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人教版高二地理知识点总结精彩10篇

人教版高二地理知识点总结精彩10篇

发布时间:2023-04-04 15:25:06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高二地理知识点总结精彩10篇,供大家参考。

人教版高二地理知识点总结精彩10篇

高二变化的大背景,便是文理分科(或七选三)。在对各个学科都有了初步了解后,学生们需要对自己未来的发展科目有所选择、有所侧重。这可谓是学生们第一次完全自己把握、风险未知的主动选择。接下来是关于人教版高二地理教学设计的文章,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小编为您带来了10篇《人教版高二地理知识点总结》,希望能够满足亲的需求。

高二地理知识点总结 篇一

一、能源的分类

1、按照能源的性质分类

(1)常规能源:可再生能源——水能、生物能;非可再生能源——煤炭、石油、天然气。

(2)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太阳能、风能、波浪能、潮汐能、洋流、地热能;非可再生能源——核能。

2、按照能量的来源分类

(1)来自太阳的辐射能量:现代光合作用——生物能;古代植物固定的生物能——煤炭、石油、天然气、油页岩;由太阳能转化的能量——风能、水能。

(2)来自地球内部的能量:地球内部的热能——地热能、温泉;核能——铀、钍等放射性元素的聚变能和裂变能。

(3)来自天体间的引力能——月球、太阳和地球之间的引潮力引起的潮汐能。

二、山西省煤炭资源的开发条件分析

1、煤炭资源丰富,开采条件好

①储量丰富

②分布范围广

③煤种齐全

④煤质优良,具有低灰、低硫、低磷、发热量高的特点

⑤开采条件好,煤田多为中厚煤层,埋藏浅,适于露天开采和大规模机械化开采。

2、市场广阔

3、位置适中,交通比较便利。

三、我国与世界的能源消费结构有哪些不同?

我国的煤炭资源占绝对优势,石油的比重较大,天然气比重小;世界上石油资源占绝对优势,煤炭、天然气资源比重都较大,核电比重也占一定比重。

四、能源基地建设

1、扩大煤炭开采量:形成了大同、平(鲁)朔(州)、西山、沁水、霍西、河东等大型煤炭生产基地。

2、提高晋煤外运能力:神黄铁路、大秦铁路、焦——兖——日铁路。

3、加强煤炭的加工转换:一方面,建设坑口电站,使电力生产能力明显提高,变输出煤为输出电力;另一方面,发展炼焦业,为冶金工业发展提供能源,并向外输出焦炭。

五、能源的综合利用:

1、结合本区铁矿、铝土矿等资源优势,围绕能源开发,构建了煤一电一铝、煤一焦一化、煤一铁一钢三条产业链。

2、形成以能源、冶金、化工、建材为中心的多元结构。

六。环境保护与治理的方法和手段

1、提高煤的利用技术

①推动以洁净煤技术为代表的清洁能源产业的发展。

②加强炼焦、电力、化工等生产过程中的技术改造及环境保护。

2、调整产业结构

①对原有的重化工业进行调整,使其产品向深加工、高附加值方向发展。

②大力发展农业、轻纺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旅游业,降低重化工业的比重。

3、“三废”的治理

①对于占地面积较大且容易自燃引起空气污染的煤矸石,主要用于发电、供热和充填露天矿坑及塌陷区;

②对于选煤厂产生的煤泥,经干燥后再利用。

③对于废水主要采取沉淀净化的办法。

④空气污染防治措施主要是:

A.做好消烟除尘工作;

B.营造防风林带,开展复垦绿化造林。

人教版高二地理知识点 篇二

人口增长

1.影响人口增长的主要因素

生产力水平、医疗卫生条件和教育程度影响到人口的死亡率和出生率,进而影响到人口的增长模式。此外,政策、社会福利、自然灾害等也会影响到人口的增长。

2.三低(发达国家,欧洲美国,中国)、“高低高”向“三低”过渡(水平较高的发展中国家)。——底和高的分界值:0.1%

3.世界人口增长

非洲人口自然增长率,欧洲最低;亚洲净增人口数量最多。

4、人口问题

人口增长过快:人口压力大——控制人口(中国实行计划生育)

人口增长过慢:人口老龄化——鼓励生育、接受移民(中国靠发展生产力)

人口迁移

1.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经济(落后地区向发达地区)、政治(政治迫害、战争、国家有组织的人口迁移)、社会文化(宗教迫害、民族歧视)、生态环境、其他因素(家底和婚姻、投亲靠友、逃避歧视)。

2.人口迁移的意义(效应)

(1)利:

①加强民族团结,促进民族融合

②加强文化交流

③减轻迁出地的人口压力

④为迁入地提供廉价劳动力。

(2)弊:

①造成迁出地人才外流

②给迁入地社会管理增加了难度

3.人口分布与人口容量

(1)人口合理容量: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人口合理容量要小于人口承载力。

(2)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环境承载力)的因素:资源状况、生产力水平、开放程度和消费水平。

高二地理知识点总结 篇三

气候成因的影响因素有:太阳辐射、大气运动、地面状况和人类活动。具体的某种气候的形成并不一定全受这些因素的影响。所以,审题时要注意判断主导因素是什么。

(1)太阳辐射:

①使得不同纬度地区获得的热量产生差异,从而形成不同的温度带,如热带、带、温带、亚寒带、寒带(极地);

②是同纬度地区的季节差异,加上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形成季风气候。

(2)下垫面:

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形成海洋性气候和大陆性气候;

②地面植被和地表性质的局部差异,其实质是热量和水分的差异,因为下垫面是大气直接的热源和水源。

(3)大气环流:

①本身的低压带、高压带可以作为一种天气系统,长期影响一个地区的气候,如赤道低压带终年高温多雨;

②通过盛行风带、季风环流影响水汽输送,进而影响气候,如季风环流下,冬季气流由陆到海,降水少,夏季气流由海到陆,降水充沛;

③通过气压带、风带的移动影响一些地区的气候,如地中海气候。

(4)人类活动:

通过生产活动及改变下垫面的物理、生物学特性,改变大气中水汽、C02的含量,影响气候。如工业生产导致C02增多、增加森林覆盖率或修建水库,改变局部气候。

高二地理知识点总结 篇四

地理环境对农业和商业的影响

①对农业:

长三角在良好的水热条件基础上,发展水田耕作业,主要种植 水稻等,一年 二熟至三熟 ;松嫩平原受水热条件的限制,发展 旱地 耕作业,主要种植 小麦 等,一年 一熟 。

长三角河湖水面较广,水产业 较为发达;松嫩平原西部降水较少,草原分布较广,适宜发展 畜牧业 。

②对工商业:

长三角位于我国沿海航线的中枢,长江入海的门户,对内外联系方便,商业贸易发达;依托当地发达的农业基础发展轻工业,从国内外运入矿产资源发展重工业,成为我国重要的 综合性工业基地。松嫩平原利用当地丰富的 煤铁石油 等资源发展工业,成为我国的重化工业基地。

高二地理知识点总结 篇五

1、荒漠化指发生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及一些半湿润地区的土地退化。荒漠化主要表现为耕地退化、草地退化、林地退化而引起的土地沙漠化、石质荒漠化和次生盐渍化。

2、西北地区范围:大兴安岭以西,昆仑山—阿尔金山—古长城一线以北,包括新疆、宁夏、甘肃北部和内蒙古大部。西北地区地形地貌:以高原和盆地为主,东部和中部(内蒙古境内)是辽阔坦荡的高原;西部(新疆境内)是山脉和盆地相间分布。西北地区最为显著的自然特征是干旱,以荒漠、草原景观为主,其成因:深居大陆内部—远离海洋—水汽难以到达。

3、由于受夏季风影响程度不同,西北地区自东向西降水量逐渐递减,因此干旱程度增加,土地的自然产出和载畜量逐渐减少;贺兰山以东的内蒙古高原主要属于半干旱的草原地带;贺兰山以西形成了大片的沙漠和戈壁,只有一些高耸的山地迎风坡地带,降水稍多。山地迎风坡降水和冰雪融水成为绿洲农牧业生产的主要水源。

4、荒漠化形成的自然因素—为荒漠化创造条件:

①基本条件→气候干旱少雨;

②物质条件→地面疏松,为沙质沉积物;

③动力条件→大风日数多且集中;

④气候异常也可以影响到荒漠化的进程。

5、荒漠化形成的人为因素—加剧荒漠化进程(起决定性作用)

(1)形成荒漠化的人为原因:

A、来自于人口激增对生态环境的压力;

B、由于人类活动不当,对土地资源、水资源的过度使用和不合理利用。

(2)主要表现:

①过度樵采;

②过度放牧;

③过度开垦。

6、西北地区的次生盐渍化主要分布在在有水源灌溉的绿洲地区。原因是由于耕作技术落后,灌溉措施不当,另外由于干旱的气候条件下蒸发旺盛,盐分极易在地表聚集而形成。

7、我国不同历史时期荒漠化的演化:

时代原因影响范围

古代盲目垦耕,战争、瘟疫塔里木盆地沙漠边缘、河西走廊

近代移民实边、开放蒙禁内蒙古南部农牧过渡地带

现代人口压力,管理失误草原牧区和旱作地区

8、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

(1)荒漠化的防治内容:潜在荒漠化的威胁;扭转正在发展中的荒漠化土地的退化;恢复已经发生荒漠化的土地的生产力。

(2)荒漠化的防治原则:坚持维护生态平衡与提高经济效益相结合,治山、治水、治碱(盐碱)、治沙相结合的原则。

(3)防治荒漠化要在现有的经济技术条件下,以防为主,保护并有计划地恢复荒漠植被;重点治理已遭沙丘入侵、风沙危害严重的地段,因地制宜地进行综合整治。

(4)荒漠化具体治理措施:

①合理利用水资源;

②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林体系;

③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

④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

⑤控制人口增长。

(5)我国荒漠化治理的措施和经验生物固沙、草方格沙障、沙地飞播造?种植荨⑿×饔蜃酆现卫淼取?

9、我国政府在西北地区的生态建没和荒漠化防治中,先后实施了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体系建设、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还草、防沙治沙等多项生态环境治理工程。

高二地理知识点总结 篇六

1.全球定位系统的组成

全球定位系统各组成部分的关系:

2.GPS进行空间定位的方法

由于卫星的位置可精确得知,在GPS观测中,我们可得到卫星到接收机的距离,利用三维坐标中的距离公式,利用3颗卫星,就可以组成3个方程式,解出观测点的位置(X,Y,Z)。考虑到卫星的时钟与接收机时钟之间的误差,实际上有4个未知数,X、Y、Z和钟差,因而需要引入第4颗卫星,形成4个方程式进行求解,从而得到观测点的经纬度和高程。图3—1—7显示了GPS接收机的定位原理。

3.GPS信号的接收

当接收机处于3颗以上的卫星交叉测量范围时,就能显示所处位置。

1—6显示了所接收的卫星信号情况,接收机处于某颗卫星的精确测量范围中时,它接收这颗卫星的信号就较强。GPS接收机只收不发信号,故不受卫星系统和地面控制系统的控制,用户数量也不受限制。

探究二全球定位系统的应用

1、全球定位系统的特点

GPS技术具有全天候、高精度和自动测量的特点。

(1)全球、全天候工作。全天候指包括所有复杂天气在内的各种天气。GPS全天候是指GPS不受天气限制,在任何气候条件下都能使用或工作。

(2)能为用户提供连续、实时的三维位置、速度和精密时间,不受天气的影响。

(3)定位精度高:单机定位精度优于10米,采用差分定位,精度可达厘米级和毫米级。

(4)功能多,应用广:随着人们对GPS认识的加深,GPS不仅在测量、导航、测速、测时等方面取得更广泛的应用,而且其应用领域也在不断扩大。

2、全球定位系统的主要功能

主要功能是定位和导航。

3、全球定位系统的应用

全球定位系统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在应用时主要利用了其定位和导航功能。具体如下表所示:

(1)GPS在汽车导航中的应用

GPS系统的智能调度功能,使装有GPS的出租汽车配备合理,能程度地满足乘客的要求,从而减少了空载率,降低能源消耗,节省运行成本,并使行车、乘车安全系数大大提高。当车辆在营运途中出现机械故障、交通事故或人员意外受伤等情况时,可通过GPS及时采取救援措施。GPS系统还能监控声音,对于司机不文明用语或刁难、欺骗乘客等行为,通过GPS遥控监督,对司机及时发出警告,责令其立即改正。一旦车辆遭劫或被盗,跟踪监视系统和车载报警系统会不断地将车辆位置、前进路线以及紧急报警信号等,发送到监控中心,以便通过卫星定位跟踪,锁定车辆的具体位置并报警,甚至发出遥控锁车指令,使车辆强行熄火,停止行驶。

(2)精准农业

通过实施精准耕作,可在尽量不减产的情况下,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有效避免资源浪费,降低因施肥除虫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GPS可以应用于土壤养分的分布调查,在播种前,可用一种适用于在农田中运行的采样车辆按一定的要求在农田中采集土壤样品。车辆上配置GPS接收机和计算机,计算机中配置GPS软件。采集样品时,GPS接收机把样品采集点的位置精确地测定出来,将其输入计算机,计算机依据地理信息系统将采样点标定,绘出一幅土壤样品点位分布图。

GPS可以监测作物产量,在联合收割机上配置计算机、产量监视器和GPS接收机,就构成了作物产量监视系统。对不同的农作物需配备不同的监视器,例如监视玉米产量的监视器,当收割玉米时,监视器记录下玉米所结穗数和产量,同时GPS接收机记录下收割该株玉米所处位置,通过计算机最终绘制出一幅关于每块土地的产量分布图。通过和土壤养分含量分布图的综合分析,可以找出影响作物产量的相关因素,从而进行具体的田间施肥等管理工作。GPS帮助合理施肥,便于农业管理。设置有GPS接收机的喷施器在GPS的控制下,依据土壤养分含量分布图,能够精确地给田地的各点施肥,施用的化肥种类和数量由计算机根据养分含量分布图控制。利用飞机进行播种、施肥、除草等工作,代价昂贵。利用GPS对飞机精密导航,合理地布设航线,将大大节省飞机作业费用,大约可以降低50%。具体应用中,利用GPS定位技术可以使飞机在喷洒化肥和除草剂时减少重叠,节省化肥和除草剂用量,避免过多的用量影响农作物生长,还可以减少转弯重叠,避免浪费,对于在夜间喷施,更有其优越性,因为夜间蒸发和漂移损失小,夜间植物气孔张开,容易吸收除草剂和肥料,提高除草和施肥效率。依靠GPS进行精密导航,引导农机具进行夜间喷施和田间作业,可以节省大量的`农药和化肥。

(3)娱乐

旅游或野外考查,利用GPS,可以随时知道自己所在的位置及行走速度和方向,使自己不迷失路途。

GPS接收机的小型化、操作简便以及价格大幅度降低,使GPS手持机和手表式接收机等成为旅游、探险者的好帮手。利用GPS,旅游者可以在陌生的城市里迅速找到自己所在位置,确定前往目的地的行进方式和路线。野外探险者携带GPS接收机,可快捷地找到合适的道路和宿营地点,并在发生险情时,迅速定位、报警,以便及时、有效地得到救援。GPS还能准确记录每次摄影地点,并自动计算出该地点每天日出、日落时间,为出游者在地点和时间拍摄到最理想的画面提供帮助。可以预言,GPS将成为时尚的高科技产品,并不断地改变。

高二地理知识点总结 篇七

1、春分日(3月21日)太阳直射点在赤道,晨昏线与经线重合。

2、根据等压线决定风向的步骤①高压垂直指向低压②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

3、东西两半球的划分西经20°和东经160°的经线圈。

4、秋分日(9月23日)太阳直射点在赤道,晨昏线与经线重合。

5、大气环流的好处调整全球水热分布,是各地天气变化和气候构成的重要因素。

6、天体系统的成因天体之间因相互吸引和相互绕转,构成天体系统。

7、纬线和纬度,低纬中纬高纬的划分连接东西的线。每1个纬度为11千米;

8、经线和经度连接南北的线。相对的两条经线组成一个经线圈。

9、天体系统的级别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河外星系)-总星系。

10、宇宙的基本特点由各种形态的物质构成,在不断运动和发展变化。

11、地球公转的周期恒星年(365日6时9分10秒)回归年365日5小时48分46秒

12、已知经度求时区数经度除以15,再四舍五入。

13、夏半年的概念3月21日至9月23日

14、月相新月蛾眉月上弦月满月下弦月残月

15、地转偏向力的方向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

16、海平面等压线与风力大小低压中心,高压中心。等压线越密集,风力越大。

17、昼夜长短的决定夏半年,越北白昼越长,冬半年,越南白昼越长。

18、天体的分类星云恒星行星卫星彗星流星体星际物质。

19、地球自转的周期恒星日,23小时56分4秒(真正周期);太阳日,24小时。

20、地球的赤道周长4万千米

21、太阳直射点的决定与该点的切线方向垂直,地方时为12点。

22、月相变化规律上上西西(上弦月),下下东东(下弦月)

23、地球自转的地理好处昼夜更替不一样地方时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北右南左)

24、本初子午线0°经线,透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

25、国际日期变更线180°经线(理论上),不透过陆地(实际)。

26、东西方向的决定无限方向,沿着自转方向为向东,逆着自转方向为向西。

27、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23°26′和66°34′纬线

28、夏至日(6月22日)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晨昏线与经线交角。

29、南北纬的决定度数向北增大为北纬,向南增大为南纬。

30、热力环流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构成的空气环流。

31、地球侧视图的判读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32、南北两半球的划分以赤道为界,以北的为北半球,以南的为南半球。

33、太阳外部结构及其相应的太阳活动光球黑子色球耀斑日冕太阳风。

34、我国太阳能的分布青藏高原()四川盆地(最低)。

35、太阳辐射对地球和人类的影响维持地表温度,水循环大气运动等的动力,人类的主要能源。

36、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1970年东方红一号1999年神舟号载人航天试验飞船。

37、氧氮臭氧二氧化碳水汽和尘埃的作用生命活动;构成生物体;吸收紫外线;光合保温作用;成云致雨

高二地理知识点总结 篇八

1.山区农业资源开发的背景

我国的基本国情:我国山区面积广大,大约占国土面积的2/3。随着我国山区人口的增长,对山区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和无节制的开发,使许多山区的生态遭到破坏,不仅影响山区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且使平原和城市遭遇自然灾害的危险性也越来越大。

我国淮河以南、云贵高原以东、雷州半岛以北,东临海洋的广大地区,低山丘陵连片集中分布,被称为“南方丘陵山区”。南方丘陵山区的整治开发是我国国土整治的重要内容。

2.南方丘陵山区的自然特征

分析我国南方丘陵山区的自然地理特征,主要是和同纬度的世界其它国家和地区相比较,找到我国这个区域的特殊性。

从全球看,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广大地区分布着大面积的沙漠或干旱草原,被称为“回归沙漠带”。同纬度的我国南方丘陵,由于受亚欧大陆与太平洋之间海陆热力性质差异造成的东亚季风的影响,形成了温暖湿润的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气候湿润,天然植被多为亚热带、热带常绿林,成为回归沙漠带的“绿洲”。受地形和地质条件影响,山区的温度、降水、土壤、植被等随海拔高度的变化而呈现明显的垂直地带性特征。山区矿产资源、水力资源丰富,具有多种经营之利。

3.南方丘陵山区农业资源的优势以及存在问题

分析南方丘陵山区的农业资源时要抓住主要影响因素:湿热的季风气候和崎岖的丘陵、山地地形。

①优势:光、热、水资源丰富,而且大部分地区配合较好(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由气候带来的农业生产潜力较大;生物品种丰富多样,植物生长速度快,更新周期短,优势品种多;土地类型多样,自然环境多样,具有多种经营之利;河流众多,水资源丰富,有利于发展水电和农业灌溉。

②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地形崎岖、交通不便、闭塞,文化教育相对落后;受旱涝灾害、低温冻害、干热风等多种气象灾害影响;生物资源利用品种单一,且保护不力,物种减少,濒危物种增多,没有把生物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土壤中,贫瘠的低产土壤分布广泛,需要改造。许多地方植被遭到破坏,水土流失严重,某些地区山坡水土流失成为裸岩等难以利用的土地;降雨强度较大的暴雨较多,地表侵蚀作用强烈,地形复杂,增加了开发利用的难度;生态环境脆弱。南方丘陵山区开发历史悠久,人口密度较大,土地负载较重,人地关系矛盾明显。

综上所述:本地区是我国农业发展潜力、开发难度较小的地区之一,并且具备劳动力资源充足,邻近商品粮基地、工业城市与海港,市场广阔等有利条件。

4.水土流失与生态建设

水土流失是南方丘陵面临的重大生态问题。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

①自然原因:山地丘陵为主,地形坡度大;南方降水多,降雨强度大,地表侵蚀作用强烈;

②人为原因:因为能源短缺、人多地少而导致的过度开荒、乱砍滥伐,破坏了地表植被,加重了水土流失。

水土流失造成的危害十分严重,经济损失巨大。封山育林是保持水土的有效措施。但是封山育林必须首先解决农民的生活能源问题。主要的措施有:

①大力推广生活用煤;

②推广省柴灶;

③大办沼气和营造速生薪炭林;

④在有条件的地方,积极开发小水电。

5.山区农业资源的综合开发

①目的:充分和合理利用低山丘陵区丰富的自然资源,使山区经济日益繁荣。

②江西省泰和县千烟洲的立体农业模式:由山顶至山谷依次为“用材林──经济林或毛竹──果园或人工草地──农田──鱼塘”。这种“丘上林草丘间塘,缓坡沟谷果鱼粮”的立体农业布局和以林果为主的土地利用结构,是一种建立在生态良性循环基础上的生态农业。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短期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协调并举。

③河南省商城县大别——桐柏山区的优势资源系列开发:

A、淮南麻鸭系列(孵化→饲养→收购→加工(农副产品)

B、中华猕猴桃系列(野生猕猴桃采摘→加工(猕猴桃酒、果汁、汽水等)

C、残次木材系列:(残次木材收购→木材加工→木制件销售)通过综合加工,使农林产品成倍增值,农民收入大增。

高二地理知识点总结 篇九

1、大气受热

能量来源:太阳辐射

大气受热过程:太阳辐射大气削弱地面吸收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保温)

2、热力环流(最简单的大气运动)

海陆热力环流:

白天吹海风,晚上吹陆风。

因为白天陆地升温比海洋快,陆地形成低压,海洋是高压;晚上陆地降温比海洋快,陆地形成高压,海洋是低压。

3、大气水平运动:

水平气压梯度力:它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方向与等压线垂直;由高压指向低压。

地转偏向力:北半球向右,南半球向左。

摩擦力:它斜穿等压线。影响风速,摩擦力越大,风速越小;还会影响风向与等压线的夹角。

风向:高压低压

风力(风速):等压线密(气压梯度大),风力(速)大

高二地理知识点总结 篇十

一、产业转移

概念:企业将产品生产的部分或全部由原生产地转移到其他地区的现象。

分类:

(1)区域产业转移:国内的产业转移。

(2)国际产业转移:跨国的产业转移,其中东亚是国际产业转移最活跃的区域之一。

二、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

影响国际产业转移的因素很多,其中,劳动力、内部交易成本、市场是影响国际产业转移的三个重要因素。

1、劳动力因素

劳动力在国际范围的流动性很小。不同国家或地区,劳动力的数量、质量和价格差异较大,使得产品生产的成本差异较大。具有充足、高素质且价格较低廉的劳动力资源的国家或地区,往往成为产业转移的目的地。在当今世界的产业转移中,很大一部分是为了廉价的劳动力资源,尤其在企业进行产业转移的初期。因此,劳动密集型工业在全世界的产业转移比较典型。

2、内部交易成本因素

(1)概念:企业生产需要与有工业联系的其他企业打交道,还需要与地方服务行业(包括政府)打交道,以及生产组织、职工培训等,都要投入一定的资金。企业的这些投入,统称为内部交易成本。

(2)对企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及措施

①总原则:企业家总希望在内部交易成本最低的区位投资建厂。

②发达国家社会内部交易成本很高推动企业家向国外转移产业发展中国家通过改善投资环境以减少企业生产的内部交易成本吸引发达国家的投资。

(3)吸引产业转移的典型地区——东亚的出口加工区

3、市场因素

企业发展的初期一般都在当地生产,当企业达到一定规模和实力,当地市场满足不了企业再发展的需求,于是就以投资、建厂等形式向具有市场优势的地区或国家进行产业转移。例如,日本、韩国以及欧美的汽车制造企业到我国兴办汽车厂,主要是因为我国拥有庞大的汽车消费市场。市场是在不断变化的,企业的产业转移方向也会随之而变化。

4、其他因素

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国家政策的调整,原生产地用地紧张、地价昂贵,环境污染严重等,都会促使企业进行产业的国际转移。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10篇《人教版高二地理知识点总结》,希望对您的写作有所帮助。

推荐访问:知识点 高二 人教版 人教版高二地理知识点总结精彩10篇 高二地理知识点总结 初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

版权所有:袖书文档网 2002-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袖书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袖书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鲁ICP备20026461号-1