易④,发言为诗,皆有可观,其亦乐之正者欤!遂记兹游之胜,使无想山得以著于世云。

  (选自《陶学士集》,文字略有改动)

  【注】①章:大材。②褰裳:撩起衣裳。③沆瀁:水深广的样子。④心*气易:心情和悦。

  2、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杳无穷极 杏:深远 B、修篁干霄 干:冲

  C、延坐后堂 延:延请 D、履苍莽中 履:鞋子

  3、下列直接描写龙呜山景色的一组是(3分) ( )

  ①春霁既久,风日暄丽 ②峭壁对立,状苫华表

  ③云深树茂,繁卉被岩,鸟声清碎 ④其北有甘露室

  ⑤气象空旷,攒峰玉立 ⑥蒸焉如夏,凄焉如秋,粟焉如冬

  A、①④⑤ l3、①③⑥ C、②③⑤ D、②④⑥

  4、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首段适其时可乐也,得其地尤可乐也,而所游又皆佳士从三方面提出游之胜的标准,引领下文。

  B、潮音岩有一块雄伟*坦且可坐数十人的巨石.站在上面可以俯瞰美景.因而成为龙鸣山的重要景点。

  C、作者和同伴游览了龙呜山美景,谈笑作诗,心情和悦,体会到了类似于浴沂风雩那样纯正的快乐。

  D、龙鸣山地处幽僻,交通不便,不为人知,作者写这篇游记,是想让更多的人知道龙鸣山值得一游。

  5、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其水下飞潮音岩,引以给庖。(3分)

  译:

  (2)斯游也,适其时而得其地,信足乐矣。(3分)

  译:

  参考答案:

  文言文阅读(15分)

  2、(3分)D 3、(3分)C 4、(3分)B

  5、(6分)

  (1)天池的水向下飞泻到潮音岩,(人们)接引(它)来供给厨房。

  (2)这次游览恰逢适宜的天气,又遇到理想的地点,确实很快乐了。

《游龙鸣山记》阅读答案3

  游龙鸣山记

  【明】陶安

  游之胜者,适其时可乐也,得其地尤可乐也,而所游又皆佳士,则所以宣其和、舒其郁、畅其心而发其文者,盖乐焉而不失乎正也。

  至元丙子二月甲午.厚斋严君治酒肴,招予游龙鸣山,即无想山也。时春霁既久,风日暄丽,耆英少俊,序齿而行,鼓吹前导。从蓝溪东南行五六里,两山峙如双蠲,相距百步,绵亘东趋。中夹石田,田右小路,随两山势深宵曲折。行三四里,隘不宜田,仅可为路。又数里,山益奇峻,轻岚暖霭,微袭襟帽。山外崇峰复嶂,杳无穷极。少焉,峭壁对立,状若华表,松杉万章①,夹路北转。涧多石底,云深树茂,繁卉被岩,鸟声清碎,似非人间世。僧舍雄丽,榜日“禅寂”。门外独松古秀,大连数抱。修篁干霄,森列门内。寺长老出迎客,延坐后堂,匾曰“白云深处”。其西有“听松轩”,又西即韩熙载读书堂遗址,所植桧犹存。其北有“甘露室”。又北,上为“招云亭”,气象空旷,攒峰玉立,视向所历群山,低俯其顶矣。遂蹑蹬至潮音岩,怪石异态百出。同游者疲于跻攀,于是止焉。

  予以未登绝顶为怏,与三二友决意直上。地势斗峻,褰裳②。援萝,履苍莽中。上有天池沆瀁③,其水下飞潮音岩,引以给庖。其西绝顶,巨石雄坦,可坐数十人。渺焉四顾,心目豁然。其东绝顶,视西又高,倦不欲登,还饮“白云深处”。于时暖气薰席,蒸焉如夏,凄焉如秋,栗焉如冬,觥筹无算,谈笑甚欢,虽从者乐工各适其意。酒既,长老引客看花,徐行登环翠阁。已而与长老别,出寺门。行几一里,众以兴未尽,席地坐,分韵赋诗者久之.诗成而归。

  斯游也,适其时而得其地,信足乐矣。但潥之为州,非通都要路,兼是山隐于邃奥,故无前贤题咏及当代名笔发其幽潜,予故表而出之。呜呼!乐而不失乎正者,浴沂风雩也。兰亭之会,乃或感慨悲戚。今同游者心*气易④,发言为诗,皆有可观,其亦乐之正者欤!遂记兹游之胜,使无想山得以著于世云。

  (选自《陶学士集》,文字略有改动)

  【注】①章:大材。②褰裳:撩起衣裳。③沆瀁:水深广的样子。④心*气易:心情和悦。

  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杳无穷极 杳:深远

  B.修篁干霄 干:冲

  C.延坐后堂 延:延请

  D.履苍莽中 履:鞋子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和虚词在文中含义的能力。

  【解析】需要结合原文语言环境来推断词语的含义和用法。A、B、C三项符合均符合原文意思;D项“履”在本句中应该解释为动词“踏”而非名词“鞋子” 。本题的误区在于考生对文言实词的把握过于僵化,不能和语言环境结合起来理解,而误认为D项正确。

  【答案】D

  2.下列直接描写龙鸣山景色的一组是(3分) ( )

  ①春霁既久,风日暄丽 ②峭壁对立,状苫华表

  ③云深树茂,繁卉被岩,鸟声清碎 ④其北有“甘露室”

  ⑤气象空旷,攒峰玉立 ⑥蒸焉如夏,凄焉如秋,粟焉如冬

  A.①④⑤ B.①③⑥ C.②③⑤ D.②④⑥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对文中信息的"筛选能力,能力层级为C。

  【解析】此题可用排除法,考生审题时要特别注意“直接”两个字。①为游山时的天气,与龙鸣山景色无关,可排除A、B选项。④是间接描写龙鸣山景色,而非“直接”。⑥为作者登山归来在寺院中的感受,故可排除D选项。

  【答案】C

  3.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首段“适其时可乐也,得其地尤可乐也,而所游又皆佳士”从三方面提出“游之胜”的标准,引领下文。

  B.潮音岩有一块雄伟*坦且可坐数十人的巨石,站在上面可以俯瞰美景,因而成为龙鸣山的重要景点。

  C.作者和同伴游览了龙呜山美景,谈笑作诗,心情和悦,体会到了类似于“浴沂风雩”那样纯正的快乐。D.龙鸣山地处幽僻,交通不便,不为人知,作者写这篇游记,是想让更多的人知道龙鸣山值得一游。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对文章的理解分析概括能力,能力层级为C。

  【解析】解答本题要审准题,找出“不正确的一项”。根据文章一一比对,即可发现,B选项中“雄伟*坦的巨石”并非在潮音岩上,而是在山顶的西边。根据文中第二段和第三段潮音岩是“怪石异态百出”而“其西绝顶”,才是“巨石雄坦”。

  【答案】B

  4.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其水下飞潮音岩,引以给庖。(3分)

  译文:

  (2)斯游也,适其时而得其地,信足乐矣。(3分)

  译文: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翻译时注意联系前后文,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做到文从句顺。

  【解析】第(1)题翻译时要注意关键词“下”是名词作状语“向下”;“庖”是翻译难点,但如果考生能从“庖丁解牛”中作引申,就可以得出“庖”为“厨房”的意思;另外本题还应注意补足省略的成份,句子方能完整。第(2)题,注意关键字“斯”假借为“此”“这,这个”的意思。联系范仲淹《岳阳楼记》“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馋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不难理解。本题要点是“信足乐矣”,如果考生能联想到《兰亭集序》中的“信可乐也”,也就能准确翻译了。

  【答案】(1)天池的水向下飞泻到潮音岩,(人们)接引(它)来供给厨房。

  (2)这次游览恰逢适宜的天气,又遇到理想的地点,确实很快乐了。

  【参考译文】

  游览名胜的人,逢好天气是乐事,遇到理想的地点又是乐事,而同游的又都是优秀的人物,大家因为相处和谐、郁闷抒发、心情畅快而写写文章,是既高兴又不失正体的事。

  元仁宗丙子年二月甲午日,厚斋的严君置备酒菜邀我同游龙鸣山,龙鸣山即是无想山。是时春雨初晴,风和日丽,老老少少,依照长幼顺序而行,鼓乐队在最前面作为先导。从蓝溪向东南行进五六里,只见两山如双虫对峙,相距百步,向东绵延而去。两山之间为石田,田的右边有小路,小路依着山势深邃又曲折。行进三四里,山势狭窄不宜作田,只能修路。又行进数里路,山势愈发奇峻,山谷中薄雾沾湿了衣服和帽子。山的外边崇峦叠嶂,无穷无际。走了不久,只见峭壁对立,形状宛如华表,巨大的松树和杉树沿路排列,向北延伸。山涧底部多石,云深树茂,繁花遮石,鸟声清脆,此地好像不是人世间。寺庙雄奇伟丽,寺门榜额上书“禅寂”二字。寺院门外有一颗古松,直径数抱粗。高耸云霄的篁竹则繁密地生长在寺院内。寺院长老出门迎客,延请我们至后堂,后堂有匾,上书“白云深处”。寺院西边有座“听松轩”,再向西即是五代韩熙载读书堂遗址,他所种植的桧树仍然有在。寺北有“甘露室”。再往北,有“招云亭”,亭子气象空旷,直立在数座山峰的最高处,从亭往下看,先前登过的群山之顶都在脚下。于是抬脚攀登上潮音岩,岩上各种石头真是异态百出。因为同游者登山疲惫,于是未往上登。

  我以没登上山顶为憾,与两三个朋友决定继续登山。山势陡峭,只好撩起衣裳。攀援着藤萝,脚踩在茂密丛林中。山上有深幽广阔的天池,天池的水向下飞泻到潮音岩,(人们)接引(它)来供给厨房。山的西边顶部,巨大的石头雄伟*坦,上面可坐几十人。在石上茫然四望,心中豁然开朗。山的东边顶部比西边顶部还高,因疲倦不想再上了,又回到寺院的“白云深处”后堂。于是温暖的气息弥散席子,气氛热时如夏,静时如秋,冷时如冬,觥筹无数,谈笑甚欢,即使是仆从与乐工也各得其乐。酒毕,长老带领客人赏花,众人缓缓登上环翠阁。不久与长老告别,出了寺门。走了一里,众人余兴未尽,席地而坐,分了韵脚赋诗良久,各自作了诗才回来。

  这次游览恰逢适宜的天气,又遇到理想的地点,确实很快乐了。但溧州不是交通要塞,且又隐藏在深山之中,所以没有前贤留下的诗词及当代名家抒怀的笔墨,因此我写了这篇文章。哎!既高兴又不失正体的事,是孔夫子带领学生沐浴后在舞雩台享受春风。王曦之的兰亭*,或许太感慨悲戚。此次同游的人心情和悦,吟咏作的诗,质量上乘可以欣赏,也是既高兴又不失正体的事!于是记下这次游玩所见之景,旨在使无想山得以让世人知晓。


《游龙鸣山记》阅读答案3篇扩展阅读


《游龙鸣山记》阅读答案3篇(扩展1)

——《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鸣》阅读答案3篇

《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鸣》阅读答案1

  小重山

  岳 飞

  昨夜寒蛩不住鸣。 惊回千里梦,已三更。 起来独自绕阶行。人悄悄,帘外月胧明。

  白首为功名。 旧山松竹老,阻归程。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注】此诗作于秦桧任宰相时。朝廷为求和,解除岳飞兵权。

  1.首句描写了怎样的图景?有什么作用?(5分)

  2.你认为欲将心事付瑶琴中的心事有那些?请结合诗词略作分析。(6分)

  【参考答案】:

  1.首句以动衬静描写了一幅静谧的深秋夜景图。(2分)首句起兴,渲染一种凄凉的氛围,为下文抒情做铺垫。(3分)

  2.(1)心念中原,收复失地的报国之情 (2)遭人陷害,赋闲在家的无奈之情

  (3)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苦闷之情 (4)对奸臣当道,苟且偷安的愤恨之情

  (5)知己甚少,无人理解的寂寞之情 (任意答出三点即可,每点2分)

  阅读练习二:

  (1)千里梦是什么梦?弦断有谁听抒发了什么情感?(4分)

  答:指驰骋千里疆场,收复河山的梦想。(2分)抒发了作者主张受到排斥、抱负不得施展的愤懑之情。(2分)

  (2)这首词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请选两点作简要说明。(4分)

  答:①借景抒情,用静寂的环境烘托孤寂的心情。②用俞伯牙与钟子期的典故,表达自己处境孤危的忧愤之情。③旧山松竹老,阻归程暗喻投降派阻挠抗金。

  (3)该词主旨句是: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赏析】

  上片寓情于景,写作者思念中原、忧虑国事的心情。开头三句写秋夜梦回,意境含蓄而深沉。那是一个深秋的夜晚,作者梦见自己正率部转战千里,向阔别的故土胜利挺进。眼看驱逐敌寇、光复河山的理想即将实现,令作者感到十分兴奋和激动。可惜好梦不长,终于被不停鸣叫的`蟋蟀声惊醒。醒来的时候,正是半夜三更。接着三句写梦醒后的失望和徘徊,反映了现实和理想的矛盾。作者在夜深人静之时,独自披衣起床,绕着台阶来回踱步,抬头一望,只见朦胧的月色正照在窗帘之上。这里借景物的描写烘托内心的孤寂,用*静的语气叙述不*静的思想活动,显得曲折深婉,寄寓着壮志难酬的忧愤。

  下片抒写收复失地受阻、心事无人理解的苦闷。换头三句,慨叹岁月如流,家乡长久沦陷,归期遥遥无望。作者自二十岁从军,出生入死,与金兵浴血奋战,决心迎二圣归京阙,取故地上版图(《五岳祠盟记》),为国家建立丰功伟业。可是十多年已经过去,头发也白了,仍未能返回故园,实现还我河山的伟大抱负。每当他想到这里,怎能不义愤填膺、忧心如焚呢?所谓阻归程,实际并非指山高水深,道路遥远,难以归去,而是暗喻着对投降派屈辱求和、阻挠抗金斗争的不满和谴责。因为当时正是秦桧弄权,气焰十分嚣张时候,作者不便明言,所以用含蓄的表现手法,弹出弦外之音,让读者去体会。结拍三句,用俞伯牙与钟子期的典故,表达自己处境孤危,缺少指引,深感寂寞的心情。据《吕氏春秋本味》,春秋时俞伯牙善鼓琴,唯有钟子期能从琴声中体会出他的心事。后来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秦桧上台后,迎合赵构的旨意,对坚持抗金的主战派进行无情的打击和迫害,将他的亲信和爪牙安置在朝廷的重要位置上,以便实现其卖国求荣的罪恶目的。这三句表达了作者抱负难以实现的痛苦,反映了投降派统治下南宋的黑暗现实。

  曾有一段时间,对古典诗词的评论,有人以情调的高昂与低沉分高下,于是认为,岳飞这首《小重山》情调低沉,不如他的《满江红》创意高。其实,对事物的评论,应当对具体问题做具体分析,而不可以表面上的一刀切。情调高昂的作品固然好,但不能把高昂误作为粗犷叫嚣。情调低沉也并非消极。岳飞的《满江红》与《小重山》词均表达了他的抗金以收复中原的雄心壮志,只因作词的时间与心境不同,因此在作法上遂不免有所差异,实际上异曲同工,又焉可用情调的高昂与低沉区分其高下呢?况且作词常是要用以兴浑融、含蓄蕴藉的方法以表达作者的幽情远旨,使读者吟诵体会,馀味无穷。岳飞因为壮志难酬,胸中抑塞,所以作这首《小重山》词,用沉郁蕴藉的艺术手法表达,这也正是运用词体特长,正如张惠言论词时所谓道贤人君子幽约怨悱不能自言之情,低徊要眇以喻其致(《词选序》)。对诗词评赏也应明白这一道理。缪钺所撰《灵溪词说》论岳飞词的绝句说:将军佳作世争传,三十功名路八千。一种壮怀能蕴藉,诸君细读《小重山》,与此意同。


《游龙鸣山记》阅读答案3篇(扩展2)

——《鸣机夜课读记》阅读答案3篇

《鸣机夜课读记》阅读答案1

  课外文言文阅读

  铨①九龄,母授以《礼记》、《周易》、《毛诗》,皆成诵。暇更录唐、宋人诗,教之为吟哦声。母与铨皆弱而多病;铨每病,母即抱铨行一室中,未尝寝;少痊,辄指壁间诗歌,教儿低吟之以为戏。母有病,铨则坐枕侧不去;母视铨,辄无言而悲,铨亦凄楚依恋。尝问曰:母有忧乎?曰:然。然则何以解忧?曰:儿能背诵所读书,斯解矣。铨诵声琅琅然,争药鼎沸②。母微笑曰:病少差矣。由是母有病,铨即持书诵于侧,而病辄能痊。

  选自《鸣机夜课读记》

  注释:①铨:蒋士铨,清代著名学者。②:争药鼎沸:读书声琅琅,与药鼎煮沸声争响。

  1.解释下列加粗词。

  (1)暇更录唐、宋人诗 暇_____________

  (2)铨每病,母即抱铨行一室中 病_____________

  (3)未尝寝 寝_____________

  (4)辄指壁间诗歌 辄_____________

  2.翻译下面句子。

  由是母有病,铨即持书诵于侧,而病辄能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出与文中教儿低吟之以为戏的以用法相同的一项()

  A.(曹刿)问:何以战?

  B.不以物喜

  C.何不试之以足

  D.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4.对待母亲,蒋士铨能坐枕侧不去、诵声琅琅然、持书诵于侧。读完本文,谈谈在做人方面你的所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1)空闲;(2)生病;(3)睡觉;(4)就

  2.从此,母亲生病的时候,我就拿了书在她床边读书,这样,她的病就会好。

  3.D

  4.略。(能抓住孝敬父母,不辜负父母的期望来谈即可。)

《鸣机夜课读记》阅读答案2

  铨①九龄,母授以《礼记》、《周易》、《毛诗》,皆成诵。暇更录唐、宋人诗,教之为吟哦声。母与铨皆弱而多病;铨每病,母即抱铨行一室中,未尝寝;少痊,辄指壁间诗歌,教儿低吟之以为戏。母有病,铨则坐枕侧不去;母视铨,辄无言而悲,铨亦凄楚依恋。尝问曰:母有忧乎?曰:然。然则何以解忧?曰:儿能背诵所读书,斯解矣。 铨诵声琅琅然,争药鼎沸②。母微笑曰:病少差矣。由是母有病,铨即持书诵于侧,而病辄能痊。

  选自《鸣机夜课读记》

  注释:①铨:蒋士铨,清代著名学者。②:争药鼎沸:读书声琅琅,与药鼎煮沸声争响。

  9.解释下列加点词。(4分)

  ⑴暇更录唐、宋人诗 ⑵ 铨每病,母即抱铨行一室中

  ⑶未尝寝 ⑷ 辄指壁间诗歌

  10.翻译下面句子。(2分)

  由是母有病,铨即持书诵于侧,而病辄能痊。

  11.选出与文中教儿低吟之以为戏的以用法相同的一项( )(2分)

  A.(曹刿)问:何以战? B.不以物喜

  C. 何不试之以足 D.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12.对待母亲,蒋士铨能坐枕侧不去、 诵声琅琅然、 持书诵于侧。读完本文,谈谈在做人方面你的所得。(2分)

  参考答案:

  9.(1)空闲 (2)生病 (3)睡觉 (4)就

  10. 从此,母亲生病的时候,我就拿了书在她床边读书,这样,她的病就会好。

  11.D

  12.能抓住孝敬父母,不辜负父母的期望来谈即可

《鸣机夜课读记》阅读答案3

  铨①九龄,母授以《礼记》、《周易》、《毛诗》,皆成诵;暇②更录唐宋人诗,教之为吟哦声。铨每病,母即抱铨行一室中,未尝寝;少痊③,辄指壁间诗歌,教儿低吟之以为戏。母有病,铨则坐枕侧不去。母视铨,辄无言而悲。铨亦凄楚依恋,尝问曰:母有忧乎?曰:然!然则何以解忧?曰:儿能背诵所读之书,斯解也。铨诵声琅琅然,争药鼎沸④。母微笑曰:病少差④矣。由是母有病,铨即持书诵于侧,而病辄能愈。

  注释:①铨:蒋士铨,清代著名学者。②暇:空闲。③痊:病愈。④争药鼎沸:与烧滚的汤药争着发出响声。④差:同病愈。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的含义。

  (1)暇更录唐宋人诗() (2)未尝寝()

  (3)辄指壁间诗歌( ) (4)然则何以解忧()

  (5)铨即持书诵于侧( )

  2.选出下列加着重号的词意义、用法不同的一项。()

  A.铨则坐枕侧不去 委而去之 B.然则何以解忧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C.铨即持书诵于侧 战于长勺 D.铨诵声琅琅然 满目萧然

  3.翻译下列句子。

  (1)母即抱铨行一室中,未尝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儿能背诵所读之书,斯解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是母有病,铨即持书诵于侧,而病辄能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大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儿能背诵所读之书,斯解也感人至深,表达了母亲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对待母亲,蒋士铨能坐枕侧不去、诵声琅琅然、持书诵于侧,结合你的亲身经历,谈谈在做人方面你的所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1)抄写(2)曾经(3)就(4)这样那么(5)拿着 2.B 3.(1)母亲就抱着蒋士铨在屋内来回行走,不曾入睡。(2)儿子如果能背诵读过的书,这就可以解除(我的)忧愁。(3)从那以后,母亲一有病,蒋士铨就拿着书在母亲旁边背诵,而母亲的病就能痊愈。 4.蒋士铨回忆少年时母亲悉心培育他的经历。 5.望子成材,期望殷切。 6.从孝敬父母,不辜负父母的殷切期望的.角度回答。

  译文:

  蒋士铨九岁时,母亲就教他读《礼记》、《周易》、《毛诗》,他都能背下来;空闲时母亲就抄唐诗宋词,教给蒋士铨,让他用抑扬的声调念诵吟咏。蒋士铨每次生病,母亲都抱着他在屋内行走,不曾入睡;不久,蒋士铨的病痊愈了,母亲就指着墙壁上的诗歌,教给儿子小声吟咏,让儿子把它当作游戏。母亲生病时,蒋士铨就坐在母亲枕边不离开。母亲看着蒋士铨,竟无话悲伤起来。蒋士铨也随之哀痛悲伤,舍不得离开,曾经问母亲说:母亲,您有什么忧虑吗?母亲说:是的。既然这样,那么用什么办法来解除您的忧愁呢?母亲说:你如果能背诵读过的书,这样就可以解除(我的)忧愁。蒋士铨背书的声音十分响亮,与烧滚的汤药争着发出响声,母亲轻轻一笑说:病好多了。从此以后,母亲一生病,蒋士铨就拿着书在母亲旁边背诵,母亲的病就能痊愈。


《游龙鸣山记》阅读答案3篇(扩展3)

——游龙鸣山记阅读答案 (菁选3篇)

游龙鸣山记阅读答案1

  游之胜者,适其时可乐也,得其地尤可乐也,而所游又皆佳士,则所以宣其和、舒其郁、畅其心而发其文者,盖乐焉而不失乎正也。

  至元丙子二月甲午,厚斋严君治酒肴,招予游龙鸣山,即无想山也。时春霁既久,风日暄丽,耆英少俊,序齿而行,鼓吹前导。从蓝溪东南行五六里,两山峙如双蠲,相距百步,绵亘东趋。中夹石田,田右小路,随两山势深宵曲折。行三四里,隘不宜田,仅可为路。又数里,山益奇峻,轻岚暖霭,微袭襟帽。山外崇峰复嶂,杳无穷极。少焉,峭壁对立,状若华表,松杉万章①,夹路北转。涧多石底,云深树茂,繁卉被岩,鸟声清碎,似非人间世。僧舍雄丽,榜日禅寂。门外独松古秀,大连数抱。修篁干霄,森列门内。寺长老出迎客,延坐后堂,匾曰白云深处。其西有听松轩,又西即韩熙载读书堂遗址,所植桧犹存。其北有甘露室。又北,上为招云亭,气象空旷,攒峰玉立,视向所历群山,低俯其顶矣。遂蹑蹬至潮音岩,怪石异态百出。同游者疲于跻攀,于是止焉。

  予以未登绝顶为怏,与三二友决意直上。地势斗峻,褰裳②。援萝,履苍莽中。上有天池沆瀁③,其水下飞潮音岩,引以给庖。其西绝顶,巨石雄坦,可坐数十人。渺焉四顾,心目豁然。其东绝顶,视西又高,倦不欲登,还饮白云深处。于时暖气薰席,蒸焉如夏,凄焉如秋,栗焉如冬,觥筹无算,谈笑甚欢,虽从者乐工各适其意。酒既,长老引客看花,徐行登环翠阁。已而与长老别,出寺门。行几一里,众以兴未尽,席地坐,分韵赋诗者久之。诗成而归。

  斯游也,适其时而得其地,信足乐矣。但潥之为州,非通都要路,兼是山隐于邃奥,故无前贤题咏及当代名笔发其幽潜,予故表而出之。呜呼!乐而不失乎正者浴沂风雩也兰亭之会乃或感慨悲戚今同游者心*气易④发言为诗皆有可观其亦乐之正者欤 遂记兹游之胜,使无想山得以著于世云。 (选自《陶学士集》,文字略有改动)

  【注】①章:大材。②褰裳:撩起衣裳。③沆瀁:水深广的样子。④心*气易:心情和悦。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杳无穷极 杳:深远 B.修篁干霄 干:冲

  C.延坐后堂 延:延请 D.履苍莽中 履:鞋子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 )( 3分)

  A .畅其心而发其文者 其时时于梦中得我乎!

  B .序齿而行 缦立远视,而望幸焉。

  C .予以未登绝顶为怏 歌以赠之

  D.渺焉四顾,心目豁然 盘盘焉,囷囷焉

  3.下列直接描写龙鸣山景色的一组是 ( ) (3分)

  ①春霁既久,风日暄丽 ②峭壁对立,状若华表

  ③云深树茂,繁卉被岩,鸟声清碎 ④其北有甘露室

  ⑤气象空旷,攒峰玉立 ⑥蒸焉如夏,凄焉如秋,粟焉如冬

  ①④⑤ B.①③⑥ C.②③⑤ D.②④⑥

  4.下列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 .乐而不失乎正者/浴沂风雩也/兰亭之会/乃或感慨悲戚/今同游者心*气易/发言为诗/皆有可观/其亦乐之正者欤

  B .乐而不失乎/正者浴沂风雩也/兰亭之会/乃或感慨悲戚今同/游者心*气易/发言为诗皆有/可观其亦乐之正者

  C .乐而不失乎/正者浴沂风雩也/兰亭之会乃或感慨/悲戚今同/游者心*气易/发言为诗/皆有可观/其亦乐之正者欤

  D.乐而不失乎正者/浴沂风雩也/兰亭之会/乃或感慨悲戚/今同游者心*气易/发言为诗皆有/可观其亦乐之正者欤

  5.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3分)

  A .首段适其时可乐也,得其地尤可乐也,而所游又皆佳士从三方面提出游之胜的标准,引领下文。

  B.潮音岩有一块雄伟*坦且可坐数十人的巨石,站在上面可以俯瞰美景,因而成为龙鸣山的重要景点。

  C.作者和同伴游览了龙鸣山美景,谈笑作诗,心情和悦,体会到了类似于浴沂风雩那样纯正的快乐。

  D.龙鸣山地处幽僻,交通不便,不为人知,作者写这篇游记,是想让更多的人知道龙鸣山值得一游。

  6.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其水下飞潮音岩,引以给庖。(3分)

  (2)斯游也,适其时而得其地,信足乐矣。(3分)

  参考答案

  1.D

  2.D

  3.C

  4.A

  5.B

  6.(1)天池的水向下飞泻到潮音岩,(人们)接引(它)来供给厨房。( 庖为厨房(1分);省略句式1分;句意1分。)

  (2)这次游览恰逢适宜的天气,又遇到理想的地点,确实很快乐了。 (斯为这,这个(1分);信为实在(1分);句意1分)。

游龙鸣山记阅读答案2

  游龙鸣山记

  【明】陶安

  游之胜者,适其时可乐也,得其地尤可乐也,而所游又皆佳士,则所以宣其和、舒其郁、畅其心而发其文者,盖乐焉而不失乎正也。

  至元丙子二月甲午,厚斋严君治酒肴,招予游龙鸣山,即无想山也。时春雾既久,风日暄丽,耆英少俊,序齿而行,鼓吹前导。从蓝溪东南行五六里,两山峙如双阙,相距百步,绵亘东趋。中夹石田,田右小路,随两山势深窅曲折。行三四里,隘不宜田,仅可为路。又数里,山益奇峻,轻岚暖霭,微袭襟帽。山外崇峰复峰,杳无穷极。少焉,峭壁对立,状若华表,松衫万章①,夹路北转。洞多石底,云深树茂,繁卉被岩,鸟声清碎,似非人间世。僧舍雄丽,榜曰禅寂。门外独松古秀,大连数抱。修篁干霄,森列门内。寺长老出迎客,延坐后堂,匾曰白云深处。其西有听松杆,又西即韩熙载读书堂遗址,所植桧犹存。其北有甘露室。又北,上为招云亭,气象空旷,攒峰玉立,视向所历群山,低俯其顶矣。遂蹑蹬至潮音岩,怪石异态百出。同游者疲于跻攀,于是止焉。

  予以未登绝顶为怏,与三二友决意直上。地势斗峻,褰裳②援萝,履苍莽中。上有天池沆瀁③ ,其水下飞潮音岩,引以给庖。其西绝顶,巨石雄坦,可坐数十人。渺焉四顾,心目豁然。其东绝顶.视西又高,倦不欲登,还饮白云深处。于时暖气薰席,蒸焉知夏,凄焉如秋,栗焉如冬,觥筹无算,谈笑甚欢,虽从者乐工各适其意。酒既,长老引客看花,徐行登环翠阁。已而与长老别,出寺门。行几一里,众以兴未尽,席地坐,分韵赋诗者久之,诗成而归。

  斯游也,适其时而得其地,信足乐矣。但溧之为州,非通都要路,兼是山隐于邃奥,故无前贤题咏及当代名笔发其幽潜,予故表而出之。呜呼!乐而不失乎正者,浴沂风雩也。兰亭之会,乃或感慨悲戚。今同游者心*气易④ ,发言为诗,皆有可观,其亦乐之正者欤!遂记兹游之胜,使无想山得以著于世云。

  【注】 ① 章:大材。②褰裳:撩起衣裳。③沆瀁:水深广的样子。④ 心*气易:心情和悦。

  1 .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杳无穷极 杳:深远

  B .修篁干霄 干:冲

  C .延坐后堂 延:延请

  D .履苍莽中 履:鞋子

  2 .下列直接描写龙鸣山景色的一组是(3 分)

  ① 春霁既久,风日暄丽

  ② 峭壁对立,状若华表

  ③ 云深树茂,繁卉被岩,鸟声清碎

  ④ 其北有甘露室

  ⑤ 气象空旷,攒峰玉立

  ⑥ 蒸焉如夏,凄焉如秋,栗焉如冬

  A . ①④⑤ B . ①③⑥ C .②③⑤ D .②④⑥

  3 .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首段适其时可乐也,得其地尤可乐也,而所游又皆佳士从三方面提出游之胜的标准,引领下文。

  B .潮音岩有一块雄伟*坦且可坐数十人的巨石,站在上面可以俯瞰美景,因而成为龙鸣山的重要景点。

  C .作者和同伴游览了龙鸣山美景,谈笑作诗,心情和悦,体会到了类似于浴沂风雩那样纯正的快乐。

  D .龙鸣山地处幽僻,交通不便,不为人知,作者写这篇游记,是想让更多的人知道龙鸣山值得一游。

  4 .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 分)

  (1)其水下飞潮音岩,引以给庖。(3 分)

  译:

  (2)斯游也,适其时而得其地,信足乐矣。(3 分)

  译:

  参考答案:

  1、D【解析】需要结合原文语言环境来推断词语的含义和用法。A、B、C三项符合均符合原文意思;D项履在本句中应该解释为动词踏而非名词鞋子 。本题的误区在于考生对文言实词的把握过于僵化,不能和语言环境结合起来理解,而误认为D项正确。

  2、C【解析】此题可用排除法,考生审题时要特别注意直接两个字。①为游山时的天气,与龙鸣山景色无关,可排除A、B选项。④是间接描写龙鸣山景色,而非直接。⑥为作者登山归来在寺院中的感受,故可排除D选项。

  3、B【解析】解答本题要审准题,找出不正确的一项。根据文章一一比对,即可发现,B选项中雄伟*坦的巨石并非在潮音岩上,而是在山顶的西边。根据文中第二段和第三段潮音岩是怪石异态百出而其西绝顶,才是巨石雄坦。

  4 . ( 6 分)

  ( 1 )天池的水向下飞泻到潮音岩,(人们)接引(它)来供给厨房。

  (2)这次游览恰逢适宜的天气,又遇到理想的地点,确实很快乐了。

  【参考译文】

  游览名胜的人,逢好天气是乐事,遇到理想的地点又是乐事,而同游的又都是优秀的人物,大家因为相处和谐、郁闷抒发、心情畅快而写写文章,是既高兴又不失正体的事。

  元仁宗丙子年二月甲午日,厚斋的严君置备酒菜邀我同游龙鸣山,龙鸣山即是无想山。是时春雨初晴,风和日丽,老老少少,依照长幼顺序而行,鼓乐队在最前面作为先导。从蓝溪向东南行进五六里,只见两山如双虫对峙,相距百步,向东绵延而去。两山之间为石田,田的右边有小路,小路依着山势深邃又曲折。行进三四里,山势狭窄不宜作田,只能修路。又行进数里路,山势愈发奇峻,山谷中薄雾沾湿了衣服和帽子。山的外边崇峦叠嶂,无穷无际。走了不久,只见峭壁对立,形状宛如华表,巨大的松树和杉树沿路排列,向北延伸。山涧底部多石,云深树茂,繁花遮石,鸟声清脆,此地好像不是人世间。寺庙雄奇伟丽,寺门榜额上书禅寂二字。寺院门外有一颗古松,直径数抱粗。高耸云霄的篁竹则繁密地生长在寺院内。寺院长老出门迎客,延请我们至后堂,后堂有匾,上书白云深处。寺院西边有座听松轩,再向西即是五代韩熙载读书堂遗址,他所种植的"桧树仍然有在。寺北有甘露室。再往北,有招云亭,亭子气象空旷,直立在数座山峰的最高处,从亭往下看,先前登过的群山之顶都在脚下。于是抬脚攀登上潮音岩,岩上各种石头真是异态百出。因为同游者登山疲惫,于是未往上登。

  我以没登上山顶为憾,与两三个朋友决定继续登山。山势陡峭,只好撩起衣裳。攀援着藤萝,脚踩在茂密丛林中。山上有深幽广阔的天池,天池的水向下飞泻到潮音岩,(人们)接引(它)来供给厨房。山的西边顶部,巨大的石头雄伟*坦,上面可坐几十人。在石上茫然四望,心中豁然开朗。山的东边顶部比西边顶部还高,因疲倦不想再上了,又回到寺院的白云深处后堂。于是温暖的气息弥散席子,气氛热时如夏,静时如秋,冷时如冬,觥筹无数,谈笑甚欢,即使是仆从与乐工也各得其乐。酒毕,长老带领客人赏花,众人缓缓登上环翠阁。不久与长老告别,出了寺门。走了一里,众人余兴未尽,席地而坐,分了韵脚赋诗良久,各自作了诗才回来。

  这次游览恰逢适宜的天气,又遇到理想的地点,确实很快乐了。但溧州不是交通要塞,且又隐藏在深山之中,所以没有前贤留下的诗词及当代名家抒怀的笔墨,因此我写了这篇文章。哎!既高兴又不失正体的事,是孔夫子带领学生沐浴后在舞雩台享受春风。王曦之的兰亭*,或许太感慨悲戚。此次同游的人心情和悦,吟咏作的诗,质量上乘可以欣赏,也是既高兴又不失正体的事!于是记下这次游玩所见之景,旨在使无想山得以让世人知晓。

游龙鸣山记阅读答案3

  游龙鸣山记

  【明】陶安

  游之胜者,适其时可乐也,得其地尤可乐也,而所游又皆佳士,则所以宣其和、舒其郁、畅其心而发其文者,盖乐焉而不失乎正也。

  至元丙子二月甲午.厚斋严君治酒肴,招予游龙鸣山,即无想山也。时春霁既久,风日暄丽,耆英少俊,序齿而行,鼓吹前导。从蓝溪东南行五六里,两山峙如双蠲,相距百步,绵亘东趋。中夹石田,田右小路,随两山势深宵曲折。行三四里,隘不宜田,仅可为路。又数里,山益奇峻,轻岚暖霭,微袭襟帽。山外崇峰复嶂,杳无穷极。少焉,峭壁对立,状若华表,松杉万章①,夹路北转。涧多石底,云深树茂,繁卉被岩,鸟声清碎,似非人间世。僧舍雄丽,榜日“禅寂”。门外独松古秀,大连数抱。修篁干霄,森列门内。寺长老出迎客,延坐后堂,匾曰“白云深处”。其西有“听松轩”,又西即韩熙载读书堂遗址,所植桧犹存。其北有“甘露室”。又北,上为“招云亭”,气象空旷,攒峰玉立,视向所历群山,低俯其顶矣。遂蹑蹬至潮音岩,怪石异态百出。同游者疲于跻攀,于是止焉。

  予以未登绝顶为怏,与三二友决意直上。地势斗峻,褰裳②。援萝,履苍莽中。上有天池沆瀁③,其水下飞潮音岩,引以给庖。其西绝顶,巨石雄坦,可坐数十人。渺焉四顾,心目豁然。其东绝顶,视西又高,倦不欲登,还饮“白云深处”。于时暖气薰席,蒸焉如夏,凄焉如秋,栗焉如冬,觥筹无算,谈笑甚欢,虽从者乐工各适其意。酒既,长老引客看花,徐行登环翠阁。已而与长老别,出寺门。行几一里,众以兴未尽,席地坐,分韵赋诗者久之.诗成而归。

  斯游也,适其时而得其地,信足乐矣。但潥之为州,非通都要路,兼是山隐于邃奥,故无前贤题咏及当代名笔发其幽潜,予故表而出之。呜呼!乐而不失乎正者,浴沂风雩也。兰亭之会,乃或感慨悲戚。今同游者心*气易④,发言为诗,皆有可观,其亦乐之正者欤!遂记兹游之胜,使无想山得以著于世云。

  (选自《陶学士集》,文字略有改动)

  【注】①章:大材。②褰裳:撩起衣裳。③沆瀁:水深广的样子。④心*气易:心情和悦。

  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杳无穷极 杳:深远

  B.修篁干霄 干:冲

  C.延坐后堂 延:延请

  D.履苍莽中 履:鞋子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和虚词在文中含义的能力。

  【解析】需要结合原文语言环境来推断词语的含义和用法。A、B、C三项符合均符合原文意思;D项“履”在本句中应该解释为动词“踏”而非名词“鞋子” 。本题的误区在于考生对文言实词的把握过于僵化,不能和语言环境结合起来理解,而误认为D项正确。

  【答案】D

  2.下列直接描写龙鸣山景色的一组是(3分) ( )

  ①春霁既久,风日暄丽 ②峭壁对立,状苫华表

  ③云深树茂,繁卉被岩,鸟声清碎 ④其北有“甘露室”

  ⑤气象空旷,攒峰玉立 ⑥蒸焉如夏,凄焉如秋,粟焉如冬

  A.①④⑤ B.①③⑥ C.②③⑤ D.②④⑥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对文中信息的筛选能力,能力层级为C。

  【解析】此题可用排除法,考生审题时要特别注意“直接”两个字。①为游山时的天气,与龙鸣山景色无关,可排除A、B选项。④是间接描写龙鸣山景色,而非“直接”。⑥为作者登山归来在寺院中的感受,故可排除D选项。

  【答案】C

  3.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首段“适其时可乐也,得其地尤可乐也,而所游又皆佳士”从三方面提出“游之胜”的标准,引领下文。

  B.潮音岩有一块雄伟*坦且可坐数十人的巨石,站在上面可以俯瞰美景,因而成为龙鸣山的重要景点。

  C.作者和同伴游览了龙呜山美景,谈笑作诗,心情和悦,体会到了类似于“浴沂风雩”那样纯正的快乐。D.龙鸣山地处幽僻,交通不便,不为人知,作者写这篇游记,是想让更多的人知道龙鸣山值得一游。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对文章的理解分析概括能力,能力层级为C。

  【解析】解答本题要审准题,找出“不正确的一项”。根据文章一一比对,即可发现,B选项中“雄伟*坦的巨石”并非在潮音岩上,而是在山顶的西边。根据文中第二段和第三段潮音岩是“怪石异态百出”而“其西绝顶”,才是“巨石雄坦”。

  【答案】B

  4.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其水下飞潮音岩,引以给庖。(3分)

  译文:

  (2)斯游也,适其时而得其地,信足乐矣。(3分)

  译文: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翻译时注意联系前后文,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做到文从句顺。

  【解析】第(1)题翻译时要注意关键词“下”是名词作状语“向下”;“庖”是翻译难点,但如果考生能从“庖丁解牛”中作引申,就可以得出“庖”为“厨房”的意思;另外本题还应注意补足省略的成份,句子方能完整。第(2)题,注意关键字“斯”假借为“此”“这,这个”的意思。联系范仲淹《岳阳楼记》“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馋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不难理解。本题要点是“信足乐矣”,如果考生能联想到《兰亭集序》中的“信可乐也”,也就能准确翻译了。

  【答案】(1)天池的水向下飞泻到潮音岩,(人们)接引(它)来供给厨房。

  (2)这次游览恰逢适宜的天气,又遇到理想的地点,确实很快乐了。

  【参考译文】

  游览名胜的人,逢好天气是乐事,遇到理想的地点又是乐事,而同游的又都是优秀的人物,大家因为相处和谐、郁闷抒发、心情畅快而写写文章,是既高兴又不失正体的事。

  元仁宗丙子年二月甲午日,厚斋的严君置备酒菜邀我同游龙鸣山,龙鸣山即是无想山。是时春雨初晴,风和日丽,老老少少,依照长幼顺序而行,鼓乐队在最前面作为先导。从蓝溪向东南行进五六里,只见两山如双虫对峙,相距百步,向东绵延而去。两山之间为石田,田的右边有小路,小路依着山势深邃又曲折。行进三四里,山势狭窄不宜作田,只能修路。又行进数里路,山势愈发奇峻,山谷中薄雾沾湿了衣服和帽子。山的外边崇峦叠嶂,无穷无际。走了不久,只见峭壁对立,形状宛如华表,巨大的松树和杉树沿路排列,向北延伸。山涧底部多石,云深树茂,繁花遮石,鸟声清脆,此地好像不是人世间。寺庙雄奇伟丽,寺门榜额上书“禅寂”二字。寺院门外有一颗古松,直径数抱粗。高耸云霄的篁竹则繁密地生长在寺院内。寺院长老出门迎客,延请我们至后堂,后堂有匾,上书“白云深处”。寺院西边有座“听松轩”,再向西即是五代韩熙载读书堂遗址,他所种植的桧树仍然有在。寺北有“甘露室”。再往北,有“招云亭”,亭子气象空旷,直立在数座山峰的最高处,从亭往下看,先前登过的群山之顶都在脚下。于是抬脚攀登上潮音岩,岩上各种石头真是异态百出。因为同游者登山疲惫,于是未往上登。

  我以没登上山顶为憾,与两三个朋友决定继续登山。山势陡峭,只好撩起衣裳。攀援着藤萝,脚踩在茂密丛林中。山上有深幽广阔的天池,天池的水向下飞泻到潮音岩,(人们)接引(它)来供给厨房。山的西边顶部,巨大的石头雄伟*坦,上面可坐几十人。在石上茫然四望,心中豁然开朗。山的东边顶部比西边顶部还高,因疲倦不想再上了,又回到寺院的“白云深处”后堂。于是温暖的气息弥散席子,气氛热时如夏,静时如秋,冷时如冬,觥筹无数,谈笑甚欢,即使是仆从与乐工也各得其乐。酒毕,长老带领客人赏花,众人缓缓登上环翠阁。不久与长老告别,出了寺门。走了一里,众人余兴未尽,席地而坐,分了韵脚赋诗良久,各自作了诗才回来。

  这次游览恰逢适宜的天气,又遇到理想的地点,确实很快乐了。但溧州不是交通要塞,且又隐藏在深山之中,所以没有前贤留下的诗词及当代名家抒怀的笔墨,因此我写了这篇文章。哎!既高兴又不失正体的事,是孔夫子带领学生沐浴后在舞雩台享受春风。王曦之的兰亭*,或许太感慨悲戚。此次同游的人心情和悦,吟咏作的诗,质量上乘可以欣赏,也是既高兴又不失正体的事!于是记下这次游玩所见之景,旨在使无想山得以让世人知晓。


《游龙鸣山记》阅读答案3篇(扩展4)

——《游褒禅山记》教案10篇

《游褒禅山记》教案1

  【课前梳理】

  在新教材里这是一篇自读课,但考虑到学生自读有一定困难,而且这一课在写作方法和前面的《兰亭集序》与《赤壁赋》有很多可以通过比较加强认识的地方,而且在内容上也有指导意义,所以准备进行讲读,计划来两课时完成。准备教授的内容:

  1、这篇文章的的写作顺序不同于一般游记的记叙顺序,先叙事再谈理最后补叙游览的时间以及同游的四人。这是在写法上的有意安排,因为王安石所要强调的是在这次失败的游览中所悟出来的个人准则。因此上《游褒禅山记》重在游览过程与感受过程的叙述最后得出结论,使用的是依事说理的方法,符合知、思、悟、行的认知过程。

  2、《游》由经历的事情而生感慨,再由感慨进一步上升到理性的思考从而得出自己的观点(悟),最后写下文章作为自己行动的指南。知、思、悟、行过程很明显。

  3、与《兰亭集序》的比较:

  《兰》尽兴而悲(重在情感)。

  《游》败兴而悟(重在理智)。

  可以说明,无论是尽兴还是扫兴,都可以对人有所触动,都会使人有所收获,从而可以引申出我们日常生活中只要注意关注我们的生活经历,一样会像《游》文中提到的古人一样观万物而有得。

  4、与《赤壁赋》的比较:

  《赤》(客)触景生情;(苏)取景论理──事简议多。

  《游》依事说理(缘事悟理)──事理各半。

  《赤》则是淡化过程重在以主客问答的形式向我们展示异常精彩绝伦的关于人生态度的辩论会,不突出思考的过程。另外,两位辩手都是从眼前环境中取材,客是取地点而生情,苏子则是水月达理,同出一景,却又各富理趣,确实是佳妙之作。(这一部分在教授《赤壁赋》没有来得及进行,挪到此课中来。)

  《游》由经历的事情而生感慨,再由感慨进一步上升到理性的思考从而得出自己的观点(悟),最后写下文章作为自己行动的指南。知、思、悟、行过程很明显。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文中作者的观点、学习本文的写作技巧。

  2、引导学生以作者的论点考察自的生活学习。

  3、通过比较加深本单元课文的理解。

  〖计划用时

  两课时。

  〖教学步骤

  1、作为复习与铺垫,齐读《赤壁赋》。

  2、导入课文。

  3、学生默读、齐读课文各一遍。

  4、疏通课文大意,找出重点段落、分析作者观点。

  5、与《兰亭集序》比较,明确相关内容。

  6、与《赤壁赋》比较,明确相关内容。

  【课堂简述】

  第一课时。完成了《赤壁赋》的诵读。由王安石变法导入(可以用来印证,文中的观点),完成课文诵读。梳理了课文第一、二段。没有翻译,让学生注重注释,互相补充理解课文。在讲授中,调动了学生游览的经历。

  第二课时。 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详解志、力、不随以止(不盲从)、无物以相之(客观条件)的关系。进行与《兰》的比较,强调了对失败经验的汲取是更为重要的。举了爱迪生在发明灯泡时面对几百次失败,说:我已经知道了这几百种材料不适于做灯丝。的例子。进行了与《赤壁赋》的比较。通过三篇文的差异比较,总体强调,文章的形式要服从于所要强调的内容、材料的安排应以感受最深、最突出的"内容为中心。

  【课后反思】

  学生对于文言文还是存在,先入为主的看不懂现象。根据导引大部分学生能够理顺文章大意,这反映出学生大多缺乏主动学习的自觉性。

《游褒禅山记》教案2

  教学目的:

  1、学习本文从记游到议论,即事明理的写作手法。

  2、学习本文所论述的做任何事要有志向、不盲从、努力向上和“深思慎取”的态度。

  3、掌握词类活用和一词多义的用法,特别是“其”、“道”、“名”、“然”等词的用法。

  4、熟读背诵,培养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教学重点:

  目的2、3

  教学难点:

  目的1、4。

  教学设想:

  1、本文的语言比较通俗,可让学生利用注释自己串讲课文,必要时教师进行点拨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2、文中的一些常用词,除弄清它在本课的用法外,还要引导学生联系所学过的篇目及利用查找工具书的方法积累这些词的其他用法,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3、即事明理的写法,学生比较陌生,所以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理清记叙和议论的关系,从而理解作者所阐述的观点。

  4、诵读是本文学习的重点,要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通读课文,在诵读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落实本课的背诵要求。

  教学要点:作者及课文简介,疏通文意。

  教学步骤:

  一、导入

  《醉翁亭记》、《岳阳楼记》,“记”是一种文体,指游记。游记的共同点是什么呢?(明确:抓住景物特点,表现山水之美。有人曾将游记比作“纸上山水”。)

  二、介绍作者、背景。

  三、交代本课的教学目的及课时安排。

  四、由学生朗读课文。

  正音(板书):褒 冢 华 相 谬 窈 父

  五、默读课文,根据注释疏通文意。

  六、由学生复述课文,串讲。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做些必要的点拨,特别要点出一些重点字词的用法。

  七、由学生质疑,提出存在的其他问题。

  八、齐读课文,巩固词义。

  九、作业

  1.积累“其”、“道”、“名”、“然”的义项。

  2.熟读课文,体会叙议结合手法。

《游褒禅山记》教案3

  【教学目标】

  1. 梳理文章内容,掌握重难文言语汇。

  2. 学习即事明理,叙议结合,前后紧密相扣的写作方法。

  3. 理解成事需“志、力、物”及“深思慎取”的主旨,以古鉴今。

  4.感悟王安石写作政治缘由。

  【重难锁定】重点:目标1、2;难点:目标3。

  【教学方法】诵读法,讨论法

  【课时安排】1课时

  一. 情境导入: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音谬,引入华山(花山)之探。

  【解析】“猪革亮”是古代一种皮具,类似于鞋子,“顶”是皮匠制造皮具的一种做法。

  另一种说法:“皮匠”实际上是“裨将”的谐音,原意是指三个副将的智慧能顶一个诸葛亮,民间流传中被说成了“皮匠”。

  二.合作探究

  (一)音谬之思

  1.齐读一段。

  2.师生探讨“华”发音。

  (重点字词融入)“舍”、“卒”、“以”、“其”、“乃”等。

  “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等。

  3.由“音谬”王安石思考到什么道理?

  “深思慎取”。

  4.范读四段。

  (二)入洞未尽而出之叹

  1. 褒禅山景物探幽引入。

  2. 生读二段,共同探讨。

  (字词分析,游览过程把握。)

  3. 齐读第三段,分析“余有叹”:

  ①古人观自然有得。(例证)

  ②志——险远。

  ③力——不怠。

  ④物——幽暗昏惑“相之”。

  ⑤无悔,无讥。

  4. 所悟。

  (讨论,结合已学知识及生活学习体会谈看法)

  三.拓展延伸

  1. 王安石写作缘由:

  变法治国,尽吾志(力、物)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

  补充作者资料:

  王安石(1021-1086),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字介甫,晚号半山。抚州临川(现江西省临川县)人。仁宗庆历进士。嘉祐三年(公元1085年)上万言书,提出变法主张,要求改变“积贫积弱”的局面,推行富国强兵政策,抑制大官僚地主的兼,强化统治力量,以防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巩固地主阶级的统治。神宗熙宁二年(公元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任宰相,依靠神宗,实行变法。因保守派反对,新法迭遭阻碍。熙宁七年辞退,次年再相;九年再辞,退居江宁(今江苏南京),封荆国公,世称王荆公。卒谥文。他强调“权时之变”反对因循保守,是*十一世纪的改革家。其诗文颇有揭露时弊、反映社会矛盾之作,体现了他的政治主张和抱负。

  2. 同游之人共鸣

  父(甫)的探讨,志同道合之游之感。

  公元1051——1054年,王安石任舒州(现在安徽省潜山县)通判,1054年(宋仁宗至和元年)4月,辞职回家探亲,在归途中游览了山峦起伏,有泉有洞,风景秀美的褒禅山,同年7月以追记形式写下此文。

  四.布置作业

  背诵全文,完成课后练习一、二。

  附板书:

  游褒禅山记

  王安石

  志

  音谬——深思慎取 游洞不尽—— 力

  物

《游褒禅山记》教案4

  【教学目标】

  1、积累重点文言词语和句式。

  2、学习即事明理,叙议结合,前后紧密相扣的写作方法。

  3、学习作者“尽吾志”和做学问“不可不深思而慎取”的治学态。

  【教学重点】

  1、 积累重点文言实词和文言虚词。

  2、 学习即事明理,叙议结合,前后紧密相扣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

  学习即事明理,叙议结合,前后紧密相扣的写作方法。

  【教学方法】诵读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教学重难点:

  【教学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在初中,我们学过《醉翁亭记》、 《岳阳楼记》,“记”是一种文体记,可说明、议论、描写、叙述。本文它一篇游记。那游记的共同点是什么呢?(明确:抓住山川风物的特点,表现山水之美,抒发作者感情。)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游记,却不以表现山水之美为主,而是在记游的基础上,进行大量的议论,议论是文章的中心,而记叙只是一个引子。这篇游记就是北宋散文家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板书)。那么作者借助游褒禅山,阐发了怎样的道理呢?下面就来学习这篇文章。

  二、简介作者及背景

  1. 作者

  王安石(1021—1089),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字介甫,号半山,抚州临川(现在江西临川)人。封荆国公,故世称“荆公。嘉祐六年(1061)上万言书,提出变法主张,后司马光执政,废尽新法,王安石忧愤去世。卒谥文,故又称“王文公”。

  王安石在文学上也是个革新派。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作品今存《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

  2.背景资料

  《游褒禅山记》是王安石三十四岁时(1054年)从舒州判通任上辞职,在回家的路上游览了此山,三个月后以追记的形式写下此文。虽然是游记,但却是借记述游山来说理。

  三、初读课文,整体把握

  1、学生自由诵读课文,要求:边读边划出段落序号、读准字音和停顿

  2、指名两学生 诵读课文,是顺势正音

  褒bāo禅山 华huá山 庐冢(zhǒng) 有穴(xué)窈(yǎo)然

  怠(dài) 咎(jiù) 好游(hào) 仆(pū)碑

  无物以相(xiàng)之 深父(fǔ)

  3、疏通文意

  过渡语: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我们读也读了,现在就请大家依据课文注释,说说看,文章的每一段讲了什么内容,好吗?我们分组进行:男生负责一二自然段,女生负责三四五自然段。当然你们可以在翻译之前,提出不理解的词语,其他同学帮助解答。

  具体步骤:(1)先给学生三分钟时间,译读课文,并圈出疑难字词。

  (2)分组译读课文,教师及时予以点评和鼓励。

  4、自读,理清思路(从表达方式考虑,课文共五段,各段表达方式有何不同):

  一、(1—2):记叙——游山经过。

  1、介绍褒禅山概况。

  2、记游华山洞的经过。

  二、(3—4):议论——游山心得。

  3、写游华山洞的心得。这一层是全文的重点。

  4、借仆碑抒发感慨,提出治学必须采取“深思而慎取”的态度。

  三、(5):记叙—结尾,补叙同游者

  5、画出直接表现作者观点的句子

  (1)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

  (2)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

  四、归纳文言知识

  五、课堂小结

  六、布置作业

  熟读课文,并背诵第三自然段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导入新课

  二、品读鉴赏,合作探究

  1、 研读第一段

  (1)这一段依次记述(每格一字):

  山之名、山之寺、山之洞、山之碑。

  (2)第1段为什么要特别提到仆碑及仆碑上的文字?

  提示:写仆碑是为后面议论埋下伏笔,作者认真考证仆碑上的文字,探究事理的本源,充分体现了他“求思之深”的探索精神,也是后面议论中提出“深思慎取”的依据。

  (3)这一段说明事物方位清楚,层次井然。交代空间的变化,有何作用?

  教学预设:交代了作者游山的踪迹。

  2、 研读第二段

  (1)游记一般要写出景物的方位,使之在读者的印象中产生空间概念,形成立体感。试以华山洞作为参照物,说出禅院、仆碑、前洞、后洞的方位。

  提示:禅院在距华山洞五里的西面,因为华山洞“距其院东五里”;仆碑在华山洞西面百余步的地方,因为仆碑是作者从禅院东去华山洞的路上看见的;前洞就是华山洞,前洞的“前’是相对于后洞的“后”而言的;后洞在华山洞北面五六里的地方,因为华山洞在“华山之阳”,“由山以上”则是北面了。

  (2)第2段略写什么?详写什么?运用了哪些对比?有哪些作用?

  教学预设:

  略写前洞(19字),较详细地写了后洞特点及游后洞的所见所感。

  多处设比:①前洞的*旷与后洞的幽深对比;②前洞“记游者甚众”与后洞“来而记之者已少”、“其至又加少”对比;③“余所至”之浅与“好游者”所至相比;④进洞时“其见愈奇”的欣喜与出洞后因“不得极夫游之乐”的懊悔相比。

  作用是为第二部分的议论作铺垫。

  (3)那么游洞后,作者有什么感受呢?

  明确: “后悔”,因为余之力尚足以入,火足以明也,却随之出,不得极夫游之乐也,实意在说明自己意志不坚定。

  3、研读第三、四段

  (1)齐读第三段,思考:在这一段里,作者一开始就指出古人浏览观赏,“往往有得”, 其“有得”的原因是什么呢?

  明确: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2)追问:作者引出古人观赏有得的目的是什么呢?

  明确:借托古人引出自己的观点.

  (3)追问:那么,怎样才能做到像古人那样探究思考的广泛而深入呢?作者从哪些方面来发挥的?

  讨论归纳:

  从五方面阐述:

  ①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突出“志”的重要性;

  ②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吃不足者,亦不能至也

  --说明“力”的重要性;

  ③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

  --说明“物”的重要性;

  ④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在己为有悔

  --物、力都足以至而未至

  ⑤只有“尽吾志也,可以无悔也”

  --强调“尽吾志”的重要性.

  教师小结归纳

  作者揭示了成功的条件就是 “志”、“力”、“物”,强调了“力”与“物”这两个客观条件的作用,又强调了“志”这个主观因素的关键作用,强调只要尽己之志,虽然不能达到目的,亦可“无悔”、“无讥”,作者在这儿所论述的既是游山之所得,又是治学处事之理,也是成就一切事业之道。从这里大家受到了什么启发?能不能结合自己的生活学习谈一下。

  (4)学生自由朗读第四段

  思考: “古书之不存”跟上文哪句话相照应?(“其文漫灭”。)“后世之谬其传”又是跟哪句话相照应?(“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作者认为现实中像这样的情况多吗?(“何可胜道也哉”)

  由此讨论:你认为现实生活中像这样的情况多吗?请举例证明。

  学生畅所欲言,估计说的更多的使广告招牌、报章杂志上出现的。(略)

  提问: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

  明确:作者从仆碑发生联想,指出对待传闻应该采取“深思慎取”的态度。

  4、研读第五段

  (1)齐读第四段

  “父”字读作“fǔ”

  (2)学习游记写法的结尾:同游者的姓名没有出现在正文里,而是记在这段文字中,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这样写在文尾,能使行文简洁,避免横生枝节,这也是古人写游记常用的格式。如《小石潭记》的结尾也是这样。

  三、探究拓展

  1、本文的记叙部分和议论部分是怎样紧密联系的?

  提示:试从①过渡衔接;②两部分在文字上的前后呼应;③游山与治学处世两者的内在联系这三方面思考。

  教学预设:

  (1)两部分间衔接过渡自然。

  (2)记仆碑情况突出“花山”二字,为后文的议论作铺垫。 (3)强调前洞路近、地*、游者众,后洞强调路远、奇险、游者少。为后文议论作铺垫。

  2、作者通过记游,阐述了什么观点呢?

  教学预设:本文把游山_和治学两个不同的事物联系起来,借游山的体验,说明了处事、治学都要 “尽吾志”和“深思而慎取”的道理。

  3、拓展:态度决定成败──也谈“尽吾志”

  (1)我们可以不伟大,但我们庄严;我们可以不永恒,但我们真诚;我们可以不完美,但我们努力。(毕淑敏)

  (2)如果老天爷不曾给你聪明的才智和显赫的家世,那么,“态度”将是唯一能使你胜出的金钥匙。

  一天猎人带着猎狗去打猎。猎人一枪击中了一只兔子的后腿,受伤的兔子开始拼命奔跑。猎狗在猎人的指示下也是飞奔而去追赶兔子。可是追着追着,兔子跑不见了,猎狗只好悻悻地回到猎人身边,猎人开始骂猎狗了:“你真没用,连一只受伤的兔子都追不到。”猎狗听了很不服气地回道:“我尽力而为了呀。”再说兔子带伤终于跑回洞里,它的兄弟们都围过来惊讶地问:“那只猎狗那么凶,你又带了伤,怎么跑得过它的?”“它是尽力而为,我是全力以赴呀,它没追上我,最多挨一顿骂,而我若不全力的话我就没命了。”

  四、课堂小结

  五、作业布置

《游褒禅山记》教案5

  [教学目标 ]

  第二课时

  一、检查作业:

  “其”字在文中有二十处之多大致可分为五种类型:①指示代词,相当于“那”“那个”“那些”。②人称代词,相当于“它”(他)。③人称代词,表领属关系,作“它(他)的”讲。④人称代词,活用为第一人称,相当于“我”、“我们”、“自己”。⑤语气词,表示反问语气,可译为“难道”。如“其孰能讥之乎”。

  二、讲读课文第3段:

  (一)导入:第二段详写游后洞的经过,着重写在力尚足、火尚足明的情况下,竟随“怠者”而返的遗憾心情。还有前洞与后洞的对比,都为第3、4段的议论打下伏笔。

  1.提问,回答第2自然段的层次。

  第一层:开头到“遂与之俱出”记游洞经过。

  第二层:“盖余所至”到段末,追记后洞中所见并表达遗憾的心情。

  (二)指名朗读、口译第3段:

  重点掌握如下词、句:

  1.一词多义:

  (1)“观”:①观察、看。“古人之观于天地……”②景象。“非常之观”。③建筑物的一种,读 ,“大王见臣列观”。(《廉颇简相如列传》)

  (2)“得”:①能够。“不得极夫游之乐”。②心得、收获。“往往有得”。③融洽。“与公甚相得”。④得到,获得。“某得八焉”。(③、④均《王忠肃公翱事》)

  (3)“夷”:①*坦。“夷以近”。②铲*、削*。“今操芟夷大难”(《赤壁之战》)。③我国古代对少数民族及外国的一种蔑称。“南抚夷越”。(《隆中对》)

  (4)“相”:①帮助、辅佐,读 。“无物以相之”。②宰相、丞相,读。“操虽托名汉相”(《赤壁之战》)③互相,读 。“卒相与欢。“(《廉颇商相如列传》)。

  2.古今异义:

  “非常”:本文义为“不寻常”、“非同一般”,是两个词。如:“非常之观”。不同于现代汉语表程度的副词。

  3.虚词:

  “以”:作介词用:①因、由于。“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②用来、拿。“无物以相之”。作连词用,相当于“而”:①表并列。“险以远”。②表承接。“由山以上”。

  4.句子:

  (1)“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双重否定句,强调“志”的重要。

  (2)“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中间省略了“而不至”之类的话,翻译时要补出,否则意思不连贯。

  (三)引导学生讨论以下问题:

  (l)教师范读并穿插评点。

  (2)①问:古代游记中写感受,常用一句话来概括全文的主旨,例如《醉翁亭记》末段,“太守之乐其乐”“醉能同其乐”二语便是该文的主旨。说说本文的主旨可用哪句话来概括。

  对学生回答的不同答案稍加讨论,对不确切的应作分析,然后总结,作者此次游褒禅山的主要目标是游洞,他的主要感受由此而生。因此主旨是:“尽吾志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

  ②问:作者说“不能至”是针对什么说的"?

  不能到达洞的深处,见不到“非常之观”。

  ③这本来是件有“悔”的事,为什么作者又说“可以无悔”呢?

  因为已经“尽吾志”了。

  ④“尽吾志”是什么意思?

  为实现自己的愿望作最大的努力。

  小结:“尽吾志”是这句话的要害。

  (3)①“尽吾志”这句话跟前段记游中哪句话是前后照应的?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②“极夫游之乐”是针对什么说的?

  至洞之深处。

  ③为什么到了洞的深处才能“极夫游之乐”呢?

  从“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可以看出,再看下文“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也表明了这样的意思。

  ④作者“悔”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随之止。

  小结:“随之止”是放弃自己的意愿,不做最大的努力而屈从别人,这正是本句的要害。

  (四)总结:作者揭示了“志”、“力”、“物”三者之间的辨证关系,强调了“力”与“物”这两个客观条件的作用,又强调了“志”这个主观因素的关键作用,强调只要尽己之志,虽然不能达到目的,亦可“无悔”、“无讥”,作者在这儿所论述的既是游山之所得,又是治学处事之理,也是成就一切事业之道。从这里大家受到了什么启发?能不能结合自己的生活学习谈一下。

  三、讲读第4段:

  (一)指名朗读、口译。

  重点掌握如下词、句:

  1.一词多义:

  (1)“悲”:

  ①感叹、叹惜。“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

  ②悲哀。“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

  ③哀怜。“余悲之,且曰:‘若毒之乎?’”(《捕蛇者说》)

  (2)“胜”:

  ①尽 。“何可胜道也哉”。

  ②能承担,禁得起, 。“沛公不胜杯构”(《鸿门宴》)。

  ③优美的, 。“予观夫巴陵胜状”(《岳阳楼记》)。

  ④胜利, 。“终不能加胜于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2.词性活用:

  (1)“谬”:弄错,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后世之谬其传……”

  (2)“传”:流传下来的文字,动词活用为名词。“后世之谬其传……”

  (二)引导学生讨论如下问题:

  (1)教师范读,提问“古书之不存”跟上文哪句话相照应?

  其文漫灭。

  (2)“后世之谬其传”又是跟哪句话相照应?

  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3)这样说来,这两句话是不是专指碑文字迹模糊和“花山”被误传为“华山”这两件事说的呢?为什么?

  不是,它既是专指,又是泛指,而且重在泛指。

  从“何可胜道也哉”中,看出它是泛指文字流传或刊印的讹误。

  小结:这就是从个别引申出一般的写法,也表现了作者的阔大胸襟,看问题有思想高度。

  四、讲析第5段:

  这一段是补叙,交代同游者籍贯、姓名和写作本文的时间并署名。思考:同游者的姓名没有出现在正文里,而是记在这段文字中,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提示:能使行文简洁,避免横生枝节。

  五、问题讨论:

  本文的记叙部分和议论部分是怎样紧密联系的?(试从①过渡衔接;②两部分在文字上的前后呼应;③游山与治学处世两者的内在联系这三方面思考)

  提示:①两部分之间使用了过渡句:第二段最后一句“不得极夫游之乐”开启下文,第三段第一句“于是余有叹焉”紧承上文,领起全段,使前后衔接,过渡自然。

  ②文字上前后呼应,意思贯通,起照应作用的句子有“夫夷以近,则游者众”和“其下*旷……记游者甚众”;“险以远,则至者少”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好游者不能穷”、“来而记之者已少”;“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和“其见愈奇”;“非有志者”和“怠而欲出者”;“随以止”和“遂与之俱出”;“可讥”和“人咎”;“在己为有侮”和“悔其随之”;“仆碑”和“有碑仆道”;“古书之不存”和“其文漫灭”;“谬其传”和“音谬”。前文的记叙正是为议论部分埋下伏笔,使议论有依据。议论部分是记叙的深化,是从具体事物中悟出来的含有哲理的感想。

  ③作者把治学处世比作游山,抓住它们之间的共同点:都必须具有百折不挠的意志和深思慎取的态度。

  六、全班齐读课文。

  七、布置作业:

  解释下列句中的虚词:

  1.解释下列句子加点的“之”字:

  (1)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鱼虫、鸟兽,往往有得

  (2)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3)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4) 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

  (5) 至于幽暗昏惑无物以相之

  (6) 其孰能讥之乎

  (7) 此余之所得也

  2. 解释下列句中的“其”字:

  ①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那,代指慧褒埋葬的时间。)

  ②距其院东五里(那,代指慧空禅院)

  ③独其为文犹可识(它,代仆碑)

  ④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它,代穴;那些,代指游客)

  ⑤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那,代指后洞;那,代指游客)

  ⑥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自己,代作者)

  ⑦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他们,代指古人)

  ⑧其孰能讥之乎(难道,表反诘)

  3. 解释下列句中的“以”字:

  ①“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作介词用:因、由于。)

  ② “无物以相之”。 ( 作介词用:用来、拿。)

  ③“夫险以远”。(作连词用,相当于“而”,表并列。)

  ④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作连词用,相当于“而”,表修饰。)

《游褒禅山记》教案6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解题。

  2、理解掌握文中的一词多义和词类活用的用法。

  3、熟读背诵,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4、体会借鉴本文即事明理的写法,领会治学处世皆须深思慎取的道理。

  教学重点:

  熟读背诵。

  积累卒、文、道、名、奇、舍、穷、极等文言实词的意义。

  掌握虚词者、以其的意义与用法。

  教学难点:

  领会本文所阐述的道理。

  教学本课可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程序设计:

  (一)课题导入及解题

  导语设计:以前我们写游记主要写哪些内容?

  学生:旅游的时间、地点、和谁一起去等等,然后写所见,抒发对大自然的热爱或者抒发对古代文明遗迹的赞美,对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赞颂以及由此引发的作为炎黄子孙的民族自豪感等等,可这篇游记却不是如此,它通过作者的亲身游历探险,发幽微之思,阐发深邃的哲理,那么作者为我们阐发了哪些哲理呢?他的观点给我们哪些思考呢 ?下面我们就一起学习这篇文章。(板书课题)

  解题:(展示课件)

  [作者简介] 王安石:(1021——1086) , 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晚号半山。神宗时,曾推行变法,被列宁誉为*十一世纪的改革家,我执政一日,新法便推行一日。后因保守派反对失败后,退居江宁,封舒国公,旋改封荆,也称荆公,卒谥文。其散文雄建峭拔,被推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作品今存《王临川集》等》。

  [关于文体] 记是一种文体,可说明、议论、描写、叙述。 游褒禅山记:是游褒禅山后所记,所以它是一篇游记。(题目中有记不见的就是游记。)

  (二)学生整体感知课文

  1、学生初读课文,读准字的读音。(课件展示字的读音)

  2、听录音范读,初步感知课文。

  3、学生齐声朗读课文,进一步熟悉课文。

  (三)研读第一、二段

  1、研读第一段

  (1)指名朗读、口译。如有疑难则请其他同学回答或由教师点拨。

  重点掌握以下词、句:

  一词多义:

  A、卒:①死。卒葬之。②终于。卒相与欢。(《廉颇商相如列传》)③士兵。夫以疲敝之卒(《赤壁之战》)

  B、文:①碑文,整篇文章。其文漫灭。②文字。独其为文。、③华美、有彩饰。舍其文轩。(《公输》)

  C、道:①道路。有碑仆道。②说、讲。何可胜道也哉。③道理。传道受业(《师说》)④正确的方法。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D、极:①尽,—尽情享受。极夫游之乐。②至多,最多。亦极七八万耳。(《赤壁之战》)

  词性活用:

  A、舍:筑舍定居。名词活用为动词。始舍于其址。

  B、名:①命名,称呼。名词活用为动词。名之曰褒禅。②说清楚,说明白。名词活用为动词。而莫能名者。

  C、穷:穷尽,走到头。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好游者亦不能穷也。

  者也表示判断的两种形式:

  ①表示单纯的判断,者前是主语,者后是谓语。如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家也。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②表示因果关系的复合判断,者在②这里除了表示停顿语气外,还有提示原因的作用。如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这些词语的掌握揉进翻译通课文时。

  (2)然后试以华山洞作为参照物,根据文中的方位,画出虚拟示意图。

  (提示:禅院在距华山洞五里的西面,因为华山洞距其院东五里仆碑在华山洞西面百余步的地方,因为仆碑是作者从禅院东去华山洞的路上看见的;前洞就是华山洞,前洞的前是相对于后洞的后而言的;后洞在华山洞北面五六里的地方,因为华山洞在华山之阳,由山以上则是北面了。)

  (3)引领学生背诵这一段。本名别名由来及证明华山洞名来由从仆碑看出本名指出音谬。

  2、研读第二段

  (1)二段略写什么?详写什么?运用了哪些对比?有哪些作用?提示:略写前洞(19字),较详细地写了后洞特点及游后洞的所见所感。这一段中有那些对比:

  ①前洞的*旷与后洞的幽深对比;其下*旷有穴窈然,入之甚寒

  ②前洞记游者甚众与后洞来而记之者已少、其至又加少对比;

  ③余所至之浅与好游者所至相比;

  ④进洞时其见愈奇的欣喜与出洞后因不得极夫游之乐的懊悔相比。作用是为第二部分的议论作铺垫。

  (2)作者游洞后出来后的心情怎样?后悔为什么后悔?因为余之力尚足以入,火足以明也,却随之出,不得极夫游之乐也,实意在说明自己意志不坚定。以悔结束记游,为下文抒发议论作铺垫。

  3、指导背诵:

  师生共同讨论本段层次划分:

  第一层(开头到遂与之俱出)记游洞经过;

  第二层(盖余所至至段末)追记后洞中所见并表示遗憾心情。

  前洞(*旷、记游甚众)后洞(窈然、寒、深)进入(深、难、奇)怠俱追记洞中所见(盖余所至又加少矣)追记自身,伏悔字(方是时火尚足以明也)以悔结束记游(既其出游之乐也)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一)研读第三、四段

  1、指名朗读、口译第3段:

  ①古人之观于天地意思就是古人观察天地。之,助词,无义,有舒缓语气作用。于,这里表示观察的对象,译成现代语时可省略。

  ②险,这里用的是本义,即高山,因为后洞在山上。夷,指*地,说的是前洞地势。

  ③至于幽暗昏惑中的至于是实词性词组,意思是到了的地方。

  ④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中的也,在一般情况下可省,但此处不能省,它表示肯定的语气,意思是确实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

  ⑤此余之所得也:这是特殊形式的判断句,读时此后应作一顿。

  要提示学生注意焉也夫则而故矣然其乎等虚词在表达语气上的作用

  总结:作者揭示了志、力、物三者之间的辨证关系,强调了力与物这两个客观条件的作用,又强调了志这个主观因素的"关键作用,强调只要尽己之志,虽然不能达到目的,亦可无悔、无讥,作者在这儿所论述的既是游山之所得,又是治学处事之理,也是成就一切事业之道。从这里大家受到了什么启发?能不能结合自己的生活学习谈一下。

  2、研读第四节段

  这一段有写到仆碑上的文字,和第一段中的有关仆碑的描述相应。(前面的描写为后面的议论埋下伏笔。) 写这些仆碑表达了作者什么观点?(治学必须深思慎取)

  思路:作者从第一段的有碑仆道,其文漫灭,联想到古书之不存,从音谬联想到谬其传的情况不可胜道,自然地得出治学必须深思慎取的结论。

  (二)讲析第五段

  这一段是补叙,交代同游者籍贯、姓名和写作本文的时间并署名。

  思考:同游者的姓名没有出现在正文里,而是记在这段文字中,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提示:能使行文简洁,避免横生枝节。

  (三)指导背诵,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四)课堂巩固练习题

  做课后研讨与练习的第一、第二题。

  (五)板书设计

  要力求体现程序性、概括性、指导性、艺术性。

  《游褒禅山记》 王安石

  记叙 记山 (山 院 洞 碑) 仆碑(1节)

  (1、2节) 游洞 (前洞 后洞) 后洞 (2节)

  议论 怠出而悔 有志、力、物 (3节)

  (3、4节) 漫灭谬传 深思慎取 (4节)

  因事见理、叙议结合 重点突出、详略得当 结构严密、前后照应

《游褒禅山记》教案7

  教学目的

  1.学习本文从记游到议论,即事明理的写作手法。

  2.认识作者“尽吾志”和“深思慎取”的思想。

  3.掌握“以”“其”等虚词的用法,以及词类活用和一词多议的词语。

  4.背诵全文,培养文言文阅读能力。

  教学设想

  1.“即事明理”的写法学生比较陌生,这既是本文的难点,也是重点,指导学生理清记叙和议论的呼应关系,力求讲得透辟一点。

  2.让学生利用课文注释,使用工具书自己串讲翻译,必要时教师进行点拨、解难,培养自学能力。

  3.凡是要学生辨析、积累的实词和虚词,除弄清它在本文的含义和作用外,还要引导学生联系读过的文言思考一下曾经出现过的意义和用法,使之反复巩固,温故知新。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初中时我们学过《醉翁亭记》,“记”即游记,代表一种文体。作者一般借记游而进行议论,表达自己的观点。像《醉翁亭记》,作者借写山水之景,而表现了“醉能同其乐”和“太守之乐其乐”的与民同乐的观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游褒禅山记》同样也借记游表达了自己的观点,那么,作者表述了怎样的观点呢?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

  二、作家作品及文章写作背景。

  1.关于王安石:

  王安石(1021~1089),字介甫,号半山,宋朝临川(现在江西省临川)人,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后被封为“荆国公”,人称“王荆公”。

  王安石是*十一世纪的改革家,又是一位诗文大家,散文雄健峭拔,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长于说理,精于修辞,间有情韵深婉之作。他的作品今存《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

  2.关于本文写作背景

  本文是王安石34岁时的作品。四年后(1058年)他给宋仁宗上万言书,主张改革政治。12年后(1070年)拜相。他不顾保守派反对,积极推行新法。提出“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观点,这与本文的观点也有相似的地方。

  三、课内预习。

  对照注释细读课文第1、2两段,借助工具书弄懂疑难字词。

  四、讲读第1、2段:

  (一)指名朗读、口译。如有疑难则请其他同学回答或由教师点拨。

  重点掌握以下词、句(作适当板书):

  1.一词多义:

  (1)“卒”:①死。“卒葬之”。②终于。“卒相与欢”。(《廉颇商相如列传》)③士兵。“夫以疲敝之卒……”(《赤壁之战》)

  (2)“文”:①碑文,整篇文章。“其文漫灭。”②文字。“独其为文”。、③华美、有彩饰。“舍其文轩”。(《公输》)

  (3)“道”:①道路。“有碑仆道”。②说、讲。“何可胜道也哉”。③道理。“传道受业”(《师说》)④正确的方法。“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4)“极”:①尽,-尽情享受。“极夫游之乐”。②至多,最多。“亦极七八万耳”。(《赤壁之战》)

  2.词性活用:

  (1)“舍”:筑舍定居。名词活用为动词。“始舍于其址”。

  (2)“名”:①命名,称呼。名词活用为动词。“名之曰褒禅”。②说清楚,说明白。名词活用为动词。“而莫能名者”。

  (3)“穷”:穷尽,走到头。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好游者亦不能穷也”。

  3.“……者……也”表示判断的两种形式:

  (1)表示单纯的判断,“者”前是主语,“者”后是谓语。如“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家也”。“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2)表示因果关系的复合判断,“者”在②这里除了表示停顿语气外,还有提示原因的作用。如“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二)引导学生讨论问题:

  1.概括这两段的段意,指出主要使用了什么表达方式。

  提示:记叙游山的见闻和经过。主要使用了记叙的表达方式。

  2.游记一般要写出景物的方位,使之在读者的印象中产生空间概念,形成立体感。试以华山洞作为参照物,说出禅院、仆碑、前洞、后洞的方位。

  提示:禅院在距华山洞五里的西面,因为华山洞“距其院东五里”;仆碑在华山洞西面百余步的地方,因为仆碑是作者从禅院东去华山洞的路上看见的;前洞就是华山洞,前洞的“前’是相对于后洞的“后”而言的;后洞在华山洞北面五六里的地方,因为华山洞在“华山之阳”,“由山以上”则是北面了。

  3.第1段为什么要特别提到仆碑及仆碑上的文字?

  提示:写仆碑是为后面议论埋下伏笔,作者认真考证仆碑上的文字,探究事理的本源,充分体现了他“求思之深”的探索精神,也是后面议论中提出“深思慎取”的依据。

  4.第2段略写什么?详写什么?运用了哪些对比?有哪些作用?

  提示:略写前洞(19字),较详细地写了后洞特点及游后洞的所见所感。多处设比:①前洞的*旷与后洞的幽深对比;②前洞“记游者甚众”与后洞“来而记之者已少”、“其至又加少”对比;③“余所至”之浅与“好游者”所至相比;④进洞时“其见愈奇”的欣喜与出洞后因“不得极夫游之乐”的懊悔相比。作用是为第二部分的议论作铺垫。

  (三)全班朗读课文两遍。

  五、布置作业。

  1.将文中出现的有“其”字的句子全部找出来,并归类整理。

  2.预习3、4、5段,借助课文注解及工具书试口译。

《游褒禅山记》教案8

  教学目标

  1、掌握重点字词。

  2、学习叙议结合,因事说理、前后紧密相扣的写作手法。

  3、理清思路,背诵第三段。

  4、借鉴学习作者“尽吾志”和“深思慎取”的思想。

  教学重点:学习即事明理,叙议结合,前后紧密相扣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学习从游山这样的小事中悟出人生哲理,表现积极的人生态度。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在初中,我们学过《醉翁亭记》、《岳阳楼记》,“记”是一种文体,指游记。游记的共同点是什么呢?

  (明确:抓住山川风物的特点,表现山水之美,抒发作者感情。)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游记,却不以表现山水之美为主,而是在记游的基础上,进行大量的议论,议论是文章的中心,而记叙只是一个引子。这篇游记就是北宋散文家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板书)。

  那么作者借助游褒禅山,阐发了怎样的道理呢?下面就来学习这篇文章。

  二、作者简介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晚号半山,卒谥文。北宋临川人,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仁宗庆历二年中进士,嘉祐三年上万言书,提出变法主张。在政治上强调“权时之变”,反对因循守旧,客观上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被列宁称为“*十一世纪的改革家”(列宁《修改工人政党的土地纲领》)。在文学上也有很高的成就,他博古好问,不迷信古人,主张为文要有“补于世”,散文雄健峭拔,诗歌遒劲清新,诗文思想同政治主张是一致的。著作收入《临川先生文集》。

  三、背景资料

  《游褒禅山记》是王安石三十四岁时(1054年)从舒州判通任上辞职,在回家的路上游览了此山,三个月后以追记的形式写下此文。虽然是游记,但却是借记述游山来说理。

  王安石游褒禅山未能穷尽山洞。由此事生发开去,讲出一番求学问、做事业的道理,并辨证地提出了“物”、“志”、“力”的关系。这篇文章以其所表现出的深邃的思想、高远的知趣、坚毅的品格给后人以有益的启示。古往今来的仁人志士,其立场和世界观虽然并不相同,但莫不具有远大的抱负和坚韧顽强的追求与奋斗精神。革命先驱*有诗道:“绝美的风景,多在奇险的山川。绝壮的音乐,多是悲凉的韵调。高尚的生活,常在壮烈的牺牲中。”这里,闪耀着思想的光辉,也熔铸着优秀人物的思想精华。

  四、学习课文

  1、听读课文:注意正音、理解大意

  2、讲解第一段

  介绍褒禅山概况:

  本名①→由来②③→山洞名及来由④→仆碑、本名⑤→音谬⑥

  3、作业:书面翻译第一段在笔记本

  第二课时

  1、复习第一段翻译

  2、讲解第二段:记游华山洞的经过并表示遗憾心情:前洞*旷游者众,后洞远游者少。追记后洞中所见——悔

  3、讲解第三段游华山洞的心得

  A、从“求思之深而无不在(心)”导出立志的重要性;

  B、阐述“尽吾志”的观点。

  4:作业:书面翻译第三段并背诵。

  第三课时

  1、检查三段背诵

  2、讲解第四段:借仆碑抒发感慨,提出治学必须采取“深思而慎取”的态度。

  3、讲解第五段:记游的结尾——补叙

  4、主旨总结

  ①.教师指出:古人在游记中写感受常用一句话来概括全文的主旨,例如《醉翁亭记》末段“太守之乐其乐”“醉能同其乐”二语便是该文的主旨。试参照此例说说本文的主旨可用哪一句话来概括。

  (学生可能说出多种答案,可以稍加讨论。对不确切的答案应作一点分析,例如“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一句是就仆碑而言,不过是信笔拈来,与游洞无关。作者此次游褒禅山的主要目标是游洞,他的主要感受是缘此而生。)

  讨论后应确定,“尽吾志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一句是全文主旨的概括。

  ②.追问:作者说“不能至”是指什么说的?(不能至洞的深处,不能见“非常之观”。)这本来是件“有悔”的事,为什么作者又说“可以无悔”呢?(因为已经“尽吾志”了。)“尽吾志”是什么意思?(为实现自己的愿望作最大的努力。)

  小结:“尽吾志”是这句话的关键。

  ③.“尽吾志”这句话跟前段记游中哪句话是前后照应的?(“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极夫游之乐”是指什么说的?(至洞之深处。)为什么到了洞之深处才能“极夫游之乐”呢?(从“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可以看出,再看下文“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也表现了这样的意思。)你们能不能从*诗词中找出一句话来概括作者的这个意思呢?(“无限风光在险峰”。)再说作者的“悔”——这“悔”的真正原因是什么?(“随之”。)

  小结:“随之”,就是放弃自己的意愿,不作最大努力而屈从别人,这正是本句的要害。

  5、写作特点

  ①因事见理,叙议结合

  ②重点突出,详略得当

  ③文笔简洁,语言凝炼

  6、作业:课后练习第二三题

  基础知识梳理

  1、找出文中的词类活用词:

  ①始舍于于其址

  名词作动词,筑舍定居

  ②有泉侧出

  名词作状语,从旁边

  ③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深:深度。穷:走到尽头。

  ④则其至又加少矣。到达的人。

  ⑤火尚足以明也。照明。

  ⑥其进欲难,而其见欲奇。见:见到的景象。

  ⑦常在于险远。险阻僻远的地方。

  ⑧谬其传而莫能名者。谬:使动,弄错,使…错。传:流传的文字。

  名:动,识其本名,说出名称。

  2、找出文中的判断句:

  ①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②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③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音谬也。

  ④此余之所得也。

  ⑤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3、补充解释

  ①偏义复词:庐冢。

  ②古今异义词:以上、不能、十一、于是、非常、所以。

  ③一词多义,参见课后练习二、三、另补。

  4、疑难句释

  ①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

  ②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③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④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

  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的意义和用法:

  ⑴唐浮屠慧褒始舍于其址:舍,筑舍定居。名词用作动词

  ⑵火尚足以明也:明,照明。形容词用作动词

  ⑶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名,命名。名词用作动词

  ⑷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险远,险处,远处。形容词用作名词

  6、掌握下列句中加点的字的意义:

  ⑴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观察)

  而世奇伟、瑰怪、非常之观(景象)

  大王见臣列观(建筑物的一种,宫廷中的楼台、宫殿)

  ⑵此余之所得也(得到)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往往有得(心得、收获)

  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能够)

  ⑶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那,代指慧褒埋葬的时间。)

  距其院东五里(那,代指慧空禅院)

  独其为文犹可识(它,代仆碑)

  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它,代穴;那些,代指游客)

  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那,代指后洞;那,代指游客)

  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自己,代作者)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他们,代指古人)

  其孰能讥之乎(难道,表反诘)

  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的意义和用法:

  A.至于幽暗昏惑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形容词作名词,迷乱的地方

  B.往往有得:动词作名词,心得

  C.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鱼虫、鸟兽:名词,观察

  D.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名词,景象

  8、将下列句子按其中的“之”字的语法分类

  (1)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鱼虫、鸟兽,往往有得

  (2)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3)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4)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

  (5)至于幽暗昏惑无物以相之

  (6)其孰能讥之乎

  (7)此余之所得也

《游褒禅山记》教案9

  知识与技能:

  1.掌握“各”、“极”、“观”、“求”、“其”等实、虚词的多种含义;辨析词类活用的情况;学习判断句的两种形式,等文言的基本知识。

  2.了解作者生*、写作背景、写作意图。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语言的分析,学习并能够使用边叙边议、叙议结合,正反论证,首尾相和的写作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本文所阐发的想要达到目标必须有“志”“物”“力”三个因素;以及治学要“深思慎取”的道理,能够阐释出这两者在当今时代的借鉴意义。

  教学重点

  1.理解并能够吸收作者在文中所阐述的想要达到目标必须具有“志”、“物”“力”三个因素;以及治学要“深思慎取”的道理;

  2.能够使用正反论证的论证方法。

  教学难点

  学习并能够使用文中边叙边议、叙议结合,正反论证,首尾相和的写作方法。

  教学思路

  通过理清作者游览经历来分析作者论证的逻辑以及行文的思路,最后深入理解作者所阐发的两个道理。

  教学活动

  一、启——导入课题

  师:我们曾经学过不少文言游记,如《醉翁亭记》、《岳阳楼记》、《小石潭记》等,大家认为这些游记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明确:抓住山川风物的特点,精描细绘,表现山水之美,抒情感怀 ;一般以叙为主,感为辅。

  师:今天我们来学*安石的游记《游褒禅山记》,看它在写法上有何特别之处?

  检查预习成果:看学生是否在课前疏通文意,总结重点文言知识。

  二、承——记叙游览经历

  师:通读全文,作者一共游览了几个地方?游览顺序是怎样的?你能否画出作者的路线图?

  补充提问:(1)作者是先游览的华山洞还是先游览的仆碑呢?

  明确:游览了两个地方:从禅院出发,游览华山洞、仆碑

  禅院 → 仆碑 → 华山洞 → 仆碑 先游览的仆碑。

  (2)既然先游览仆碑,作者为什么在抒发议论的时候要先议论华山洞呢?

  明确:作者在游览华山洞之前路遇仆碑,发现“其文漫灭”,知道是“谬误”,后游历了华山洞,有感而发,原路出洞后又遇仆碑,再见则抒发感慨,说理记文。

  师:在这些地方作者分别遇到了什么事呢?请大家集中阅读第一、二段,找出景物的特点并填空。

  ①王安石在山道旁看到什么?(有碑仆道)

  上刻什么字? ( 花山)

  ②华山洞有二洞。其前洞情况如何?( *、旷)

  前洞洞壁上题记之人如何?( 众)

  其后洞情况如何?(高、寒)

  后洞洞壁上题记之人又如何?(少)

  ③王安石一行人在洞中又有什么经历?往洞里走愈( 深) 愈(难)其见愈( 奇)。而随洞深入, 题记者( 少),乃至( 加少)。

  ④在游洞过程中,有怠者呼“不出,火且尽。”当时力尚足,火尚明,王安石随怠者出后,他又有什么表现?( 悔随之出)。

  三、转——说理记文

  主问题:在这样的游历经历中,作者感悟了什么道理呢?

  次问题:

  (1)作者是如何将文章从叙事转为议论的呢?

  明确:通过“于是余有叹焉”。

  (2)作者“叹”的是什么? 作者又为什么叹呢?

  明确:

  1.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

  2作者有力足火明却游而未尽,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

  (3)作者认为如何才能“不悔”?

  明确:

  1.欣赏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到达目标)

  2.尽吾志而不能至,可以无悔。(尽力却没到达目标)

  (4)作者认为如何才能欣赏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明确:志、力、物首先要有“志”;虽然有失志不渝的决心,但力量不足也不行;尽管志向坚定,力量充足,然而到了幽暗昏惑之境地,如果没有外物相助,也不能至。既强调了“力”与“物”这两个客观条件的作用,反映了作者朴素的唯物主义观点,又强调了“志”这个主观因素的关键作用,强调主要尽己之志,虽然不能达到目的,亦可“无悔”“无讥”,体现了作者朴素的辩证观点。

  (5)作者出洞又遇仆碑,此时他论说了什么道理?

  明确:治学要深思而慎取。

  四、合——叙议结合,结构严整,思想深刻

  1、回到我们之前的问题:既然先游览仆碑,作者为什么在抒发议论的时候要先议论华山洞呢?作者又是如何论说华山洞的经历的?

  明确:游览顺序和说理顺序一一对应,叙议结合,行文严谨,首尾呼应。第三段通过对比论证的方法来论说华山洞的经历。

  2、作者本文中一共论述了两个道理,请运用“知人论世,以意逆志”的方法,分析作者为什么要在这区区一篇游记中论说这些道理呢?

  补充材料:从文章后面有“至和元年七月某日,临川王某记”字样,据此可知这篇名文是作者在宋仁宗(赵祯)至和元年即公元1054年写的。当年4月,王安石从舒州(今安徽潜山县)通判任上辞职,在回家探亲途中游览了褒禅山,同年7月以追记形式写下此文。。四年后(1058年)他给宋仁宗上万言书,主张改革政治。12年后(1070年)罢相。他不顾保守派反对,积极推行新法。提出“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观点。同时王安石同欧阳修交好,主张古*新,反对当时诗歌文章浮华的弊病。

  明确:

  1.作者借“奇伟、瑰怪、非常之观”比喻他主张改革的远大理想,并指出,要达到这远大理想必要有志、物、力;倘若条件齐备却没有达到理想,作者“无悔”。以文言志,表明作者改革的决心。

  2.又在途中遇仆碑,想起文坛流弊,指出学者治学要“深思而慎取”。

《游褒禅山记》教案10

  教学目标

  1.掌握文中实词、虚词的用法

  2.把握作者感情,写作思路。

  3.归纳、分析作者“尽吾志”的思想

  4.学习作者积极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难点

  1.从游山这样的小事中悟出人生哲理,表现积极的人生态度。

  2.“其”“之”“以”“夷”“相”等词的用法。

  3.背诵全文。

  教学设想

  1.本文是古代游记中的一种特殊体式,它以抒发议论为主而以记游为辅,议论又涉及哲理问题,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解决的办法是:一开始就指导学生初步了解文章的全局,抓住“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这句话,理清脉络层次,然后逐段诵读,最后总结全文,即“全局——局部——全局”。

  2.文中的一些常用词,除弄清它在本课的用法外,还要引导学生联系所学过的篇目及利用工具书查找的方法积累这些词。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教师:本单元四篇课文中有三篇是游记,游记这种体裁我们并不陌生,初中时我们已经说过。

  学生说出游记篇目:《醉翁亭记》、《桃花源记》(注意不要把《核舟记》、《岳阳楼记》列入游记)

  教师:根据初读印象说说《游褒禅山记》跟上述四篇有什么不同。(从记游中生发议论)

  教师指出:古代游记的写法不拘一格,像《游褒禅山记》这样由记游中生发议论的不算很多,这是古代游记中的一种特殊体式。阅读时要注意的是:文章议论的中心是什么,它怎样由记游中生发出来。能把握住这两个问题,才能学好这篇文章。

  二、讲解文章的主旨

  1.播放配乐课文朗读。

  2.学生齐读全文。在齐读前先检查三个长句句中停顿的划分并正音。

  (多媒体展示)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正音:褒(bāo)禅山亦谓之华(huā)山褒之庐冢(zhǒng)也

  无物以相(xiàng)之后也之谬(miù)其传而莫能名者

  何可胜(shēng)道也哉长乐王回深父(fǔ)

  3.教师指出:古人在游记中写感受常用一句话来概括全文的主旨,例如《醉翁亭记》末段“太守之乐其乐”“醉能同其乐”二句便是该文的主旨。试参照此例说说本文的主旨可用哪一句话来概括。

  (学生可能说出多种答案,可以稍加讨论。对不确切的答案作一点分析,例如“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一句是就仆碑而言,不过是信笔拈来,与游洞无关。作者此次游褒禅山的主要目标是游洞,他的主要感受缘此而生。)

  讨论后确定:“尽吾志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句是全文主旨的概括。

  4.教师追问:作者说“不能至”是指什么说的?(不能至洞的深处,不能见“非常之观”。)这本来是件“有悔”的事,为什么作者又说“可以无悔”呢?(因为已经“尽吾志”了。)“尽吾志”是什么意思?(为实现自己的愿望作最大的努力。)小结:“尽吾志”是这句话的关键词语。

  5.教师再追问:“尽吾志”这句话跟前段记游中哪句话是前后照应的?(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极夫游之乐”是指什么而说的?(至洞之深处)为什么到了洞之源处才能“极夫游之乐”呢?(从“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可以看出,再看下文“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也表现了这样的意思)你们能不能从*诗词中找出一句话来概括作者的这个意思呢?(“无限风光在险峰”)再说作者的“悔”——这“悔”的真正原因是什么?(“随之”)小结:“随之”,就是放弃自己的意愿,不作最大努力而屈从别人,这也正是本句的关键词语。

  三、学生齐读课文前四段。要求在诵读中体会作者“尽吾志”的思想和文章布局上的特点,弄清作者的总体构思。

  四、归纳文章布局的特点。前面在讨论文章主旨时,已经涉及布局的一些特点,这里只稍作

  补充,然后归纳。

  教师提问:本文记游程从什么地方开始?到什么地方结束?(从“慧空禅院”开始,到出洞后结束,可见了第1、2段是记游部分,记游山所见及经过)作者发了哪些议论?(“尽吾志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写游山的心得)前一点是由什么事情引发出来的?(游后洞而未能“极夫游之乐”)后一点呢?(“有碑仆道,其文漫灭”)(可见3、4段是议论部分,分别照应1、2段)

  五、诵读第1段。

  1.教师讲读

  [说明]教师讲读不要求连贯,可以随时穿插一些小问题

  ①“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哪一个是本名?(华山)哪一个是别名?(褒禅山)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以故其后名之口褒禅;”有碑仆道……曰“花山”——可见“花山”是古名,“花”后来谬音为“华”)

  ②“距其院东五里……名之也”——“华山洞”是指前洞还是指后洞?(后洞,下文可证)这句介绍华山洞名由来。

  ③“距洞百余步……口‘花山’”——“有碑仆道”中有省略成分吗?(“仆”后省“于”)说碑“距洞百余步”,却没有说出方位,据你判断,碑应在洞的哪一面?(西面。作者以整空禅院为参照物,再去前洞,正是向东走,先见碑后见洞,可见碑在洞的西面)

  2.学生练习背诵第1段。

  教师可将本段行文思路利用多媒体展示:

  本名别名由来及证明华山洞名由来从仆碑看出本名指出音谬

  3.学生齐背第1段。

  先看行文思路顺序背诵,然后独立背诵。

  4.个别检查背诵。

  六、布置作业

  1.顺畅地背诵第1段,熟读第2、3段。

  2.完成练习第二题,将“其”的用法整理成表格。

  附:板书设计

  游褒禅山记

  王安石

  主旨句:尽吾志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

  而余亦悔其随之不有极夫游之乐也

  布局:记游部分——记游山所见及经过

  (1、2段)山院洞碑

  议论部分——写游山的心得

  (3、4段)尽吾志而不至者,可以无悔矣

  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


《游龙鸣山记》阅读答案3篇(扩展5)

——少年游阅读答案5篇

少年游阅读答案1

  少年游·算来好景只如斯

  纳兰性德

  算来好景只如斯,惟许有情知。寻常风月②,等闲谈笑,称意即相宜。

  十年青鸟音尘断,往事不胜思。一钩残照,半帘飞絮,总是恼人时。

  【注】①康熙十三年,词人与两广总督卢兴祖之女卢氏成婚,婚后三年卢氏不幸亡故,后来词人写下了这首词。②风月:本指清风明月,后代指男女情爱。

  (1)上片写出了词人哪些细腻的情感与体悟?

  (2)请简要赏析“一钩残照,半帘飞絮,总是恼人时”三句的表达效果。

  答

  (1)①世上最美好的景致,莫过于有情人相知相守;②在相爱的人眼中,纵然是*常的风光月色和*常的言谈笑语,都会使人感到称心如意,美妙无比;③以此表达出诗人对以往幸福甜蜜的婚姻生活的怀念。

  (2)①前两句借景抒情,弯月余晖洒照在沾满柳絮的"帘子上,营造出凄清、幽寂的氛围,含蓄地表达出对亡妻的思念。②结句“总是恼人时”直抒胸臆,卒章显志,将词人心中挥之不去、无限绵长的思念之愁苦表达得淋满尽致。③前两句与上片的“寻常风月”“等闲谈笑”形成对比,强化了此时此刻春夜相思的孤寂落寞。

少年游阅读答案2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少年游 早行

  林仰

  霁霞散晓月犹明,疏木挂残星。山径人稀,翠萝深处,啼鸟两三声。

  霜华重迫驼裘冷,心共马蹄轻。十里青山,一溪流水,都做许多情。

  8.词的题目为“早行”,词人在上阕是如何表现“早”的?请作具体说明。词人写“啼鸟两三声”,使用了什么手法?(5分)

  9.词的下阕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境?又是如何表现的?请结合词句简要赏析。(6分)

  参考答案:

  8.(5分)诗人用“霁霞”“晓月”“残星”、行人稀少的山径和啼鸟声等意象(景物)表现早的。(3分)有以动衬静(以声衬静)的表达效果。(2分)

  9.(6分)表现了词人轻松愉快的心境,(2分)通过“心共马蹄轻”直接写心境的轻快愉悦,(2分)也通过拟人的手法(借景抒情)青山流水皆有情,赏心悦目。(2分)

少年游阅读答案3

  少年游·算来好景只如斯

  纳兰性德

  算来好景只如斯,惟许有情知。寻常风月②,等闲谈笑,称意即相宜。

  十年青鸟音尘断,往事不胜思。一钩残照,半帘飞絮,总是恼人时。

  【注】①康熙十三年,词人与两广总督卢兴祖之女卢氏成婚,婚后三年卢氏不幸亡故,后来词人写下了这首词。②风月:本指清风明月,后代指男女情爱。

  (1)上片写出了词人哪些细腻的情感与体悟?

  (2)请简要赏析“一钩残照,半帘飞絮,总是恼人时”三句的表达效果。

  答

  (1)①世上最美好的景致,莫过于有情人相知相守;②在相爱的人眼中,纵然是*常的风光月色和*常的言谈笑语,都会使人感到称心如意,美妙无比;③以此表达出诗人对以往幸福甜蜜的婚姻生活的怀念。

  (2)①前两句借景抒情,弯月余晖洒照在沾满柳絮的帘子上,营造出凄清、幽寂的氛围,含蓄地表达出对亡妻的思念。②结句“总是恼人时”直抒胸臆,卒章显志,将词人心中挥之不去、无限绵长的思念之愁苦表达得淋满尽致。③前两句与上片的“寻常风月”“等闲谈笑”形成对比,强化了此时此刻春夜相思的孤寂落寞。

少年游阅读答案4

  少年游·朝云漠漠散轻丝

  周邦彦

  朝云漠漠散轻丝,楼阁淡春姿。柳泣花啼,九街泥重,门外燕飞迟。而今丽日明金屋,春色在桃枝。不似当时,小楼冲雨,幽恨两人知。

  北宋初期的词是《花间》与《尊前》的继续。《花间》、《尊前》式的小令,至晏几道已臻绝诣。柳永、张先在传统的小令之外,又创造了许多长词慢调。柳永新歌,风靡海内,连名满天下的苏轼也甚是羡慕“柳七郎风味”(《与鲜于子骏书》)。但其美中不足之处,乃未能输景于情,情景交融,使得万象皆活,致使其所选情景均并列单页画幅。究其缘故,盖因情景二者之间无“事”可以联系。这是柳词创作的一大缺陷。周邦彦“集大成”,其关键处就在于,能在抒情写景之际,渗入一个第三因素,即述事。因此,周词创作便补救了柳词之不足。读这首小令,必须首先明确这一点。

  这首令词写两个故事,中间只用“而今丽日明金屋”一句话中“而今”二字联系起来,使前后两个故事─亦即两种境界形成鲜明对照,进而重温第一个故事,产生无穷韵味。

  上片所写乍看好像是记眼前之事,实则完全是追忆过去,追忆以前的恋爱故事。“朝云漠漠散轻丝,楼阁淡春姿”。这是当时的活动环境:在一个逼仄的小楼上,漠漠朝云,轻轻细雨,虽然是在春天,但春天的景色并不浓艳,他们就在这样的环境中相会。“柳泣花啼,九街泥重,门外燕飞迟。”三句说云低雨密,雨越下越大,大雨把花柳打得一片憔悴,连燕子都因为拖着一身湿毛,飞得十分吃力。这是门外所见景色。“泣”与“啼”,使客观物景染上主观情感色彩,“迟”,也是一种主观设想。门外所见这般景色,对门内主人公之会晤,起了一定的烘托作用。但此时,故事尚未说完。故事的要点还要等到下片的末三句才说出来,那就是:两人在如此难堪的情况下会晤,又因为某种缘故,不得不分离。“小楼冲雨,幽恨两人知。”“小楼”应接“楼阁”,那是两人会晤的处所,“雨”照应上片的“泣”、“啼”、“重”、“迟”,点明当时,两人就是冲着春雨,踏着满街泥泞相别离的,而且点明,因为怀恨而别,在他们眼中,门外的花柳才如泣如啼,双飞的"燕子也才那么艰难地飞行。这是第一个故事。

  下片由“而今”二字转说当前,这是第二个故事,说他们现在已正式同居:金屋藏娇。但这个故事只用十个字来记述:“丽日明金屋,春色在桃枝。”这十个字,既正面说现在的故事,谓风和日丽,桃花明艳,他们在这样一个美好的环境中生活在一起;同时,这十个字,又兼作比较之用,由眼前的景象联想以前,并进行一番比较。“不似当时”,这是比较的结果,指出眼前无忧无虑在一起反倒不如当时那种紧张、凄苦、怀恨而别、彼此相思的情景来得意味深长。

  弄清楚前后两个故事的关系,了解其曲折的过程,对于词作所创造的意境,也就能有具体感受。这首词用笔很经济,但所造景象却耐人深思。仿佛山水画中的人物:一顶箬笠底下两撇胡子,就算一个渔翁;在艺术的想象力上未受训练的,是看不出所以然的。这是周邦彦艺术创造的成功之处。

少年游阅读答案5

  少年游

  柳永

  参差烟树灞陵桥①,风物尽前朝。衰杨古柳,几经攀折,憔悴楚宫腰②。

  夕阳闲淡秋光老,离思满蘅皋③。一曲阳关,断肠声尽,独自凭兰桡④。

  [注]①灞陵桥:在长安东(今陕西西安)。 ②楚宫腰:以楚腰说柳。

  ③蘅皋:长满杜蘅的水边陆地。 ④兰桡:桡即船桨,兰桡指代船。

  8.请指出上阕后三句运用了哪种表达技巧?并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5分)

  9.结合本首词的下阕来分析词人“肠断”的因由。(6分)

  参考答案:

  8.(5分)参考A:哀景衬哀情。(1分。借景抒情、以景衬情,也可以。答“比喻”不给满分)眼前的烟柳历经沧桑而衰败,又加上历来被离别之人攀折,如今也是憔悴不堪。(2分)作者以哀景衬哀情,借伤柳而伤别,加倍突出了人间的别离之频繁,别恨之深重。(2分。提及沧桑之感亦可)

  参考B: “憔悴楚宫腰”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1分)词人眼中所见到的杨柳几经攀折,那如楚宫腰的婀娜多姿的柳树早已憔悴不堪了,已是古老且衰败。(2分)拟人手法的运用,不仅形象生动地描绘了眼前烟柳姿态,而且强烈表现了词人心中所生的历史沧桑之感(离愁别恨)。(2分)

  9.(6分。关键词:秋日、夕阳——漂游思乡;阳关曲——别离之苦;乘舟凭栏——孤寂)夕阳闲淡而且秋光已老,这种凄清孤寂的环境已经让词人心中满是离愁,而送别的阳关曲不由得让独自乘舟而去的词人更是肝肠寸断。


《游龙鸣山记》阅读答案3篇(扩展6)

——游褒禅山记说课稿5篇

游褒禅山记说课稿1

  一、说教材

  《游褒禅山记》是高中语文第二册第五单元课文。现依据教学大纲、考纲、教材、学情对本课的教学目的、教学法的制定及教学程序的设计等方面作如下说明。

  1、教材简析

  《游褒禅山记》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的一篇力作。这篇游记,叙述他和几位同伴游褒禅山的经过,并借此生发议论,说明要实现远大理想,成就一番事业,除了要有一定的物质条件外,更需要有坚定的志向和顽强的毅力,并提出治学必须采取“深思而慎取”的态度。游记立意超卓,指向鲜明,言简而意丰,言近而旨永。

  2、教学目标的定位

  (1)知识目标

  学习本文中名词活用为动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的用法。了解文言虚词“以”、“其”的意义与用法。学习本文从记游到议论,即事明理的写作方法。

  (2)能力目标

  熟读背诵,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学习叙议结合,因事说理的写作手法。

  (3)情感目标

  领会“意志”、“ 深思慎取”对学习、生活、工作的重要意义。

  3、教学重点

  一、重点积累名、曰、文、进、奇、好、出、极、观、求、险等文言实词的意义。

  二、掌握虚词“以”、“其”的意义与用法。

  三、判断句、陈述句、反问句等常见文言句式

  4、教学难点的突破

  一、掌握文章说理深刻、章法严谨的写作特点。

  二、领会本文所阐述的道理。

  二、说教法

  1、点拨法:蔡澄清先生大力倡导的语文点拨教学法是根据*汉语文的特点,针对中学生学习语的实际,为落实启发式教学原则而采取的一种教法。所谓“点拨”,就是教师针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知识障碍、思维障碍与,运用画龙点睛和排除故障的方法,启发学生脑筋。自己进行思考与研究,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的方法。简单说,所谓“点”就是点击要害,抓重点;所谓“拨”就是拨疑难,排障碍。“点拨法”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在学习《游褒禅山记》中,我主要点拨的是准确理解词语含义的几种方法,使学生学会“猜”,从而提高阅读文言文能力。

  2、归纳法。从上学期开始,我一直对常见实词、虚词的意义用法进行系统归纳,使所学知识系统化,网络化,既便于记忆,又便于运用。如《游褒禅山记》一文的第二课时,我主要运用归纳法,归纳“文”“盖”“道”三个实词义项及 “乃”“然”“其”三个虚词用法

  3、教学方法的优化组合

  情境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诵读法———古诗文需要熟读背诵。

  小组合作法———文言文需要小组协作。

  提问法———课堂上需要师生互动。

  讨论法———课堂上需要活跃气氛。

  反馈法———新知识需要及时整理。

  练习法———教学上需要精讲多练。

  三、说学法

  1、学生的情况

  此前,学生学习文言文已经有了初中三年的学习经验,上了高中后也掌握了不少的文言知识。因此,学生学习这篇浅易的文言文并不会感到特别的吃力,但是部分文言字词的读音、句读、释义依然会对高一学生存在一定的挑战。

  2、学法的指导

  高一学生对文言文阅读已具备了一些基础知识和积累,但对如何学习文言文,还是一个新课题,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运用已有的知识框架同化新信息,建立新的智能,逐步走向独立学习的境界。

  1、 诵读法。这是学习文言文最基础、最重要的方法,也是最有效的方法。诵读能在感知言语声音形态的同时,实现对文本的感悟理解。言语声音形态与情味的关系是极其密切的,从感知的直接性来说,文字不如声音彻底、深刻、细腻。

  2、圈点法。使用各种圈点勾画符号阅读文言文,也是古人一种重要的读书方法。这也是需要学生掌握的一种常见的阅读方法。

  3、猜读法。哥德曼认为,阅读过程并非一个精确知觉的过程和系列加工的过程,而是一个选择的过程和预期的过程,阅读是一种语言心理学的猜测游戏。在学生掌握了一定数量的文言词汇后,碰到难词时,教师应引导点拨学生大胆猜测,在小心求证的基础上准确把握词在文中的含义。

  4、归纳法

  高二游褒禅山记语文说课稿鼓励学生及时归纳学习文言文的方法,注意积累文言文知识,这也是一个消化吸收的过程。

  四、说教学程序

  (一)教学环节与设计思路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材就是一个例子,第一篇课文我是详讲、细讲,后面的课文,学生在把握方法的基础上以自学为主)所以本课的教学我安排了四课时,教学环节共分三关即诵读关、通义关、悟志关,其中诵读关解决这样几个教学任务:读准字音、读准句读;通义关主要把握文章的大义、重点实词的含义、重点虚词的用法、文言句式及特殊用法的整理;悟志关在前两关的基础上重点引导学生自主发现文本中的人文内涵及其对现实生活的指导意义,包括文章的自然游览的路线、④“有志矣……不能至也”推开一层,点出“力”,照应上文“余之力尚足以入”。

  ⑤“有志与力……不能至也”再推开一层,点出“物以相之”,照应上文“火尚足以明也”。

  ⑥“然力足以至……讥之乎”——用推理导出最重要的结论(即本文主旨),作者正意只在“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这句话上。前有反衬,后有反问,语势节节上升。

  ⑦“此余之所得也”——总收一笔。

  2、教师领读。

  也要提示学生考虑如何划分层次。

  3、学生分层练习背诵。

  可分两层:第一层(开头到“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从“求思之深而无不在(心)”导出立志的重要性;第二层(“有志矣”到段末)阐述“尽吾志”的观点。

  〔提示〕这一段逻辑性很强,作者的推理过程明显,行文又处处跟前一段相照应——所有这些都在语气上反映出来。因此,本段使用虚词的频率较高。要提示学生注意“焉”“也”“夫”“则”“而”“故”“矣”“然”“其”“乎”等虚词在表达语气上的作用;必要时教师应二遍三遍地领读。这是本文思想内容的重点,也是诵读的重点。这段能否诵读得顺畅,是衡量这篇课文教学成败的主要标准。

  4、检查背诵。

  可以采取三种方式:(1)全班学生齐背;(2)抽查个别学生背诵;(3)分别默写若干句。后两种方式可以同步进行。

  5、指点与答疑。

  ①“古人之观于天地……”意思就是“古人观察天地”。“之”,助词,无义,有舒缓语气作用。“于”,这里表示观察的对象,译成现代语时可省略。

  ②“险”,这里用的是本义,即“高山”,因为后洞在山上。“夷”,指*地,说的是前洞地势。

  ③“至于幽暗昏惑”中的“至于”是实词性词组,意思是“到了……的地方”。

  ④“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中的“也”,在一般情况下可省,但此处不能省,它表示肯定的语气,意思是确实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

  ⑤“此余之所得也”:这是特殊形式的判断句,读时“此”后应作一顿。

  五、留作业。

  1、连贯背诵第1至3段,准备背诵第4段。

  2、绘作者游踪示意图。(据第一、二段绘制)。

  3、整理“之”“以”二字的用法。

游褒禅山记说课稿2

  一、教材分析

  《游褒禅山记》是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三册第五单元的讲读课文。本单元的四篇课文都属于唐宋散文。单元教学目标是理解文章所总结的历史教训以及所阐发的人生哲理了解几种常见的词类活用现象,积累文言知识,进而培养学生阅读浅显文言文的能力。

  《游褒禅山记》是宋代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的名作。表面上看,本文是一篇游记,其实是借题发挥的议论文。本文的最大特点是记叙、议论相结合,记叙为议论服务。作者先记叙了自己游山洞的经历。山洞“深”“难”“奇”,因有人“怠而欲出”,自己随之而出,所以不能“极夫游之乐”。接着,作者转入议论,“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这样就把人分成两类,只有那些不畏艰险沿着崎岖的山路勇敢攀登的人,才有希望到达光辉的顶点。这个道理不仅仅适用于游览爬山,也适用于一切工作。王安石深知,欲达险远,首先需要立志,这是主观条件。没有远大志向就永远到达不了“险远”。有了志,就要持之以恒,有主见,不随波逐流。否则,也不能到达“险远”。在此基础上,自身还要有足够的力量。以上三个方面,志、恒、力都是攀登者自身具备的条件,可谓内部条件。然而到了“幽暗昏惑”之处,如果“无物以相之”,也不能到达。只有内外条件都具备,才能欣赏到无限风光。

  课文的教学重点是积累文言知识,领悟文章所阐发的人生哲理,教学难点是学习作者叙议结合的技巧。

  二、教学目标

  《语文教学大纲》对文言文阅读的要求是:诵读古典诗词和浅易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掌握课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和文言句式,能理解词句含义,读懂课文,学习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大纲在语文教学目的阐述中还有这样的话:“要进一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热爱中华优秀文化的感情,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这也是与文言文教学密切相关的。

  根据《大纲》的要求,高考《考试说明》对古代诗文的阅读作了三个递进层次的要求:①理解(能力层级B):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理解常见文言虚词虚词在文中的用法;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②分析综合(能力层级C);筛选并提取文中的重要信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分析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③鉴赏评价(能力层级E);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

  新教材在文言教学编排上有明显的“两重一轻”倾向,“两重”是指重视诵读,重视积累;“一轻”指轻篇章的琐屑分析。这一倾向从新教材的课后练习设计可明显看出来。我个人非常认同这种倾向,因为读背是“理解、内化、学以致用”的基础环节,是积累语言,澡雪精神,形成学生综合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

  根据教学大纲,分析本文特点,结合学生实际,特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1、熟读并背诵课文,积累整理重要的文言知识。

  2、体会本文笔墨清淡而情意缠绵动人的特色。

  三、教学方法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就是通过语文教学过程中的文本研习、问题探究、活动体验等多种形式,帮助学生提高综合的语文素养,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为此,我主要采用“反复诵读法”和“问题探究”的教学方法。

  通过反复诵读,熟悉并理解课文内容,积累文言知识,感悟文章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通过问题探究,展开教师、学生、作者和文本四者之间的对话,构建师生间和谐*等、互动对话的语文课堂。

  四、说教学程序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导入设计

  在初中,我们学过《醉翁亭记》、《岳阳楼记》,“记”是一种文体,指游记。游记的共同点是什么呢?(明确:抓住山川风物的特点,表现山水之美,抒发作者感情。)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游记,却不以表现山水之美为主,而是在记游的基础上,进行大量的议论,议论是文章的中心,而记叙只是一个引子。这篇游记就是北宋散文家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板书)。那么作者借助游褒禅山,阐发了怎样的道理呢?下面就来学习这篇文章。

  2、文学常识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晚号半山,卒谥文。北宋临川人,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仁宗庆历二年中进士,嘉祐三年上万言书,提出变法主张。在文学上也有很高的成就,他博古好问,不迷信子古人,主张为文要有“补于世”,散文雄健峭拔,诗歌遒劲清新,诗文思想同政治主张是一致的。著作收入《临川先生文集》。

  (二)熟读课文,感知内容。

  1、自由朗读课文,圈点勾画重点虚词、实词和特殊文言句式;标注出疑难字句。

  2、师生交流,质疑释疑,完成对课文的翻译,熟悉课文内容。

  (三)研读文本,问题探究

  1、速读全文,概括每段大意。(整体把握内容)

  明确:第1段——山名考证;第2段——游华山洞;

  第3段——游洞心得:第4段——观碑心得;第5段——同游者谁

  2、古人在游记中写感受常会用一两句话来概括全文的主旨。如《醉翁亭记》中的“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如《岳阳楼记》中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本文点明主旨的是哪句?为什么?

  明确:①登山游洞的感受——尽吾志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

  ②对于仆碑的感受——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3、华山前后洞各有什么特点,游人的情况怎样?

  4、朗读第3段,想一想要想领略到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必须具备哪些条件,其中最为重要和可贵的是哪一点?

  明确:有志,有力,有物。其中最重要的是“志”

  5、结合你读这一段的启发,谈谈怎样才能成就一番事业。

  6、课文的第一段和第四段有什么关联?

  7、有人认为王安石针对“仆碑”提出“深思而慎取之”的观点,游离于主题之外。结合王安石的处境,谈谈你的观点。

  明确:表面上看好像冲淡了文章的主题,细细琢磨,作者把这一小段放在大段议论之后写是有深意的。“仆碑”虽“仆”,毕竟是“碑”,但“其文漫灭”,谬种流传,不得识其真面目。学者不应该被表面现象所迷惑,应追根溯源,求其本质。王安石变法,有成功的可能,也有失败的危险,*向来有“成者王侯,败者寇”的说法,一旦变法失败,王安石能否得到一个客观公正的评价呢?王安石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不是有人称王安石为“*人”吗?王安石壮志未酬,他成了后世毁誉交织、争论最多、分歧最大、盖棺难定论的人物。仇视王安石的人极尽诬蔑栽赃之能事,欲“漫灭其文”。由此看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这是多么令人惊心的话语啊!由此而知王安石洞悉人生。

  (四)艺术特色

  本文在记游的基础上说理,记叙和议论紧密结合,前后照应。

  (五)整理文言知识:

  1、古今异义,如:

  (1)盖予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2)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3)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4)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2、词类活用,如:

  (1)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2)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

  (3)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4)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5)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6)有泉侧出

  3、一词多义,见课后练习二

  4、特殊句式,如:

  (1)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判断句)

  (2)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判断句)

  (3)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状语后置)

  (4)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状语后置)

  (五)布置作业

  背诵课文,完成课后练习二、三

游褒禅山记说课稿3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游褒禅山记》,这篇课文是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三册第五单元中的第二篇文言文。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这三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地位

  文章语言难度适中,内容有很好的针对性,适合对高二学生进行文言文教学。本单元的学习内容是宋代散文,《游褒禅山记》与《石钟山记》编入同一单元,前者是教读课文,后者是自读课文。两者都是即事说理的游记。《游褒禅山记》的教学应是对《石钟山记》自读教学的引领和铺垫。

  (二)教学目标

  结合本单元教学要求和本课特点,依据新课标要求,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设定为以下三个方面:

  1积累实词、虚词、特殊句式等知识。

  2学生结合实际领会处世治学皆须坚定意志、深思慎取的道理,借鉴本文即事说理的写法。

  3指导诵读,培养学生借助注解、依据上下文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三)重点难点

  依据教学目标,参照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确定本课教学的重点、难点如下:

  重点:积累实词、虚词、特殊句式等知识。(积累“卒、道、极、观、得、悲”等实词,“以”、“其”两个虚词的意义与用法,以及文言特殊句式。)

  难点:领会文章所阐述的道理以及即事说理的写法。

  二、教法学法

  1.教法

  教学是一门艺术,因此,教师要本着"因材施教"以及"教学有法,但无定法"的原则,选择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根据该课的教学目标、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年龄及心理特征,我采用以下方法进行教学:

  1、学生诵读、教师范读,整体感知的教学方法。

  2、点拨词句方面的一些知识,循序渐进,逐步积累的教学方法。

  2.学法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学会自主、合作、探究。要重视师生的语言交际和心灵沟通。”据此,我确定了以下学法及能力培养:

  1、圈点、勾画、批注的方法。

  2、参照注解,动口动脑,培养学生自己获取知识的能力。

  3、指导学生进行正确的诵读

  3.教学方式:课堂讲授和多媒体辅助

  三、教学过程

  (一)准备阶段

  我主要的准备工作是备好课,做好PPT课件。在课前两天布置学生预习该课。

  (二)课堂教学过程

  我计划两个课时完成本课教学任务。第一课时完成对“言”的解读;第二课时完成对“文”的品赏。每课时各设计四个环节。

  第一课时

  一、导入:由学过的《小石潭记》、《登泰山记》、《醉翁亭记》等文言文游记导入。

  设计理由:回顾学过的类似文言文帮助学生快速进入对此课文的学习状态。

  二、课文导读

  1、学生读题注,了解作者及背景。

  2、学生自由诵读一遍,教师强调注意读准字音。

  3、播放朗读录音,教师纠正学生诵读时不正确的读音

  设计理由:扫清文言文阅读的初步障碍

  三、语言积累

  1、小组合作。借助注解,疏通课文,学生整理文言词语、特殊句式。

  2、练习巩固。(配发习题、实物投影)

  (1)重点词:卒、文、道、极、观、得、夷、相、悲、胜

  (2)词类活用:舍、名、穷、谬、传

  (3)特色句式翻译:(教师点拨,以直译为主,力求准确)

  ①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判断句

  ②此余之所得也。判断句

  ③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设计理由:以解释加点词、特色文句翻译题形式,突出了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培养,也落实了重点词句积累这个学习目标,为下节课“文”的品赏做准备和铺垫。

  3、课时小结

  (1)学生齐读课文,巩固重点字词。

  (2)总结文言知识学法:一要熟读,二要结合上下文推断词意。

  四、课后练习

  1、熟读课文,整理虚词“以”、“其”在文中的用法。

  2、背诵课文1、2段。

  第二课时

  一、检测导入

  1、学生齐背课文1、2段

  2、提问:本文是游记,从第一段交代看,作者参加游览的三个点是什么?(出示游褒禅山示意图)

  由学生思考前两段与后文的关系导入本课时的学习。

  二、思考讨论

  1、学生自读全文,思考本文与其他游记的异同。

  设计理由:帮助学生弄清本文形式上是游记,内容上其实是议论文。

  2、议论的标志是哪个句或字?(“于是余有叹焉”的.“叹”,“有所得”的“得”),“叹”“得”指的是什么?(两个观点:①尽吾志;②深思慎取)

  3、教师结合资料补充王安石变法及其坚定意志、百折不挠的精神。

  4、思考:王安石游褒禅山有“得”,你还会有哪些“得”?以此来落实教学目标

  三、反馈巩固

  1、归纳写法。

  问题设置:记叙部分和议论部分是怎样紧密联系的?

  (试从①过渡衔接;②两部分在文字上的前后呼应;③游山与处世治学两者的内在联系这三方面思考)讨论。

  学生讨论交流,教师补充。意在指导学生用归纳和比较的方法来思考和解决问题。

  明确:

  (1)因事说理,叙议结合。

  (2)重点突出,详略得当。

  (3)结构严谨,前后照应。

  2、理清思路。(幻灯片出示课文结构图)

  3、指导背诵3、4段。

  4、简要总结:文言文学习要熟读精思,要因言悟道。

  四、拓展迁移

  1、学以致用:联系学生实际谈谈志、力、物三者之间关系。(可以预设名校、重点班问题;家教问题。老师、学校都是“物”、是外因,学习最主要的是自身的努力)

  板书设计

  记叙(议论的基础)——山院洞碑

  议论(记叙的深化)——尽志无悔

游褒禅山记说课稿4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游褒禅山记》,这篇课文是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三册第五单元中的第二篇文言文。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这三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地位

  文章语言难度适中,内容有很好的针对性,适合对高二学生进行文言文教学。本单元的学习内容是宋代散文,《游褒禅山记》与《石钟山记》编入同一单元,前者是教读课文,后者是自读课文。两者都是即事说理的游记。《游褒禅山记》的教学应是对《石钟山记》自读教学的引领和铺垫。

  (二)教学目标

  结合本单元教学要求和本课特点,依据新课标要求,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设定为以下三个方面:

  1积累实词、虚词、特殊句式等知识。

  2学生结合实际领会处世治学皆须坚定意志、深思慎取的道理,借鉴本文即事说理的写法。

  3指导诵读,培养学生借助注解、依据上下文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三)重点难点

  依据教学目标,参照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确定本课教学的重点、难点如下:

  重点:积累实词、虚词、特殊句式等知识。(积累“卒、道、极、观、得、悲”等实词,“以”、“其”两个虚词的意义与用法,以及文言特殊句式。)

  难点:领会文章所阐述的道理以及即事说理的写法。

  二、教法学法

  1.教法

  教学是一门艺术,因此,教师要本着"因材施教"以及"教学有法,但无定法"的原则,选择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根据该课的教学目标、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年龄及心理特征,我采用以下方法进行教学:

  1、学生诵读、教师范读,整体感知的教学方法。

  2、点拨词句方面的一些知识,循序渐进,逐步积累的教学方法。

  2.学法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学会自主、合作、探究。要重视师生的语言交际和心灵沟通。”据此,我确定了以下学法及能力培养:

  1、圈点、勾画、批注的方法。

  2、参照注解,动口动脑,培养学生自己获取知识的能力。

  3、指导学生进行正确的诵读

  3.教学方式:课堂讲授和多媒体辅助

  三、教学过程

  (一)准备阶段

  我主要的准备工作是备好课,做好PPT课件。在课前两天布置学生预习该课。

  (二)课堂教学过程

  我计划两个课时完成本课教学任务。第一课时完成对“言”的解读;第二课时完成对“文”的品赏。每课时各设计四个环节。

  第一课时

  一、导入:由学过的《小石潭记》、《登泰山记》、《醉翁亭记》等文言文游记导入。

  设计理由:回顾学过的.类似文言文帮助学生快速进入对此课文的学习状态。

  二、课文导读

  1、学生读题注,了解作者及背景。

  2、学生自由诵读一遍,教师强调注意读准字音。

  3、播放朗读录音,教师纠正学生诵读时不正确的读音

  设计理由:扫清文言文阅读的初步障碍

  三、语言积累

  1、小组合作。借助注解,疏通课文,学生整理文言词语、特殊句式。

  2、练习巩固。(配发习题、实物投影)

  (1)重点词:卒、文、道、极、观、得、夷、相、悲、胜

  (2)词类活用:舍、名、穷、谬、传

  (3)特色句式翻译:(教师点拨,以直译为主,力求准确)

  ①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判断句

  ②此余之所得也。判断句

  ③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设计理由:以解释加点词、特色文句翻译题形式,突出了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培养,也落实了重点词句积累这个学习目标,为下节课“文”的品赏做准备和铺垫。

  3、课时小结

  (1)学生齐读课文,巩固重点字词。

  (2)总结文言知识学法:一要熟读,二要结合上下文推断词意。

  四、课后练习

  1、熟读课文,整理虚词“以”、“其”在文中的用法。

  2、背诵课文1、2段。

  第二课时

  一、检测导入

  1、学生齐背课文1、2段

  2、提问:本文是游记,从第一段交代看,作者参加游览的三个点是什么?(出示游褒禅山示意图)

  由学生思考前两段与后文的关系导入本课时的学习。

  二、思考讨论

  1、学生自读全文,思考本文与其他游记的异同。

  设计理由:帮助学生弄清本文形式上是游记,内容上其实是议论文。

  2、议论的标志是哪个句或字?(“于是余有叹焉”的“叹”,“有所得”的“得”),“叹”“得”指的是什么?(两个观点:①尽吾志;②深思慎取)

  3、教师结合资料补充王安石变法及其坚定意志、百折不挠的精神。

  4、思考:王安石游褒禅山有“得”,你还会有哪些“得”?以此来落实教学目标

  三、反馈巩固

  1、归纳写法。

  问题设置:记叙部分和议论部分是怎样紧密联系的?

  (试从①过渡衔接;②两部分在文字上的前后呼应;③游山与处世治学两者的内在联系这三方面思考)讨论。

  学生讨论交流,教师补充。意在指导学生用归纳和比较的方法来思考和解决问题。

  明确:

  (1)因事说理,叙议结合。

  (2)重点突出,详略得当。

  (3)结构严谨,前后照应。

  2、理清思路。(幻灯片出示课文结构图)

  3、指导背诵3、4段。

  4、简要总结:文言文学习要熟读精思,要因言悟道。

  四、拓展迁移

  1、学以致用:联系学生实际谈谈志、力、物三者之间关系。(可以预设名校、重点班问题;家教问题。老师、学校都是“物”、是外因,学习最主要的是自身的努力)

  板书设计

  记叙(议论的基础)——山院洞碑

  议论(记叙的深化)——尽志无悔

游褒禅山记说课稿5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游褒禅山记》,这篇课文是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三册第五单元中的第二篇文言文。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这三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地位

  文章语言难度适中,内容有很好的针对性,适合对高二学生进行文言文教学。本单元的学习内容是宋代散文,《游褒禅山记》与《石钟山记》编入同一单元,前者是教读课文,后者是自读课文。两者都是即事说理的游记。《游褒禅山记》的教学应是对《石钟山记》自读教学的引领和铺垫。

  (二)教学目标

  结合本单元教学要求和本课特点,依据新课标要求,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设定为以下三个方面:

  1积累实词、虚词、特殊句式等知识。

  2学生结合实际领会处世治学皆须坚定意志、深思慎取的道理,借鉴本文即事说理的写法。

  3指导诵读,培养学生借助注解、依据上下文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三)重点难点

  依据教学目标,参照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确定本课教学的重点、难点如下:

  重点:积累实词、虚词、特殊句式等知识。(积累“卒、道、极、观、得、悲”等实词,“以”、“其”两个虚词的意义与用法,以及文言特殊句式。)

  难点:领会文章所阐述的道理以及即事说理的写法。

  二、教法学法

  1.教法

  教学是一门艺术,因此,教师要本着"因材施教"以及"教学有法,但无定法"的原则,选择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根据该课的教学目标、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年龄及心理特征,我采用以下方法进行教学:

  1、学生诵读、教师范读,整体感知的教学方法。

  2、点拨词句方面的一些知识,循序渐进,逐步积累的教学方法。

  2.学法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学会自主、合作、探究。要重视师生的语言交际和心灵沟通。”据此,我确定了以下学法及能力培养:

  1、圈点、勾画、批注的方法。

  2、参照注解,动口动脑,培养学生自己获取知识的能力。

  3、指导学生进行正确的诵读

  3.教学方式:课堂讲授和多媒体辅助

  三、教学过程

  (一)准备阶段

  我主要的准备工作是备好课,做好PPT课件。在课前两天布置学生预习该课。

  (二)课堂教学过程

  我计划两个课时完成本课教学任务。第一课时完成对“言”的解读;第二课时完成对“文”的品赏。每课时各设计四个环节。

  第一课时

  一、导入:由学过的《小石潭记》、《登泰山记》、《醉翁亭记》等文言文游记导入。

  设计理由:回顾学过的类似文言文帮助学生快速进入对此课文的学习状态。

  二、课文导读

  1、学生读题注,了解作者及背景。

  2、学生自由诵读一遍,教师强调注意读准字音。

  3、播放朗读录音,教师纠正学生诵读时不正确的读音

  设计理由:扫清文言文阅读的初步障碍

  三、语言积累

  1、小组合作。借助注解,疏通课文,学生整理文言词语、特殊句式。

  2、练习巩固。(配发习题、实物投影)

  (1)重点词:卒、文、道、极、观、得、夷、相、悲、胜

  (2)词类活用:舍、名、穷、谬、传

  (3)特色句式翻译:(教师点拨,以直译为主,力求准确)

  ①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判断句

  ②此余之所得也。判断句

  ③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设计理由:以解释加点词、特色文句翻译题形式,突出了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培养,也落实了重点词句积累这个学习目标,为下节课“文”的品赏做准备和铺垫。

  3、课时小结

  (1)学生齐读课文,巩固重点字词。

  (2)总结文言知识学法:一要熟读,二要结合上下文推断词意。

  四、课后练习

  1、熟读课文,整理虚词“以”、“其”在文中的用法。

  2、背诵课文1、2段。

  第二课时

  一、检测导入

  1、学生齐背课文1、2段

  2、提问:本文是游记,从第一段交代看,作者参加游览的三个点是什么?(出示游褒禅山示意图)

  由学生思考前两段与后文的关系导入本课时的学习。

  二、思考讨论

  1、学生自读全文,思考本文与其他游记的异同。

  设计理由:帮助学生弄清本文形式上是游记,内容上其实是议论文。

  2、议论的标志是哪个句或字?(“于是余有叹焉”的“叹”,“有所得”的“得”),“叹”“得”指的是什么?(两个观点:①尽吾志;②深思慎取)

  3、教师结合资料补充王安石变法及其坚定意志、百折不挠的精神。

  4、思考:王安石游褒禅山有“得”,你还会有哪些“得”?以此来落实教学目标

  三、反馈巩固

  1、归纳写法。

  问题设置:记叙部分和议论部分是怎样紧密联系的?

  (试从①过渡衔接;②两部分在文字上的前后呼应;③游山与处世治学两者的内在联系这三方面思考)讨论。

  学生讨论交流,教师补充。意在指导学生用归纳和比较的方法来思考和解决问题。

  明确:

  (1)因事说理,叙议结合。

  (2)重点突出,详略得当。

  (3)结构严谨,前后照应。

  2、理清思路。(幻灯片出示课文结构图)

  3、指导背诵3、4段。

  4、简要总结:文言文学习要熟读精思,要因言悟道。

  四、拓展迁移

  1、学以致用:联系学生实际谈谈志、力、物三者之间关系。(可以预设名校、重点班问题;家教问题。老师、学校都是“物”、是外因,学习最主要的是自身的努力)

  板书设计

  记叙(议论的基础)——山院洞碑

  议论(记叙的深化)——尽志无悔


《游龙鸣山记》阅读答案3篇(扩展7)

——《寓山注》序阅读答案3篇

《寓山注》序阅读答案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完成11—15题。(14分) 《寓山注》序

  【明】祁彪佳

  予家高士里,固山*上也。家旁小山,若有夙缘者,其名曰“寓”。往予童稚时,季超、止祥两兄以斗粟易之。剔石栽松,躬荷畚锸,手足为之胼胝①。予时亦捧土作婴儿戏。迨后余二十年,松渐高,石亦渐古,季超兄辄弃去,余则委置于丛篁灌莽中。予自引疾南归,偶一过之,于二十年前情事,若有感触焉者。于是卜筑之兴,遂勃不可遏,此开园之始末也。

  卜筑之初,仅欲三五楹而止。客有指点之者,某可亭,某可榭。予听之漠然,以为意不及此。及于徘徊数回,不觉问客之言,耿耿胸次。某亭、某榭,果有不可无者。前役未罢,辄于胸怀所及,不觉领异拔新,迫之而出。每至路穷径险,则极虑穷思,形诸梦寐,便有别辟之境地,若为天开。以故兴愈鼓,趣亦愈浓。朝而出,暮而归。祁寒盛暑,体粟汗浃,不以为苦。两年以来,囊中如洗。予亦病而愈,愈而复病,此开园之痴癖也。

  园尽有山之三面,其下*田十余亩,水石半之,室庐与花木半之。其他轩与斋类,而幽敞各极其致。室与山房类,而高下分标共胜。与夫为桥、为榭、为径、为峰,参差点缀。大抵虚者实之,实者虚之;聚者散之,散者聚之;险者夷之,夷者险之。如良医之治病,攻补互投;如良将之治兵,奇正并用;如名手作画,不使一笔不灵;如名流作文,不使一语不韵。此开园之营构也。

  园开于乙亥之仲冬,至丙子孟春,草堂告成,斋与轩亦已就绪。迨于中夏,经营复始。一径未通,意犹不慊②也。于是疏凿之工复始。于十一月自冬历丁丑之春,凡一百余日,曲池穿牖,飞沼拂几,绿映朱栏,丹流翠壑,乃可以称园矣。此开园之岁月也。

  至于园以外山川之丽古称万壑千岩园以内花木之繁不止七松五柳四时之景都堪泛月迎风三径之中自可呼云醉雪此予亦不暇缕述之矣 (原文有删节)

  【注】①胼胝(pián zhi):手脚因摩擦变硬的厚皮。②慊(qiè):满意。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躬荷畚锸 荷:挑 B.迨后余二十年 迨:等到

  C.险者夷之 夷:使……*坦 D.而幽敞各极其致 致:尽头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若有感触焉者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B.季超、止祥两兄以斗粟易之 予在患难中,间以诗记所遭

  C.乃可以称园矣 至激于义理者不然,乃有所不得已也

  D.园以内花木之繁 先妣抚之甚厚

  13.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家旁有座名为“寓山”的小山,原是季超、止祥两兄长交换所得,后来被废置。二十余年后作者辞官回家,路过寓山,动了建造山园的心思。

  B.作者只想在山上修建三五座房子,虽然自始至终对于客人的建议不以为然,但在修建过程中兴致愈加浓厚,朝出暮归,乐此不疲,痴迷于山园建造。

  C.作者营构山园时,讲究水石、室庐与花木的搭配适宜,轩与斋、室与山房以类相从,桥、榭、径、峰高低错落;体现了虚实相映、聚散结合等特色。

  D.山园的建造,始于乙亥仲冬,至丙子孟春建成草堂、斋与轩,当年仲夏又开始营建,后又经过从十一月到第二年春天的百余天修建,山园终于告成。

  1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

  (1)如名流作文,不使一语不韵。此开园之营构也。(2分)

  (2)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3分)

  15.断句(3分)

  至于园以外山川之丽古称万壑千岩园以内花木之繁不止七松五柳四时之景都堪泛月迎风三径之中自可呼云醉雪此予亦不暇缕述之矣

  答案:

  11.D(致:情趣。)

  12.B(B.均为介词,用。 A.语气词,不译/兼词,于之,在那里。 C.副词,才/副词,是。 D.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代词,指老妪。)

  13.B(“自始至终对客人的建议不以为然”理解错误。)

  14.(1)如同名流写文章,不让一句话不押韵。这是开园经营构建的情况。(2分) (注意“韵”“营构”的翻译。)

  (2)自古以来那些富有尊贵而姓名早已磨灭不传的人,多得数不清,只有那些卓异而不*常的人才能被人称颂。(3分)(注意“非常” “称”及“古者富贵而名摩灭”的翻译。)

  15.至于园以外山川之丽古称万壑千岩园以内花木之繁不止七松五柳\四时之景都堪泛月迎风三径之中自可呼云醉雪\此予亦不暇缕述之矣。(共3分,错两处扣1分)

  译文:

  我家住在高士里,在原来的山*上。家旁有一座小山,好像和我有前定的缘分,它的名字叫“寓山”。以往我还是幼小的孩童的时候,季超、止祥两个兄长用斗粟换取它。他们剔除石头栽上松树,亲自挑着畚箕、扛着铁锹(劳作),手脚因此生了很厚的老茧。我当时也捧着土做小孩的游戏。等到后来二十年,松树渐渐长高,山石也渐渐变得古旧,季超兄就弃掷离去,我也将它们丢弃在丛生的竹子和杂草中。我自从托病辞官南归,偶尔经过这里,对于二十年前的情境事况,好像深有感触。于是兴建山园的兴致,就兴起而不可抑止,这就是开园之始末。

  兴建之初,我仅仅想建三五座房子就行了。有一个指点山园建设的客人,说某处可以建亭,某处可以建榭。我听了之后很不在意,认为想法没有达到这个地步。等到在山上徘徊了几回,不觉寻思客人的话,心中很是难忘。某处可以建亭,某处可以建榭,果然是不可缺少的。前面的建筑之事还没有结束,常在心中思考,不知不觉与众不同、突出新颖的园林构思,急迫地奔涌而出。每每到路途困窘险恶的地方,就穷尽心思考虑,表现在梦寐之中,于是便有了另辟的境地,好像是天设的一般。因此兴致更加振奋,趣味也更加浓厚。早晨出去,傍晚回来。严寒酷暑,身体因冷而起小疙瘩,因热而汗流浃背,我都不认为是苦。

  两年以来,囊中一贫如洗。我身体也病了好,好了再病,这是开园的痴癖啊。

  园子占据山的三面,山下有*田十多亩,水和石各占一半,房屋与花木各占一半。其他轩与斋以类相从,而深幽宽敞各尽其情趣。室与山房以类相从,但高的、低的分别揭出。共显佳妙。与那些桥、榭、径、峰,高低不齐,略加衬托、装饰。大抵虚的地方充实它,充实的地方使它虚空;聚集的地方使它分散,分散的地方使它聚集;危险的地方使它*坦的地方使它险峻。就像良医治病,克制和滋补互相下药;就像良将率兵,奇兵、正兵兼用;就像名手绘画,不让一笔不灵巧;如同名流写文章,不让一句话不押韵。这是开园经营构建的情况。

  园开于乙亥年的仲冬,至丙子年孟春,草堂宣告成功,斋与轩也完成了。等到了这年仲夏,又开始经营构建。有一条小路修不通,心里也会感到不满意。于是疏通开凿的工作又开始。从这年的十一月经过一个冬天一直到丁丑年的春季,总共一百多天,弯曲的水流流过窗下,池沼的水珠飞溅,飘拂到几案上,绿色映衬着红色的栏杆,青绿、朱红流动和浮现,色彩鲜明艳丽,这才可以称为园林。这是开园的时间。

  至于山园外山川的秀丽,古时称为万壑千岩;园内花木的繁茂,不止是七松五柳(这些隐者宅中的树木)。四时的风景,都可以泛月迎风;三径小路,自然可以呼云醉雪。这些美景我也没有空暇详尽地叙述它们了。

《寓山注》序阅读答案2

  《寓山注》序

  【明】祁彪佳

  予家高士里,固山*上也。家旁小山,若有夙缘者,其名曰“寓”。往予童稚时,季超、止祥两兄以斗粟易之。剔石栽松,躬荷畚锸,手足为之胼胝。予时亦捧土作婴儿戏。迨后余二十年,松渐高,石亦渐古,季超兄辄弃去,余则委置于丛篁灌莽中。予自引疾南归,偶一过之,于二十年前情事,若有感触焉者。于是卜筑之兴,遂勃不可遏,此开园之始末也。

  卜筑之初,仅欲三五楹而止。客有指点之者,某可亭,某可榭。予听之漠然,以为意不及此。及于徘徊数回,不觉问客之言,耿耿胸次。某亭、某榭,果有不可无者。前役未罢辄于胸怀所及不觉领异拔新迫之而出每至路穷径险则极虑穷思形诸梦寐便有别辟之境地若为天开。以故兴愈鼓,趣亦愈浓。朝而出,暮而归。祁寒盛暑,体粟汗浃,不以为苦。两年以来,橐中如洗。予亦病而愈,愈而复病,此开园之痴癖也。

  园尽有山之三面,其下*田十余亩,水石半之,室庐与花木半之。其他轩与斋类,而幽敞各极其致。室与山房类,而高下分标共胜。与夫为桥、为榭、为径、为峰,参差点缀。大抵虚者实之,实者虚之;聚者散之,散者聚之;险者夷之,夷者险之。如良医之治病,攻补互投;如良将之治兵,奇正并用;如名手作画,不使一笔不灵;如名流作文,不使一语不韵。此开园之营构也。

  园开于乙亥之仲冬,至丙子孟春,草堂告成,斋与轩亦已就绪。迨于中夏,经营复始。凡一百余日,曲池穿牗,飞沼拂几,绿映朱栏,丹流翠壑,乃可以称园矣。此开园之岁月也。

  至于园以外山川之丽,古称万壑千岩;园以内花木之繁,不止七松五柳。四时之景,都堪泛月迎风;三径之中,自可呼云醉雪。此予亦不暇缕述之矣。(选自《祁彪佳集》,有删改。)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两兄以斗粟易之易:换取

  B.于是卜筑之兴,遂勃不可遏勃:兴起的样子

  C.险者夷之,夷者险之夷:*坦

  D.四时之景,都堪泛月迎风堪:可以

  6、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语,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

  A.季超、止祥两兄以斗粟易之以故兴愈鼓,趣亦愈浓

  B.若有感触焉者客有指点之者

  C.朝而出,暮而归予亦病而愈,愈而复病

  D.如良医之治病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7、下列句子中,全部表现作者“卜筑之兴”的一组是3分)

  ①于二十年前情事,若有感触焉者

  ②辄于胸怀所及,不觉领异拔新,迫之而出

  ③每至路穷径险,则极虑穷思,形诸梦寐

  ④朝而出,暮而归

  ⑤虚者实之,实者虚之

  ⑥曲池穿牖,飞沼拂几,绿映朱栏,丹流翠壑

  A.①③⑤B.①④⑥C.②③④D.②⑤⑥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者和家旁的寓山好像有夙缘,儿时哥哥在山中劳作,他也在旁边游戏,经历变故引病南归后,偶过而有所感,便一步步将它建成了景色优美的园林。

  B.山园兴建之初,作者仅想造三五间房子,对客人的`建议也漠然,但万壑千岩的丽景和哥哥未罢的工程使其兴趣愈发浓厚,不惧奇寒酷暑,耗尽了家财,建园成痴。

  C.园巾水石、花木互相映衬,桥、榭、径、峰参差点缀,轩斋深幽宽敞极尽情趣,各类房屋各显其妙;园内外的景色,赏,心悦目,令人陶醉。

  D.文章从“始末”“痴癖”“营构”“岁月”等方面介绍开园的过程,虽然每节各述一个方面,但“兴”“趣”贯穿始终,各节叙事互为补充,似断实连。

  9、断句和翻译(10分)

  ⑴用“/”给下列文段断句。(4分)

  前役未罢辄于胸怀所及不觉领异拔新迫之而出每至路穷径险则极虑穷思形诸梦寐便有别辟之境地若为天开

  ⑵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①祁寒盛暑,体粟汗浃,不以为苦。(3分)

  ②如名流作文,不使一语不韵。(3分)

  参考答案

  5. C(夷:使……*坦)(3分)

  6.D(D都是取消句子独立性A介词,用;介词,由于B表陈述语气,助词;定语后置标志C连词,表修饰;表承接)(3分)

  7.C(①是原因,不是表现;⑤是卜筑的做法;⑥是客观描述园内景致)(3分)

  8.B(“万壑千岩的丽景”非兴建原因,“哥哥未罢的工程”理解错)(3分)

  9.(1)前役未罢/辄于胸怀所及/不觉领异拔新/迫之而出/每至路穷径险/则极虑穷思/形诸梦寐/便有别辟之境地/若为天开。(每错漏两处扣1分。)(4分)

  (2)①奇寒酷暑,身体因冷而起小疙瘩,因热而汗流浃背,都不认为是苦。(3分。“粟” 、“以为”、语句通顺各1分)

  ②如同名流写文章,不让一句话不押韵。(3分。“作文” 、“韵”、语句通顺各1分)

  参考译文

  我家住在高士里,在原来的山*上。家旁有一座小山,好像和我有前定的缘分,它的名字叫“寓山”。以往我还是幼小的孩童的时候,季超、止祥两个兄长用斗粟换取它。他们剔除石头栽上松树,亲自挑着畚箕、扛着铁锹(劳作),手脚因此生了很厚的老茧。我当时也捧着土做小孩的游戏。等到后来二十年,松树渐渐长高,山石也渐渐变得古旧,季超兄就弃掷离去,我也将它们丢弃在丛生的竹子和杂草中。我自从托病辞官南归,偶尔经过这里,对于二十年前的情境事况,好像深有感触。于是兴建山园的兴致,就兴起而不可抑止,这就是开园之始末。

  兴建之初,我仅仅想建三五座房子就行了。有一个指点山园建设的客人,说某处可以建亭,某处可以建敞屋。我听了之后很不在意,认为想法没有达到这个地步。等到在山上徘徊了几回,不觉寻思客人的话,心中很是难忘。某处可以建亭.某处可以建敞屋,果然是不可缺少的。前面的建筑之事还没有结束,常在心中思考,不知不觉与众不同,突出新颖的园林构思,急迫地奔涌而出。每每到路途困窘险恶的地方,就穷尽心思考虑,表现在梦寐之中,就有了另辟的境地,好像是天设的一般。因此兴致更加振奋,趣味也更加浓厚。早晨出去,傍晚回来。奇寒酷暑,身体因冷而起小疙瘩,因热而汗流浃背,都不认为是苦。

  两年以来,囊中一贫如洗。我身体也病了好,好了再病,这是开园的痴癖啊。

  园子全部拥有山的三面,山下有*田十多亩,水和石各占一半,房屋如花木各占一半。其他轩与斋以类相从,但深幽宽敞各尽其情趣。室与山房以类相从,但高的、低的分别揭出,共显佳妙。与那些桥、榭、径、峰,高低不齐,略加衬托、装饰。大抵虚的地方充实它,充实的地方使他虚空;聚集的地方使它分散,分散的地方使它聚集;危险的地方使它*坦,*坦的地方使它险峻。就像良医治病,克制和滋补互相下药;就像良将率兵,奇兵、正兵兼用;就像名手绘画,不让一笔不灵巧;如同名流写文章,不让一句话不押韵。这是开园经营构建的情况。

  园开于乙亥年的仲冬,至丙子年孟春,草堂宣告成功,斋与轩也完成了。等到到了这年仲夏,又开始经营构建,总共一百多天,弯曲的水流流过窗下,池沼的水珠飞溅,飘拂到几案上,绿色映衬着红色的栏杆,青绿、朱红流动和浮现,色彩鲜明艳丽,这才可以称为园林。这是开园的时间。

  至于山园外山川的秀丽,古时称为万壑千岩;园内花木的繁茂,不只是七松五柳这些隐者宅中的树木。四时的风景,都可以泛月迎风;三径小路,自然可以呼云醉雪。这些美景我也没有空暇详尽地叙述它们了。


《游龙鸣山记》阅读答案3篇(扩展8)

——翼龙阅读答案 (菁选3篇)

翼龙阅读答案1

  ①*和巴西的科学家在我国著名的热河生物群发现了一种新的翼龙化石。这件被科学家命名为“”的化石,翼展仅25厘米,相当于一只燕子或麻雀大小,是世界上最小的树栖翼龙化石。

  ②“”的意思是隐藏、居住在森林中的翼龙,形象地反映了这种翼龙的树栖生活方式。森林中翼龙的体形娇小,翼展仅25厘米,相当于一只燕子或麻雀大小,但它们是那些体形巨大的进步的鸟掌翼龙类的祖先类群。被发现的森林翼龙几乎为一完整的化石骨架,保存完好。它的嘴巴尖长,眼睛很大,嘴里的牙齿已经完全退化消失,属于无齿的翼龙。在此之前,科学家仅仅在德国发现过一种比它更小的出生不久的具有牙齿的翼龙化石,翼展约18厘米,科学家认为它是刚刚孵化出来的“婴幼儿”。

  ③森林翼龙的翼展虽然仅为25厘米,但科学家分析认为它已经成长发育为一只能够展翅飞翔的年轻个体。这一新的翼龙化石因此成为迄今为止发现的世界上最小的无齿的翼龙,也是白垩纪最小的翼龙,比发现于热河生物群的未孵化的翼龙胚胎(翼展约27厘米)还要小。

  ④翼龙是生物演化史上第一个成功飞向蓝天的爬行动物,曾经控制中生代天空1.6亿年之久。

  1.请用自己的话概括“”的特征。

  答案:具有树栖生活、体形娇小、嘴巴尖长、眼睛很大、无齿、能飞翔的特征。

  2.在第②自然段中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请任选一种说说它在文中的作用。

  答案:列数字(用“25厘米”“18厘米”准确地写出森林翼龙体形娇小);作比较(用“燕子”“麻雀”形象地写出森林翼龙娇小的体形);打比方(用“婴幼儿”生动形象地说明德国发现的翼龙更小)。

  3.第③自然段中加粗的“迄今为止”能否去掉?为什么?

  答案:不能。更准确地表达是目前发现的最小的翼龙;不排除今后还有更小的翼龙发现的可能性。

翼龙阅读答案2

  翼龙是恐龙的近亲,是第一种飞翔的脊椎动物。它们的生物学问题一直像谜团一样。现在,研究人员利用最新技术,使我们对翼龙的大脑、感觉能力和行为有了新的理解。人们发现翼龙大脑的大小介于现代爬行动物和鸟类之 间,但其组织更像鸟类。

  翼龙最早生存于2。2亿年前,属于前有喙、后有尾的嘴口龙类。到了1。8亿年前的侏罗纪中期,一类新型的翼龙——翼手龙便出现了,与喙嘴龙不同的是,翼手龙几乎没有尾巴。中生代三叠纪出现在地球上的翼龙是最早 能臂飞行的脊椎动物,但有人怀疑它只是徒有虚名,充其量只能在天空滑翔。然而,最新研究表明,因其大脑中处理*衡(h6ng) 信息的神经组织相当发达,翼龙不仅能像鸟类一样飞翔,而且很可能是飞行能手。研究人员发现,翼龙的小脑叶片特别发达,可能与它们的翅膀宽大有关。大家知道,如果没有小脑叶片,动物看到的世界就会不停地抖动,无法保持*衡。

  1。 给短文加一个合适的题目。

  2。 翼龙是的近亲,是第一种的脊椎动物。它的大脑的大小介于之间,但其组织更像。翼龙的小脑叶片,可能与有关。

  3。认为翼龙很可能是飞行能手的依据是什么?

  参考答案:

  1、题目:翼龙

  2、恐龙 飞翔 现代爬行动物和鸟类 鸟类 特别发达 翅膀宽大

  3、翼龙大脑中的*衡信息的.神经组织相当发达。

翼龙阅读答案3

  翼龙空气囊系统的骨骼

  七千万年前,鸟类的祖先翼龙征服了天空。最近一项新的研究表明,翼龙的化石中,翅膀上的骨骼和其呼吸系统相连,经过论证,翅膀在空中活动的时候,翅膀上的骨头会与肺部的活动相联系,而且通过骨头之间的气孔,置换空气到肺部,这样在空中飞翔时,翼龙也可以呼吸自如。科学家同时也发现在现代的鸟类和鳄鱼身上,也有这种被称为空气囊系统的骨骼。

  2月17日《公共科学图书馆综合》刊登了美国俄亥俄州大学、圣十字学院和英国莱斯特大学研究人员的这项最新成果,该成果解释了翼龙是如何为自己提供一个强有力的呼吸系统。该呼吸系统减少了翼龙身体的密度,使得这个最大的飞行有脊椎动物得以进化。

  当时任柏林自然历史博物馆馆长的英国莱斯特大学的大卫昂温,在20xx年给圣十字学院生物学副教授克拉森斯和俄亥俄州大学生物医学副教授奥康纳看了保存的翼龙化石,他们看过之后受到极大鼓舞。他们认为这些化石标本最终会揭开翼龙究竟靠什么样的动力来保持飞行的奥秘。克拉森斯说:连接胸骨的肋骨片断的形状和大小显示,胸腔是可移动的,这与先前的观点相反。肋骨上唯一先前没被承认的凸出物给肺部呼吸肌肉提供重要的杠杆作用。

  因为化石无法将动物的存软组织保存下来,为了搞清楚空气囊、肺结构和骨骼之间的关系,研究小组在翼龙、鸟类和鳄鱼之间进行了比较性的研究。通过拍X光片和CT扫描,小组成员描绘了动物骨骼如何工作使得空气通过肺部,也搞清了如何识别由于受到空气囊的挤压而留在骨头上的痕迹。不仅仅是灭绝的翼龙显示了骨头受空气囊挤压而留下的痕迹,其他不同种类的气腔龙身上也能找到这个痕迹,许多活着的鸟类也是如此。受空气囊挤压的骨骼部分和动物身体大小之间有着直接的关系。奥康纳称:体型小的翼龙和鸟类其肺部空气囊只达到脊椎部分,而体型较大的翼龙呼吸时气体到达了身体骨骼的大部分,包括从翅膀骨骼到手指末端。骨骼的变动会减少骨头的密度,使大体型翼龙可以节省了在空中持续飞行的体力。

  研究人员称,鸟类的空气囊也有其它用途,可用于视觉展示和发出声音。翼龙身上存在着类似空气囊系统,这一点为新领域的研究指明了前进方向,现在古生物学家可以着手探究翼龙生物学方面的问题了。

  1.下列关于空气囊系统的骨骼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鸟类在飞行时,翅膀上的骨头与肺部的活动相联系,通过骨头之间的气孔,置换空气到肺部,使鸟类在飞行中能呼吸自如。

  B.这种具有空气囊系统的骨骼不仅存在于鸟类的祖先翼龙的身上,也存在于现代鸟类和鳄鱼的身上。

  C.这种具有空气囊系统的骨骼,除帮助鸟类在飞行时进行呼吸外,还可用于视觉展示和发出声音。

  D.鸟类在空中飞行呼吸时,骨头会受到空气囊的挤压,但是受空气囊挤压的骨骼部分是和动物身体大小之间有着直接关系的。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关于翼龙化石中骨骼与其呼吸系统关系的论证和研究成果可以帮助古生物学家来探究翼龙生物学方面的问题。

  B.20xx年克拉森斯和奥康纳看了柏林自然历史博物馆保存的翼龙化石后,受到极大鼓舞。他们认为这些化石标本揭开了翼龙究竟靠什么样的动力来保持飞行的奥秘。

  C.现代许多鸟类在飞行时骨头受到空气囊的挤压会留下痕迹,从而为研究空气囊、肺结构和骨骼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有效的证据。

  D.骨头密度的减少对在空中飞翔的大体型翼龙也许是非常有益的,这可以节省他们在空中持续飞行的体力。

  3.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研究表明翼龙具有空气囊系统的骨骼,因此在飞行时它能拥有一个强有力的呼吸系统,这样的呼吸系统使得这个最大的飞行有脊椎动物得以进化。

  B.通过对翼龙连接胸骨的肋骨化石的研究,克拉森斯推翻了自己先前所认为的翼龙的胸腔是不可移动的观点。

  C.研究小组通过在翼龙、鸟类和鳄鱼之间进行的比较性研究,搞清楚了空气囊、肺结构和骨骼之间的关系。

  D.翼龙体型的大小决定了空中飞行时气体到达身体骨骼面积的大小。

  参考答案:

  1、C2、B3、B

推荐访问:游龙 答案 阅读 《游龙鸣山记》阅读答案3篇 《游龙鸣山记》阅读答案1 《游龙鸣山记》阅读答案100字

版权所有:袖书文档网 2002-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袖书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袖书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鲁ICP备2002646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